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心經(jīng)的七種譯本·講記

  心經(jīng)的七種譯本
  1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402~412)(大正藏No. 250)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占词巧J芟胄凶R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
  竭帝竭帝 波羅竭帝 波羅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
  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649)(大正藏No. 251)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詹划惿I词强???占词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
  3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摩竭提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739)(大正藏No. 252)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大城靈鷲山中。與大比丘眾滿百千人。菩薩摩訶薩七萬七千人俱。其名曰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以為上首。皆得三昧總持。住不思議解脫。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彼敷坐。于其眾中即從座起。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愿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秘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于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詳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作是語已?;勖崂グ子^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唯大凈者。愿為說之。今正是時。于斯告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識性是空空性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莎婆訶
  佛說是經(jīng)已。諸比丘及菩薩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干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4
  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790)(大正藏No. 53)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實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問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觀五蘊性空。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諦 諦 波羅諦 波羅僧諦菩提娑婆訶
  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于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實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羅干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5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唐上都大興善寺三藏沙門智慧輪奉 詔譯(約860)(大正藏No. 254)
  如是我聞。一時薄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世尊。入三摩地。名廣大甚深照見。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實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圣者。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問已。爾時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離諸苦厄。舍利子。色空??招砸娚?。色不異空??詹划惿J巧纯?。是空即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性相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減不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證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住。心無障礙。心無障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寂然。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xiàn)成正覺。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無上真言。是無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真言。即說真言
  唵帝帝。播啰帝。播啰散帝。冒地娑縛賀
  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于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學。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贊觀世音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悉皆隨喜。爾時世尊如是說已。具壽舍利子。觀世音自在菩薩及彼眾會一切世間天人阿蘇啰巘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6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燉煌石室本)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856)(大正藏No. 255)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于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占词巧I划惪???詹划惿?。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盤。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
  峨帝峨帝。波啰峨帝。波啰僧峨帝。菩提莎訶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干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7
  7
  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西天譯經(jīng)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980)(大正藏No. 255)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諸菩薩摩訶薩眾。而共圍繞。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空耶。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于空。空無異于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凈。無增長。無損減。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故。心無所著。亦無掛礙。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大明曰
  怛他唵帝帝播啰帝播啰僧帝冒提莎賀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佛說此經(jīng)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并諸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干闥婆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一講
  智慧吉祥邁著闊步走進了無量義經(jīng)室
  善容微笑著給智慧吉祥的脖子上掛了一條哈達,“扎西得勒!”
  智慧吉祥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智慧吉祥給佛祖供上恒河沙數(shù)朵潔白的蓮花。聊天室里頓時彌漫著蓮花的清香。
  智慧吉祥微笑著給每個人的脖子上掛了一條哈達,“扎西得勒!”
  善容頂禮智慧吉祥
  善容:一籽恭請師父大人宣講《心經(jīng)》法義
  智慧吉祥:您想了解《心經(jīng)》的法義是嗎?
  善容:是的
  智慧吉祥:一籽!
  善容:是!
  智慧吉祥:《心經(jīng)》的法義,只有修證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才能究竟圓滿。我又如何有能力跟您宣說,《心經(jīng)》的法義呢?
  善容:是的!只有佛才能究竟圓滿,但是請師父依您修學《心經(jīng)》的經(jīng)驗,分享您的修行經(jīng)驗,令我從中可以學習。好嗎?
  智慧吉祥:一籽!
  善容:是。師父大人。
  智慧吉祥:雖然,我對《心經(jīng)》還未能修證到究竟圓滿,但是,我樂于分享對《心經(jīng)》的運用經(jīng)驗來給您參考,希望對您會有所助益。
  善容:是!一籽叩謝師父大人慈悲!懇請師父大人教誨!
  智慧吉祥:如果,我說明時,您覺得有不圓滿的地方,請您不吝指出,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研究。或許是我真的不圓滿,或是彼此文字定義不同所造成的誤解。
  善容:(^^)是!
  智慧吉祥:我們一起來學習《心經(jīng)》,從中學到“度一切苦厄”的方法。
  善容:是!一籽會遵師教導,從《心經(jīng)》中學會“度一切苦厄”的方法。
  智慧吉祥:那么,就正式上課的方式來分享心得。
  善容:(^-^)一籽恭請師父大人以上課的方式來分享師父您修學《心經(jīng)》的經(jīng)驗。
  [“智慧吉祥”(釋慧祥法師)即為宣說如下開示。]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一講
  日期:2007年09月22日
  第一次校閱:2007年09月22日
  主講:釋慧祥
  【前言】
  承蒙一籽的邀請,來講解《心經(jīng)》。
  雖然自知在菩提道上,我只能算是初學,其實不見得能深入體證《心經(jīng)》所說的甚深法義。
  但是,本著學習的心,深入研究的心。
  又本著“不忍眾生苦,不忍圣教衰”的心。
  我愿意跟任何人一起來深入再一次的研究《心經(jīng)》。
  也希望任何有緣人,能一起來參與研究《心經(jīng)》,運用《心經(jīng)》的教法,來“度一切苦厄”。
  【心經(jīng)大義】
  《心經(jīng)》,全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梵語 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心經(jīng)》整部經(jīng)文的教導重點,依我個人的理解是,為了教我們“度一切苦厄”。
  如何得知呢?
  因為《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就有明白的說到“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所以從《心經(jīng)》首尾的經(jīng)文來看,就知道這《心經(jīng)》的教導重點,是要我們“度一切苦厄”。
  因此,當我們要理解《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之時,不要忘了這個重點,才不會將經(jīng)文的文義理解成別的目的去了。
  又佛陀在講《心經(jīng)》時,雖然目的是為了要教我們“度一切苦厄”。但是,其所教的方法,叫“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
  也就是說:我們要學習用“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來“度一切苦厄”。
  有關這個,我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如《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就說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因此,我們知道,這部經(jīng)在教我們“度一切苦厄”的方法,是用“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
  因此,如果有人問:“《心經(jīng)》的大義是什么?”
  我們就可以回答說:“深入運用‘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來‘度一切苦厄’”。
  【逐文解義】
  【經(jīng)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釋經(jīng)】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重點開示。
  【說明】
  自問:為什么我會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釋成“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重點開示?!蹦兀?br />   自答:這是有下列的原因的:
  (一)“般若”一詞,是梵語 prajna 的音譯。其中 pra 是“事先”,jna 是“知道”。所以,“般若(prajna)”,我解釋成“事先知道”。
  (二)“波羅蜜多”一詞,也是梵語,是 paramita 的音譯。
  其中 parami 在巴利語中,有“最上目標,最終目標,終極目的”的意思。
  因此,paramita 是“終極目標了”的意思。
  而在梵語中,para 是“彼岸、對岸”,引申有“目標、目的地”之義。
  而paramita是“到彼岸,到對岸”之義。引申有“達到目標,成就目的”之義。
  又因為佛法是“解脫一味”的。所以,佛陀所教導的一切目標,就是要解脫生死輪回。而將生死,喻為河流。而將解脫生死,喻為度過生死河而到達對岸。
  (三)“般若波羅蜜多(prajna-paramita)”:
  因此,為了能夠,度過生死河而到達解脫的對岸,這時,我們在未渡河之前,就應“事先知道”。也就是“事先學到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河方式”。
  例如:渡河的方式很多,如游泳、坐船…。但是,并非每一種方式都是安全、有效、無后患的。
  這時要看當時的情況而定的!不可一概而論。
  同樣的,我們時時所遇到的任何一種境界,都是從此岸到彼岸的境界。因此,我們要學習到面對不同的境界來時,當如何事先知道以便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當時的境界而能當下解脫。
  例如:有人倒了一杯很熱的水給我們喝時。
  這時,我們如果沒注意到水是很熱的,這時,一喝,就燙傷了。苦就來了??梢姴]有度苦厄,而反而是造成苦厄了。這時就知道“事先知道喝水時,要注意水溫”,就能安全的渡過被燙傷的河流,而到達沒有燙傷的對岸。
  又例如:有人倒了一杯水給我們時。我們已懂得要注意水溫,所以能安全的不被燙傷的喝水了。但是,
  這時,我們如果喝太甜的水,或太咸的水。這時一喝,反而不能解渴,反而更加口渴了。苦就來了。可見也沒有度苦厄。
  這時就知道“事先知道喝水時,為了有效的解渴,不可以喝太甜,或太咸。就能有效的渡過口渴的河流,到達解渴的對岸。
  又例如:有人倒了一杯水給我們。我們已經(jīng)懂得要注意安全,也懂得要有效,但是,
  例如:我們剛好等一下有二個小時的講演,或法會,或上課,或坐公車…等等。
  這時,雖我們我們喝水時,也注意水溫了,渡了被燙的河流。也注意有效了,渡了口渴的河流。但是又沒有事先知道要有二個小時不能上洗手間,這時喝太多了,或沒有事先去一下洗手間。而造成了到了一半時間,內急了,又不能上洗手間,苦就來了。
  這時我們就知道,還要注意后患,才能渡過內急河流,到達解脫內急的對岸。
  綜合以上,所以我才將“般若波羅蜜多”解說為“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
  (四)“心經(jīng)”:
  為什么我將“心經(jīng)”一詞,解說為“重點開示”呢?
  這有下列原因:
  1.如《妙法蓮華經(jīng)》載,佛說:“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xiàn)于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于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于世。”
  因此,佛陀所說的一切經(jīng)典,都是佛陀為了“開示眾生佛的知見,令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因此,我將“經(jīng)”一詞,解說為“開示”,就是含著「開示佛的知見,令眾生學習到了以后可以悟入佛的知見”的意思。
  2.當初玄奘大師,到西天取經(jīng)時,路上遇到了一個生病的出家人,并照顧他到病好。
  后來這位出家人病好了以后,就將一部佛經(jīng),傳給玄奘大師,其中就說到:“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師若受持??杀硗??!庇谑强谑?,給玄奘大師。也就是這部《心經(jīng)》。
  又后來玄奘大師到了印度后,又遇到同一出家人,說:“逮涉艱險。喜達此方。賴我昔在支那國所傳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由斯經(jīng)歷。保爾行途。取經(jīng)早遂滿爾心愿。”
  又說:“我是觀音菩薩?!闭f畢,就飛到空中。
  這在“西京大興善寺石璧上錄出慈恩和尚奉詔述序”中有記載。
  因此,我才將“心經(jīng)”這個“心”解說為“心要”也就是「重點」。
  又綜合以上種種,所以我才會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為:
  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重點開示。
  當然如果要將“心要”這個詞放進去。則當解說成:
  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開示心要。
  好了!今天就上課到此。886
  祝深入《心經(jīng)》度一切苦厄。
  每周六下午一點,講《心經(jīng)》。
  歡迎來一起研究《心經(jīng)》。
  走了!886
  (注:學生賴宏德整理,已經(jīng)釋慧祥法師初次校閱。)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二講
  日期:2007年10月01日
  初校:2007年10月01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一講中,我簡介了《心經(jīng)》的大要。
  并說明了,為什么我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經(jīng)題,解釋為“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開示心要”。
  現(xiàn)在,還是要來跟大家介紹佛陀講經(jīng)講法,有二大類別。并說明《心經(jīng)》屬于哪一個類別,好讓大家深入了解,才能有效運用。
  如《增壹阿含經(jīng)》載,佛說:“舍利弗比丘多游二處:空三昧.金剛三昧?!?CBETA,T02,no.125,p.793,c5~6)
  一、問:什么是“金剛三昧”呢?
  答:《悲華經(jīng)》載,佛說:“有金剛三昧。入是三昧能令一切三昧不可破壞?!?CBETA,T03,no.157,p.220,c8~9)
  二、問:什么是“空三昧”呢?
  答:《增壹阿含經(jīng)》載,佛說:“彼云何名為空三昧。所謂空者。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是謂名為空三昧?!?CBETA,T02,no.125,p.630,b4~6)
  眾佛友!
  現(xiàn)在,我來加以說明這二種三昧是如何分類的。
  眾佛友!
  法界一切含靈,上自諸佛,下至一切眾生。所有的善愿,共分二類:
  一、其愿是“要”。二、其愿是“不要”。
  眾佛友!
  苦,是您要的呢?還是您不要的呢?
  我相信,一般人都會說是“我不要”。
  又眾佛友!
  無上正等正覺圓滿的智慧,是您要的呢?還是您不要的呢?
  我相信,一般學佛人,都會說是“我要的”。
  因此,當知,一切愿望,共有二類,一是“不想要的”,二是“想要的”。
  又當知,“想要的”就要安全有效無后患的發(fā)展令其成就。
  因此,這時,當您修證“令一切堅固成就不可破壞?!?,名為“金剛三昧”。
  又當知“不想要的”,就要安全有效無后患的,發(fā)展令其不要成就,空虛其因與緣,空虛其結果,令其減少,令其消失,令其永不再出現(xiàn)。
  因此,這時,當您修證“令一切諸法,皆悉空虛”,名為“空三昧”。
  眾佛友!
  現(xiàn)在我們就來歸類歸類:
  問:苦,是我們要的呢?還是我們不要的呢?
  答:當然是不要的。所以《心經(jīng)》教我們“度一切苦厄”的方法,所以《心經(jīng)》是歸類于“空三昧”的修證。
  問:堅固我們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令如金剛一般不會被破壞。是我們要的呢?還是我們不要的呢?
  答:當然是我們要的。所以《金剛經(jīng)》在教令發(fā)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菩提心的障礙,令菩提心堅固。所以《金剛經(jīng)》歸類于“金剛三昧”的修證。
  問:想要學菩薩行,并能于菩薩一切萬行,都能究竟堅固成就,是我們要的呢?還是我們不要的呢?
  答:是我們要的。所以《首楞嚴經(jīng)》在教菩薩一切萬行,都能究竟堅固成就。所以《首楞嚴經(jīng)》歸類于“金剛三昧”的修證。
  如《首楞嚴經(jīng)》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CBETA,T19,no.945,p.130,a4~5)
  如此種種,凡是該佛經(jīng)的最終目的,是教我們成就所要的,就是屬于“金剛三昧”的修證。如是該佛經(jīng)的最終目的是教我們要空虛(空去)該境界的,就是屬于“空三昧”的修證。
  眾佛友!
  為什么我要跟大家說明這個先呢?
  因為如果大家不能分清楚,則在修證時,就會修行方向不明確,則往往障礙很多,不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快速成就該經(jīng)典所說的效果。
  如果大家能分清楚,則在修證時,就會修行方向明確,則能知道自己在修什么,則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快速的具足因緣成就結果,所以就能成就該經(jīng)典所說的效果。
  眾佛友!
  《心經(jīng)》是屬于修證“空三昧”。
  因為佛陀講《心經(jīng)》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教我們如何“度一切苦厄”。
  也因此,《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在后面也有說到:“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因此,我們要記得在學習《心經(jīng)》之時,要以“度一切苦厄”為最終目標來學習。才能深入體會《心經(jīng)》的精義。
  否則,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當我們不了解《心經(jīng)》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學習如何“度一切苦厄”。而將《心經(jīng)》理解為別的意思了,用在別的方面了,這時,可能學了十年的《心經(jīng)》而實際上自己身心的任何一個苦厄,也沒有去除。這哪能叫學《心經(jīng)》呢?!
  如果我們能把握住佛陀在講《心經(jīng)》時最終目的,是要教我們如何度一切苦厄,所以我們就學習如何度一切苦厄,我們也真的有效的運用《心經(jīng)》的教義,來一個一個地去除我們身心上的苦厄。則我們才能算是真的在學《心經(jīng)》。
  眾佛友!
  現(xiàn)在大家對從哪個方向來理解《心經(jīng)》的教義,有概念了。 所以,我現(xiàn)在再用白話,來從頭到尾,解說一遍《心經(jīng)》,接著我們再來一一深入說明為什么我會如此來理解《心經(jīng)》的。
  【白話《心經(jīng)》全文】
  題目:釋迦牟尼佛所教導“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重點開示
  唐朝精通經(jīng)律論的三藏法師玄奘奉皇帝之命而翻譯
  當觀世音自在菩薩,修行更深入運用“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時,如實觀照,并知見到對五蘊(肉身、感覺情緒、心中影音、審慮決定、認識觀念)的發(fā)展習慣皆是要朝向“令苦厄空虛”之下來發(fā)展,因此能度過這一切的苦難困厄。
  舍利的兒子(舍利弗)!有關色身(肉身)的一切發(fā)展習慣,不要異于(也就是不要忘記)是要在“令苦厄空虛”之下,才來發(fā)展。
  又在養(yǎng)成“令苦厄空虛”發(fā)展習慣時,不要異于(也就是不要害怕)發(fā)展色身(肉身)。
  又我們對色身的發(fā)展習慣,即是要在“苦厄空虛”之下,才開始發(fā)展。
  當發(fā)展習慣都能保持在“令苦厄空虛”時,即是大大發(fā)展色身的一切變化的最好時機。
  當我們想要發(fā)展“感覺情緒、心中影音、審慮決定、認識觀念”時,也是要如此注意這四個要點。
  舍利的兒子??!
  當我們對這些現(xiàn)象(肉身、感覺情緒、心中影音、審慮決定、認識觀念),都能真的做到是在“令苦厄空虛”之下來發(fā)展。這時,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也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這些現(xiàn)象的消失,也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
  又當遇到有垢穢的境界來時,也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當遇到清凈的境界來時,也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
  又當任何境界有所增加時,也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當任何境界有所減少時,也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
  因此,當我們是在“令苦厄空虛”之下來發(fā)展的習慣養(yǎng)成之后,再也沒有色身的苦厄了,再也沒有感覺情緒、心中影音、審慮決定、認識觀念的苦厄了。
  再也沒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的苦厄了。 再也沒有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的苦厄了。
  再也沒有因為眼睛所能攝受的境界所引起的苦厄了,乃至再也沒有因為意識所能攝受的境界所引起的苦厄了。
  再也沒有因為無明而引起的苦厄了。亦復再也沒有為了令無明消盡而引起的苦厄了。
  乃至再也沒有因為老死而引起的苦厄了,亦復再也沒有因為為了令老死消盡而引起的苦厄了。
  再也沒有因為為了知苦、離苦集、證苦滅、修苦滅之道而引起的苦厄了。
  再也沒有因為為了有效解決問題而引起的苦厄了,亦復再也沒有因為為了得到什么而引起的苦厄了。
  這是由于養(yǎng)成“令苦厄空虛”的發(fā)展習慣的結果,所以根本就無所謂“會得到苦厄”的緣故。
  舉凡發(fā)心覺悟有情的菩薩(菩提薩埵),也是依著「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來達到“度一切苦厄”的緣故,所以他們的心,對所遇到的任何境界再也沒有任何的掛礙了。
  因為不論遇到任何境界再也沒有掛礙的緣故,所以再也不會有任何的恐怖害怕了。
  在知見上,他們已能行空、行真實,所以能遠離顛倒的認知方式。在發(fā)展上,也能遠離夢想的發(fā)展方式。因此能究竟的將所有的苦都停止下來而成就“涅盤(苦的永遠止息)”。
  三世(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中的一切諸佛,也都是依“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來修證的緣故,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因此,可知“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是可以擴大運用而具有神效的訣竅。
  是可以廣大運用,并同時能顯發(fā)出智慧光明的訣竅。
  是無有任何其它的法門可以比這個法門再高妙的訣竅。
  甚至沒有任何法門跟這個“事先知道”的法門相等,具有相等的效果的訣竅。
  那是由于此法門對于去除一切苦厄,是真實有效,絕不虛妄的緣故。
  是故稱為“事先知道,因而能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訣竅。
  即然如是,所以用句口訣來總攝這個訣竅:
  運用吧!運用吧!運用這個法門渡過生死河岸吧!帶著眾生們運用這個法門渡過生死河岸吧!請記得要回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教“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的重點開示。
  完畢!
  祝大家度一切苦厄。
  作業(yè):
  一、請寫今天上課的心得。
  因為我要開會了。所以不好意思,得下了!
  886
  人多,我就不一一回禮了!
  再見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三講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三講
  日期:2007年10月08日
  初校:2007年10月08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二講中,我已經(jīng)用白話將心經(jīng)解說一遍?,F(xiàn)在我要依經(jīng)文來逐句說明。
  如果有哪位佛友!上次沒有上到課的人,請到:  http://www.hx1965.org/articles/news_view.asp?newsid=386 去參考。
  眾佛友!
  學經(jīng)者當知道,佛陀說法,是為了解決問題,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
  正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因此,我們在學習佛陀的教法(佛法)之時,要了解佛陀所說法的重點是要解決什么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心要”。
  眾佛友!
  例如:學武功時,也是如此,當師傅在教徒弟“武功招式”之時,徒弟要去體會這一招式是要做什么用的。是用來進攻的呢?還是用來防守的呢?
  又這徒弟還要深入知道這一招式,如果是進攻是攻擊對方的什么部位。如果是防守是防對方的什么樣的攻擊。
  又這徒弟還要深入知道這一招式,如果是屬于攻守合一的,他還得知道哪一手是攻?哪一手是防?哪一腳是攻?哪一腳是防?
  如此,才能在應敵之時,所學的招式,才能變?yōu)橛杏玫墓ナ乩鳌?br />   不然,只是運動運動,而不算是武功了!
  而這種學武功時,知道每一種招式,是做什么用。就叫“心法”。
  又學武功時,能深入知道每一種招式,如何巧妙變化的運用。就叫“深入心法”。
  眾佛友!
  現(xiàn)在就以學武功為比喻來說明學佛法也是如此的。
  什么是佛陀的教法的心法呢?
  就是我們要知道佛陀所教的法的每一個法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如何巧妙的變化運用。
  眾佛友!佛陀所教的教法,共分四大類:
  即“四種悉檀”:一者各各為人悉檀。二者對治悉檀。三者世界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
  悉檀,梵語 siddhanta ,宗旨目的。
  也就是說:
  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依其不同的宗旨目的來分,可以分為四類。
  一、個別指導(各各為人悉檀):其教法,是為了針對當事人而施設的,只適合當事人來運用。
  例如:周利盤陀伽,是屬于很特別的弟子,所以佛陀特別為他施設適用于周利盤陀伽個人適用的教法。
  又例如:佛陀的親弟弟難陀,是唯一佛陀強迫令其出家的。
  這些屬于只針對該眾生的特殊情況而施設的教法,只適用于當時個人的狀況。而不屬于可以常態(tài)使用的教法。就叫“個別指導”(各各為人悉檀)。
  二、針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教法(對治悉檀):其教法,是為了針對問題而施設的,只要有相同的問題的人,就可以運用這個教法來解決問題。
  例如:佛陀教不凈觀對治貪欲,教數(shù)息觀對治散亂,教緣起觀對治愚癡,教界分別觀對治我執(zhí),教念佛觀對治恐怖…如此林林總總。都是屬于對治悉檀。
  三、創(chuàng)造世界創(chuàng)造境界的教法(世界悉檀):佛陀的教法是針對為了成就某種境界或投生某種世界而施設的教法。
  例如:佛陀教觀無量壽佛經(jīng)就是在教韋提希夫人往生凈土的法門。
  只要有相同愿望,相同目標的人,就可以學習這個教法。
  四、指示永恒的現(xiàn)象真理(第一義悉檀):佛陀針對諸法實相來說明,開示永恒的真理來讓我們知道。這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每個人都應覺悟的。
  例如:佛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就是在教諸法實相,所以稱為“法印”。
  我們每個人,都應知道,每個人都應覺悟。
  而屬于“第一義悉檀”的教法,是不論我們覺悟不覺悟,懂不懂,修不修。其道理都是如此的,其現(xiàn)象也都是如此的。也就是永遠“諸行是無?!?、“諸法是無我”,只有“涅盤是寂靜”。
  所以對第一義悉檀的教法,我們無需“修”,而需“悟(照見)”。
  眾佛友!
  當知“第一義悉檀”才是佛陀教導的真正“心法”。而其它的“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世界悉檀”都只是“招式”。
  也就是說:佛陀教導我們“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世界悉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去了解“第一義悉檀”。
  如《大智度論》載:“復次佛欲說第一義悉檀相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經(jīng)?!?CBETA, T25, no. 1509, p. 59, b17~18)
  眾佛友!
  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載,佛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br />   當我們在為人演說佛法時,最后一定要會歸“不取于相,如如不動”的“第一義悉檀”的教法。
  也就是教導眾生永遠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
  如果我們所教的不屬于永遠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而是無常變化的,暫時可以用用的種種變化相,那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br />   現(xiàn)在,我們要深入探討《心經(jīng)》,所以在體會《心經(jīng)》的教法中的任何教法之時,請大家還要會歸“永恒的真理”來體會。才能真的學到“心”經(jīng)。
  現(xiàn)在要開始說明《心經(jīng)》。
  【經(jīng)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釋經(jīng)】
  當觀世音自在菩薩,修行更深入運用“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無后患地渡過生死河岸”的法門時,如實觀照,并知見到對五蘊(色身、感覺情緒、心中影音、審慮決定、認識觀念)的發(fā)展習慣皆是要朝向“令苦厄空虛”之下來發(fā)展,因此能度過這一切的苦難困厄。
  【說明】
  一、問:為什么將“觀自在菩薩”說成“觀世音自在菩薩”呢?
  答:觀自在菩薩,梵名 Avalokitesvara,或譯為:光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xiàn)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
  依玄奘大師的翻譯習慣,都是將 Avalokitesvara 譯為“觀自在菩薩”。
  而我取其圓滿的意思,所以依古譯經(jīng)師的“觀世音自在菩薩”為白話說明。令眾生了解Avalokitesvara本具二義。一、觀世音,二、觀自在。
  二、問:為什么此 Avalokitesvara 菩薩,有時名“觀世音”呢?
  答:《妙法蓮華經(jīng)》“無盡意菩薩…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br />   三、問:又為什幺此 Avalokitesvara 菩薩,有時名“觀自在”呢?
  答:《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jīng)》載:“爾時世尊。復遍觀察凈居天宮。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多眾生故。住陀羅尼形。而為眾生演說安立。勸進隨喜解其理趣。為修行者開示法要及諸護摩。善巧方便能獲無上正等菩提。及獲二乘人天之果。  以清凈身能為眾生作諸佛事。示現(xiàn)佛身。安立寂靜無住涅盤。若有眾生應以摩酰首羅身得度者。即現(xiàn)摩酰首羅身。為彼眾生演陀羅尼秘密之法。乃至應以帝釋之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呼羅伽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種種之身。乃至異類二足四足多足無足。有情無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即皆現(xiàn)之而為演說。以是義故名觀自在?!?br />   眾佛友!
  從這兒,我們就知道,為什么叫“觀世音菩薩”呢?是因為此菩薩是“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又我們也知道為什么叫“觀自在菩薩”呢?是因為此菩薩是“應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為之說法”,所以可以自在感應眾生的需要而現(xiàn)身,所以名為“觀自在”。
  四、問: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呢?難道還有“淺般若波羅蜜多”嗎?
  答:“般若波羅蜜多”本來就是甚深之法,沒有“淺般若波羅蜜多”。但是因為可以一直深入再深入的運用,所以說為“行深”也就是深入而行。
  五、問:是否有哪一部經(jīng)的經(jīng)文,有說明到“般若波羅蜜多”有深入運用的不同嗎?
  答:有。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載,佛陀在說明六度時,當說明“般若”一項時,說道:“出家菩薩處于空閑。親近供養(yǎng)諸佛菩薩一切智者。常樂聽聞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無厭足。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二障通達五明。說諸法要能決眾疑。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
  為求半偈棄舍身命。不憚眾苦志求菩提。即得成就’親近波羅蜜’。
  于大會中為人說法。于深妙義無所秘惜。能令發(fā)起大菩提心。于菩薩行得不退轉。常能觀察我身蘭若及菩提心真實法身。如是四種無有差別。如是如是觀妙理故。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般若波羅蜜多?!?br />   眾佛友!從這經(jīng)文我們就知道,要成就“般若波羅蜜多”是有所謂的深入的。
  當“般若波羅蜜多”再深入運用,將一切身心都是用來志求無上菩提時,這時般若波羅蜜多,就進升為“親近波羅蜜多”,意思就是更接近無上菩提。
  又當“般若波羅蜜多”再深入運用,來教導一切眾生也發(fā)菩提心,并深入觀照一切妙理(第一義悉檀)。這時“般若波羅蜜多”又進升為“真實波羅蜜多”。
  而當能如此層層深入而都能運用時,才名為“成就般若波羅蜜多”。
  眾佛友!
  如此,可知此般若法門是有所謂的“深入運用(行深)”的。
  六、問:在《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有說明到如何“行深”的經(jīng)文嗎?
  答:有。
  如:揭諦(運用吧!)揭諦(運用吧)波羅揭諦(運用此法門來度過生死河岸吧!)。就是屬于“般若波羅蜜多”。
  波羅僧揭諦(帶領著大眾運用此法門來度過生死的河岸吧!)。就是屬于“真實波羅蜜多”。
  菩提薩婆訶(請回向成就無上菩提)。就是屬于“親近波羅蜜多”。
  可見,此心經(jīng)的教法,還是有教我們要層層深入運用。所以名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眾佛友!因為我要開會的關系,現(xiàn)在只能說明到此。
  祝大家深入般若有效運用。
  作業(yè):
  一、寫心得報告。
  二、說明“四悉檀”。
  三、說明“般若波羅蜜多”如何行深。
  下課!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四講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四講
  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上一講說明“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經(jīng)文中的“觀自在菩薩”及“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而現(xiàn)在,我要給大家一個法門,只要您們來上課,就用這個法門來聽法。
  一、我在說明時,您們每個人都要有所回應,而別我在說明,您在閑聊,或做別的事。
  二、回應時,是將我所說的看一遍后,以密談的方式,以回憶的方式,一字不漏的打出來。如果做不到一次看全句,可以至少一次看一句或二句。以自己的能力來進步。
  三、打字時,前面加:師父說:……。
  四、如此之法,是為了幫助您們學習時能專注,并令您們能看清楚我所說的。
  五、又如此之法,可以訓練您們,增加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及打字能力。
  好了!希望大家能以想要進步再進步的心來學習此法門。
  也希望大家能因為此法門來成就“多聞第一”。
  又如果有事,就去做,別擔誤了工作。
  眾佛友!
  平時,我們在聽法,甚至聽人說話,也都可以學“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
  眾佛友!
  現(xiàn)在我來深入說明。
  當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共有四個法門。
  哪四個法門呢?一、行。二、深。三、般若。四、波羅蜜多。
  我現(xiàn)在來一一說明。
  一、行:發(fā)展、運用、實踐也。
  二、深:深入,進步再進步也,加深加廣有效的運用范圍也。
  三、般若:
  般若,是梵語prajna的音譯。pra 是“事先”,jna是“知道”。所以加起來就是“事先知道”之意。
  又為了真的能“事先知道”。又有五個法要運作:
  (一)事先觀察。(二)事先了解。(三)事先準備。(四)事先預防。(五)事先做好心理建設。
  例如:我在佛學院帶學僧。有時我有事需要學僧幫忙。
  這時為了我能運用“般若”法門來令我無論學僧反應如何我都能解脫該境界。
  我就“事先觀察”,當我們跟學僧提出來我需有人幫忙時。這時可能會沒有??赡苤挥幸粋€人。可能只有二個人??赡苤挥腥齻€人?;蚩赡苁侨康娜藥兔?。
  我就“事先了解”不可以認為一定會有人幫忙。也不可以認為一定沒有人幫忙。
  我就“事先準備”如果沒有人幫忙我就如何如何做。如果有一個人幫忙我又當如何如何做。如果有二個人幫忙我又當如何如何做?!酥寥绻腥康娜藖韼兔Γ矣之斎绾稳绾巫?。
  又我就“事先預防”如果自己在做,或有人幫忙之下,會有什么危險的事,或無效的情況,或后患的情況,我都事先教導說明令我自己,或整體都事先了解,事先準備。
  又我就“事先做好心理建設”如果自己做得很好或做得不好有人評語時當如何解脫該境界。如果幫忙的學僧被別人評語時我該如何幫助他們先心理建設令他們也能解脫一切境界。
  好了!當我都“事先知道”我就去做。
  往往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發(fā)展。所以能“度一切苦厄”。
  現(xiàn)在來深入說明,“般若”與“智慧”“聰明”有什么不同嗎?
  雖然有關這個問題,我以前也說明過。但是我現(xiàn)在還是不厭其繁,再說明一次。也希望大家能不厭其繁,再次深入觀察。
  為什么呢?
  因為任何一個法,只要再次的觀察,就會有再深入的體會與了解。所以我們要有樂于玩習再三,乃至千萬遍的心。
  《中阿含經(jīng)》“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玩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CBETA, T01, no. 26, p. 423, a27~28)
  現(xiàn)在我就來說明“般若”跟“智慧”“聰明”這些詞的含義。
  為了解說這些詞,其實同時要說明下列的諸詞:
  一、福報。二、聰明。三、知識。四、技術。五、智。六、慧。七、智慧。八、般若。九、般若波羅蜜多。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福報:就是指善的因緣力。
  例如:有人愿意幫助我們做好事,就有善的因緣力,就是有福報。沒有人愿意幫助我們做好事,就是沒有善的因緣力,就是沒有福報。
  又有人愿意幫助我們做惡事,就是有惡的因緣力,就是沒有福報。沒有人愿意幫助我們做惡事,就是有善的因緣力,就是有福報。
  如此,一切的人、事、時、地、物種種善的因緣力。都是屬于福報。
  而這一切“人、事、時、地、物”是屬于福報中的“依報”。
  又身心的種種善的因緣力,也是屬于福報。
  例如:四肢健全、耳聰目明、記力好如此種種。
  又這種屬于身心的種種善的因緣力的福報,名為“正報”。
  眾佛友!
  二、聰明:指耳聰目明記憶力好。
  眾佛友!我們每個人,天生就能“耳聰目明記憶力好”嗎?
  答案是“不一定”。
  那么,是怎樣的人,能“天生耳聰目明記憶力好”呢?
  當然就是,上輩子“有修福報”的人。才能這輩子一出生就感應而成就如此的“正報”。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下一輩子一出生就“聰明”,則現(xiàn)在就要開始“修福報”。
  三、知識:如實的認知。
  眾佛友!
  一個耳不能聽,眼不能見,記憶力差的人,是很難能如實的認知的。
  例如:“瞎子摸象”就是最好的例子。
  又如:現(xiàn)今常常有新聞說某某老人得癡呆癥,迷路回不了家。
  可見,沒有“聰明”是很難有“知識”的。
  也就是說:耳不聽,眼不明,記憶力不好者,是很難具足如實的認知的!
  又深入觀察“有聰明者,就能有知識”嗎?
  答案是:“不一定”。為什么呢?
  豈不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如果有一個人,天生聰明。二歲時,就能背誦五首唐詩。人們就以為他是天才兒童。
  但是如果此人,到了二十歲時,也還只會背這五首唐詩。人們就不會說他是天才了。
  為什么呢?因為他沒有進步。
  同樣的,天生聰明者,要能具足“知識”,就要進步,也就是要多看、多聽、多學。
  所以古德有云:“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br />   所以我們如果想要聰明,當修福報。想要有知識,當多看多聽多學。
  又我們多看多聽多學,不是亂看亂聽亂學。
  而是要跟“善知識”學。
  譬如:
  有三兄弟,他們都想學煮飯。
  大哥心想,我最大,最聰明,我自己來研究,必然能煮出又香又Q的飯來的!就開始“閉門造飯”。結果浪費了很多米水,也還沒有煮成功。
  這時二哥心想:這大哥“閉門造飯”太自大了,也太浪費。我要找同樣想要學煮飯,而不會煮飯的小朋友來一起研究。眾志成城,就能研究出來的。
  結果,也一樣,浪費了更多的米水,也還沒有煮成功。
  這時小弟心想,這大哥“閉門造飯”,二哥“眾人造飯”。都是浪費,不如我去問媽媽。于是小弟,問了媽媽,立刻就學會了。
  眾佛友!
  就依這個譬喻來說明。
  就算這三兄弟的聰明才智,都是一樣的。
  只有親近善知識,如小弟問媽媽學煮飯,是最有效的。能立即學到“知識”。
  眾佛友!同樣的,縱然您天生聰明絕頂,當知也要親近善知識。
  如此,才能成就“如實的知識”。
  四、技術:有用有效的技能。
  眾佛友!
  不聰明,又沒有知識的人,能學得好“技術”嗎?
  當然不可能的。
  就如同,英文單字都背不起來,也沒有英文文法的知識者,是不可能學好講一口流利英文的技術的!
  又眾佛友!
  有聰明,有知識,就一定有技術嗎?
  答案是“不一定”。
  哪么,要如何才能從有聰明有知識,變成有技術呢?
  答:當多加有效的練習。
  例如:
  有人想學打字,他很聰明,能記住鍵盤的按鍵位置,他也有所有相關打字的知識,知道每個指頭當如何放,如何用。
  但是他如果從來就不練習,他是不可以成就每分鐘一百個字的技術的!
  因此,可知,想要成就技術,除了要“聰明、知識”,還要多加“練習”才能成就高超的技術的。
  眾佛友!由于我要開會了,所以今天就說明到此,祝大家懂得修福、修聰明、修知識、修技術!
  作業(yè):
  一、請寫出上課“復打我所說的話”如此法門的心得。
  下課!
  我下了!886
  眾佛友!
  也希望我們都還要在打字上更加進步。
  熟而生巧,巧而生妙,妙而通達,達而神乎其技,臻至出神入化。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五講
  眾佛友!
  一樣的,請大家復打。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五講
  日期:2007年10月22日
  初校曰:2007年10月24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四講中,我有提到為了了解“般若”一詞,要說明十個詞。
  即:一、福報。二、聰明。三、知識。四、技術。五、智。六、慧。七、智慧。八、般若。九、般若波羅蜜多。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我上次只說明了前面四個詞“福報”“聰明”“知識”“技術”。
  現(xiàn)在我接著說明:
  五、智: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當一個人,有了“福報”“聰明”“知識”“技術”。就一定可以具足“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答:不一定。
  為什么?
  例如:
  有人具福報本不缺錢,此人亦聰明記憶好,并且有知識,有技術。什么技術?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開鎖的技術。但是他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技術高超,就去當小偷為了好玩。結果被捉去關了。
  這時,沒有人會說他有“智”的。
  因為他并沒有善用他的“福報、聰明、知識、技術”來有效解決他的問題,反而是用來增加更多自己及別人的問題。
  又例如:有人開車技術高,就習慣飆車,結果車禍或受傷,或死亡,或車毀……。
  這時,也不會有人說他有“智”,因為同樣地,他并沒有善用他的“福報、聰明、知識、技術”來有效解決他的問題,反而是用來增加更多自己及別人的問題。
  但是,如果有人開鎖技術高,而發(fā)明不容易被開的鎖,申請專利,所以賺大錢,全家生活改善。
  這時,人們就會說他有“智”。因為他有效運用了“福報、聰明、知識、技術”來解決問題。
  又如,有人開車技術高超,而不飆車,但是當開車時,遇緊急狀況,因為依著高超技術,逢兇危而化為安,這時車上的人,都會說他「技術高超,才能化險為夷」,而這就是屬于「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智」。
  六、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
  問:有智(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人,就會有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嗎?
  答:不一定。
  為什么呢?
  例如:
  有人感冒了,他有福報可以遇到良醫(yī),他也有聰明記住此良醫(yī)的地址電話,他也有知識能正確在就醫(yī)過程中先如何正確處理自己的疾病而不令惡化太快,他也有技術能開車到良醫(yī)所在地,他也能正用這些福報、乃至技術等而來到醫(yī)生處也有效解決此感冒的問題了。
  但是這不表示,他已經(jīng)有能力令此感冒不再產(chǎn)生。
  如果他能請教良醫(yī)而知道感冒的原因,所以他能注意,并養(yǎng)成習慣,令同一個原因,不會再產(chǎn)生,所以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再次感冒,這時,他就具有“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了。
  又問:有“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就一定有“智(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答:這也不一定。
  為什么呢?
  例如:
  有人有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他不想要有婚姻的麻煩,所以就不結婚,而出家去了。所以解脫了所有有關婚姻相關的一切問題了。但是不表示,他就有能力當他還俗結婚后就有能力解決夫妻之間的問題,小孩的問題,家庭的問題。
  因此,可見“智(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是兩件事,兩種不同的能力,兩樣都要學。
  七、智慧:有效解決問題,并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
  當大家了解了“智”與“慧”,這時有關“智慧”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八、般若: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的能力。
  眾佛友!
  問:有智慧(有效解決問題,并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就一定會有“般若(具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的能力。)”嗎?
  答:不一定。
  為什么呢?
  例如:
  有人生病時能解決,生病后也跟良醫(yī)學會了預防。但畢竟,還是有生病,有痛苦產(chǎn)生之后才來處理。而非在疾病未產(chǎn)生以前就處理掉了。
  如果有人能在未感冒之前,就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所以基本上不會生病,但是萬一不小心生病了,還是有“智慧”來處理。所以這種比“智慧”再高一級的能力,叫“般若”。
  眾佛友!
  有“智慧”不一定有“般若”。但是有「般若」一定會有「智慧」。
  又眾佛友!
  有時,佛經(jīng)中,將“般若”譯為“智慧”。
  這時,就是將“智慧”一詞中的“慧”是指“深慧”也就是“般若”來解釋。
  眾佛友!
  “慧(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如果要廣義來說,是歸屬于“般若”的最初淺的運用。
  換句話說“般若”是“慧”的深入運用。
  又因為“般若”的運用,不但是“慧”的深入運用,而且還具備了“智”的運用,所以有時“般若”在佛典中被譯為“智慧”來解釋,也是可以的。但是這時,對“智慧”一詞的解釋就要依“般若”一詞的原意來解釋,才能通。
  現(xiàn)在為了令大家有更明確的了解,所以我將“智”“慧”“智慧”“般若”四個詞,用個例子來說明令大家一目了然!
