佛教常識
拜佛要訣
為什么要拜佛
佛教徒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們拜嗎?還是我們需要拜佛?
佛就是覺者。是對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他了知宇宙中千千萬萬種事物,各種相似與不相似,相同與不相同的生命形態(tài)。因為佛對于他們的生活、身體和心靈的習氣全部了解,所以能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只要眾生肯學習,肯依照他的話去做。
其次,佛還完全了解宇宙間一切生命形態(tài)的來龍去脈。也知道生死之間到底是怎么轉(zhuǎn)換?如何轉(zhuǎn)接?因此他能幫助一切眾生從各個生命形態(tài)轉(zhuǎn)換成另一種他們所企盼的生命形態(tài),讓他們能在一種理想的情況下生活。
復次,佛還能印證一切,包括花草樹木乃至山河大地,甚至星球、宇宙,一切沒有感情、無痛覺、無思考能力、我們稱之為無情眾生的東西。它們的成住壞空是如何形成的?佛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至于無情眾生與有情眾生之間的關(guān)系,無論微細或巨大的、直接的或間接的,何者在先何者居后,以及彼此的依存、互動,他都了然于胸。
佛本是眾生之一,經(jīng)過累劫修行然后成佛。佛的基本條件有三;第一,他能確實了解眾生平等,所以他對自己很有信心,卻絲毫沒有優(yōu)越感。其次,有很偉大的成就,所以能了解一切宇宙的真相。他要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學習、修行、印證?!佟欠鹜訒r代當?shù)厝擞嬎銜r間的一個單位;一個阿僧祇劫,大概是十的后面再排五十個零,用這樣長的時間來學習、修行及印證,所以他能從眾生轉(zhuǎn)為佛。
佛有很大的成就,但決不執(zhí)著于已有的成就。當因緣具足時,他還可以放棄他的成就,所以正法明如來,放棄了佛位,退歸菩薩位,以尋聲救苦的觀世音大士身分,來護持法藏比丘,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第三,該他做的,他會當仁不讓,但沒有絲毫的支配欲。他并不期待別人服從,只是一切盡其在我,盡其所能去成就別人。
既然佛沒有絲毫的優(yōu)越感,所以一定不需要我們拜他。那么,我們佛教徒為什么還要拜佛呢?拜佛是一種運動嗎?如果是的話,我們看一看,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運動,到底有什么目的?大概不外乎是為了身心的健康吧!那要怎么來運動呢?所謂運動就是運用各種方式來活動我們的身體、四肢,以及內(nèi)臟,乃至身體的任何部分,讓它幫助我們?nèi)コ膊。_到身心安寧,這是運動的最終目的。
可是,我們?nèi)绻屑氂^察,便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運動并不能使我們獲得極大的利益,因為這些運動的本身沒有具備圓滿、方便、安全的條件。譬如游泳,雖然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但是皮膚功能不好,對空氣中的濕氣、細菌、病毒、花粉等抵抗力不足的人,當他游泳時,很容易得到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結(jié)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中耳炎、喉嚨痛等疾病。如果是婦女,正值生理期間,一下水,身體下半部的熱能較低的話,還容易得到婦科的感染,所以游泳有這些方面的缺失,我們必須要注意。
慢跑有一段時間很流行,因為它很方便。穿運動鞋也好,穿普通的球鞋也好,甚至穿拖鞋也可以,只要跑得動就行;但不適宜于曾經(jīng)摔過跤、出過車禍、扭傷、產(chǎn)后失調(diào)或脊椎骨先天性構(gòu)造較弱的人。
慢跑,通常可以讓我們的心臟比較健康,如果跑的方法和呼吸的方法正確,心肺都會得到好處。我們的脊椎骨節(jié)間天生便夾了一片軟墊,好讓脊椎避震,如果這些結(jié)構(gòu)不好,慢跑就容易形成脊椎骨剌;關(guān)節(jié)曾經(jīng)扭傷過的人,容易得到關(guān)節(jié)炎;婦女生產(chǎn)多又缺乏調(diào)養(yǎng)、身體虛弱,身體下半部的能源不夠者,如果慢跑,容易形成子宮下垂;有疝氣的人就容易脫腸,有的人甚至肛門會下垂脫落,有氧舞蹈更是如此。
現(xiàn)在推行各式各樣的運動,希望大家得到身心的安康,所以就有奧林匹克世運會。它的宗旨本來是很好,但參賽者為了好勝,慢慢就變了質(zhì),成了商業(yè)化,更糟糕的是,有些選手在有意無意或無奈之下,服用藥物來促進興奮,終于傷害了自已。所以我們推廣運動這么多年,正式醫(yī)療系統(tǒng)中就增多了一個科目─運動傷害科。
大家都知道運動必須要有肌肉,沒有肌肉就不能運動。身體那些部位有肌肉呢?臉部、頸部、四肢、腹部、背后都有肌肉。內(nèi)臟當中,如心臟就有很強壯的肌肉;胃腸、子宮、膀胱都有肌肉,可是它不聽我們支配,所以稱作‘不隨意肌’。肺臟、腎臟和肝臟都沒有肌肉。
剛才我們談到,運動就是要運用各種方式來活動我們的身體,讓心臟也動,腸胃也動;可是有些內(nèi)臟,因為沒有肌肉,所以不能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大腦,它也沒有肌肉,到底我們那些運動可以運動到這些地方呢?游泳、有氧舞蹈、慢跑,這些都是間接的運動。欲達到運動的最佳效果,就要運動到那些不動的地方。因此,前面略為介紹的那些間接的運動都不是很好的方法。
那么拜佛有什么好處呢?剛才談到內(nèi)臟中有不隨意肌,即不隨著你的意志來控制,所以叫不隨意肌。幸好我們還有兩組肌肉是隨意肌,是那兩組呢?橫隔膜和腰大肌。橫隔膜上面是肺和心臟,下面是胃腸、胰臟、肝臟、腎臟、膀胱、子宮、卵巢、小腸等。還有兩條很粗很壯的肌肉,叫做腰大肌,它約在脊椎骨中間,橫隔膜后面的地方,它黏在脊椎骨,斜斜的往前下方走,走到骨盤的中間附近。
從側(cè)面看橫隔膜就像把我們的身體切成上下兩半,腰大肌它是從下半部斜斜的橫切我們的身體。如果這兩組肌肉可以運動,那就相當理想,因為當橫隔膜上下運動的時候,它就可以按摩我們的肺臟。為什么橫隔膜上下運動對我們的肺臟有這么重要呢?因為從氣管下來,直到心窩的地方,這里有一個穴道,中醫(yī)叫做檀中。氣會檀中,因為它從這里分成兩條支氣管跑到肺臟里去。我們呼吸時,氣體的進進出出,都要經(jīng)過總支氣管。
婦女講話,細聲細氣,呼吸也很溫柔。一般來講,她們換氣,只在肺臟的中間部分,所以肺臟中,上面有廢氣,下面也有廢氣,可是換來換去,大部分都是在這里換;所以有人開玩笑說,這就是女眾比較‘小器’的原因。的確如此,因為這種方式只換了三分之一的氣。
橫隔膜如果得到很恰當?shù)倪\動,就可以幫助肺臟下面的三分之一廢氣、臟氣排出來。氧氣可以下到肺臟的下面三分之一。橫隔膜的上下運動,活動量夠的話,連肺部上面的三分之一都可以換氣。所以橫隔膜對肺臟很重要。它恰當?shù)纳舷律?,就叫做腹式呼吸。橫隔膜的上下運動還可以按摩心臟、肝臟(因為肝臟就在它的下面)胃、胰臟和脾臟。
再下面一點的的子宮、卵巢、膀胱、小腸、大腸等怎么辦呢?那就要靠腰大肌了。腰大肌與脊椎骨相連,剛好靠近腎臟動脈的后方。當我們手握緊,肌肉就會鼓起來,顯出它的彈性和硬度,這叫肌肉收縮。例如用力捏住橡皮水管,讓它的出口變小,此時,水流便噴射而出。因此,腰大肌運動就是腰大肌在收縮,因為它的前面還有內(nèi)臟,這時一運動,它就繃緊,所以腎臟的動脈和靜脈就好像給夾住了。一松一緊形成了運動,一夾一放,因此血就會沖進沖出,腎臟好像被沖洗一番。沿此而下,此肌旁邊有很多血管,分別延伸到內(nèi)臟、腸子里去。
因為腰大肌是斜伸進到骨盤的前方附近,它很長,所以通常分開兩段來運動。上半段與下半段運動是不一樣的,當下半部運動時,就可以按摩,使得血液沖洗下面的子宮、卵巢、膀胱、大腸、攝護腺等。因此橫隔膜與腰大肌的運動是多么重要?。?/p>
那么,我們?nèi)绾巫寵M隔膜與腰大肌來運動呢?就是拜佛。拜佛的時候,第一個動作,上身前屈,這時上半身與下半身形成九十度,頭也是水平的,既不垂也不仰。身體形成這個姿勢時,腰大肌下半部便收縮,這時它就把橫隔膜拉下來,再配合身體前面的腹直肌,后面的背肌放松,人就是九十度鞠躬,此時橫隔膜運動與腰大肌下半截運動,跪下去五體投地后再起來時,主要就是要運動腰大肌的上半截。
如何能讓腰大肌的上半截收縮放松呢?這時必須要用腳大趾,用它踮起來使臀部提高,如此腰大肌上半截收縮,就能把下半身提起來。
拜佛含有很深奧的道理,拜佛務必注意細節(jié),需要有人好好指導。當五體投地拜下去時,腳掌與地面若是呈九十度的話,這種姿勢就無法達到前面所講的效果,正確的姿勢應該是腳背貼著地面:站起來時,則用大腳趾尖一踮,臀部提高(身體不可往后退),然后站起來。
我們拜佛如果身體往后退,用腳跟站起來的話,就無法達到運動的目的。為避免犯這個毛病,所以拜佛最好能穿海青。為什么要穿海青呢?因為海青很長,拜下去后,當要站起來時,身體若往后退,則腳跟會踩到海青的后擺,這時便知道自已的方法有誤。
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如何運用腳趾,及腰大肌上半部的力量把臀部提高起來,使我們的內(nèi)臟得到運動,這是直接的運動而不是間接的運動。
單靠體表肌肉的活動來間接運動內(nèi)臟是‘事倍功半’;而用直接運動內(nèi)臟的方法是‘事半功倍’,兩者都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
再談到如何運動大腦?因為大腦沒有肌肉,它既松又軟,像嫩豆腐一樣,我們能不能使它運動?它關(guān)系到我們的生命和智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有頭骨特別保護它,整個緊密的把它包起來。打電動玩具,填字游戲,你以為這是運動大腦嗎?這是運用大腦,而不是運動大腦。所謂運動,就是讓大腦能夠動,才叫運動。你怎么運動它呢?如果有一桶水,不能直接碰到水,你要如何才能讓水動呢?晃動桶子或旋轉(zhuǎn)它,可以使桶內(nèi)的水動蕩;如果想使桶里的水動得很均勻的話,司用一枝木棍在桶邊一敲,就會形成一個共振的同心圓,既然是同心圓,就表示里面的運動量很均勻。但是這些辦法不能用來運動大腦,因為容易造成頭昏腦脹。
大腦里邊有一個很小的器官——內(nèi)分泌腺,其中對人類特別重要的,叫做腦下垂體。它關(guān)系到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年輕時,它還影響到個人的身高和身材。它是內(nèi)分泌的總司令,包括甲狀腺、腎上腺等許多種,都由它統(tǒng)領(lǐng)。最奇妙的一點,腦下垂體是我們壽命的鬧鐘,它把我們叫醒,因為它既然掌管免疫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也就如同一個國家的國防和經(jīng)濟首長,因此,甲狀腺和腎上腺的機能,全受它的調(diào)度。
最奇妙的一點,腦下垂體是我們生命的鬧鐘,它會給我們一些提醒。科學家研究過,為什么人的身體常常在生命終結(jié)前的最后兩年迅速衰敗,百病叢生?原因是腦下垂體在此時機能錯亂。所以,這時候的腦下垂體,簡直成了催命符。腦下垂體的血液循環(huán)得不好的話,我們就會提早一點往生。所以如何運動腦下垂體是非常重要的。但總不能叫我們?nèi)プ鲎矇\動??!所以佛教就教我們要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與用頭去撞墻壁,或用頭去磕地板有什么不同呢?當然不同,記得小時候玩風箏,小孩子在下面拉著線,放得很高很遠,只要在地面輕輕地扯動一下,上面的風箏就會兜圓圈了,活動量便很大。人體的經(jīng)絡就好比風箏的線,而我們的每根手指和腳趾各有不同的經(jīng)絡,用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來解釋,經(jīng)絡就是人類不同頻率的能量場。
古代為什么說十指連心?因為每一根手指都有經(jīng)絡,經(jīng)過四肢直接通到腦袋去,所以稱十指連心。我們運動手指時,就可運動到大腦里不同的中樞。透過各別的經(jīng)絡,對大腦里不同的范圍、深度,產(chǎn)生不同功能的運動效果。
經(jīng)過人類幾千年來的試驗考證,我們知道大拇指和大腳趾的腹面,就是我們腦下垂體的反應區(qū),所以拜佛時腳趾尖踮高,把身體撐起來,就可以刺激到腦下垂體。如果去過南美洲巴拿馬運河的人,就知道在巴拿馬運河上航行,不能從這一端直接通到另一端。必須分成三段,經(jīng)過第一段,閘門關(guān)起來,把水位提高,然后閘門打開,通行到第二站,第二站通過后,閘門又關(guān)起來,水位升高,才可通過全程。
我們這個腦下垂體,很難直接碰觸得到,外面有很厚的頭蓋骨保護著,只好經(jīng)過經(jīng)絡去刺激它。就好比小孩子,透過手中的線來操縱風箏一樣。所以拜佛時,五體投地。首先是大腳趾收到訊息:皮膚底下的神經(jīng)接受到壓力,傳達到腦下垂體。然后,彎腰、頭著地、翻掌。起身的時候,用手指尖的力量把上半身撐起,這三段式的動作完成之后,好比通過了巴拿馬運河的三道閘門。
為何有如此體會呢?有人頭痛多年,吃藥罔效,問他那里痛?他說有時這邊痛,有時那邊痛,有時那邊痛,有時頭頂痛,有時前面,有時后面,有時全部痛,有時又不如那里痛,說不痛又像痛。這種情形,可能是腦下垂體附近的一個血管周圍出了問題。那個地方如果充血,血液循環(huán)不好,這種痛就很難治。如果是腦出血、腦中風、爆血管時,那就麻煩大了,因為它在大腦的深層,像在地底里的水溝,碰不到也摸不著,非常麻煩。如果因緣具足,碰到一位高明的針灸醫(yī)生,他很可能就會在大腳趾的腦下垂體穴道反應區(qū)上放血或扎針,這樣很快就治好頭痛。幾滴血被放出來,頭就不痛,所以‘一針見血’,被形容為馬上見效。只是現(xiàn)在的人治病,要求快好、又要不痛,藥又要像巧克力糖,真是難為醫(yī)生。
腳趾放了血、扎了針,如果效果還不夠明顯,可能要用到手的大拇指,更嚴重一點,就要在眉心(印堂)下針,(這里是腦下垂體幾何圖形的投射區(qū),這樣三針齊下,頭痛大概就不成問題了。)
正確的拜佛
拜佛為何要五體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長壽,使我們大腦得到運動,有助于開智慧的話,自然都會愿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開智慧,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詳,是福慧雙修的好方法。
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才易于起信,知識分子尤其如是,否則便會誤會拜佛是迷信,以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終日祈求。其實,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便無論他的學問多大,社會地位多高,也會在佛前心甘情愿五體投地了。
小孩子不了解這當中的道理,所以,當你帶他到了道場的時候,不要勉強他跪,不要勉強他拜,除非事先跟他溝通過。有時,我們發(fā)現(xiàn)東方人,身為長輩者,有強烈的支配欲,非要別人聽從他的命令不可。所以老人家?guī)е『⒌搅说缊?,他自己拜下去了,若發(fā)現(xiàn)小孩子仍傻楞楞地站著,就急切地催促他‘跪下!跪下!’他跪是跪了,拜也拜了,但嘴巴同時念念有詞,不知在罵人,還是罵菩薩?
佛菩薩當然不會計較,因為他們心中已無我相。如果用這個樣子頂禮法師呢?有時卻會使法師起了煩惱,因為看到那個小孩一臉的不高興,嘴里又念念有詞,法師的心里就難過了。所以,不要勉強別人,佛菩薩和法師都不會在乎有沒有人拜他。法師是佛的弟子,佛怎么做,他就怎么學。修行人并不希求人家向他拜,只是傳統(tǒng)已經(jīng)形成,只好讓人家運動、運動,開開智慧罷了。
一般喜歡爬山的人,不只爬小山,還要爬大山、高山,甚至很危險的懸崖峭壁都要去爬,爬過了,他就很有成就感,站在山頂上,志得意滿,顧盼自豪。但是,有一座山很難爬,天下沒有幾個人能超越它,那就是我們心里的‘我慢山’,甚至于大修行人,也往往在此敗落,留下‘千年道行一朝喪’的遺憾。名利永遠是人心的腐蝕劑。所以,信徒的禮拜,可以算是對修行人的考驗;別人拜他的時候,自己心里有沒有飄飄然的感覺?有的話,那就糟了。因此,修行就是在‘修心’。
很多人常到寺院拜三昧水懺,其中有多少人了解三昧水懺的典故呢?悟達法師當年做了國師,連皇帝都要向他頂禮,并特別用檀香木做了一張高高大大的座椅供養(yǎng)他。當皇帝率領(lǐng)文武百官禮拜國師的時候,不免使他洋洋得意起來;心想‘哈哈!皇帝都拜我,我?guī)煾付紱]得過這種殊榮呢!我比師父還了不起!’國師平常小考、中考都考得很好,偏偏這個大考出了問題。他平常爬山是逢山過山,什么懸崖峭壁都經(jīng)歷過了,就是跨不過這座‘我慢山’。護法神看到,搖頭三嘆,離他而去。護法神一走,那個在他身邊跟了十輩子的冤鬼,終于等到機會了,立即鉆進他的膝蓋,變成人面瘡。這個故事還記得吧?
在佛教里,拜的學問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學問,受拜者更要有學問,希望從今以后,人家拜佛要心無掛礙。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他拜不下去,為什么?不愿意拜木頭呀!佛是不需要我們拜的,佛要是需要我們拜的話,就不能稱佛。為什么拜佛的功德很大?因為拜佛能使身體健康,開智慧,那是千金難買的,這不是功德無量是什么?
我們的一切煩惱痛苦起因于太執(zhí)著?,F(xiàn)在學佛了,以后要放下執(zhí)著、放棄不好的習氣。但是突然間要改也很不容易,要有技巧,必須婉轉(zhuǎn)。尤其勸說別人時,更要如此。因為一執(zhí)著,心里就沒有光明,現(xiàn)在學佛皈依了,拜佛就要面向光明。可是要有技巧,要婉轉(zhuǎn),所以拜佛時,五體投地之后,接著手要提起來轉(zhuǎn)一個彎,再張開,這是象征得到光明。在雙掌著地時,手掌向里邊不是黑暗的嗎?當很婉轉(zhuǎn)地張開就得到光明了,這表示接受到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摩訶薩的慈悲智慧。然后握拳,這時不叫執(zhí)著,叫做把握。你‘把握’了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你還要很婉轉(zhuǎn)有技巧的還諸大地,因為大地培育了眾生及一切生命形態(tài)。
在頂禮拜佛時,要將我們的無明煩惱等執(zhí)著,很婉轉(zhuǎn),很善巧地放下,同時把握慈悲智慧;除自己受用外,還要回向在大地生長的一切眾生。然后就用手指尖撐起上半身。
為什么要向內(nèi)轉(zhuǎn)?因為從心里面向內(nèi)心求,向內(nèi)心去反省。你有了智慧光明、慈悲喜舍,你便要向外宏揚。除了這表法,它還有另外一種意思:我們手的內(nèi)側(cè)有三條經(jīng)絡,第一條是肺臟跟淋巴系統(tǒng),中間的一條是血管跟神經(jīng)系統(tǒng),第三條是心臟系統(tǒng)跟小腸消化吸收系統(tǒng)。惟有這樣提起來轉(zhuǎn)一個圈,才能完全發(fā)揮兩面肌肉的運動。
為什么有的人平常做早晚課時,或參加法會誦經(jīng)持咒拜懺時,會喘氣?因為不懂技巧。無論念佛、誦經(jīng)、唱贊都有一定的技巧與方法,這是讓我們訓練呼吸。人的一生過程與呼吸有極密切的關(guān)系。譬如持名念佛,就是稱念阿彌陀佛,執(zhí)持佛的名號。持名念佛法門也有很多種方法;有一口氣念十句佛號的,因為他的橫膈膜運動量很充足,即丹田之力很充足,而且很有經(jīng)驗,可以一口氣念十聲,甚至二十聲、至三十聲以上,不急不緩、不喘。所以持名念佛法門有一口氣多念,有多口氣(換氣)多念,有用上氣念,也有用下氣念;不懂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地念,因此就會喘。為何容易喘呢?原因就是沒有拜佛,就算有拜佛,也不懂要領(lǐng)。如果能用正確的姿勢來拜佛,能量場就會擴大,呼吸就會順暢,氣血就容易流通。
有一位老太太覺得佛教很好,所以希望她的女兒也能接觸佛法,親近法師。但是因為她女兒和婆家的眷屬都是很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成為障礙。她女兒十七年來鼻子一直過敏,屢醫(yī)不愈,現(xiàn)在已屆中年了,所以她很希望我能幫她的女兒結(jié)個善緣。但因女兒心有疑慮,自認并非佛教徒,所以不太愿意來親近法師;她也擔心法師不喜歡她,因此總不肯聽從母親的勸導。后來,我對她說:‘你不要叫她來寺院親近法師,不要跟她講結(jié)什么緣,做什么功德;只要告訴她來看醫(yī)生,這樣就好了?!?/p>
提供學習的場所是學校,用來治病的場所就是醫(yī)院,所以道場不一定叫它道場。《金剛經(jīng)》上說的:‘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源祟愅?,‘所謂寺院,即非寺院,是名寺院?!虼宋腋嬖V老太太不要執(zhí)著這些名稱,回去只要告訴女兒,叫她來醫(yī)院給醫(yī)生看一看就可以了。
果然她照法師的話告訴她女兒,第二天,她女兒就來了,但她保持她的原則,一進門就說:‘醫(yī)生你好!’那倒無妨,反正‘所謂醫(yī)生,即非醫(yī)生,是名醫(yī)生。’
她四肢發(fā)達,肌肉很有彈性,為她診斷之后就告訴她:‘你雖然很喜歡運動,尤其是游泳,但是,因為你皮膚不好,很干燥,又有香港腳?,F(xiàn)在又有身孕,平常容易喉嚨痛,中耳炎等,所以游泳對你不太適合。’
既然游泳不能解決鼻子過敏的問題,可見這種間接運動不適合。所以又告訴她:‘你不如直接地運動內(nèi)臟吧!’尤其她已有孕在身,有些運動容易導致流產(chǎn),于是教她拜佛。但一聽到拜佛,她就心有顧忌,說:‘我們天主教沒有這樣拜呢!’我說:‘你不要想那是拜佛,只是運動。不過你的運動有別于你媽媽的運動,你拜的時候,就面向著你的圣母瑪莉亞五體投地好了。’
‘還有當你五體投地拜下以后,手要做翻掌、握拳后再翻掌的動作,并且要連續(xù)做三十六次才可以起身?!f:‘坐著做不可以嗎?’我說:‘不可以,因為這個時候,你足趾的閘門沒有打開,手臂的閘門也沒有打開,所以不行。圣母瑪莉亞是慈悲的,何況你是在拜她。為了你的健康,免得你媽媽擔心,還有你婆婆等著抱孫子,為了這些人,你就應該做這個運動。’
她又問:‘那么,一天要拜多少呢?’我說:‘既然你一天可以游泳一兩個小時,那就拜一百零八拜吧!’于是她就照著這個方法去拜,結(jié)果拜了一個月以后,十七年的鼻子過敏就治好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拜佛不是迷信,如果佛菩薩要我們拜的話,那對她應該沒有效才對。為什么還這么有效?就這一點可證明佛教的教主,不是要人向他禮拜的??墒?,你單是去念佛號、誦經(jīng)、持咒或打坐,缺少了拜佛,效果就不好。因為動靜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一定要先拜佛,然后才開始誦經(jīng),持咒,這是有次第的。
記得,不可一到道場,看到人家在打坐,你也跟著打坐;人家在誦經(jīng),你也跟著誦經(jīng),但人家誦到那里,你卻不知道。為什么?因為念得太快了,跟不上怕不好意思,只好嘴巴跟念念有詞。勉強地跟,到后來就容易喘氣,有的人就生煩惱。有些太太很虔誠,惹得先生不高興,就說:‘你呀!不拜佛都沒事,你拜佛參加法會回來臉青嘴唇白,還喘氣。不拜佛、不信佛就沒有這些煩惱,看你,一信佛就這樣。’
因此我們真的要好好自我反?。蝗缤M一所學校,本來就要按部就班。依照著一定的課程、教法和修法來學習,怎能盲修瞎練呢?因此,誦經(jīng)持咒不要跟別人比,他快是他的事,你跟不來就是跟不來,因為每個人的肺活量、橫膈膜一上一下的活動范圍有所不同。
學佛皈依后,第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拜佛,能夠一天拜一百零八拜,不氣喘,不臉紅,然后才開始打坐、誦經(jīng)、持咒、念佛等等,這樣效果就不一樣了。有的人不明白,以為師父捉弄他;叫他拜佛,他就小聲地跟人家說:‘你看他天天都這么忙,他自己都不曉得有沒有天天拜呢!’你要了解,你還沒飽,你只好繼續(xù)吃,別人吃飽了,只是招待你,不一定要陪你吃。同一桌吃飯,各人吃飯各人飽,他不吃他餓肚皮,你吃你飽。別人有沒有拜,是他的事,你為了身體健康,為了讓大腦運動,開智慧,你便得老老實實地拜。
另外,還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有一位老太太,因為膝蓋痛,來看病,問她痛多久了?‘一個月。’‘以前有沒有痛過?’‘沒有?!袥]有摔過?’‘沒有?!袥]有出過車禍?’‘沒有?!裁炊紱]有。‘那么你一個月前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特別的一些活動或事情?好好想想!’‘啊!有啦,拜佛呀!’問她怎么拜,拜給我看看!她就在磁磚地板上‘喀’的一聲跪下去,頭也‘喀’的碰地,這么虔誠會有好報嗎?