  一、智:生病懂得看對醫(yī)生所以能將病治好,但不懂得學會預防。所以生病時,及以后都還是會有生病之苦。
  二、慧:能從別人生病中吸取教訓,學會預防所以就不會生病。但是實際上如果生了病,并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將病醫(yī)好。所以萬一生了病,還是有生病的痛苦。
  三、智慧:生病時懂得看對醫(yī)生,同時從中吸取教訓學會預防所以以后就不會再生同樣的病了。這中間還是有之前生病的痛苦。
  四、般若:未生病,就事先從生病的人身上,及從良醫(yī)處,知道了病的苦,學會有病時如何治療,學會如何預防,并且,也將福報修好了,所以到時不會遇不到良醫(yī),也不會得不到藥,所以不論將來有病無病都能令問題的苦減到最少,甚至沒有苦。
  又眾佛友!
  如果有人將“福報、聰明、知識、技術、智慧”用來對未來做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那這時這“智慧”就是“般若”了。
  因此,我也才會說“般若”是“智慧”的深入運用。
  眾佛友!我們接著說明下一個詞:
  九、 般若波羅蜜多:運用事先知道的能力來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渡過生死河岸。
  問:有“般若”就一定有“般若波羅蜜多”嗎?
  答:不一定。
  為什么呢?
  例如:
  如佛經(jīng)中載轉輪圣王,因為行十善,所以就能感得今生沒有任何的疾病,而只有六個?。吼?、渴、小便、大便、老、死。
  對疾病而言,這轉輪圣王,也真的完全將“般若”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了。
  但是,這轉輪圣王,還是避免不了還得受輪回之苦。
  因此,可知這轉輪圣王,雖然具足“般若”能行十善,所以可以將這疾病的苦大部份都事先處理掉了,就算剩下的苦也是很少的。但是這“輪回”的苦。還是不能免除,所以根本還未能渡過生死河岸。所以他還不能算有“般若波羅蜜多”。
  如果有人運用“般若”來解脫“生死輪回的苦”,那時就叫“般若波羅蜜多”。
  如果有人還未解脫生死輪回,但是已懂得運用“般若”來朝向“對岸”。這時名“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果有人已解脫生死輪回,但是度眾生而未圓滿,所以還未成佛。但是他是運用“般若波羅蜜多”來廣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渡過生死河岸。這時名“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觀世音自在菩薩,雖然過去成佛過了。但是他后來又重新發(fā)深重愿,要度更多眾生,所以現(xiàn)在還在行菩薩道??梢娝呀?jīng)具足“般若波羅蜜多”。
  又觀世音自在菩薩是運用他的“般若波羅蜜多”來施設眾生方便善巧,來令眾生朝向解脫成佛發(fā)展,所以他現(xiàn)階段是屬于“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又觀世音自在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他如實的去觀照五蘊,知見到五蘊要如何發(fā)展才能空掉苦厄,所以他就有能力在度眾生之時,不會引發(fā)任何一點點的苦厄。
  眾佛友!
  這就是觀世音自在菩薩對“般若波羅蜜多”法門的有效運用的實例。
  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眾佛友!
  問:有“般若波羅蜜多”就一定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答:不一定。
  為什么呢?
  發(fā)心的問題。
  怎么說是“發(fā)心的問題”呢?
  答:對“般若波羅蜜多”的運用有下列四類人:
  (一)發(fā)小乘心:只想要解脫三界輪回,并還未曾發(fā)心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只是運用“般若”來達到“波羅蜜多”。所以這種人還不一定能成佛。
  (二)發(fā)中乘心:只想要解脫三界輪回,并愿意在無佛的時代來接引眾生令眾生種福田。雖然能運用“般若”來達到“波羅蜜多”,也能“行般若波羅蜜多”來接引眾生修福。但是因為也沒有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也還不會趣向成佛。
  (三)發(fā)大乘心:想要解脫三界輪回,更想要解脫一切境界,更想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想要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菩提。雖然這類修行人,能修學“般若”。進一步也能運用“般若”來“波羅蜜多”。也能運用“般若波羅蜜多”來度眾生。也能運用“般若波羅蜜多”來幫助自己及眾生來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還未成佛,而只是趣向成佛。
  (四)發(fā)最上乘心:這又可以分二類:
  1.發(fā)最上乘心,處菩薩位:即發(fā)心要善用一切時間因緣來幫助一切眾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自己則還未成就無上菩提。
  這類人范圍很廣。
  從初發(fā)心的凡夫菩薩,直到已成佛過又重新發(fā)愿的妙覺菩薩,都算。
  但是,當知,有些菩薩修行是發(fā)最上乘心,但有些菩薩只發(fā)大乘心來修行,并未發(fā)最上乘心。
  又當知,“妙覺菩薩”一定是以最上乘心來修行。
  2.發(fā)最上乘心,處于佛位:一切諸佛,必然是以最上乘心在度眾生。
  眾佛友!
  這四類人,對“般若波羅蜜多”的運用,是層層深入的。
  其中,發(fā)最上乘心,處凡夫位的菩薩,還不具般若波羅蜜多。但趣向般若波羅蜜多。
  又其中發(fā)最上乘心,處圣位的菩薩,則具足般若波羅蜜多。
  眾佛友!
  從發(fā)小乘心的阿羅漢、發(fā)中乘心的辟支佛、發(fā)大乘心的圣位菩薩、發(fā)最上乘心的圣位菩薩,到行最上乘行的佛。他們對“般若波羅蜜多”的運用都是一個比一個深入。
  眾佛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我們的修行成果的最終目標。
  又眾佛友!
  我們自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并以最上乘行來廣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直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我們永遠的,最終極目標。
  眾佛友!
  如果以這個“發(fā)最上乘心”的角度來看,當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是過程。而非最終極的目標。
  自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并永遠以最上乘行來廣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直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并懂得用最上乘行來度一切眾生發(fā)最上乘心,行最上乘行。才是最終極目標。
  眾佛友!
  請大家要發(fā)最上乘心,行最上乘行。
  因為有人來修理東西,我要去看一下。所以今天上課到此,謝謝各位。
  祝發(fā)最上乘心,行最上乘行。
  下課!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六講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六講
  日期:2007年11月05日
  初校日:2007年11月12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五講中,終于我將有關十個詞:“一、福報。二、聰明。三、知識。四、技術。五、智。六、慧。七、智慧。八、般若。九、般若波羅蜜多。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介完畢。
  如果大家有仔細深入觀察思考者,就知道這十個詞之間的差別點。
  眾佛友!
  現(xiàn)在,我們就是要依這十個詞的定義來深入理解《心經(jīng)》的教誨。 如經(jīng)文所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br />   就是整部《心經(jīng)》的核心。
  也可以說,其實《心經(jīng)》只要這句經(jīng)文,就算己經(jīng)教導完畢。 接著以下的經(jīng)文,其實只不過是用來解釋如何以“般若波羅蜜多”來“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br />   眾佛友!
  《心經(jīng)》經(jīng)文,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笔窃谡f明“照見色蘊皆空,度有關色蘊的一切苦厄。”
  又《心經(jīng)》經(jīng)文,從“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則是在略說。我們需要將之展開,令成為: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br />   因此,可知有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在說明“照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皆空,度有關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一切苦厄。”
  也因此,其實,從“色不異空”一直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逼鋵嵰惨呀?jīng)算是將“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解釋完畢了。
  現(xiàn)在我就來一一說明及分析。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用白話來說,就是:“觀照五蘊,知見行為習慣在發(fā)展五蘊時要如何才皆能空掉會引發(fā)苦厄的行為習慣,所以能度過有關五蘊的一切苦厄。”
  接著經(jīng)文就先說明如何“照見色蘊皆空,度色蘊的一切苦厄”。那就是有四個重點:
  一、“色不異空”:在發(fā)展有關色蘊的行為習慣中,不要忘了要先空掉會引發(fā)苦厄的行為習慣。
  例如:
  喝水,是屬于有關發(fā)展色蘊的行為習慣。
  因為,“身體”屬于“色蘊”。
  喝水,是為了“身體”能解渴,能存活。所以喝水是屬于發(fā)展色蘊的行為習慣之一。
  (一)不注意水溫,因此喝水時,就會被燙傷。這是“危險”的喝水習慣。
  (二)不注意有效,因此喝了太甜或太咸,所以越喝越渴。這是“無效”的喝水習慣。
  (三)不注意后患,因此喝了太多,所以等一下一、兩個小時不能離席去洗手間時,就會造成內急而又走不開的麻煩。這是“有后患”的喝水習慣。
  因此,如果套在“色不異空”的經(jīng)文來解說“喝水”一事。則是: 喝水不要異于空掉其苦厄。
  用白話一些來說。就是:
  喝水時不要忘了要空掉“不注意水溫而燙到的苦”,要空掉“喝太咸或太甜而越喝越渴的苦”,要空掉“喝太多造成后患的苦”。
  二、空不異色:為了空掉會引發(fā)苦厄的行為時,不要害怕發(fā)展色蘊。
  例如:“喝水”一事。
  不要因為為了空掉有關喝水時因不注意水溫而燙傷的苦,為了空掉有關喝水時因喝太咸或太甜而越喝越渴的苦,為了空掉有關喝水時因沒注意后患而造成未來的苦,所以就害怕不敢喝水。
  (三)色即是空:當想要安全有效無后患的來發(fā)展色蘊時,就是要空掉發(fā)展色蘊時的危險習慣、無效的習慣、有后患的行為習慣。
  例如:再以“喝水”為例。
  當想要喝水時,就是要控制自己是在注意水溫、注意不要越喝越渴、注意不會引發(fā)后患之下來喝這水的。
  (四)“空即是色”:就是要養(yǎng)成行為習慣都不會引發(fā)苦的情況之下(苦空),才是好好發(fā)展、大大發(fā)展色蘊的時機。
  例如:
  再以喝水一事。
  當喝水時,己知避開燙到的危險,避開越喝越渴無效的喝水方式,避開有后患的喝水習慣,這時不論要喝咖啡、喝茶、喝果汁……等等,也都是要如此來做。所以要喝什么都可以,也都不會引發(fā)苦了。
  因此,就能度過有關“喝水”的一切苦厄了。
  從這個例子說明,就知道,為了度一切苦厄。
  有四個重點要學:
  一、五蘊不異空:想發(fā)展五蘊時,不要忘了要先空掉其苦厄。
  二、空不異五蘊:想要空掉苦厄,不要因此而害怕發(fā)展五蘊。
  三、五蘊即是空:實際發(fā)展五蘊時,就是要在空掉苦厄之下才來發(fā)展。
  四、空即是五蘊:當養(yǎng)成空掉苦厄的習慣后,就是真正發(fā)展五蘊的時機。
  現(xiàn)在來一一說明“色、受、想、行、識”之定義。
  如果簡單來說:
  一、色蘊:就是色身及山河大地等環(huán)境。
  二、受蘊:就是感覺及情緒。
  三、想蘊:就是心中的影音印象。
  四、行蘊:就是審慮、發(fā)動、決定。
  五、識蘊:就是六識的種種作用。
  現(xiàn)在我依經(jīng)文的定義來一一說明:
  因為《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并未對“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個詞做說明,所以我現(xiàn)在“以經(jīng)解經(jīng)”的方式,引用別的經(jīng)文來說明。
  如《雜阿含經(jīng)》載“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該經(jīng)又接著解釋“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br />   因此,我們就要知道“色蘊”就是“色受陰”,其定義就是:“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用現(xiàn)在白話來說:“色蘊”就是“固體(地大)、液體(水大)、能量(火大)、氣體(風大)”這四大,及這四大所組合而造的種種。
  因此,色身,就是屬于“固體(地大)、液體(水大)、能量(火大)、氣體(風大)”這四大所組合而成的。
  所以我才會說“色身”是屬于“色蘊”。
  所以《圓覺經(jīng)》載,佛說:“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fā)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于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于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br />   又因為山河大地這外在的環(huán)境,也是四大所組合而成的,所以名為“外四大”,也是屬于“色蘊”。
  《大般涅盤經(jīng)》載“譬如種子,自有四大,緣外四大,而得增長芽莖枝葉。”
  這時,我們就知道這外四大,是指“空氣(風大)、水分(水大)、土壤(地大)、陽光(火大)”。
  因此,如果將這“內四大”及“外四大”來代替“色蘊”,則“照見色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本涂梢愿臑椤罢找妰人拇蠹巴馑拇蠼钥?,度一切苦厄。”
  又“色不異空”乃至“空即是色”這四句,則也可以改為“內四大及外四大不異空”乃至“空即是內四大外四大”。
  用白話來說就是:
  我們要觀照在發(fā)展內外的地水火風之時,如何能皆令空掉所有的苦,所以能度內外四大的一切苦厄。
  而我剛剛所舉的“喝水”一例,就是屬于“水大”的例子。 所以希望眾佛友,依生活中,實際來一一深入觀照,度一切苦厄。 因此,這時,您就會發(fā)覺,連穿衣(屬火大),吃飯(屬地大),呼吸(屬風大),我們都要觀察其發(fā)展的行為習慣,要如何皆令空掉苦厄。
  眾佛友!
  四大過多,會引發(fā)苦。
  四大太少,也會引發(fā)苦。
  四大平衡才能將苦厄減到最少。
  《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太子又問。何謂為病。答曰。夫謂病者。皆由嗜欲。飲食無度。四大不調。轉變成病。百節(jié)苦痛。氣力虛微。飲食寡少。眠臥不安。雖有身手。不能自運。要假他力。然后坐起?!?br />   眾佛友!四大不調,就是病因。
  所以我們要觀四大,調四大令平衡。
  二、什么是“受蘊”?
  《雜阿含經(jīng)》“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br />   如果依這個經(jīng)典的說明,是將“受蘊(受受陰)”解釋為“因六根觸六塵而產(chǎn)生的感受”。
  《正法念處經(jīng)》“因眼,緣色、緣明、緣空、緣于憶念,而生眼受。所謂:‘苦、樂、不苦不樂。’”
  這經(jīng)正說明“眼受”生起的緣。
  但是這時,此經(jīng)又將“受”分為“苦、樂、不苦不樂”。 從這兒,我們就知道:
  一、受蘊,其實定義就是“六受身”。
  二、受蘊,如果依“六受身”的感覺,引發(fā)情緒的“苦、樂、不苦不樂”。也是屬于“受蘊”。
  也正因為如此,我在解說“受蘊”時,都說明成“感受及情緒”。 如果將現(xiàn)在我們對“受蘊”的定義代入《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則為“照見六種感受及三種情緒的發(fā)展皆令空掉一切苦厄,則能度這一切感受及情緒的苦厄。”
  如何度情緒的苦厄呢?
  也就是:“于樂受,不貪愛。于苦受,不嗔恚。于不苦不樂受,不愚癡?!眲t能空掉這三受(情緒)的苦。
  如《持世經(jīng)》載“是凡夫若受樂,為愛結所使,以愛結所使故,能起惡業(yè)。若受苦,為恚結所使,以恚結所使故,起諸惡業(yè)。若受不苦不樂受,為無明結所使,是人因無明結所使故,不脫憂悲苦惱?!?br />   《持世經(jīng)》“是人于樂受中除卻愛結。于苦受中除卻恚結。不苦不樂受中知見無明結故。勤行精進。菩薩爾時。若受樂受,心不生愛。若受苦受,心不生恚。若受不苦不樂受,心不生癡?!?CBETA,T14,no.482,p.647,a27~29)
  眾佛友!
  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不論什么感受情緒來,都要“知而不著”不要被綁住也(結),也不要被感受情緒給控制也(使),而是要知道“我能產(chǎn)生感受情緒,而感受情緒非我”。
  又要知道“我能改變感受情緒,控制感受情緒。而感受情緒,都不能改變我及控制我。”
  但是,當有人一起不正見,以為“感受情緒”可以控制自己時,則這時自己就是被“結使(被綁住,被控制)”了!
  眾佛友!
  就如同我過去曾經(jīng)跟您們說過看牙醫(yī)時的經(jīng)驗一樣。我就是了解“我可以產(chǎn)生感受情緒,我可以控制感受情緒”所以我才能度牙醫(yī)洗牙、補牙、拔牙等等的苦厄。 但是,一旦“一念不覺”以為是“感受情緒是我”。這時就會被感受情緒給綁住而被控制,就很苦了。
  因此,用《心經(jīng)》的話來說明,則是:
  一、受不異空:當看牙醫(yī)時不要忘了要控掉感受引起的苦厄。 有關這個我有教過大家很多方法:
  如:“接受一切感覺,不排斥任何感覺”。
  又如“觀自己如死人,任人處理尸體”。
  又如“將注意力注意全身,則感覺就會減弱?!?br />   又如“將注意力放在身上不痛的部位游走,則痛就會更減輕?!?br />   又如“將注意力完全不放在身體上,則完全都不會覺得痛?!?br />   二、空不異受:為了空掉看牙醫(yī)的苦痛,別因此而害怕看牙醫(yī)。
  三、受即是空:當您要去看牙醫(yī)時,就是要運用之前所說的方法來空掉牙齒的疼痛。
  四、空即是受:當您之前所有的方法都能自在運用來空掉看牙醫(yī)的疼痛時,就是可以安心看牙醫(yī)的時候。
  眾佛友!
  因為我跟學僧有約,要處理他們的事。所以得下了!
  今天就說明到此。
  大家還未復打完畢者,請繼續(xù)!
  祝大家健康、平安、解脫、自在,度一切苦厄。
  作業(yè):
  一、請于實際生活中,選擇一樣來“運用四個重點”來學度其苦厄。并寫報告給我。
  下課!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七講
  信解行愿對【智慧吉祥】說:恭請師父上課!
  【智慧吉祥】對信解行愿說:好!
  上課了!
  眾佛友!
  請大家“復打”。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七講
  日期:2007年11月12日
  初校日:2007年11月21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六講中,我們討論了!《心經(jīng)》的度一切苦厄的四個重點:“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br />   【經(jīng)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釋經(jīng)一】舍利弗!這五蘊諸法,當我們能空掉其苦厄時的現(xiàn)象是:再也不會因五蘊的產(chǎn)生而引起苦厄了。再也不會因五蘊的消失而引起苦厄。再也不會因五蘊的垢穢而引起苦厄了。再也不會因為五蘊的清凈而引起苦厄。再也不會因為五蘊的增加而引起苦厄。也再也不會因為五蘊的減少而引起苦厄了。
  【釋經(jīng)二】
  舍利弗!當我們有能力空掉五蘊的一切苦厄之時,就能照見五蘊的實相是:我們的自性,根本不隨五蘊的苦厄的生滅,而生滅。我們的自性,根本不隨五蘊的垢凈而垢凈。我們的自性,根本不隨五蘊的增減而增減。換句話說:當五蘊在生滅時,我們的自性還是不生不滅。當五蘊在垢凈之時,我們的自性還是不垢不凈。當五蘊在增減時,我們的自性還是不增不減。
  【說明】
  眾佛友!
  有關“是諸法空相……不增不減?!边@一句經(jīng)文,為什么會有二種解釋呢?
  那是因為“相”這個字有二種解釋。所以才會如此的。
  “相”字,有哪兩種解釋呢?
  一、現(xiàn)象:指隨因緣變化的種種現(xiàn)象。
  二、實相:永恒的真理,或因緣果報的真理。
  如今,如果要將“相”字,同時含著“現(xiàn)象”及“實相”二義來解釋“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話,則可以如此來理解:
  當我們對五蘊諸法,都能空掉其苦厄的現(xiàn)象而照見其實相時,則能覺悟到:不再因為五蘊的生滅而引發(fā)苦厄,所以五蘊生滅了,自性并不生滅。
  也不再因為五蘊的垢凈而引發(fā)苦厄,所以五蘊有垢凈時,自性是不垢不凈。
  也不再因為五蘊的增減而引發(fā)苦厄了,所以當五蘊增減時,自性是不增不減。
  眾佛友!
  我如此的理釋,因為是第一次如此合并理釋。用詞,還有點生疏,希望大家能“依義不依語”,深入觀照五蘊的現(xiàn)象及實相。
  又眾佛友!
  有關“自性”一詞,如果大家還不是很明白,請大家去看看“什么是自性?”一文:http://www.hx1965.org/articles/news_view.asp?newsid=389
  現(xiàn)在我來深入分析,為什么“當不再因為五蘊的生滅而引發(fā)苦厄時”,這時雖然五蘊生滅了,而同時能覺悟到“自性不生不滅”。
  眾佛友!
  當五蘊因緣,生起苦厄時,眾生因為不知道如何去除五蘊的苦厄,就以為五蘊就是我,我就是五蘊。
  又當五蘊因緣生起苦厄的因緣消失時,眾生因為不知道五蘊的苦厄為什么會消失,所以就誤以為五蘊的苦厄消失,我就不會感受到苦。所以還是以為五蘊就是我,也就是以為五蘊性相就是自己的性相(自性)。
  因此,當眾生誤以為五蘊的性相,就是自己的性相時。這時,一旦五蘊敗壞,就會擔憂、悲哀、痛苦、煩惱。
  又因為眾生誤以為五蘊的性相就是自己的性相時,這時,當五蘊產(chǎn)生時,就會貪愛、執(zhí)著、保護、爭奪。
  因此,這時,不論五蘊是產(chǎn)生或敗壞,都會引發(fā)種種的苦厄。
  這都是因為對五蘊與自性沒有充分了解,誤以為“五蘊是自性(我)”所引起的。
  這也都是因為沒有能力去除五蘊生滅的因緣所引起的誤解。
  但是,當我們有能力,不論五蘊的生起或消失(敗壞)之時,都能空掉其苦厄。
  這時,我們會覺悟到,當五蘊在生滅時,苦厄并沒有隨之生滅。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能度五蘊的一切苦厄了。
  這時,我們就會發(fā)覺自性是自性,五蘊是五蘊。五蘊生時,自性還是在。五蘊滅時,自性還是在。
  又進一步就會發(fā)覺:
  五蘊只不過是自性的一個小部份的“現(xiàn)象”而已。不是自性本身,但又不離自性。
  如果用譬喻來說明:
  自性如大海,五蘊身只是大海中的一個水泡。
  如《首楞嚴經(jīng)》佛說:眾生“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CBETA, T19, no. 945, p. 110, c28~p. 111, a1)
  又如《首楞嚴經(jīng)》載,當阿難及大眾悟到五蘊身如一浮漚時: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掌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br />   眾佛友!
  當我們真能空掉五蘊的一個苦厄之時,自然就能體會到這一點。
  為什么呢?
  為什么只要空掉五蘊的一個苦厄,就能體會到“自性如大海,五蘊身只是大海中的一浮漚”呢?
  眾佛友!
  譬如有人想要知道大海水的味道,這時他并不需要飲盡全部的海水,只要嘗一滴海水,也就能知道海水的味道了。
  同樣的!
  如果想要照見自性解脫味,只要能度五蘊的一個苦厄,就能體會。
  如果能度盡五蘊的一切苦厄,則是圣人了。
  聽我一偈:
  一心向往于法味,法海游遍不曾嘗,一朝停歇嘗一口,從此至今味無窮。
  眾佛友!
  一切眾生無不向往解脫味。
  然而一切眾生身口意業(yè)種種造做,隨其選擇,都不選擇安全有效無后患的解脫味來嘗嘗。
  從無始生死以來,眾生一直都是選擇危險、無效、有后患的在造作。所以從來就不曾品嘗到“解脫的滋味”。
  一旦,有一天,狂心一歇,愿將一件事,只要愿意將一件事,往安全有效無后患來發(fā)展。這時他就能品嘗到“解脫的滋味”。
  當眾生一旦品嘗到解脫味,就永遠會回味無窮。再也不會想要去造作那危險、無效、后患的苦楚滋味了。
  這時,就應于一切的一切都是選擇在空掉苦厄之下來運作。所以就能遍法海,嘗法味,皆自在。
  眾佛友!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九年。
  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有共同的味道,那就是“解脫味”。
  眾佛友!
  當您們在聽法、學法、修法、證法之時,如果沒有品嘗到佛法的解脫味。則肯定您一定是吃錯了!
  《大方等大集經(jīng)》“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喻如大海中水,同一咸味。佛法海中,亦復如是,同一法味。所謂解脫味、離欲味。若菩薩善解一味法者,是為菩薩能過魔界。”(CBETA, T13, no. 397, p. 123, b14~17)
  眾佛友!
  同樣的!不論我跟您們說什么方法,請您們一定要在安全、有效、無后患之下來運用。
  簡言之,請您們都要在“空其苦厄”之下來運用。
  又眾佛友!
  苦厄,不是來自別人。而是指來自自己的行為習慣所引發(fā)的苦厄。
  眾佛友!
  如果有人不停止自己的行為習慣所引發(fā)的苦厄,而以為只要停止別人的行為習慣就能令自己不要有苦厄。那是邪見。
  眾佛友!
  自己,只有一個人。容易處理。
  所以只要將自己的行為習慣中,會引發(fā)苦厄的部份停止下來,則于一切境界來時,自己都能以不再引發(fā)新的苦厄的行為習慣來應對。則一切苦厄就自然停歇。
  又眾佛友!
  如果有人用錯了。
  不將自己的行為習慣中會引苦厄的部份停止下來。則于一切境界來時,自己還是以創(chuàng)造苦厄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這時,又只想要別人改變他們的行為習慣,希望別人的改變所以就可以讓自己不會有苦厄。這種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為什么呢?因為眾生有無量。
  眾佛友!
  所以,有智慧的人,是將自己的行為習慣修正,空掉苦厄。
  愚癡的人,則是自己的行為不改,要別人修正。
  眾佛友!我相信,您們都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希望大家從今以后,遇到任何苦厄,請“反求諸己,而自得之”。也就是請反省自己,您就會找出真正的原因,就能停止苦厄了。
  又如果自己找不出原因。請您以誠心,愿意如實表白的心,跟諸佛菩薩發(fā)露,祈請諸佛菩薩加持,令您能自悟,或遇到善知識開解。
  如此,您就能覺悟到自己的哪一個行為習慣不圓滿,所以才會引發(fā)苦厄來的!
  作業(yè):
  一、請將今天所教的運用在生活中的一件事上來度苦厄。并詳述之。
  祈愿健康、平安、吉祥、如意、解脫、自在、度一切苦厄
  下課!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八講
  眾佛友!上課了!
  請大家一樣,以“如實復打”的方式來上課。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八講
  日期:2007年11月27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七講中,我們簡介說明了“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倍拥默F(xiàn)象及道理。
  現(xiàn)在,我接著分析說明。
  【經(jīng)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釋經(jīng)】以此緣故,當我們能在令“苦厄空掉”之中,來發(fā)展一切時。這時,再也沒有色蘊的苦。再也沒有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相關的苦厄了。
  【說明】
  為什么當我們能在“空掉苦厄”之中來發(fā)展一切,則再也沒有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等相關的苦厄了呢?
  眾佛友!
  那是因為當我們平時在發(fā)展任一樣事物時,能注意四個重點來發(fā)展,所以就自然有這些效果。
  也就是指在發(fā)展“色蘊”時,也注意要“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br />   又發(fā)展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時,也是如此都要注意做到“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酥磷R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br />   而有關“色不異空”等等的解釋在之前我已經(jīng)說明過了,請大家如果不了解,則到http://www.hx1965.org/xj.htm 去參考!
  【經(jīng)文】無眼耳鼻舌身意。
  【釋經(jīng)】再也沒有眼根所引發(fā)的苦厄了,再也沒有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所引發(fā)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五蘊,是屬于對“有為法”中的“諸法”的一種分類方式。
  六根,也是屬于對“有為法”中的“諸法”的另一種分類方式。
  在比對上,有人將“眼根、耳根、鼻根、身根、身根”歸納于“色蘊”的范圍。而將“意根”歸納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范圍。
  但是,如果依《首楞嚴經(jīng)》中佛陀自己的解釋來看,“六根”本身,全都是屬于“色蘊”的范圍。“透過六根而起的種種作用中”才分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來的。
  首先,我引《首楞嚴經(jīng)》的經(jīng)文來說明“六根”本身,都是屬于“色蘊”的范圍。
  如《首楞嚴經(jīng)》載,佛說:“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于妙圓中粘湛發(fā)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于妙圓中,粘湛發(fā)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fā)。于妙圓中粘湛發(fā)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于妙圓中粘湛發(fā)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于妙圓中粘湛發(fā)覺。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xù)。于妙圓中粘湛發(fā)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眾佛友!
  從《首楞嚴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六根”的根元,都是“四大”。
  又我們也知道“四大”是屬于“色蘊”的范圍。
  因此,我們就知道,有人將“意根”歸為“受、想、行、識蘊”的范籌,是不合佛意的。
  因為如果用成白話來說明:
  一、眼根,就是眼球及視覺神經(jīng)。
  二、耳根:就是外耳、內耳、聽覺神經(jīng)。
  三、鼻根:就是鼻子、嗅覺神經(jīng)。
  四、舌根:就是舌頭及味覺神經(jīng)。
  五、身根:就是身體及觸覺神經(jīng)。
  六、意根:就是腦及腦神經(jīng)。
  從這兒,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六根”其實就是指“色蘊”中的“內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所以“六根”是屬于“色蘊”的范籌。而非“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范籌。
  因此,對《心經(jīng)》中所說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來說。
  《心經(jīng)》中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其實是在解釋“無色”而已。
  【經(jīng)文】無色聲香味觸法。
  【釋經(jīng)】也再也不會因為色塵而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也再也不會因為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而引發(fā)任何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之前我們己經(jīng)說明過“六根”其實都是屬于“色蘊”的范疇。
  而這“六塵”呢?是不是也是屬于“色蘊”的范疇呢?
  答案是:對!“六塵”也是“色蘊”的范疇。
  問:如何得知“六塵”也是屬于“色蘊”的范疇呢?
  答:還是剛剛所引用《首楞嚴經(jīng)》的那段經(jīng)文。
  請您們再看一次就知道了。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于妙圓中粘湛發(fā)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乃至)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xù)。于妙圓中粘湛發(fā)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br />   眾佛友!請您們看看!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眼體。…
  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耳體?!?br />   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鼻體?!?br />   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舌體?!?br />   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身體?!?br />   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意思?!?br />   從經(jīng)文中,我們就知道“六根”,是由“六精”映“六塵”,而結成“六根”的。
  而又這“六根”的根元都是“四大”。可見,“六塵”都是“四大”。
  眾佛友!
  四大,就是指“固體(地大)、液體(水大)、能量(火大)、氣體(風大)”及其組合而成的種種。
  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六根”:“眼根(視覺器官)、耳根(聽覺器官)、鼻根(嗅覺器官)、舌根(味覺器官)、身根(觸覺器官)及意根(知覺器官)”都是屬于我們的肉身的種種,所以都是固體(地大)、液體(水大)、能量(火大)、氣體(風大)”四大所組合。
  又“六塵”呢?其中“色塵”本身,被我們的“見精”所映,而結“色塵”為“眼根”的。 這用白話來說是:
  我們的真心,本具六種妙精明性(見精、聽精、嗅精、嘗精、覺精、知精)。
  又我們的真心,本來如大圓鏡,能映一切萬法。
  當我們的“見精”映“色塵”之時,如果誤將某“色塵”以為“我”,則這“色塵”就結為“眼根”。 有關這個,要如何證明呢?
  眾佛友,只要觀察,夢境之中,如何形成您的夢中的“眼根”就知道了。
  其實,夢境之中,根本沒有“眼根”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見精”映某一“色塵”之時,我們自己沒有“妙觀察”,而“虛妄認知”以為“某色塵”是“我”,這時“見精”就跟這個“色塵”結在一起(綁在一起),就變成我們夢中的“眼根”了。
  而人生,本來就是另一場“大夢”是眾生共業(yè)所成的“夢”,別于我們個人的夢,所以叫“大夢”。意思就是“大家一起共同做的夢”。
  所以佛陀才說:“見精映色,結色成根?!?br />   又眾佛友!
  在夢中,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身體。但是我們的“覺精”映“某一觸塵”,這時因為沒有“妙觀察”,所以“虛妄認知”以為“某一觸塵”是“我”。所以就綁著這個“觸塵”而形成我們的“身體”。
  我就曾經(jīng)有一個經(jīng)驗。
  有一次,我在夢中,有四個人來捉住我的身體,我當時早已覺知這是在夢中,也覺知夢中不應該有身體,所以當時,夢中有人捉有左手,我就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左手”如何能令您捉住呢?這時夢中的左手就不見了。在夢中,另一人捉住我的右手,我也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右手!您如何能捉住我呢?”這時右手又不見了!此夢中人還說:“他的右手為什么不見了?!”哈哈!
  在夢中,另一人捉住我的腳,我也同樣說:“您沒有腳可捉的!”腳也就不見了。
  又夢中,另一人要用嘴咬我的頭,我也對他說:“我根本就沒有頭可以跟您咬!”這時頭也不見了。六根都不見了。
  這時,只是一個明明白白的如虛空,如鏡子。
  因為我有如此的夢中的經(jīng)驗,所以我才能理解,如佛所說的“六精映六塵,結六塵為六根”的現(xiàn)象。
  眾佛友!
  “六精”,是“真心”的六個本來就具足的六種功能,即“見、聽、嗅、嘗、覺、知”六種功能。
  又眾佛友!別以為這“六精”的六種功能,是從“六根”來的。
  當知,就算沒有“六根”。這“六精”的六種功能都本來就存在的。
  如何知道沒有六根,六精的功能還是存的呢?
  例如《首楞嚴經(jīng)》中佛陀:
  “汝試于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眾佛友!
  一、“見精”所映,名為“色塵”。結“色塵”為我,則成為“眼根”。
  因為如此,眼根壞時,只是“色塵”變化為黑暗?!耙娋备揪蜎]有虧損。所以盲者,才能看見黑暗。
  所以可知,“眼根”還只是“色塵”之一而已。
  二、“聽精”所映,名為“聲塵”。結“聲塵”誤以為我,則成為“耳根”。所以,耳根壞者,可以聽到靜無邊際。
  如此,三、“嗅精”。四、“味精”。五、“嘗精”。六、“知精”所映,名為“法塵”。結“法塵”誤以為是我,則成為“意根”。所以,意根壞者,還是可以覺知,所以可以再見境界來結縛之,所以投生而得到另一個身體。
  因此,可知,“六根”隨然會壞,“六精”還在。
  《首楞嚴經(jīng)》中佛說:“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xiàn),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br />   眾佛友!
  從這經(jīng)文,我們就知道:“六根”雖然會壞,“六精”還在。
  因此,當知“六根”不但是“四大”所組合而成,而且是“六精”映“六塵”時,弄錯了誤以六塵以為我。而不知“六精”才是“我”。
  又眾佛友!
  “六精”不是“六識”。千萬別又弄錯了!
  眾佛友!
  根、塵、識,都是“塵境”。
  又眾佛友!
  六根、六塵、六識,都是“六精”鏡中像。
  六精,喻如鏡。六根、六塵、六識,即是像。
  如《首楞嚴經(jīng)》載,佛說:“阿難!識性無源。因于六種根塵妄出?!?br />   又《首楞嚴經(jīng)》中載佛說:“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凈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于真常,常光現(xiàn)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眾佛友!
  請大家別再追逐著“根、塵、識”,而當守住本來就永遠存在的“妙明真精”的真心。
  因此,眾佛友!應當有所體悟,“六塵”還是屬于“色蘊”的范疇。
  又眾佛友!
  受、想、行、識諸蘊,則是“根”與“塵”交互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又如《雜阿含經(jīng)》“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CBETA,T02,no.99,p.72,c8~10)
  眾佛友!用白話來說明就是:
  “比丘!譬兩只手,聚合在一起拍打,就能產(chǎn)生聲音。
  就如同這樣,“見精”為本因,以“眼根”及“色塵”為緣,則能產(chǎn)生“眼識”。
  又“見精”為因,再以“眼根”“色塵”“眼識”三緣和合再一起,就產(chǎn)生“眼觸”。
  當“眼觸”產(chǎn)生的同時,就產(chǎn)生了“眼受”、“眼想”、“眼思”。(注:思,就是行。)
  眾佛友!
  今天說這么多,重點就是要說:“六根”及“六麈”都是屬于“色蘊”。
  而剛剛從“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的經(jīng)文中,大家都可以看出我所說的現(xiàn)象就在經(jīng)文中。
  因此,再來做個結論。
  在《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中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倍歼€是在說明“是故空中。無色?!倍?。 也就是說,當您能將“六根”“六塵”的苦厄空掉時,也只是空掉“色蘊”的苦厄而已。
  眾佛友!
  當您知道“六精”的存在,不再將“六根、六塵、六識”誤以為我。這時名為“妄念銷落”。
  《楞嚴經(jīng)》載佛說:“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凈心未發(fā)光。此則名為色陰區(qū)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眾佛友!
  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都追逐著“根、塵、識”以為我,所以才會隨“根、塵、識”的無常而流轉。
  從現(xiàn)在起,如果您已經(jīng)肯定的了知“精性妙凈”,用此精性,則當我們用真精明心來運用,用深則從生疏,到熟練;從熟練,到巧妙;從巧妙,到通達;從通達,到出神入化。
  當我們能無始來運用“根、塵、識”的習慣,都改了,不再用“根、塵、識”了。而是用“真精明心”來運作。有一天,當無始的錯誤習慣都銷落盡了,這時“色陰(色蘊)”的障礙就消失了,這時,心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
  眾佛友!這時,就真的可以說是:“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br />   眾佛友!
  因為時間的關系,今天就上課到此。
  作業(yè):
  一、請寫心得。
  二、請說明“六根”“六塵”與“五蘊”之間,彼此是什么關系。
  祈愿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解脫、自在。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九講
  各位!上課了!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九講
  日期:2007年12月17日
  初校:2007年12月20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經(jīng)文】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釋經(jīng)】這時再也沒有因為眼根范圍內的因緣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乃至再也沒有因為意識界的種種因緣所引發(fā)的一切苦厄了!
  【說明】
  此經(jīng)文“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略說。展開來說就是:
  無六根界: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界。
  無六塵界:無色界、無聲界、無香界、無味界、無觸界、無法界。
  無六識界:無眼識界、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無意識界。
  又有另一種分類方式是:
  《中阿含經(jīng)》“見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真。”
  當然!我們還是依經(jīng)典的分類方式為佳!
  我現(xiàn)在先來說明“界”字之義。
  “界”,是指“范圍”。
  壹、眼界,就是指「眼根的范圍」。
  這又可以分很多層面來解釋。
  一、眼球的范圍:有人沒有眼球,有人只有一個眼球,有人有二個眼球。所以可知其眼球的范圍是不同的。
  又有人的眼球大,有人的眼球小。
  又有人的瞳孔大,有人的瞳孔小。
  如此因為眼球的不同,所以所造成的功能及作用的范圍就會不同。
  二、眼肌肉的范圍:有人眼睛四周的肌肉己不能隨意運作,有人一部份能運作,有人眼肌肉受力使力不能平均,有人眼肌肉很好。
  三、眼神經(jīng)的范圍:有人眼神經(jīng)已壞,有人壞一部份,有人全好。
  四、眼球內組織的范圍:有人視網(wǎng)膜正常,有人不正常,有人視網(wǎng)膜剝落。有人水晶體混濁,有人有白內障,有人水晶體清澈?!绱朔N種不同,眼根的范圍就不同。
  如此種種都是屬于“眼界”。所以我們要去了解由于“眼根的不同,所造成眼界的變化”。
  現(xiàn)在再來談“色界”。
  貳、色界,也就是因為“色塵的不同,所展現(xiàn)的范圍的不同”。
  一、色塵的大小不同,造成色界不同:如大山及小山在您前面,其距離雖一樣,因為山的大小的不同,所以造成色塵所展現(xiàn)的范圍就不同。
  二、遠近不同,造成色界的不同:如一樣的山,當我們站得遠及站近些,這色塵所展現(xiàn)的范圍就不同。
  三、明暗不同,造成色界的不同:同樣是一部車在我們的前面,距離也相同,我們的眼睛也一樣,但是白天或晚上看到時的距離感就不同,這就是明暗造成范圍不同的例子。
  四、動靜不同,造成色界的不同:例如: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蛎髅魍T诩t綠燈下,但是隔壁車子在動,而我們以為我們的車在動。這些都是因為動靜的不同,所以造成色界的不同。
  又如拿一炷香,旋轉之,看似有一火圈。而實際又知道沒有火圈。這也就是動靜不同,色界不同的例子。
  又如明明是地球繞太陽,而我們看似太陽繞地球。也是屬于這個例子。
  諸如此類,請大家深入觀察更多有關“色界”的種種現(xiàn)象。
  參、現(xiàn)在來說明“眼識界”。
  一、每個人因為當時“眼界”與“色界”的不同,所以就會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二、注意點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雖然自己,眼睛看著同一個色塵,距離、光線、大小、遠近都相同,但是因為注意力所集中的點不同,所以就造成“眼睛對色塵能認識的范圍”就不同。
  三、綜合來說,有十三個條件,會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一)眼睛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二)色塵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三)光線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四)距離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五)開眼閉眼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六)有東西擋住及沒有東要擋住,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七)東西在眼界范圍內,或在眼界范園外,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八)注意力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九)心中的影像有被扭曲或沒有被扭曲的不同,造成眼識界的不同:例如:看著同樣的東西,有酒醉者及沒酒醉者所認識到的是不同。有被催眠者與沒被催眠者所認識到的是不同。有夢游者與清醒者所認識到的是不同。
  (十)大腦有受傷或沒有受傷,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十一)身體動靜不同,造成眼識界不同。
  (十二)有戴眼鏡與沒戴眼鏡,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十三)對被識認的對象,曾學過該名言,或不曾學過該名言者的不同,造成眼識界不同。例如:明明屋子內放了一個東西,別人叫我們去拿,因為只聽過名字,也看過東西,但是并沒有將名與物連在一起過,所以找也找不到。找到了也不認識就是這東西。
  如此十三種條件的不同,都會造成眼識界的不同。
  就如我對“眼界”“色界”“眼識界”的說明一樣,請大家深入觀察其它各界!