再問她:‘除了膝蓋會痛,你還容易頭昏,對嗎?’她說:‘是??!你怎么知道?好厲害喔!難怪人家說你有神通?!?!有時想解釋都很麻煩。拜佛,明明是為了健康,開智慧,怎么會拜到這般糊涂呢?不要說老人家,就是年輕人這樣‘喀’地跪下去,膝蓋也會受不了,頭也如此用力碰撞地板,不但開不了智慧,還會長個包。所以剛學拜佛的人,要用一個軟拜墊,尤其是身材肥胖的人,他拜下去就起不來,所以要用軟拜墊,讓肌肉、橫膈膜、腰大肌強壯了,然后才拿開軟墊。一俟功夫純熟,連拜墊也不用了。
一般人常愛比快,所以拜佛也求快。拜佛不要比賽快慢,平常我們的心就難得靜下來,最難修的,就是動中修。凡是一舉一動都是修行,所以身體雖然在拜佛,但仍應練習保持心如止水。拜佛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松以后,這時就可以更進一步專注的來修心。雖然要拜得非常慢,但不能像機器人一樣,喀!喀!喀!要像打太極拳的樣子,慢慢的,很柔和很連貫得拜。佛教的‘太極拳’僅有三招:九十度鞠躬、五體投地、腳趾用力提起臀部站起來,就這三招,全身統(tǒng)統(tǒng)都運動到了。
這時不必用軟墊,因為跪得很慢,膝蓋也不會受傷,一點都不痛。而且手指的力量也夠,可用指尖把身體撐起來。功夫再好一點的人,就用三只手指,更好一點,就用兩只,最好的只用一只。
在地毯上拜好不好?地毯有長毛,容易藏灰塵,有的人貪快,又給自己訂了目標,十分鐘要拜一百零八拜,所以拜得像風一樣,一拜下去就起來,幾次以后,地毯中的灰塵也跟著起來了,呼吸又很急促,所以拜下去就‘哈咻!哈咻!’,本來是很健康的,拜了一百零八拜后,就鼻子過敏。所以家里或道場要是鋪地毯的話,要準備毛巾或墊布使用,以防灰塵。
天上的電與地下的電,正負常常不一樣,所以高樓屋頂上有避雷針,把上面的電導下來。電的產(chǎn)生,一定要形成一個循環(huán)才能導電,在我的《醫(yī)緣說法》一書中,就談到我們?nèi)祟惖碾姶艌?,在印堂處的電磁場就與我們腳板腳背的電磁場不一樣。因此,五體投地時,才能形成一個循環(huán),如果不是五體投地,那個磁場就不能形成一個圓圈,因此就沒有電磁場的變化,就不能與大地、大自然的電磁場打成一片,這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與智慧的開發(fā)。
現(xiàn)代人常常穿皮鞋,與大地的電磁場都絕緣了。古代人常打赤腳,對身體多少都有好的影響。了解這一點,以后如果前后院花園有草地,大家看清楚沒有蛇或昆蟲螞蟻的話,早上起來最好打赤腳在草地上走一走,對身體很有助益;尤其是患高血壓的老人家,把你的注意力和感覺放在腳板底,常常如此,就能幫助血壓下降,不用完全依靠藥物了。
因此,佛教的行、住、坐、臥都可以修行。如果小孩子問你:‘媽媽,為什么佛菩薩都光腳丫?’你就知道怎么回答了。有時候小孩子問一些問題很有趣,也很實際。有一位媽媽居然回答小孩說:‘因為那個時候印度很窮,沒有鞋子穿,所以佛菩薩都打赤腳。’所以有很多年輕人、知識分子不能接受佛教,我們身為佛教徒,要好好反省、檢點與懺悔。
有居士問到,拜佛的時候,到底往東拜好?還是往西拜好?或往南還是往北?又有居士說,反正拜佛就應該向著佛菩薩圣像拜才對。這讓我想起一件事,記得大概在五年前,美國某個很有名、很大很莊嚴的道場,舉行三壇大戒。因為是新成立的道場,剛拿到使用執(zhí)照,正是百事待舉的時候,因此很多事情都未準備妥當??墒侨龎蠼鋾r間已迫在眉睫,工作人員只好全力以赴。因為準備工作未盡理想,報名參加受戒的人又很多,所以在大雄寶殿舉行法會,當大家一起拜佛懺悔時,發(fā)生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有一位戒子站在第二排的外線道,倒數(shù)第一位。大眾拜佛時,為求動作整齊畫一,就一個命令一個動作,如同軍隊一般,只是用引磬代替口令而已。所以,‘叮!’的一聲,大家就拜下去,地方本來很大,但受戒的人多,這時場地便顯得小了,感覺很擁擠。因此當他拜下去時,發(fā)現(xiàn)前面已無余地,想往后退,又發(fā)現(xiàn)后有成排的腦袋,大家拜時,他總不能站著不拜,因此,拜下去時,很直覺的反應就是往空的地方拜。因此,前面三尊大佛他沒拜,卻朝向走道那邊拜,但拜得很自在,沒有起煩惱,他沒想到什么虔誠不虔誠,或恭敬不恭敬等問題。
后來他一拜下去時,就聽到后面的人在講:‘胖又不知自己胖,還往后退!’另外一個人拜下去就回過頭來說:‘誰叫你頭這么大?’他聽了也覺得好笑。再拜下去時,他又向空拜,這時身旁的一位同修心地很好,看他再拜下去時,就伸手一把抓住他說:‘這邊才是佛,你是不是太感動、太虔誠,拜昏了頭,佛在這邊!’
他不想解釋,也不適合在那種場合解釋。在莊嚴的大雄寶殿中,除了維那的聲音,及大眾誦經(jīng)、持咒、念佛聲之外,不應該有其他聲音,所以他就不講話,繼續(xù)往空拜下去。但旁邊的人又抓住他:‘過來這邊,你是不是沒戴眼鏡?’
拜佛到底要向那里拜?一定要向著佛像拜嗎?像這種情況,知果向著佛像拜,勢必推到前面的人;往后退,就會擠到后面的人,應該怎么辦呢?
正在雜念紛紜時,他抬頭看到了三團光。他是一位受過科學訓練的知識分子,平常就不相信神通、奇跡等事情,當時雖已近傍晚,但不致于有如此鮮亮的光團出現(xiàn)。難道是拜時頭叩得太重,眼花了?他揉揉眼睛,再仔細看,光團仍在,而且自遠而近,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整整看了兩分鐘左右。這時候,他拜下也看,站起也看,顯然不能專心。后來他生起了貪念,想一直看下去,當再抬頭時,光團已消失無蹤了。
事后他在想,大概是佛菩薩要告訴他,心里有光才是重要,否則只是在裝模作樣。本來法會是讓大眾懺悔的,怎么會有人說;‘胖不知胖?’‘頭這么大?’等等。所以我們拜佛時,要是沒有懺悔心,不知道‘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話,那拜佛懺悔有何意義?
六祖惠能大師說過,‘禮本折慢幢’。本來一種禮貌,一種形式,是用來折服我們驕慢的‘幢’,如同禮拜、鞠躬、五體投地等,只是一種幫助你表達謙虛的儀式,以折服自己驕傲的心,如此而已。所以我們拜佛時,驕傲的心不能夠折服、不能夠減少,那我們拜什么佛呢!
有一個國家,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他的國民好像很有禮貌,他們一見到人就鞠躬,你鞠四十度,他就回六十度;你鞠六十度,他就回九十度。鞠躬本來是在提醒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因此鞠躬的時候總是互相低頭。但是這個民族,鞠躬了這么多年,他們的驕傲心、我慢心如果不改,這種儀式就變成一種沒有效果的形式;可能越鞠躬就越驕傲、越狂妄。
因此,我們拜佛千萬要小心,不可犯了這些毛病。要是越拜越驕傲的話,無論一天一百零八拜或兩個一百零八拜,甚至更多,都變成毫無意義。不要以為拜佛拜久了,就有功夫;就算有功夫,那也只是做做體操,運動、運動而已。如果不了解拜佛的精神,那就不容易開智慧,頂多是稍為聰明一點而已,也不會具備慈悲喜舍。所以我們?nèi)砸屑み@個民族,他給我們修行人一個很好的警惕與啟示。
佛遍十方
至于拜佛要朝那個方向?其實,方向是出于我們?nèi)祟惖腻e覺。為什么有東方與西方?因為古代的人,眼見日出日沒,便訂立太陽升起的地方為東方,太陽下去的地方為西方。他們一直以為太陽是環(huán)繞著地球轉(zhuǎn),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也是我們?nèi)祟惖陌谅氖谷弧?/p>
在《醫(yī)緣說法》這本書中,談到何處是西方?在地球上不同的地區(qū),東南西北,就有不同的電磁場與能量場。譬如大氣層里,上面的氣層與下面的氣層,壓力不一樣,因為壓力不一樣,就形成交換。上面的氣壓高就往下,下面的氣壓高就往上。
我們念過物理,有關(guān)電學,大家應該還記得,一個左旋定律,當電流通過,就會產(chǎn)生一個磁場,稱為左旋定律。其實這個定律,在某一種情況下,不單可用在電磁場,連重力場都可適用?;丶以囋嚳?,把浴缸放滿水,然后把塞子拔起,水便往下漏,形成一個旋轉(zhuǎn)的方向,也就是形成一個漩渦。
如果上面的氣壓與下面的氣壓,相差得太多,一上一下,它就形成了龍卷風。氣流如此,液體、河流、大海也是如此;甚至地殼、地層都一樣。地層并沒有標準的厚度,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有些地方壓力較大,就形成火山,再大一些,火山就爆炸。地殼也是在移動,只是它移動得很慢,我們不太覺得。它的移動,有上下高低的變化,移動得太激烈,就造成地震。當它移動時,就會有不同的力量,尤其是上下移動時,就會有壓力的變遷。
當下面的地層往上移時,所產(chǎn)生的力量,會形成往上旋轉(zhuǎn)的變動,如果地層要下陷時,有股力量從上而下,就形成另一個方向的旋轉(zhuǎn)。這就是古人所謂的‘風水龍穴所在’。本來這是一門符合科學的自然環(huán)境學,只因它太深奧,不容易抓到重點,它時而有形,時而無形,讓人們只知其然,而不如其所以然。經(jīng)過長遠的年代,人心不古,居心不良的人,便藉此學問來恐嚇斂財,因此就形成風水的大迷信,誤解了‘風水’,它原是很科學的。
成佛、成菩薩,必須要證悟《心經(jīng)》中的四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偈固咨洗鷶?shù)的一個方程式,以色就是物質(zhì),空就是能量來代替,則變成——‘物質(zhì)即是能量,能量即是物質(zhì),物質(zhì)不異能量,能量不異物質(zhì)?!镔|(zhì)與能量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
愛因斯坦發(fā)明了一個公式,E=MC2,E是能量,M是質(zhì)量,C2是光的速度平方。如果他拿到諾貝爾獎金,應該分一點給釋迦牟尼佛。所有成佛的人應該都知道E=MC2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愛因斯坦只是在想像,他是一位理論家,而非實驗家,只是藉著計算導出公式,并沒有做實驗!是后來的人經(jīng)過實驗,證明他的理論是對的。
所以佛菩薩都必須經(jīng)歷《心經(jīng)》這四句經(jīng)文的修證,然后才可以憑著自己的愿力,成就佛凈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拜佛應該朝那個方向,真要考據(jù)的話,是有方向的。我們?nèi)梭w也是個電磁場,地球也有電磁場,人類彼此間有關(guān)系,但不會絕對的互相影響。同理,大氣里邊有電磁場、能量場的交換,它與我們雖有關(guān)系,但不是絕對的影響到我們。液體、河流、大海也是如此。如佛經(jīng)中便記載著人類是有電磁場的。
《觀無量壽佛經(jīng)》和《無量壽佛經(jīng)》中談到,只要證悟到聲聞乘,身體就會放光,放光的范圍有八尺。證悟到菩薩的境界,他的電磁場就有幾千里。所以,佛教儀軌中的一舉一動,乃至任何法器佛像,都含藏大量訊息,包括知識、經(jīng)驗、智慧及宇宙的奧秘都在其中。我們拜佛時,常??吹椒鹣窈竺嬗袌A光的表征,那是佛光,表法,也是電磁場。
因此,在不同地方拜佛,只要心很虔誠,便會有感應,所謂感應,就是和佛菩薩的電磁場重疊。兩個電磁場、能量場碰在一起,通常只有兩種情形出現(xiàn),第一種是頻率一樣,互相重疊,互相增強;第二種是兩者頻率互相抵消。世間所謂好風水,其實就是能量很高的地方,有福報的人住在這個地方,身體會健康,心情愉快,想出來的主意非常高明,所以得人信賴,事事順遂,就叫做‘福地福人居’。換個沒有福報的人住進去,因為福報不夠,自己的能量場很低,與它的頻率不相應,于是非死即得病,因為自己的能量場被抵消掉了。因此,為什么有的人住這個房子,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和樂;換別人搬進去,便可能迥然不同,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風水’、‘方向’對我們是有關(guān)系的,但不是絕對的影響。我們不能否定古人的一切經(jīng)驗,完全否定別人的經(jīng)驗,就是我執(zhí)。你說佛是這樣子,那是‘佛執(zhí)’。你又說法是這樣子,那又是‘法執(zhí)’。
真正的大修行人能舍,所謂‘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以他知道風水這回事,但不迷信。只要自己有浩然正氣,光明正大,到那里都是福地。菩薩所在的地方,連附近的電磁場都會改變。所以,一位阿羅漢住在那個村莊,那個村莊便太平無事。
廣欽老和尚是當代的高僧,他在山洞中修行,老虎都來護法。本來只是公老虎來,后來還帶著母老虎、小老虎一起來,何以致此?因為他能改變老虎的電磁場,使他們生起慈悲心,猴子也來獻果,鳥也來獻花。
我們不能否定大自然的環(huán)境科學,但是,千萬不可迷信。已經(jīng)拜佛的人,還一直找人來看風水,這不是笑話嗎?自已是佛教徒,還要請外行人來幫你擺佛桌。看風水的說佛桌應該朝西,你便朝西,結(jié)果讓佛像面向墻壁,這樣如法嗎?所以拜阿彌陀佛一定要向西拜嗎?要知道佛的法性遍十方,無所不在。我們學佛修行,如果修到連常識都沒有了,豈不太遺憾了嗎?
佛家語言禮儀 2009-02-18 來源:http://read.goodweb.cn 點擊:458次 字體 [ 大 中 小] 佛家語言禮儀
走進寺院,會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樣和他們打招呼?與他們交談有哪些禮節(jié)?這可能使許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在稱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詞,有特定的規(guī)矩。比如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統(tǒng)傳承”的意思。一般人容易把“住持”寫成“主持”,這不僅是文字錯誤,也是理解上的錯誤?!狈秸伞暗脑猓匆徽梢姺街?,又作方丈室、丈室。禪寺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也叫函丈、正堂、堂頭。印度的僧房多以方一丈為制,進而用來指住持的居室,后來又轉(zhuǎn)為對住持的尊稱。
在住持下面,一般寺院則設有四大班首、八大執(zhí)事。四大班首是指導禪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八大執(zhí)事是專管全寺各項事務的。四大班首分別叫做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執(zhí)事則是監(jiān)院(庫房負責人)、知客(客堂負責人)、僧值(又教糾察)、維那(禪堂負責人)、典座(廚房、齋堂負責人)、寮元(云水堂負責人)、衣缽(方丈室負責人)、書記。其中,維那師負責寺中的法務,在做法事時,是領(lǐng)眾的帶頭人,寺院中如有犯清規(guī)戒律的,也由維那執(zhí)行處分之事,因此維那有維持紀綱的意思。
有一些稱謂,往往是對某一僧人或居士的道德、學問表示尊敬。也是出于禮節(jié)性的自謙,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法師“是常修梵行,通曉佛法,而且能引導、教化眾生修行的人。澄觀《華嚴經(jīng)大疏鈔》卷三十八列舉了法師必須具備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眾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身心無卷、成就忍力十種德性。法師的種類,依據(jù)《法華經(jīng)·法師品》的記載,可分為受持、讀經(jīng)、誦經(jīng)、解說、書寫五種,稱為五種法師?,F(xiàn)在法師已經(jīng)成為漢地出家人的通稱,遇見出家人,稱其為某某法師,是完全可以的,它成為世俗人稱呼出家人最常用的敬詞。
“三藏法師”由稱為三藏比丘、三藏圣師,或略稱三藏,是對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經(jīng)、律、論三藏者的尊稱。在中國,對從事佛經(jīng)漢譯的僧侶,常尊稱為譯經(jīng)三藏或三藏法師,如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人即有此稱。小說《西游記》中,稱玄奘為“唐三藏”、“唐僧”,三藏好像稱謂玄奘的專有名詞,這雖然沒有什么大錯,但“三藏”的名稱其他人也可以用,并非專有名詞。
“禪師”是一心坐禪,通曉禪定的比丘。在中國由于禪宗非常盛行,禪師的稱呼并不限于禪宗一派,凡習禪的僧人都可稱為禪師,如《續(xù)高僧傳·習禪篇》所收,便有達摩禪師、道綽禪師、信行禪師等等,有些人并不屬于禪宗。后來,朝廷也曾用“禪師”號賜予有名望的僧人,以唐代神秀獲得“大通禪師”為最早,其后,禪宗六祖慧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獲得“大鑒禪師”稱號。至于生前及受賜號的僧人,以宋代宗杲受賜“大慧禪師”最為著名。
“律師”又稱為持律師、律者,指專門研究、解釋、讀誦戒律的僧人。如北魏慧光、唐代道宣、懷素等皆稱為律師,以嫻熟《四分律》見稱。后來則指通達佛教戒律的僧人。至于現(xiàn)代法律界稱打官司時的辯護士為律師,則屬于借用這個詞,與佛家沒有絲毫關(guān)系。不過就通達和記誦法律這一點來說,又有相通之處。
“長老”又稱為上座、上首、首座、老宿、長宿等等,指年齡長、發(fā)蠟高(出家時間長)而智德俱優(yōu)的大比丘。《集異門足論》卷四列舉了三種上座(1)生年上座,指年齡較長的僧人;(2)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達戒法者,年雖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3)世俗上座,指在家護法中有財勢的長者。長老雖然是對年長者的尊稱,但也未必是年老者,重要的還是看重其德行。佛經(jīng)也稱絮聒佛教大居士、大護法為長老,也是一種尊稱。
此外,還有“大師”、“大德”等等稱呼。佛經(jīng)中將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等圣人,堪為中省地師范,稱為大師或者大德。《本事經(jīng)》卷七認為大師有如來、阿羅漢和有學的圣者三種;中國佛教則不用“大德”一詞稱佛菩薩,而是對高僧的敬稱。這兩種稱呼不能用在一般僧人身上,必須是社會公認的佛家領(lǐng)袖人物才能稱其為“大師”或“大德。
當我們要詢問出家人的尊稱法號時,一般可以這樣問:“請問師父的德號上下?”
“上下”是指法號中的兩個字,比如一位出家人法號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一般來說,千萬不可問師父“您貴姓”,因為佛家規(guī)定,出家后皆依釋迦的法脈相傳,即出家人皆以“釋”為姓,都只以法號相稱。每一位出家人一般有兩個法號,一個是內(nèi)號,一個是外號。內(nèi)號只是他的剃度師、受戒師、傳法師可以稱呼的,其他人不可稱呼。在家弟子只可稱呼其外號,稱呼外號時也不可稱某某,一般要稱呼某某法師或某某師。這些規(guī)矩是我們與出家人接觸時要注意的,也是一種語言上的尊敬和禮貌。
除了這些稱呼之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說法也應該注意。比如“靈魂”一詞,是其他宗教所用,佛家稱做“神識”,而不使用“靈魂”這個概念。
作為時間概念的“禮拜”也是其他宗教所用,意指七天一次德教堂祈禱。對佛家要稱“星期日”而不要叫“禮拜日”。佛教信眾每日都做功課,也可說時時做課,不規(guī)定在周日,所以也沒有“禮拜日”之說。
又如佛家淡“慈悲”,而不講“愛”,因為在佛家看來,有“愛”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執(zhí),“愛”是苦的根源。而佛家講的慈悲,悲指拔苦,慈指與樂,由此可見佛陀平等度世的情懷。
佛門基本禮儀 2009-02-18 來源:http://read.goodweb.cn 點擊:586次 字體 [ 大 中 小] 佛門基本禮儀
中國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然近代以來,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禮儀在世俗社會中多已失傳,唯有佛門之中,較好地保存了傳統(tǒng)的禮儀文化。不依規(guī)矩,則不成方圓,身教重于言教,禮儀是最直接的以身傳教、身體力行的行為規(guī)范。走進佛門這塊凈土,我們可以用心靈去感受佛門禮節(jié)的高雅、莊重與威儀―――
第一節(jié)、 敬佛
殿者,王所居:佛謂之大醫(yī)王,能醫(yī)眾生之煩惱生死大病,又中國最初佛教初傳入東土為王等貴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辭,乃武則天所立,如眾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稟事。俗云:【無事不登三寶殿】。佛寺是清凈的圣地,所以進入寺廟衣履要整潔,不能著背心、打赤膊、穿拖鞋。當寺內(nèi)舉行宗教儀式或做道場時,不能高聲喧嘩干擾。未經(jīng)寺內(nèi)職事人員允許,不可隨便進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為了保持佛地清凈,嚴禁將一切葷腥及其制品帶入寺院。
一、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cè)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cè)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cè)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jīng)、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jīng)、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
4、進殿之前當先凈身心,洗凈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愿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br />
5、于佛殿內(nèi)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zhuǎn)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于殿內(nèi)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jīng)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于殿內(nèi),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于佛殿內(nèi),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nèi)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wèi)生紙包好放于口袋內(nèi),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于臥室內(nèi)。
2、凡經(jīng)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在經(jīng)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處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盡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潔凈。
(2)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將余灰持往凈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灑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yǎng)。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yǎng)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yǎng)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yǎng)僧)、合掌(供養(yǎng)一切眾生,愿此香華云,遍滿十方界,供養(yǎng)一切佛,尊法諸賢圣)。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后,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jīng)書置于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凈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三、如何禮佛
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
拜佛具有懺悔罪過、修持禪定與感恩禮敬的意義,藉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并檢討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業(yè)障,這樣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
每當?shù)搅怂略?,感受到一份超塵的清凈與安祥,生起了一份莊嚴與寧靜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進入大殿,禮佛三拜,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禮敬、感恩,而從柔軟、徐緩而安詳?shù)膹澭Y佛動作里,感受到禮佛者的安定與謙卑。
不了解佛教的人,認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實上,佛教是透過拜佛的動作,禮敬佛菩薩,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同時,拜佛也可同時懺悔自己所造的惡業(yè)。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學習的宗教儀式。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將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敬禮,故又稱為頂禮。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當五體投地,接觸到大地時,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懷著感恩心,以飲水思源的心,感謝大地,感謝一切眾生。而從拜佛的動作,讓人連想到,當人的內(nèi)心充滿了禮敬、感恩與懺悔時,也有如稻穗一樣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義,也就是如此了。如果再細分,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nèi)心至誠懇切的自發(fā)產(chǎn)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nèi)说臍赓|(zhì),使人變得誠實、溫和、謙沖。
4.無相禮拜:無相拜佛是一無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個層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的每一個動作,指揮著自己的身體在拜;進入第二個層次則是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但是指揮的心已經(jīng)沒有了;最後達到第三個層次,既沒有指揮,也沒有體驗,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這個人是誰?反正「他」在拜。所以,拜佛時,應當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非常清楚自然,動作緩慢一些、輕松一些、柔軟一些,輕松緩慢地體驗拜佛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的感覺,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緊張。否則拜得太快,會慌、忙、急、亂,反而失去了寧靜、安定。
拜佛時,前額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體是柔軟的,甚至接觸的地面也是柔軟的、清涼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體驗自己的兩只手掌,站起來之後,體驗雙手、雙腳的動作和感覺。感覺自己的體驗,體驗自己的感覺,感覺每一細微的部分。如果拜佛的時候,只有動作而沒有用心、缺乏慚愧心,那只是磕頭如搗蒜的拜佛,對於人格的提升很難有作用。若是不便來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曠明亮處,藉由禮拜來懺悔、感恩,或舒緩身心。特別是當您感到心浮氣躁時,不妨透過拜佛的動作來安定煩亂的心思。
拜佛的動作解說:
1、肅立合掌,兩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中央左方超過右手半掌處。禮佛時,兩腳尖勿移動或翻轉(zhuǎn)。
3、右掌由拜墊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動半掌,與左掌齊,兩掌相距約六寸,額頭平貼於地面。
4、兩掌握虛拳,向上翻掌,手掌打開,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此名為「頭面接足禮」。當頭著地時,系以「額頭」接觸地面,并非「頭頂」去著地。
5、起身時,兩手握拳翻轉(zhuǎn),手掌打開,掌心向下貼地,頭離地面或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舉回胸前,右掌著地將身撐起,直腰起立,雙手合掌立直。
在禮佛的時候我們要知道:
1、禮佛不必立于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nèi)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愿,若殿內(nèi)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yè)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nèi)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懺悔弟子○○愿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fā)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義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
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fā)愿修道弟子○○愿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回向弟子○○愿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愿與弟子多生、現(xiàn)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凈三業(yè)分身塵剎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剎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xiàn)中,
我身影現(xiàn)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
我身影現(xiàn)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xiàn)中,
我身影現(xiàn)圣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4、拜佛時必須內(nèi)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 拜念開經(jīng)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并無定規(guī)。
5、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于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內(nèi)存虔謹、外現(xiàn)恭敬,則能感應道交。禮佛時,應默念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或云:【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yè),稱揚若贊嘆,億劫莫能盡。】
6、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7、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并行,當位于師之后。
8、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nèi)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xiàn)威儀。
9、.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
第二節(jié)、 敬法
一、如何請經(jīng)、持經(jīng)
1、請經(jīng)時,經(jīng)要夾于食指與中指之間,食指與大拇指同置書面,另三指置書下。
2、凡持經(jīng)像,皆當雙手捧之平胸,不可將經(jīng)書只手攜行、隨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將經(jīng)書卷之若筒。
二、如何誦經(jīng)
1、讀佛經(jīng)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jīng),必先靜坐片刻,默念偈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空b經(jīng)時,除雙腳不可交叉外,也不可邊誦經(jīng)邊吃東西。
2、讀經(jīng)必字字理會義解,與心相應,不可草草涉躐。
3、讀書當覆以經(jīng)蓋,以免灰塵積落。經(jīng)上有灰塵當以凈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經(jīng)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當敬法如敬佛。
4、個人誦經(jīng)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團體則應隨眾誦念。
5、讀經(jīng)中止,當以紙條記之,不可折疊經(jīng)頁。
6、專供讀誦之經(jīng)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后必須擦凈。講課之經(jīng)本則不妨于消隱處筆記。
7、誦經(jīng)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jīng)典合起,起身迎客,千萬莫未將經(jīng)典合起,即對著經(jīng)典談論世俗話,或大笑不已,這是褻瀆法寶的行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誦完而心生煩惱,當知:
誦經(jīng)的目的,是為了開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慈悲心。
8、讀經(jīng)時忽生雜念,則應將經(jīng)本合上,待雜念消去后再讀。
9、擺放經(jīng)書時,不可一半在桌內(nèi),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經(jīng)書、架裟、衣缽、錫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當恭敬處置之。
10、.經(jīng)書損壞應當修補,如實在無法修補時,可以焚燒之,將余灰灑于清凈之處,勿使人踐踏到。
第三節(jié)、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發(fā)心離俗:謂出家人發(fā)勇猛心,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
2、毀壞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須發(fā),毀壞相好,除去世俗塵衣而著如來之法服,具佛威儀而為世間之佛田。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舍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為世間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凈德,應當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jīng)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臥等時,勿禮拜大德。除誦經(jīng)、生病、剃發(fā)、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jīng)過而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鐘,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班首稱:【頂禮某大德】,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一鐘,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jié)。若僅是個人欲行禮,則可進入佛殿后,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盡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我拿東西、帶東西。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夫應以合掌問訊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zhí)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莊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jīng)時,碰到法師時,將經(jīng)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jīng)。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出家眾結(jié)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稱呼大德
佛教的教制、教職在各國不盡相同。在我國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稱"方丈",是寺院負責人)、"監(jiān)院"(負責處理寺院內(nèi)部事務)、"知客"(負責對外聯(lián)系),可尊稱"高僧"、"大師"、"法師"、"長老"等。佛門弟子依受戒律等級的不同,可分為出家五眾和在家兩眾。出家五眾是指:沙彌、沙彌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兩眾是指:優(yōu)婆塞和優(yōu)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稱"和尚"(僧)和"尼姑"(尼),最好尊稱"法師"、"師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稱"居士",可尊稱為"檀越"、"護法"、"施主"等。具體稱呼如下: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稱作【師父】。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于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有【○○師】即可。
4、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釋,出家入道后,由師父賜予法名。故請問大德名號時,當先合掌,然后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尊號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guān)系而自稱【后學】、【門生】、【晚學】、【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與大德談話
1、若有問題請問大德,應說【請開示】。
2、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于大德,亦不應站立路中。如果師父在樓上,要到樓上請師父開示,如果師父在樓下,不可在樓上扯開嗓門地叫喚師父,應該到樓下來請示。
3、請開示,應請大德自訂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且應事先與師父約定時間,比較理想。
4、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jù)實回答。
5、大德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側(cè)立靜候招呼,不得率爾插嘴,失卻敬意。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后再請示。
6、大德看經(jīng)、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話。
7、若有比丘或優(yōu)婆塞于深山崖洞獨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yǎng)。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獨自湯藥奉侍,應當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第四節(jié)、 四威儀
欲了生死,先要循規(guī)蹈矩,如孔子之制禮作樂,亦無非教人規(guī)矩,與佛教律威儀無異。執(zhí)身即除習氣,身得自申則心有依處,故古人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有執(zhí)身次序的偈語曰: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jīng)行道雁行游,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后輕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做比丘?!?/p>
一、行如風
【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br /> 即行走時,眼睛要平視,不可左拋又瞄,不可腳跟拖拉出聲,舉止莊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儀之相。
二、立如松
【非時不住或住時,隨所住處常念供養(yǎng)、贊嘆經(jīng)法,廣為人說,思惟經(jīng)義,如法而住也?!?br /> 即站立時,應如松樹般地安穩(wěn),不可輕率、扭斜或身體抖動,并于適當立時則立,立于適當?shù)奈恢?,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儀之相。
三、坐如鐘
【跏趺晏坐,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端肅威儀,如法而坐也?!?br /> 即坐時,應將精神統(tǒng)一、身心放松。由后觀之,彷如大鐘一般穩(wěn)定。切不可坐姿前傾、后仰、左右倒斜。當心存正念而坐,觀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儀之相。
四、臥如弓
【非時不臥,為調(diào)攝身心,或暫時的臥,則右譌晏安,不忘正念,心無昏亂,如法而臥也?!?/p>
第五節(jié)、佛門日常禮儀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消假,次至師父處頂禮消假。
2、接駕--見到有法師來,應頂禮接駕。
二、出
1、告假--欲離寺前須先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次向師父告假。
2、送駕--送師父出門當頂禮送駕。
三、 穿著海青應注意之事項
(一)上下樓撩衣之法。(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時如何撩衣?(雙手同撩前片)
(四)長跪時如何起身?(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腳收回)
(五)靜坐時,將蓋布巾置于海青內(nèi)。
(六)閉靜后,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四、 齋堂儀規(guī)
寺院的食堂稱為齋堂,師父們吃飯稱為過堂。
(一)內(nèi)外威儀當具足
1、內(nèi):食存五觀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5)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雜話、起諸分別。
(二)食為法本-受食當內(nèi)外威儀具足,并當發(fā)三愿:
1、愿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諸惡莫作)
2、愿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眾善奉行)
3、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古德云:【五觀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p>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龍珠、精華,如吾人本具之如來智能德相,即所謂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
2、手--謂之龍口含珠。
3、筷子--謂之鳳點頭。
五、 講堂規(guī)約
(一)聞法的心態(tài)-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滿裝智能法音,開創(chuàng)自在的人生。
(二)聞 思 修-專注的聽,仔細的想,行我所知,才能達到聞法的真義。
(三)獨坐的威儀-抬頭挺胸,端坐攝心,會讓你聽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潔-桌面是擺放經(jīng)書的道場,保持桌面整潔,就是恭敬佛法的具體表現(xiàn)。
第六節(jié)、供僧
僧者為眾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稱為“福田僧”,能令眾生植福故。昔日目犍連尊者,為求亡母脫離餓鬼之苦,佛陀告之于 七月十五日 結(jié)夏圓滿之佛歡喜日,設大齋會供僧,以盂蘭盆盛物,等心供之。以此供僧功德,目犍連母得脫惡道,此是七月盂蘭盆會之由來。故知以神通著稱的目犍連尊者尚須假供僧之德度脫亡母,更何況一般凡夫;故佛弟子亦應修供僧法以積己之福。
供僧除于盂蘭盆會行之以外,可隨時于所知的僧寺供養(yǎng),或平時、或節(jié)日、或僧做大齋會集百千僧時,佛弟子均可隨喜參與,隨力供養(yǎng)。供養(yǎng)物以齋飯菜茹、水果、衣服、日用品、金錢等皆可。
供僧宜以僧團為單位,于現(xiàn)前僧眾不論僧尼、老少,學問高低,皆以平等心供養(yǎng)之。供養(yǎng)時,親手一一奉之;若女眾供男眾或男眾供女尼,則應以小盤墊之,勿親觸,以表對僧戒恭敬之心。若供僧齋飯居士宜隨待在旁,待僧食畢祝愿后方離。所余飯菜,若僧舍 于白衣 居士則可共分食之。
供僧重在以恭敬心供養(yǎng),供養(yǎng)物則隨力所能,若多亦無妨。既以供養(yǎng)之物則隨僧受用,因佛弟子發(fā)心供養(yǎng),則功德已成就,余則不應妄動心念過問僧眾之使用。
第七節(jié)、放生
放生是佛弟子履行菩薩道的方法之一。佛門對三惡道眾生 種種濟度方法,譬如餓鬼道眾生,以焰口、蒙山濟之;地獄眾生有地藏法門度之;而對畜生道眾生,最直接的方法即時給予生命的救度——放生。雖然畜生身苦,但螻蟻尚且貪生,侳生對生命的執(zhí)著,對死亡的恐懼,尤其是被宰殺的痛苦,可說是世間之至苦。是故佛弟子應常行放生,以免畜生受于極苦。
入生應于有因緣時隨時力為之,如遇畜生受縛或?qū)⒈粴ⅲ瑧皣榫戎H襞e行放生法會,則應避免商人事先大肆搜捕供用,而失放生之精神。放生時,先為其說三皈依及簡白的佛法開示,令其種下佛法種子,而后攜至適當場所放之。
佛弟子常行放生可長養(yǎng)慈悲心,不僅能對親人眷屬慈悲,對人、乃至廣及一切眾生,皆能以悲心待之而消除嗔恨、惡念。并以是善法得善果:長命、少病、身體健壯、精神充沛之報體,所以佛弟子應常行放生。
今世人以環(huán)保之事而抨擊放生者,實失大利,并誤導于人失大慈悲心;;須知放生是于眾生將被殺戮而解救之,既免眾生之苦痛,又增吾人慈悲福德,其利大哉大哉!
第八節(jié)、造寺、造佛像
寺院又稱伽藍是三寶的標幟,因住持佛法的佛像、僧人、經(jīng)典,就安居在寺院中。寺院又稱“道場”,即謂寺院為修道之處。因有此清凈伽藍之修道處,方能讓僧團領(lǐng)導所有佛弟子于此熏修佛法,成就佛菩提種苗。
故道場(寺院)是成就眾生慧命之所在,因有道場,眾生有了依止處、歸向處,無量眾生借此瞻仰佛陀尊容,讀誦經(jīng)典,接近善知識,學習佛法。所以佛弟子應造寺、造佛像,成就道場。經(jīng)上有言:若人能布施伽藍一磚一瓦,其功德直至磚瓦化為塵土方才消亡。故知造寺功德不可思議,能得居家安適。而造佛像,則能得莊嚴清凈之報體。故為三寶之修持與佛法的弘揚,佛弟子應起恭敬心,隨緣隨分出財、出力出智慧,共同擁擠道場、成就道場。
第九節(jié)、印經(jīng)
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為最,印經(jīng)亦是法供養(yǎng)之一法。大乘經(jīng)、律、論是佛陀無量阿僧祇劫修行所得的妙法,由佛陀清凈無邊智海中流露出的語言教法,經(jīng)由菩薩、羅漢結(jié)集及歷代祖師、護法居士代代相傳至今。其中不知有多少人在傳遞經(jīng)法中喪生?不知付出多少血汗、財力、物力的代價?如玄奘、義凈大師,僅是千萬人中得以全身而返的三五人之一而已!所以經(jīng)典是祖師們透過智慧,和生命、血汗所換來而傳到我們手上,故佛弟子應尊重經(jīng)典,并繼祖師之志,廣泛印經(jīng)流通。
印經(jīng)能讓眾生有緣學習、聽聞佛法、透過研讀經(jīng)典,啟發(fā)眾生佛慧,種下菩提種子。對自身而言,則成就無邊善法,令來生有智慧,得以方便聽聞正法。故錢經(jīng)對佛法的弘揚,對眾生的利益,乃至對自身的善法都有大助益,所以佛弟子應廣泛印送經(jīng)書。
第十節(jié)、葷腥與吃素
佛教鼓勵素食,但并非一向佛、信佛、學佛就必須吃素。所謂吃素,是指不食葷腥 ,除不食眾生肉外(蛋能孕育眾生,故亦不食),尚包括大蒜、革蔥、韭蔥、蘭蔥、興渠等五辛。之所以不食眾生肉,是因從生皆是我多生之父母眷屬,以慈悲心故,不忍食其肉令其受苦,亦是體念同體之悲心,所以不食。而不食五辛,是因五辛易動人嗔欲想,障修道因緣,故不食。
須知,吃素在修學佛道上是一較深層次學佛之始,首先須起皈依、信仰之心而受三皈,此表信佛,入佛門,并不規(guī)定吃素。乃至進受五戒,修身不犯殺、盜、邪淫、妄語、飲酒等重惡時,亦無規(guī)定要素食。但受三皈五戒后,欲發(fā)菩提心、進修慈悲法而求受菩薩戒者,則不可食肉,必須吃素。食肉者,則為犯菩薩戒因菩薩戒首重悲心故。
然佛弟子,雖未受菩薩戒,但以慈悲心不忍食眾生肉,可發(fā)心素食。初者每月一日或數(shù)日,或早晨或全日吃素,漸次改變?nèi)澥沉晳T,終至完全素食。吃素之人則謂行放生者。若佛弟子未能吃素,亦應于買魚肉時避免買活的、現(xiàn)殺的,應買已殺的,所謂三凈肉(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己殺)也,亦能減少與眾生所結(jié)之惡緣。所以,信佛學佛不一定要立即吃素的。
第十一節(jié)、法供養(yǎng)
吾等佛弟子于菩提道中,應常修供養(yǎng)法以積?;?,以與眾生廣結(jié)善緣。而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為最。因供養(yǎng)財物僅養(yǎng)其色身,而供養(yǎng)法教成就法身。色身有苦,盡時而銷。法身安樂,雖無盡藏。故我等應常以佛法供養(yǎng)于人。又須知,一人信受佛法,地獄三途門前即少一苦難眾生,人天圣道樂法中;則多一妙樂之人。故若能度一人信佛學佛,則成就功德無邊。是故佛弟子須常隨緣盡分,度人學佛。
又須知,“法在人弘”。此佛法乃釋迦牟尼佛千生累劫之所修集。歷代祖師、護法居士之所延傳,而我今亦有延傳之責,不可令其衰微。又常思吾人今日得入佛道,皆是他人供養(yǎng)佛法與我之恩,故我亦不能無視他人之無知沉溺,應常懷供養(yǎng),欲令安樂之心。故常懷報恩、傳燈、續(xù)佛慧命之心,度一人信佛學佛,則增佛慧一分光明。
然眾生信佛學佛亦有其時節(jié)因緣,不可強求。佛弟子但應從己身修起,自身行佛道,自修身口意,常檢點自己有無惡法??诓谎允欠牵怀鰫貉?,身常行善法,布施歡喜與人,則人見佛子皆善,自然而心生仰慕。此為從身教度人,不度而度。再者,未傳教之前,應先行四攝法以親近之。四報法即布施、受語、利行、同事。所謂未結(jié)法緣,先結(jié)人緣,彼此相熟相知,其對吾人之言,方能信受。
而佛弟子勸度人,信佛學佛,供養(yǎng)佛法與人,應從家人做起,廣及親朋眷屬、同事。始則不必汲汲令其有皈依,禮拜之行,但重于自行自修,廣結(jié)善緣,即時現(xiàn)前上妙供養(yǎng)也。
第十二節(jié)、受戒
戒、定、慧三無漏學是學佛的全部內(nèi)涵,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故戒學實乃學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應“以戒為師”,即因戒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寶藏,令生命得到光輝,莊嚴,到達真正的安穩(wěn)處。故經(jīng)上喻戒如慈母,令不受惡業(yè)侵害。如勇將,能降伏煩惱。如守門人,守護功德法財。如器皿,堪受種種功用。如醫(yī),治眾生病。如命,賴以修行。如王法,為世間善惡之衡準。如王命,能通行自在。如臺階,得入佛法殿堂之富麗與莊嚴。如大海水,須彌山,最為尊勝。是故佛弟子勿誤解戒律為束縛,應珍重于戒。戒因?qū)ο蟛煌?,分出家戒與在家戒。出家之人受出家戒,旨在出離生死;在家居士因有家室外緣,故受在家戒。在家戒近為人天善道之良途,還為出世無漏之正因,故在家居士須進修戒法。
在家戒種類有三,在家居士可量心于僧眾間求受,次第進學:
一、五戒:受持五戒得保人身,乃至上升天道。此為最根本戒,是眾善根本。
1 、內(nèi)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2 、受戒時機:皈依后,欲進學戒法時受,可五戒全受,或一戒二戒乃至三成、四戒受。受五戒不必吃素。受已,則至此期生命終了方舍戒。
二、八關(guān)齋戒:此為佛陀慈悲為令在家居士種出離之因,為在家居士所制,一日一夜之出家戒。
1 、內(nèi)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飲酒、不香花蔓莊嚴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過午不食)。
2 、受戒時機:欲學出世清凈之生活者可受。受戒一日一夜后即自然舍戒得日日重受。佛弟子可于假日或六齋日受之,多受持一日,即多一分利益。
三、菩薩戒:種成佛之菩提正因,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精神,行菩薩事之大乘戒。
1 、內(nèi)容:在家居士一般受的在家菩薩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輕戒。但菩薩戒,重在戒心,總攝一切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而不受限于戒條。
2 、受戒時機:發(fā)菩提心,愿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以六度波羅密濟度眾生終至成佛者可受。一受菩薩戒,生生世世戒體永在。
眾生受戒后,應護持凈戒,不可輕言犯戒。若犯戒后,應如法懺悔并不再犯。
第十三節(jié)、打七
佛弟子修學佛法之本目的,在于解脫生死輪回,開智慧,證法身。而眾生輪回之根本,即是久為無明煩惱所障之第七識——又稱末那識,執(zhí)此色身苦報、血肉屎尿之軀為自身。執(zhí)貪欲、嗔害、驕慢等妄想瀑流為自心,而安于此斗爭、殺害、邪淫、欺詐之惡世。今眾生得聞佛法,應知此皆虛妄非真,若欲脫免之而得以出離此身心之牢獄,唯有進修圣法。
佛法中有一短期精進修法之法會,俗稱打七。打七即是打第七識。第七識是意識之根本,彼執(zhí)身心為自我,是輪回之禍首,故若未能除此心識,則永恒執(zhí)取身心而輪回六道。故打七,即為破除此第七識,故稱打七識。又謂,此精進修道之法,一般皆以七日為期,故云打七。
打七可以視為用一法門而專修解脫之法會者。打七往往以大眾共修之方式舉行,又因使用之法門不同,而分不同七期。如用禪宗法者叫禪七,用念佛凈土法者叫佛七,修觀音法者叫觀音七,修楞嚴法者叫楞嚴七?;蛴幸云呷仗潭庸φ?,或延三七日為一期,或七七、或十七皆可。七期長短要以行者身心之所能堪受者行之。固然七期為一加功用行之時,但若專以七期用功則有一曝十寒之譏。須知修道非是短時日可得,而是發(fā)長遠心方堪。故雖打七精進用功,而仍須有日常積久之蘊習方有水到渠成,功行成滿之精進力量。打七往往因加功用行,精進不懈,方法得力,心念成片,因而有人善根深厚,禪境現(xiàn)前,有人業(yè)障纏身而魔怨障礙。種種境界,非常人所知,故須有善知識之指引方宜。若無善知識,但能發(fā)正解脫之心而依正確法門修者,亦可努力而前,一切魔怨無能阻礙。但切記,須發(fā)心正、法門正為上!
第十四節(jié)、佛教的節(jié)日
佛教有許多節(jié),我國漢族地區(qū)佛教的重要節(jié)日有兩個: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誕節(jié),亦稱浴佛節(jié)。在這一天,寺院里要舉行“浴佛法會”,僧眾們以香花燈燭茶果珍肴供養(yǎng)佛象,并用各種名香浸水泡洗釋迦牟尼誕生像,作為對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紀念。
二是七月十五日的孟蘭盆節(jié),另稱中元節(jié),民間習俗稱為鬼節(jié)?!懊咸m盆”是梵文的意譯,意思是“救倒懸”。佛經(jīng)傳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犍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便求佛救度。釋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備百味飲食供養(yǎng)十方僧眾,可使其母解脫。后來,在這一天寺院里都舉行多種佛事活動,以超薦歷代祖先。除上述兩個節(jié)日外,在二月八日釋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涅盤日,臘月初八釋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中也要舉行紀念活動。
另外,與諸佛、菩薩有關(guān)的日子,寺院里,也常舉行一些紀念活動,比較重要的如農(nóng)歷七月三十為地藏菩薩生日,屆時九華山地藏道場將舉行盛大地藏會。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誕生、成道、出家的紀念日,普陀山觀音圣地將舉行重大慶?;顒印?/p>
〖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注:以農(nóng)歷計)
彌勒菩薩圣誕 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釋迦牟尼佛涅盤 二月十五日
觀音菩薩圣誕 二月十九日
普賢菩薩圣誕 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薩圣誕 四月初四日
釋迦牟尼佛圣誕 四月初八日
韋馱菩薩圣誕 六月初三日
觀音菩薩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勢至菩薩圣誕 七月十三日
龍樹菩薩圣誕 七月二十四日
觀音出家日 九月十九日
藥師佛圣誕 九月三十日
阿彌陀佛圣誕 十一月十七日
釋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
禮敬佛陀—入門須知 2009-02-18 來源:http://read.goodweb.cn 點擊:605次 字體 [ 大 中 小] 禮敬佛陀——入門須知
李炳南居士編著
入寺須知
佛教團體,最重紀律,受了戒的人,習過威儀,自然動作合禮。普通學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譏笑,特寫出幾條通常規(guī)矩來,作個參考。
①入寺——入寺門后,不宜中央直行,進退具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里,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拜佛——大殿中央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③閱經(jīng)——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jīng)典,自可隨便座看,須先凈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著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jīng)上。
④拜僧——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不必在繼續(xù)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jīng)、飲食、睡眠、經(jīng)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⑤法器——寺中鐘鼓魚磬,不可擅敲,錫杖衣缽等物,不可戲動。
⑥聽經(jīng)——隨眾禮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師已經(jīng)升座,須向佛頂禮畢,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摘自佛學常識課本
李炳南居士編著
凈土法門
維摩經(jīng)云:成就八法生于凈土
一、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于眾生受諸苦惱。
二、所作功德盡以施之。
三、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四、于諸菩薩視之如佛,
五、所未聞經(jīng)聞之不疑。
六、不與聲聞而相違背。
七、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調(diào)伏其心。
八、常省己過,不訟彼短,常以一心求諸功德。
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
禮佛的好處
禮佛,就是向佛禮拜,是懺悔吾人所造之業(yè),以為滅障消災增加?;鄣氖鈩俜ㄩT。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養(yǎng)塔寺和佛菩薩形象、贊嘆諸佛相好莊嚴、歌頌佛德,或以各種樂器,演奏妙音、合掌、低頭鞠躬、跪拜……。妙法蓮華經(jīng)方便品中告訴我們: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禮佛的功德最大;除去毀謗佛法、對佛無緣者所謂“迷信”當然我們不認信佛是“迷信”,因為信佛根本就不是“迷信”,它可以面對今天日新月異的科學而言,即以最小的效果和利益來說:也可以強健衰弱的身體,尤其是內(nèi)臟不健康(如胃病患者)以及膝部有風濕病和感冒鼻塞的人來說。若常向佛行五體投地的叩首禮,其痊愈速度,更是具有立桿見影之效。
老實說:所有信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緣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薩,未來更可早證佛果。我們既是未來的佛,我們信自己,禮自己,成就——所得的好處,無一不屬于自己,多拜懺,多禮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經(jīng)所謂:“舍一得萬報?!焙螛范粸?!