  又當知,當您如實觀照這十八界之后,并了解:
  在發(fā)展十八界的任何一界時,都能不忘了在空掉苦厄之下來發(fā)展。(十八界不異空)。
  又為了空掉苦厄,也不會因此而害怕發(fā)展十八界。(空不異十八界)。
  又當發(fā)展十八界,就是要在有能力空掉苦厄之下才來發(fā)展。(十八界即是空)。
  當我們有能力在十八界的任何情況下都能空掉苦厄時,就是可以來好好大大發(fā)展十八界的時候。(空即是色)。
  眾佛友!
  因為有事,所以今天只能說明到此。
  作業(yè):
  一、請將十八界,一一如實觀察。(不一定要交作業(yè)給我)。
  二、寫心得。(請寄給我 hx1965@gmail.com)
  祝大家進步直趣無上菩提!
  下課!
  還沒有復打畢者,請繼續(xù)!
  我先下了!886 祝吉祥!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十講
  請大家復打我所說的!以攝身心,專心上課!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十講
  日期:2007年12月24日
  初校日:2007年12月27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經(jīng)文】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釋經(jīng)】
  再也沒有因為“無明”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也再也沒有為了令“無明消盡”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乃至再也沒有“老死”的苦厄了!也沒有為了令“老死停止”所引發(fā)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這句經(jīng)文,是略說。全文應是: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 o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br />   簡言之,就是沒有“十二因緣”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也沒有為了令“十二因緣盡”所引發(fā)的苦厄了!
  眾佛友!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十二因緣”。
  但是,我要事先聲明,我今天所要切入的角度,可能不是您們一般所看過有關十二因緣的說明的方式。但是我保證是很實用的觀察方式之一。希望大家虛心學習!
  眾佛友!
  我現(xiàn)在自問自答,請您們依循我的說明派絡來如實觀照。
  自問:什么叫“老死”呢?
  自答:“老”,就是年紀大了,身體衰敗,發(fā)白,齒落,皮皺,背僂,行步艱難!
  “死”,就是呼吸停止,心臟不再跳動,一切生命現(xiàn)象都沒了!神識離開了身體,只剩一個肉體的臭皮囊。
  自問:世間人,有沒有人不會“老死”的呢?
  自答:如果仔細觀察,世間人,沒有人不會“老死”的。
  自問:可是有些人,是在受精卵時就死了!有些人,是在娘胎時就死了!有些人,是在出生時死了!而不一定“老”了才死!因此如何能說每個人都有“老死”呢?
  自觀察:引圣言量來觀察:《首楞嚴經(jīng)》載,佛說:“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過于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自結論:眾佛友!因此,當知,身體老化,是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的!人的身體的老化,是從受精卵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只是一般人,美其名,叫“長大”,而實際上就叫“老化”。因此,才說“每個人都有老死?!?br />   自問:就算每個人,從受精卵就開始“老化”,但如何得知每個人都會“死”呢?
  自答:這個問題是很容易觀察到答案的!
  自問:如何觀察呢?
  自答:依如下的方式來觀察,就可以得到答案:
  (一)問:“不能呼吸,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可以永遠會呼吸!
  (二)問:“沒有水喝,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永遠都有水喝!
  (三)問:“沒有食物,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永遠有飯吃!就算有飯吃,也不見的能消化。
  又有關這個沒有食物,就是連當生的悉達多菩薩,在六年苦行時,曾一度想要絕食。
  這時天人就對菩薩說:“菩薩如果您要絕食,就會死掉,我們不會讓您死掉,所以就會用天甘露來灌您的身體。令您活著!”
  這時悉達多菩薩心想:“如果我跟人家說我在絕食,而天人用甘露來灌我身,則我就成為妄語。我當日食一麻一麥,行此苦行,度那些苦行的人,于將來能行正道?!?br />   因此,可知,每個人都會死。
  自問:又如果有人說:“我不會死!”可能嗎?
  自答:“不可能!”
  自問:為什么不可能呢?
  自觀察:引資料《婆藪盤豆法師傳》載:“毗搜紐天是那羅延身斫刺所不能入。天斫阿修羅頭斷即還復。手臂等余身分悉爾。隨有斷處即還復。從旦至晚斫刺不息。阿修羅無有死狀。天力稍盡轉就疲困。若至夜阿修羅力則更強。明妃恐其夫不如。取郁波羅華擘為兩片各擲一邊。明妃于其中行去而復來。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天于其中得去而復來。阿修羅由此命斷?!?br />   眾佛友!
  連天界所攝的阿修羅,那種化身的身都會死了,那我們這種肉身,怎可能不死呢?!
  又肉身再怎么長壽,也還是會死,為什么呢?因為這個世界毀滅時,色身也就會跟著死。
  再者,就算修行成道,這色身也是會死。如何死呢?
  (一)自殺而死,如很多阿羅漢以神通現(xiàn)神變將身體燒了!
  (二)他殺而死,如阿羅漢比丘尼被提婆達多打死,如目連尊者被砍死。
  自結論:所以圣凡都只要有這個肉身,就都會有死的現(xiàn)象。
  自問:凡人的死,與圣人的死,有差別嗎?
  自答:有。凡人的死,是投生的開始。圣人的死,是將最后的苦舍棄而永不再被色身牽累!
  自結論:因此,既然凡人,圣人都會死,可見每個人都會死。所以我說:“每個人都有老死。”
  自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會有“老死”的現(xiàn)象呢?
  自答:有“投生”就會有“老死”。如果“不投生”就不會有色身,就不會有“色身的老死”。
  自問:為什么有“投生”就會有“老死”呢?難道沒有“有投生而不老死”的例子嗎?
  自答:“以六道眾生為例,有投生必有老死。沒有例外!”
  自問:“如何知道,‘有投生,就必有老死’,沒有例外呢?
  自答:“眾生投生之時,或于受精卵時投生,或于胎兒在形成的過程中投生,或于胎兒出生之時投生,…。不論哪一種投生,這些都是會得到一個會死的身。所以有投生就一定會死?!?br />   這個答案,其實在之前在分析“老死”時,就已經(jīng)得到了答案了!
  自問:既然如此,那么要如何才不會有“老死”呢?
  自答:因為如此,所以如果想要不要有老死,請于這個色身死掉之前,修行到可以有能力“不再投生”。
  眾佛友!
  因為時間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只分析到此。現(xiàn)在給大家發(fā)問。
  請大家發(fā)問!
  一道1:請問師父:[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天于其中得去而復來。阿修羅由此命斷。”中[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該如何理解呢?
  智慧吉祥:這資料只是要讓大家知道!天攝的阿修羅也是會死的而已!
  不好意思!臨時有事,我得出門去了!
  寫心得
  祝大家吉祥!走人了!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十一講
  請大家復打我所說的!以攝身心,專心上課!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十講
  日期:2007年12月24日
  初校日:2007年12月27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經(jīng)文】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釋經(jīng)】
  再也沒有因為“無明”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也再也沒有為了令“無明消盡”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乃至再也沒有“老死”的苦厄了!也沒有為了令“老死停止”所引發(fā)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這句經(jīng)文,是略說。全文應是: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 o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簡言之,就是沒有“十二因緣”所引發(fā)的苦厄了!也沒有為了令“十二因緣盡”所引發(fā)的苦厄了!
  眾佛友!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十二因緣”。
  但是,我要事先聲明,我今天所要切入的角度,可能不是您們一般所看過有關十二因緣的說明的方式。但是我保證是很實用的觀察方式之一。希望大家虛心學習!
  眾佛友!
  我現(xiàn)在自問自答,請您們依循我的說明派絡來如實觀照。
  自問:什么叫“老死”呢?
  自答:“老”,就是年紀大了,身體衰敗,發(fā)白,齒落,皮皺,背僂,行步艱難!
  “死”,就是呼吸停止,心臟不再跳動,一切生命現(xiàn)象都沒了!神識離開了身體,只剩一個肉體的臭皮囊。
  自問:世間人,有沒有人不會“老死”的呢?
  自答:如果仔細觀察,世間人,沒有人不會“老死”的。
  自問:可是有些人,是在受精卵時就死了!有些人,是在娘胎時就死了!有些人,是在出生時死了!而不一定“老”了才死!因此如何能說每個人都有“老死”呢?
  自觀察:引圣言量來觀察:《首楞嚴經(jīng)》載,佛說:“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過于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br />   自結論:眾佛友!因此,當知,身體老化,是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的!人的身體的老化,是從受精卵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只是一般人,美其名,叫“長大”,而實際上就叫“老化”。因此,才說“每個人都有老死。”
  自問:就算每個人,從受精卵就開始“老化”,但如何得知每個人都會“死”呢?
  自答:這個問題是很容易觀察到答案的!
  自問:如何觀察呢?
  自答:依如下的方式來觀察,就可以得到答案:
  (一)問:“不能呼吸,會死嗎?”答:“會?!币驗槊總€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可以永遠會呼吸!
  (二)問:“沒有水喝,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永遠都有水喝!
  (三)問:“沒有食物,會死嗎?”答:“會!”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所以人一定會死。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永遠有飯吃!就算有飯吃,也不見的能消化。
  又有關這個沒有食物,就是連當生的悉達多菩薩,在六年苦行時,曾一度想要絕食。
  這時天人就對菩薩說:“菩薩如果您要絕食,就會死掉,我們不會讓您死掉,所以就會用天甘露來灌您的身體。令您活著!”
  這時悉達多菩薩心想:“如果我跟人家說我在絕食,而天人用甘露來灌我身,則我就成為妄語。我當日食一麻一麥,行此苦行,度那些苦行的人,于將來能行正道?!?br />   因此,可知,每個人都會死。
  自問:又如果有人說:“我不會死!”可能嗎?
  自答:“不可能!”
  自問:為什么不可能呢?
  自觀察:引資料《婆藪盤豆法師傳》載:“毗搜紐天是那羅延身斫刺所不能入。天斫阿修羅頭斷即還復。手臂等余身分悉爾。隨有斷處即還復。從旦至晚斫刺不息。阿修羅無有死狀。天力稍盡轉就疲困。若至夜阿修羅力則更強。明妃恐其夫不如。取郁波羅華擘為兩片各擲一邊。明妃于其中行去而復來。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天于其中得去而復來。阿修羅由此命斷?!?br />   眾佛友!
  連天界所攝的阿修羅,那種化身的身都會死了,那我們這種肉身,怎可能不死呢?!
  又肉身再怎么長壽,也還是會死,為什么呢?因為這個世界毀滅時,色身也就會跟著死。
  再者,就算修行成道,這色身也是會死。如何死呢?
  (一)自殺而死,如很多阿羅漢以神通現(xiàn)神變將身體燒了!
  (二)他殺而死,如阿羅漢比丘尼被提婆達多打死,如目連尊者被砍死。
  自結論:所以圣凡都只要有這個肉身,就都會有死的現(xiàn)象。
  自問:凡人的死,與圣人的死,有差別嗎?
  自答:有。凡人的死,是投生的開始。圣人的死,是將最后的苦舍棄而永不再被色身牽累!
  自結論:因此,既然凡人,圣人都會死,可見每個人都會死。所以我說:“每個人都有老死?!?br />   自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會有“老死”的現(xiàn)象呢?
  自答:有“投生”就會有“老死”。如果“不投生”就不會有色身,就不會有“色身的老死”。
  自問:為什么有“投生”就會有“老死”呢?難道沒有“有投生而不老死”的例子嗎?
  自答:“以六道眾生為例,有投生必有老死。沒有例外!”
  自問:“如何知道,‘有投生,就必有老死’,沒有例外呢?
  自答:“眾生投生之時,或于受精卵時投生,或于胎兒在形成的過程中投生,或于胎兒出生之時投生,…。不論哪一種投生,這些都是會得到一個會死的身。所以有投生就一定會死?!?br />   這個答案,其實在之前在分析“老死”時,就已經(jīng)得到了答案了!
  自問:既然如此,那么要如何才不會有“老死”呢?
  自答:因為如此,所以如果想要不要有老死,請于這個色身死掉之前,修行到可以有能力“不再投生”。
  眾佛友!
  因為時間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只分析到此?,F(xiàn)在給大家發(fā)問。
  請大家發(fā)問!
  一道1:請問師父:[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天于其中得去而復來。阿修羅由此命斷?!敝衃捉阿修羅身擘為兩片各擲一邊]該如何理解呢?
  智慧吉祥:這資料只是要讓大家知道!天攝的阿修羅也是會死的而已!
  不好意思!臨時有事,我得出門去了!
  寫心得
  祝大家吉祥!走人了!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十二講
  請大家復打我所說的!以攝身心,專心上課!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十二講
  日期:2008年04月05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墼鲩L,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十一講,我們說明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逼渲惺蚓壷械摹熬売|有受”。。
  現(xiàn)在我們接著說明。
  《長阿含經(jīng)》載,佛問:“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答曰:“無也!”
  佛陀又問:“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
  答曰:“無也!”
  (佛陀又問:)“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佛陀總結說:)“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于此?!?br />   眾佛友!由上面所貼的經(jīng)文,可以得知:“觸”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心觸。二、身觸。
  又在十一講中,我們是依佛陀另一種分類,而分為六觸。
  當知,六觸,二觸,都是滿含著所有的觸。
  這個道理,就像,將人類,不論是分為二類,三類,或四類。也都是含著所有的人類。
  二觸與六觸的關系是:
  一、心觸:就是指意觸。
  二、身觸:就是指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
  當知:
  以分兩類來說:
  一、身觸:當身體與境界為緣,起了認識作用之后,這時,我們的注意力放在所認識到的境界上,名為“身觸”。
  二、心觸:當意根與法塵為緣,起了認識作用之后,這時,我們的注意力放在所認識到的境界上,名為“心觸”。
  例如:
  您現(xiàn)在眼睛與電腦上的文字為緣,起了認識作用,這時,您的注意力放在文字上,這時,名為“眼觸”,屬于“身觸”之一。
  又如:當您看過了的文字,浮現(xiàn)在腦海中為緣,起了認識作用,這時,您的注意力放在您腦海所浮現(xiàn)的影像上,這時,名為“意觸”,屬于“心觸”之一。
  這個“心觸”與“身觸”等“觸”的境界,是因為什么而來的呢?
  當知:“緣名色有觸?!?br />   如何得知“觸”是由于“名色”而來的呢?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么叫“名色”?
  名色,梵語 nama-rupa。從梵語的文字表面來說明:也就是“名字與物質”。
  為什么說“由于名字與物質,才能產(chǎn)生觸(注意放在該名色)呢?”
  眾佛友,請大家試觀察:
  如果有人跟您說:“請您注意!”
  這時,因為對方?jīng)]有說明,是要注意什么,因此,您根本不知要將注意力放在哪兒?!
  就算您放眼將身周邊的一切事物全都注意看過一遍,您也不會將注意力放在所指定的事物上的。
  為什么呢?因為對方?jīng)]有“指名”。
  眾佛友!
  因為對方?jīng)]有指名,所以您就不會知道對方要您注意什么。這時,您的注意力,是屬于不定(浮動)的狀態(tài)。所以有認識作用在運作,但是“觸”未確定。
  當這個人,指名說:請您注意電腦,這時,您的認識作用,掃過周圍的事物后,自然能起“觸”的作用。將注意力放在電腦上。
  眾佛友!我們再深入觀照:
  如果有人,問:“請您注意飛碟?!?br />   這時,雖然有指名叫“飛碟”的事物。但是當您的放眼去認識周圍的事物時,也找不出哪一個事物是叫“飛碟”的。這時,您雖然有起認識作用,也無法起“觸”的作用。因為您的注意力無著落點。
  因此,可知,單單只有“名”是不夠起“觸”的作用的。還得有“名色”具足,才能起“觸”的作用。
  因此,當知,您想要起“心觸”。則您要先對心的種種現(xiàn)象的名字了解,并這個心的現(xiàn)象必需浮現(xiàn)于心中,這時,您才能起心觸。
  所以佛陀才會問阿難說:“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阿難回答:“無也!”
  其中的現(xiàn)象及道理,希望大家深入觀照。
  又眾佛友!
  如果我們能起“觸”的作用,一定是要在“對該境界的名字有認識(名)”,以及“該境界必需是已經(jīng)現(xiàn)起了(色)”,如此才能對該境界起注意而產(chǎn)生“將注意力放在該境界上(觸)”。
  眾佛友!
  例如:您們有聽我說明過“八識”的人,就知道,當我說:“心中的多媒體影音屏”之時,您如果能起“觸”的作用,是因為:
  一、您過去聽我說明過,所以“名”具足。
  二、此“心中的多媒體影音屏”您曾認識過。所以知道我的用詞,是指向什么現(xiàn)象。
  如此,“名色”具足,這時,您就可以對心中的多媒體影音屏”起觸的作用。
  但是,如果您們之中,有人不曾聽我說明過。
  或者有人已經(jīng)忘記了,而不知道或不確定,我所說的詞是指向什么現(xiàn)象。這時,您就不能對“心中的多媒體影音屏”起“觸”的作用。甚至,也許還會注意到別的對象去了。
  因此,綜合以上的說明,大家應知道:
  “緣名色有觸”的現(xiàn)象及道理。
  現(xiàn)在再進一步:
  為什么有“名色”呢?
  如佛所說:“緣識,有名色”。
  眾佛友!
  會造成我們有再一次“老死”緣因,是因為又再一次去“投生”。
  會造成我們再一次去“投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又造作了“有生因、生習、生本、生緣”。
  會造成我們再一次“有投生的生因、生習、生本、生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又造作了“欲取此生因生習生本生緣.見取認為應有此生因生習生本生緣.戒取而不應沒有此生因生習生本生緣.我取認為我本來就應有此生因生習生本生緣。”
  又會造成我們再一次造作“欲取、見取、戒取、我取此生因、生習、生本、生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又再造作“對五欲境界產(chǎn)生了喜愛,或對存在的境界產(chǎn)生了喜愛,或對不存在的境界產(chǎn)生了喜受。”
  又會造成我們再一次造作“對五欲境界產(chǎn)生了喜愛,或對存在的境界產(chǎn)生了喜愛,或對不存在的境界產(chǎn)生了喜受。”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又再次造作了“對這五欲境界、存在的境界、不存在的境界,于樂受來時起貪心,于苦受來時起嗔心,于不苦不樂受來時起愚癡心?!?br />   又之所以會造成我們再一次造作“對這五欲境界、存在的境界、不存在的境界,于樂受來時起貪心,于苦受來時起嗔心,于不苦不樂受來時起愚癡心?!钡脑?,是因為“當我們注意力放在該境界時,沒有完全周圓而無漏的如實知之?!?br />   又之所以會造成我們再一次造作“當我們注意力放在該境界時,沒有完全周圓而無漏的如實知之?!钡脑?,是因為我們對“該境界的名字,與境界的存在,沒有如實了知。往往名字與境界兜不在一起,或將名字與境界兜錯了而起妄念!”
  又之所以會造成“對該境界的名字,與境界的存在,沒有如實了知。往往名字與境界兜不在一起,或將名字與境界兜錯了而起妄念!”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對該境界的認識不真(不如實)”。
  又我們之所以會再一次“對該境界的認識不真”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將“對該境界不知道的部份去弄清楚(無明)”。
  眾佛友!
  如果我們能“對該境界不知道的部份去弄清楚(明)”,則我們就不會再一次的“對該境界的認識不真(妄識)”。
  如果能不再對該境界認識不真,就不會再一次對該境界的名字與境界弄混了。
  如果能不會對該境界的名字與境界弄混了,則我們注意力就不會亂放或放錯地方。
  如果能注意力不會亂放或放錯地方,則就不會對該境界的覺受起貪嗔癡心。
  如果能對該境界的覺受(不)起貪嗔癡心,則就不會對該五欲境界或存在境界或不存在境界起貪愛。
  如果我們對該境界不起貪愛,則就不會再一次攝取該境界。
  如果我們能不再攝取該境界,則我們就不會再有令該境界生起的生因、生習、生本、生緣。
  如果我們不會再有令該境界生起的生因、生習、生本、生緣,則我們就不會再一次的投生到該境界去。
  如果我們不會再投生到該境界去,則就不會再一次于該境界中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種種事情的發(fā)生。
  眾佛友!
  為什么我們會對該境界的“名字(名)”與“境界(色)”混淆不清呢?
  那就是我們自己對該境界本身就認識不清。
  所以才說:“緣識有名色”。
  眾佛友!
  當知:識與智。其實是同一個作用。只是其中有一點點差別。
  一、識,又名“妄識”。當認識不周全,有漏洞。則名為“妄識”。
  二、智:又名“真識”,又名“如實智”,又名“妙觀察”,當認識周全,無有漏洞。則名為“智”。
  眾佛友!
  認識時,能周全無漏與否,是取決于分類時,周全與否。
  眾佛友!
  例如:
  當有人說:“請您將人類分為二類?!?br />   這時,如果有人將人類,分為“死人,與女人”兩類。這就叫不周全,有漏。為什么呢?那男人屬于哪一類呢?死人嗎?可見他的分類不周全。不能含全部的人類。
  這時,如果有人將人類分為“男人、女人”兩類。這就叫“周全,無漏”。為什么呢?因為這分這兩類,可以含全部的人類。并這兩類沒有混淆不清的現(xiàn)象。也就是“名、色”沒有混淆不清的現(xiàn)象。
  又如果有人將人類分為“死人,活人”兩類。這也是屬于周全無漏的分類。為什么呢?因為分這兩類,也可以含全部的人類,也沒有混淆不清的現(xiàn)象。
  又如果有人說:“請您將人類分為三類。”
  這時,如果有人將人類分為“男人、女人、陰陽人”這時,也是屬于周全而無漏的分類方式,不會造成混淆。
  又如果有人將人類分為“死人、活人、植物人”三類,這時,也是屬于周全而無漏的分類法。
  但是,眾佛友!
  很多人,在分類時,并不能周全無漏的分類,或分類以后不能如實了知分類只是“名字”而已。應“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
  眾佛友!
  不是說,分類以后,就表示,該事物或該境界,就一定有該類現(xiàn)象。
  當知,分類學,是一種獨立的學問。是要分類周全,定義清楚而令各類不混淆。這時,才來觀察實際的事物是可以歸于哪一類。
  上次我有說明過,佛教的分類學,名為“總相及別相觀”。
  《別譯雜阿含經(jīng)》載,佛說:“總相及別相,分別解了知,一切悉知見,是故名為佛?!?br />   眾佛友!
  先學周全而無漏的分類,才能進一步周全而無漏的歸類。
  又眾佛友!
  能周全而無漏的歸類,才能周全而無漏的發(fā)展向所要的那一類,避開不想要發(fā)展的那一類。
  又眾佛友!
  真的做到,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展現(xiàn)所要的那一類,并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去除不想要的那一類,就叫解脫自在。
  簡言之就是:
  《首楞嚴經(jīng)》載,佛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這也就是我之前舉過看牙醫(yī)時令痛變輕及轉痛為無的例子,
  眾佛友!
  一切屬于因緣所生的境界,
  就可以透過停止造作該境界的因緣而令該境界不再展現(xiàn)。
  當我們真能做到停止該境界的主因時,慢慢的就不會再去感應該境界的助緣。
  當該境界的主因及助緣都停止下來了,則該境界也就真正消滅而永遠不會再現(xiàn)起了。
  這就是解脫生死輪回之道。
  這也就是大慈大悲的大導師釋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
  眾佛友!
  所以,請您們要先學分類周全無漏,于實際運用時要歸類周全而無漏。于發(fā)展時更要正確朝向該類而令身口意業(yè)如實朝向該境界而無漏。
  眾佛友!現(xiàn)在回來說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边@句經(jīng)文。
  眾佛友!
  當我們觀照時,是周全而無漏,則認識就會周全而無漏。
  當我們養(yǎng)成觀照時,都是周全而無漏時,就叫“明”。
  這時,我們就再也沒有無明所造成的苦了(無無明)。
  這時,我們就再也不需要為了令無明消盡而努力的苦了(無無明盡)。
  甚至乃至,再也沒有老死的苦了(無老死)。
  也再也沒有為了令老死消盡的苦了(無老死盡)。
  眾佛友!
  今天就說明到此,愿大家周全無漏。下課!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十三講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十三講
  日期:2008年04月12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經(jīng)文】無苦集滅道。
  【釋經(jīng)】
  再也沒有為了知苦、離集、證滅、修道的苦了。
  【說明】
  眾佛友!
  世間有無量苦。
  綜合其苦,可以共分為八種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又將八苦,可以歸納為三種苦:即苦受苦苦、樂受壞苦、不苦不樂受行苦。
  又將三苦,可以歸納為二種苦:身苦及心苦。
  又將二種苦,可以歸納為一種苦:一切受皆苦。
  眾佛友!
  這一切諸苦,都是有因有緣才會產(chǎn)生的。
  因此,當知:
  所有的苦,只要是因為我們造作了苦因,所以才產(chǎn)生的苦。就可以因為停止創(chuàng)造苦因,而令此苦止息下來。
  當我們真能做到將苦因停止下來了,則所相應的苦緣也就會慢慢停止下來。當因緣都停止下來了,則苦就消滅了。
  眾佛友!
  所有一切的苦,都是由于我們自己造作苦因,而去感應苦緣,所以才產(chǎn)生苦果的。
  所以一切苦,都可以被停止下來,只要我們停止再創(chuàng)造苦因。
  用什么方法,可以停止苦因呢?
  佛陀是如此來教導的,那就是“四圣諦”。
  一、苦諦:如實了知自己有什么苦存在。
  二、集諦:如實了知這些苦,是自己造作了什么身口意業(yè)才引起的。
  三、滅諦:如實了知自己如何修正身口意的行為習慣,則這些苦就可以永遠消滅而不再產(chǎn)生。
  四、道諦:如實去將現(xiàn)有行為習慣修正,令所有的苦真的都能不再現(xiàn)起。
  綜合來說,就是:
  如實了知自己有什么苦,并如實了知這些苦是自己的哪些行為習慣所引起的,并如實了知要如何修正行為習慣則能將這些苦永遠停止下來,所以就如實的去修正自己的行為習慣,讓苦真的永遠停止下來。
  這就是稱為“四圣諦”。四種圣人們可以真的用來停止苦的方法。
  眾佛友!
  當我們運用般若波羅蜜多(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度一切苦厄時,就再也沒有為了知道自己有什么苦的苦了,也就再也沒有為了去知道這些苦是那些行為習慣所引起的苦了。
  也就再也沒有為了去了知要如何修正行為習慣才能令這些苦永遠停止下來的苦了。
  也就再也沒有為了去改變行為習好讓苦真的永遠停止下來的苦了。
  因此,才說:“無苦、集、滅、道”的苦厄了。
  眾佛友!
  “四圣諦”的法門,是為了停止苦。
  但是畢竟,還算是“亡羊補牢”的法門。因為是苦產(chǎn)生了之后,才來想法子停止苦。所以不算是最清凈圓滿的大法。
  所以,當我們需要用“四圣諦”來停止苦時,其實苦早就存在了。所以還是很苦。如果能令苦不發(fā)生,就不需要四圣諦了。
  “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就比“四圣諦”法門高明的多太多了!
  “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是含有“四圣諦”而超過四圣諦。
  如何說呢?
  “四圣諦”法門,為了解決己經(jīng)產(chǎn)生的苦令永遠停止下來。
  而“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是根本不令苦產(chǎn)生。
  舉例說明:
  有人等生病了,才來研究病因,停止病因,令病永遠不再產(chǎn)生。這就是“四圣諦”的用法。
  又有人在未生病之前,就去研究病因,不造作病因,所以根本不會生病。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用法。
  因此,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而度苦厄的修行人。根本無有需要去修“四圣識”的苦。
  因此,經(jīng)文才會說“無苦集滅道”的苦厄。
  【經(jīng)文】無智亦無得。
  【釋經(jīng)】再也沒有需要運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的苦了,也再也沒有需要得到什么來度苦厄的苦了。
  【說明】
  眾佛友!
  再來說明一下,“智慧”與“般若波羅蜜多”的差別。
  一、智慧:智,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智慧,就是解決問題并令問題不再產(chǎn)生的能力。
  二、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是事先預防的能力。波羅蜜多,是安全有效無后患地達成目標的能力。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以事先預防的方式來安全有效無后患的達成目標。
  眾佛友!
  我們 常常聽到過:“預防勝于治療”。
  有能力治療,就叫“智慧”。但是這還是會有苦的。
  有能力預防,就叫“般若波羅蜜多”。這才是真的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
  當我們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來以預防的方式來度一切苦厄時,才是真的不會引發(fā)任何苦。
  如果只是用智慧來治療苦厄。則還是會有苦的產(chǎn)生,哪怕只有一次,也都是很苦的。
  所以經(jīng)文中才會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苦厄?!瓱o智”的苦厄。
  又為什么說“無得”苦厄呢?
  眾佛友!
  如《長阿含經(jīng)》載,佛說:“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shù)惡?!?br />   眾佛友!
  為什么很多人一生到死都想要“得到些什么”,而實際上往往得不到什么。這不是很苦嗎?
  又為什么很多人,一生到死,都想要得到什么。而當他得到后,也就是失去的同時,這不也是很苦嗎?
  又為什么有很多人,一生到死,都想要得到些什么,但是他們得到怕失去,就不敢用。因為不敢用,就等于沒有用,因此也產(chǎn)生更多的苦。
  又為什么有很多人,一生到死,都想要得到些什么,但是當他們得到了以后,也會用,可是用壞后,就又失去了,就又感到苦了。
  又為什么有很多人,一生到死,都想要得到些什么,但是當他們得到后,用了,失去了,也有能力再得到,但是為了去平衡這“得、用、壞、失、得用壞失、得用壞失……”也很苦。
  可見,“得”也是會引發(fā)很多苦的。
  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行人,一開始就不往“得”字來發(fā)展,而是去照見那“本自具足”“無得無失”的本有。所以再也沒有因為“得”而引發(fā)的苦了。
  因此,經(jīng)文才會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苦厄?!酂o得”的苦厄了。
  【經(jīng)文】以無所得故。
  【釋經(jīng)】因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的修行人,一開始就將所有的苦都預防了,之所以會“無色”的苦厄,“無受想行識”的苦厄,乃至“無苦集滅道”的苦厄,“無智亦無得”的苦厄,那是因為一開始就往沒有所謂會得到苦厄來發(fā)展的緣故。
  因此,“以無所得故”,就是“以無所謂得苦厄故”。
  眾佛友!
  正因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的修行人,都是用“預防”的方式來做事。所以根本就沒有所謂會引發(fā)苦的機會。
  所以才能度一切苦厄。
  眾佛友!
  雖然我們以“事先預防”的方式來避開一切苦。但是我們并不害怕苦。
  為什么呢?
  當知:
  在運用“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時,有四個重點要學:
  一、色不異空:當發(fā)展時,不要忘了避開苦厄之下,才來發(fā)展。
  二、空不異色:為了避開苦厄,但別因此而害怕而不敢發(fā)展。
  三、色即是空:發(fā)展時,就是要將因緣調到不會引發(fā)苦厄之下來發(fā)展。
  四、空即是色:當真的能將因緣調到不會引發(fā)苦厄的情況下,就是大大發(fā)展的時候了。
  例如:
  一、喝水時,就是要避開燙到的危險,不能止渴的苦,及避開喝太多的后患。
  二、為了避開燙到的危險、不能止渴的苦、及避開喝太多的后患,也別因此而害怕喝水。
  三、喝水就是在不會被燙到,不會喝那些不能止渴的水,不會喝太多造成后患之下來喝水的。
  四、當您喝水時能懂得是在不會被燙到,不會喝那些不能止渴的水,不會喝太多造成后患之下來喝水。那喝咖啡、喝茶、喝湯、…您都可以喝了。
  眾佛友!
  佛法,是很好用的。
  但是希望您們要如實去體會佛陀所說的教法,別用想像,別用猜測,依實際生活的實例來度苦厄,則您就能知道佛陀在說什么了!
  眾佛友!
  《心經(jīng)》的經(jīng)文,是將“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以“度一切苦厄”為例,來提綱挈領地說明。是很重點式的開示。所以希望大家要能深入體會。
  而實際上,“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可以運用的層面是非常非常的深且廣的。并非只適用于“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也可以用來“增上一切戒、定、慧”。
  也可以用來成就一切三昧。
  也可以用來成就無上菩提。
  眾佛友!
  今天上課,就到此,祝大家進步直趣無上菩提。下課!
  (一法整理,未經(jīng)慧祥法師校對.)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十四講
  各位!上課了!
  題目:《心經(jīng)》解說
  講次:第十四講
  日期:2008年04月19日
  主講:釋慧祥
  敬請參考:hx.fjnet.com
  敬請指教:hx1965@gmail.com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愿“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br />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聽經(jīng)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愿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發(fā)愿令佛弟子(自己名),業(yè)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yè)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凈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并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請大家復打,以攝其心。深入觀照諸法實相。
  【經(jīng)文】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釋經(jīng)】
  自覺覺他的菩薩,依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度過生死河岸,因此,其心再也沒有任何的事物因緣可以令他掛礙了!
  又因為沒有任何事物因緣可以令他掛礙了,因此也就沒有任何事物及因緣可以令他恐怖畏懼。
  那是因為此菩薩已經(jīng)遠離了認知上的顛倒及發(fā)展上的夢想,已經(jīng)完完全全將所有會引發(fā)苦厄的行為習慣都止息下來了。
  【說明】
  一、問:什么叫“菩提薩埵”?
  答:菩提薩埵,梵語 boi-sattva,巴利語 bo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簡稱:菩薩。意譯作:覺有情。
  眾佛友!
  眾生分為兩種:(一)、有情眾生。(二)、無情眾生。
  (一)、有情眾生:就是指十法界有神識的眾生,上有四圣,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等圣人。下有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凡夫眾生。都是屬于有情眾生。
  (二)、無情眾生:就是指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土、石、金、銅等,無神識的眾生。
  二、問:又為什么叫“眾生”?
  答:眾生,是指“眾緣所生”。一切有情,無情,都是眾緣所生。所以叫“眾生”。
  三、問:菩提薩埵(覺有情),是什么意思呢?
  答: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有情眾生”。所以加在一起而簡言之,就叫“覺有情”。
  此“覺有情”有二層意思:
  (一)已覺悟的有情眾生。(二)幫助有情眾生覺悟的人。
  因此,加在一起,就“自己已經(jīng)覺悟而愿意幫助其他有情眾生覺悟的人”。
  簡言之:就是“能自覺覺他的人”。
  因此,能自覺覺他的人,就叫“菩提薩埵”。
  四、問:“顛倒”與“夢想”有何不同?
  答:眾生對現(xiàn)象及道理的認知,共分為三種:
  (一)真實:該現(xiàn)象或道理是存在,此人如實認知該現(xiàn)象或道理是存在。此種認知方式,名為“真實”。
  (二)空:該現(xiàn)象或道理是不存在,此人如實認知該現(xiàn)象或道理是不存在。此種認知方式,名為“空”。
  (三)顛倒:該現(xiàn)象或道理實際上是存在,而此人以為該現(xiàn)象或道理是不存在。或實際上該現(xiàn)象或道理不存在,而此人以為該現(xiàn)象或道理是存在的。此二種認知方式,都叫“顛倒”。
  又眾生對自己所想要成就的發(fā)展方式,也共分三種:
  (一)行真實:該眾生想要發(fā)展,而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發(fā)展成就。此種發(fā)展方式,名為“行真實”。
  (二)行空:該眾生不想要發(fā)展的,而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令該現(xiàn)象不要展現(xiàn)。此種發(fā)展方式,名為“行空”。
  (三)行顛倒(或稱為“夢想”):該眾生想要發(fā)展的,不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來發(fā)展令成就。該眾生不想要發(fā)展的,也不能安全有效無后患的發(fā)展令消失或不要再產(chǎn)生。如此的發(fā)展方式,就叫“行顛倒”,或稱為“夢想”。
  如《心經(jīng)》所說:“遠離顛倒夢想”,就是指自覺覺他的菩薩,之所以能依著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安全有效無后患地度過生死河岸,就是他們在認知上是遠離“顛倒”的認知方式,在發(fā)展上是遠離“行顛倒(夢想)”的發(fā)展方式,所以才能“究竟涅盤”。
  五、問:什么叫“涅盤”?
  答:為了要說明“涅盤”,我要先說明“輪回”及“解脫”兩個詞先。
  (一)輪回:是指“苦的再造”。例如:上一次喝水時,因為沒注意水溫所以被燙到了。如今喝水時又沒有注意水溫而再一次被燙著。如此的“苦的再造”的行為模式,就叫“輪回”。
  因此,舉凡,只要是行為模式中,是屬于“會令痛苦再發(fā)生”的行為模式,都是屬于“輪回業(yè)”。
  上輩子因為沒有修解脫,所以又投生成這輩子。如今這輩子又不修解脫,而造成下輩子還得再投生一次,因此,就要再受一次生、老、病、死的苦。這就叫“生死輪回”。也就是再造一次生老病死的苦。
  (二)解脫:“苦的停止造作”。例如:上一次因為沒有注意水溫所以被燙到了。如今喝水時,就懂得提醒自己要注意水溫,所以這次就沒有再被燙到了。這就叫做“解脫”。解脫喝水時因不注意而再一次被燙到的苦。
  又例如:上輩子因為不懂得修行解脫業(yè),停止輪回業(yè),所以投生成這輩子。如今這輩子懂得修行停止輪回業(yè),發(fā)展解脫業(yè),所以當這個色身死后,再也沒有任何業(yè)緣來牽引我們投生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去了,這就叫“解脫生死”。
  (三)涅盤:“苦的永遠止息”。
  例如:有人雖然可以入甚深定,所以現(xiàn)階段是有能力保持在定中,暫時解脫生死輪回。但是一旦出了定,就又有業(yè)緣牽引令他得再次輪回生死。則此種解脫,不可以叫做“苦的永遠止息(涅盤)”。
  又例如:有人能于一切境界出入自在,而不會去貪愛任何境界,所以能于一切境界來去自如而都不會引發(fā)任何的苦。所以稱為“涅盤(苦的永遠止息)”。
  六、問:什么叫“究竟涅盤”?什么叫“非究竟涅盤”呢?
  答:涅盤,又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有余涅盤,屬非究竟涅盤。(二)無余涅盤,屬究竟涅盤。
  (一)有余涅盤:是指所有的苦厄,都已能停止下來,但是只是還有這輩子的色身在,因此還有少少的苦是來自于這個色身所引起的。所以稱為“有余涅盤”。
  有余,就是還有剩余一點點苦在的意思。
  (二)無余涅盤:是指所有的苦厄,都已能停止下來。連最后的色身也都舍棄了。所以連色身的苦也都沒有了。所以叫“無余涅盤”。
  眾佛友!
  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們,很多都是屬于在“究竟涅盤(無余涅盤)”來幫助一切眾生。所以完全不會被眾生的苦所影響。因此,您們可以看到諸佛菩薩的像,都是坐或站在蓮華上,就是意指“出污泥而不染”。
  我們也就是要學習“究竟涅盤”“出污泥而不染”。
  【經(jīng)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經(jīng)】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一切諸佛,也都是依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安全有效無后患地度過生死河岸的緣故,所以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說明】
  眾佛友!
  一、問:“三世”是指什么意思?
  答:三世,是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
  眾佛友,很多人,將“三世”解釋為“上輩子,這輩子、下輩子”。則不是屬于《心經(jīng)》中“三世諸佛”中“三世”一詞的含義。
  二、問:“三世諸佛”有很多嗎?
  答:過去佛,有無量無邊。未來佛,有無量無邊?,F(xiàn)在佛,有無量無邊。
  三、問:如果現(xiàn)在佛有無量無邊,為什么又有經(jīng)文說,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尊佛會出現(xiàn)于世,沒有第二尊佛呢?
  答:是的!在同一佛土中,同一時間,只有一尊佛會出現(xiàn)于世。但是,因為佛土有無量無邊,所以現(xiàn)在佛有無量無邊。
  四、問:一個佛土,有多大呢?
  答:一個佛土,最小的是“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有更大的是以無量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土的。
  五、問: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呢?
  答:
  一日一月,為一個世界。也就是一個太陽系,稱為“一個世界”。
  千日月,為一個“小千世界”。也就是一千個太陽系,稱為“一個小千世界”。
  一千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也說是1000*1000=1000000個太陽系,就是“一個中千世界”。
  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也就是1000*1000*1000=1000000000個太陽系,就等于“一個大千世界”。
  又因為“一個大千世界”是“1000個世界”自乘三次,所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因此“一個大千世界”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如果依現(xiàn)在的天文科學來看,則“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住的這個“銀河系”的大小。
  眾佛友!
  因此當知,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土,是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這個“銀河系”。于同一時間,只有一尊佛。只是于這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的佛,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分身。
  有關這個道理,您們去看《妙法蓮華經(jīng)》見寶塔品第十一就有說明。
  又眾佛友!
  當知,三千大千世界,只不過是指我們所在的這個“銀河系”而已。可是宇宙中,還有無量無邊的大大小小的“銀河系”。而每個銀河系,就是一個佛土。
  因此當知,現(xiàn)在佛,也有無量無邊。
  因此,當有南傳的佛教徒,問您們:“同一時間之內,只有一佛出世。沒有二佛。所以怎么可能有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等諸佛呢?”