禮佛的方式
禮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靜室、或安有佛菩薩圣像的客廳等,都可行之。要是沒有的(如住營房的軍人、單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郊野,面向西方,合掌問訊,然后十念(念十口氣佛菩薩圣號)即可。平常行、住、坐、臥、心心念念不離佛號最好。
禮佛前,先要凈(洗)手,拈香(或叫上香)。
上香的方法
①將香點燃后,②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桿,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③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圣像,④再舉香齊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動作,⑥開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時默念:“供養(yǎng)十方三世三寶。”第二支香插右邊,插時默念“供養(yǎng)歷生父母師長?!保ㄗⅲ罕酒橄阒ㄈ珵樵诩揖邮克鶎?,故與出家眾所觀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眾如是個人敬香禮佛,則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邊,插時默念:“供養(yǎng)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和我某某的冤債障類?!?/p>
插香的第二種方法是先右,念:“誓斷一切惡?!贝巫?,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眾生。”
插香的第三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和第一法一樣,但念得比較簡單,第一支香插中間,念:“供養(yǎng)佛?!钡诙悴逵疫?,念:“供養(yǎng)法。”第三支香插左邊,念:“供養(yǎng)僧。”總括而簡單。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華云,直達三寶所(或念:“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p>
如果是上環(huán)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式一樣,舉香時,只要口中默念:“供養(yǎng)十方三世三寶?!痹复讼闳A云,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時,就要用雙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都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前后放進香爐;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支則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樣。觀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長香時一樣。
合掌的方法
佛弟子們恭敬虔誠的第一個表現(xiàn),就是肅立(兩腳與肩同寬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樣有很多種,一般都是以兩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彎,舉至心口處輕合,不可過緊,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習加行六法妙道入門經(jīng)”說:“兩掌合緊不留余隙,是為外道合掌,第一會淪為外道,(因心為形役,難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會感生在無佛的地方,不聞三寶之名?!薄岸德侍熨潎@經(jīng)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語明燈經(jīng)注”中說:“外道合掌,緊閉掌心,將來必墮生于無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執(zhí)著成性故也?!?br /> 禮拜的方法
禮拜,閩南言都叫“拜拜”,也就是對佛菩薩像虔誠的恭敬作禮之舉動,其法是:
①肅立合掌,腕與心口平,兩足跟離開約二寸,腳尖相距約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雜亂的心意,瞑目觀想:我以往無量劫中的父親在我右邊,我以往無量劫中的母親在我左邊,兒女眷屬在后,一切冤仇障類在前,此無量劫數(shù)的父母冤親眷屬,均在我的四周,團團圍繞著我,隨我一齊禮佛,愿你們以善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注:此種觀想禮佛的方法,是密宗的無上法門,若常如此觀想禮佛,不僅能超度你所觀想的,而且能為自己滅障消災。即念經(jīng),持咒或持佛菩薩圣號時也是一樣,不可忽視。)觀想后,彎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于拜墊中央,左掌仍舉不動,兩膝隨即跪下(此為第一把)。
②跪下后,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的左前方(此為第二把)。
③右掌由拜墊中央移到右前方,兩掌相距約六寸許(此為半把合共叫“兩把半”。這是老名詞)。
④以頭垂叩于兩掌中間拜墊上。
⑤兩掌隨即翻轉(zhuǎn),手心向上。意思是以兩手托承佛足,以求?;?。這叫頭面接足禮。(另一說法是:古時候的小孩子或低階之人,向大人,上級或長者求索物品或錢財時,就是這樣攤開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財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薩所賜的?;壑猓?br />
⑥兩手握拳翻轉(zhuǎn),頭離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心。
⑦左握舉回胸前,右掌將身撐起,與左掌合,同時兩膝起立。合掌依然。
⑧三禮畢,合掌彎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兩大指相并,兩食指相合豎直(此為定印),伸直腰,舉至齊眉,再放掌。這叫問訊。
以上為一般之禮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蓮花部及金剛部”等之合掌與禮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師親傳,此處不贅。
禮拜呼吸法
禮拜是一種很能有益身心的運動,不懂決竅而又喜歡禮佛的人,很容易因此而使身體不適。因此,筆者愿將個人多年來禮佛所得利益的方法和經(jīng)驗,提出來貢獻給所有學佛的四眾弟子們,使大家都能從禮佛的呼吸法中,獲得最高的利益。此法是:拜下時,舌尖卷抵舌根,同時吸氣,(如果要念佛號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氣時念);起立時,舌尖翹頂上腭,同時吸氣。這是一種揉和吐故納新、使全身氣脈發(fā)生神秘的循環(huán)作用,以保健卻病延年益壽的方法。吸氣時最好能觀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頂門進入體內(nèi),(如果是面對佛菩薩像時,則觀想佛菩薩像放光照你);呼氣時則觀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氣隨氣而出(時間久了,你將會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氣。那時保證你已是一個三業(yè)清凈的人了)。喜歡禮佛的同道們,不訪試試,這種又禮了佛,又練了卻病延年氣功,而又因此而清凈了三業(yè)的方法習之不斷,必可獲益無貧,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無勞累的感覺。對個人的修持來說,可說是一舉三得的上妙法門,有此好處,你何樂而不為之!
禮佛發(fā)愿詞
禮拜佛菩薩時,要恭敬虔誠的發(fā)愿;發(fā)愿是一個學佛行人所定的目標和方向,有了目標和方向,修行才會有一個結(jié)果;如阿彌陀佛四十八愿,藥師如來十二大愿,普賢菩薩十大愿……等。所以學佛行人發(fā)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式化的發(fā)愿詞是這樣的:
第一拜默念:“愿一切眾生,舍離外道邪見,歸依我佛。”
第二拜默念:“愿弟子能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辯才無礙?!?br />
第三拜默念:“愿弟子身心輕利,無諸疾苦,廣度眾生,同證菩提?!?/p>
以上發(fā)愿詞是一般的,(也就是所謂三皈依的意思)。如果你有比這更好的、特殊的、或自己需要應該加以變通、圓融應用的,都沒有限制,盡可自由運用,大膽的向佛菩薩懇切祈求;天天祈求,行之不斷,自然有一天會感應道交,獲得滿意。就好像小孩子向父母要求愛之物一樣,你天天纏著他要,他那有不給你的道理。
下面是筆者個人學佛多年來的經(jīng)驗,其中滲和了密宗修“彌陀長壽法、彌陀生西大法——“破瓦法”(或曰“頗哇法”)如禮佛的第一動中即是——的觀想,筆者曾提供給幾位老菩薩(包括出家多年的老比丘和老比丘尼,以及專修凈土的老男女居士)們參考,經(jīng)他(她)們實驗后,(最快的十天,最慢的三到五個月)談話的證明,其結(jié)果,有與上所提密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神奇效果。有心的同道們?nèi)缦胱C明筆者所言的方法是否真實的話,最好不要有懷疑心,保證筆者所言無虛,您也必有所得。為使信仰佛教而又能依佛法精進虔修的同道們,皆能同證菩提,同登覺岸,皆能即身成佛故,筆者不欲自秘,特公開道出,以供所有先進和初機朋友們的參考。
早晚課例(個人或家庭自修用)
(1)上香:上香后,合掌肅立,心中默想:“愿此香花云,直達三寶所,(或“諸佛所、或“菩薩所”,看你所供奉的佛菩薩,可隨意更換)愿慈悲垂護,賜與眾生樂。”
(2)問訊:請參“禮拜”第八項。
(3)第一拜:拜下時默念:“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繼則觀想自己分身無數(shù),叩禮十方三世無數(shù)諸佛,佛的左右后方有十方無數(shù)菩薩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頂禮膜拜,每一自己的后面,均有無數(shù)歷生父母眷屬冤親和眾生在自己的率領(lǐng)下,同時頂禮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頭,我之頭頂,即有冰涼的感覺。同時心中默念:“為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禮?!被蚰睿骸盀榍笸鞣綐O樂世界皈命禮。”
(4)第二拜:先念:“南無十方三世一切法。”隨即觀想自己面前虛空;陳有十方三世無數(shù)無盡經(jīng)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頭頂深入心房,同時默念:“為求智慧如海,辯才無礙,法樂充滿,法味常施皈命禮?!?/p>
(5)第三拜:先念:“南無十方三世一切僧”(“僧”就是已成道的菩薩們。)再即觀想自己化身無數(shù),頂禮十方三世無數(shù)無量十方三世一切菩薩和已成道果的賢圣僧和各宗的祖師們。同時心中默念:“為求懺悔罪業(yè),滅障消災,冤債病苦遠離皈命禮。”
(6)禮佛:禮佛,就是以你虔誠敬仰之心,祈求三寶加被之意。有人在佛七中,拜到忘其所以,異像重重,不知疲累。我有一次在知覺法師(基隆十方大覺寺僧)率領(lǐng)下,朝禮臺北土城清涼山承天寺,其時惟恐晚上寒冷,穿了很多衣服;又怕中途口渴,因此,又帶了一大壺。我自稱是“菩提甘露”的冷開水,誰知近五個小時的拜禮和唱念“南無地藏王菩薩”的行程中,既不冷,也不熱,口中也不渴,這是佛法的不可思議處。
佛菩薩很多,而且將來你自己也是,如果一一去禮,會使心意分散,因此,我們可以找?guī)讉€與自己有緣而具有代表性的去常禮,禮久了自然會發(fā)生感應;就如你撥超短波收音機;撥久了,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總有對正你所想收聽的頻道的時候。好像電影明星陳莉莉的母親吊頸自殺,瞪大突出的眼眼和伸出很長的舌頭,打針、灌藥、熱敷都不能生效還原,而且臉孔青得嚇人,她父親陳創(chuàng)奕居士持筆者所傳他的大白傘蓋陀羅尼七遍,不但復原了,而且還出現(xiàn)了美麗的笑容(詳六六、六、十五、七一九期覺世旬刊),所以,禮佛只要虔誠,一心一意,必會有非常奇妙的效果。
我們一般所禮的,除了前面提過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外,都是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的佛菩薩,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此佛是我們佛教的教主,沒有他,我們就無佛可信,也就無法可修了——。每一拜時,心里要觀想世尊如來,舉右手摩我的頭頂,我的頭頂上,就有清涼如冰的感覺(不管有沒有,一定要專心的作此觀想。因為佛學就是“唯心”之學,所謂“萬法唯心”,你只要不斷的常作此想,自會有無窮的功德和效果)。心則默念:“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癡,從身語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懺悔!”
另一種詞,一般懺法中也用的(如法華三昧懺中)是: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xiàn)中;我身影現(xiàn)如來前,頭面接足皈命禮”
拜下時,觀想,佛放白光照我,光中有無數(shù)菩薩,我在佛前禮佛,我身后也有很多眾生在和我一齊禮佛。起來時則合掌念:“我昔所造諸惡業(yè)……”一偈。如此三稱三拜。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此名為俗稱。實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是大醫(yī)王,曾發(fā)十二大愿(詳藥師經(jīng)),拯救眾生病源,治無明痼疾。人生難免有身心不適,四大欠調(diào)的病痛,佛弟子們,如沒有健康的色身,求佛道是很困難的。佛弟子們有很多是很窮的,尤其是出家二眾中的一般和尚和尼姑們(都市的例外)。他(她)們生了病那真是可憐,常住沒錢,自己也沒錢,因此只有求佛了(筆者就有此經(jīng)驗)方法是:看藥師如來的造型是一種,(或者你專觀一種也可),有右手結(jié)吉祥手印,左手托塔者,拜下時,觀佛無名指放出明亮的小火珠,入我頭頂,并一直深入心中蓮花上;結(jié)藥師印相的,舉右手摩我頭頂;持摩尼珠的,以珠觸我頭頂;無論那一種,觸或摩時,均應想有清涼之感,心里也要默念:“為求消災延壽、債障遠離身心俱健皈命禮?!比Q三拜。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這是每一佛弟子都崇仰的主尊,拜下時,應觀想阿彌陀佛左手寶缽朝我傾斜,缽中流出白色透明如膠質(zhì)之不死甘露,像山頂?shù)闹本€瀑布似的,一直下注入我的頭頂,并直入心臟,進入全身每一細胞中,此時,我頭頂就有清涼的感覺,我身因之而輕快舒暢;佛的右手,也隨之舉起摩我的頭。同時心中默念:“為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度生皈命禮?!?/p>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是與娑婆世界最有緣的菩薩之一,連外道都供奉,因為觀音菩薩能解除我們世間的一切苦惱故也。所以我們中國二千多年來,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故,拜下時,觀想菩薩寶瓶中之甘露,噴酒在我的頭頂和全身,清冰舒適,即時默念:“為求懺悔罪業(yè)、災障遠離、病苦消失、福壽增長、一切順遂皈命禮。”三拜三念。
“南無大勢至菩薩”,隋煬帝贊之為:“踵武觀音,連衡大勢”的菩薩。觀無量壽經(jīng)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教人“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必可成道。
拜下時,觀想菩薩賜下大粉紅色蓮花一朵,我即拜伏于該蓮花中,這蓮花就是我將來往生時所乘用并成道的寶座,菩薩并以凈光照我,我在凈光中虔誠默念:“為求懺悔罪業(yè)、清凈罪障皈命禮?!比Q三拜。
“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這是說:像海一樣廣大的清凈莊嚴世界中的很多很多菩薩,我都禮敬。拜下時,觀想空中地面、我的四周,都遍布著或站或坐的菩薩,同時均以像電波一樣的靈力或靈光加持我,心里還要默念:“為求懺悔罪業(yè)、清凈罪障皈命禮?!比Q三拜
“南無文殊、普賢、地藏、護法諸天諸菩薩等”,均可如前面一樣的拜念和作觀。
至于對行者(修學佛法的人)個人的皈依師、剃度師、得戒師、傳法師、金剛上師……等,均一拜,拜時可觀摩頂加持、無畏印加持、吉祥印持或?qū)毱考映帧染?。(有些法師有喜歡夾菜給弟子們吃的習慣,你就以夾菜給你時算是加持也未嘗不可)。佛教是講“唯心”的,只要你心力虔誠,念力純一,自然有其奇妙的效果。拜時,心中觀想默念則與禮拜諸菩薩時一樣。
其他拜懺時,可隨各人意思去觀去念(如果是代別人——如趕經(jīng)懺的法師們——禮佛菩薩時,則“觀”與“念”時,其主體均不應為自己,而是你所代表的人或鬼魂),總之要不是糊涂叩拜,務期每一頂禮,均能有所贊美或祈求,并能在冥冥中獲益為是。
附記:如果是隨在出家人——法師之后為超度亡靈而禮佛時,應眼觀佛像,頭叩下時心中默念:“為求某某蒙佛(菩薩)接引往生西方極樂皈命禮。”
早晚課應修的課程
在家信眾,早晚禮佛之后,可隨時間多少,念誦佛經(jīng)或佛號。誦經(jīng)念佛的目的,一是消除自己以往無量劫來的宿業(yè)和冤債障類,也就是“解冤釋結(jié)”。二是為自己或眾人親友修福,并儲備往生的資糧。所以,時間充裕的人,早晨可念“金剛經(jīng)”、“觀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十小咒”、“心經(jīng)(如果吃素的人——注意:不可吃蛋,因為蛋也是葷的,它不僅是生命的胚胎體,而且是腥的、臟的;它是“卵”。先念《大佛頂首楞嚴咒》,此咒為諸咒之王,每句都是以往諸佛及神圣成道心咒的結(jié)晶,誦時可得諸佛灌頂,感動一切法界,保護修行的人,千萬不可草率)。晚上可念:“阿彌陀經(jīng)”,(這是一部描寫西方極樂世界的美景,并教人執(zhí)持阿彌陀佛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寶典,只要純篤自能三根普被接引的經(jīng))?!巴洹保ㄟ@是鬼魂最需要的咒語,可以長持)或禮拜念誦“大懺悔文”。(這是北宋不動法師所集各種懺悔文的精華,拜之功德極大,不可忽視)。之后,早晨持“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或“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圣號,晚上持“南無阿彌陀佛”洪名,越多越好(其實,佛菩薩圣號,行住坐臥,隨時可持;最好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利益無窮,時間緊湊的人,可用十念法。經(jīng)云:“念彌陀佛,現(xiàn)在消災延壽?!贝朔鹪l(fā)大愿:“設我作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聲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如果你沒有多余的時間,早晚于盥洗后,可合掌向西,(有佛堂或客廳懸有佛像的,即對佛像前念。)三揖或一問訊之后,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三聲之后,即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為了替你自己修福,當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能作到行、住、坐、臥中都能口不離佛,心恒念佛,那冥冥有說不完的好處,真會是不可思議。我把一些道理講給人聽時,有的人曾笑我迷信,要知:“修佛(也就是“修?!痹福紫缺仨殹靶拧?,有了誠篤的信心:再發(fā)“愿”,靠愿力去“行”持。佛法是“一切唯心造”的,只要你“正心”、“誠意”的去“信”,“正心”、“誠意”的去立下“愿”心,“正心”、“誠意”的去“行”持,你的成就,絕對是無可限量的,你所得到的好處,必定是超過任何人的。心理學上有一種“念力”的說法,無論東、西密法,都是靠心念專一去行持。
念佛的方法
念佛(包括持咒等)是沒有什么固定形式或某種拘束的。只要恭敬虔厲,心念專一,屋內(nèi)、屋外(廁所或不潔之處默念),山林、曠野、立念、坐念、大聲、小聲、有聲、無聲……無一不可,若能心專意誠的多念,自然會有地藏經(jīng)所說的:“舍一得萬報”的大利益到來(當然不一定是今生)念到無念而念,一心不亂,除佛以外,心之內(nèi)外都為佛所充滿時,就已達到禪定的境界了。如能念到連夢中在遭遇各種情況之下,也能把佛號念到脫口而出時,則生西已是毫無疑問了,你的道業(yè)也可說已有成就了,愿共勉之!
懺悔
懺悔是在佛菩薩圣像前,至心發(fā)露自己今生或 以往不當?shù)倪^錯,誓不再犯的意思。詳細一點說:“懺”是梵語“懺摩kkasa?。恚幔幔酢钡穆苑Q,與我國“悔過”的上一個字合并,就叫“懺悔”(如今各寺傳三壇大戒,登壇所行的懺悔禮拜 仍叫“懺摩”,其他時候很少用),意思就是請求容忍我悔罪,讓我有改過遷善的機會,并祈求諒恕的意思。也就是檢討自己的過失,陳露先惡,改往修來,求佛菩薩鑒察。有些人除每日功課后常行懺悔之外,有時在得罪了人、觸犯了尊親師長,或做錯了事心中感到不平安時,或犯了自己所不知的過錯時,也常在佛菩薩賢圣像前懺悔。在寺院中,除了以上個人的方式外,另外就是團體的,逢雙日的晚課拜“大懺悔文”。其他如“法華懺”、“梁皇懺”、“觀音懺”、“地藏懺”、“金剛經(jīng)懺”……等,都是為超度亡魂用的,個人也有拜的,但不多。念珠的含義
“念珠”,有人叫“數(shù)珠”,也有人叫“佛球” ,因為它是念佛菩薩圣號或持咒時,用以計數(shù)和束心的工具,(有兩三種外道,他們也仿效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缽塞莫”。本木患子經(jīng)說: “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貫(串 )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掐)一木木患子(今日“念珠”也)。如是漸次度(掐)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 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得生三焰天(中略)若能滿一百萬遍者,常得斷百八結(jié)業(yè),而得無上之勝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
念珠長短的意義
念珠的粒數(shù),按藏經(jīng)的記載:最上品的念珠是一 千零八十粒(這種念珠,因太長,僅為極少數(shù)高僧大德或潛修者使用,以及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者外,極少人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凈土宗的三十六粒、禪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種。它的粒數(shù)各有其含義如一千零八十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個數(shù),而成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的,是表示單純的一百零八種煩惱;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 或一百零八種無量三昧;或本有的五十四位與修證(由修行而得者)的五十四位。(一百零八數(shù)所代表的含義很多,不贅)。五十四粒的,是表示修生(即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種境界,與修證同)之五十四位,四十二粒,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也。二十七粒的是表聲聞之二十七賢圣。二十一粒的是表本有十地與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粒的,是表示“仁王經(jīng)所說的十四忍(三賢、十圣加正覺)。其余三十六、十八等粒數(shù)的,有的是為攜帶方便,使一百零八數(shù)三分之或六分之而已;有的則是外德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深義。佛經(jīng)中所說念珠之功德
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 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根據(jù)“數(shù)珠功德經(jīng)”的記載是這樣的:
鐵者:五倍。
赤銅者:十倍。
真珠珊瑚者:百倍。
木木患子者:(又名“無木患子”,可能為桃李之核,因其有避邢之功用故也)。千部。
蓮子者:萬倍。
帝釋青子者;百萬倍。(此物不明)
菩提子者:無數(shù)倍。
“攝真實經(jīng)”中,則分念珠之功德為:
香木者:一分。
钅俞石(黃銅)、銅鐵 者:二分。
水精、真珠者:一分。
蓮子、金剛子者:二分。
諸寶及菩提子者:無數(shù)分。
另外,如“瑜伽念誦經(jīng)”、“守護國界經(jīng)”、“蘇悉地經(jīng)”及“陀羅尼集經(jīng)”等,對念珠之功德,均有記載。總而言之,所說都是以菩提子的功德最殊勝和最大,這是佛教中,無論出家在家,凡與佛有緣而喜修佛者,都喜歡使用菩提子念珠的原因。
但密宗修法或持咒,則有視法而用之說,唯鳳眼菩提子念珠可以通用,但其他念珠,經(jīng)加持后,也有以一當很多倍的功能。
所以,修持佛法的同道們,如要使用珠念(因念珠還有避邪、避煞——引用外道名詞——的功用。)最好還是用菩提子,既可增加功德,又可助長道業(yè)也。執(zhí)持念珠的方法
“念佛或持咒為什么要數(shù)念珠?”有些人會這 樣問。原因:
①可以收攝心意,使不外馳。
②有些修持的行人,希望能持念至某一最高數(shù)目,因而以之為計數(shù)的工具。
拿念珠的方法是:將念珠展開,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時,從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丫),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珠到母時,即刻由左向內(nèi)轉(zhuǎn)過頭來,再從母恭旁的第一珠掐起,千萬不要跨越或直掐而過母珠。經(jīng)云:“不應越母珠,驀過越法罪。”“因繩線表觀音,母珠表彌陀也?!?br />
另外,有些經(jīng)典中,對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記載。
《攝真實經(jīng)》中對執(zhí)持念珠的方法是這樣的:
佛部:應用右手母指與頭指(食指也)掐之。
金剛部:應用右手母指與無名指掐之。
蓮花部:應用右手母指與四指掐之。
羯磨部:應用右手母指與四指掐之。
《蘇悉地經(jīng)》的記載是只有胎藏界三部:
佛部:右手大指與無名指之頭相合,中指與小指直立,頭(食)指少屈,附于中指中節(jié)以掐之。
蓮花部:合大指與中指之頭。余指皆舒而掐之。
金剛部:合大指與食指之頭,余皆舒而掐之。
《軍荼利儀軌》云:以右手大指捻頭指,當心撥珠,余三指散直(這是佛部的“說法印”,亦名“持名印”,這里則為“念誦印”。)左手引珠,右手持珠, 如轉(zhuǎn)法輪狀。
《無量壽儀軌》云:二手當心,各聚五指,如未敷蓮花左手持念珠,以右手大指無名指移珠,誦至最后一字移一珠。
以上均為佛典所載。不過,現(xiàn)在大家都習慣了用《攝真實經(jīng)》佛部和《蘇悉地經(jīng)》金剛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發(fā)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子,我認為還是以遵照經(jīng)典記載的掐珠法去修持為妙,因為功德究竟不同也。
回向
“什么是回向?”你可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課 后大眾或個人的回向?你可見過佛教發(fā)心善信所印的各種書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或詞?它的用意,就是要把個人或大眾所修的善業(yè)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標,去做某種你所希望要做的用途的意思。也就是把我們自己已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界,回向菩提。大乘義章九(卷)說:“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標),故名回向?!蓖撓戮碚f:“回向者,把自己所已行之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敝褂^第七卷說:“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音聞則遠,回向為大利?!?/p>
由于回向?qū)ψ运加泻艽蟮睦?,所以一切菩薩之所行,無不悉皆回向眾生與菩提。
我有一位師父(我皈依過七位師父)開示我說:“自己有功德,不要作有功德想;無論是念佛、持咒、禮懺……等一切善行功德,通通回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如此,你的功德卻更大。這正如你把每天的收入,都施濟了窮人,你自己已是一文不名了,這樣,還有那一個壞人會來打你的主意呢?但你卻擁有了無比的平安,這不是最大的利益么?什么冤債障類,他要的東西你已給他了,他又怎會來找你?六十多年來,我沒生過病,這就是證明……”
我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多年來我都如此仿行,希望所有學佛的先進大德們能參酌仿行。
由于回向的功德非常之大,在《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贊嘆大通智勝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彌陀章贊彌陀偈、起信論……等之后面,課誦本早晚課誦后,各種經(jīng)典完了時,都有回向,古德們和今天諸先行大德們發(fā)心所印的書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
回向,也就是發(fā)愿,所有大德們的回向文中,以云棲宏大師的回向文最長,也最完善,大德們不妨找來參考參考。所以,你——佛的四眾弟子們——無論是念了經(jīng)、持了咒、拜了懺或持了佛菩薩的圣號,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你都要趕快回向。這比我們在世間積蓄財寶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說是“舍一得萬報”,受惠無窮,千萬不可疏忽放棄。
不過要注意:若僅為個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必需為十方法界所有眾生著想,這樣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
我的回向詞是這樣的:
“以上功德,全部回向十方法界六道父母師長一切眾生和我若有如空無始以來的冤債障類。吉祥圓滿!”這是上午的。下午我就把“十方法界”改為“西方極樂世界?!?/p>
以上禮佛部份,告一段落,讀者行持時,想當能舉一反三也。佛門里的規(guī)矩
這一篇我們所要談的問題,可以說是在家修學 佛法的居士們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門里的許多規(guī)矩,所謂規(guī)矩,是一種定下的準繩。俗語說:“規(guī)矩能成方圓?!蹦鞘钦f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規(guī)定的標準,循著這個規(guī)定的標準,那才能塑成一個完美的形體來;如果把規(guī)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們把規(guī)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門里來,那么佛弟子就沒有違規(guī)毀矩的了。
大凡各種宗教里,都有他們的規(guī)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謂佛門里的規(guī)矩,是指佛教里無論修學那一宗派共同約守的一個清規(guī),雖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來的。這個規(guī)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嚴肅的,恭謹?shù)?,如法的,而達到自律。這里所談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規(guī)矩;好比禪宗、律宗、密宗,尚有其個別的規(guī)矩。就不在這里贅述。
佛門里的規(guī)矩
這一篇我們所要談的問題,可以說是在家修學 佛法的居士們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門里的許多規(guī)矩,所謂規(guī)矩,是一種定下的準繩。俗語說:“規(guī)矩能成方圓?!蹦鞘钦f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規(guī)定的標準,循著這個規(guī)定的標準,那才能塑成一個完美的形體來;如果把規(guī)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們把規(guī)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門里來,那么佛弟子就沒有違規(guī)毀矩的了。
大凡各種宗教里,都有他們的規(guī)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謂佛門里的規(guī)矩,是指佛教里無論修學那一宗派共同約守的一個清規(guī),雖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來的。這個規(guī)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嚴肅的,恭謹?shù)?,如法的,而達到自律。這里所談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規(guī)矩;好比禪宗、律宗、密宗,尚有其個別的規(guī)矩。就不在這里贅述。
(一)規(guī)矩的基本要素
那些是規(guī)矩的基本要素:第一、恭敬的(意 )。第二莊嚴的(身)。第三、謹慎的(口)。這三者表示了身口意的清凈,它可以攝心一處,自然而然可以循規(guī)蹈矩,使佛門更能令眾生崇敬與歸向。
第一、恭敬的——就是說一切思維言行與身、口、意三業(yè),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恭敬,而自然生起對三寶——佛、法、僧——的無上崇敬與仰慕,也就是說在佛門的一切一切不能離開恭敬心,舍開恭敬心,便不能有所利益,那么佛門的規(guī)矩,就是以恭敬為起碼的條件,在在處處都對三寶五體投地的禮拜、歌頌、憶念與追隨。
第二、莊嚴的——佛門內(nèi)的佛相、寺院、經(jīng)典、法器、僧伽,乃至一草一木,莫不是莊嚴的,莊嚴著無上的菩提。這一切都時刻在無語的開示著我們,只是我們并沒有用莊嚴心態(tài)去觀察、去覺得,往往忽略了莊嚴給予人的啟示。在佛門里,你不去莊嚴自己的心,如何能 體會莊嚴的道場?您更不用莊嚴道場的心,您又如何能莊嚴自性的佛陀呢?佛法是不舍離莊嚴的,舍離了莊嚴,那與污穢的世俗又有何兩樣呢?
第三、謹慎的——指對言語和行為而說,這道出身教與言教的無形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時常將恭敬與莊嚴的心,處處表現(xiàn)出佛弟子不同于凡夫俗子庸浮散亂,時時為凡夫俗子的表率,經(jīng)常由身教中去啟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叫別人一看,也可以皈向佛陀座下。所以佛門中的規(guī)矩,有了這個因素在,自然使它產(chǎn)生了自他二利的功效。
(二)佛門中的規(guī)矩
佛門中的規(guī)矩有那些:
1、佛相——凡佛弟子見佛相必須恭敬、禮拜、供養(yǎng)、護持、雖然在是木雕、紙印、泥 塑,應觀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論佛相在任何地方都應如是,不可分別相之好壞、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觀,福不唐捐。凡“買”或“要”佛相時,一律要說“請”,不能說“買”或“要”,附帶說明:佛經(jīng)、佛具、香花,如用錢買,或向他人要,也應一律說“請”,此是恭敬心。
有的佛相是紙印的,日久欠凈,或有破損,實不能再供,應于佛前言明另請新相再供,此舊紙佛相可恭敬焚化,切不可任意撕毀棄置。如是所作即如出佛身血,罪墮無間,另木雕泥塑之相,如有損毀失修,佛弟子應護持圣相,發(fā)心修補,金漆剝落,當發(fā)心再貼金刷漆;因眾生禮佛,即能成佛故,可知佛相可度眾生,常令相好光明,令眾生起歡喜贊嘆心。倘有金銀、瑪瑙、玉、翡翠等制佛菩薩圣相,不可毀壞,改做其他裝飾物品,如是所作,則獲重罪。有人制香,香上有觀世音菩薩紋形,焚香時顯現(xiàn)菩薩形狀,香熄之后,圣相塌毀。又有人以蠟燭做成觀世音菩薩形狀,上有燈蕊,以火燃化,燭燃相毀,以上兩則,殊大不敬,商 買之人,被財貨所迷,不知所造無邊重業(yè)。又有用佛相為商標者,眾生不察,難免任意丟棄,實非所宜,皆不知佛陀偉大,眾生濫用胡為,皆失謙恭,罪報難逃。
若畫佛相,要用好筆、好墨、好紙。若繡佛相,要用好針、好線、好布。若印佛相,要用光澤好紙、形色清晰、印制精美,若雕佛相,以金、銀、銅、玉、翡翠及諸般寶石、或檀香、沉香等土木、瓷釉上料,印制雕塑諸佛菩薩圣相,應沐浴齋戒,燃香謹制,攝心一處,不令分心,感應道交,可獲得不可思議功德。
配身小佛相之掛煉及配汽車之掛相,有欠恭謹,然作方便,未嘗不可。若存恭敬,尚可獲福,如有褻讀,仍自獲罪,所以配身小佛相不可當做裝飾品,那根本不是佛教徒所應有的 態(tài)度,而應有虔誠祈求加被護身一切吉祥想。
還有一種卡片印的佛菩薩圣相,可以帶在上衣口袋。這種卡式小佛相,是為了個人在旅行、在作客、在單宿舍時,做功課取出供養(yǎng)禮拜,乃便所需。有人也兼用為護身平安之用,原無不可,但也以存恭敬心,難遭遇想。此種小佛相,只宜放上衣口袋,如放褲子口袋,即為不敬,利而未獲,過咎先至。
再有,一般不信佛的人,常將佛相當做藝術(shù)品做擺設陳列欣賞,或與其他物品雜陳并列,皆非正因。如能勸化他人勿做藝術(shù)品欣賞,而應恭敬、禮拜、供養(yǎng),則為利他覺他的菩薩行了。佛教徒見到佛相,無論大小及任何形式,必須要恭敬、禮拜、供養(yǎng),福得無量
此外,有見到每一佛者,皆應恭敬,如《地藏經(jīng)》中有“稱佛名號品”,又如《千佛名經(jīng)》及《萬佛名寶懺》中所載佛名,皆由世尊金口宣說。一一佛名皆常恭敬、禮拜、供養(yǎng),功不唐捐。憶及前些時,因為商人把化妝品的英文名譯成“密斯佛陀”,此雖譯音,難免影射對佛失敬;凡譯音大可用其他字音者而不用,也有故犯過失,尤其女人化妝品,以此譯名,殊屬不當,這使世俗人看來象把佛陀女性化了,此種輕慢心、褻圣過,果報也不可思議。就此事件,在十年前曾在“覺世”旬刊上有正反之評見,結(jié)果不了了之。佛教輿論尚有贊成者一派,商人自可大作其廣告了。還有我們在家弟子不可把小孩名字取有“佛”字,此乃不堪受故,別人編我們?yōu)椤胺稹?,恐怕沒有那么大福份吧!不怕折壽嗎?另若于所印的及雕塑的佛相上,千萬不要刻印個人名字,大家都在頂禮膜拜,恐怕我們凡夫也吃不消呢!
最后要知道的是迎請佛相時,無論是銅的、木的、瓷的、紙的、一概以難遭想,恭敬捧迎,不可輕率從事。佛相用雙手捧于胸前,切記不可放在腿上,不可像包東西一樣,用手一提。請紙相容易犯過失,把佛相拿著垂向膝下,或夾在腋下,如是種種不敬之過,看來沒什么,其實不知不覺中已獲罪過。凡諸佛相,那必須視同真的報身、化身佛一樣的尊敬,此種功德又豈是凡夫俗子的我們所可揣摩到的呢?
2、佛法——一切佛法皆由佛說,若無佛說法,眾生無由解脫。故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者未必能遇佛法,遇佛法者未必起信,此溯到其宿世有無種植凈因。今生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又起正信,實屬稀有難得,此定久植凈因,恭敬三寶而來。佛法為三寶之一,如面吾師、如受教誨、如示導歸,應常依教奉行,恭謹修持;況且佛法乃教人出世了脫生死之大法,非世法所可望其項背,因此稍具智慧之人,得遇佛法,如獲無價至寶彌足珍貴。時下,因印刷術(shù)之進步,較以前用木刻版印刷方便多多,流通量大增,學佛人多可輕易獲得佛經(jīng)典籍,對佛法不知尊敬;恐有犯失意過而生輕慢心,致法益未受,徒增罪業(yè),此又不得不說,故略述之以期互勉,提高覺照。
考玄奘大師留學天竺,取經(jīng)以還,大譯法音,廣宣妙旨,大師功德豈可思量?取經(jīng)之時,跋涉數(shù)千余里縱橫于荒涼邊域,將經(jīng)頂戴而回,大師對經(jīng)典之迎請恭敬,值得吾人深思,由此觀之一,一切佛經(jīng)所在,即為有佛,且有無量諸天護法圣眾,周匝圍繞。今人看經(jīng),漫不經(jīng)心,任意放置,尤以聽經(jīng)之時,許多人將經(jīng)本放置腿上,乃大不敬,有則改之。又請經(jīng)時(無論是用錢買或向人要的經(jīng),都應該稱做請經(jīng))應該雙手捧回,然今人捧經(jīng)(雙手迎請佛經(jīng)捧在胸前)者已少,拿者(單手)尚可,但不可過腰下,夾腋下亦不可,男居士更不可將佛書卷起放入褲袋中,女 居士不可將佛書塞入女用皮包中,女用皮包雜物太多,如皆不如法;小本佛經(jīng)只宜放入上衣口袋,否則犯失敬意,雖細微小節(jié),也不可不知,知即改正,不應再犯。玄奘大師是頂經(jīng)而回,我們怎可將經(jīng)放在腿上、夾在腋下或放入褲袋中呢?豈可如此冒失。
蓋佛法為出世寶筏,不可與世間一般書籍混淆不清,世間任何書不可放佛經(jīng)書上,陳列書櫥中也當佛經(jīng)放置最上,世間書放下,最好分開放置為宜。佛書如按分類法放置時,大經(jīng)先放右邊,依次順排;若置上下時,以大經(jīng)置上。至于何者為大?依三藏言以經(jīng)為先、律次之、論再次之;就經(jīng)典言,以華嚴、法華、般若、方等、涅、阿含依序而排,最要者不可將世法書與佛經(jīng)雜列。又一切佛經(jīng)書不可攜入廁所及夫婦房間及不潔凈之處,如果單身居 住,房只一間,不得已而非故意犯者勉可通融。看佛經(jīng)書均不得躺臥床上看,看時當洗手翻閱,翻閱佛書不可摺角,不可在上涂寫鉤書,如作扎記摘錄,也用別紙為之。翻閱時切忌用手沾唾液來翻。有破損不堪之佛經(jīng)當于佛前言明無法再閱,送至寺院焚化爐中或染空地上火化。如有絕版佛經(jīng)或有價值普及之佛經(jīng)書,應發(fā)心集資影印流通。流通時當注意是否偽經(jīng),如“佛說三世因果經(jīng)”,并非佛說,而偽造者冠以佛說,雖然內(nèi)容多述因果勸善之作,仍有偽造佛經(jīng)之罪,不宜流通。另有道家假籍佛教觀世音所造之經(jīng)典甚多,不可不察,應查大藏經(jīng)目錄中有無載入。又“白衣大士神咒”,不載入大藏,為夢授之,然時下也多傳誦,每有感應徵驗;蓋觀世音菩薩無剎不現(xiàn)身,道教也多崇拜之,此乃觀世音菩薩與中士眾生緣深,且也在神道中種種示現(xiàn),以播凈種,此乃菩薩度眾生之方便苦心也。佛教人士初以“白衣大士 神咒”做方便前導可也,終當指歸勸誦“大悲咒”“普門品”方為合法,此依法不依人故。發(fā)愿印“白衣大士神咒”者不可只印單張者,易令人輕視,以印書本型為宜,甚或改印“大悲咒”“普門品”及觀世音菩薩靈感錄等與觀世音菩薩有關(guān)經(jīng)典及講述菩薩之德誼者,令大家知道菩薩的來處及偉大也是一樣,功德等同。
凡印佛經(jīng)書,要慎選版本,要用好紙,裝訂牢固,設計精美,使令莊嚴,并嚴格校對,不令錯謬,總之不可馬虎從事。借閱他人佛經(jīng)書,應按時送還。借閱公有之或別人之佛書,應視同己物般珍惜,切不可任意涂抹、竊剪、撕毀;依出世法論則為毀法,依世間法論有欠公德心。常住所有佛象經(jīng)書,非經(jīng)許可不要動用,私自動用,則犯過失;若私自取走不還,為盜僧祗物,而獲大罪。一切報紙型佛刊,不可作包扎物品之用,也不可任意丟棄、撕毀,應伺機轉(zhuǎn)贈他人閱讀。凡流通之佛書不宜存置,而應輾轉(zhuǎn)流通,咸令受益。
復之,看經(jīng)之時,身應端正;不宣妄動;口應禁語,不宣雜言;意應集中,不可亂想,此為三業(yè)清凈,自能攝心一處,瀏覽經(jīng)意。欲看時,凈手潔案,徐徐翻閱,一字一句,不令空過,燃香一枝,可令經(jīng)行,心不外弛。用功行者,直看經(jīng)文,不假注釋,閱之一遍,不明 大意,毋退心志,三、四、五遍乃至十數(shù)遍時,自能體會妙旨。真用功者,不用妄識,一切經(jīng)文,值了觀照,文字相中,般若性顯,久久與真心智海,打成一片。故古德宗密圭峰大師看圓覺經(jīng)而心開意解;六祖惠能大師因聞金剛經(jīng)“應無所往而生其心”而徹悟心源;天臺智者大師誦法華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yǎng)如來”身心豁然而入定;亻炎虛大師著書說有劉文化居士因閱楞嚴而現(xiàn)妙境破了識蘊。以上諸德,足資楷范。可見一字一句,一頌一偈,一旦豁破,皆由自性流出般若智性,與文字般若互相呼應,融化為一,等無差別。
無論誦經(jīng)、看經(jīng),功德都大,經(jīng)行之后,皆應普皆回向,令一切眾生入佛知見,開佛智慧,歸敬三寶,速證菩提。此為如法作,但愿諸上善人,珍重法寶,禮拜恭敬,精而不懈,如是熏修。以是因緣,生生世世,不失自性,仍可值遇三寶,今得人身,復聞佛法,起信熏修,已入寶山,不空手歸,百千萬憶眾生中,吾人最為幸運,恭敬法寶,必獲凈智大慧。
綜上已知,佛法為度眾之津梁、成佛之階梯、度往彼岸之寶筏,缺此無由解脫也。佛法自誠敬中求,故細微小節(jié)也不可犯,如獲寶在手,光芒四射,怎可使此寶物損毀污穢?由是求法,法益自獲,莫因輕忽,而障自性。
3、僧伽——這里必先要說明的,有許多人以為出家的人叫做僧伽,其實僧伽是指受具足戒的和合眾,也就是說能守持戒律的行者,達三人以上的清凈團體;單獨的個人不能稱為僧伽。出家男,受具足戒的只能稱為比丘(有乞士、破惡、怖魔三意)。出家女,受具足戒的只能稱為比丘尼。比丘與比丘尼之個人,不能稱為僧伽,但可通稱為沙門。所謂沙門的譯意叫做勤息,就是指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今人多指出家之個人為僧,那是錯誤的。我們把出家的沙門通稱為法師,其實法師也不應適用一般出家眾,因法師之稱必須具備精通三藏佛法,而能宏化的出家行者才能受之。今人又或?qū)Τ黾抑б缼煼Q為師父,這也是順俗之演化,如我們接受皈、接受戒、接受法的出家比丘,我們是應該專稱為和尚的。和尚譯義為力生,是親教之意的。我們既然求他授皈、授戒、授法,都有親教之意的,如對出家的比丘尊稱為和尚,那是至高無上的尊敬。
世尊在世時,他的僧團中,凡證大乘果位的都稱為圣賢僧,對沒有證果位的自然都是凡夫僧了。但在家皈依三寶的佛弟子,無論對圣賢僧或凡夫僧都應一概恭敬、禮拜、供養(yǎng),不可取分別心的;在家弟子見出家二眾不依法恭敬、禮拜、供養(yǎng),是為犯輕慢罪。不只于此,凡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皆是我?guī)?,皆當依法恭敬、禮拜、供養(yǎng);也就是說:十方各地所有僧伽,其個人、團體皆為我?guī)?,更不只限于所皈依時的皈依師,皈依師只是在佛前做證明,證明你自今日起成為三寶弟子——為說三皈、懺悔、發(fā)愿。有人說這是我?guī)煾福遣皇俏規(guī)煾?,這是“外行話”了。
我們要問出家眾的尊稱法號時,要說:“請問師父(或和尚、或比丘、或沙門)的德號上下?”千萬不可問師父“您貴姓”,因為出家后皆依釋迦的法脈相傳 ,所以皆以釋姓為之,都只以法號相稱。每一位出家眾有兩個法號,一個是內(nèi)號,一個是外號。內(nèi)號只是他的剃度師、授戒師、傳法師可以呼的,我們在家弟子不可稱稱呼。在家弟子只可稱呼外號,稱呼外號也不可稱某某,依今例,稱為某某法師,或某某師。尊敬如法的稱呼,應 該稱為上某下某法師。我們對別的在家同修問起皈依那位法師時,應該說:“請問您皈依師的德號?”答時應稱:“我皈依的法師德號上某下某”。這種規(guī)矩不但每一位在家弟子要知道,更要將此一禮節(jié)養(yǎng)成習慣。
凡夫僧是未證得果位時所稱,其實他的發(fā)心與修持上已超出一般凡夫太多太多了,這只不過是對圣賢僧而言。現(xiàn)凡僧相者,因其執(zhí)與惑未斷,或執(zhí)斷或未斷,尚有習氣煩惱所束,在用功修持上、個性修養(yǎng)上、守戒威儀上有些欠缺,但在家居士不可背后批評指說,更不可將道聽途說、且未曾親見親聞所確知的消息加以渲染傳布,此則犯謗僧之過。如見出家眾犯了某些過失,可當面虛心懇切地加以勸諫,如他不能采納,或仍我行我素,也當以恭敬心待之。但可遠離,不宜毀謗,所造因果他自擔當。如在家居士毀謗僧伽及破和合僧,皆獲重罪,不可不知。我們不但對出家眾不可念其過失,就是在家同修之間,也不可念其過失,儒家尚有隱惡揚善之美德,何況佛弟子的我們,更是不可念四眾過的。
凡出家眾之僧團所有,是為常住物,常住為十方所共有,個人是無權(quán)動用的,凡所有物為十方僧伽所當均享,個人依法不可捉持。如果在家眾私自挪用常住物者,即為盜僧祗物 ,其罪過甚大。所以過寺院時,切要注意不可輕犯。在家男眾去尼庵,夜晚應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jié)伴同往,在庵中禮佛求法后,如無他事不可留連;在家女眾去寺院,夜晚應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時應有二人以上結(jié)伴同往,在寺院禮佛求法后,如無他事不可留連,在家男眾與比丘尼應保持六尺之距,在家女眾與比丘也應保持六尺之距,更不可任意攙住。
在家眾與比丘(或比丘尼)一起行路時,應以戒臘最高者先行,在家弟子居后隨行。若三人并肩行時,以比丘(或比丘尼)居中,居士在兩邊,與比丘只二人并肩行時,以在家眾左手邊為上首,應讓比丘(或比丘尼)行,在家眾在比丘(或比丘尼)的右手方行。
在家居士在寺院中時過堂用齋,悉依寺院清規(guī)。最好自己親手添飯取菜,如有出家眾為我們添飯取菜,我們豈敢受用!一起用齋時,在家眾不可與出家眾同坐一桌;如出家眾少,一定招呼在家眾同坐一桌,不得已時,也應身居下首。午齋時,食前應先合掌念供養(yǎng)文(或咒)。
在任何地方遇見比丘、比丘尼,均應合十問訊,此是在家居士最起碼的禮節(jié)。在走路時及比丘臥床不必頂禮外,其他地方見到出家眾是應該頂禮的,且不論出家眾的年齡大??;即使是一位六十歲的在家居士,也應向一位二十多歲受具足戒的比丘頂禮的,此乃依法不依人,是折服我慢心、增長恭敬的最有效方法。
每一寺院都以佛相為尊,一進寺院先往大殿禮佛,在禮佛前,不可先頂禮出家眾,但可先向出家眾問訊,禮佛后,當禮拜住持和尚及諸沙門。此外,在比丘說法時、傳戒時、法會時、共修時,必須要向主持的法師頂禮。
僧人衣缽,在家人不可穿用、持用,在家眾受三皈五戒后可著海青。令在家眾受菩薩戒也搭縵衣,此衣為沙彌衣,不知始處。
我們強調(diào)尊敬三寶,因為僧伽是專修凈業(yè)的集團,他們要放棄世俗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要斷欲、要素食,甚至有的要持午,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學的,他們是朝著圣賢僧的途徑邁進??删吹纳ぱ?我們要五體投地的去尊敬他們,去贊揚他們!他們善于說法的,更是偉大無比,法無說不解,這些佛法,就是要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來宣揚宏化,在修學過程——聞、思、修是很重要的,那么在家居士能在清凈的僧團聞到佛法的利益,才能啟信熏修,也只有清凈的僧團在專心一致的體悟佛法的真義以后,他們依照著佛陀的教化開示給我們,這是值得我們?nèi)ゾ把觥⑷ベ潎@的。