  這時您們就可以回答說:“是的!于三千大千世界內,同一時間,只有一尊佛。但是這個宇宙,有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有無量無邊的佛。”
  因此,當知,南傳北傳的佛經(jīng)并沒有任何的沖突。而只是人們的理解有偏差所以才造成誤會的而已。
  又眾佛友!
  當知,一切萬法,永遠在當下,隨著當下的因緣而變化的方式,永遠存在著。
  又眾佛友!
  一切諸佛及菩薩們,都是往更好更好來變化。而凡夫眾生則時好時壞的來變化。
  當知,此色身雖然會死,但是當知,真正的我們乃至一切眾生一切諸佛菩薩也都是永生的。
  這也就是《首楞嚴經(jīng)》所說的“常住真心性凈明體”。
  眾佛友!
  當知,不論您是輪回或解脫,您還是永生的。
  又眾佛友!
  色身,不可能永生。
  當知,真正的您,雖然是永生,但是這個色身,無論您將色身的因緣調得多好,此色身最長,只能住世一大劫。而不可能再長。
  《大般涅盤經(jīng)》“阿難。四神足人。尚能住壽滿于一劫若減一劫。如來今者有大神力。豈當不能住壽一劫若減一劫?!?CBETA, T01, no. 07, p. 191, b16~18)
  眾佛友!
  此色身,最長只能住壽滿一大劫。
  又問:為什么極樂世界的人,可以住壽無量劫呢?
  答:當知因為極樂世界的人,是“化生”是“化身”非是“色身”。所以才能住壽無量劫。
  當知,一切諸佛無論已涅盤頭未涅盤,當知諸佛常住在世。
  如《大般涅盤經(jīng)》載,佛說:“善男子。若有眾生謂佛常住不變異者。當知是家則為有佛。”(CBETA, T12, no. 374, p. 385, c28~p. 386, a1)
  眾佛友!
  當知宇宙之間,一切已存在的東西,都只是會變化,是以永遠在當下變化的方式永遠存在。這連科學家都已證明,稱為“質能不滅定律”或稱為“能量守恒定律”,或稱為“物質不減定律”。
  當知,諸佛已涅盤者,也只是色身的變化。而諸佛并不會消失。
  又如《中陰經(jīng)》“一時佛在迦毗羅婆兜雙樹北四十九步耶維處。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爾時如來忽然離碎身舍利?!鐏砩嵘韷勖F(xiàn)取滅度。入于中陰教化眾生。……自此以還釋迦牟尼名號已滅。妙覺如來出現(xiàn)于世。””
  眾佛友!
  從《中陰經(jīng)》載,我們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入滅后,非是真滅。而是進入中陰界來教化中陰界的眾生。于中陰界又用另一尊佛的名號來出現(xiàn)于中陰界,稱為“妙覺如來”。
  又如《中陰經(jīng)》載:“爾時妙覺如來入寂滅三昧。將欲游行他方世界顧見所度。不可計眾生心懷踴躍。
  從經(jīng)文中,我們又可以知道,當妙覺如來在中陰界教化眾生后,又要大他方世界去教化別的眾生。
  因此,當知,釋迦牟尼佛,也是常住在世的。只是換個色身,換個名號。來幫助更多眾生。
  當知,釋迦牟尼佛雖入滅,但是別以為佛陀離開我們了。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載“爾時世尊…而作是言:吾于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曰取7堑鹕愍毈F(xiàn)其前。”
  當知,釋迦牟尼佛,雖然沒有以佛身示現(xiàn),并非佛陀就不存在,而是用別的方式來幫助眾生。
  佛陀用什么身來幫助眾生呢?
  如《地藏經(jīng)》載:“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颥F(xiàn)男子身或現(xiàn)女人身?;颥F(xiàn)天龍身或現(xiàn)神鬼身?;颥F(xiàn)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脫?;颥F(xiàn)天帝身或現(xiàn)梵王身。或現(xiàn)轉輪王身或現(xiàn)居士身?;颥F(xiàn)國王身或現(xiàn)宰輔身?;颥F(xiàn)官屬身?;颥F(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
 ?。畠?yōu)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xiàn)其前?!?br />   因此,當知,諸佛常住在世,無論是已涅盤或未涅盤。
  又如《大般涅盤經(jīng)》載,佛說:“如來生于閻浮提內?;蜷惛√崾粳F(xiàn)涅盤。而如來性實無涅盤?!?br />   因此,當知,佛陀跟所有的大菩薩都一樣,都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為之說法的。
  而究竟佛陀對我們應現(xiàn)何身來度我們呢?當知,您就將一切都看做是佛,來從中體會因緣果報的道理。那么您就可以學到佛法了。
  眾佛友!
  如何運用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度過生死河岸呢?
  當知要學會“事先觀察”才能“事先了解”。
  當我們能“事先了解”,才能“事先準備”。
  當我們能“事先準備”,才能“事先做好心理建設”。
  當我們能“事先準備”并“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之后,我們就能“事先預防”。
  眾佛友!
  般若(Prajna)一詞,就是“事先知道”之意。
  要如何事先知道,那就是要做到:
  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事先預防。
  又眾佛友!
  一、已生惡令斷:當我們的行為習慣已經(jīng)造成惡報了,我們就要將這種行為習慣停止下來不要再做了。
  為了于未來不要再受同樣的惡報。這種“已生惡令斷”,就是一種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預防的方法。
  例如:有人習慣開車時貼著前車行近來開車,雖然還未曾撞過車。但是當看到別人或聽到別人因為開太近而撞車時,自己就要將這種沒有保持安全距離的開車習慣改掉了。
  為了避開發(fā)生未來的惡報,所以這種“未生惡令不生”的修行,也是屬于“事先預防”的方法。
  二、未生善令生: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好的行為習慣而得到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善報時,我們也就要提醒自己也要養(yǎng)成這種好的行為習慣。才能得到該種好報。
  例如:有人持“不與不取”的戒,所以他的東西,不論如何都不會遇到被偷被搶的因緣,就算是掉了,也都是有因緣可以再找回來。這時,當我們還未持“不與不取”的戒時,而希望也能不會遇到被偷被搶的因緣,則我們就要開始持守“不與不取”的戒了。
  像這種為了未來得到該種的好報而持相關的戒,也是屬于“事先預防”的方法。
  三、已生善令增長:當我們自己因為修布施修持戒,所以得善報了,這時,還要從中看到目前行為的漏洞于將來可能會得惡報,則我們就要將自己的行為模式的漏洞去除。令無漏。
  例如:本來因為不布施所以富不起來,所以已經(jīng)學了布施也富有了。但是因為有殺生所以雖富而常生病,所以這時就要再加修“不殺生”。
  因此,為了善報而不要有漏洞,所以可見這種“已生善令增長”的修行方式,也是一種“事先預防”的法門。
  所以,各位佛友!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四正勤”,其實也就是“事先預防”的法。也就是“般若”法門之一種。
  眾佛友!
  其實,所有三十七助道品,也都是屬于“事先預防”的般若法門。
  所以能幫助我們成就無上菩提。
  又所有的四圣諦,六度,也都是屬于“事先預防”的般若法門,
  當知,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為了預防相關的惡報的產(chǎn)生,所以可以說,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屬于“般若法門”。
  又當知,佛陀出現(xiàn)于世,只為了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開示佛的知見讓眾生們可以開悟。為了幫助眾生悟入佛的知見道,所以出現(xiàn)于世。
  眾佛友!
  當知,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性。
  但是因為眾生不自知,所以就不會用,而又亂用,或偏用,所以才不能如佛陀那樣全體大用。
  因此,佛陀出現(xiàn)于世,就是為了告訴我們,我們其實都是佛。當我們相信自己都是本具佛陀無量性德之后。再教我們如何來運用才能展現(xiàn)這些性德。
  眾佛友!
  佛陀所教的一切,都是屬于避開再次又落入不會用、或亂用,或偏用。
  眾佛友!
  您要想辦法,去認識到自己真的本具如來藏性。
  又眾佛友!
  您要想辦法,去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習慣,哪部份是屬于偏用。
  又眾佛友!
  您要想辦法,去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習慣,哪一部份是屬于亂用。
  當您能相信自己是佛,當您能正用,能全用。則您就知道自己真的本來是佛。
  而為了達到這個結果,我們就要用事先預防的般若法門來避開亂用及偏用。
  因此,當知,我們算是未來佛。
  如經(jīng)文所說:過去佛,現(xiàn)在佛,未來佛都是依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安全有效無后患的度過生死河岸,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
  為什么說我們本來是佛,又說我們是未來佛呢?
  那是因為,說“我們本來是佛”是就佛性來說,我們本具如來所有的功能。所以說我們本來是佛。
  說“我們是未來佛”是就佛用來說。我們還不自知自己具此佛性,所以就不會用,或亂用,或偏用,所以雖是佛,而不會用。當我們能正用全用時,才叫“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完全覺悟要如何將本具的佛性運用出來。
  因此,眾佛友!
  眾未來佛,愿您們要時時深入修行“事先預防”的法門,來安全有效無后患的成就一切所愿。
  下課!
  慧祥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第十五講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運用“想辦法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以便能安全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的方法”的重點開示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佛光山非洲佛學院釋慧祥簡釋
  最新修改日:2004年07月15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當觀世音菩薩深入運用“想辦法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以便能安全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的方法”時,他如實觀照了“色(色身)、受(感覺)、想(印象)、行(審慮、決定、發(fā)動)、識(認識作用)”,因而知道不論“色、受、想、行、識”現(xiàn)階段是有苦或無苦的,都能“往無苦發(fā)展”,因此能度過一切的苦難與危險。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占词巧?br />   舍利弗!
  當我們發(fā)展色身時,應該將色身“發(fā)展成無苦”,不可以與“發(fā)展成無苦”的目標不一樣。
  當我們對當時的色身已經(jīng)可以“發(fā)展成無苦”時,也還要注意未來色身的發(fā)展結果,也不可以與“發(fā)展成無苦”的目標不一樣。
  我們當下在發(fā)展色身時,就是要達到不論如何發(fā)展都保持在“發(fā)展成無苦”下發(fā)展。
  當我們對色身的當下能做到“發(fā)展成無苦”時,也還要注意色身的未來也都是要保持在朝向“發(fā)展成無苦”的情況下來發(fā)展。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當我們在發(fā)展受、想、行、識時,也都是如此發(fā)展。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舍利弗!當我們能做到讓這些現(xiàn)象都“發(fā)展成無苦”的狀態(tài)時,我們就同時能覺悟到那個不會隨著苦的生滅而生滅的本心,也就能覺悟到那個不會隨著苦的垢凈而垢凈的本心,也就能覺悟到那個不會隨著苦的增減而增減的本心。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因為這個緣故,當我們處于“發(fā)展成無苦”之時,就不再有色身的苦。不再有受、想、行、識的苦。
  不再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苦。
  不再有色、聲、香、味、觸、法的苦。
  不再有眼界乃至意識界的苦。
  不再有無知的苦,也不再有“為了令無知消失”的苦。乃至不再有老死的苦,也不再有“為了令老死消失”的苦。
  不再有“為了知道苦”的苦,不再有“為了知道苦的原因”的苦,不再有為了“知道苦如何消失”的苦,也不再有“為了修正身口意令保持無苦”的苦。
  不再有“為了智慧”的苦,也不再“為了獲得”的苦。
  因為已能覺悟到那個“不曾失去,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獲得”的本心。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菩薩們因為依靠“想辦法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以便能安全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的方法”的緣故,他的心對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再產(chǎn)生任何的掛礙了。又因為已經(jīng)不再掛礙了,所以也就不再有任何的恐怖害怕了。因為菩薩們已經(jīng)能遠離“顛倒的認知狀態(tài)”以及遠離“行顛倒(夢想)的發(fā)展方式”,所以能夠真正永遠停止一切的苦難。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已經(jīng)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們,也是因為依靠著「想辦法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以便能安全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的方法”的緣故,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因此可以知道,這個“想辦法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以便能安全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的方法”,不論運用在什么情況下都是非常神驗有效的真實教法。
  又不論運用到任何情況下都能有效展現(xiàn)我們的智慧光明的真實教法。
  在所有的方法中,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好的方法了。
  甚至在所有的方法中,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跟這個方法相等。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因此,想要學這個真實教法的人就應勉勵自己:
  運用這個方法吧!去運用這個方法吧!運用這個方法而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吧!引導大眾運用這個方法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吧!祈愿您們成就無上菩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導“想辦法事先觀察、事先了解、事先準備、事先預防、事先做好心理建設,以便能夠安全有效的度過一切苦難的方法”的重點開示。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心經(jīng)講記》——詮釋了般若心經(jīng)的甚深密意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法成法師 譯藏
  任杰 由藏譯漢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復于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
  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
  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盤。
  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
  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羅峨帝,波羅僧峨帝,菩提薩訶。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學佛要領
  今天我在這里為大家簡單地講解一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大概內容。
  按理說,聽聞佛法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在《普賢上師言教》等論著中,一開始就宣講了聞法的方式,包括發(fā)心、依止四想、具足六度等應取之行為,以及三過、六垢、五不持等所斷之行為。如果沒有如理如法地聽聞佛法,就會有很大過失。
  雖然在座的部分道友,是聽過很多法的,對聽法的要求也很清楚;但也有一些道友,卻從來沒有真正聽聞過佛法,因而對聞法的要求也不太懂。因為聽眾基礎的參差不齊,所以也不能要求太高,此處只是希望大家在聽法過程中,能關掉一切通訊設備,認認真真、聚精會神地聆聽。盡管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不太習慣,但堅持短暫的一兩個小時,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憧纯?,發(fā)了菩提心的人就是不一樣,連關一個手機,都要弄出那么好聽的音樂聲,讓大家生起歡喜心。)
 ?。ū娦Γ?br />   在正式講《心經(jīng)》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下學佛的要領。
  一、堅持放生
  今天的放生活動,很多道友都參加了,看來個個都很歡喜。這次規(guī)模不大不小的放生,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
  對我個人而言,放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重視可憐眾生的生命,能長期堅持定期與不定期的放生。
  我與你們的負責人也商量了,今后每個月,這里會組織一次放生。以我們多年放生的經(jīng)驗來看,這里放生的條件,應該說是很好的。因為水庫有專人看管,所以不會出現(xiàn)所放生命被捕撈的情況。以前我們在放生的時候,就遇到過這種事情,這邊剛剛放下去,那邊就被撈起來了,無論怎樣勸阻,都無濟于事,大家都非常心疼。
  這里不論放生水庫的環(huán)境,還是距離的遠近,都特別令人滿意。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私家車,從住家到水庫,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對一個發(fā)了菩提心的人來說,做到這一點也并不是很困難的事。
  我們在成都放生的時候,每天來回的路程將近兩百公里。早上七點多出發(fā),等放生完畢回到成都吃午飯,已經(jīng)是下午三、四點了,路上只有用一些干糧充充饑。雖然條件這么艱苦,但大家都毫無怨言。本來慈誠羅珠堪布還有很繁重的教學任務,但為了把從各地集中的放生款用到實處,使更多的眾生能夠獲得解脫,他每年都在百忙中抽出一段時間來親自放生。
  然而,有些人卻認為,我的工作太忙了,沒有多余的時間,只要我能隨喜別人的放生功德,或者捐一點錢,就不用親自參加放生了。
  雖然這樣也未嘗不可,還是有一些功德,但有誰能保證自己能夠發(fā)心清凈地隨喜、捐錢呢?世間事務與解脫相比,哪一個更重要呢?要知道,放生不僅僅是無畏布施,更重要的是法布施。也就是說,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賜予那些眾生生命,還要為那些愚癡的眾生念誦佛菩薩的名號等放生儀軌和《普賢行愿品》,用經(jīng)書、轉經(jīng)筒為它們加持,并給它們喂食甘露丸。
  如果不念誦這些儀軌,這些眾生就只能得到一次生命,而得不到解脫的因緣,這是非常可惜的。無始以來,包括這些眾生和我們,都曾得到過無數(shù)次的生命,但又有什么價值呢?我們不都還在輪回中受苦受難嗎?只有通過給它們念誦儀軌,才能在它們的心間播下解脫的種子,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另外,整個放生過程還要以六度以及三殊勝來攝持。對所放的眾生,要有極其強烈的悲憫之情,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因旁生的愚昧、悲慘、無依無靠,聯(lián)想到六道輪回的痛苦,繼而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
  如果只是抱著好玩或者無所謂的態(tài)度,既不為它們念經(jīng),也不參加勞動,只是忙于拍照、玩耍,看到別人因為抬魚筐、稱重量而累得揮汗如雨,也只是袖手旁觀,生怕弄臟了時髦的衣服或累壞了嬌貴的身體。這種郊游式的放生究竟有多大意義,誰也說不清楚,因此,對很多人而言,無論作任何善事,最好能身體力行,僅有發(fā)心還不夠,還應當親自去做,這樣才會有更大的意義。
  為了救度眾生,即使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世間很多人為了打麻將、打電子游戲,都可以通宵達旦、徹夜不眠;為了去征服某一座山峰,可以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登山、攀巖和航海這類運動,向來危險叢生,世人卻趨之若鶩;高空作業(yè)、替身演員、警察和賽車手都是高危行業(yè),但從業(yè)者卻向來不乏其人。
  這幾年礦難頻發(fā),死難的礦工令人同情。令人深思的是,礦工要避開危險,完全可以選擇別的工作,但他們?yōu)槭裁礇]有選擇離開呢?就是因為在礦主支付的工資里,已經(jīng)包含了足夠的風險補償。世間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都可以鋌而走險,甚至不惜生命,但為了來世的解脫,為了眾生的利益,卻舍不得付出少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就是《修心七要》里面所講的“忍耐的顛倒”和“意樂的顛倒”。
  去年慈誠羅珠堪布放生期間,忽然急性闌尾炎發(fā)作。手術后,傷口很久都沒有恢復。出院不久,他便不顧尚未復原的身體,堅決要親自參加放生。每天一大早,他便腰纏繃帶,坐上汽車,開始了一天顛簸的旅程。盡管這樣對他的傷口極為不利,但他卻始終沒有退卻,醫(yī)生和同伴再三勸阻也沒有用。連堪布這樣的高僧大德,在放生方面都任勞任怨、事必躬親,作為我們這些普通人,一點點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論你有什么信仰,學什么教派,愛護生命、保護動物,應該是人類共同的愿望,也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如果我們能盡心竭力地參與放生,不僅對眾生有利,同時也是有很大功德的?!洞笾嵌日摗樊斨幸仓v過:“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在大家知道了放生的方法,念誦的儀軌,以及其他注意事項,并盡力端正自己的發(fā)心以后,放生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我相信,當正規(guī)的放生成為這里的一種規(guī)矩或傳統(tǒng)以后,也就沒有太大的困難,一切程序都會逐漸規(guī)范起來。
  迄今為止,成都的放生已經(jīng)堅持九年了,在九年當中,雖然遇到過各種違緣,但大家都挺了過來。而現(xiàn)在很多大城市里面的人,卻把寶貴的時間和金錢,都花在吃喝玩樂方面了。要知道,與其做這些沒有意義的事,不如去救助一條生命。
  我所講的第一件事,就是懇請大家能重視放生。
  二、端正發(fā)心
  有些人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某些神通;或者為了讓別人對自己頂禮膜拜;或者為了自己擺脫痛苦、獲得解脫;還有一些人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賺取金錢,求得聲譽……這些人學佛的目的,都是不純正的。
  我曾經(jīng)在一些著名的大寺院,看到燒香拜佛的人川流不息,心里非常高興。有好幾次,我偷偷地走到哪些看似虔誠的信徒前,聽他們究竟向佛求些什么,結果我聽到的,無非是“觀音娘娘??!求求你保佑我生一個大胖小子吧!”“佛菩薩??!保佑我發(fā)大財、掙大錢吧!”等等,很多人的求神拜佛,也只是升官發(fā)財、謀求自利的一種手段而已。
  記得有一個寓言,講的是醫(yī)生和他兒子的故事:
  醫(yī)生辛苦一生,贏得了眾多患者的信任,同時也養(yǎng)活了一家老小。多年后,醫(yī)生因年老而退休,兒子繼承了父業(yè)。
  不久后的一天,兒子回家向父親炫耀說:“那個你一輩子都沒有治好的病人,我只用了幾付藥,就徹底治好了他的病,你說我怎么樣?”
  不料父親勃然大怒:“你怎么能治好他的病呢?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就是靠他的醫(yī)療費來維持的?。∵@下子,我們又靠誰來養(yǎng)活呢?”
  兒子聽了不禁啞然。
  以前聽了這個故事,只是把它當成一個笑話,并沒有特別在意,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社會上很多人為了賺錢,真可謂不擇手段,與前者相比,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發(fā)生在哈爾濱與深圳的“天價醫(yī)藥費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例——患者翁文輝在哈爾濱醫(yī)大二附院住院66天,花了550萬元的醫(yī)藥費,卻并沒有保住自己的性命;患者諸少俠在深圳市人民醫(yī)院住院119天花費達120萬元,病人進了殯儀館還收搶救費……
  這只是無數(shù)典型事例當中的一件,近年來,不知有多少翁文輝、諸少俠被盤剝、被克扣、被欺詐;有多少無權無勢、囊中羞澀的患者被沉重的醫(yī)療費逼得苦不堪言。
  不知在這些醫(yī)療費的“得益者”當中,有沒有皈依了佛門的佛教徒,如果有的話,那就是空有虛名的佛教徒。
  要知道,對真正的佛教徒而言,不要說不惜人倫道德,無視因果報應,唯利是圖、利欲熏心這些可怕的念頭,就連貪圖世間享受這些世人認為乃人之常情的事情,都是應當杜絕的解脫之障!
  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當中說過,佛法的要點,就是是出離心、菩提心與無二慧。
  其中第一個要領,是出離心。
  所謂的出離心,就是希求從三界輪回中獲得解脫的心念。這是佛教徒的起碼要求,南傳佛教最重視的,也是出離心。
  有些道友皈依佛門、燒香拜佛十幾年了,雖然自稱為佛教徒,但他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世間的有漏之樂。不少佛教徒都是如此,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可以不惜工本,花費大量精力,而在佛法方面,卻十分吝惜自己的時間,要知道,僅僅為了在輪回中過上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的日子而學佛,就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因為即使是小乘的修行人,都應當具備出離心。
  也許有些人對自己的現(xiàn)狀很滿意,認為自己衣食無憂、家庭幸福,沒有必要發(fā)愿出離輪回。這就是不懂因果業(yè)報、生死輪回的表現(xiàn)。
  在茫茫無際的輪回征程中,能投生為人是極其稀有難得的,百年之后,世間的絕大部分人都將前往惡趣。一旦去往惡趣,就再也沒有獲取解脫的自由了。今生過得好,誰敢保證自己來世的去向?不要說來世,就是在今生,誰又能保證自己的晚年可以安享清福、悠游自在呢?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景況,只是幽暗輪回中少有的一絲光亮而已,因此,在身心比較自由的時候,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出離輪回。
  佛法的第二個要領,是菩提心。
  所謂菩提心,就是為利益無邊無際的眾生而發(fā)誓成佛的決心。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以是否具有菩提心為衡量界限。以前阿底峽尊者也說過: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之間,以菩提心來劃分;佛教與外道之間,以是否皈依三寶來劃分。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于大乘佛教,作為隨學的佛弟子,就不能僅僅為了自己的解脫而學佛,而應發(fā)誓為一切眾生修持無上菩提。
  一切眾生都是我們往昔的大恩父母,只是因為無明的遮障,才使我們不但相見不能相認,而且形同陌路,甚至互相敵視、互相仇恨,誓與對方不共戴天。戰(zhàn)場上相互廝殺的一對士兵,也許曾經(jīng)是生死相依的一對母子;商場上爾虞我詐的一對商人,也許曾經(jīng)是海誓山盟的一對戀人;政壇上決一雌雄的一對政客,也許曾經(jīng)是患難與共的一對密友……這不是聳人聽聞的臆造,而是確鑿有據(jù)的事實。稍有輪回常識的人,都可以推出這樣的結論。
  我們可以推想,如果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敵人,曾經(jīng)是最疼愛自己的人,也是自己最惦念的人時,他們會作何感想,他們還能不假思索地高舉起手中的武器,還能拿出足以置對方于死地的殺手锏嗎?絕不可能!他們會當下化干戈為玉帛,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并愿意犧牲一切去利益對方。
  既然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了輪回的真相,又怎么能忽視這一切,不為曾對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做點什么呢?
  實際上,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建立在我執(zhí)之上的自私,如果不能斷除貪愛自己的念頭,必將永遠遭受輪回痛苦的煎熬。
  法王如意寶曾寫過一篇教言,叫做《勝利道歌》,里面也講過:“沉溺惡境輪回眾,為得究竟安樂地,當負利他心行責,應舍愛自如毒食。”作為沉溺在輪回苦海當中的凡夫,為了獲得究竟安樂的佛果,就應當肩負起利益他眾的責任,像躲避毒藥一樣地斷除我執(zhí)和我所執(zhí)。
  如果獲得解脫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自己而修行,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要知道,一切的痛苦都源于自己的欲望,一切諸佛的功德皆源自利他之行。只有斷除珍愛自己的我執(zhí),菩提心才能順利地生起。
  佛法的第三個要領,是無二慧。
  所謂無二慧,也即證悟一切萬法為空性的無我智慧。如果沒有證悟空性,就不可能從輪回中獲得解脫。
  這個含義比較深,今天我們講《心經(jīng)》,也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夠了解一點空性的知識,至少也能播下一顆空性的種子。
  如果能夠往以上三個方向去努力,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
  三、精誠團結
  濁世眾生因煩惱的逼迫,會不由自主地生起各種污濁不堪的念頭——極端的仇恨、強烈的嫉妒、失控的貪執(zhí)、增上的我慢……看到別人的功德或受用超過自己,就如同芒刺在背一般不得自在;看到自己的對手遭遇不幸,便幸災樂禍、拍手稱快;當別人好意提醒自己時,不但不反省改過,反而心懷不滿,甚至伺機報復……
  現(xiàn)在佛教內部,也存在著很多不和合的現(xiàn)象。當然,作為修證尚未圓滿的凡夫,生起不好的念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如果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但不悔過自新,反而變本加厲,到處去宣傳別人的“過失”,贊美自己的“功德”,那就應當受到譴責了。
  且不說大乘菩提心,哪怕小乘行人,也強調獨善其身,想想我們的所作所為,究竟哪一點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宗旨?既然自詡為佛教徒,就要盡心竭力地仿效佛陀的行為,即使現(xiàn)在做不到,也要以此為目標。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不配為佛教徒!因此,希望佛教徒內部,盡量不要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這里的實際情況究竟怎樣我還不了解,但看起來氣氛很不錯。這幾天來了很多修學不同教派的居士,大家都相處得很融洽,看不出有什么教派與教派之間的競爭心與忌妒心,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只有佛教徒之間團結合作、和睦相處,佛法才會有前途,不管你是修學南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是修學漢傳佛教當中的凈土宗、禪宗、華嚴宗;還是修學藏傳佛教的格魯派、薩迦派或寧瑪派,實際上都是釋迦牟尼佛為了適應不同根基的眾生,而親自傳下來的殊勝正法,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都是走解脫道的道友。既然是志同道合的道友,就應該攜起手來共同進步,又何必斤斤計較、睚眥必報,或者互相輕視、自贊毀他呢?
  弟子與弟子之間,不要相互攀比、較量高低,說誰的上師好,誰的上師不好;誰的修法有問題,誰的見解、行為不如法,誰的根器太下劣等等,引起種種幫派矛盾、門戶之爭;上師與上師之間,更不要相互詆毀,即使是小小的摩擦,也最好不要發(fā)生,否則對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不但沒有幫助,還會讓旁人生起邪見,助長弟子之間的紛爭,使他們斷失善根,甚至舍棄正法。
  稍微有一點佛教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切外境都只不過是心的幻變。自己所感受到的不清凈,只能證明自己的心有垢染,常不輕菩薩能視眾生為佛菩薩,好的修行人都只是觀自己的過失。雖然我們做不到這點,但也不要隨意評點別人的行為,有誰能肯定自己所見到的不如法現(xiàn)象不是佛菩薩的顯現(xiàn)呢?在印度八十大成就者當中,很多成就者的表現(xiàn)都是荒誕古怪、不合常規(guī)的,作為凡夫,又有誰能了解他們的內在呢?
  也許,在我們討厭、憎恨甚至辱罵的道友當中,就有佛菩薩的化現(xiàn)。退一萬步說,即使不是佛菩薩,但其中的很多人也是發(fā)了世俗菩提心的發(fā)心菩薩,對這種人生起惡念,果報也是非常嚴厲的,因此,在看待別人過失的問題上,我們還是應該三思而后行!
  意大利畫家莫迪里阿尼所畫的肖像畫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許多成人只有一只眼睛,當別人問他是何用意時,畫家的回答非常耐人深思:“這是因為我用一只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審視自己?!边B這些世間人都知道審視自己,我們這些佛教徒又做得如何呢?我想,我們還是盡量望內審視,少去觀察、評論他眾吧!
  四、恒修正法
  雖然你們當中的很多人對佛法有一些信心,也希望我和學院的其他道友能經(jīng)常到這里來傳法,并舉行一些對眾生有利的活動,自己也能從中受益,但這卻是我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所以,在沒有外緣督促的情況下,能自覺自愿地恒常修持,才是最關鍵的。
  雖然我們今天傳講了《心經(jīng)》,但佛教是博大精深的,僅僅憑一兩堂課的聽聞,絕不可能測度佛教的甚深奧義,只有長期精進努力,才能一窺佛教的堂奧,所以,在堅持放生之余,我們應當使心專注于佛法,把業(yè)余時間盡量用在聞、思、修上面,對佛法能有恒常不懈的信心,能持之以恒,才是最有意義的。
  我也思考過這些事情,盡管偶爾到這里來一下,為大家作一些簡單的開示也并不困難,但僅憑一兩次的開示或者活動,是不能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所有的道理,并獲得解脫的。只有在系統(tǒng)的聽聞、思維之后,才能對佛理生起定解,并為下一步的修持打好基礎。但愿將來有機緣,能為大家創(chuàng)造一個系統(tǒng)修學的機會。
  雖然我并沒有什么知識,可以說是學識淺薄、孤陋寡聞,但以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講經(jīng)二十年的經(jīng)驗來看,與所有的世間學問相比,只有佛法才是最究竟、最圓滿、最能利益眾生的。我們好不容易遇到了如此殊勝的正法,就應該好好珍惜,千萬不要將其隨意錯過。一旦錯過了這次機會,將來什么時候才能再遇到正法,是誰也不敢打包票的!
  有些人經(jīng)常會問:我學到了這么殊勝的法,又修了好幾年,為什么還沒有開悟呢?
  從無始以來,我們在輪回中蓄積了不計其數(shù)的惡業(yè),想要一下子將其消除,是難上其難的。如果只是心血來潮或閑得無聊的時候,才在佛堂里念念佛、打打坐,更多的時間,都用在吃喝玩樂上面,這種一暴十寒的修行方式,是很難得益的;如果把修法當作一種消遣或表明自己見多識廣的炫耀資本,無關痛癢地了解一些皮毛,根本沒有令法與心相融,結果也只會一事無成;如果不能一門深入地專修下去,這個法修了一點點,又去修那個法,今天跟著一個上師學一種法,明天又跟著另一個上師學另一種法,結果也將是徒勞無益。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選一門與自己最投緣、最相應的法,然后恒常不斷地專修下去,切不可朝三暮四、反復無常地亂修。
  總而言之,希望大家能以長遠的目光、長久的精進、長期的堅持來修學佛法。
  啰啰唆唆地講了一大堆,其實很多要求連我自己都沒有做到,為了能對自他的修行起到一點作用,讓我們共勉吧!
  下面轉入正題,從字面上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主要內容,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你們怎么都有水喝,就我一個人沒有水?是不是因為我說了很多難聽話就懲罰我?。浚ū娦Γ?br />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一、緣起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fā)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釋迦牟尼佛即將示現(xiàn)圓寂的時候,曾將大、小乘的八萬四千法門交付于阿難尊者,并鄭重其事地告訴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外的八萬四千法門全部忘掉、全部損壞了,我也不會責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的一個偈頌丟失了,我就要怪罪于你!”
  這就說明,除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外,整個八萬四千法門,都不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重要。
  從釋迦牟尼佛出世轉法輪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如此漫長的時間當中,無論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甚至包括泰國、新加坡的諸位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在藏傳佛教中,以格魯、薩迦、噶舉、寧瑪四大教派以及覺囊派為主的所有教派,都非常重視《心經(jīng)》這部經(jīng)典,都將其歸攝于各自的念誦集里,不管早課、晚課,還是在其他時間,都經(jīng)常持誦。在各個法師平時的講經(jīng)修習中,《心經(jīng)》也是一部不可缺少的經(jīng)典。甚至包括給亡人超度、或作其他任何一個佛事,如開光、放生甚至修建房子等等,《心經(jīng)》都必不可少。只要念誦了《心經(jīng)》,整個事情就會非常圓滿,中間不會出現(xiàn)各種魔障違緣。
 ?。ㄎ乙郧霸趯W院也傳講過《心經(jīng)》,但那時道友還不是很多,現(xiàn)在也不知那個時候的道友現(xiàn)在還剩下多少,因為整個世界都是無常的,眷屬無常,導師也是無常,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br />   在漢傳佛教中,大家也都清楚,不管在任何寺院,不管是凈土宗、禪宗,還是天臺宗等等,各寺院和各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視《心經(jīng)》,此經(jīng)早已是漢地很多宗派共同修持的一部經(jīng)典。
  不僅在大乘佛法興盛的地方,都無一例外地十分重視《心經(jīng)》,甚至現(xiàn)在的泰國、斯里蘭卡等以修學小乘為主的南傳佛教的僧眾,也念誦《心經(jīng)》。大概是99年以前吧,一位泰國的法師來到我們學院,當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這位南傳佛教大德隨身不離的念誦集里,《心經(jīng)》排在了較為重要的位置。也許很多人也從網(wǎng)絡或各種新聞媒體了解到,有些國家經(jīng)常在一些大型體育館等地方,舉辦講解、研討《心經(jīng)》的見解及修法的專題活動,很多方面都顯示出佛教徒對《心經(jīng)》的重視程度。
  雖然唐玄奘大師所譯的這個《心經(jīng)》譯本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多個字,和《金剛經(jīng)》的五千多字比較起來,字數(shù)是相當少的,一部文字短小的《心經(jīng)》,何以會受到如此待遇呢?
  就像利用現(xiàn)代科技,能將很多資料壓縮在一張小小的光盤上一樣,短短的《心經(jīng)》實際上濃縮了所有的佛法精髓。為什么這么說呢?