4、寺院——談到寺院,就得把佛教所屬的寺院庵堂和道教所屬的宮觀廟祠給分清楚。二者往往混淆不清,是不對的。先說佛教的寺,寺在漢代是朝廷所屬的宮署,當時漢代設有鴻臚寺,用以招待四方賓客之用,永平年代中佛法入中國,當時招待摩騰與竺法蘭二位印度法師,也是在這個寺;后因西域境內(nèi)法師的漸多,乃建白馬寺于河南洛陽。凡外來之僧侶皆招待于白馬寺,此為寺之立名的來歷。按寺的解釋就是嗣,治事者相嗣續(xù)于其內(nèi)之意。然佛寺是指清凈眾人所聚居,生殖道芽圣果以續(xù)佛慧命之所在。寺乃僧團之總稱,院乃寺內(nèi)之別舍,此為寺與院之略別。今有出家眾單獨用院之名稱,多規(guī)模略小。庵者多出家女眾所居。中國各省庵堂甚多,皆只住比丘尼眾,此頗合佛制。堂是為簡單的只有一個廳或只有一間小殿之謂;佛道二教多有通用此名稱的,那就要看作供奉的像才能知道。另外尚有茅蓬,是屬于比丘個人在山林村野間,以簡單建材所造,行精進苦行的居所,佛教又有用精舍的,是指精進修行者所居之所,也表佛音演化之所;在我國漢代儒者教授他們學生的地方,也稱為精舍。佛教精舍之起源,始于印度給孤獨長者將買得祗陀太子之園林奉獻給佛陀,做為說法度眾之場所,故也稱祗園精舍,為最早的佛教精舍(按其園地為給孤獨長者向祗陀太子買的地而建精舍奉獻佛陀,惟其樹林繁茂,由祗陀太子自留其樹供養(yǎng)佛陀。)念佛修行者多用蓮社之名,蓮社是東晉蓮宗初祖慧遠大師集念佛人于廬山,創(chuàng)白蓮社,為蓮社名稱之始,凡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善男子善女子,皆以蓮花為化身之依所,故蓮社都以修持凈土法門為主修,今人設蓮社念佛即仿此之意。除以上所說的,還有用“講堂”“佛堂”“凈舍”“學舍”“學會”“學苑”“覺苑”“凈苑”“行苑”“佛社”“居士林”“念佛會”等等,皆是以寺院演變出的別稱。
再者,宮、觀、廟、祠,不可用在佛教上,在世法上略重區(qū)別;這些都是道士所設專為打醮、祝禱、解厄,拜斗或丹鼎派修心養(yǎng)性之所。其中廟和祠除了道教所用外,一般民俗祭祀祖先宗親也通用之。如有人說“寺廟”并談時,多指包含佛、道二教修行之所在地,單指佛寺不可說為寺廟;其實廟在君主時代的朝廷也多稱用。供奉神、仙、祖宗也用之,多為神道所設,如土地廟,是供土地神之用,又如北京的太廟,那是清朝皇帝祭拜皇族歷代祖先所設。惟觀者則為道教丹鼎派用之為多;什么叫觀呢?按韻會說:“道宮謂之觀”。此乃道士所居之處所,但這句話沒有完全交代清楚,周代有尹喜的人,是函谷關(guān)令,結(jié)草為樓,精思入道,因老子西游出關(guān),可是尹喜也有了功夫,先觀見其氣,知真人當過此處,后老子果過關(guān),面授道德經(jīng)五千言,遂與老子俱隱遁。由此可知,道教以內(nèi)守而外觀,故修道所居之處所稱之,道宮稱觀自此始。宮是較高大廣闊的屋宇,過去皇帝所居之所在稱為宮,后人凡供奉天界神明也多稱為宮。祠是專為祭祀的地方通常很小的屋宇供奉祖先、宗親、先賢、烈土者屬之,如福德祠為供土地神及各家族之祠堂等是。
現(xiàn)在已明白了寺與廟的分野之后,再進一步就是一進寺門,應該稱為山門,也稱為三門,如果只有一個門,也稱三門,但一般大眾都稱之為山門(三門表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之意)。寺院按事相上說,以住持為一寺之主,依法理上說則以佛堂住世應化,此為道場故。所以進了寺院先要進大殿燒香禮佛。一般寺院將供佛之所在稱為“大雄寶殿”,簡稱大殿,大殿上通開三門,行者不可由正門入,因正門為住持大和尚進出之門,應由旁門進入。自右旁門入,右腿先跨入;自左旁門入,左腿先跨入。如大殿只有一門,也應于大門右邊門框或左邊門框進入,進入時跨腿也如上述;絕不可大搖大擺由大門正中間沖入,此犯輕慢過失。已入殿內(nèi),自應凈手、燒香、禮佛、禮佛時先上香,上香時,以兩手之食與中指相夾香棍,無名與小指也要互相貼疊,二大拇指頂在香棍之底,徐徐坐在兩眉之間,成為上香問訊禮。當三枝香插入香爐時,以右手執(zhí)香一枝先插中間一枝,再插右邊一枝,然后再插左邊一枝,均應插正,不令歪斜。隨后禮佛時。不應跪在中間的拜墊上,此中間之拜墊為住持所用。如果大搖大擺在中間拜墊頂禮,也是輕慢及失儀。拜佛最好不思拜墊,行者應擇一邊,不揀凈穢,就地而拜,拜時應自莊重,不茍言笑,旁視無人,也不必管別人對你的訕笑與輕視,甚至說你迷信,這是忍辱與消業(yè)障之時。拜佛不可用三拜九叩禮,宜用古印度之五體投地禮。所謂五體是指額、兩肘及兩膝;此五體(部位)悉投于地,不觸地面則不如法,此點甚為要緊。在印度以頭頂為最尊,以足為最卑;對圣哲賢德之人,最恭敬禮,就是頭額觸地,兩肘、兩膝皆伏于地;雙手撫托受者足,如是為最敬之禮,此表達心悅誠服之意。外道多用作揖(兩手;抱拳手)、三跪拜、三叩首、佛弟子不可用外道禮儀,必須按佛教禮儀方為如法。
禮佛后,應禮拜住持師,以表示恭敬僧伽及頂禮一切十方僧。頂禮法師時一拜即可;若再遇其他法師時,皆可以問訊禮行之,合掌當胸,合十為禮,此禮等于問好之意。問訊禮,更嚴謹?shù)膭t先合當掌當胸(合十)稍彎身,合掌之手順著向地時,立即將右手之中、無名、小指疊于左手之中、無名、小指上,二手之食指尖相結(jié)作半圓形,不可為尖形,二手之拇指尖也相結(jié),直身,此禮舉向上至兩眉際間,此手印叫毗盧遮那印。作此印時,我們本具之佛性,剎那與佛的法身結(jié)成一片,此是以心印心,佛即會意,理上問訊之最崇高大禮;行此問訊禮時,貴在三業(yè)清凈,都攝六根,一念不生,一念不滅,功德難思。
對于寺院中有許多職位名相也應知道。如寺之主持方丈,在中國各寺院皆稱寺主為方丈,實為住持之住所;方丈即今之住持。住持之意即住于世而保持法統(tǒng)之傳承。此外就是監(jiān)院。監(jiān)院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當家?guī)?,小的寺院只有一位,大的可以兩位以上。維那師司寺中法務者,在法務時于念經(jīng)、誦戒或作佛事之領(lǐng)眾者,過去的叢林有犯清規(guī)戒律者,也由維那執(zhí)行處分之事;維那有維持紀綱之意。香燈師是管佛殿事務的。知客師是接待云水僧及賓客者,并管理清眾的告假與銷假事務。若細分之,在禪林制度中的職位名目繁多,在臺灣省內(nèi)的大叢林已不多見,許多職位更少用了。
還有僧寺所住的叫清眾寮。掛單的行腳僧所住的叫云水寮,廚房叫做香積寮,病僧所住的叫如意寮。
此處須一提的是掛搭,也稱掛單;凡到處參訪的行腳僧,在十方叢林僧堂之鉤上,將衣缽錫袋懸掛其上,寺主默然許可,即可依止。這些常識在家居士都應該知道。
5、其他——在家居士吃飯也有規(guī)矩,這規(guī)矩只限用素食,葷腥食為凡食,不得用此法。凡吃飯前先合掌稱念(人少默念亦可):“供養(yǎng)佛、供養(yǎng)法、供養(yǎng)僧、供養(yǎng)一切眾生?!蹦町叿耪疲宰笫种赣|筷子尾端,以右手捏筷子上端。佛教齋堂擺筷子都是橫式擺法,主要怕所披之僧衣大袖把筷子打落地上??曜幽闷饋硐纫钥曜佑|手端著右邊飯米粒默念:“愿修一切善?!贝斡每曜佑|左邊飯米粒默念:“愿斷一切惡。”再用筷子觸中間飯米粒默念:“愿度一切眾”。此是禪門規(guī)矩,行者加此運用,功德更大。用齋時不可打妄想、不得偏食、不得雜語、筷碗均不可有碰撞聲,吃食也不可有吞吐聲,要默然無聲,碗內(nèi)及面前菜盤內(nèi)俱不可剩有殘食。食畢稱為結(jié)齋,在大眾用齋時有僧值師,見大眾用齋畢居中向上站,默示結(jié)齋,維那師舉腔,大眾隨念:“薩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胍喃,怛女至他 ,,折隸主隸準提娑婆訶”。接念:“飯食已訖,當愿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然后順序出堂。禪宗把吃飯的地方叫做觀堂,把飯菜卻藥石,觀餓為病,觀飯為藥,禪宗以禪悅法食,故在未達此法食時,作此觀想。
齋的意思是,也就是時食(午前食)之意。諸天早食、佛午食、餓鬼于夜間出覓食,以咽喉出三毒火故,雖食不得,佛以慈悲故,乃過午不食,稱之為持午。所以我們凡夫不能持午而需晚間一食的,不必念供養(yǎng)文,不必念結(jié)齋咒偈,只要發(fā)慚愧心即可。后人將齋之意思改為吃素不吃肉,這也是慈悲的轉(zhuǎn)化吧!其實齋的意思很廣泛,不限于吃素,因其中尚有凈心止念屏絕嗜欲的意思。吃素的人不能說成不吃葷,應該說不吃葷腥。要知道葷是指五辛而言,所謂辛是指有辛味的蔬菜,這種帶辛味的蔬菜,雖然吃素的人也不可吃。什么是五辛呢?是指蒜、蔥(含洋蔥)、薤(像蒜之樣子,但不是一瓣一瓣的,而是如洋蔥一層一層的),韭、興渠(一說是中藥的阿魏)等五樣。其中常見的是前四種。后一種興渠,相傳生長西域于闐,中國不生。此五辛何以稱葷,其氣上沖于腦可令頭暈,依戒律言,若故食犯輕垢罪,實則此五種辛物皆有穢氣味,天龍八部不樂此昧,而護法遠離,魑魁精怪反喜此物,而障正道,復多增淫欲,故佛律此。止葷不指肉而言,甚為明確。獸、畜、水族類為腥,皆帶有腥臭臊膻之味,此味障慈悲心,惟羅剎喜好此味,故不可食,今言吃素者,不可說不吃葷,應該說不吃葷腥,才是正確的全名。
又在家居士皈依之后,是否一定要吃素呢?吃肉食的眾生,是多生累劫的習氣,互相啖食,無有了期。但是一旦信佛,立刻叫他吃素,或許很難斷,甚至退道心;所以佛開方便有三凈肉之說,即“見殺不吃,聞殺不吃,為我而殺不吃”,除此三凈肉之外,皆與殺因太近,尚未修行,業(yè)報現(xiàn)前,要注意的是,一切大小生命,絕不可殺害,否則殺生必定墮落,沒有僥幸可言。三凈肉也非佛教就此準許可以吃肉了,乃是不得已所開的方便之門。在家居士應學習漸斷葷腥,起初可以早齋(早晨一餐吃素)朔望齋(農(nóng)歷初一、十五日)、六齋日(農(nóng)歷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如逢月小則廿九日改廿八日)、準提齋也稱十齋日(農(nóng)歷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如逢小月則廿八改廿七)、觀音齋(農(nóng)歷正月初八、二月初七、初九、十九、三月初三、初六、十三、十九、四月初八、廿二、五月初三、十七、六月十六、十八、十九、廿三、七月十三、八月十六、九月十九、廿三、十月初二、十一月十九、十二月初八、廿四)、月齋(農(nóng)歷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月)。以上吃素日期,是為漸斷葷腥之法?;蛴欣?,也可一次斷盡葷腥。有人念佛,念久一吃葷腥就嘔吐干凈,此為身心不受,自然斷卻。如果仍未吃素的,不要吃牛、狗、蛇、狐、貓及各種野獸肉,以及無鱗魚之類,如鱉、龜、泥鰍、鱔魚、河蚌,有鱗魚如鯉、鯽魚等。十方佛、菩薩皆以斷肉食而興慈運悲,所以學佛的人最后一定要斷肉食,修行才有進步和成就,否則如蒸沙成飯,決無成功的道理;所以楞嚴經(jīng)上說的很好,如果修行人,不斷肉食的,不管智慧如何現(xiàn)前,仍要依因果律往羅剎鬼道里去報到受報一番,那又何苦來哉?!因為肉食者的行為是與羅剎相通的。大乘菩薩要長養(yǎng)慈悲心,最后是一定要斷肉食的,才能與佛、菩薩相應。
或有人問蛋可以吃嗎?依佛法言不可食,因胎、卵、濕、化,皆屬有情生命,就雞蛋未被公雞所乘,以其由雞身所生,仍是不凈腥物,故不應為食,乳類為肉體中榨出者,真苦行者必不會食,實在可以豆?jié){代乳,更為營養(yǎng),故乳類非不得已時才可食,今人則以營養(yǎng)為說,古人逢年過節(jié)才有雞肉之食,也未有短命的,今人日日大雞大肉之食,不但未長生不老,營養(yǎng)過剩的糖尿病、心臟病都來得很兇,甚至癌癥,至今醫(yī)學束手無策!古德一日一食成就甚多。虛云老和尚在山中只食芋而能人定,密宗米勒日巴祖師食麻而身能飛騰,足資精神重于物質(zhì),精神克服物質(zhì)。世尊六年苦行,過尼連禪河,行中流身雖難支,以定力故,而達彼岸,由牧羊女供乳,此皆示不得已而食之表法。真修行者,概不重物質(zhì)條件,由此更可明矣。
回向是為做功德的回轉(zhuǎn)方向之出處;當然佛教里指的回向,是回向到無邊際的法界中去,此是大乘行者獨特處;不回向如同自了。所以行者做一切功德,乃至纖細功德都要回向。做功德切忌執(zhí)著功德相,當將功德性引向法界之后,千萬不可再有所憶念?;叵蚵詣e之又有一般回向、個別回向、大回向、普回向、總回向等等,其實一般回向就含有普回向,大回向之中也有總回向之意義;但為了要說的明白,就分開來講:一般回向都載在課誦本中,所謂一般是指祖師將其經(jīng)驗體悟到的,能獲得自他二利者寫出簡要的偈語來,在用何種功課,以何種功德而定。個別回向是對癥下藥集中力量之法,往往為了某人、某事、或團體、或冤家債主、或超度薦拔、或消災延壽皆可,其回向文偈可臨時擬用。大回向是加入了無上的悲心與愿力凝結(jié)而成的回向,大多是文句較多的偈語。普回向是依普賢菩薩的普皆回向的愿王而來;此種回向全以一切眾生作出發(fā)點的,是無我的觀念,此為悲心至極的表彰??偦叵蚴翘囟ㄒ粋€時期,如佛七、結(jié)夏、水陸道場、法合等圓滿之時。或一年之歲尾之再一次總的回向之意,有加深回向的意思在內(nèi)。
以上所有回向的略別。在形體上、文字上或略有不同,但其主旨以發(fā)揚大乘行者的精神則是一個,所以回向在修行者來說,是不可免卻的。
佛教徒對外講話不可以太“外行”,因為您的言行舉止充分代表了已受過佛陀救教化的人。譬如有人問您甚么是佛,這個問題都解答不出,就未免太疏忽了。如果您說佛跟神差不多,就是為人求平安的,這種似是而非的語病,不但失去了宏法的意義,而且助長邪見,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在這個新時代的大乘菩薩道的學佛者,應具備了出世法之慧學及世法上的一般知識,才能在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菩薩行當中勝任愉快;尤其今日社會組織形態(tài)上的錯綜復雜,人際關(guān)系接觸頻繁,當然這是一個宏法利生最恰當?shù)臅r期,因為人們在物質(zhì)享受之馀,他們心靈上的空虛是不能用所有物質(zhì)條件所可彌補的,我們要接引眾生,就要了解眾生,更要充實自己的學識(世法的)啟發(fā)自己的心智(出世法的),那么“外行話”和“語病”必須格外小心,不要被人貽笑大方。
諸如“靈魂”是異教所用,佛教應叫做“神識”;宗教家指人死后的靈性精神,現(xiàn)代講的四次元靈的世界,充滿了這種幽靈。西洋宗教學者及我國道家也多用“靈魂”來表示人身死后的另一生命的形成,惟獨佛教說為“神識”,此處所說的神是指那一點靈明不昧的精神,而寄于第八識中,人在死后所有識的反射次第消失,歸于第八識,第八識依業(yè)輪回受報,此說為圓滿,佛教用“神識”而不用“靈魂”一詞甚明?!岸Y拜”也是異教所用,其意指七天一次的教堂祈禱,“星期”是指每七天輪為一周期而言,佛教徒每日做課,也可說時時做課,不規(guī)定在周日,所以不宣稱星期日為“禮拜日”。佛教談“慈悲”,異教徒談“愛”。因為有“愛”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執(zhí)堅固的決定性,所以佛教不說愛而言慈悲,悲者拔苦,慈者與樂,足見佛陀平等度世的偉大,他不但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時還要灌注給眾生一切法樂——無苦之樂,因佛陀已破我執(zhí),豈有占有、貪愛,假如配合今天時代潮流所需,以方便而用“仁愛”“愛心”也無可厚非,問題是能這樣說就可以度脫他們,如果能度脫他們,用用又何妨。這里要說明如此運用的方便行也是很不得已的,就以“慈悲”來說,是澈底解決人生痛苦的方法,佛教不只是標榜、不只是表面化,而是出自內(nèi)心?!按缺北戎皭邸钡暮馐莾煞N不同的方向,“慈悲”是比“愛”來的更偉大、更遼闊。當然類此用語很多很多,一個佛教徒的言行立場很是要緊,祈勿忽略。
再者,有關(guān)居士求法的問題,末法當中以修凈土法門為最捷徑,也最穩(wěn)當;因為皈依以后,師父教一句“阿彌陀佛”圣號,直下承當,行往坐臥,不離這句,一旦攝住了心,凈念相繼,包管最后有個好去處。因為這是末法中三根普被、眾善同歸的無上法門,老人、小孩、忙人、閑人、有學問的人、沒學問的人、士、農(nóng)、工、商、學,上者達官顯貴,下者販夫走卒,若肯萬緣放下,執(zhí)持佛號,就是乘上了大法船,不達彼岸船是不停的。而且妙的是不管那位過來人,告訴你這一句佛號,就決定度定了。明朝以后許多大禪師,到了參破話頭,漆桶脫落,回過頭來,還是修凈土法門,發(fā)愿往生,成就宏偉,歷代高僧,斑斑可夸。那為了什么還回頭去修凈土呢?因為雖然悟了法界空性,畢竟在事相上要經(jīng)過大三阿僧祗劫絕對不是一悟就可以成佛的;那么依止空法并非究竟,就是見思二惑已斷,然而那無明、塵沙二惑尚未斷盡,若不相信,請自己觀照一下,業(yè)障多重?習氣幾多?您心里總有個數(shù),就是那些隱居深山的老禪師,開悟了就判位說也還是在三賢位或登地的菩薩,如說一開悟就成了像釋迦佛一樣,現(xiàn)在千佛、未來千佛中恐怕沒有您我的名字吧!肯定說不是一悟,就能成佛,故爾回向往生凈土,此為方便依止,以往生西向不通轉(zhuǎn)故。就是許多智慧極高的利根行者,先求得開悟(上根修行方法),然后再依止凈土,成佛做祖是跑不掉了。今天末法找位有功夫的禪師,是難以尋找的。為什么參禪要找禪師指導,此是法脈傳承問題,沒遇到傳法的,等于不得法,也就沒有傳承的加持力;尋了到禪師傳法,等于沒有緣得法,如果與禪沒緣,可千萬不要盲修瞎煉,不然中途出了差錯,就只有隨業(yè)受報去了。這傳承的法牒,依法而受就是規(guī)矩,佛教徒當然要懂得。末法當中,我們凡夫業(yè)重障深,法未修成,障先現(xiàn)前,所以說沒有有經(jīng)驗的禪師指導,如履簿冰,如入深淵,一不小心,就此休了。更當知道的是禪宗的書籍,有許多公案解答,千萬不要去看!如果你看了那一則公案,那一則公案的話頭你就永遠參不透消息了!何以故?一切文字相皆是葛藤,把人纏住不肯放松,吾人修法常以自我知見,依文解義,與法相背,去圣日遙,不以智照,性何以顯?當知,禪宗離文字相,絕諸戲論,取性不取相。就凡夫言,思惟則以先入者為主,否定客觀因素;取著文字相,不肯舍離,故文字相一經(jīng)滲入,必為所縛,萬難拔除,那么古德又寫下公案的機鋒又為了甚么呢?那是為了透了本參以后,乃至重關(guān)、牢關(guān)的諸般消息的印證而已。其實也是多余,真正開悟以后,以心印心,還要印證些甚么?彼此會心一笑,或者語默寂然,皆可印證,文明的說法,就是玄秘的默契??!
密宗更注重傳承,傳承的上師加持力量很大,所以密宗要皈依金剛上師受灌頂后才能修持,上師傳甚么法,就得修甚么法,是次第而修,先傳的去一定要修完指定的數(shù)目,修行圓滿,才能再傳進一層的法,非常著重各派傳承,不許雜修,如果未皈依,也未受灌頂而偷學,是為盜法論。一切密部之法本,未經(jīng)上師許可,不得翻閱修習,手印也不可隨意而作,否則也是盜法。這里又有普傳之密,則不在此限,如西藏的諾那上師,為了悲心,就在中土有許多普傳的咒語,叫“諾門普傳真言集”像早課中的“大悲咒”“十小咒”,更是人人可持誦的,但其中“大悲咒”尚有壇城之羯磨作法,則又需要上師之傳法了,而不得自行修持。何以禪與密的修法要這么嚴格規(guī)定呢?如無師父指導,往往出了境界,不知所措,遇了魔障,不知排遣,走火入魔,又能怪誰?有師父指導,重重關(guān)險,如履平原,才能化險為夷而成就無上菩提。有師傳承得有四種方便利益:一者得法、二者卻魔、三者印證、四者成就。今略解如下:一者得法,以法傳承故,其法一經(jīng)傳授,自然得到,與原具法性匯通。二卻魔,一切魔障現(xiàn)前出了毛病岔誤,有師可解。三者印證,一切境界現(xiàn)前,或正或邪,或真或幻,或深或淺,由師證明指導。四者成就,以根本歷代祖師傳承之加持力,以及佛法不可思議力與本具佛性感應道交,佛我無二,凝結(jié)一體,成就無上菩提。過去在中國各地叢林和深山茅蓬,常有十萬云水僧,都是到處參學,如果因緣成熟就可以遇到高僧指點;如今末法時期,即使訪師求道,也難得大因緣了。
出家人誦戒時,在家居士或凡夫不可故意聽。出家人之戒本及其注釋,皆不可翻閱,故意聽及閱出家律,皆有罪過。此防在家身、口、意三業(yè)造作;人之習作,常揭人之短私,實則自己尚未修為,而先口傳出家是非,苦報先受,況且影響佛門清凈,令人退失道心,皆難逃因果律處分。
尤其要注意的,千萬不要修諍謗禪,修禪謗教,修此斥彼,修彼排此,皆有謗法過失。佛就八萬四千法門,乃針對眾生八萬四千種病,對機施藥,可起沉疴,涓滴流水,悉入大海,學人若不慎思明辨,理事圓融,則障生無疑。
我們繼續(xù)談談寫信的規(guī)矩:今天以科技為主的時代中,人們似乎成為天之驕子,反把文、史、哲的人本精神給埋沒掉了,所以人心不古啦!人情淡簿啦!世風敗下啦!道德淪喪啦!都為之來臨,那因為人類自私自利的現(xiàn)實觀念很重所致,短視刻簿的思想油然而生,追求物質(zhì)享受不遺余力,不要說道德問題了,文學上的修養(yǎng)也大大的打了折扣,就是寫信的禮貌問題,也幾乎蕩然無存。就以佛教徒來說,我們所追求的應屬精神范疇內(nèi)的,那最起碼的文學修養(yǎng)、禮節(jié)修儀,總得要講究的。所以借這一章也要交代一下。
寫信抬頭的稱謂,也不是隨便的。已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女眾,今依俗稱一律稱法師,或只稱師也可,未受戒的出家男女眾,只可稱為沙彌師(男)或沙彌尼師(女),不得稱為法師。對德高望重的稱為和尚(和尚義譯為力生,也就是說依著師父、佛法的傳承力來啟發(fā)之法力,有親教師之意,在佛教內(nèi)之和尚一詞,是極為恭敬的)、年高可加“老”字僧、戒臘俱高,有威德可服眾的,稱為長老或上人。給法師寫信恭敬一點,就加上某下某,較為莊重與尊崇。法師們都有兩個法號,一個內(nèi)號,一個外號;內(nèi)號只有他的皈依師、剃度師、尊證師才能稱的,因此我們稱呼他的內(nèi)號就不應該。佛教徒對一般人信件來往之稱謂與俗家一樣,如先生、小姐、女士、兄、弟等等,但與在家居士通信就有不同,如已確知皈依過三寶的,才能稱為居士,不能確知皈依過三寶的,只能稱為大德,居士不是隨便稱呼的。
寫信抬頭的稱謂弄清楚以后,在稱謂之后就是要寫○鑒,鑒就如同用鏡子照著一樣,以辨別的信件內(nèi)容不是虛偽之意,換言之,這封信的表達是出于至誠的。對德高年長的法師,如同面對我們的父母一樣,我的父母傳給我們生命,師父是傳給我們慧命的,生命是世法的延續(xù),慧命是永恒的持延;因此,對父母寫尊鑒,對師父也是要寫尊鑒,尊者至高無上之意。對法師及居士們,都可寫凈、慧、慈、法鑒等。社會上寫的惠、偉、鈞、勛、臺鑒等在此并不太適合,有人用如晤、如握,有欠謙虛,那只限在俗中之兄弟及至友,尤其禮鑒是大忌諱,對方有喪服在身才用的,不可不知。信寫完了,有一個結(jié)尾祝頌詞,對長上的應寫敬頌、敬祝、敬請,平輩者除上面所述也可應用外,熟一點的可寫順頂(祝)、并頌(祝)。其中詞句以簡潔有意即可,如:凈安、凈綏、法安、法樂、禪悅、福綏、福安、慧綏、慧安、法喜充滿,法喜無量、福慧增上、吉祥如意等等。署名之下居士彼此之間寫“合十”即可,不必寫“頂禮”,如甲居士寫給乙居士的信,署名之下寫了“頂禮”二字,乙居士回信時一定也要寫“頂禮”二字,以示回拜。和南以華譯即為頂禮,在此附帶一提。居士們對出家二眾應以尊敬心,必須寫“頂禮”二字,凡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不論其年齡大小皆應如此,此是依法而言;至于世俗上的叩上、拜上、謹啟、敬啟,都不太適用。居士彼此寫信署名上自稱“末學”、“后學”、“晚學”、“無學”、“不慧”,如給法師寫信時,應自稱“三寶弟子”、“佛弟子”、“弟子”(不必稱門生或徒),向戒師父可自稱戒弟子??傊?,無論細微小節(jié),也不可忽略,為佛弟子,做眾生楷模,以正知、正見、正信、正法之身教,示范于眾生之前,則眾生易于接引,實非難事。
四眾佛弟子,以在家居士易犯威儀不整、言行失態(tài)之過咎,諸如東張西望、神不守舍、鉤肩搭背、綺語嬉笑、隨地吐痰等等,其原因以出家眾依律搭衣,于世俗上易于辨認。在家弟子,則以衣著與世俗無二,故爾放浪形骸,常失身份,應常自念,我為在家佛子,整肅儀容,自重莊嚴,為眾表率,令人欽敬,言談不茍,行不乖違,常提正念,不令散亂,舉止安詳,易制一心,在家行者,為真修行。世俗稱“禮節(jié)”是指以禮的形態(tài)來節(jié)制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禮貌”是指以禮的威儀,來端正莊嚴自己的行為。佛教是以戒律及其演化的威儀及清規(guī),為主體的發(fā)揮,做三業(yè)的指導原則。因此佛弟子的一舉一止,皆應三思而慎獨。
居士在社會上可以有種種事業(yè),以維生命,養(yǎng)護家族;但應從事正當職業(yè)。一位正信佛教徒,如果做非法職業(yè)在修持上必有重重障礙,非但不能成就凈業(yè),反而造業(yè)而墮惡道,則又苦無出期了。尤其是對世法上觸犯國家的法律,更不可原諒,諸如:販毒、走私、開設賭場、以及違反國家與社會之安全等職業(yè)。此外如舞廳、歌廳、酒家、影戲院、暗咖啡廳、暗茶室、旅館、賭具、捕魚具、釣魚具、獵具、淫藥物具、墮胎業(yè)、養(yǎng)畜禽水族(奶業(yè)除外)買賣、肉商、野味商、葷腥菜館及攤販、漁夫、屠夫、獸禽蟲類之藝品商、色情書刊、外道書刊,販賣禁藥(迷幻藥、速賜康)等。凡從事交易,絕對公平,不貪暴利,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從事任何行業(yè),并不防礙自身修持,惟以上各行業(yè)乃不正業(yè)與五戒有關(guān),因果甚速,故不宜為。如已做者盼能漸漸轉(zhuǎn)其他行業(yè),萬一暫不能轉(zhuǎn),應存慚愧心、懺悔心,也應時刻存心轉(zhuǎn)業(yè),此事對在家居士來說,甚為緊要。
大乘精舍藏書甚豐,筆者的所有佛教書千冊,都是捐獻精舍,擬成立完善的資料圖書室,所以加上資料二字,是表示可以供給專家 學者到我們這里查考研究之所需。當然,借閱佛書也有規(guī)矩,不但是借閱佛書,就是一般圖書館也要遵守他們的規(guī)定章程,何況佛書。佛經(jīng)典籍,是無上智慧的凝結(jié),所以說“佛經(jīng)所在,即是有佛”,此即人恭敬心。況且佛陀金口宣說,乃至菩薩及祖師們的論鈔注疏,以及諸上善人依佛所說,廣疏正見,自應一一頂禮贊嘆,所以請閱佛書應有十五點規(guī)定:一、閱前請先凈手。二、閱時雙手恭讀。三、閱時或置凈桌。四、閱后請放凈處。五、請勿攜入閨房。六、請勿攜入便所。七、請勿臥躺閱讀。八、請勿放置腿上。九、請勿放床椅上。十、請勿粘唾揭頁。十一、請勿畫涂污染。十二、請勿撕破折角。十三、請勿損毀封面。十四、請勿卷疊夾腋。十五、請勿持經(jīng)過腰。今天各位同修家中,或多或少皆藏有佛經(jīng)佛書,這十五點規(guī)定,應予遵守。但愿大家智慧增長,莫因忽略小節(jié)而獲無邊罪過。尊敬經(jīng)書 珍惜物力。
“經(jīng)”是佛陀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祗劫修習,降魔成 道后化度眾生所說的真理;祖師的著作是數(shù)十年修證的心得;經(jīng)書得指示昏昧中眾生由迷趨覺的明燈,了生脫死的大道。佛在行菩薩道時,為了求半句偈,寧愿舍身供養(yǎng),經(jīng)書的珍貴勝過生命,我們應如何的尊敬、弘揚才好。
自從宗教政策落實后,過去毀滅、湮失的經(jīng)書,逐漸得到補充。雖然印了不少,但遠遠沒有滿足一般粗淺需要,更何況精深齊備。我國人口多,信佛教的有一億多人,印一萬冊書,一萬多人才能看到一本。弘揚佛法是佛教的中心任務,佛教團體對此事是責無旁貸的。
在一般念誦、閱讀、研究的同道家中,都有數(shù)十種到一二百種以上經(jīng)書。這些經(jīng)書除常用的幾種外,大多數(shù)一年內(nèi)難得去翻它一翻,讓它閑置著;另一部份要看的人,卻到處購不到,我們建議凡是信佛者都有對同道出借經(jīng)書的義務,農(nóng)村和城市道友集中的地方,更應互通有無,能辦出借閱覽室更好。
經(jīng)書貴在流通,每本經(jīng)都稱贊流通功德。這好比人身上的血液,流通順暢,百病不生,阻滯不通,精神痿頓。佛經(jīng)是法寶,應該讓它去廣度眾生,放著讓蟲蛀、鼠咬、自然腐朽,多可惜呢!對結(jié)緣的經(jīng)書,給初機人看時,借給比送給的效果好,如來還不便,可請他轉(zhuǎn)送其他有信仰的人,或交給佛教團體及佛教徒,物盡其用,輾轉(zhuǎn)流通,使法輪常轉(zhuǎn),慧命長存,也免毀失福之過啊
佛教寺院巡禮 2009-02-18 來源:http://read.goodweb.cn 點擊:242次 字體 [ 大 中 小] 第1節(jié) 寺院的基本殿堂
鐘鼓聲聲,梵音陣陣,錯落有致的殿堂布局,莊嚴神圣的諸佛菩薩,總是帶給我們一份神秘與向往,激發(fā)我們內(nèi)心尋求回歸的愿望。我們滿懷著恭敬和虔誠,聽從自性的召喚,走進這清凈、圣潔的佛寺殿堂―――
1、 山門
山門是指寺院正面的樓門。因為寺院多居山林之處,故有此名。山門一般有三個門,象征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又稱三門?;騼H有一門,亦稱之為三門。山門為禪剎七堂伽藍之一,依據(jù)《本阿彌行狀記》卷下記載禪宗門下的七堂伽藍分別為:佛殿、法堂、禪堂、食堂、寢堂、山門、廁。
山門又作山寺,乃寺院之一般稱呼;又唯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得泛稱山門;另有將一寺住持以下之全體修行者總稱山門。
二、天王殿
在中國傳統(tǒng)佛寺建筑中,天王殿是山門內(nèi)的第一重殿。殿內(nèi)中間供奉彌勒菩薩,面向南;彌勒像后供韋馱菩薩,面向北;東西兩旁則供四大天王。下面分別介紹:
彌勒菩薩
彌勒原為釋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由于他即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后,在閻浮提世界成佛,所以習俗相沿,也稱他為彌勒佛。因為彌勒菩薩現(xiàn)居兜率天,盡其一生之后,將到人間繼釋迦之后成佛,所以又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據(jù)佛典所載,彌勒菩薩現(xiàn)在兜率天的內(nèi)院弘法,教化天眾。相傳兜率天上有五百億天子,各以天福力,造作宮殿,發(fā)愿布施彌勒菩薩,莊嚴兜率天宮。因而使兜率天成為殊勝的國土。
依釋迦牟尼佛的開示,眾生如果愿意隨從彌勒菩薩受教求法,則可發(fā)愿往生兜率天。在經(jīng)過兜率天之四千歲,亦即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一說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之后,彌勒菩薩將降生到我們這世界,而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并三會度生,轉(zhuǎn)妙法輪。這三次度眾法會,號稱‘龍華三會’。
彌勒菩薩的信仰,是凈土教的一型。此種信仰在印度、中亞、中國、日本、朝鮮等地都曾經(jīng)流行。我國晉代的道安、唐代的玄奘、現(xiàn)代的太虛,都是彌勒菩薩的信仰者。
唐代末年的布袋和尚,慈悲度眾,弘化一生。在示寂時曾遺有一偈云:‘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后世佛徒乃以之為彌勒菩薩的化身。我國歷代有關(guān)彌勒菩薩的圖像,大多是以布袋和尚為依據(jù)而繪制的。
彌勒菩薩的笑口大肚形象,主要是教育我們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彌勒菩薩的笑,不是諷刺的笑,而是慈悲、悲憫的笑,彌勒菩薩的笑容給人帶來的是歡喜、希望和光明。我們應該學習彌勒菩薩的大度、放下、自在與灑脫。
(2)韋陀菩薩
韋陀菩薩是佛教的守護神。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犍陀天、建陀天、素健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依我國佛教界所傳,此神姓韋名琨,又稱韋天將軍。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中的首將。是僧團、寺院及齋供之最著名的護法神。
唐朝的道宣以為:韋將軍系諸天之子,童真梵行,主領(lǐng)鬼神。在佛陀即將涅槃時,韋將軍曾得到佛陀的咐囑,以護持佛法。他對東、西、南三洲的佛法護持最力。有關(guān)佛教的爭斗臨危事情,他一得消息必定親往弭平。對于魔子魔孫的惑亂比丘,他也都棲遑奔赴,應機除魔。凡此種種,使天界的四天王對他都極為敬重,每次韋將軍一到,天王都會起立相迎。
韋陀菩薩手捧寶劍,寶劍的方向也表明本座寺院的類別,若寶劍劍頭下指,表示本座寺廟是子孫叢林,一般不接待外來掛單的僧人,若寶劍平捧,表示本座寺廟是十方叢林,任何云游的僧人都可以來此掛單。
子孫叢林:以自己所剃度的弟子擔任住持。也就是住持采師資相承的世襲制者。
十方叢林:廣招天下高僧大德為住持,而不由徒弟繼承的寺院。
(3)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為帝釋之外將。須彌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頭,四王各居之,各護一天下,因之稱為護世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謂能護持國土,故居須彌山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謂能令他善根增長,故居須彌山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謂能以凈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故居須彌山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謂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須彌山水晶埵。
四天王的形象,在不同時代各地寺廟所塑的不完全一致,北京廣化寺所塑的四天王形象為:南方增長天王,青臉,持青光寶劍,舞劍生風,職風;東方持國天王,白臉,抱碧玉琵琶,彈琵琶調(diào)選弦,職調(diào);西方廣目天王,紅臉,握混元珠傘,撐傘避雨,職雨;北方多聞天王,黃臉,托黃金寶塔,塔鎮(zhèn)妖魔,使其歸順,職順。所以四大天王結(jié)合起來即為“風”“調(diào)”“雨”“順”,寓意四大天王保護世間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據(jù)《四天王經(jīng)》記載,四天王皆從屬于帝釋天,每月之六齋日檢視人之善惡行業(yè),并勸勉守戒行善。密教之現(xiàn)圖曼荼羅,將此四天王列于胎藏界之外金剛部院。此四天王一般多作忿怒相,身著甲胄防護,手執(zhí)劍、鉾等武器,腳踏邪鬼,采武神造形。今依我國漢地佛教及藏傳佛教所傳,表列四天王之身色、持物如下:
漢地寺院之塑像 西藏密教之造形
尊名 身色 持物 身色 持物
持國天王 白色 琵琶 白色 琵琶
增長天王 青色 寶劍 青色 寶劍
廣目天王 赤色 手纏繞一龍 赤色 左手執(zhí)蛇,右手持佛塔
多聞天王 綠色 右手持傘,左手持銀鼠 黃色 左手執(zhí)食蛇鼠,右手持幢幡
三、鐘樓
鐘樓俗稱鐘撞堂、鐘堂、鐘臺、釣鐘堂。為七堂之一。即寺廟中懸掛梵鐘之堂宇。古時與經(jīng)樓相對,通常與鼓樓分居伽藍之兩翼。蓋鐘樓雖淵源于印度祇園精舍無常堂之懸掛頗梨鐘,然印度及錫蘭等地并無其制,唯中國與日本別設之。此外,依寺塔記平康坊菩薩寺條載,古制以鐘樓建于東邊。
梵鐘的外形一般是上端有雕成龍頭的釣手,下端有相對的二個蓮華形撞座,稱為八葉,撞座以下稱草間,下緣稱駒爪;以上則分池間、乳間二部分,且乳間有小突起物并列環(huán)繞,又連結(jié)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條帶稱為袈裟,又名六道。另外,釣手傍有呈圓筒狀的插通內(nèi)部。此類鐘多懸于鐘樓,作為召集大眾或早晚報時之用。增一阿含經(jīng)曰:‘阿難即升講堂,手執(zhí)犍稚,并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爾時復說此偈:降伏魔力怨,除結(jié)無有余。露地擊犍稚,比丘聞當集。諸欲聞法人,度流生死海。聞此妙響音,盡當云集此。
寺院早晚叩鐘一百零八響,寓意眾生能脫離一百零八種煩惱,又鐘聲能令三惡道眾生暫時息苦,故寺院僧眾不吝慈悲,早晚叩鐘。叩鐘的時候唱念叩鐘偈,一句一叩,以祈愿受苦眾生聽聞鐘聲之后,能夠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
鐘樓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寓意地獄救苦,度化眾生。
四、鼓樓
鼓樓是懸掛鼓之建筑物。其位置在大殿或講堂之右,而與鐘樓相對望,故自古有‘左鐘右鼓’之稱。鼓乃置于鼓樓最頂之處,法會之時,為僧俗集會之報時器具。有高僧大德蒞臨寺院時,鐘鼓齊鳴,以表示尊重、恭敬。我國現(xiàn)存最古之鼓樓為河南登封少林寺大雄寶殿前之鼓樓,系建于元代大德(1297~1307)年間。
傳說,忉利天善法堂之鼓,不打自鳴,聞其聲者即起懼惡生善之心,故稱為天鼓。亦有于鼓上涂毒藥后敲打,聞其聲者則死,此鼓稱為毒鼓。又天鼓比喻為能生善,毒鼓比喻為破惡。另有喻信佛法者為天鼓,喻謗佛法者為毒鼓之說。然謗佛法者,終亦能成佛,故有‘毒鼓結(jié)緣’之說,亦暗喻佛氏門中,不舍一人。
寺院早晚敲鼓,與鐘聲相互應和,早上先敲鐘,后接鼓,晚上先敲鼓,后接鐘,所以稱晨鐘暮鼓。
鼓有時用來比喻佛陀所說的法,佛法能令眾生折伏如魔軍般的煩惱,恰如兩軍作戰(zhàn),擊鼓以令軍士進擊敵陣,故將法喻為鼓。如《無量壽經(jīng)》卷上說:“扣法鼓,吹法螺”。從這里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佛門中一切法器,都有其內(nèi)在的含義,寓意佛法某一方面的特質(zhì),我輩學人應該用心體會。鼓樓下面供奉的是妙吉祥菩薩,即文殊菩薩。
五、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按笮邸睘榉鸬牡绿?,為什么叫大雄了?是因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二,陰魔,又云五眾魔,新譯云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寶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薩或護法像。具體供奉哪一尊佛,有不同的情形,茲略述如下:
(1)供奉釋迦牟尼佛: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主要有兩種,其一為成道相,結(jié)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結(jié)定印,右手直伸下垂,作觸地印。其二為說法相,結(jié)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huán)形,結(jié)說法印。另有一種立像,稱作旃檀佛像,乃左手下垂,右手屈臂上伸。一般多于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二比丘像,即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
(2)供奉三身佛:系根據(jù)大乘教理而塑。當中一尊為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佛,即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
(3)供奉三世佛: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俗稱三寶佛。中間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左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jié)跏趺坐,左手持缽,右手持藥丸;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jié)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臺,表示接引眾生。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薩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此外,又有以三世佛代表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正中為現(xiàn)在佛,即釋迦牟尼佛;東邊為過去的迦葉佛;西邊為未來的彌勒佛。
(4)供奉五方佛:以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意義。正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尊為南方寶生佛,表佛德;第二尊為東方阿闥佛,表覺性。右手第一尊為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yè)。
北京廣化寺的五佛寶殿正中間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東西北方供奉的是五佛,即五尊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來、五禪定佛。有金剛界與胎藏界之別。
金剛界五佛,即毗廬遮那佛、阿闥佛、寶生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佛。居于金剛界曼荼羅中央之五解脫輪。其中,毗盧遮那佛位于中央,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閦如來位于東方,身呈黃金色,左手握拳,安于脅部,右手下垂觸地;寶生如來位于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置于臍部,右手向外結(jié)施愿印;阿彌陀如來位于西方,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來位于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五佛之種子依次為徤(vam!)、傆(hu^m!)、痜(tra^h!)、逳(hri^h!)、奧(ah!)。
胎藏界五佛,謂大日如來、寶幢如來、開敷華王如來、無量壽如來、天鼓雷音如來。即胎藏曼荼羅中臺八葉中之五佛。其中,大日如來位于中央,身呈黃金色,住法界定印;寶幢如來位于東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于脅部,右手作觸地?。婚_敷華王如來位于南方,身呈黃金色,住離垢三昧;無量壽如來位于西方,身亦呈黃金色,住彌陀定??;天鼓雷音如來位于北方,身呈赤金色,為入定之相。五佛之種子依次為畬(a^h!)、豙(a)、傓(a^)、蠱(am!)、奧(ah!)。
金剛界為果曼荼羅,表智;胎藏界為因曼荼羅,表理,故五佛之種子與色相等雖不同,其體則無異。然此二義原系兩部之宗義,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北京廣化寺五佛寶殿內(nèi)的匾額是“金胎不二”,這有很深的含義,大家以后可以深入體悟。
六、祖師殿
祖師殿又作影堂、祖堂。用以安置宗祖、開山、列祖遺像的建筑物。又于禪苑中,特稱安置達摩像之所為祖師堂?,F(xiàn)代的寺院,更多的將其尊稱為祖師殿。而祖師殿中供奉的一般就是達摩祖師。禪門之中,特別重視傳承,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
達摩祖師生于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后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里北行至魏,到處以禪法教人。據(jù)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歲,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于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
達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有道育、慧可二沙門禮見達摩,并親近和供養(yǎng)四、五年。達摩感覺他們真誠,傳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經(jīng)》授與慧可說:‘我看中國人的根器于此經(jīng)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
達摩祖師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有一段問答。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寫經(jīng)、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后來禪宗著名的《碧巖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以后,它便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了。
達摩祖師示曾現(xiàn)過一些神跡,如“一葦渡江”、“面壁九年”。又有傳達摩祖師圓寂后,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于嵚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有‘只履西歸’之說。人們打開達摩祖師的墳墓,發(fā)現(xiàn)達摩祖師墳墓里面除了一只鞋子,無有一物。
每月的初一、十五,早課結(jié)束以后,全體僧眾都要列班前往祖師殿,頂禮三拜,稱為禮祖,表示對達摩祖師和歷代祖師的恭敬和感恩。
七、伽藍殿
伽藍有兩種含義,一指寺院的通稱,二指佛教的護法神。伽藍殿是供奉伽藍守護神的堂宇。在宋代寺院中,伽藍堂與祖師堂分建于法堂左右兩側(cè),伽藍堂內(nèi)供奉伽藍守護神;或謂伽藍堂即是‘土地堂’,此蓋以土地神為伽藍守護神而祭祀之,故稱土地堂。現(xiàn)代通常稱為伽藍殿。
伽藍殿中供奉的伽藍菩薩是佛法的守護之神。又稱守伽藍神、護伽藍神、護僧伽藍神或寺神。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jīng)》卷四所述,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嘆妙、六名廣妙、七名雷音、八名師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響、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嘆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觀。此謂之為‘十八伽藍神’。
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界常以關(guān)帝(關(guān)羽)為伽藍神。相傳隋代天臺宗創(chuàng)始者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見關(guān)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xiàn)出種種可怖景象,以擾亂智者。經(jīng)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后,關(guān)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后,這位千余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八、藥師殿
藥師殿是供奉藥師佛的殿堂。
藥師,又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大醫(yī)王佛、醫(yī)王善逝、十二愿王。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于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fā)十二大愿,愿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凈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此佛誓愿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xiàn),眷屬于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yǎng)禮拜藥師佛,讀誦藥師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蘇生續(xù)命。此種藥師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
藥師佛之形像,據(jù)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誦儀軌供養(yǎng)法載,左手執(zhí)持藥器(又作無價珠),右手結(jié)三界印,著袈裟,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臺,臺下有十二神將。此十二神將誓愿護持藥師法門,各率七千藥叉眷屬,在各地護祐受持藥師佛名號之眾生。
又一般藥師佛流傳之像為螺發(fā)形,左手持藥壺,右手結(jié)施無畏?。ɑ蚺c愿?。展?、月光二菩薩脅侍左右,并稱為藥師三尊。此二脅侍在藥師佛之凈土為無量眾中之上首,是一生補處之菩薩。亦有以觀音、勢至二菩薩為其脅侍者。此外,或以文殊師利、觀音、勢至、寶壇華、無盡意、藥王、藥上、彌勒等八菩薩為其侍者。
【藥師十二大愿】
指藥師佛于過去世修菩薩行時,所發(fā)利導眾生之十二大愿。又作十二大愿、十二上愿。即:
(一)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二)愿身如琉璃,內(nèi)外清凈無垢,光明過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
(三)愿以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受用無盡。
(四)令行邪道者,皆安住菩提道中;行二乘之道者,亦皆以大乘之道安立之。
(五)于我法中修行梵行者,一切戒不缺減。
(六)諸根不具、白癩顛狂,乃至種種病苦者,聞我名,皆諸根具足,無諸疾苦。
(七)眾病逼切,無護無依者,聞我名,眾患悉除。
(八)若有女人愿舍女形者,聞我名,成丈夫相。
(九)令眾生皆脫魔網(wǎng),置于正見,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十)若為王法所縛,身心受無量災難煎迫之苦,此等眾生若聞我名,以我福力,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十一)為饑渴所惱而造諸惡業(yè)者,若聞我名,我先以妙色香味食,飽足其身,后以法味畢竟安樂。
(十二)貧無衣服者,聞我名,我當施彼隨用衣服,乃至莊嚴之具,皆令滿足。
【藥師悔過】
又作藥師懺。以藥師如來為本尊而行懺悔罪障之修法?;谶^,意為懺悔罪過;即于佛前懺悔自己身、口、意所造之罪過,以求得福利之行事?;谶^法依所修之本尊不同而有多種,其中以藥師如來為本尊而修法者,稱為藥師悔過。明代僧受登所纂集之藥師三昧行法一書,即依據(jù)此一悔過法而作,旨在說明依藥師如來之誓愿而離苦得樂之行法。內(nèi)容包括:
1、定名,敘述藥師三昧名稱之緣由。
2、勸修,勸誡修習本三昧,則所求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皆得順遂。
3、方法,揭示供養(yǎng)藥師如來之方法。
4、釋疑,因當時西方往生之思想極為盛行,故作釋疑,以肯定本書為致福消災之要法及明心作佛之秘典。
后世凡消災延壽之法事,多禮拜此懺,即今所謂之“藥師懺”,后門會詳細介紹。
九、彌陀殿
彌陀殿是供奉阿彌陀佛的殿堂,同時還供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彌陀如來為中尊,悲智二德全備。觀世音菩薩為左脅侍,主悲門。大勢至菩薩為右脅侍,主智門。三尊者共稱西方三圣。從這里我們可以再一次看到,在佛教中,任何一尊佛像都是表法的,都有其深刻的內(nèi)涵,分別凸現(xiàn)佛教某一方面的特質(zhì)。我們?nèi)裟苡上嗳塍w,發(fā)真實心,定能獲無量智慧。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意譯無量、無量壽、無量光。