  佛陀成道以后,在四十多年的時間內三轉法輪,為眾生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其中的初轉法輪,佛陀闡演了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二轉法輪,佛陀開示了般若空性法門;三轉法輪,佛陀開演了光明如來藏本體。在三轉法輪的所有佛法當中,最深奧、最重要的,是二轉法輪的內容。為什么說它最重要呢?因為二轉法輪揭示了一切萬法的真相,是三界眾生走向解脫的必經(jīng)之路。所有二轉法輪的內容結集起來,就是一系列的《般若經(jīng)》。
  大家都知道,《般若經(jīng)》包括廣中略三種般若。其中的廣般若,有十萬頌。藏文的長版《大般若經(jīng)》,都有厚厚的十二函;中般若,有二萬五千頌;略般若,則有八千頌。所有《般若經(jīng)》的精義,都包含在《攝集經(jīng)》當中,如果將《攝集經(jīng)》的經(jīng)義加以濃縮,則就是《心經(jīng)》。由此可知,佛法的精髓、心臟與核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換言之,《心經(jīng)》所說的內容,足可統(tǒng)攝八萬四千法門,它是佛教大乘教典中,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jīng)典,實可謂“芥子納須彌”。
  正因為它是整個佛法的精華,所以會受到歷代后學者們的極端重視。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和精力都很有限,要想在一生當中學完八萬四千法門,把所有的佛法全部精通無礙,實在是無能為力的。如果能抓住要點,就能起到提綱挈領之效。從這個角度來說,修學《心經(jīng)》是最明智的選擇。
  作為一名佛弟子,能遇到這樣的殊勝妙法,也是千百萬劫積累資糧的巨大福德所感,這是肯定的。雖然我沒有神通,也不知道你們的前世是什么樣的,但佛經(jīng)里面說過,誰能值遇大乘佛法,必然前世與佛教結下了殊勝的因緣。如果沒有這樣的殊勝因緣,即便是在夢中,也根本不可能聽到般若法門的一字一句,更不要說思維并進一步修持般若法門的精粹了,所以,我們應當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和珍愛心。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應當隨身攜帶,隨時念誦《般若心經(jīng)》,將《般若心經(jīng)》作為依止的對境,放在清凈高處,并經(jīng)常恭敬頂戴。
  現(xiàn)在的世間人都很忙碌,要求你們每天念誦那些較長的經(jīng)典就不太現(xiàn)實,但《心經(jīng)》的內容卻只有兩百多個字,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內,抽出短短的兩三分鐘念誦一遍《心經(jīng)》,應當不會對你們的事業(yè)、前途、家庭造成什么影響。
  聽說這里的工作人員對《心經(jīng)》很重視,每天堅持念誦《心經(jīng)》,我心里特別高興。雖然我們不一定懂得其中的所有含義,即便是出家人,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也不一定能徹底明白它的意義,但在世俗諦當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規(guī)律是毫發(fā)不爽的,念誦《心經(jīng)》對你們的即生來世必然會有一定的利益。
  全知無垢光尊者是藏傳佛教中十分偉大、杰出的一位上師,他所撰著的《竅訣寶藏論》當中也說過:“信解聽聞佛法與隨喜,贊頌趨入正法稍行持,皆離輪回播下解脫種?!狈彩窍嘈?、聽聞佛經(jīng),并隨喜、稱贊者,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如果能念誦《心經(jīng)》,都能與空性法門結下善緣。
  因為念誦《心經(jīng)》所需的時間很短,所以有些修行人天天念《心經(jīng)》,但有些修行人卻認為,哪怕一天念一遍《心經(jīng)》還是有困難。不過我認為,即使再忙,一天念三遍《心經(jīng)》的時間應該是有的。當然,這也并不是強迫大家,只是提出希望而已。佛法不是強制性的教條,而是令對方知道其利益和功德后,自覺地去接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不過,作為修行人,特別是已經(jīng)放下一切俗務,一心向佛的出家人,更應該這樣做。
  但如果每天只是敷衍、潦草地念誦一下表面的詞句,卻一點都不明白《心經(jīng)》的意思,就只有念誦的功德,而沒有其他的價值,這樣就多少有些遺憾。假如能在念誦的同時,也懂得它的內在含義,就會具有更大的意義。
  雖然《心經(jīng)》的字數(shù)很少,字面意思看起來也很簡單,不像俱舍、中觀的某些論著,有很多的法相名詞或邏輯推理方法,但就像對幼兒園的小朋友講電流、光速、量子物理等高深問題,即使你磨破嘴皮,他們也是不知所云一樣,空性對我們來說也是新穎而陌生的概念,如果想徹底通達《心經(jīng)》的所有內容,也是很難的。
  在《心經(jīng)》當中,涉及了很多世俗法相與勝義實相的概念,如果真的想搞懂,不僅要精通廣、中、略三種般若的內在含義,還有兩本書是一定要學的,一本是《俱舍論》,另一本是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如果沒有學過這兩部論著,不僅你們不能徹底領會其中的內涵,我講起來也非常吃力,因為其中所涉及的很多概念,都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表達清楚的。
  在《俱舍論》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等等的概念,但卻尚未抉擇出這些概念的空性本質;在釋迦牟尼佛示現(xiàn)圓寂以后,闡釋般若經(jīng)典的集大成者,即是佛陀在很多經(jīng)典當中親自授記過的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最重要的論典,就是《中觀根本慧論》(《中論》)。將《中論》密意詮釋得最精確、最完整的論著,當數(shù)龍樹菩薩的得意門生——圣天論師所著的《中觀四百論》,以及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和《顯句論》。通過《中論》等中觀論著的學習,我們就可以通達上述所有的概念都是空性。在有了這些基礎之后,學習《心經(jīng)》內容,便是得心應手之事了。
  但因為本人的智慧和講解的時間都有限,所以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將《心經(jīng)》的深廣內涵盡述無余,而只能點到為止,簡單粗略地講解一下其中的皮毛之義,一方面為某些初入門者種下一些般若善種;另一方面也讓大家能了解其中的主要內容。
  在座的人當中,有些人是聽聞過很多佛經(jīng)的,對《心經(jīng)》的內容可以說是了如指掌,所以聽我的講解就很容易;而有些人可能比我還清楚《心經(jīng)》的內容,我都需要向他們討教一番,讓他們坐在下面多少有屈尊之嫌;而有的人又從來沒有聽聞過一次佛法,對于這些人而言,即使我今天使盡渾身解數(shù),也不可能讓他們徹底明白《心經(jīng)》的所有內容;也許還有一些人在聽了《心經(jīng)》以后,認為《心經(jīng)》里面說得很可怕,什么東西都不存在,簡直是聳人聽聞。不但沒有生起信心,反而會恐慌至極,甚至生起邪見,因為《心經(jīng)》的內容是很深奧的,故而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接受其中的奧妙。
  佛經(jīng)當中也講過,聽聞空性的人,必須是有很大福報與智慧的人。想知道自己是否與空性法門有緣,自相續(xù)當中的空性種子是否已經(jīng)成熟,就可以根據(jù)自己聽聞之后的感受來判定:如果在聽了《心經(jīng)》以后,寒毛聳立,熱淚盈眶,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則證明自己前世與空性法門有緣;否則,就與空性法門還有一定的距離。
  在藏傳佛教中盛傳著一個故事:印度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智者叫阿底峽尊者,想必很多佛教徒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可不是一般的出名,在整個印度東西南北的各個地方,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當時,有兩位修學南傳佛教的比丘慕名來到阿底峽尊者前請求傳法。阿底峽尊者先給他們講了四諦法門與人無我的見解,兩位比丘聽后,喜笑顏開、連連稱諾;阿底峽尊者接著又給他們講了法無我與《般若心經(jīng)》的內涵,誰知兩位比丘聽后,惶恐至極,連忙制止道:“大尊者!大班智達!求求你不要再講了!我們覺得很害怕!”盡管他們一再要求,阿底峽尊者仍然不予理睬。最后,兩位比丘只得捂著耳朵逃命般地跑開了。
  阿底峽尊者就此感慨道:僅僅受持一個小乘的清凈戒律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一定要廣聞博學,特別是要通達般若波羅蜜多,否則,就無法精通佛的圓滿智慧。(這個公案我不一定說得非常圓滿,但大概是這個意思。)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印度佛教盛行的年代,都會有一些小乘根器之人,雖然他們也是佛門弟子,但卻只崇尚四諦法門與人無我見解,一聽到般若法門,就膽戰(zhàn)心驚,那么,在末法時期,像我們這樣的人在聽到空性法門以后,感覺難以理解或匪夷所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能你們中有些人會想:雖然我現(xiàn)在沒有修加行,還無法修持大圓滿,但學《心經(jīng)》肯定不在話下,因為《心經(jīng)》是很簡單的法。
  按照《中觀根本慧論》的觀點,般若空性法門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修煉,而且要在聽眾的根基、意樂等各方面稍微成熟的時候才可傳授,否則是不能傳授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心相續(xù)還沒有對空性生起信心,聽《心經(jīng)》可能會有些困難,有的內容不一定能接受,就可以先聽《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或其他一些法門,等打好基礎后再聽《心經(jīng)》,這樣可能要好一些。
  比如,對剛學佛的人講《心經(jīng)》,他們都會疑惑:為什么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為什么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我有眼睛,這是我親自能感受到的,外面存在的色聲香味這些東西,也是我親自能感受得到的,佛教到底說的是什么啊?很多人不僅不能從中得益,反而會生起邪見。這也是為什么密宗大圓滿的密法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訓練,如修加行等等,在打好基礎以后,才可進一步修持的原因。
  一般說來,在剛開始學佛時,聽佛經(jīng)中所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人天乘的法門比較容易接受。在學習《心經(jīng)》等甚深空性法門時,就需要觀察自己的根基,不僅是大圓滿,般若空性法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不能接受,則不僅不能利益你,反而可能會害了你。對這個問題,大家要謹慎對待,認真反觀,觀察自己是否為聽聞修習空性法門的法器。不過我想,在座諸位應當是與空性法門有緣的,要不然也不會坐在這間教室里。
  現(xiàn)在的很多人對自己的工作、感情、財物等等非常執(zhí)著,之所以全世界每年自殺的人數(shù)不斷上升,絕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這些原因。如果這些人對《心經(jīng)》的內容稍稍有點感悟:《心經(jīng)》里面講得多么妙??!這些東西都是一種幻覺,是不值得為其傷神,更不必為其付出寶貴生命的。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的實有執(zhí)著,這都是我作繭自縛、自作自受的結果。如果能有這樣的覺悟,他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痛苦,也就不會選擇自殺了。換言之,如果能認真地聽聞、思維《心經(jīng)》內容,對調伏自己的煩惱,增長自己的智慧,鏟除自己的痛苦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今天很榮幸,能把這個代表整個空性精華的經(jīng)典介紹、傳授給你們,不管是在如今的印度還是漢地,這都是很稀有、很難得的。真正的佛法,需要有人去傳播,如果沒有人傳播佛法,佛法也不可能延續(xù)兩千多年。
  比如,《心經(jīng)》究竟講了些什么?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么人物?在我講完之后,如果你們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坐下來互相交換意見;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提出來,我能回答的就當場回答,不能回答的就一起研討,以便找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當然,我也會向你們提出一些問題,看你們是不是專心聽了,對我所講的內容是不是聽懂了,以期收到應有的效果。下面言歸正傳,開始講解《般若心經(jīng)》。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二、《心經(jīng)》版本及題義
 ?。ㄒ唬╆P于《心經(jīng)》版本的爭論
  《心經(jīng)》是非常完整的一部經(jīng)典。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如果是一部完整的經(jīng)典,那為什么在唐玄奘譯本的《心經(jīng)》前面沒有“如是我聞”,后面結尾沒有“天人、羅剎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等內容呢?依此,這些人認為,《心經(jīng)》不是一部完整的經(jīng)典。
  這種說法是完全不對的。據(jù)史料記載,《心經(jīng)》前后共有十多種譯本,但現(xiàn)在收藏于《大藏經(jīng)》中的,卻只有七種,分別是:
  1、《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三藏玄奘譯;
  3、《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摩竭陀國三藏法月譯;
  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闕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三藏智慧輪譯;
  6、《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三藏法成譯;
  7、《佛說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宋西天三藏施護譯。
  其中最早的漢譯本,為鳩摩羅什所譯;第二個版本,則是玄奘大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唐代時,還有一位菩提流志所翻譯的譯本,但這個版本現(xiàn)在好像已經(jīng)流失了,《大藏經(jīng)》中并沒有這個版本的譯文。
  在上述有些版本中,就包含了前面所說的內容。大概1994年我們去漢地時,在乾隆《大藏經(jīng)》中就找到了與藏文版本一模一樣的《心經(jīng)》。
  另外,還有任杰老師(曾將藏文的《中觀寶鬘論》譯成中文)從藏文譯成漢文的《心經(jīng)》,中央民院的王教老師、孫惠芬老師等翻譯的《心經(jīng)》。不過我認為,現(xiàn)代的有些譯本內容并不是從佛法的角度,而完全是從學術的角度來進行翻譯的。
  雖然各種譯本的名稱不完全相同,內文也略有差異,但其基本要旨卻是一致的。存在爭論的,只是譯文的開頭序言和結尾部分,因為其他的譯本中都有這兩部分內容,只有唐玄奘和鳩摩羅什的譯本中沒有。對這個問題,世間學術界的很多學者存有較大的爭論:有些人認為唐玄奘和鳩摩羅什的譯本內容不全,并以此對這兩種版本予以遮破,稱此種版本為《心經(jīng)》略本,認為這種略本版本不是很合理;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有前后部分的廣本版本不合理。
  韓延杰先生(一位大學教授,好像是濟南人)曾發(fā)表看法說,只有玄奘的譯本才合理。原因是,在日本的《大藏經(jīng)》中有這種版本的譯本,而且在敦煌石窟發(fā)掘的唐代古書中,也發(fā)現(xiàn)了與玄奘譯本一模一樣的略本。據(jù)此,他認為其他廣本不合理,并認為其他廣本的前后部分,是譯師自己將廣般若或其他論典的內容加到《心經(jīng)》里面的,他曾公開發(fā)表文章表示:《心經(jīng)》廣本是后人偽造或妄加的??赡苓@位韓先生后來又得到一種前后部分都完整的梵文廣本,故而又說這是印度古代的后人妄加的。
  這些推理和說法肯定是不成立的,因為他只知道日本的《大藏經(jīng)》和敦煌的唐代古書中沒有廣本,但這兩個證據(jù)并不能證明廣本就是偽經(jīng)。因為《心經(jīng)》在整個《大藏經(jīng)》中是一部完整的經(jīng),它并不是《般若經(jīng)》中的一品。而且,無論是誰,都不能毫無理由地下結論,認為所有《大藏經(jīng)》中的《心經(jīng)》廣本,都是印度后人妄加的。顯而易見,這種理論肯定靠不住。
  還有一位呂溦先生又認為,有前后文的《心經(jīng)》廣本是合理的。好像是在2001年香港一本佛教雜志上,他發(fā)表看法說,玄奘譯本不合理。原因是藏文版也有前后部分,按照梵文版本的名稱,應譯為“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而玄奘譯本中沒有“圣”這個字,而且玄奘譯本中“除一切苦厄”一句,在梵文和藏譯本中都找不到等等,也列舉了很多理由來駁斥玄奘的略譯本。
  但我個人認為,在一個版本上不存在的內容,不一定在所有的版本上都必須不存在,我們無權以一個版本為根據(jù),來對照其他版本,然后得出某種結論。因為印度的佛教也經(jīng)歷了三次毀滅,梵文版本也有可能互不相同,而且,佛陀在不同眾生面前,也會有各式各樣的顯現(xiàn)和說法。
  比如,現(xiàn)在的南傳《大藏經(jīng)》和北傳《大藏經(jīng)》,就有很多部分是不同的;又比如,藏傳佛教關于小乘十八部戒律的內容,和南傳佛教里面的戒律也有很多不同,但如果因為不同,就說某個版本是偽經(jīng),是沒有任何理由和依據(jù)的,就是武斷自負的說法。
  作為專門修持佛法的人,對不同的說法抱持什么樣的觀點很重要。如果不知道取舍,就很有可能會在接觸到倡導《心經(jīng)》廣本這一派的理論以后,馬上認為廣本非常合理,以后不能念誦修持玄奘的譯本;在遇到倡導略本的這一派的觀點時,又認為只有《心經(jīng)》略本合理,而所有廣本又不合理,這就會造下謗法的惡行。我們務必了知,佛陀的語言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示現(xiàn),而且還要了知,很多大譯師們所取用的梵文藍本不一定是相同的,如果只是因為所取版本不同就隨意舍棄的話,其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我們以后應當堅持這種觀點:既贊嘆《心經(jīng)》略本,也贊嘆《心經(jīng)》廣本,因為這兩種版本沒有任何矛盾,沒有必要一取一舍。
  ……
  據(jù)可靠史料得知,流傳最廣、最具權威的藏文《心經(jīng)》,是從印度的梵文直接譯成藏文的,譯者是無垢友尊者,也就是密宗大圓滿傳承祖師中的布瑪莫扎,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譯師。
  《心經(jīng)》的講義在藏地也比較多,藏文《大藏經(jīng)》的論著(也叫《丹珠爾》,是高僧大德解釋經(jīng)典的論典)里面,大概有八個講義,還有覺囊派的達[日/阿]那塔、榮頓班智達等很多論師的解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國王赤松德贊因在修行等各方面進步神速而生起一些傲慢之想時,當時藏地非常有名的譯師貝若扎那為了消除他的傲慢,就以密宗的方式解釋了《心經(jīng)》,并將講義交給國王,結果收到了預期的功效。由此可知,在藏文的《心經(jīng)》注解中,還有以密宗方式解釋《心經(jīng)》的論典。
  古印度的班智達們對《心經(jīng)》也非常重視,曾寫下大量的《心經(jīng)》釋文。在所有論師的講義中,布瑪莫扎所解釋的《心經(jīng)》講義流傳最廣。
  當然,漢傳佛教關于《心經(jīng)》的講義,也是相當多的,比如憨山大師的《心經(jīng)直說》、耦益大師的《心經(jīng)釋要》、黃念祖老居士的《心經(jīng)略說》等等。
  據(jù)一些《心經(jīng)》研究者的調查結果得知,漢傳佛教中研究、解釋《心經(jīng)》的高僧大德或其他智者大概有一百多位。在整個佛教界,《心經(jīng)》都是流傳很廣的一部經(jīng)典。
  玄奘大師所譯版本為什么與眾多版本不同呢?對此也是眾說紛紜。
  很多人認為:這是由于翻譯所用的梵文藍本不同所致。
  黃念祖老居士則認為:玄奘大師是為了突出《心經(jīng)》的重點內容——空性的見解,而故意沒有譯開頭和結尾的部分。
  有些學者認為:玄奘譯本的整段文字,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jīng)》中摘錄下來的;有些論師又認為:玄奘譯本是眾般若經(jīng)中的一部完整經(jīng)典。我記得在元音老人的《心經(jīng)》講義中,也認為《心經(jīng)》僅是《大般若經(jīng)》中的一段,但我認為這種說法可能有些牽強,大家可以翻閱一下《大般若經(jīng)》,看看其中有沒有玄奘譯本的一段完整經(jīng)文。我個人認為,《心經(jīng)》應該是一部完整的經(jīng)典,不論按照藏傳的《心經(jīng)》還是漢傳的《心經(jīng)》廣本來看,確實都有前面的緣起和后面的結尾部分。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當年玄奘大師回國后,本來特別想重返印度,將他的譯本與梵文原版再作校對,但唐皇李世民已待之如國寶,舍不得放他出去。大家也清楚,當時出入邊境不像現(xiàn)在這樣開放,若沒有國君的允許,都屬于私自出國,而且當時的交通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危險,唐皇擔心玄奘大師一去不復返,所以一直沒有放行。玄奘大師因此而沒能再去印度,但他所譯的《心經(jīng)》,卻廣為流傳了。
  僅由此事,也可見當時政府與國王對出家人的尊敬與重視,不僅如此,而且,在唐玄奘圓寂時,唐王曾舉辦了空前盛大的法會,可以說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有再出現(xiàn)過那樣濃重的法會(我在《佛教科學論》后面“出家人對社會的貢獻”中也稍微提到過此事),所以不僅《心經(jīng)》,唐玄奘翻譯的很多譯本上寫的都是“奉詔譯”,意思是說這些經(jīng)典都是奉皇命而譯的。
  我個人認為,玄奘譯本與其他譯本不同,可能有三個原因:第一,可能是梵文藍本的不同所導致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佛所說的法,在每一個眾生聽來,可能都有所不同。比如,佛當時在靈鷲山轉法輪時,有十萬佛子在場,而且每個佛子都有不忘陀羅尼,但即便如此,每一個佛子所得到的法門都不盡相同。這并不是像我們現(xiàn)在記錄時因為錄音機壞了,或筆壞了等等而導致的記錄內容不同,而是因為佛會針對不同意樂根基的眾生,而宣說不同的法。喜歡簡略法門的眾生,受持了簡略法門;而喜歡廣大法門的眾生,又受持了廣的法門,這就是佛說法的特點。
  第三個原因,唐玄奘所用的這個梵文藍本,應該是觀世音菩薩親自交給他的。為什么這樣講呢?這要從玄奘大師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說起:
  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經(jīng)過添油加醋、隨心所欲的改編,早已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西游記》。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很多對佛教一竅不通的人,都知道鼎鼎有名的唐玄奘。
  當然,因為作者的原因,其中的故事,已經(jīng)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根本不符合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jīng)的真正歷史。從小說看來,似乎他之所以能夠西天取經(jīng),全都歸功于他的幾個徒兒了,其實,唐玄奘的取經(jīng)經(jīng)歷,并不是像書上所說的那么神乎其神。
  據(jù)說,雖然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經(jīng)時,剛開始有很多人隨行,但后來就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了。走到大戈壁沙漠時,因為打翻水袋,迷失方向,以致人與馬均渴倒而不能前行,玄奘連續(xù)四夜五天滴水未進,只能倒臥在沙漠里,口念觀音名號,直到第五夜,老馬從陣陣涼風中嗅到了水草的氣味,玄奘大師才算逃得一條生路。且不必說這些九死一生的經(jīng)歷,僅僅從大戈壁到達犍陀羅,其間至少還要徒步翻越天山山脈的騰格里山,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個中艱辛,恐怕是鮮為人知的。
  在他西天取經(jīng)的經(jīng)歷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下面這段情節(jié):有一次,他路經(jīng)一個寺院時,聽到里面有人在大聲哭泣。他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是一個全身糜爛(就像現(xiàn)在的麻風?。┑暮蜕性诳蕖km然玄奘深知路途遙遠、兇吉未卜,但看到這個和尚很可憐,他就沒有繼續(xù)趕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為他治病。后來,那個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玄奘才辭別前行。臨行前,和尚送給玄奘一本梵文經(jīng)典以示感謝,那部梵文經(jīng)典,就是著名的《心經(jīng)》。
  玄奘一路上隨時都在閱讀這部經(jīng),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違緣、障礙時,只要他一念這部經(jīng),違緣、障礙等等就馬上消失無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他來到恒河岸邊,看見前面有好幾千人聚集在一起,出于好奇心的驅使,他上前一看,發(fā)現(xiàn)是婆羅門外道在祭拜河神(當時印度有九十五種婆羅門,在這些婆羅門中,有些境界很高,也有些境界很低,保留著很野蠻的風俗,當時,這些婆羅門教在印度比較興盛)。
  這些婆羅門為了供奉恒河河神,每年都要選一個年輕男子扔進河里。當天正好選中了一個年輕男子,準備將他扔進河里。他的家人都非常悲痛,與男子抱作一團、淚流滿面。
  正在依依不舍之際,他們忽然看見來了一個外國人(玄奘大師),當即喜笑顏開,準備讓唐玄奘代替那個年輕男子,隨后,便立即將唐玄奘捆了起來。
  唐玄奘告訴他們說:如果你們今天非要把我扔進河里供奉你們的河神,我也沒辦法,但我有一個要求你們必須同意!
  婆羅門連忙問他是什么要求。
  唐玄奘回答說:作為一個出家人,我每天的經(jīng)是必須要念完的,等我念完了經(jīng),你們怎樣處置我都可以。
  這群人覺得玄奘的要求并不過分,就同意了。玄奘隨即開始念《心經(jīng)》,三遍之后,天空馬上變得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所有人都非常害怕,覺得這個人可能是不能得罪的,便將唐玄奘放了。
  在唐玄奘取經(jīng)的途中,這種類似的危難和違緣非常多,每次他都靠《心經(jīng)》度過了這些難關。
  令人驚奇的是,當唐玄奘從印度返回時,念及和尚所賜《心經(jīng)》的恩德,他準備好好報答一番。誰知當他找到當時寺廟所在的地方時,不僅老和尚,連那個寺廟也消失無蹤了。
  人們傳說,當時的那個老和尚,就是觀世音菩薩,他化現(xiàn)成老和尚,親自將梵文版的《心經(jīng)》交給了唐玄奘。我以自己的分別念進行觀察,認為這種說法應該是言之有理的,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不可思議,再加上《心經(jīng)》是釋迦牟尼加持舍利子與觀世音菩薩對話而形成的一部經(jīng)典,經(jīng)中所有的內容全部是經(jīng)由觀世音菩薩宣說的。如果觀世音菩薩化現(xiàn)為和尚,將梵文版《心經(jīng)》交給唐玄奘,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認為,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心經(jīng)》,是最有加持力的,如果要持誦,完全可以依照玄奘大師的譯本。只不過在給別人講解、或自己要完整通達理解整個《心經(jīng)》的意思時,將開頭和結尾的部分加上也可以。
  有一次印《心經(jīng)》時,一位大學老師問我:這里面有兩個“是”,要不要我改一下,讓它通順一些?我當下就說:你的智慧不可能超過玄奘大師吧!還是不要改吧!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受到系統(tǒng)的佛學教育,當看見不同版本的佛經(jīng)內容有所不同時,就隨隨便便想這里改一下,那里改一下,這肯定是不對的。佛的經(jīng)典都含有甚深的密意,即便有些經(jīng)典的內容有些缺漏,但佛的加持力也是不可思議的。
  曾經(jīng)有個公案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有一個瑜伽師將咒語“嗡班匝日格里格熱呀吽啪的”念成了“嗡班匝日及里及熱呀吽啪的”,當他念“嗡班匝日及里及熱呀吽啪的”時,整個山河大地都隨著他的念誦而念誦,另外一個人覺得他念得不對,就糾正他,但當瑜伽師改念后,整個山河大地的念誦都停了下來。由此可知,雖然梵文的咒語中并沒有瑜伽師所念的“嗡班匝日及里及熱呀吽啪的”,但以瑜伽師心的清凈力,以及某些不可思議之力的加持,他所念的錯誤咒語都變成了真正有加持力的咒語。
  同樣,玄奘譯本中“度一切苦厄”這句話,也許在梵文本中真的不存在,但玄奘的譯本已受到了加持,如果我們以自己的分別念對經(jīng)文進行修改,則將會使整個經(jīng)文都失去加持力。我們以后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情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正見,不能隨隨便便隨順世間人的見解,或是以自己的分別念隨隨便便修改佛經(jīng),改動佛的金剛語,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們這次傳法所選用的,仍然是以玄奘大師的譯本為主,再加上其他版本的開頭序言和后面結尾部分(這一部分內容,參照了法成論師譯藏并由任杰老師譯漢的譯本)。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方面,因為上述傳說,而使我對玄奘譯本很有信心;
  另一方面,我個人對玄奘大師也是很有信心的。玄奘法師在一生中,翻譯了大量具有珍貴價值的經(jīng)論。以我多年翻譯的經(jīng)驗來看,他所翻譯的典籍,是非常精確可靠的。在很多不同的版本中,他的譯本總是以準確精練而獨占鰲頭。
  另一個原因眾所周知,不管在中國還是國外,凡是念誦漢語《心經(jīng)》的人,全部都是依照玄奘大師的《心經(jīng)》譯本來念誦的。法王如意寶當年去美國時,美國信眾念誦的就是這個版本;后來去新加坡時,在新加坡一個大型國家級晚會上,大型顯示屏上也映出了《心經(jīng)》,其版本也是玄奘大師的譯本;這個譯本不僅在佛教界流傳甚廣,在世間的學術、文化界,以及普通老百姓心中,也受到了廣泛的認可,甚至很多商人在做一些產(chǎn)品時,比如,有些人將《心經(jīng)》印在茶杯或哈達上等等時,都用的是這個版本的《心經(jīng)》。
  基于以上幾方面的考慮,我還是主要采用了玄奘版的《心經(jīng)》。
  我有時候想,玄奘的發(fā)心力真是不可思議,無論國內外,大家都是按玄奘的譯本來念誦的;有時候又想,是不是因為當時國王很恭敬玄奘,而漢人又很重視地位,所以很多人覺得玄奘是國師很了不起,也就認可玄奘,認為應該讀玄奘所譯的《心經(jīng)》,而不讀其他譯師的譯本?但不管怎樣,玄奘對佛教界的貢獻確實是相當大的,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都經(jīng)常講:玄奘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孫悟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豬八戒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所以,《心經(jīng)》應該是很有加持力的。
  以后我們念誦修持時,應盡量以玄奘譯本為準,而不能隨意改動,同時也不要認為《心經(jīng)》很簡單。
  有些相續(xù)中有顛倒邪見,分別念又很重的人可能會不以為然:我也能寫出這些文字來,我的文筆比《心經(jīng)》更好,我現(xiàn)在寫的博士論文有好幾萬字,《心經(jīng)》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有二百多個字!
  世間人一旦生起傲慢心,真是非常可怕!要知道,假寶和真寶之間,是有著價值上的天淵之別的。雖然表面看來,《心經(jīng)》只有小小的一頁,但它的功德、加持和威力是誰也無法比擬的。黃金雖小,但無論到哪里,都自有它的價值和力量,同樣,佛經(jīng)縱短,卻也有不可言說的威力和加持。
 ?。ǘ缎慕?jīng)》的殊勝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違緣,如地震、海嘯等等時,大家都要念《心經(jīng)》。藏傳佛教中也有這樣的傳統(tǒng),在出現(xiàn)一些違緣,特別是在每年藏歷的12月29日,大家通常都要念《心經(jīng)回遮儀軌》(在《心經(jīng)》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咒語和儀軌,其中《心經(jīng)》占了主要的成分),以祈愿來年不要有任何邪魔外道的危害,所有的危害都依靠《心經(jīng)》的空性威力而摧毀。
  佛經(jīng)中也有記載:以前帝釋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時,就觀想空性,念誦《心經(jīng)》以度過危難。我們平時隨身攜帶《心經(jīng)》,或是將其供奉于佛堂,或睡覺時放在枕頭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與加持,所有的惡夢、惡緣等全部可以遣除。
  可能有人會問:到底什么是加持呢?所謂加持,就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無形的力量。
  肉眼看不見的東西非常多,比如藥有藥的加持,電有電的加持,任何東西都有一種力量和加持。同樣的道理,《心經(jīng)》的加持有空性力量的加持,也有佛威德力的加持,還有真實諦的加持,再加上我們自己對《心經(jīng)》信心力的加持等等。當自己具有信心,并聚合其他幾方面的因緣時,一定會遣除邪魔外道的損害。
  諸位如果在以后的修行中遇到違緣、困難或痛苦時,應該心觀空性,專注于空性境界,然后念誦《心經(jīng)》,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加持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以前學院或上師如意寶自己的事業(yè)顯現(xiàn)一些違緣時,上師老人家也經(jīng)常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觀音心咒“嗡嘛呢唄美吽”來遣除違緣。不僅法王如意寶如此,藏傳佛教歷來的很多高僧大德也都這樣。
  在漢地,也有很多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跡或感應篇,尤其是在古代,高僧大德們在遇到違緣時,祈禱觀世音菩薩而獲得救度的故事是屢見不鮮的,相信很多道友都看過不少這方面的書。甚至有些不信佛教的人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功德也是相當大的。
  黃念祖老居士在美國蓮花精舍時,曾講過一個不信佛教的人念誦觀音名號而得以活命的真實故事:
  一次,蓮花精舍的一個不信佛的在家人乘飛機回美國。在即將到達目的地,飛機準備開始下降時,駕駛員忽然從駕駛艙出來,緊張地告訴大家:飛機出現(xiàn)機械故障,目前無法解決,請大家準備好降落傘或其他應急措施。
  話音剛落,機艙內的乘客一下子都愣住了,空氣仿佛凝固成了一般。蓮花精舍的這個人也因為過于害怕,而當下失去了感覺。
  隨后,他的第一念就是:自己剛結婚生孩子,要是自己死了,孩子和老婆該怎么辦?。浚ó敃r他并沒有想到他自己。)
  這個時候,機艙內的其他乘客也都反應過來,開始大聲哭叫,驚慌失措的人們頓時亂成一團。
  這個人轉念又想到:我以前聽說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好好地祈禱吧!然后,他就開始虔誠地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這時,在他的感應中,確實現(xiàn)前了觀音菩薩的真顏。
  他馬上激動地告訴周圍人說:哭也沒有用,請大家跟著我一起祈禱觀音菩薩,這樣我們可能有被救護的機會。
  隨后,他就開始率領大家齊聲念誦。不知不覺間,飛機已開始慢慢降落,最后順利落地。所有人都感覺非常稀奇,因為當時駕駛員已嚇得昏迷過去,飛機究竟是怎么下降的,就成了一個不解之謎。后來,這個人將這次親身經(jīng)歷寫了下來,并廣為傳播,很多人都因此而對觀音菩薩生起了信心。
  大家也知道,黃念祖老居士不僅在佛教方面造詣很深,他對唯物主義也有一定的研究,甚至對物理學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像這樣的智者所說的事,一般不會有什么夸張的成分,而且這些故事也不是什么傳說或神話。1987年法王如意寶去五臺山時,我們也聽過類似因念觀音菩薩名號而使飛機里面的人得救的事情。
  在宣說空性功德的佛經(jīng)里面經(jīng)常講,如果將《大悲咒》或宣說空性的經(jīng)典帶在身上,凡接觸或經(jīng)由風的傳遞而接觸到這些法本的眾生,都不會墮入三惡趣;將這些法本帶在身上,則包括自己沐浴的水,如果被其他眾生接觸享用到的話,這些眾生也不會墮入三惡趣;念《心經(jīng)》或《大悲咒》等空性法門的人甚至在罵人時,如果有眾生聽到他的聲音,這些眾生也不會墮入三惡趣(當然并不是說這些眾生可以馬上獲得解脫)。
  由此可見,空性法門的功德是相當大的,大家應該有這個信心。如果遇到違緣或痛苦,應該一心一意地念《心經(jīng)》?,F(xiàn)在漢地有些地方也將《心經(jīng)》或《楞嚴咒》做成很小的一本,既可以掛在胸前,還可以隨時念誦,非常方便。
  這次我到云南時,見到一個兩只手都沒有的殘疾青年,好像他的手是在火車軌道上軋壞的。這個人非常能干,是2005年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他有很多特長,其中之一就是將毛筆含在嘴里寫字,寫出的字非常漂亮。他經(jīng)常給別人寫《心經(jīng)》,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前去求取。普通人用手寫毛筆字都寫不好,而他用嘴卻能寫得那么好,我想,這是不是因他繕寫《心經(jīng)》而得到的加持呢?
  去年我在上海仁濟醫(yī)院治病時,醫(yī)院的一位領導除了醫(yī)術精湛外,也有一個特殊的技能,就是能在很小的一方印章上刻出完整的《心經(jīng)》,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他也是中國很有名的一位畫家。
  有時我想,觀世音菩薩的加持或《心經(jīng)》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議,不僅在佛教界,而且在文化界、學術界,甚至包括民間,觀世音菩薩都在以各種各樣的顯現(xiàn)來度化眾生。
  前年(2004年)春節(jié)時,中央電視臺播放了由一群聾啞人表演的“千手觀音”的舞蹈,這個節(jié)目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也得了獎,使無數(shù)觀眾對觀世音菩薩油然而起信心,連不信佛教的人看了都非常感動。作為佛教徒,我們應該對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或《心經(jīng)》的加持生起很大的信心。
  盡管《心經(jīng)》的功德如此之大,但真正解釋《心經(jīng)》時,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得很清楚,有些人一輩子念《心經(jīng)》,但其中的道理卻講不出來。在座的很多人都學習了《中論》、《入中論》、《中觀四百論》等空性論著,但如果對二百多字的《心經(jīng)》般若空性法門的精髓都解釋不了,也太說不過去了。
  另外,現(xiàn)代人的生活狀態(tài)都很忙碌,以后大家在弘法利生時,如果想給別人宣講《中觀四百論》或《中觀根本慧論》等大部頭論典,別人有沒有時間聽你講也很難說,但如果講解《心經(jīng)》,相信無論從時間還是興趣上,很多人也都能接受。這就是我這次講解《心經(jīng)》的初衷。
 ?。ㄈ缎慕?jīng)》題義
  《心經(jīng)》的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鞍闳舨_蜜多”,為梵文音譯,翻譯成中文,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其中的“般若(Prajna)”,勉強可以翻譯為“智慧”。之所以沒有在經(jīng)文中直譯為智慧,而仍保留梵音“般若”,是因為“智慧”二字只能詮釋出般若的一部分意義,卻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深遠妙義。
  很多人都知道,般若波羅蜜多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經(jīng)典般若,也稱文字般若,包括大、中、小三種般若經(jīng);第二種,是基般若,也稱本性般若,即一切萬法的基礎——空性;第三種,是道般若,也即見道、修道等五道;第四種,為果般若,也即證悟空性的智慧。
  這四種般若也可以分為能詮般若和所詮般若。所詮般若包括三種,即自性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萬法離一切戲論的本體,就是自性般若;佛陀以其智慧而圓滿通達的萬法離一切戲論的真相,就叫果般若;依靠什么途徑而通達的呢?是依靠諸佛菩薩的智慧,諸佛菩薩的智慧就是道般若。這是所詮的三個般若,也可以說是所詮三種智度。(就像我們學《中觀》時,也分義中觀和文字中觀一樣。)
  那么,能詮般若是什么呢?是圓滿宣說般若之義的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又可分經(jīng)典文字般若和論典文字般若。經(jīng)典文字般若就是一系列的《般若經(jīng)》;論典文字般若則是《中觀四百論》、《中論》等論著。從顯現(xiàn)而言,《心經(jīng)》屬于文字般若的范疇。
  其實,僅僅“智慧”二字,也有幾種不同的意思:包括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以及無上的智慧。
  世間智慧:精通世間某個技術、工程、學科等等的能力,就是所謂的世間智慧。以世間人的說法,即是聰明伶俐,學識淵博等等。世間智慧并不究竟,因為世間人始終離不開四種顛倒:“空”的東西認為是“不空”;“我”不存在卻又認為有“我”;不清凈認為是清凈;不快樂的卻認為是快樂。以世間標準衡量,世間所謂的智者,比如文字家、科學家、物理學家等,可以說有一定的智慧;但從出世間的角度,也即從最究竟的智慧角度而言,他們不能算是智者,而只能稱作愚者。由此可以斷定,世間智慧是不究竟的。
  出世間智慧:指聲緣阿羅漢的智慧,也即通達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輪回是苦、涅盤寂靜四法印的功德。
  無上的智慧:也即佛陀的智慧。因為佛陀圓滿證悟了人無我和法無我,圓滿通達了一切萬法的真相?!缎慕?jīng)》中所說的般若,應該是指無上智慧。
  “波羅蜜多”,則是指“度”或者“到彼岸”。如何到彼岸呢?從世間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完成了自己的事業(yè)目標,也算是到彼岸。此處所說的彼岸,是指涅盤;而此岸,則是指輪回。眾生沉溺在三界輪回的大海中,一直未能渡過,故而是在苦海的此岸。而解脫涅盤,則位于輪回大海的那邊,故而稱為彼岸。只有佛陀,才圓滿到達了彼岸,除了佛陀以外,世上任何人都沒有到彼岸。所有的三界眾生,都還在輪回的苦海中掙扎,離彼岸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無論是名揚全球的科學家,還是所謂“學識淵博”的哲學家、思想家,都只能精通世間某些領域的知識,與全知佛陀的智慧還有著云泥之別,即使是阿羅漢的智慧,也沒有到達彼岸,他們只通達了人無我的境界,還有部分的煩惱障和所知障沒有斷除。
  綜上所述,“般若波羅蜜多”,可以理解為“智慧到彼岸”。我們在講《現(xiàn)觀莊嚴論》時,稱其為“智度”,這是比較圓滿的解釋。有些講義將“般若波羅蜜多”縮寫為“般若”,但般若只是“智慧”的意思,還沒有“度”的意思。只有“智度”,才是對“般若波羅蜜多”比較準確完整的解釋。
  《心經(jīng)》的“心”字,是心要、核心的意思,因為《心經(jīng)》中濃縮了整個佛法的精華。據(jù)眾多歷史記載,在釋迦牟尼佛轉法輪的四十多年中,有二十二年都在宣說般若空性,這二十二年所宣說的所有法之精粹,全部都包含在《心經(jīng)》當中,因而稱之為“核心”,這是一種解釋;
  漢地有些高僧大德對“心”字還有另一種解釋,即是“本心”的意思。還有人說,《金剛經(jīng)》中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的“心”,與《心經(jīng)》的“心”是完全相同的意思,但這種解釋是否合理不是特別清楚。一般而言,《心經(jīng)》中的“心”,應該是指核心、要訣、精髓的意思。
  “經(jīng)”也有很多不同的類別,比如,一種是佛開許的經(jīng)典,一種是佛加持的經(jīng)典,一種是佛親口宣說的經(jīng)典等等?!缎慕?jīng)》的主要內容,屬于佛陀加持的經(jīng)典,因為是佛入于甚深光明定中,加持觀世音菩薩而宣說了此經(jīng)。
  雖然除了佛陀親自所講的教言以外,某些特殊人物所講的教言也稱為“經(jīng)”。比如禪宗最為推崇的《六祖壇經(jīng)》,雖然不是佛陀所講的經(jīng)典,但其中的內容卻與真正的經(jīng)文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后人也將其稱為“經(jīng)”。不過,按照藏傳佛教的規(guī)定,只有佛陀親自宣說、加持或開許的內容,才能稱為“經(jīng)”。
  綜上所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也即“智度心經(jīng)”——以智慧到達彼岸的心經(jīng)。
  以上內容,宣講了《心經(jīng)》的題目。作為修行人,應該深入學習,并隨時隨地念誦、背誦這部經(jīng)典。這樣一方面可以遣除即生修行中出現(xiàn)的違緣障礙;從出世間的功德來講,念誦集空性精華于一體的《心經(jīng)》的意義和功德也是相當大的。
  當然,我們不能妄想通過一、兩天的聞思,就一下子突然開悟,什么都懂了,但隨著持續(xù)的聞思修,自己心相續(xù)中的無明煩惱就會逐漸減弱,智慧也會逐漸增長。雖然暫時還不能在法界的虛空中自由翱翔,但從知見上已消除了各種懷疑和邪見,樹立起新的正知正見。由此可見,佛教的教育完全是一種智慧的教育,而不是一種教條,有些道理可能剛開始不一定能接受,只有通過系統(tǒng)的聞思,面對面的辯論,才能徹底斷除疑惑,并最終圓滿智慧。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三、解釋正文(1)
  按藏傳佛教以科判解釋佛經(jīng)的方法,可將《心經(jīng)》分成三大科判:
  全文分三:一、緣起;二、抉擇經(jīng)義;三、隨喜贊嘆。
  甲一(緣起)可分為二:一、宣說六種圓滿;二、此經(jīng)之因緣。
  乙一、(宣說六種圓滿):
  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所有佛經(jīng)的開頭,都是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即:我是這樣聽到的。這是佛入滅前,在回答阿難的問題時立下的規(guī)矩:在將佛的開示結集成文字經(jīng)典的時候,必須加上這句話。其目的,是為了提醒結集者,必須以客觀的立場來記錄經(jīng)典,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擅自改動,同時也是為了讓后人生信。
  其中的“如是”,表示法圓滿。即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場,加持觀世音菩薩宣說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內容,本經(jīng)所述的從“五蘊皆空”一直到結尾“揭諦揭諦,波羅揭諦……菩提薩婆訶”之間的所有內容,全部是佛的語言,佛陀怎樣宣說,我就如理如實、完整無缺地記錄,既沒有增也沒有減。
  “我”并不是指釋迦牟尼佛,也不是指當時的阿難或目犍連尊者,而是指結集者金剛手菩薩。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轉了第二次無相法輪,后來由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十萬菩薩結集成經(jīng)文。其中的《般若經(jīng)》,主要是由金剛手菩薩結集的。就像世間人作會議紀要時,會寫明:我參會時聽到的情況是如何如何,然后是與會人員的簽字確認等等一樣,“如是我聞”是結集者金剛手菩薩所說的話。
  “聞”有兩種解釋。有些論師認為:“聞”的意思,是只聽到而沒有懂到,因為佛所宣說的空性境界相當深奧,因此金剛手菩薩很謙虛地說:我只不過是原原本本地從詞句上聽到了佛所說的法,但內容我還沒有懂到。但覺囊派的達那塔卻認為這種解釋不合理,因為聽到時,不一定完全沒有懂到內容,也可能懂了一部分,所以不能通過一個字說完全沒有聽懂內容。
  有的論師認為,信心圓滿也可包括在“我聞”當中。按大乘論典的解釋方法,只有直接聽聞的內容,才包括在“我聞”中,“我聞”指的就是“原原本本直接聽聞”;但按小乘的說法來講,“我聞”不一定是直接在佛前聽聞,以前阿難也講過,他結集的八萬四千法門中,有六萬四千法門是在佛陀前親自聽聞的,另外的二萬法門是在其他菩薩面前聽聞的,所以,間接聽聞也包括在“我聞”中。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靈鷲山。
  “一時”即“在一個時候”。為什么沒有說一個準確的時間呢?因為佛陀的神變是千變萬化的,在不同的眾生面前,有時顯現(xiàn)為是在夏天說法,有時顯現(xiàn)為是在冬天說法,之所以在不同史書中,關于佛陀涅盤的時間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原因也是這樣。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在《廣般若》還沒有傳講的時候,佛陀已經(jīng)轉了《心經(jīng)》這個法門,所以說“一時”而沒有一個確切時間。
  如果是一個凡夫,則可以說我某年某月某日的幾點幾分幾秒在什么經(jīng)堂里開始宣說什么法,可以確定一個準確的時間,但這里卻是從廣義的角度而言的,意思是說:在一個因緣成熟之時。
  薄伽梵:即梵文中的“班嘎萬納”,有些佛經(jīng)中稱佛為“世尊”,而有的經(jīng)中稱為“薄伽梵”,“薄伽梵”用的比較多,其意思也就是“出有壞”。
  出:超離了輪回和涅盤的邊;有:具有六波羅蜜多的功德,壞:毀壞四魔(摧伏蘊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只有佛陀,才圓滿具足了出有壞的功德。
  住王舍城鷲峰山中: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中。
  王舍城是當時摩揭羅國的首都,為印度第一大城。從王舍城到那爛陀寺大概有十八公里。佛陀在王舍城住的時間較長,當時阿難、伽葉、目犍連等都是在王舍城皈依佛陀的。
  鷲峰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靈鷲山。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因靈鷲山上有一個老鷹形狀的大石(從一些照片上也可看出老鷹形狀的山形),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山上有很多鷲鷹,所以此山被叫做靈鷲山。靈鷲山是佛陀二轉法輪的主要道場之一。
  在普通人面前,佛陀在靈鷲山宣講了《妙法蓮花經(jīng)》、《涅盤經(jīng)》等很多經(jīng)典,但在一些不共的菩薩面前,佛陀早已在清凈光明境界中講過這些法門,故而認為,所謂的靈鷲山,是指佛的唯一行境——法界,靈鷲即法性光明,所以靈鷲山的稱呼,是法界智慧的象征。
  以前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恰羅扎瓦(恰譯師)到靈鷲山時,看到滿山都是《般若經(jīng)》,所以不敢上山。當年(1990年)法王如意寶到靈鷲山時曾說:當時恰羅扎瓦不敢上山,但這次我們還是要上去的。我們一行人跟隨法王如意寶,在山上朝拜了佛陀當時轉法輪的說法臺、目犍連洞、迦葉洞,以及山頂上的世界和平塔等等。
  與大比丘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當時聽法的眷屬聽眾,有作為小乘僧眾的“大比丘眾”,與作為大乘僧眾的“菩薩摩訶薩”。
  有些論師認為,此處所說的“大比丘”,不是指一般的比丘,而是指獲得了阿羅漢果位的勝義比丘;“大菩薩”是指獲得了真諦的菩薩,其他的凡夫菩薩——僅僅發(fā)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薩,與一些受持一般比丘戒的比丘等,都不是佛真正所化的眷屬。
  “俱”,也即一起具足。(漢文有些《心經(jīng)》版本中說是七萬七千個菩薩具足,但這些在梵文中究竟有沒有,不是很清楚。)這么多比丘菩薩一起具足的目的,就是為了面見佛陀、獲得佛果、利益眾生等等。
  比如,為什么在座有這么多的道友聚集在一起呢?目的也是為了斷除煩惱、獲得證悟,而獲得證悟也并不是為了自己快樂,得到人天福報或小乘的涅盤,而是為了利益眾生。無論當時佛陀眷屬的聚集,還是現(xiàn)在不管在什么地方的佛教團體的聚集,他們講聞修習佛法,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利益眾生。
  在以上屬于緣起的經(jīng)文當中,包含了六種圓滿:“如是”為法圓滿;“我聞”為結集者圓滿;“一時”是時間圓滿;“薄伽梵”是本師圓滿;“住王舍城鷲峰山中”,是處所圓滿;“與大比丘眾及菩薩摩訶薩俱”,是眷屬圓滿。
  有些論師認為,其中眷屬還可分為兩種:大菩薩是佛陀的直接所化眾生,是特殊眷屬,因為般若是直接講給大菩薩們聽的;而阿羅漢們則是一般的眷屬,所以加起來一共是七種圓滿。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五種圓滿:法圓滿、時間圓滿、本師圓滿、處所圓滿、眷屬圓滿。
  一般來講,大多數(shù)經(jīng)典都包含了上述六種圓滿(或五種圓滿),因為在有些經(jīng)典或論典中,結集者不一定非常明顯,但基本都不離其他的五種圓滿。我們在講密宗的《大幻化網(wǎng)》或一些密宗續(xù)部時,也經(jīng)常不離這五種圓滿。這就像世間開會作會議紀要時,也要標明會議時間、地點、主持人、參會人員、記錄人、會議內容等幾種要素一樣。
  譯師貝若扎那在他的《心經(jīng)》講義中,就沒有按顯宗的講法來講,而是像我們平時講《大幻化網(wǎng)續(xù)部》時,按內眷屬、外眷屬、密眷屬;外本師、內本師、密本師等來劃分的,五種圓滿都分為內、外、密三個層次。
  雖然藏傳佛教以前的高僧大德們解釋《心經(jīng)》時,有的按大圓滿的方式來解釋,有的按大手印的方式來解釋,但這次我們解釋本經(jīng),卻最高只能達到大中觀的見解。
  乙二、(此經(jīng)之因緣):
  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復于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
  在時間、本師、眷屬、佛法等所有條件圓滿之時,世尊入于一種甚深禪定,也即趣入甚深明了之等持當中。
  為什么說“甚深”呢?因為一般的阿羅漢、凡夫、外道等根本沒有辦法明了遠離一切戲論、遠離一切勤作思維的一切諸法的法性,這種法性是極為深奧的,所以叫甚深。
  明了:這樣甚深的境界,在佛陀的各別自證前能明明了了地完全照見,所以這種等持既是甚深的,又是光明的?!叭Φ亍?,也即等持或禪定的意思。
  “法之異門”,指各種不同的法;有些講義中認為,“法之異門”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所有不同的法在勝義中遠離一切戲論,在世俗中如夢如幻地顯現(xiàn)。
  佛陀當時就在這樣的等持中入了定。
  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當所有的眷屬都在當場時,佛陀入于甚深光明禪定當中。
  我們應該了解,本來,在佛陀的境界中,入定和出定是沒有什么差別的,這里之所以說佛陀入定,主要是為了在具有分別念的所化凡夫眾生面前,顯現(xiàn)色身的入定與出定而已。
  復于爾時:當所有的眷屬都在場,佛陀已經(jīng)入于甚深禪定中時。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指觀世音大菩薩。菩薩,如《入中論》中所講:得一地以上才能稱作菩薩;摩訶薩:指大菩薩,一般而言,處于三清凈地(八、九、十地),才能說是大菩薩。為什么說是“大”呢?因為這三個地以上的菩薩,有廣大的布施、智慧、能力,能入于廣大的大乘法門,能降伏各種魔等等。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指在所有的眷屬中,觀世音大菩薩也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靶小庇袔追N意思:從廣義來講,閱讀、聽聞般若波羅蜜多等等,都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說,以般若為對境,以十種法行的方式來行持,叫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此處觀世音大菩薩的行,是指安住。當佛陀入于甚深禪定中時,觀音菩薩也隨著佛陀而入于智慧的境界中,觀修(行持)并安住于般若波羅蜜多空性之中。
  般若:按印度講義的解釋方法,般若分三種:般若劍(斷除五蘊自性)、般若金剛(摧伏苦蘊)、般若燈(破除無明暗昧)??偠灾砸磺邢酂o分別智慧,證一切法空,就是般若。
  波羅蜜多:由般若即能到達彼岸,故名波羅蜜多。波羅密多分三種:世間波羅蜜多(能遮止三惡道苦)、出世間波羅蜜多(永斷生死輪回后,獲得寂滅之涅盤)、出世間的勝義波羅蜜多(觀三界如夢,不樂欲于涅盤;觀一切有情如幻,也不希求佛果,這是超越一切的諸佛菩薩之境界)。因為一切法皆自性涅盤,如果獲得無住涅盤,即名獲得勝義波羅蜜多。
  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這時,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
  一切有為法(器世間與有情世間的所有法),都可歸納為五蘊。所謂“五蘊”,漢傳佛教又稱五陰或五聚,表示積聚的意思,也即眾多的色、受、想、行、識堆積在一起,覆蓋了真如法性。五蘊當中的第一個,就是色蘊,然后依次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這句話的意思表明,觀自在菩薩已經(jīng)現(xiàn)量地洞徹一切有為法都是空性。
  照見也分幾種:
  凡夫的照見,是以總相與自相的方式見到,比如五蘊皆空,我們可能是以理論方式進行推測觀察,以尋思分別念來照見五蘊是空性而已,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見到五蘊的空性;
  聲聞緣覺的照見,是通達一切五蘊皆是痛苦的因緣,五蘊為苦為集,以人無我的方式照見五蘊皆空;
  佛陀和菩薩的照見,是以法無我與人無我的方式完全照見五蘊皆空,其所照見的五蘊皆空境界是最圓滿的。
  這一段的整個意思是說:當所有的眷屬都在場,佛陀入于甚深禪定中時,觀世音菩薩也隨著佛陀入于智慧的境界中,觀修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性,并通達五蘊體性都是空性。此處“觀察照見五蘊皆空”一句,可以直接說成“照見五蘊皆空”,這樣就能和唐玄奘譯本保持一致,因為意義上是相同的。
  雖然“度一切苦厄(離諸苦厄)”這句話,在藏文版中沒有,但據(jù)我所知,包括玄奘譯本在內的好幾種漢文版的《心經(jīng)》當中,都有“度一切苦厄”這句話,究竟是何原因,現(xiàn)已無從考證。不過我想,無論是西藏前譯派寧瑪巴的譯師們,還是漢地的諸大譯師,很多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他們在翻譯經(jīng)論的時候,都是很慎重的,這句話應該有一定的來歷,所以我還是稍加解釋。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即:超越、遠離了一切苦厄。
  所謂“苦厄”,也即苦難、痛苦之意。
  依照《俱舍論》的說法,痛苦分為三種:苦苦、變苦和行苦。
  在《大智度論》當中,又將痛苦分為兩種,即內苦和外苦:
  1、內苦:內苦又分兩種,即身苦和心苦。身苦:是指饑餓、疼痛、疲勞等肉體上的痛苦;心苦:也就是精神上的苦,像瞋怒、憎恨、嫉妒、憂慮、悲痛、哀悼、恐懼、苦悶等七情六欲;
  2、外苦:外苦是生存環(huán)境上的苦,包括虎、狼、蛇、蝎的毒害,風、霜、雨、雪的侵襲,以及交通事故,飛機失事、空氣污染、食物中毒、臺風、海嘯等天災人禍。
  以上講了此經(jīng)的緣起部分,也即《心經(jīng)》是依靠什么樣的因緣才出現(xiàn)。其中最主要的因緣,是佛陀入定。因為,如果佛陀當時不入定,觀世音菩薩就可能得不到佛的加持而入于智慧定中,舍利子也不可能提出這個問題。印度以前很多的大講義中都認為,《心經(jīng)》出現(xiàn)的主要因緣,一個是佛陀入定的加持力;還有一個,是觀世音菩薩透過佛的加持力,也行持般若波羅蜜多,并照見五蘊皆空。
  可能有人會問,在佛的眾多眷屬中(不管是七萬七千個還是一百萬個),為什么觀世音菩薩是最主要的人物呢?依勝友論師(此處不確定)的說法:觀世音菩薩當時是貴族,是法會最主要的負責人,因此舍利子向他提問。
  表面看來,諸佛菩薩集會,也像我們現(xiàn)在開法會時一樣,有主要、次要的參與者,比如說法的上師、主持人、高僧大德、與會信眾等等。在佛陀當時的所有眷屬中,目犍連、舍利子、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是在佛陀身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大弟子,所以在眾多的弟子中,的確也有這樣的差別。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部經(jīng)宣說的是大悲空性,佛陀以神通力照見,如果由觀世音菩薩來宣講,會有無量眾生得到利益,故特意加持觀世音菩薩行持般若波羅蜜多,并照見五蘊空性,蒙受佛的加持力,舍利子也特意向觀世音菩薩提出這個問題。
  由此可看出,《心經(jīng)》的主要人物只有三個,其中佛陀是最重要的。雖然整個過程中,佛只在最后說了一句“觀世音菩薩,你說得很好,善哉善哉”,其他所涉及的整個基、道、果的全部內容,都是由舍利子提出問題,觀世音菩薩回答宣說的,但不管怎樣,所有問題都是佛加持舍利子提出,并入定加持觀世音菩薩宣說的。
  甲二、(抉擇經(jīng)義)可分為二:一、以問答的方式而抉擇;二、經(jīng)佛認可而遣除懷疑。
  乙一、(以問答的方式而抉擇)可分為二:一、提出疑問;二、回答。
  丙一、(提出疑問):
  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
  正當佛陀入定的時候,舍利子也在場,承蒙佛陀禪定威神之力的加持,他站起來雙手合掌,恭敬地向觀自在菩薩問道:“如果善男子希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那么,應當怎樣修持般若波羅蜜多呢?”
  時:正當此時。當時所有眷屬都在場,佛陀已入于甚深三摩地,而觀世音菩薩在佛的加持下,也行持般若波羅蜜多,并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
  如果觀世音菩薩自己沒有照見五蘊皆空,就沒有理由給舍利子解說,所以,當我們給別人講經(jīng)說法,尤其是講佛經(jīng)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在古印度,除了龍猛菩薩、月稱菩薩等極少數(shù)的班智達以外,依靠自己的智慧來解釋佛經(jīng)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但現(xiàn)在依靠自己的智慧解釋佛經(jīng)的高僧大德卻比比皆是。當然,有些高僧大德所講的佛經(jīng),我們也很隨喜贊嘆,但有些法師連經(jīng)文字面上的意思都不能解釋,也不參考前輩大德的注解,只是隨隨便便地在念完一段經(jīng)文后,就開始說一些世間的話,比如自己曾經(jīng)到哪里怎樣怎樣,這樣講完一通之后,就算是一個頌詞講完了。這種傳講佛經(jīng)的方式,在傳統(tǒng)中是沒有的。當然,現(xiàn)在有些地方已經(jīng)失去了講佛經(jīng)的傳統(tǒng),連傳承都斷了,所以佛經(jīng)的講解變得像世間某些學校講課一樣隨心所欲。這樣用自己的分別念來講佛經(jīng),肯定會與佛經(jīng)本身的內容有很大的出入。
  我們在講解佛經(jīng)時,要盡量結合高僧大德們的教言,如果沒有這些教言,自己就要格外注意,如果故意沒有解釋好佛經(jīng),是有很大過失的。當然,如果認為自己的理解和解釋很好而無意中使自己的解釋沒能符合經(jīng)義,其過失就不是很大。
  具壽舍利子:“具壽”是一種尊敬的稱呼。就像我們經(jīng)常說的大方丈、大長老、長壽者等等一樣。
  有些人以為舍利子是佛圓寂焚化金身時所產(chǎn)生的舍利,或者是大善知識圓寂荼毗時燒取的舍利。其實,這里的舍利子,是指以小乘阿羅漢形象而顯現(xiàn)的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子。因為舍利子的母親叫舍利(意即鹙鷺),按照印度人的風俗習慣,便依母親的名字稱他為舍利的兒子,即舍利子。(在藏地,這種稱呼方式也很多,孩子小的時候,用母親或父親的名字而稱呼其為某某之子。)
  在后面的經(jīng)文當中,觀世音菩薩每一句回答的前面,都應該有一個提醒詞——舍利子,你應該明白……比如,“舍利子,你應該明白,一切法都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或者說,“舍利子,你應該明白,是諸法空相”等等。
  講到舍利子這個名稱,大家應該了知,古代大譯師們將印度梵文的佛教經(jīng)典譯成漢文時,通常有五種不譯:第一種是密咒不譯,如大悲咒、楞嚴咒、金剛薩垛百字明咒、觀音心咒,以及《心經(jīng)》中的咒語等等,因這些咒語牽涉的意義廣大且密意深奧,因此不譯;第二種是多義不譯,如佛陀的名字稱為薄伽梵,而薄伽梵中有很多含義,因此不譯;第三種是此方所無不譯,即某些印度的方言或專有名詞等在中國沒有可以直接代替的詞句,所以不譯,如梵文的閻浮提,就原原本本地按印度音翻譯過來;又比如藏地的糌粑,在漢地沒有,如果一定要翻譯,譯成面粉、白面、青稞粉等都不大恰當,因此就直接按藏地的發(fā)音譯為糌粑;第四種是隨順習慣不譯,也有人說是特定的人名、地名不譯,比如舍利子,又比如釋迦牟尼佛當年宣說《楞伽經(jīng)》的地方叫楞伽,故而稱為《楞伽經(jīng)》等(有些人名代表一定意義,比如藏文中的“扎西”表示吉祥,如果直接譯成吉祥是可以的,但有些人名什么意義也沒有,就沒辦法意譯,只能直接用音譯);第五種是因尊重不譯,也即為表示對所譯對象特別尊敬而不譯,比如佛教中的“阿羅漢”、“菩提”等。
  以上的五種不譯中,有些詞是因其中一種原因而不譯,還有些詞是因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原因而不譯。比如“般若”一詞,其一是因多義而不譯,因為般若的意義很多,所以無法用一個詮表意義范圍相對狹窄的“智慧”來完全表達其內含;另一個原因,則是因尊重而不譯,因此,在講到《大般若》、《中般若》等時,就直接沿用“般若”這個詞。
  我們在閱讀理解時,要了知以上五種不譯的習慣,否則有時可能會難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義。一位學者也說過,由于現(xiàn)代沒有一位公認的大譯師,每個人在翻譯的時候,都按照各自的標準或理解來操作,從而導致有些人譯出來的文章內容,如果沒有特別解釋,也許就只有譯者自己或某一個圈子內的人才明白。在現(xiàn)代佛教經(jīng)典的翻譯過程中,不管是藏漢互譯,還是漢英互譯等,這種問題都比較普遍,因此,我們應該盡量了解譯和被譯雙方的國家或地方當時的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以便理解譯文的內涵。
  此經(jīng)中的問題,是由舍利子向觀世音菩薩提出的,因為一般人無法提出這樣的問題。舍利子顯現(xiàn)上雖然是小乘阿羅漢,但很多經(jīng)論都認為,他實際上是大乘菩薩,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缎慕?jīng)》是《大般若經(jīng)》的濃縮本,主要宣說般若,開發(fā)學人的大智慧,所以只有讓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出面,才能與本經(jīng)義旨相符,這就像宣說其他的一些經(jīng),比如《金剛經(jīng)》時,佛會向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提問一樣。因為沒有一定的智慧,就很難提出空性方面的甚深問題。
  平時我們在講考時也很清楚,要是自己沒有一定的水平,就根本提不出真正牽涉到空性的深奧或尖銳的問題。
  承佛威力:承蒙佛的威德之力。即使是小乘中智慧第一的阿羅漢,也需要佛的加持和威力,才能提出大乘的甚深空性方面的問題。如果佛沒有真實加持,即便提出一個空性方面的深奧問題,也是相當困難的。
  善男子:有些講義說,善男子是對觀世音菩薩的稱呼,比如在共利言的譯本里面,是將善男子解釋為觀世音菩薩,說“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但有些講義認為,如果舍利子直呼觀世音菩薩為善男子,就顯得不太恭敬。藏地有些講義就否定這種說法,說應該是舍利子問觀世音菩薩,“如果世間上有善男子(善女人是省略的)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如何修行?”
  我認為這兩種解釋都可以。而且,稱呼觀世音菩薩為“善男子”,他應該不會生氣吧,因為他確實是個善男子嘛。不過,按照漢傳佛教的傳統(tǒng),觀世音菩薩有時是以女性的身份而顯現(xiàn)的,如果稱呼女性為善男子,她可能會有些不高興吧!
  說一千,道一萬,總而言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此時,蒙佛加持,舍利子向觀世音菩薩提出一個問題:圣者觀世音大菩薩,您依靠佛的加持力已照見五蘊皆空,但世間很多的可憐眾生想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卻是很困難的,如果世間的善男善女真正想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修習般若空性,到底該怎樣行持,怎樣修習呢?
  丙二、(回答)可分為六:一、略說修持般若的方法;二、廣說般若之本體;三、證悟空性之功德;四、證悟般若空性之果位;五、宣說具有功德之密咒;六、教誡修學般若法門。
  丁一、(略說修持般若的方法):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承佛加持,觀世音菩薩就此問題予以回答(在有些了義經(jīng)典中說,雖然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并在無量世界中以佛陀的形象度化眾生,但觀世音菩薩也在釋迦牟尼佛前顯現(xiàn)為菩薩的形象來利益眾生):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觀修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也應該以五蘊皆空的方式觀修。
  器世界、有情世界、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等等,都可歸攝于五蘊,所以,在五蘊當中,已經(jīng)包括了所有的法。有關講義中也講過,無論修持六度、四攝或其他任何法門,都應以觀空性的方式來修持,也即:在勝義中,萬法遠離一切戲論,遠離一切語言分別的境界;而于世俗中,萬法都是如幻如夢、如水泡如影像等,這就是觀修空性的基本方法。
  麥彭仁波切在《中論》講義中也說:觀修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就是以勝義中萬法猶如虛空,遠離一切執(zhí)著、一切戲論的方式修持;而在世俗中以萬法顯而無自性的方式修持。
  佛陀為什么要顯現(xiàn)以入定的方式來宣說這個經(jīng)典呢?佛陀的意思就是為了表明,作為后學者,我們一定要觀修般若空性法門,如果沒有觀修,是不可能成就的,因此,在這次《心經(jīng)》講完以后,我會給大家講一講藏傳佛教特有的《心經(jīng)》修法。
  修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懂修法,只是每天將《心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也只不過是詞句上的讀誦而已,實際的收效并不會太大,所以,在念誦的同時,還要思維和修行。
  你們也要反躬自問,自己是否做到了通過讀誦、受持、聽聞、思維、書寫等全部十法行來行持《心經(jīng)》。在有些道場或寺院中,只有讀誦,早課讀,晚課也讀,但從來不思維,也從不修持,僅以這種方式來行持如此甚深之空性法門,是遠遠不夠的。
  《心經(jīng)》這樣的空性法門,是百千萬億劫都很難遇到的,我們既然有幸遇到了,就應該盡量放下一切,空出時間來觀修其中的內容。
  以上,就是略說修持般若的方法。也即:不管善男子、善女人(有些論師講,這其中也間接包括了石女之類的所有人)等什么樣的人,都應該行持般若波羅蜜多。
  怎樣行持呢?就是以五蘊皆空的見解而攝持:在凡夫位時,我們以分別念來了達色蘊、想蘊等五蘊自性都是空性;在證得人無我和法無我之后,則以真正通達二無我的方式來照見五蘊皆空。
  不管怎樣,作為凡夫人,以五蘊皆空的見解來攝持自己的心行,我們現(xiàn)在應該是可以做得到的。比如,我們平時磕頭、修加行或念咒時,要了知在世俗中這種如幻如夢的積累善根是存在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勝義中,這些都如同清凈離垢的虛空一般遠離一切戲論。如果以這種見解來攝持修行,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所牽涉到的對五蘊的執(zhí)著,就會逐漸消失,并能最終徹底斷除我執(zhí),如果我執(zhí)斷除,則與我執(zhí)相關的對五蘊的執(zhí)著自然也會息滅。以這種方式來修持,就是《心經(jīng)》的基本修法。
  從以上這些內容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心經(jīng)》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佛經(jīng)。
  本來,佛經(jīng)有三種:第一種,是佛陀親口說的佛經(jīng),《般若攝頌》等等就屬于此列;
  第二種,是佛陀加持以后所產(chǎn)生的佛經(jīng)?!缎慕?jīng)》的主要內容,就屬于加持佛經(jīng)的范疇,因為都是佛陀加持觀世音菩薩說出來的。正因為佛陀的加持,觀世音菩薩才會顯現(xiàn)“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就像世間某些領導在講話之前,先向秘書交代意圖,再由秘書擬出講話稿,領導過目同意之后,就在會議上照本宣科地念一遍,秘書寫的東西一下子就成了領導的講話,誰也不會認為那是秘書的意思。同樣,雖然《心經(jīng)》的內容,是舍利子與觀世音菩薩的對話,但里面卻包含了佛陀準備向眾生宣說的所有般若之精華,與佛陀本人所講的沒有任何差別。如果能徹底通達《心經(jīng)》,則所有《般若經(jīng)》的內容都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
  第三種,是佛陀開許的佛經(jīng)。所謂開許的佛經(jīng),即是指在有些佛經(jīng)的前面,會出現(xiàn)緣起的內容,中間會出現(xiàn)一些像“佛說(世尊告言)”、“阿難說(阿難啟白)”等等之類的連接文,最后還有聽眾隨喜贊嘆的文句。這些詞句不是佛說的,而是在佛陀允許的情況下,由后人加上去的。佛陀曾告訴弟子們,以后你們結集佛法的時候,前面要加上緣起,中間要加連接文,最后要有交代,這樣世人才能看得明白。換言之,穿插于前、中、后的這些部分,被稱為“開許教”,它既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也不是因佛陀加被的力量而說出的,而是佛陀開許的內容,所以被稱為“開許教”。
  無論加被的也好,開許的也好,所有的佛經(jīng),都是依靠佛陀的力量才產(chǎn)生的,如果沒有佛的加被,誰也不能自己說出這些深廣妙法。由此可知,所有的佛法都具有同等的加持,都屬于佛法。
  在《心經(jīng)》當中,就包含了三種教的內容,但其中的主要內容,則是加被教。
  至此,其他譯本中前面的序言部分就結束了。大家以后如果有機會給其他出家人或居士講《心經(jīng)》,以上所講的部分只是作為參考,真正的內容是從下文開始,前面開頭的緣起和后面的結尾部分可以不講,只講中間抉擇般若的這一部分就可以了。
  丁二、(廣說般若之本體)可分為二:一、了知基般若;二、了知道般若;三、了知果般若。
  戊一、(了知基般若)可分為二;一、宣說五蘊空性;二、宣說七種甚深法。
  己一、(宣說五蘊空性)可分為二;一、廣說色蘊空性;二、以此類推其他蘊。
  庚一、(廣說色蘊空性):
  這次講解的科判,是以藏文和《心經(jīng)》廣本為參考而進行闡述的。其中“廣說般若之本體”的內容,是從抉擇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三個方面進行講解的,因為一切萬法都可包括在基、道、果當中。修行時,首先要抉擇一切諸法的基是什么;然后行持該基,這就是修持之道;經(jīng)過修持最后到達的果位,就是果。無論講大圓滿、大手印,還是顯宗的一些基本法要,全都不離基、道、果。對修行人而言,安立和認識基、道、果,是相當重要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下內容,是關于如何修持般若的回答。觀世音菩薩首先宣講了五蘊,以及十二處、十八界等基法的空性;隨后講了十二緣起、四圣諦等道法的空性;最后又講了作為果法的佛智之空性。
  接下來的四句話,就是宣講五蘊之空性的,這段話同時也是整個《心經(jīng)》的中心。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說,色法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法,除了空性以外沒有什么色法,除了色法以外也沒有什么空性。
  這段內容非常重要,是《心經(jīng)》的要旨和精華所在。如果真正能懂得色空不二的道理,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要理解這四句話,首先應當知道什么是“色”,這是很重要的。如果連色法的概念都搞不清楚,就無法領會這段話的意思。
  從《俱舍論》的角度來說,五蘊當中的“色”,與眼睛所見的“色”,也即色、聲、香、味、觸、法當中的“色”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它包含了十有色界或十有色處,也即眼等五根、色等五境,以及法界的一部分無表色。
  而《大乘五蘊論》當中又說道:“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彼^“四大種”,就是指地、水、火、風,色蘊就是由這四大種構造而成的。
  《大乘阿毗達摩集論》當中又云:“色蘊何相?答:變現(xiàn)相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xiàn)?!彼^“觸對變壞”,也即可以感觸,并因其他因素影響,而能使其變化、損壞乃至毀滅的,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五根所感受的對境;所謂“方所示現(xiàn)”,則是指紅、黃、長、方,悅耳、刺鼻,酸、甜、苦、辣,粗糙、柔軟,以及其他的抽象概念。
  雖然說法不同,但總體大義卻是大同小異的——色法不僅僅是肉眼所見的粗大物質,即使看不見的東西,也可以稱為色法。
  初學者往往對此感到困惑不解,覺得這種觀點是矛盾的:我親自見到、感受到的這些東西,比如這個麥克風或者這個杯子,怎么會是空性呢?而眼前的這一團虛空,又怎么會離不開“色”呢?絕不可能!如果茶杯是空,那它怎么可以裝茶水呢?它肯定是不空的。
  沒有學過中觀、因明,或是對空性一無所知的人,也會有這樣的疑惑:怎么能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呢?如果色法和空性是一體,這肯定不對,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已經(jīng)遮破了顯現(xiàn)?
  說出這種觀點的人,就沒有懂得佛教的空性之理,實際上,顯現(xiàn)并沒有被遮破。此處所說的空,并不是指顯現(xiàn)空,在抉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分清現(xiàn)相和實相的區(qū)別。
  在具有迷亂的眾生前,現(xiàn)相肯定是有的,中觀論師也承認,真正遮破顯現(xiàn)的中觀派是沒有的,但顯現(xiàn)并不離空性,空性也不離顯現(xiàn),顯空二者實際上是一體的。
  覺囊派高僧大德達 那塔尊者的《心經(jīng)》注釋中有個比喻恰當?shù)卣f明了這個問題:在黃疸病患者眼前,白色的海螺顯現(xiàn)為是黃色,黃色才是他當下所見到的顏色,但實際上白色的海螺并非黃色,黃色完全是不存在的,但它卻會顯現(xiàn)在黃疸病人眼前。對一個黃疸病眼翳者來說,他怎么樣也看不出白色海螺,而只能看到一個黃色的海螺,但實際上白色才是海螺的真相,在沒有眼翳的人面前,海螺就是白色。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在眼翳者的眼前,黃色的海螺不異于白色的海螺,白色的海螺也不異于黃色的海螺,白色的海螺就是黃色,黃色的海螺就是白色。
  同樣,空性好比是白色的海螺,黃色好比是我們所見的色法,就像白色是黃色海螺的本性一樣,空性才是一切色法的本性。我們現(xiàn)在所看見的這些色法,不管茶杯、瓶子、柱子等等,雖然有顏色、形狀、有阻礙性,存在著不同的實體顯現(xiàn),但實質上,在如此顯現(xiàn)的同時,它們就是空性。在諸佛菩薩的境界中,則是一種無阻礙的大光明空性,而且這種大光明的空性并不離顯現(xiàn)。
  在榮頓大師的《心經(jīng)》注釋,以及《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中,是用“水月”來比喻空性的:水中的月亮就是空性,空性即是水月,空性不離水月,水月不離空性。
  雖然凡夫人面前有諸法的顯現(xiàn),但這種顯現(xiàn)并不是真相。古印度扎夏薩生論師在《心經(jīng)》的廣釋中說到:色法分三種,一種是遍計色,一種是分別色,還有一種是法性色。凡夫眼前的所見是遍計色法,如眼前所現(xiàn)的瓶子、柱子等,因為這也是凡夫分別念的所見,所以同時也是分別色,這兩種色法都是不真實的。
  真正的色法,是法性色法,而法性色法是我們現(xiàn)在看不見的,屬于諸佛菩薩的境界。如同白色的海螺只有沒有患黃疸眼翳的人才能看見,眼翳者無論如何也看不出白色海螺,而只能看見黃色海螺一樣。
  如果只是從空性的角度來解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一段,可能有些困難,但如果結合釋迦牟尼佛第三轉法輪的內容,尤其《大幻化網(wǎng)》及密宗的一些論典來解釋,可能更方便易懂。因為這里所指的空性,并不僅指單空,而是指光明離戲的法界本體。前面所講的海螺,也可比喻成不可思議的法界。在沒有眼翳者前,所見的是白色海螺,而有眼翳者前所見的是黃色海螺,但不管有無眼病,所見都是海螺。同樣,無論顯現(xiàn)如何,萬法之本體都是光明離戲之法界。
  按照他空派的觀點,一切光明離戲的法界本體是存在的,但這種存在的方式,并不是以我們凡夫的分別念,如顏色、形狀等尋思或可用言語詮表的方式來建立的,而是以超離言思的、不可思議的方式存在著。如果能這樣結合起來解釋,可能會容易理解一些。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如果通達了這個問題,則《心經(jīng)》的其他內容,如抉擇其他四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等等的道理都可以此類推。
  佛陀在此強調,我們所見的顯現(xiàn)實際上不離空性。對此,我們還可以用破四邊的方式來抉擇,也即破除凡夫、外道的執(zhí)著,破除聲聞緣覺的執(zhí)著,最后獲得諸佛菩薩的境界:
  之所以講“色不異空”,是因為凡夫都執(zhí)著有,對色法有很強的執(zhí)著,認為一切境相都是實有的。佛陀在此告知我們:凡夫認為實有的瓶子、柱子等實際上不離空性,不要執(zhí)著于外境色相。要明白,我們縱然費盡畢生精力,絞盡腦汁去追逐求取,到頭來只是一場空,來世反而會隨業(yè)受報,枉受輪回之苦。這句話是破“有”的邊;
  之所以講“空不異色”,是因為聲聞緣覺認為寂滅的人無我空性是實有的,從而對這種空性有一種實有的執(zhí)著,針對他們,可以用“空不異色”來破:你們所認為的這種人無我空性,實際上不離色法,色法也可以是指清凈光明,這種清凈光明并不是不存在的,從而破除聲聞緣覺所耽執(zhí)的“無”邊;
  總而言之,當我們看見一個杯子的時候,這個杯子同時也是空性的,并沒有實在的物質本體,這就是“色即是空”;雖然沒有實在的物質本體,但杯子卻能夠盛裝茶水,而不是絕對的頑空,這就是“空不異色”;另外,我們不要理解錯了,因為這個杯子先是存在的,過了一會兒,在經(jīng)過分析以后,它就變成了空性,而是在盛水的同時,它就是空性;在空性的同時,它就可以盛水。
  說得明確一點,“色不異空”主要是對凡夫講的,而“空不異色”則主要是對聲緣行人講的。
  第三、四兩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是針對有些菩薩而言的,因為某些菩薩還存有一些細微的,對“有無二俱”和“有無非二俱”兩種邊的執(zhí)著。他們把色與空看成對立的兩個東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其實,這一切本來是圓融無礙、色空不二的。
  “不異”是沒有差異、別無二致的意思。雖說別無二致,但人們總覺得還是針對兩種東西比較而言的,所以還是有兩樣東西存在,不是混同一體的,所以,佛為破菩薩執(zhí)二見之過,便緊接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鄙?、空不是兩個本體,而是完全一致的,無有二般的。
  麥彭仁波切也曾引用一個教證說,此段就是對應中觀的四步境界——首先是抉擇空性,然后是二諦雙運、離戲、等性。
  有人認為:既然一切都是空,一切都不要執(zhí)著,一切都要放下,那就什么也不要做了。其實非然,佛法所說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這叫做“緣起性空”。
  色法就是空性,空性就是色法。中觀宗以金剛屑因、破有無生因等進行剖析時,色法全部都不存在,但在不存在中,卻可以顯現(xiàn)萬法。
  有人會產(chǎn)生疑惑:不存在中為什么可以顯現(xiàn)萬法呢?實際上,這都是心的一種妙用,以心的妙力,什么法都可以顯現(xiàn)。
  在麥彭仁波切的《如來藏獅吼論》,以及其他一些高僧大德的論典中都探討過一個問題:外面的無情法是否有如來藏?
  實際上,無情法也是如來藏的一種妙相,因為無情法也是一種心的顯現(xiàn)。而心的本體也是空性,空性中可以顯現(xiàn)這些色法。無始以來,我們都認為顯現(xiàn)就是能看見的東西,既看不見,也感受不到的才是空性,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任何一個東西,只要它的本體不存在,就是空性。
  不要說是佛教界,包括現(xiàn)代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都在空性的問題上往前邁了一大步,已經(jīng)比經(jīng)典物理學的觀念更接近于空性。
  愛因斯坦就首先提出了質能轉換原理:所有的物質,如瓶子、柱子等等,都可以轉換成沒有任何阻礙的能量。也就是說,包括我們生存所依賴的地球、我們的這個肉體等等,全都可以轉換成通徹無礙的能量。
  學過物理學,或者有一點量子力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所有眼睛能看到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所組成的;分子再往下分,就是原子;原子再往下分,就是電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可以分出質子和中子;然后,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夸克;在夸克的后面,還有亞夸克;目前物理學所研究出來的最新成果表明,在亞夸克的下面,是一種場。
  所謂的“場”是什么東西呢?就是根本看不見、摸不著,沒有任何物質性質的,像虛空一樣的能量。也就是說,在一切物質的表象背后,只是一種場而已,除此之外,并沒有什么實在的東西。比如說,當我們看見這個杯子的時候,這個杯子卻是由能量所組成的,并不存在什么有質礙的、實實在在的物質本體。這種能量不是通過轉換而得到的,而是在物質存在的當下就是能量。
  當然,從佛教的角度而言,這種觀點并不究竟,因為量子物理學家還執(zhí)著一個“場”的實有,所以離佛陀的境界還差得很遠。不要說遠離一切戲論的大中觀境界,就是小乘阿羅漢的無我境界,他們都沒有通達。
  而釋迦牟尼卻在很早以前,就證悟、通達了比這更深入、更究竟得多的終極境界,并把這些證悟境界告知了后人,稍微學過一點佛教唯識宗或者中觀宗的人,對量子力學的觀點不但不會感到驚奇,而且還會覺得這只是很粗大的分解物質的層面,遠遠沒有將物質分透、分徹底。
  佛教超勝于科學的地方還在于,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的,都是常人既無法親身體會,也不能親自推導的科研成果,而佛陀卻不是讓世人盲目地接受他的證悟“成果”,還進一步用通俗易懂的邏輯推理方式,讓每一個凡人都能親自推斷出空性的結論。如果愿意進一步往前走,還可以親身體會到佛陀所證的空性境界。
  大家可以試著依照量子力學的觀點來想象一下,我們所在的這個房子,只是一大堆的能量,并沒有什么實在的物質。當意識到這些以后,你們有沒有一種懸在空中、無所依托的感覺?要知道,這些墻壁、地板、桌子、凳子等等,都是不存在的啊!你們會感到恐慌嗎?反正很多量子物理學家都感到恐慌過。正因為如此,量子力學的創(chuàng)始人玻爾才會深有感觸地說道:“誰不為量子力學感到震驚,那他就是沒有理解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物質是由于人類的錯覺?!庇终f,“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場。”
  當科學家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時,他們也很驚訝,但可惜這些科學家們不懂佛教中觀的道理,否則他們也就不會如此驚訝了。
  西方的哲學家也有過這方面的探索。比如,作為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兼物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的笛卡兒就認為:“我怎么知道我不是在做夢,而我又憑什么將夢境和現(xiàn)實區(qū)分開呢?完全可能有一個魔鬼,一直在欺騙我,讓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真的,什么時候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呢?”
  英國唯心主義經(jīng)驗論的主要代表貝克萊,也從物理學中驅走了實體概念,他認為,事實上并不存在“自我”這種印象,因此也沒有“自我”這種觀念(第一卷,第四編,第六節(jié))——“當我極密切地體察我稱之為我自己的時候,總要碰上一種什么特別的知覺——冷或熱、明或暗、愛或憎、苦或樂的知覺。在任何時候我從不曾離了知覺而把握住我自己,除知覺而外,我從不能觀察到任何東西?!彼I諷的意味承認,也許有些哲學家能感知他們的自我,“但是撇開若干這類的形而上學家不談,對人類中其余的人我可以大膽斷言,自我無非是一簇或一組不同的知覺,以不可思議的快速彼此接替,而且處于不絕的流變和運動中?!?br />   經(jīng)驗論的另一位代表休謨,也對人的知覺、觀念之外的任何存在都持懷疑態(tài)度。他認為,我們所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至于感覺之外,不管是物質實體還是像上帝這樣的精神實體,都無法確定其是否存在。休謨把自己的這個觀點稱為懷疑論。
  中國的道家也有“壺中日月”、“耳視目聽”、“莊周夢蝶”等打破世人固有觀念的說法,但道家的見解卻偏向于消極無為,他們否認緣起現(xiàn)象,沒有積累資糧、懺悔罪業(yè)等方便,只是追求一種“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吾喪我”的“坐忘”等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至于道教的天尊信仰、修內外丹、尸解成仙等等,就更是與佛教相去甚遠了。
  總的說來,雖然主觀唯心主義有“存在就是被感知”等等之類的主張,量子力學也將物質的概念抉擇到了“場”的境界,世間的任何一個哲學家或科學家,無論是東、西方哲學還是現(xiàn)代科學,都無法證實事物的真實存在,但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真正通達這個問題。他們的理解和結論,與佛教的見解還有著天淵之別。
  由此可知,即便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剖析,也可以得出,任何微塵許的法,不論瓶子、原子還是夸克,到最后都不可能實有存在。既然事物的本體不存在,又怎能不是空性呢?這個觀點,就與佛教比較接近了。
  以前臺灣有個佛學人士對物理學特別精通,他專門將天文學、量子力學、《心經(jīng)》、《寶積經(jīng)》、《華嚴經(jīng)》中的很多道理結合在一起進行探討,清楚地論證了佛教與現(xiàn)代科學的相似之處,以及很多現(xiàn)在科學尚未探索到的佛教境界,十分值得我們借鑒,但可能是他還沒有精通佛教中觀和因明理論的原因,所以沒有將佛教與物理或其他學科相沖突的一些問題解釋得很清楚。
  作為修行人,若能將世間的有些問題和佛教的道理結合起來,也能幫助自己進一步理解和通達很多往常無法理解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問:科學家們是通過科學儀器將物質一步步進行分解,最終抉擇為“場”的,那么,佛教又是如何抉擇空性的呢?