關(guān)于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jù)鳩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jīng)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又據(jù)梵本阿彌陀經(jīng)及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載,此佛壽命無數(shù)、妙光無邊,故稱又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量壽、無量光之稱號,系后代依其名之原義所立。另據(jù)平等覺經(jīng)、后出阿彌陀佛偈、稱贊凈土佛攝受經(jīng)等載,彌陀號稱無量清凈佛,所在之世界稱為清凈世界、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jù)無量壽經(jīng)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fā)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凈土,歷經(jīng)五劫之思慮而發(fā)殊勝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斷積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凈土。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凈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并稱為西方三圣。
據(jù)般舟三昧經(jīng)卷上載,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另據(jù)觀無量壽經(jīng)之說,無量壽佛之身如百千億夜摩天閻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之白毫右旋宛轉(zhuǎn),毫相之大小猶如五倍須彌山之高廣;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猶如四倍大海水之縱廣。其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攝取念佛之眾生。在西藏,阿彌陀佛被視為無量光、無量壽二佛,若祈求智慧,則皈依無量光佛;若祈求延壽福樂, 則皈依無量壽佛。
【四十八愿】
阿彌陀如來于因地為法藏比丘時,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四十八愿。據(jù)無量壽經(jīng)記載,其一一愿名如下:第一無三惡趣愿,第二不更惡趣愿,第三悉皆金色愿,第四無有好丑愿,第五宿命智通愿,第六天眼智通愿,第七天耳智通愿,第八他心智通愿,第九神境智通愿,第十速得漏盡愿,第十一住正定聚愿,第十二光明無量愿,第十三壽命無量愿,第十四聲聞無數(shù)愿,第十五眷屬長壽愿,第十六無諸不善愿,第十七諸佛稱揚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第十九來迎引接愿,第二十系念定生愿,第二十一三十二相愿,第二十二必至補處愿,第二十三供養(yǎng)諸佛愿,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第二十五說一切智愿,第二十六那羅延身愿,第二十七所須嚴凈愿,第二十八見道場樹愿,第二十九得辯才智愿,第三十智辯無窮愿,第三十一國土清凈愿,第三十二國土嚴飾愿,第三十三觸光柔軟愿,第三十四聞名得忍愿,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第三十八衣服隨念愿,第三十九受樂無染愿,第四十見諸佛土愿,第四十一諸根具足愿,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第四十三生尊貴家愿,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第四十五住定見佛愿,第四十六隨意聞法愿,第四十七得不退轉(zhuǎn)愿,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也。
【彌陀本愿】
阿彌陀佛在往昔為法藏比丘時,立下誓愿救度一切眾生,待成就是愿,方得成佛;此誓愿計有四十八項。另有以第十八愿,稱為彌陀本愿,或彌陀名愿。謂無論何人稱念其名號,皆可由此稱念之功德而成就。無量壽經(jīng)卷上記載:“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br />
因凈土法門方便易行,三根普被,故近代修行凈土法門的信眾很多,歷朝歷代,籍念佛法門而往升的,亦不勝枚舉。
十、法堂
法堂乃七堂伽藍之一。即禪林演布大法之堂。位于佛殿之后方,方丈之前方。相當于講堂,而‘講’通于‘講教’,為別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別傳之宗旨,故于禪宗特稱為法堂。依據(jù)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四等所載,我國自古除佛殿外,亦建有法堂。及至百丈懷海禪師定禪苑之規(guī)制,遂模仿朝制之太極殿建立法堂,堂內(nèi)中央設一高臺,四方均得仰望,然后世則于座后設大板屏,已失古意。又有謂禪剎之法堂系模仿帝釋天之善法堂而建者。據(jù)禪苑清規(guī)卷十:“不立佛殿,唯構(gòu)法堂。”可知禪苑古來不存佛殿,只建法堂;后始于佛殿之后方建法堂,或于小寺院中,衍為佛殿、法堂兩者兼用。
印度古來即建有法堂,如《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三十四云:‘于當來世是中皆應起立塔寺,造作法堂,安置舍利經(jīng)法形像,以種種七寶而修供養(yǎng)。’《有部毗奈耶雜事》云:‘王作是念,今此珍寶是依法得,非是枉求,我今宜用修造法堂。’我國法堂之建立亦由來已久,《六學僧傳》云:‘上明東寺其法堂十二間,蓋道安、曇翼所造。’《景德傳燈錄》云:‘后眾請入城,居莊嚴舊寺,師欲于殿東別創(chuàng)法堂。’據(jù)此可知,隋唐以前即存有法堂。
現(xiàn)代寺院雖然一般都建有法堂,但法堂的功能多被佛學院、研究所、教室、講堂等替代。
十一、藏經(jīng)樓
藏經(jīng)樓,顧名思義,就是存放佛教《大藏經(jīng)》之樓。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印行的《大藏經(jīng)》,分為經(jīng)藏、律藏、論藏“三藏”,共三百六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按《千字文》編號,分儲于各柜內(nèi)。藏經(jīng)樓也收藏佛教其他典籍及珍貴法寶、法器等等,由藏主、知藏專職管理,除了特許閱藏者外,一般僧俗不得隨意上樓。
藏經(jīng)樓一般建在大雄寶殿后,分上下兩層。佛教大叢林為樓堂結(jié)合,一般寺院為樓殿結(jié)合,即以藏經(jīng)樓、法堂(般若堂)或藏經(jīng)樓、毗盧殿的形式出現(xiàn)。北京廣化寺為藏經(jīng)樓、般若堂相結(jié)合。
十二、方丈
禪林之正寢,住持之住所也,故稱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古說維摩居士之石室,四方有一丈,丈室之名,始基于此。法苑珠林感通篇曰:‘吠舍厘國宮城周五里,宮正北六里有寺塔,是說維摩經(jīng)處。寺東北四里許有塔,是維摩故宅基,尚多靈神。其舍疊磚,傳云:積石,即是說法現(xiàn)疾處也。于大唐顯慶年中敕使長吏王玄策,因向印度過凈名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號方丈之室也。’
唐代以后的禪林,轉(zhuǎn)稱住持的居室為方丈,或用來指住持本人。
第2節(jié) 四大菩薩的殿堂
四大菩薩指的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表大“智”,普賢表“大行”,觀世音表“大悲”,地藏表“大愿”。四大菩薩雖示現(xiàn)的特性不同,但都以救眾生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為宗旨。四大菩薩各有自己示現(xiàn)說法的地方,即各有自己的“道場”。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省五臺縣五臺山;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省峨眉山市的峨眉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浙江省普陀縣的普陀山;地藏菩薩的道場在安徽省青陽縣的九華山。這四大菩薩的四大道場被稱為中國的四大佛教圣地。
1、文殊殿
文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的簡稱,舊稱文殊師利,滿殊尸利,新稱曼殊室利。意譯作妙德、妙首、妙吉祥,故稱文殊三名。即:(一) 文殊師利(妙德),謂具不可思議種種微妙功德,故稱妙德。(二)滿殊尸利(妙首),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在諸菩薩之上,故稱妙首。(三)曼殊室利(妙吉祥),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最勝吉祥,故稱妙吉祥。
文殊菩薩與普賢為一對,常侍釋迦如來之左,而司智慧。心地觀經(jīng)八曰:‘三世覺母妙吉祥。’放缽經(jīng)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shù)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文殊菩薩頂結(jié)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劍,以表智慧之利劍,駕師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文殊有種種之差別,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
佛經(jīng)中有不少關(guān)于文殊菩薩因緣事跡的記載,現(xiàn)列舉如下:
首楞嚴經(jīng)說:是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佛。國號平正。
華嚴經(jīng)菩薩住處品曰:‘東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xiàn)有菩薩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法華經(jīng)序品言:‘往昔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子,聞父出家成道,皆隨之出家。時有一菩薩,名妙光,佛因之說法華經(jīng)。佛入滅后八子皆以妙光為師,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后之佛名燃燈,其妙光即文殊也。
【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
五臺山位于我國山西五臺縣東北,與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合稱為我國佛教的四大圣地。以東、西、南、北、中五峰聳立,山頂無林木,壘土如臺,故稱五臺山。又以五巒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別號清涼山。為古來文殊菩薩示現(xiàn)之道場,廣受海內(nèi)之信仰。
菩薩住處為五頂,名清涼山。此為文殊信仰之由來。五臺為:東臺望海峰,又稱無恤臺、常山頂。西臺掛月峰,又稱瞢□山,上有泉群山。南臺錦繡峰,又稱系舟山。北臺協(xié)斗峰,又稱夏屋山、覆宿埵。中臺即翠巖峰。自北魏文帝游中臺,創(chuàng)建大孚圖靈鷲寺后即佛寺林立。極盛時,五峰內(nèi)外佛剎多達三百余寺,迄今約存一百余寺。其中以大佛光寺與顯通寺之無梁殿、銅殿著稱于世。羅侯寺、清涼寺、金閣寺、北山寺、望海寺、大文殊寺亦頗為著名。與此山有關(guān)系之名僧很多,如:不空建金閣寺、玉華寺等,成為密教中心。法照建竹林寺,修習念佛三昧;日僧圓仁承其教法,傳至比睿山,是為引聲念佛之始。澄觀曾于大華嚴寺著華嚴經(jīng)疏。日本之入唐僧、入宋僧至此參訪者頗多。又如高麗之慈藏、罽賓之佛陀波利等皆曾登山參訪。
二、普賢殿
普賢殿是供奉普賢菩薩的殿堂。普賢,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又作遍吉菩薩。我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文殊菩薩為釋迦如來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cè),普賢乘白象侍右側(cè)。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以此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純一妙善,故稱普賢。
普賢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羅菩薩經(jīng),后廣見諸經(jīng)而成普遍之信仰。據(jù)法華經(jīng)普賢勸發(fā)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愿,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懺悔業(yè)障、隨喜功德、請轉(zhuǎn)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回向。經(jīng)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無量,臨命終時,得此愿王引導,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然此十大愿為一切菩薩行愿之標幟,故亦稱普賢之愿海。以此菩薩之廣大行愿,一般稱為大行普賢菩薩。普賢十大愿即:
(1)禮敬諸佛:起深信解,以清凈身語意業(yè)常禮敬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shù)之諸佛,乃至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之佛,念念相續(xù),無有窮盡。
(2)稱贊如來:以甚深勝解,知見現(xiàn)前一切諸佛,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念念相續(xù),無有窮盡。
(3)廣修供養(yǎng):起深信解知見現(xiàn)前諸佛,常以上妙諸供養(yǎng)具供養(yǎng),行諸供養(yǎng)中之最極之法供養(yǎng)。
(4)懺悔業(yè)障:念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作身口意無量諸惡業(yè),以清凈三業(yè),于一切諸佛菩薩前誠心懺悔,恒住凈戒。
(5)隨喜功德:于諸佛一切善根、六趣四生一切功德、一切聲聞辟支佛有學無學之功德、一切菩薩之廣大功德悉皆隨喜。
(6)請轉(zhuǎn)法輪:以身口意種種方便,勸請成等正覺之諸佛轉(zhuǎn)妙法輪。
(7)請佛住世:對于一切佛剎將示現(xiàn)涅槃之諸佛、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善知識,勸請不入涅槃。
(8)常隨佛學:娑婆世界之毗盧遮那如來,及一切佛剎之一切如來,從初發(fā)心即精進不退,以身命布施,乃至于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現(xiàn)各種佛身處于種種眾會,隨眾生之樂欲而說法,乃至示現(xiàn)入涅槃,于此等悉皆隨學。
(9)恒順眾生:隨順十方剎一切眾生之種種差別,饒益平等,以大悲心隨眾生故,能成就供養(yǎng)如來。
(10)普皆回向:以如上一切功德悉回向盡法界一切眾生,愿令彼等常得安樂,乃至成就究竟無上菩提。
關(guān)于修此十種行愿之功德,四十卷本《華嚴經(jīng)》卷四十謂,若有菩薩隨順趣入此大愿,則能成熟一切眾生,隨順無上菩提,成滿普賢菩薩諸行愿海。又若能將以上十種行愿相續(xù)不斷實踐力行,則可完成普賢菩薩之諸行愿海。又人若能以深信之心,受持大愿,或讀誦或書寫,亦可得種種功德。
【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我國四川峨眉山夙為普賢菩薩之道場,四大名山之一。在四川峨眉縣西。兩山相對如蛾眉,故有此稱。一名大峨山,與中峨小峨相連故,合稱三峨。周回千里,有石龕一百二十,大小洞四十。山頂有寺號光相寺。為普賢菩薩示現(xiàn)之道場,因而著名。傳為晉代蒲翁所開創(chuàng),于圣壽萬年寺安置普賢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銅像,并建大閣以安置,爾后崇信甚盛。
三、觀音殿
觀音殿是供奉觀音菩薩的殿堂。觀世音菩薩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愿的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xiàn)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世稱西方三圣。凡遇難眾生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觀世音菩薩。又因其于理事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稱觀自在菩薩。
法華經(jīng)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觀音菩薩于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現(xiàn)佛身、比丘身、優(yōu)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以攝化眾生。
關(guān)于觀世音菩薩之住處,據(jù)新華嚴經(jīng)卷六十八載,此菩薩住南海補陀落山。故其住處即在此娑婆世界。而在大阿彌陀經(jīng)卷上、無量壽經(jīng)卷下、觀世音受記經(jīng)中,以此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即以西方凈土為此菩薩之本住處。我們可以理解為菩薩身住于凈土,示現(xiàn)于娑婆。
關(guān)于觀世音菩薩之形像,因其應化無方,故相狀亦頗多,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現(xiàn)神變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凈寶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準提、如意輪、不空罥索、青頸、香王等,亦皆有個別之儀軌。
觀世音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傳至中國內(nèi)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故有關(guān)觀世音之記載甚多。自西晉竺法護之正法華經(jīng)譯出后,中國內(nèi)地亦大興觀世音之信仰,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有關(guān)著作亦頗多。自北魏以后,造觀世音像之風益盛,今大同、龍門、駝山等地存有遺品甚多。隋唐以后,隨著密教之傳入,諸種觀世音像亦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薩像,觀世音像即居大半。又以元魏孫敬德之高王觀音經(jīng)為始,觀世音菩薩救苦經(jīng)、觀世音十大愿經(jīng)、觀世音三昧經(jīng)等諸經(jīng)亦陸續(xù)出現(xiàn)。其顯靈說法之道場在我國浙江普陀山。其生日為陰歷二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
據(jù)《法華經(jīng)》卷七〈普門品〉所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應化身。即:(1)佛身,(2)辟支佛身,(3)聲聞身,(4)梵王身,(5)帝釋身,(6)自在天身,(7)大自在天身,(8)天大將軍身,(9)毗沙門天身,(10)小王身, 11長者身,(12)居士身,(13)宰官身,(14)婆羅門身,(15)比丘身,(16)比丘尼身,(17)優(yōu)婆塞身,(18)優(yōu)婆夷身,(19)長者婦女身,(20)居士婦女身,(21)宰官婦女身,(22)婆羅門婦女身,(23)童男身,(24)童女身,(25)天身,(26)龍身,(27)夜叉身,(28)乾闥婆身,(29)阿修羅身,30迦樓羅身,31緊那羅身,32摩侯羅伽身,33執(zhí)金剛身。
普門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xiàn)。長行敘述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初番問答觀世音菩薩得名因緣。次番問答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方便。末段特別贊嘆觀世音菩薩弘誓、慈力,勸當憶念歸敬。
【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應化的道場,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亦稱補陀洛迦。在浙江普陀縣。唐以前有梅福等寄隱修道,故又名梅嶺山,唐大中年間有一鳊僧人來此,親睹觀音菩薩現(xiàn)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故稱此地為觀音顯圣地。佛經(jīng)有觀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說,因略以稱島。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惠萼(一作惠鍔)禮五臺山得觀音像,歸國時舟過普陀山遇風不能進,遂留像歸安開元寺(今稱“不肯去觀音院”)。自北宋以還,該山觀音信仰盛行,寺院漸增,僧眾云集。南宋紹興元年(1131),將普陀山佛教各宗歸于禪宗。明清三代相繼興建寺院,至清末遂有三大寺、七十余庵堂與一百多處蓬。
主要寺院有:1、普濟寺。為普陀最大的寺院。傳為真歇禪師初住之寺,后有慧輝、普濟、懷信、祖銘等相繼主持,幾經(jīng)興廢。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敕建圓通寶殿并賜額。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敕建佛殿,三十八年重修大殿,賜寺額“普濟群靈”,改名普濟禪寺?,F(xiàn)存大殿為清雍正九年(1731)奉敕重建,有殿閣堂廡200余間,為山中供奉觀音大士之主剎。2、法雨寺。明萬歷八年大智真融創(chuàng)建,名海潮庵。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zhèn)海禪寺。清康熙三十八年興修大殿等,賜額“天花法雨”,因改今名。同治、光緒年間續(xù)有興建,現(xiàn)存殿宇245間。3、慧濟寺。亦稱佛頂山寺。明初僧慧圓結(jié)茅山頂,創(chuàng)立慧濟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擴庵為寺,名慧濟寺。全寺有四殿、七宮、六樓,與普濟、法雨并稱為普陀三大寺。此外尚有洪筏堂、錫麟堂、藥師庵、澄心庵、息來庵、三圣庵、文昌閣及妙峰庵、悅岑庵、鶴鳴庵、大乘庵、長樂庵、長生庵、雙泉庵、常明庵、逸云庵、伴云庵等。
四、地藏殿
地藏殿是供奉地藏菩薩的殿堂。地藏菩薩,地,住處之義;藏,含藏之義。即受釋尊之付囑,于釋尊圓寂后至彌勒菩薩成道間之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始愿成佛之菩薩。關(guān)于地藏菩薩之名義,地藏十輪經(jīng)卷一以‘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稱地藏。大方廣十輪經(jīng)卷一以地藏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寶藏)之義;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顯‘如來藏’。
據(jù)大方廣十輪經(jīng)卷一序品、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卷上等載,地藏菩薩由過去之大悲誓愿力,示現(xiàn)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身、閻羅王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無數(shù)異類之身,以教化眾生,并特別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眾生之善根。地藏菩薩常變現(xiàn)如是無數(shù)之化身濟度眾生,故又稱為千體地藏。
地藏菩薩之本緣故事,有多種記載:
(1)于過去久遠劫前為大長者之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之相好莊嚴,乃發(fā)愿在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度脫六道罪苦眾生,以證得此相。
(2)于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為一婆羅門女。因欲救亡母脫離惡趣,乃設供修福。并立誓在盡未來劫,普度罪苦眾生。
(3)于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國王。因見國內(nèi)人民多造眾惡,乃誓愿救度一切罪苦眾生皆至菩提,自己始成佛。
(4)于過去久遠劫時為一女子,名光目。因欲拯救在地獄受苦的亡母,故誓愿濟度一切罪苦眾生。待彼等成佛后,始成正覺。上記諸說皆隨地藏信仰而廣傳人間,故佛教中常以‘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語來形容地藏菩薩慈悲憐愍之廣大誓愿。
地藏菩薩之形像有多種,大日經(jīng)卷三等以之為菩薩形,并飾以寶冠、瓔珞等。大方廣十輪經(jīng)卷一等則以之為沙門形。一般廣為流傳之形像,為內(nèi)秘菩薩行,外現(xiàn)沙門形,左手持寶珠,右手執(zhí)錫杖,或坐或立于蓮花上。
據(jù)宋高僧傳卷二十等載,地藏菩薩降誕為新羅國王族,姓金,名喬覺,出家后于唐玄宗時來華,入九華山修道,居數(shù)十年示寂,肉身不壞,以全身入塔。九華山之肉身殿,相傳即為地藏菩薩成道處。
地藏菩薩以悲愿力救度一切眾生,尤其對地獄中之罪苦眾生特別悲愍,而示現(xiàn)閻羅王身、地獄身等廣為罪苦眾生說法,以教化救度之,故一般又以閻羅王為地藏菩薩之化身。如地藏菩薩發(fā)心因緣十王經(jīng)中,即舉出閻羅王之本地為地藏菩薩之說。
據(jù)地藏十輪經(jīng)卷一載,地藏菩薩具有無量數(shù)不可思議之殊勝功德,為一切世間聲聞、獨覺所不能測。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卷上謂,地藏菩薩本已證入十地之果位,然為教化眾生,故仍在聲聞、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同經(jīng)并舉出,至心稱念地藏菩薩之名號,或禮拜供養(yǎng)地藏菩薩之畫像、雕像等,必能離諸憂苦,不墮惡道,并能獲得十種或二十八種利益。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九華山在安徽的青陽縣,本名九子山,唐·李白至九子山時,見九峰如華,后來因之又名九華山。唐代的中國佛教,正如日麗中天,東傳至日本、韓國,日、韓國有不少僧人來中國求法,或?qū)W儒學、政治等。那時韓國分為三個國家,即新羅、高句麗、百濟。有新羅王子發(fā)心出家,名地藏比丘,于唐太宗貞觀四年,來中國參學。最初隨處參訪,游化數(shù)年,后至南中國的安徽省九華山,見深山中有盆地,即于此山結(jié)廬苦修。不知過了若干年,為地方士紳諸葛節(jié)游山時所發(fā)現(xiàn)。見此一和尚,住的是石洞茅蓬,破鍋殘粒中摻有一些白土,生活異常清苦。詢知是新羅王子,遠來中國求法,諸葛長者深感未盡地主之誼,于是發(fā)心提倡,為地藏比丘修建寺院。九華山主姓閔,家財甚富。建寺必得請閔公布施山地,閔公對地藏比丘也非常敬仰,問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蓋地足矣。’時地藏以神通力,袈裟一披,蓋盡九華,于是閔公將整個九華山地,全部布施供養(yǎng)。閔公為地藏護法,其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為地藏的侍者。現(xiàn)在所見的地藏菩薩像,兩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閔公父子。寺院建成后,各方來參學者甚眾,新羅國也有不少人來親近供養(yǎng)。九華山高且深,寺眾增多,生活即發(fā)生問題,煮飯還要摻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細膩,俗稱觀音土),其清苦可想而知,故當時稱之為‘枯槁眾’。寺中大眾只是一心為求佛法,而完全放棄了物質(zhì)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及大眾在九華山的影響甚大,后來新羅國王得悉,即派人送糧食供養(yǎng)。地藏比丘一直領(lǐng)導此精進苦行的道場,至唐·開元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涅槃,世壽九十九歲。大家都直覺到: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是地藏菩薩來中國的應化,所以大家稱之為地藏菩薩,而九華山即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了。特別是每年七月三十日,九華山香火尤其鼎盛。地藏菩薩自有他特殊的因緣感應,才能得到民間一致的信仰。
第3節(jié) 其他殿堂
一、客堂
客堂是接待外來僧眾和信徒,管理寺廟日常事務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是知客。知客是禪林中司掌迎送與應接賓客的職稱。又作典客、典賓。系西序六頭首之一。其居處稱為客司或知客寮;于僧堂中,其座位設于外堂后門之南邊,稱為知客床、知客板頭;隸屬于知客之下而受其使令者,則稱知客行者。凡官員、檀越、尊宿或諸方名德之士來訪,知客皆以香茶迎待,隨即令行者通報方丈,然后引見;若為高官、大施主,當鳴鐘集眾于門迎候。知客的職責以接待賓客為主,故凡來客之食宿、聽法、拜謝等禮法,皆由知客引領(lǐng)。
此外,知客的職務尚有:(一)有新到僧(新近掛搭之僧)時,知客須特加關(guān)照。(二)維那若告假不在寺中,則由知客代其行事。(三)于僧堂前,管照檢視客僧之粥飯。(四)寺中有僧人入寂,知客須會同侍者點算其遺物、帳務等。(五)若遇暫到新僧(因事暫留于寺中,未久即將離去之僧)忽爾去世,知客須主其喪事。(六)若有亡僧遷化,于其喪儀中,知客與都寺、維那、圣僧侍者等諸人分別擔任各種重要事宜。(七)于后世禪林中,知客亦常兼任副寺一職。
勿論在家出家,進入寺廟之后,如果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客堂咨詢。
二、齋堂
齋堂就是寺院的食堂。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行善法,息滅惡事。凡受食時,先作五觀,然后方食,故名沙門受食五觀也。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計功多少者,智度論云:此食墾植收獲,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來處者,僧祇律云:施主減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禪誦經(jīng),營三寶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為施所墮,則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供受食。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者,明了論疏云: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于上味食起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癡。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三惡道者,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者,謂饑渴為主病,四百四病為客病,故須以食而為醫(yī)藥,用資其身。凡受食時,當作此觀。(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風、四大所成,一大不調(diào),則生百一種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
5、[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者,謂不食則饑渴病生,道業(yè)何成?增壹阿含經(jīng)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三、僚房
出家?guī)煾妇幼〉呐P室俗稱僚房。僚房為師父們自修和休息的場所,信眾不可以隨便出入,以免影響師父們的休息和自修。女眾一般不單獨進入師父的僚房,如有事,最好有人陪同,為避嫌故。
四、庫房
庫房是放置寺院常住一切物品的倉庫,如衣服、被褥、法物等等。掌管庫房的人稱為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