  佛教抉擇空性的方法可謂五花八門、各有所長。其中比較簡單,又與物理學比較一致的推理過程,就是先按照物理學的方法,對瓶子等粗大物質進行細分,當分到物理學目前不能再分的能量之際,再進一步通過大緣起因、破有無生因等方法進行抉擇。比如,這些能量是如何產(chǎn)生的?是原來已經(jīng)存在的能量重新產(chǎn)生,還是產(chǎn)生了一個原來根本不存在的能量?如果是前者,就有不必再生的過失,因為能量已經(jīng)存在;如果是后者,那我們就可以問:這個能量是因緣而生還是無因而生的,如果是無因而生,就有無窮生的過失;如果是因緣而生,那么,在由因生果的過程中,因與果是否接觸,如果接觸,則在因法存在的同時果法也存在,既然果法存在,也就不必再生;如果不接觸,那因法又怎么對果法的產(chǎn)生起作用呢?通過一系列的推導,最后,這種所謂的能量也徹底消失,而成為只能由我們的意識去想象,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我們可以從上面的推理中領悟到,雖然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形態(tài)各異的物質,但如果去追蹤這些物質的本體,就只能一無所獲。在不觀察的情況下,瓶子是存在的;一旦詳細觀察,瓶子就不可能存在。
  再以這個房子為例,我們都認為這是一間實有、完整的房子,但實際上,它卻是由各種建筑材料組成的,除了一堆建筑材料以外,并不存在什么房子的本體,而在拆散的每一塊建筑材料上面,你能指認出哪一塊是房子嗎?絕不可能。
  在座的人往往會有這種觀念,“我坐在這里上課”。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個邏輯上的漏洞。請問,你這個所謂的“我”,究竟在哪里?是在你身體的內部還是外面?一般人都會回答說,肯定是在我身體的里面,而不可能在外面。那么,我們又可以繼續(xù)問道:既然在你身體的里面,那又在身體的那個部位,頭部、軀干、四肢,還是其他什么地方呢?很多人都知道,有些沒有四肢,甚至失去了所有軀干或者大腦的人也存在著。
  不止一次發(fā)生過這樣的情形,交通事故的遇難者在身體和大腦分開了很長時間以后,他的大腦仍然能夠工作,連眼睛都可以眨動;而另外有些沒有軀干或大腦的人,也仍然可以存活很多年,對于這些人而言,他們的“我”究竟在哪里呢?難道這個“我”還知道在身首異處之際,迅速跑到軀干或大腦中去嗎?面對這些問題,我想誰也說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如果還是不服氣,認為所謂的“我”是在大腦或者心臟里面,那我們又可以將大腦或者心臟分細,然后又在每一個分細的部分去尋找,直到任何人也找不到一個“我”所存在的位置為止。也許有的人會說,就算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上找不到我,但有一個精神卻是我。
  所謂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說來說去,無非是一些思想或者念頭而已,那我們又可以將這些思想或者念頭按照時間的長短來分細至虛空,這也是抉擇后面的受想行識為空的方法??梢院敛豢鋸埖卣f,不管你把什么當成“我”,中觀理論都可以將其駁得體無完膚。
  要想通達這些道理,建議你們看看《中觀根本慧論》,里面有很多剖析空性的邏輯推導方式,對尚未證悟空性的凡夫而言,這些推理對破除實有執(zhí)著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還有一種證明萬法空性的理由:如果一切萬法都是實有的,那么,它們的性質就應當是固定不變的,但事實卻并非如此。比如說,同樣的一個聲音,有些人覺得它悅耳悠揚,有些人認為它刺耳難聽;同樣的一瓶五糧液,愛喝酒的人認為它色彩晶瑩通透,香味芬芳悠長,味道香醇爽口,倒在杯子里的聲音猶如線泉叮咚,喝到肚子里的感覺仿佛騰云駕霧,真可謂色、聲、香、味、觸樣樣美妙;而對于了知喝酒過患與不愛喝酒的人來說,這些感覺就怎么也不可能找到,聞起來辛辣刺鼻,喝起來苦澀刺喉,一喝到肚里,就感到反胃,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一點美妙的感覺。如果五糧液是實實在在的實有之物,就應當只有一種固有的本質,但實際上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對它的感覺都是不一致的。
  這些道理證明,除了一個假合體之外,所謂的“我”與外境等等并不存在實有的本質,人們只是以分別念才把一種幻覺執(zhí)著為我與外境,只有在用佛教理論將其騙人外衣脫下以后,空性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此時此刻,雖然那些認為“我”與外境存在的人已經(jīng)理屈詞窮,但仍然會想不通:明明我今天早上起床后,坐車參加了放生,現(xiàn)在又在這里上課,我怎么會不存在呢?這個瓶子明明在這里,怎么能說它是空性呢?
  我們不能僅僅因為自己的感覺,來判斷事物的存在與否,因為我們的感官本身都是錯誤的。比如說,如果認為眼睛看得見的才是有,看不見的就沒有,那么,X光射線、紫外線、紅外線、分子、原子、中子、質子、電子等等,都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的物質,我們平時以為一無所有的空中,也充滿著氮、氧等元素的分子,你能說它們沒有嗎?
  還有,我們一直以為,這張桌子是靜止的,但事實上,構成桌子的每一個原子都在一刻不停地運動。包括我們人也是一樣,有句詩是這樣說的:“坐地日行八萬里”,有一點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地球每天自轉的距離為四萬多公里,也就是一個赤道的長度,而且地球還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上的人每天至少要運行四萬多公里。雖然地球上的一切都在動,但我們卻感覺不到這一切。
  再比如說,我們在夢中所夢到的景象,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夢中吃飯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夢中爬山也能累得汗流浹背,夢中被老虎撕咬,也會痛得嗷嗷大叫,但這能代表夢境真實存在嗎?
  你也許會說,夢中的感覺是模糊的,醒后的感覺是清晰的;夢里的事情往往變幻不定,缺乏邏輯,現(xiàn)實中的事情則比較穩(wěn)定,條理清楚;人做夢遲早會醒,而醒了卻不能再醒等等。然而,別人會追問你,你的感覺真的那么可靠嗎?你有時候也會做那樣的夢,感覺相當清晰,夢境栩栩如生,以至于不知道是在做夢,還以為夢中的一切是真事。那么,你怎么知道你醒著時所經(jīng)歷的整個生活不是這樣的一個夢,只不過時間長久得多而已呢?事實上,在大多數(shù)夢里,你的確是并不知道自己在做夢的,要到醒來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是一個夢。那么,你之所以不知道你醒時的生活也是夢,是否僅僅因為你還沒有從這個大夢中醒來呢?夢和醒之間真的有什么原則上的區(qū)別嗎?
  大家都知道南柯一夢的故事,主人公在前后不過幾個時辰的夢中,都能經(jīng)歷漫長而又復雜的一生,這些夢境不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嗎?
  莊周也有過夢蝶的疑問,他提出的問題貌似荒唐,實際上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便是:我們憑感官感知到的這個現(xiàn)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著?莊周對此顯然是懷疑的。
  其實,每次從夢中醒來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反問自己:我怎么能斷定剛才的經(jīng)歷是夢,而現(xiàn)在的經(jīng)歷不是夢呢?我憑什么區(qū)別夢和現(xiàn)實呢?
  在莊周看來,既然我們在夢中會把不存在的東西感覺為存在的,這就證明我們的感覺很不可靠,那么,我們在醒時所感覺到的自己,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也很可能是一個錯覺——一種像夢一樣的假象。
  無數(shù)的事實足以證明,我們的感覺是錯誤的。宇宙中的森羅萬象,從日月星辰到草木蟲魚,一切的一切,都僅僅是色相而已,色相背后所蘊含的真理就是空性。
  佛經(jīng)當中有一個比喻,如果在漆黑的夜晚點燃一枝香,并用它在空中畫一個圈,就會看見一個亮的圓圈,我們都知道,事實上并沒有什么輪子一樣的圓圈,只是一個點著了的香頭在旋轉,因為我們的眼睛缺乏分辨力,所以才將它看成了一個輪子。這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圓圈,佛陀稱之為“旋火輪”,并以這種現(xiàn)象來形容世人所感知的一切顯現(xiàn)。
  當然,佛陀也不否認世俗當中的現(xiàn)象,他也不會說,這個杯子是空性,所以不能用來裝茶水。在錯誤的幻覺當中,這些現(xiàn)象都是可以成立的。不過,這些現(xiàn)象就像我們在夢中所夢到的景象一樣,雖然看得見、摸得著,卻不能代表這些夢境的真實存在;或者像水中的月亮,雖然看起來像真正的月亮一樣,但實際上卻只是一個倒影,一種錯覺而已。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呢?這就是緣起的作用。當因緣和合的時候,就會顯現(xiàn)出不可思議的現(xiàn)象。緣起的道理是非常深奧的,恐怕一下子要理解有點困難,但如果多學一些中觀的論典,并按照其中所講的見解去修習,最終一定會通達緣起的甚深奧義。
  大家要清楚,此處所說的空性之空,并不是指這間房子內外的空間。
  漢地法師愛用“真空妙有”來表述這個意思,所謂“真空”,也即一切萬法的本體都是空性,空是諸法的真相;所謂“妙有”,也即雖然是空性,卻能奇妙地顯現(xiàn)出各種看似實在的形態(tài)。
  就像一個演技出色的演員,雖然他可以化各種不同的妝,可以飾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但無論如何,他還是他,并不會因為化妝的不同,或是角色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空”也是這樣,無論空的表象如何不同,但空的本質卻是永恒不變的。
  以上從物質方面來說明了緣起性空,然而,《心經(jīng)》所包含的涵義,是佛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所徹證的、超邏輯的境界,這是異生凡夫始終無法體悟的。只有通過親身的修證,方可一窺其間之堂奧。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三、解釋正文(2)
  庚二、(以此類推其他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所謂“受”也即苦受、樂受以及不苦不樂的中等舍受;所謂“想”,如《集異門論》云:“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如是名為諸所有想?!庇猛ㄋ椎脑拋碚f,就是人的思維、想象、概念、觀念、分別念等等,甚至包括無色界的禪定等持,以及色界的分別念等等;所謂“行”,乃色、受、想、識四蘊以外的一切有為法,也即除了受、想以外的一切心所相應行與得繩等不相應行;所謂“識”,指六種識聚或八種識聚。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有些論師還加上了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這樣一共為八識。
  眼睛能看見色相,是眼識的作用;耳朵能聽到聲音,是耳識的作用;其他鼻、舌、身、意四根對香、味、觸、法四塵所生的識,就是鼻、舌、身、意四識;第七識末那識,意即“我執(zhí)”,有稱“染凈依”或“染污意識”的,本來末那識也屬于意識的范疇,但因為它是我們流轉輪回的主因,所以把它單獨列出,以便我們認清這個頭號大敵;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即含藏識,是不分是非、不問好壞,專管儲藏的心識,也是令我們不斷生死輪回的根本。
  前面已經(jīng)把色蘊與空性的關系交代得十分清楚,色法既然為空,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一破一切破,統(tǒng)統(tǒng)可以用分解色蘊的方法來破除,所以此處就不必浪費口舌,而把受、想、行、識四蘊,以一句“亦復如是”一筆帶過,這種繁簡得當?shù)姆奖闵魄?,也同時揭示出“萬法平等,圓融無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真理。
  佛陀先善巧地引導我們從最近的、最容易執(zhí)著的色法開始觀察,當我們明白了色法的本質是空性之后,就很容易了知其他萬事萬物的本質也一樣是空的道理。佛陀用最淺顯的例子來生動形象地啟示我們,使我們輕而易舉地通達了至深的道理,這也是佛陀所特有的,大徹大悟之智慧的表征。
  綜上所述,經(jīng)文當中所說的“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果展開來講,就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異空,空不異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br />   以上內容,屬于抉擇基、道、果中基法為空的分析方法。
  己二、(宣說七種甚深法):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是諸法空,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一段藏漢文的第一句稍有不同,在藏文版的這段話當中,觀自在菩薩又對舍利子宣說了遠離一切戲論的八種甚深法:空、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但由于很多漢文譯本中都只提到七種,因此我們也按照七種甚深法來講解。
  是諸法空相:這是七種甚深法中的第一種,指一切萬法不僅其自性是空,而且萬法的相也是空性。關于這一點,在《金剛經(jīng)》中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萬法不存在真正實有的相,諸法的法相、名相、事相都是不存在的(《中論》第七品中也專門破斥這三相)。但眾生都執(zhí)著相為實有,認為某個具有名相的聲音、色法,或是味道的事相有很好聽、很好看、很好吃的法相等等,認為這些相都實有存在。其實,雖然表面看來萬法都有相,不管男人、女人、山河大地等每一種法都有它的行相,但這只是虛妄分別念的假立,除此之外,具芝麻許實有行相的法也是不存在的。如果通達這一點,就很容易了知有境,也即取相的能境也不存在,從而將萬法的本體都抉擇為般若空性。
  不生不滅:表面看來,萬法都有依因緣聚合而生的現(xiàn)象,比如春天萬物復蘇、新芽萌發(fā)的產(chǎn)生,夏天鮮花盛開、草木蔥郁的產(chǎn)生,秋天瓜果成熟、霜葉艷紅的產(chǎn)生,冬天傲雪紅梅、皚皚白雪的產(chǎn)生等等。實際上,這些只是世人的幻覺而已,所有的產(chǎn)生都是不存在的。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怎么可能不生呢?我明明看到世界上的人不斷地生生死死,萬事萬物也是不斷地生生滅滅呀?
  其實,這些現(xiàn)象只是名言當中的假立,如果真正觀察時,這種“生”不可能實有存在。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因和果的聚合來抉擇無生。如果因法在前,果法在后,則在果法產(chǎn)生之際因法已滅,故而從因中生果不成立;如果因果同時成立,則有無窮的過失,所以,所謂的產(chǎn)生根本不存在。
  既然從來就沒有產(chǎn)生,如同石女的兒子一樣,那么安住和最后的毀滅也不可能存在。由此可知,諸法最初的行相不存在,因為其行相的來源——諸法的產(chǎn)生不存在,既然產(chǎn)生不存在,則其中間的駐留與最終的毀滅也不可能存在。生住滅三者,是從世俗有為法的角度來抉擇的,《俱舍論》中也講過,生、住、滅是有為法的法相。既然某法的生、住、滅都不存在,肯定該有為法也不可能存在。依此也可推出,依有為法而遍計的無為法也同樣不可能存在。
  不垢不凈:“垢”指染污,即輪回。從表面看來,輪回是存在的,比如:六道輪回中的各種眾生,以及他們所感受的痛苦、生存的方式、環(huán)境等等是存在的,但如果真正詳細觀察,六道輪回只不過是眾生的迷亂顯現(xiàn),其本體并不存在?!皟簟敝改P,在未經(jīng)觀察的情況下,不管是自性清凈涅盤,還是暫時離垢涅盤都是存在的,但真正從其本體,或是從空性的角度來抉擇時,涅盤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染污的輪回及遠離染污的清凈涅盤這兩者都不存在。此處的“不垢不凈”,是從依他起(清凈依他起和不清凈依他起)的角度來抉擇的。
  從本體的角度來說,因為從無始以來,包括任何物質和精神在內的一切法,從來就沒有存在過,所以,煩惱和罪業(yè)也不存在,所以說“不垢”;既然沒有煩惱和罪業(yè),也不會有它們的干凈,所以說“不凈”。
  以前有位法師在講“不垢不凈”時,曾講過一個故事: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到了大城市,看見一種搪瓷桶,帶蓋并有彩色圖案,蠻好看的,于是便買了一個回家裝食物用。
  有一天,家里來了一個城里的客人,他也用這個搪瓷桶盛了滿滿一桶湯端到了桌上,客人一看,便大聲驚呼:“哎呀!你怎么用便桶盛東西給人吃???!”
  原來,這種搪瓷桶是城里人用來作便桶的。大家聽了,心里一驚,再好的湯也吃不下去了。
  其實,便桶和其他飲食器皿有什么不同呢?無論是材料、圖案和樣式,都相差不大,只是人們習慣于用它作便桶而已。用一個從沒用來裝過糞的新便桶裝食品又有何不行呢?但人們卻無法接受用新便桶裝食物的事實。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心在作怪,人們執(zhí)著其為便桶,那就不能裝吃的東西,即便是新的,也像是污穢物似的不能和吃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說,本來一切事物是沒有垢凈之分的,生凈土,佛性不會清凈;墮地獄,佛性也不會染污,所謂的垢和凈,都是分別妄心在作怪,正是我們的分別妄心,才將萬事萬物分別為所謂的垢與凈。
  不增不減:從果位的角度來說,是指圓成實不存在;從輪回的角度而言,是指煩惱增長與功德減少不存在;從涅盤的角度而言,是指功德增上與煩惱、障礙減少不存在。
  一般來說,眾生在凡夫位時,心相續(xù)中的貪嗔癡等煩惱和障礙會增上,而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等功德會減少;隨著成佛的逐步臨近,相續(xù)中的煩惱障和所知障等等也會逐步減少直至息滅,而不共的佛之如海功德則會越來越增上。
  但這只是從現(xiàn)相的角度來講的,如果真正從萬法的實相或是抉擇般若波羅蜜多空性的角度而言,所謂的增和減,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念而已,實際上并沒有任何的增加和減少。如同大海一天兩次的潮起潮落,既不會使海水增加,也不會令海水減少一樣,眾生成佛之時,功德不會增加,未成佛時,功德也不會減少,所以不增不減。
  以前觀世音上師在海外講《心經(jīng)》時,認為這段話闡釋了基無相、道空性、果無愿三解脫門。
  所謂基無相,也即一切萬法原本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等相狀;所謂道空性,也即一切萬法為空,遠離一切實體;所謂果無愿,也即智慧果法不增,煩惱罪業(yè)不減。
  《大智度論》云:“空故無相,無相則無作無起,是法常住不壞,故無生無滅?!庇衷疲骸叭鐭o余涅盤不生不滅,不入不出,不垢不凈,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常寂滅相,心識觀滅,語言道斷,非法非非法等相,用無所有相故,慧眼觀一切法,亦如是相,是名六波羅蜜等與解脫等?!庇秩纭洞蟀闳艚?jīng)》云:“色蘊非染非凈,受想行識蘊,亦非染非凈。如是色蘊非染非凈,是謂般若波羅密多。如是受想行識蘊,亦非染非凈,是謂般若波羅密多?!庇衷疲骸耙磺蟹ǚ菧p非增,是謂般若波羅密多?!?br />   佛明確地告訴我們,凡是相對而有的法,包括是非、順逆、得失、美丑、憎愛,都是虛無縹緲、虛妄不實的,我們萬萬不要一味地去追逐、執(zhí)取,否則只是枉費心機而已。
  對于諸法離戲空相的道理,諸佛菩薩已經(jīng)切身體會到了,所以觀自在菩薩才會意味深長地告訴舍利子。作為我們這些初修般若的人,對諸法皆空的道理必須認真推導,深刻領會,既不要盲目輕信,也不要毫無理由地半信半疑,而要在聽了以后,以自己的聞思修行來切身體會,這才不辜負觀自在菩薩的一番諄諄教誨。
  基道果所有的法都可攝入以上七種法中,七法不存在,則一切萬法都不存在?;蛘哒f,遍計所執(zhí)、依他起、圓成實這三種法不存在,如果這三種法不存在,則輪回和涅盤所攝的一切萬法也都不存在。
  以上抉擇了基般若或自性般若的內容,下面從五個方面闡述“了知道般若”的內容。
  戊二、(了知道般若)可分為五:一、抉擇五蘊皆為空性;二、抉擇十二處為空性;三、抉擇十八界為空性;四、抉擇十二緣起為空性;五、抉擇四諦為空性。
  己一、(抉擇五蘊皆為空性):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是故:通過前文抉擇基般若或自性般若即可得知,作為五蘊的有為法,以及無為法并不存在,與有為法、無為法同體的七種甚深法也不存在。由此可以推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總共五個方面都不存在。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前文已經(jīng)抉擇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因此,在“空”中不存在真正具有實相的色法。既然空中沒有色法,則其他四蘊——受、想、行、識也是不存在的。
  我們要清楚,此處的“色法”,是指五蘊中的色法,并不是指眼根前所現(xiàn)的色法(十二處里面的色法和五蘊中的色法二者是有一定差別的,《俱舍論》中對此有詳細論述)。
  在《俱舍論》第一品中,專門講到受和想,因為出家人時常會為了宗派而產(chǎn)生各種不好的想法,認為自己的宗派好而其他宗派不好;在家人又會為了獲得快樂等樂受,而在房屋、財產(chǎn)、名聲等方面爭執(zhí)不息,為了破除在家人和出家人兩種典型的實執(zhí),佛陀在五蘊中專門宣說了想蘊和受蘊。當然,這只是從名言的角度而宣說的,真正從實相的角度進行觀察時,受、想、行、識蘊都是不存在的。
  有人可能會想,前文通過“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已說明了受想行識是空性,此處又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也是講五蘊的空性,為什么五蘊空性會出現(xiàn)兩次呢?我們應該明白,前文是從基般若或自性般若的角度來抉擇五蘊為空;后者則是從道般若的角度來抉擇五蘊空性的。
  為什么要將抉擇五蘊為空放在首位呢?因為五蘊是諸法之首,是由無始以來的堅固妄想凝結而成的,是眾生最易執(zhí)著、最難破除之處。眾生之所以不能了悟,往往是因“色相”而迷。如果能破除五蘊,其余諸法也就不在話下了,因此,才將抉擇五蘊為空放在首位。
  己二、(抉擇十二處為空性):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共稱為十二處?!笆帯笔钱a(chǎn)生一切萬法的基礎。
  《俱舍論》中認為,眼根是一種色法,就像解剖學當中所說的,構成眼睛的物質結構一樣;經(jīng)部與唯識宗認為,眼根是一種像種子一樣的特殊能量。
  很多人天天念《心經(jīng)》,也能把《心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但絕大多數(shù)人仍覺得很矛盾,不明白為什么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我明明有一雙眼睛,這是誰也不可抹殺的,憑什么說它不存在呢?
  佛陀是具有卓然之智的導師,他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去否認凡夫境界中的現(xiàn)象。雖然這一切在勝義中不存在,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眼、耳、鼻、舌、身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此處我再次重申,我們不能因為眼、耳、鼻、舌等等是空性,就否認一切現(xiàn)象的存在,否則就是違背現(xiàn)實。只是在佛菩薩的境界中,這一切才是無自性、無實體的。為什么我們不能體會到這些境界呢?就是因為我們還有執(zhí)著,還沒有證悟空性的緣故。
  漢地禪宗有個傳承比較有名的曹洞宗,良價禪師是此宗的開山祖師。
  良價禪師很小就出了家,并在一個禪師那里求道修行,而且每天都要背《心經(jīng)》。
  有一天,良價禪師就問師父:師父,你看我的眼睛、鼻子、耳朵明明都存在,為什么我每天都要背“無眼耳鼻舌身意”呢?他的師父想了想,沒有回答上,就說:唉呀,你這個小和尚很聰明?。∥覜]辦法再教你,你到溈山靈佑禪師那里去吧!隨后就介紹他到了靈佑禪師那里。
  當然,良價禪師是利根者,他跑來跑去最后終于開悟,明白了為什么“無眼耳鼻舌身意”,獲得了很高的境界。
  然而,對從來沒學過“中觀”的人講“無眼耳鼻舌身意”,卻很難讓他們明白。
  現(xiàn)在很多從來沒有學習過佛法,或只學過一些小乘法門,卻對大乘佛法接觸不深的人也是如此,始終覺得“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說法荒唐無比。尤其到了泰國等南傳佛教盛行的國家,那里的法師經(jīng)常會就《心經(jīng)》提出疑問:為什么不存在眼耳鼻舌身意?為什么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否定這些明明存在的東西,究竟有什么密意?雖然他們也明白一些其中的原由,但如果一下子說這些法全部不存在,他們好像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唐代一位大法師在一次講述《金剛經(jīng)》中“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時,下面有個居士就站起來質問:大法師,你說無我相,無人相,那我不是人嗎,你不是人嗎?如果說者不存在,聽者也不存在,那我們現(xiàn)在聽你講經(jīng)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但對學過中觀的道友們來講,這就不成其為問題了。因為他們都明白,在名言中,眼根、耳根、鼻根等確實是存在的。以前我們學物理的光學部分與生理衛(wèi)生時,就學過眼睛的構成包括角膜、晶狀體、睫狀體、鞏膜、視網(wǎng)膜等等,而且在《俱舍論》等佛教論著中,也對眼根的構造有詳盡的闡述。雖然這些在名言中存在,但真正對這些進行觀察時,它們卻根本不存在。
  如果用中觀的離一多因來推斷,就可得出無分微塵不存在的結論,既然無分微塵不存在,則由無分微塵所組成的粗大之法——眼根的本體也肯定不可能存在;如果眼根不存在,則其他根也可以此類推。如果要真正通達《心經(jīng)》的道理,教證方面就需要閱讀“廣般若”和“中般若”等般若經(jīng)典;理證的推理方面,就需要通達《中觀根本慧論》,此論將一切萬法(不管是清凈還是不清凈)皆不存在,其本體如同夢中的現(xiàn)象一樣的道理闡述得非常清楚。關于這方面的道理,佛教有著非常豐富的教理。
  名言中的十二處(色有十二顯色與八種形色共二十種;聲有八種;香有妙香、惡香、平等香、不平等香四種;味有甜、酸、辣、咸、澀、苦六種;觸有四大因觸法與七大果觸法,如寒冷、饑餓等等)是存在的,但真正從勝義的角度或是從它的本性上進行觀察時,這些法都不可能存在,比如耳邊聽到的聲音,不管美妙還是不美妙,如果真正進行觀察,根本得不到一個實有的好聽的聲音,也得不到一個實有的不好聽的聲音,否則,對同一個聲音,就不會有人覺得好聽,而有些人覺得不好聽了。
  雖然五蘊在勝義中不存在,但我們卻不能忽略五蘊在名言諦當中的作用。世間辦任何事,成就任何事業(yè),都離不開五蘊,我們的修行也離不開五蘊,五蘊是成佛的工具和資糧,在修行過程中,時時處處都在利用五蘊。如果離開五蘊,就無法修學佛法。
  大家都知道,修行首先要通過閱讀經(jīng)書、聽經(jīng)聞法等手段來了解佛教。我們所看經(jīng)書的文字,講經(jīng)說法的聲音,都是色相,這是色蘊;看經(jīng)、聽經(jīng)后,產(chǎn)生欣悅之情,這是受蘊;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分析、研究,明白了佛教的教義教理——什么是空性?什么是緣起?我們?yōu)槭裁匆扌??怎樣修行?這是想蘊;之后付諸實踐,這就是聞、思、修當中的修行,這是行蘊。經(jīng)過修行、修證,打開了智慧,最后轉識成智,又觸及了識蘊,所以,修行非但離不開五蘊,而且還要利用五蘊起作用。
  己三、(抉擇十八界為空性):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按照彌勒五論《辯中邊論》的解釋:“界”是種子或因的意思。“十八界”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六境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與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十八界歸攝了世間之器情萬法。
  六根具有能取種子義,也就是具備能夠取相應所境的功能,比如:以眼根能取相應的色法所境——外境所具有的各種顏色與形狀的色法,但眼根不能取聲音,而耳根就可取聲音,所以各根只能取其相對應的所境;六境具有所取種子義,因為六境是六根與六識所取的對象,所以叫所取種子;六識具有彼(彼彼所境,即色聲香味觸法的種種境界)?。藙e而取)種子義,因為六識對于六種境具有了別而取的功能,即以六種明了識,能如實了別色等所境的相或功能,所以具有彼取種子義。
  通過了知十二處不存在,也即,因了知六種根不存在,則依靠六根而體現(xiàn)的作為所緣緣之外境——六境也不存在;如果外境不存在,根也不存在的話,則依靠根和境而產(chǎn)生的六種識也不可能存在。
  在以般若抉擇空性的時候,所謂的十八界在眾生面前仍然會有一種迷亂顯現(xiàn),但在這個迷亂顯現(xiàn)出現(xiàn)的同時,它的本體實際上就是空性。除了這個顯現(xiàn)以外,要從別的地方找出一個空性,是不合理的;而除了空性以外,要從別的地方找出一個顯現(xiàn),也是不合理的,這個顯現(xiàn)和空性,就是我們所謂的顯空雙運。顯空雙運的意思就是:顯即是空,空即是顯;或者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抉擇每一個法,其道理都如以上所述:在空性當中,五蘊不存在,十二處不存在,十八界也不存在。
  但如果將這種不存在單單抉擇為一個單空,也是不行的。曾經(jīng)看到一位法師在講他自己修行的最高境界時這樣說道:一切萬法在勝義中是如夢如幻,世俗中一切都存在。當然,如果是這種境界,也即按照中觀自續(xù)派的單空進行抉擇,從暫時的角度來說,也基本上可以,對實執(zhí)特別嚴重的眾生而言,應該是有幫助的,但這種觀點并不是中觀最究竟的觀點。
  僅僅將十八界抉擇為不存在,這并不是《心經(jīng)》的觀點,因為這個觀點只是暫時性的,是針對實執(zhí)比較頑固的眾生而言的。實際上,顯現(xiàn)和空性本來就無離無合,就像在夢中,雖然確實有顯現(xiàn),但夢中所謂的外境或顯現(xiàn)就是空性,因為一旦醒來就會發(fā)現(xiàn),夢中所有的一切沒有一個是實有的法。
  永嘉大師曾說: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在做夢的時候,確實好像一切萬法都是存在的,但實際上,這樣的顯現(xiàn)并不存在,夢的本體本來就是空性;同樣的道理,三界輪回的眾生,正是在空性當中顯現(xiàn)的,一旦真正覺醒,或是真正證悟了顯現(xiàn)本體的時候,原來所謂的三界輪回的顯現(xiàn)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對一些瑜伽士或真正有修證的大師和高僧大德而言,不管白天也好,晚上做夢也好,凡于一切時中顯現(xiàn)的,都可認知并抉擇為空性,他們恒時處于這種境界中,但對一般眾生而言,則如同《定解寶燈論》中所講:好像如果是現(xiàn),就空不了;如果是空,就現(xiàn)不了,現(xiàn)空之間總是有一種矛盾。當然,如果我們進一步去修行,到了一定的時候,這種現(xiàn)空雙運的境界也可以現(xiàn)前。
  在講蓮花生大師《六中陰解脫》的時候,上師如意寶也講到他老人家自己的一些境界:他能非常清楚地觀照夢境的顯現(xiàn)——整個夢中器世界的種種顯現(xiàn)明明清清,同時他也完全知道自己當時是在睡夢當中。這種境界在大圓滿很多上師的竅訣里面都講過(尤其是講《六中陰解脫》的時候),在蓮花生大師及其之后的很多密宗瑜伽士的故事或是傳記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高僧大德們都能處于這種境界。
  漢地禪宗也有一邊做夢,一邊了知一切外境的公案。
  一次,四祖道信禪師跟法融禪師住在一起,道信禪師晚上是躺著睡覺的,而法融禪師一般不睡覺,一直坐禪。到了晚上,法融禪師坐在一個石頭凳子上,而道信禪師就睡著了,并開始打呼嚕,一晚上都讓法融禪師無法安心。
  第二天早上,法融禪師就對道信禪師說:你晚上睡得太沉了,一直打呼嚕,讓我一點不安心,坐禪都非常困難。道信禪師就說:我沒有睡著?。∥彝砩弦恢倍际欠浅C髑宓?。法融禪師不信,說:你一晚上都在大聲打呼嚕,哪里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道信禪師說:沒錯啊!當時你身上有兩只跳蚤打架,結果一只跳蚤失敗了,摔到地上斷了一條腿,一晚上都在叫,我一直聽著它的聲音,怎么睡得著覺呢?法融禪師還是不相信,就去找是不是有摔斷一條腿的跳蚤,結果真的找到了。
  對于初學者來說,顯現(xiàn)和空性總是有點矛盾,睡覺和了知外境更是矛盾,但一些大圓滿的中陰竅訣中卻說: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在睡眠,但在睡眠過程中,完全能了知外面的環(huán)境。兩個禪師的公案,就與中陰的很多教言非常相似。
  此處我們將從眼界乃至意識界的十八界都抉擇為空性,但這只是一種單空的境界,從究竟而言也是不合理的。要了知,沒有眼界,沒有意識界,所有十八界不存在的空性就是顯現(xiàn),但這種顯現(xiàn)并不是我們凡夫所認為的顯現(xiàn)。凡夫人以分別念而得出結論,是顯現(xiàn)就沒有辦法空,既是顯現(xiàn)又是空性,是非常矛盾的。針對這種根器的眾生,暫時只能用表示的方式,或是其他的方式遮止這種妄念,除此之外沒辦法讓他們了知空性,因為那是圣者超離言思的境界??罩杏酗@現(xiàn),顯中有空性,這才是《心經(jīng)》所抉擇的境界。
  依眼根而能了別色塵的是眼識,依耳根而能了別聲塵者是耳識……依身根了別觸塵的是身識,依意根而能了別法塵的是意識。眼識到身識是前五識,意識是第六識。
  眼睛本身不能看色法,必須借助于屬于精神的眼識,因為我們都知道,尸陀林里面的尸體雖然也有眼根,卻不能看到色法。眼根見色,內有鏡頭,外有要照見的對象。人是活物,具有識的作用,不是簡單的照相機,這是眼識的功能。
  現(xiàn)在有些具有特異功能的人,耳朵可以認字(能看),眼睛能聽聲音,就是這個原因。古希臘哲學家德莫克利特,也在晚年時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別人問他原因,他平靜地回答說:“為了看得更清楚!”所以說,雖然有各有各樣的界,但實質上是百川分流、總歸一脈。倘若能了知“有就是無”之意,則法法皆是真空實相。無界則無縛,無縛則頓超十八界。
  凡夫無論如何也不承認、不接受這一點。因凡夫皆執(zhí)色身為我,所以有眼、耳等六根之見聞覺知,有相應的色、聲等六塵,根塵相對,即有眼識、耳識等六識。于是,迷真執(zhí)妄,被十八界纏縛困惑。眼見明暗美丑,耳聞動靜高低,鼻,嗅香臭通塞,舌嘗酸甜苦辣,身觸冷暖滑澀,意分愛憎取舍。為十八界日以繼夜、費盡心機,一生都在為空花水月般的外境操持,至死無有停息。不但白天不得安寧自在,哪怕在睡夢中,也常為虛名幻利而驚心動魄、煩惱不休。
  在博取這些財、色、名、食、睡的過程中要不造業(yè),是絕對不可能的。愛財好色的人,為了搶奪財色,往往不擇手段,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來。然而,一旦呼吸停止,平日念念不忘、戀戀不舍的任何事物,一樣也帶不走。到頭來,只落得兩手空空、孑然而歸,但有一樣卻是甩不掉的,就是平時所造的善業(yè)或惡業(yè),業(yè)與我們形影不離,想丟也丟不掉,這豈不是勞碌一生而空得一場噩夢嗎?
  修學的時候,不能向外執(zhí)著外境,而要時時關照自己的心。在通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皆為空性的道理以后,所有的執(zhí)著都可迎刃而解,所以,我們應當學以致用,如果學而不行,等于沒有學。
  己四、(抉擇十二緣起為空性):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所謂的十二緣起,就是從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到老死之間的十二支。名言中這十二緣起應該存在,而在勝義中,所謂的十二緣起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十二緣起不存在的空性有沒有呢?所謂不存在的空性,也是沒有的,此段要說明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沒有無明,那么反過來,沒有無明的單空或是沒有無明的滅盡存不存在呢?這也不存在,如經(jīng)云“亦無無明盡”。
  一般來講,十二緣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順行的十二緣起,一種是逆行的十二緣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緣起流轉或緣起還滅。
  修持的時候,從無無明一直到無老死,這是順行的十二緣起,也就是無無明、無行、無識…一直到無生、無老死,這是一個過程;然后反過來,無明沒有的話,無明的滅盡存不存在呢?不存在。然后又開始從無明的滅盡不存在,行的滅盡不存在,識的滅盡不存在等等一直到老死的滅盡都不存在,如此進行修持。經(jīng)中是從這兩個方面來宣說十二緣起不存在的。(十二緣起不存在的道理,在《中論》第二十六品里面講得比較細致。)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十二緣起:
  龍猛菩薩、月稱菩薩等很多大德都說:所謂的無明,指的就是薩迦耶見,也就是我和我所執(zhí);但還有一些大德說:不用分我和我所執(zhí),對事物的真相沒有如實了知的迷惑心態(tài),就稱為無明。因為有了這樣的迷惑心態(tài),所謂的行,也即業(yè)就開始存在。行為什么存在呢?因為有了迷惑,就不知道取舍,然后開始造各種業(yè),或是惡業(yè),或是善業(yè),或是無記的業(yè);造了業(yè)以后,以業(yè)力的牽引,識就開始出現(xiàn)了。
  識如何產(chǎn)生呢?從胎生的角度來講,因惡業(yè)感召而死后,漂泊在中陰界的中陰身就開始入胎,所謂的識,就在此時產(chǎn)生。詳細而言,如果造了惡業(yè),死后就會成為中陰身而漂泊在中陰界。在中陰期間,中陰身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情境,比如很多的人群,看到一些美女,看到一些自己所貪愛的對境等等,世間有些能回憶前世的人也提到過,自己在中陰的時候,遇到了老虎、美女等等,但這個時候不能生貪心,如果貪念一起,就會墮入惡趣。密法的中陰竅訣認為,應該將所看見的對境觀為自己的上師,或是上師佛父佛母。
  我曾聽過一個禪師投生為小豬的公案:這個禪師到了中陰的時候,看見一個特別胖的白色美女,就跑過去擁抱,結果聽到有人說:我們家母豬已經(jīng)生了好多好多的小豬?。《U師一看自己,發(fā)現(xiàn)竟然變成了一頭小豬,就馬上撞在墻壁上把自己撞死了,神識才脫離了豬身。
  所以,在中陰身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迷亂顛倒的顯現(xiàn),如果原來是人,那個時候也會把來世投生處的母豬看成是美女。因此,識就是在中陰身入胎時產(chǎn)生的。
  從入胎的第二剎那開始,受精卵逐漸演變形成胎兒的初期,只有胎形,而未形成真正的身體,就稱為“色”;住胎初期的受、想、行、識,就叫做“名”;
  之后,六根開始顯現(xiàn),這叫六處;
  六根、六處、六境全部出現(xiàn)的階段,就是十二緣起中的第五個——觸。比如,嬰兒剛剛出胎的時候,依靠自己的六根、六境,會有一種觸感——剛接觸外境時,會有很多不適應的現(xiàn)象——外面的陽光很強烈;或者是抱他到毛毯上時,他感覺自己就像掉在荊棘叢中一樣等等,這就是一種觸;
  然后,小孩產(chǎn)生一些苦和樂的感覺,以及不苦不樂的感覺,這叫受;
  對苦的感覺,小孩不愿意接受,對樂的感覺又欣然接受,這就是愛;
  有了這樣的愛以后,就開始造業(yè),這就是??;
  由于造業(yè),就會產(chǎn)生未來的輪回,這就是有;
  因有輪回而出生,這就是生;
  生之后,就是老和死。
  十二緣起揭示了眾生在六道輪回中生而死、死而生,無始無終地生滅流轉、輪回不息的根本原因。以生命而言,包含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由過去的“無明、行”,產(chǎn)生現(xiàn)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由現(xiàn)在的“愛、取、有”三因,產(chǎn)生未來的“生、老死”二果。由過去造作的因,形成現(xiàn)在所受的果;由現(xiàn)在造作的因,又形成未來的果。所有的果報,都是自作自受。
  十二緣起支又可歸納為惑、業(yè)、苦三道:無明、愛、取為三惑道;行、有兩支屬二業(yè)道;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七苦道。由惑而造業(yè),有業(yè)則感果。于受苦期間又生惑,生惑而造業(yè),造業(yè)又受苦,如此周而復始、永無窮盡。如果不修行,則永遠在這錯綜復雜、無始無終的惑、業(yè)、苦的生命之流中輪轉不息、不得解脫。
  十二緣起的道理告訴我們,生死輪轉的最主要由來就是無明。順觀十二因緣,就能通達一切眾生依此十二因緣而在六道中輪轉不息的原因,但如果只知道流轉的原因,而不通曉解脫的方法,還是沒有用處,所以必須逆觀十二緣起支,也即緣起還滅。緣覺阿羅漢就是通過逆觀十二因緣,從而明白生死之根源,之后發(fā)心修道終證緣覺果位的。
  雖然十二緣起在名言中存在,誰也否認不了;但在勝義中觀察時,則都不存在。
  所謂的無明,就是對萬法真相沒有了解的一種能取。從它的本體、因緣、去處等方面進行觀察的時候,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十二緣起也是幻化所顯,性空本無。無明當體是空,非為真有。既然是空,又怎么滅呢?何須將其滅盡呢?無明無可滅,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無明等我們去滅,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澳酥痢眱蓚€字省略了中間的十緣起支。最后說“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諸法本空,根本沒有老死。既然沒有老死,又有什么“盡”可言呢?這樣就破除了十二緣起支的流轉和還滅。
  一些竅訣書中這樣講:就像用明燈來遣除黑暗,但黑暗實際上是無來無去的。黑暗的本體本來就不存在,如果它的本體存在,就沒辦法去除。同理,無明的本體也實際上是不生不滅的(當然,如何通達無明的本體不存在,各教各派都有不同的竅訣)。
  為什么要講《心經(jīng)》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破我執(zhí)。如果真正能破除我執(zhí),那么,輪回的根本——無明就被破除了;如果無明被破除,也就破除了十二緣起支的來源;來源如果不存在,則輪回之門就被封上了。正因為名言中有各種迷亂顯現(xiàn),所以,破我執(zhí)是非常重要的。
  禪宗中曾流傳過一個破灶墮和尚的公案:有一個中陰身(也有人說是一個魔鬼),一心想害眾生。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見一個倒塌的灶,就把自己的神識融入其中變成了這個破灶(如同孤獨地獄的眾生一樣依附在外境的無情物上)。當人們用一些血、肉等不清凈的血腥物來供養(yǎng)它時,它就隨順人們,盡量幫助這些人,結果,整個村子的人都將這個灶神奉若神靈,很多人整天對這個破灶作血肉供養(yǎng)。
  后來,慧安國師的弟子路過這里時,用神通發(fā)現(xiàn)了它,他一方面覺得這個灶神讓人們對它行血肉供養(yǎng)非常不好,另一方面也覺得這個灶神非??蓱z,就用禪杖在灶上敲了三遍,以提醒灶神。誰知敲三遍以后,卻沒有起到作用,他就以空性見解對它進行制止(就像密法中所講的降伏)說:你不應該把這個灶執(zhí)著為是自己,因為這個灶是由各種泥土、小石子等組成的,你不應該這樣。之后,禪師就安住在空性見解中又敲了三遍破灶,三遍之后,灶轟然倒塌。從此以后,這個地方再沒有這樣的灶神了。
  后來,在禪師面前出現(xiàn)一個天人,畢恭畢敬地對禪師說:因為業(yè)力非常深重,我原來把那個灶執(zhí)著為是自己,結果害了無數(shù)眾生,后來通過您的加持和法力,使我獲得了善趣的身體,轉生到天界中去,不用再受痛苦了,所以非常感謝您!
  這個公案說明,無明的來源,實際上就是薩迦耶見——我和我所執(zhí),如果沒有通達《心經(jīng)》這樣的般若法門,或者是沒有通達中觀法門,這個“我”和“我所執(zhí)”是永遠也破不了的。雖然我們不像鬼神一樣將外面的灶執(zhí)著為“我”,但我們會將自己這個五蘊的聚合物,也即五蘊的這個“灶”執(zhí)著為“我”,根本上也沒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應該隨時觀察自己的分別念,觀察“我”到底是什么樣的,究竟有沒有一個“我”或者“我所”,以此來破除無明,這是很重要的。
  天臺宗也有“破一分無明,增一分法身”的教言,我覺得這個教言很殊勝,但海外有些法師在講《六祖壇經(jīng)》的時候,就不太承認,說:天臺宗說“破一分無明,增一分法身”,哪里有什么無明紛紛被破掉,然后法身紛紛地顯現(xiàn)啊?無明破完就破完了,什么都沒有了,哪里有什么法身的增長?
  我覺得這個說法不一定對。不管任何一個法,如果你真的想要理解清楚,對方的宗派你必須要了解,如果只知道對方宗派中的一、兩段話,或其中的一、兩句言詞,這可能不足以真正了解對方宗派的觀點。
  所謂“破一分無明,增一分法身”,并不是說無明有很多很多,全部排著隊,然后破除一個無明,或是打死一個無明,馬上就變成一個法身。無論眾生相續(xù)中有多少個我執(zhí),多少個分別念,全部都是一種無明的體現(xiàn)。在自己起心動念的時候,如果每一次都能認識到這是無明在作怪,并能認識到它的本體的話,相續(xù)中的智慧就會增長,所以就“增一分法身”。
  以前上師如意寶經(jīng)常在課堂上引用一個阿底峽尊者的言教:“如果一天出現(xiàn)一百個分別念,也就是出現(xiàn)了一百個法身智慧”這段話的意思也是這樣。
  在天臺宗智正大師所傳下來的竅訣中,有很多甚深的見解,現(xiàn)在有些不明就里的人隨隨便便去破斥,是不明智的輕率之舉。如果能破的教理真正存在,這些竅訣也有誤人之嫌,當然也可以破。不過我認為,在佛教內部,如果沒有必要,就不必特意地去推翻一些很清凈的宗派。比如,如果藏傳佛教的薩迦派和格魯派天天爭論,對一些真正明白教理的人來說,倒不會因此而起貪心或嗔心,但初學者或不明事理的人,就可能會被引入邪道。所以,破除無明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無明被破除,則觀待無明而產(chǎn)生的無明的滅盡也就被破除了,就像“我”如果不存在,則“無我”也不會存在,因為“無我”是依靠“我”而產(chǎn)生的一樣;依此類推,無明的滅盡不存在,則最后直至“老死”和“老死”的滅盡也不存在。這樣一來,所謂十二緣起的流轉與還滅全部處于法性空性中,都是不存在的。
  己五、(抉擇四諦為空性):
  無苦集滅道。
  苦集滅道,也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也叫四圣諦?!爸B”的意思,是指真實無虛。
  名言中的苦集滅道,大家應該清楚,釋迦牟尼佛在一轉法輪中,主要就是宣說四諦法門。首先我們知道,三界輪回都是痛苦的,這叫了知苦諦;這個痛苦的來源是什么呢?就是集諦,也就是業(yè)和煩惱??嘀B和集諦,是輪回的因和果,苦諦是輪回的果,集諦是輪回的因。后面的滅諦和道諦,又包括在涅盤中,滅諦是涅盤的果,道諦是涅盤的因。
  為什么苦諦是輪回的果呢?因為所有的眾生都處于痛苦中,苦苦、變苦和行苦無時無刻不在摧殘著眾生。所謂苦苦,是指身心受到猛厲煎熬,眾苦交聚、苦上加苦、雪上加霜、痛不欲生的痛苦。比如地獄、餓鬼、旁生三惡道所受的苦;變苦是失去快樂后所感受到的,樂極生悲、喜筵終散、官場失意、家庭失和等痛苦。比如,欲界天人雖然比人間快樂得多,但這種幸福終有盡期,誰都免不了死墮之苦,這就是變苦;行苦是指諸行無常、遷流不息,沒有前面的幸福,就沒有后面的痛苦的無常之苦。
  欲界眾生三苦俱全,色界有變、行二苦,無色界一般只有行苦。
  按照另一種說法:苦苦是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所受之苦;變苦是欲界六天及色界天人所受之苦;行苦是無色界天人所受之苦。
  欲界眾生有欲界的痛苦,色界眾生有色界的痛苦,無色界眾生有無色界的痛苦??嗫?、變苦、行苦這三大苦逼迫著眾生。上師如意寶經(jīng)常引用的一個五世達賴的祈禱文中,也有“三界橫遭三苦迫”的句子。
  不要說其他五道的痛苦,單單是人類的痛苦,也是令人觸目驚心的。自有人類以來,戰(zhàn)爭、瘟疫、饑饉就不曾間斷,一場天災,一次戰(zhàn)爭,可以奪去無數(shù)的生命。只要流落于輪回,就免不了各種苦難的侵害。
  這些痛苦的來源是什么呢?是因為我們相續(xù)中有無明與煩惱,所以在前世造了各種各樣的業(yè),業(yè)與煩惱,就是痛苦的根源。
  苦諦的來源,就是集諦——業(yè)與煩惱。要斷除集諦,必須依靠智慧。按照小乘的觀點,輪回的痛苦最后肯定可以滅除,痛苦的滅除,就叫滅諦。但滅諦不可能無緣無故而來,必須依靠修道,所以,滅諦的因,也就是道諦。
  斷除煩惱的方法多種多樣,凈土宗以一心念佛的方式來修持道諦;密宗依靠上師的竅訣來認識心的本來面目,從而斷除一切煩惱;禪宗有一種方法,是參話頭,比如上師問弟子:“念佛的是誰啊”等等,以這樣的方式來觀修、安住,這就是所謂的頓悟法門。雖然大乘有大乘的竅訣,小乘有小乘的竅訣,但不管什么樣的竅訣,都有它不同的殊勝之處,都是度化某種根基眾生的方便,殊途同歸,所有的目的,就是要斷除三界輪回中的痛苦,最后現(xiàn)前滅諦。
  然而,所有這些,都只是名言中的顯現(xiàn)。在我們的現(xiàn)相、名相中,應該有這樣的取舍;在勝義中對道諦、苦諦等等的本體進行一一觀察時,就根本不可能找到。
  比如,苦與樂就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何謂苦,何謂樂呢?這些都是因每個人的身心感受而產(chǎn)生的妄想。如果符合自己的習氣,滿足了自己的欲望,就認為是快樂;如果不符合自己的習氣,沒有滿足自己的欲望,則被認為是苦,所以,苦與樂并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
  在《中論》的第二十四品中,將四諦抉擇得特別廣。在座的很多道友都聽過《俱舍論》,也聽過《中論》,所以講起來一點也不困難,一看表情就知道:講名言諦時,大家都進入了《俱舍論》的世界,知道名言中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都是存在的;而一講空性時,大家又全部進入了《中論》的境界,都處于離一切戲論的境界中,好像真的已經(jīng)融入龍猛菩薩的懷抱里了。
  但如果在從來沒有聽過《中論》、《俱舍論》的人前講十二緣起等等,大家都會很茫然。現(xiàn)在很多法師在以通俗的語言來弘佛利生,這當然很重要,但佛法本來就有很多專用名詞。每個專用名詞,有它甚深的意義,再怎樣通俗化,也很難讓聽者明白其內在的真實含義。比如十二緣起中的無明,如果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指特別愚笨,但這也并沒有表達出無明的本義。
  在學院講經(jīng)說法,有時候真的還是有一種快樂的感覺。如果自己講,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人能隨著自己講法的思路而運作。否則,如果你在法座上滔滔不絕地講,下面的人卻一點都聽不進去,則哪怕只講十分鐘,也會覺得特別累。尤其是在從來沒有聞思過佛法的人面前講《心經(jīng)》,就最麻煩,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集滅道,你們以后弘揚《心經(jīng)》時,可能這種感受會很深。《心經(jīng)》應該是在有一定佛法基礎人,比如佛學院的出家人和知識分子面前講,他們可能還是有一些聽聞的興趣,否則的話,講者聽者恐怕都有些困難。
  無苦集滅道的道理,我們在此不作廣說,大家應該回憶一下《中論》的破析方法。當然,四諦在名言中應該是存在的,如果在名言中不存在,那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修行也沒辦法修,修了也沒什么意義,但勝義中這些法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抉擇實相的真理。
  學習《心經(jīng)》以后,大家應該破除實有的相執(zhí),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不管講《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還是《中論》,全部的經(jīng)論之義歸納起來,就是要破除實有之相。
  在《心經(jīng)》講完之后,我會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心經(jīng)》修法。以前歷代的高僧大德,尤其是藏傳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都有修習《心經(jīng)》的傳統(tǒng)。我們一方面從理論上進行研究、探討,另一方面也要品嘗感悟《心經(jīng)》的真義。
  現(xiàn)在世間很多大學的教授、博士們,都說要研究《心經(jīng)》,要背誦《心經(jīng)》,當然這很好,但僅僅能背《心經(jīng)》,并沒有什么了不起,在我們學院,五部大論全部會背誦的人比比皆是,沒什么可驕傲的!現(xiàn)在很多人稍微學一點佛法,就自以為是,到處宣揚自己的功德。其實,如果只是字面上背誦了,卻沒有深入地聞思剖析,就不可能真正明白佛法的奧義。
  一位法師在講《六祖壇經(jīng)》里面的“無取舍”時,就自誤誤人地對弟子說:唉!《六祖壇經(jīng)》??!講得非常妙,講得非常棒!為什么呢?祖師說“無取舍”,“無取”就是讓我們不要執(zhí)著一切善法的意思;“無舍”呢,就是害怕我們墮入執(zhí)著,然后不要舍棄善法。
  其實,按照《中觀》的解釋方法,“無取舍”應該是指在勝義中無取無舍,什么都沒有,包括修道也不存在、佛也不存在、輪回也不存在,乃至涅盤之間的萬法都不存在,就像《中論》中所講的一樣,在勝義中,根本不用害怕什么因果不空,取舍不空等等;而在名言中,在世俗如夢如幻的迷亂顯現(xiàn)中,是有取有舍的,所取的善法有,所舍的惡業(yè)也有,什么都存在。密宗的理解就是這樣的。(也許他們的解釋有一定的密意,我這樣說可能也有很大的過失,因為佛教是圓融的,有很多種解釋方法,像我這樣的凡夫不一定能夠測度。)
  有些人因暫時不能理解我們的解釋方式,就說密宗如何如何不對,有時候雖然感覺上有一點不舒服,不過也不要緊,因為所有的佛法都是行持善法,大的方面大家還是一致的。自古以來,宗派與宗派之間的正常辯論一直存在,但互相詆毀并不合理,對不同的觀點可以互相遮破,然后互相參考、取長補短,最后求大同、存小異,以求佛法的興亡昌盛,這是有必要的。
  佛說的四諦法門和十二緣起法都是同樣的目的——為了告知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生死諸苦的來源,以及了脫諸苦的方法。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有緣眾生,佛陀以不同的法門表達同一義理,實乃佛陀大慈大悲之體現(xiàn)!
  在一些大德的科判中,將“廣說般若之本體”分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處與非處共六個方面。前五個方面,我們在“了知基般若”中已經(jīng)宣講結束。這里,我想將科判稍微改一下可能要好一些,因為前文我們已講了基般若和道般若,第六個“處與非處”這一科判可以放在“了知果般若”中。
  如同印度的很多高僧大德一樣,漢傳佛教的祖師們也對科判分析的方式不是很重視,但從多年聞思辯論的經(jīng)驗來看,藏傳佛教科判分析的這種方式還是很重要的。無論講經(jīng)還是講論,如果能分科判,經(jīng)義的整個重點內容就會一目了然,然后圍繞科判這個主干進行解釋也相當方便,所以我認為,分科判是相當有必要的。
  按照我的分析方法,我們開始宣講“了知果般若”。
  戊三、(了知果般若):
  無智亦無得。
  智慧可分為法身智慧、報身智慧、化身智慧;或者法界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或者盡所有智、如所有智;或者是佛陀的智慧、菩薩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甚至還有凡夫的各種智慧;或者還有六度的智慧,如布施度的智慧、持戒度的智慧等等。
  在名言中,所有的智慧和得法都存在,但從最究竟的般若空性角度分析時,這些智慧也只不過是如幻如夢的一種顯現(xiàn)而已,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存在。
  此處的“得”,指獲得的功德或菩提,名言中可以說獲得聲聞、緣覺、菩薩的果位,或者說獲得佛陀的果位,這些得法都是有的,所得的法存在,能得的補特伽羅也是存在的,果位的功德也全部俱足。
  但這些由修行所得到的成就,也只是在未經(jīng)觀察的情況下成立的,真正以般若空性不可言說的境界,或一切萬法的實相來衡量時,所得的一切果位都是沒有的。在這種境界前,我們可以這樣說:所謂的佛果沒有,佛的智慧也沒有。如《大般若經(jīng)》所云:“佛言:如是般若波羅密多,以虛空為相,以無著為相,以無相為相。何以故?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相中,諸法諸相皆不可得,無所有故。”
  在《七寶藏論》中,無垢光尊者也引用了相當多的密宗續(xù)部方面的教證,來證明誓言、佛果、智慧等等都不存在的道理。在貝若扎那尊者的《心經(jīng)》注釋中也有這種解釋:因為自己的本體本來就是佛,所以眾生重新獲得的智慧是沒有的,也即:因為自己本體就是佛,本來就已經(jīng)具足智慧,所以不需要重新獲得現(xiàn)在不具足的智慧,所以沒有重新獲得的佛果。
  因為《心經(jīng)》是按照佛陀第二轉法輪的教義來解釋的,因此,從表面看來,好像整個《心經(jīng)》都是以抉擇空性為主。按照覺囊派他空的觀點來解釋時,雖然表面上他們將《心經(jīng)》經(jīng)義都解釋為空,但實際上他們也一直在解釋如來藏的本體光明不空的道理;而按照密宗的解釋,應該是自空和他空不分,這兩種觀點是圓融一味的,以密宗的這種方式來解釋,就比較容易理解。
  以上所剖析的,是所獲得的智慧和佛果,也即果般若。在空性中,所謂的智慧和果位都是沒有的。
  在有些藏文《心經(jīng)》“無智亦無得”的后面,加上了“亦無不得”,即“得”和“不得”這兩者都沒有的內容。
  很多注釋中對“亦無不得”的解釋是:因為沒有得,所以與得相觀待的“不得”也不可能存在;還有一種解釋是,并不是沒有所得,還是有得法的,但這是指名言中的得法。
  這句話說明,不僅在名言中有所獲得的功德,包括前文道般若中所講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等所有的法都存在。這是從“亦無不得”中引申出來的含義。
  但只是在有些藏文中有這句話及其注釋,在漢文版的般若《心經(jīng)》中,除了法成譯師所譯的《心經(jīng)》版本以外,其他的漢文版中都沒有這句話和注釋。這可能是因為印度梵文的原版藍本不同,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具體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至此,“廣說般若之本體”科判中的抉擇基、道、果般若的內容就全部圓滿了。
  丁三、(證悟空性之功德):
  以無所得故,
  這句話一方面是指上文所講的智慧、佛果這些功德的所得;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在般若波羅蜜多空性的境界中觀察時,前文所講的有為法、無為法、五蘊、十二處等等都沒有任何所得,我們在學習中觀或讀誦《般若經(jīng)》時可以看出:菩薩真正到達一定境界時,在他的境界中,有、無、有無二俱、非有非無這四邊都是不存在的,在菩薩的境界中,不可能真正獲得一種實有的法相。
  菩提薩埵,
  菩提薩埵也即菩薩,“菩薩”二字也可說是因尊重而不譯的范圍。在藏文中,菩薩的讀音為“向卻森華”?!捌刑帷敝浮坝X”,“薩埵”指“勇識”,即勇敢的心。菩提薩埵合起來,指“具有覺悟的很勇敢的眾生”。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菩薩要在無量劫中,依靠行持六種波羅蜜多來度化無量眾生,不懼怕輪回世間的種種苦難,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做得到,一般膽小如鼠的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出家人也可以說是菩薩,如果沒有覺悟就不可能想出家,想出家卻不勇敢也不可能出家?,F(xiàn)在很多居士都一直說:我很想出家,在家里很煩,在社會上很煩,卻一直猶豫不定而不敢出家。雖然他們有一點點覺悟,卻不敢付諸真正的行動,認為沒有頭發(fā)是非??膳碌氖隆?br />   從佛教的功德來講,哪怕只是出家一天,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社會上一些非常有錢、自以為了不起的老板在和我交談時,我經(jīng)常告訴他們說:你們可能是很多人羨慕崇拜的對象,可能有很多很多的資產(chǎn),但如果從人生價值上來看,和一個生活條件特別貧困的出家人相比,可能這個出家人的人生價值要比你們昂貴很多。
  但很多出家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認為“我現(xiàn)在出家了,只能是這樣了,不會有什么前途了”,真正有覺悟的出家人,將世間的所有事情全部放棄,內心絲毫不在乎世間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時常鼓勵自己:天塌下來我也不怕,不管怎樣,反正我走我的路,度化眾生才是我的本分。
  如果有這種覺悟,則外面的任何違緣都無法動搖我們的道心。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因為在般若空性中一切法都沒有所得,所以,諸大菩薩依靠般若波羅蜜多,以前是這樣,現(xiàn)在也是這樣,所有的菩薩沒有不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怎樣依靠呢?將《心經(jīng)》作為自己觀想的主要法門,以它的空性精神來引導自己,經(jīng)常聽聞、思維它的法義,有緣時經(jīng)常給別人講授。
  既然菩薩都不能離開般若,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呢?除了般若之外,還能用什么方法修成正果呢?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成佛的根本。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就不會有任何執(zhí)著,即使處于五濁惡世,也宛如一輪皎潔的明月,縱然有時會有幾朵烏云遮蔽,但明月仍然瑩澈、清凈而圓滿,并不會受到烏云的影響。又如一朵潔凈芳香的蓮花,雖然生長在污濁的泥沼里,卻能開出最美麗清香的花朵。
  只有佛陀所傳下的般若真理,才是出離三界的唯一通道。它是世間任何學科都不能擁有的不共法門。
  心無罣礙。
  掛礙即牽掛、障礙,凡夫追逐外境、執(zhí)取外境,時時處處都背負著沉重的牽掛、障礙,生生世世、終無了期。
  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心的變現(xiàn)與游戲。一切現(xiàn)象如同一場夢,只是心的反射而已。我們的修行須臾也不能離開心的修行,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心解脫了,一切就解脫了;心不解脫——枝枝節(jié)節(jié)、千頭萬緒、雜亂無章,剪不斷理還亂,眾生就無從解脫。如果不通達這些道理,就會把眼所見、鼻所聞、耳所聽、身所觸等紛紜無實的情節(jié),當作千真萬確的事實。認為得失鮮明、高下迥異、美丑不同、尊卑有別,這些都是因為我們輕信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上了它們的當,才會如此患得患失。
  道理說起來雖然簡單易懂,但做起來卻并非易事。眾生被煩惱所牽引、被我執(zhí)所障蔽,要放下執(zhí)著,又談何容易?!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時時刻刻自我警醒——一切的一切,不論當下多么的栩栩如生、驚心動魄,都是虛幻不實的。如果能隨時安住于這樣的正知正見,就是一個心無罣礙的人了,這樣的境界,是多么的輕安自在啊!但是,只要我們還有一絲執(zhí)著——任何方式的執(zhí)著,包括華智仁波切所顯現(xiàn)的對木碗的執(zhí)著,龍樹菩薩所示現(xiàn)的對精美罐子的執(zhí)著,就有一絲的罣礙,這都會成為解脫的障礙。
  若能依靠般若空性來如理如法地對治,則不會被迷亂所障,相續(xù)中的各種煩惱障或所知障也可遣除無余。身為佛子的我們,務必精進、精進,再精進,以期早日抵達一絲不罣的超凡入圣之解脫境界。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通達了般若空性,則可斷除自相續(xù)中患得患失的種種分別念之障礙;如果障礙斷除,則依靠障礙所產(chǎn)生的恐怖就不會存在。
  從廣義而言,三界輪回中的恐怖是不可言說的,人有人的恐怖,天人有天人的恐怖,地獄眾生有地獄眾生的痛苦……凡夫時時處處無不處于恐怖之中——沒有得到的,唯恐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的,又害怕失去。即使是正在修行的初學菩薩,也不能脫離恐怖的侵害。
  雖然恐怖的大小、類別不一,但按照漢地古大德的一些講義來解釋,此處的“恐怖”,包括五種恐怖:一、不活恐怖:為了衣食住行而終日奔波忙碌,時時為生活而憂心忡忡、瞻前顧后的恐怖;二、惡名恐怖:唯恐無辜遭人毀謗,空落罵名、遭人非議的恐怖;三、死亡恐怖:留戀娑婆世界,貪生怕死的恐怖;四、惡道恐怖:畏懼三惡道之劇苦的恐怖;五、大眾威德恐怖:因害怕出現(xiàn)過失而畏縮不前、退避三舍,不敢勇挑重擔的恐怖。
  大凡有恐怖者,必定心存得失,這種得失心,就是因我執(zhí)而引起的。當眾生陷于我執(zhí)網(wǎng)中時,一切的實相都變得模糊不清,輪回的無奈悲劇,便將生生不息的緊隨我們,始終難有出頭之日。
  如果能了達萬法皆空,就是心無罣礙之人。這種人深深懂得:世間的一切變化,都只不過是一場終須謝幕的戲,三千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也只不過是這個夢幻舞臺的臨時角色,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可以放下,無論天氣晴朗陰冷,家境富裕貧困,別人贊嘆詆毀,都是鏡花水月,又何必作繭自縛呢?既然一切都是一場戲,又何必太在意情節(jié)的起伏跌宕呢?如果心中了無罣礙,就完全擺脫了一切是非對錯,心中必定安然自在、隨遇而安,沒有得失的不安與恐懼,沒有是非的焦慮或迷惑,沒有高下的驚憂與惶恐,這樣的人,已經(jīng)完全從恐懼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他的生命,已不再是痛苦的囚籠、恐怖的監(jiān)獄,而成為無盡的幸福與喜悅。
  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關鍵在于修心。如果沒有學以致用,知道一些字面上的空性,便整天鸚鵡學舌、拾人牙慧,高談什么“一切都是空的”,卻沒有進行實際的修持,沒有任何真實的感悟與體會,只是言空而不行空,就不可能獲得解脫。
  當然,《心經(jīng)》的加持力也是不可思議的,作為凡夫,即使不能真正通達《心經(jīng)》的奧義,但如果能經(jīng)常依靠《心經(jīng)》,則即便在實際生活中,也能遣除很多違緣、痛苦和恐怖。
  有一個居士曾經(jīng)這樣跟我說:《心經(jīng)》的內容我倒是不懂,但每次跟丈夫吵架時,我就關上門好好地讀一遍《心經(jīng)》,然后就覺得舒服多了,再打開門看丈夫時,好像覺得他也變得慈悲多了,之后我們就又有了共同的語言。
  這也是一種遠離恐怖。在座的道友可能沒有這種生活狀況,但有些金剛道友是住在一起的,可能偶爾也會生煩惱,在那個時候,你們也可以立即關上門,好好念一遍《心經(jīng)》,然后便心無掛礙,無有恐怖了。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遠離,即永遠離開、徹底離棄之義。顛倒,即違背實相、本末混淆、倒置是非之義。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凈為凈。此等顛倒,都是無明煩惱所引發(fā)的。眾生各有其顛倒夢想:天人做的是安逸閑散夢,阿修羅做的是爭強好斗夢,人類做的是富貴名利夢,旁生做的是吃苦受役夢,餓鬼做的是忍饑挨渴夢,地獄眾生做的是受苦受刑夢……唯有佛陀,方能遠離顛倒夢想而成就大覺。
  人世如幻、浮生若夢,如果不能認知實相,就會在黑白顛倒、不明真假的輪回困境中不得自拔。作為修行人,就必須依靠般若空性,看破世間的一切,了知萬法皆如夢幻泡影,絕不去貪愛執(zhí)取,當心完全解脫妄念糾纏之后,一切才會顯現(xiàn)其本來面目,我們自相續(xù)中的障礙和執(zhí)著才會得以遣除。
  按照密宗的解釋方法是說:心的本性(如來藏光明)本來就是存在的,煩惱障和所知障本來就是沒有的,三界輪回夢想般的顛倒執(zhí)著也是沒有、是清凈的,所以眾生本來就是獲得涅盤的。但明白這種解釋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精通佛陀第一、二、三轉法輪的道理,不是什么人都能輕輕松松地理解。
  但現(xiàn)在有些人卻認為密宗特別簡單。這次我到了上海和北京一帶,聽說一些人居然告訴居士們:加行不用修,苦行也不需要,只要交錢就可以代替修加行。所以很多人都向我提出這個問題:交六百塊錢可不可以代替修加行?我當時的回答可能會得罪很多人,我說:如果對方是個大成就者,那也不好說,但我一個凡夫人,可能沒有這個能力。
  我們的傳承上師們,從無垢光尊者、榮素班智達,一直到麥彭仁波切、華智仁波切與法王如意寶等等,都特別強調修加行。如果修行只是交錢這么簡單的話,會不會有修法的成就?如同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里面所講的一樣,我也會產(chǎn)生一種懷疑。
  聽說有兩個大德在一起交談,其中一個是格魯派(黃教)格西,另一個是寧瑪派(紅教)大德。寧瑪派的上師問格魯派的格西:你說是黃教修法成就快呢,還是紅教修法成就快?黃教的格西就回答說:你們的法肯定成就快吧,因為你們的法只需要交六百塊錢就可以了。
  這段對話雖然表面聽起來是個玩笑,但不管在宗派方面還是修法方面,這都是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我想,如果修行人真的以這種方式“修行”,那傳承上師們的教言會不會因此而結束或隱沒呢?這方面的問題應該慎重考慮。
  當然,我也不敢說這完全是非法,如果他們真的可以不需要修加行而使對方獲得成就,那他們這樣做當然也可以,我們也很隨喜。不過,有時候我也覺得,真正想以這種方式而成就,應該是很困難的?,F(xiàn)在這樣的方便道也比較多,但這是好還是不好,也非常難說。
  雖然修持密宗的確有一些方便捷徑,但如果沒有掌握好它的次第,想很快獲得涅盤,也是相當困難的。
  丁四、(證悟般若空性之果位):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xiàn)在、未來所有的佛,都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而獲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是指過去世、現(xiàn)在世以及未來世。拘留孫佛等等是過去的佛;現(xiàn)在正在弘揚其教法的,以釋迦牟尼佛為主的很多佛是現(xiàn)在的佛;彌勒佛以及三界眾生是未來的佛。不管是已成佛,還是未成佛,都必須以般若為獨一無二的修行法門,不僅眾生與菩薩要依靠般若波羅蜜多而證得涅盤,即使十方三世諸佛,均不能離開般若而成就無上智德。十方諸佛從最初發(fā)菩提心,中間行菩薩道,直到最后成佛,無一不是以般若為先導,所以稱般若為諸佛之母,除此之外,別無成佛之道。般若波羅蜜多是成佛的必備條件,只有依靠般若之大智慧,三界眾生才能真正出離輪回。我們可以想像,既然連三世諸佛都不能離開般若法門而成道,凡夫眾生又豈能令覓蹊徑呢?
 ?。ㄓ袀€禪宗和尚曾問我:禪宗的很多大德都獲得了佛果,但為什么不叫五祖佛、六祖佛呢?因為娑婆世界有個規(guī)定,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是教主,才可稱為佛,其他的不能稱為佛。就像學校里面只有一個人能當校長,而其他人不能當校長一樣。不知這樣比喻是不是合理,應該可以吧?。?br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的音譯,“阿”指“無”,“耨多羅”是“上”的意思,“三藐”指“正等”,“三菩提”指“正覺”,合起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實際上是佛的異名。因為佛有很多功德,為了顯示佛的不同功德,所以會用很多不同的名號,如“圓滿如來正等覺”、“善逝”、“出有壞”等來稱呼佛陀。
  但是,由于法界是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概念的,諸佛的存在既沒有所謂的過去,也沒有現(xiàn)在或者未來,是超越三世束縛的永恒之法,所以,“三世諸佛”的說法,也是針對有時空妄念之三界眾生而言的。
  我們應該了知,只有依靠般若空性,才能通達萬法真相,這樣的空性法門,是真正的見解脫、聞解脫、觸解脫,作為修行人能遇到這樣的法門,是非常榮幸,也非常有緣的,所以,我們對《心經(jīng)》應該有恭敬心,隨時攜帶、時常念誦這個法本,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為修行人,如果能對上師和佛法有一種不共的尊重恭敬心,依靠這種尊重心,在自相續(xù)中也能獲得不共的加持和利益。
  丁五、(宣說具有功德之密咒):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對于這一段,榮頓大師解釋道:以上已經(jīng)宣講了基道果之般若,同時也宣說了般若空性的究竟功德,下面進一步宣說無上密乘的法。但覺囊派的達熱那他大師認為,將這一部分解釋為無上密法的說法是不合理的,但他并沒有講不合理的原因,只是不承認這種說法。
  按照顯宗的觀點來解釋,這一部分實際上宣說的是具有功德的咒語。
  這段意思是說:我們應該知道,上面我們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實際上是一個大神咒。
  什么叫大神咒呢?大家也知道,世間有很多所謂的神通、神變——自己想獲得什么樣的東西,可以通過一些方便方法輕而易舉地獲得。作為修行人,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就可以像顯現(xiàn)神變那樣無勤獲得解脫、遠離痛苦等一切需求和愿望;又因為其無所不包,故稱為“大”,所以稱它是大神咒。
  咒語的意思,并不是非要指 “嗡嘛呢唄美吽”或“嗡班匝兒薩埵吽”等等,其他的任何語言都不叫咒語,有些以竅訣方式而具有殊勝能力、威力的語言,也可以稱作咒語。
  《般若經(jīng)》中也經(jīng)常講,如果想獲得聲聞緣覺的果位,就需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要想真正獲得解脫,也必須要學習般若,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大明咒”指“智慧的本性”。般若空性是智慧的本性,《心經(jīng)》是賜予光明的咒語,猶如智慧的太陽,在它面前,所有以貪、嗔、癡為主的,具有黑暗、愚癡性的八萬四千煩惱當下就會被摧毀無余;它能讓沉睡了無量劫的,昏沉愚癡的眾生從虛妄不實的黑暗睡夢中清醒過來,所以叫大明咒。
  是無上咒:世間的任何咒語、學問,無論哲學、科學、儒學、道教,還是婆羅門的咒語、伊斯蘭的咒語,都比不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個咒語。甚至出世間的聲聞緣覺法門,也不能與之比肩,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超越一切、勝過一切、無與倫比的無上咒語。
  是無等等咒 :般若是佛母,能夠讓眾生脫離三界火宅,永別生死苦海,成就無上佛果,無一法能與她相等,故稱其為至高無上的咒語。
  不管是從文字上、加持上,或者從中所得到的利益和功德上來講,任何一個咒語、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比得上般若空性法門。
  有些人可能會想:大圓滿應該能超過般若空性法門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大圓滿的本體,實際上就是般若空性。無垢光尊者在講《大圓滿心性休息》的時候,也全部用《中論》、《中觀四百論》的教證來闡述大圓滿的本來清凈,所以,我們應當視之為究竟的依靠。
  還有一些上師在解釋時說,“無等”,是指世間沒有一個人能等同的佛陀;后面的“等咒”,是指等同于佛陀的咒語,《心經(jīng)》實際上與真正的佛陀與佛陀的咒語沒有什么差別。末法時代的眾生雖然沒有緣分見到佛陀的面容,然而,當我們見到般若法門時,實際上與見到佛陀是沒有什么差別的。
  凡夫一般認為:念觀音心咒,是自己的分別念,或只是自己的聲音在念,外面肯定有一個實質性的觀世音菩薩,我念咒祈禱他以后,他就顯現(xiàn)神變過來了。我們的分別念是這樣想的,這是沒有通達密咒和本尊一味一體的誤解,是有過失的、不究竟的見解。
  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wǎng)總說光明藏論》中說過:咒語就是本尊。比如我們念觀音心咒“嗡嘛呢唄美吽”,實際上這個咒語就是顯現(xiàn)為文字形象來度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真正通達密咒和本尊無二無別的時候,密咒就是本尊,本尊就是密咒;般若空性就是佛,佛就是般若空性,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佛陀。般若空性和佛沒有什么差別,與佛是同體的。
  有些論師認為,“無等等咒”是從自利的角度而言的——為了自利,而使自相續(xù)獲得佛陀的果位;“能除一切苦”,是從利他的角度而言的——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加持力,可以遣除所有眾生相續(xù)中的障礙、痛苦等等。
  真實不虛:《心經(jīng)》所講的內容,是真實不虛的,因為這是佛的金剛語、諦實語,其威力、功德和加持力一定能實現(xiàn)。依靠般若之航船,即能抵達真實究竟之法界彼岸。
  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對即生證悟空性會有相當大的意義。念誦者即便今生不能證悟,在不久的來世,其相續(xù)中的般若空性種子也必將成熟,屆時此人必定會遇到般若空性法門,并能依此斷除輪回的根本。就像《中觀四百論》中所講的:“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不要說真正通達般若空性的意義,哪怕對空性生起一種合理的疑惑,也能斷除三有的根本。不言而喻,詮釋般若空性的《心經(jīng)》,其功德是相當大的,故說此咒真實不虛。
  有些講義中又以法性力來解釋這段話:三界一切皆如夢幻泡影,唯有《心經(jīng)》所詮之般若空性,才是真實不虛,與法身空性無二無別的,故具有如是之加持。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因為具足這樣的能力,所以,觀世音菩薩當場宣說了般若波羅蜜多咒,也即如何修持上文所宣內容的方法。
  揭諦揭諦:“揭諦”有“去”的意思,還有“證悟”的意思;“揭諦揭諦”就是“去吧!去吧!”,讓你去往的意思;
  波羅揭諦,“波羅”是彼岸的意思,即請你到彼岸去;
  波羅僧揭諦,到真實的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菩提”是正等覺的意思,“薩婆訶”就是我們平時咒語中經(jīng)常念的“梭哈”,是一種祝愿詞,意即“請你去”,“祝愿你去,祝愿你證悟”?!八蠊币灿小暗侥抢锶グ沧 钡囊馑?。在安住的后面,有一個愿詞,意即“但愿你安住”。
  整段咒語的意思是說:去吧,去吧,請你到彼岸去,到真實的彼岸去,到菩提的境界中去安住!也可以說:去吧,去吧,但愿你到彼岸去,但愿你到真實的彼岸去,但愿你安住于正等覺的境界!
  眾生住在輪回的此岸,佛陀住在涅盤的彼岸,但愿所有眾生都能精勤邁步,最終到達彼岸——證得菩提之勝妙果位。
  此斷咒語還有一層含義是:第一個“揭諦”,是讓我們跨入資糧道;第二個“揭諦”,是勉勵我們進入加行道?!安_揭諦”,是令眾生邁向菩薩一地的見道?!安_僧揭諦”,則是鼓勵鞭策我們走向二地以上的修道;“菩提娑婆訶”,就是趨入無學道,也即佛的果位。
  這說明,修行和證悟得果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還是要講究次第——先修資糧道,然后修加行道,之后證悟見道,就這樣一步一步圓滿修持五道。
  按照藏文的讀音,也即比較接近梵文的讀音來念,這段咒語讀為: “達雅塔”(即真如、善逝如來正等覺中的善逝的意思),“嗡(表示吉祥或祝愿的開端詞)嘎得嘎得(揭諦揭諦),巴 嘎得(波羅揭諦),巴 僧嘎得(波羅僧揭諦),布達耶所哈(菩提娑婆訶)?!?br />   可能英文版的《心經(jīng)》主要是從藏文版或梵文版翻譯過去的,以前跟法王如意寶去美國、加拿大時,我們發(fā)現(xiàn)英國人念的這段咒語的讀音和藏文發(fā)音比較類似,甚至比藏文還清楚。前段時間我在杭州機場碰到一位居士,他懂日文,我就讓他念日文版《心經(jīng)》,也聽到日本式的“巴嘎得”的念誦方式,基本上還是和藏文發(fā)音類似。以前上師如意寶去新加坡時,參加了一個迎請斯里蘭卡比丘到新加坡的法會,當時也有一部分斯里蘭卡的比丘念誦《心經(jīng)》,我當時的印象比較深,因為他們的發(fā)音和中文有些相似。當然,雖然每個國家都因母語發(fā)音的不同而在念法上不盡相同,但其內在含義卻是一樣的。
  不過我想,如果念誦漢文《心經(jīng)》,還是按照玄奘譯本的咒語文字來念誦會比較好。唐玄奘對佛教的貢獻那么大,上師如意寶也講過很多關于他是菩薩化身的公案,至于其他譯師是不是成就真實語的大德也不好說,當然,如果是成就真實語的大德,其所翻譯的咒語就會有加持力。
  不僅是佛教徒,在具有佛教意識的國家中,普通百姓念誦《心經(jīng)》的傳統(tǒng)也相當興盛。很多《心經(jīng)》注釋中也介紹,在美國、法國、馬來西亞、柬埔寨、阿富汗等國家,《心經(jīng)》已經(jīng)不再專屬于佛教文化的范疇,而且也成了一種深入人心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見,《心經(jīng)》已無處不在,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了。
  你們千萬不要想:這么簡單的咒語到底有什么加持???麥彭仁波切在宣講《百咒功德》時,真的讓人對很多咒語生起了很大的信心。比如,雖然表面看來,“嗡嘛呢唄美吽”或“達雅塔,嗡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梭哈”好像沒有什么價值,但實際上這些咒語的加持力并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思維的境界。覺囊派的達那塔,還有榮頓大師的注釋中也這樣講:咒語的功德不可思議。
  《心經(jīng)》是佛陀與觀世音菩薩所宣說的、具有加持的金剛咒語,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平時或遇到一些違緣與不如意的事情時,如果沒有時間念誦全部的《心經(jīng)》,可以只念這個短咒,這樣也有相當大的功德。
  諸佛菩薩以大慈大悲力宣說此咒語,也是為了告訴我們:住于三界輪回此岸,掙扎于洶涌翻滾之生死苦海中的可憐眾生們,不要再這樣渾渾噩噩地迷惑下去,獲得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現(xiàn)在應該好好修行,爭取早日離開這個恐怖的輪回。去吧,去吧,趕快到彼岸去吧!一定要到菩提佛果之涅盤彼岸去!
  盡管眾生漂泊于生死險境當中,受盡了百般折磨、千種苦楚,但絕大多數(shù)眾生卻安于現(xiàn)狀,根本不考慮什么解脫不解脫、涅盤不涅盤的問題,相續(xù)中始終生不起出離心,根本不愿意離開這個輪回。
  此處,佛陀給我們這些有緣眾生指示了解脫之通衢大道,但能不能解脫,卻依賴于我們自己,眾生的命運都掌控在自己手里,佛陀也不可能把我們一個個扔到涅盤的彼岸去。
  作為佛教徒,我們應該提起正知正念,隨時提醒自己:無始以來,我與眾生在這個三界輪回中已經(jīng)飽受了各種苦難,如果再這樣待下去,什么時候可以得到解脫呢?現(xiàn)在對我而言,世間的工作、生活、名聲、地位等其他什么都不重要,都是如幻如夢的現(xiàn)象,最重要的,就是解脫——為了利益眾生而獲得佛果,所以,我這輩子應該盡力修持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法門,至少要在相續(xù)中打一個基礎——于臨死之前,讓真正的出離心與菩提心在自己的相續(xù)中生起來,如果能達到這一目標,則即使這輩子沒有得到解脫,下輩子也一定有解脫的希望。
  如果大家在心里有一個這樣的打算,依靠我們的愿力和行動,就一定能脫離輪回之牢獄。
  最近非常流行的美國電視劇《越獄》以及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都是講主人公如何歷盡艱辛、費盡心機從監(jiān)獄中逃出來的故事。的確如此,盡管監(jiān)獄里面有吃有穿,自己也可能是監(jiān)獄里面的犯人首領,有一定的地位,但這畢竟是監(jiān)獄,永遠得不到絕對的自由,所以,還是早一點逃出或爭取提前釋放比較好。同樣,雖然我們現(xiàn)在可能有吃、有穿、有地位,能享受到一些暫時的安樂,但不管怎樣,輪回的本質卻是痛苦和不自由的,只有獲得解脫,才能解放自己,并最終解放無量的眾生!
  以上,玄奘譯本的內容就講完了。
  下面繼續(xù)按藏文譯本(法成法師譯藏,任杰老師由藏譯漢)講解第六個問題
  丁六、(教誡修學般若法門):
  法成法師是藏王赤熱巴堅時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譯師。他在佛教經(jīng)籍的漢譯藏與藏譯漢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漢譯藏方面,如《賢愚經(jīng)》、《楞伽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以及《寶積經(jīng)》的部分章節(jié)等等;藏譯漢方面,如敦煌石窟發(fā)掘的古書中,也有法成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個版本跟藏文本的內容極其吻合。以前上師如意寶宣講《賢愚經(jīng)》時,我就對他十分佩服——不僅翻譯的文字特別優(yōu)美貼切,而且也使藏地那么多人從中受益,對藏地眾生實在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真是功德無量!
  我知道很多人都能翻譯,也基本上能表達原文的字面意思,但在佛經(jīng)翻譯方面,譯師的證悟境界也是非常重要的,像法成法師這樣的譯師所翻譯的經(jīng)典,應該是非常可靠的。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觀世音菩薩宣說完密咒后,繼續(xù)告訴舍利子:舍利子,大菩薩應該這樣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此處,觀世音菩薩總結整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內容,然后教誡、交付于舍利子(實際上也是教誡后人):凡是發(fā)了菩提心的大菩薩,一定要盡己之力好好修學以《心經(jīng)》為主的般若空性。
  這是很重要的,彌勒菩薩也說過:獲得見道的根本因有三種:第一是給別人宣講般若;第二是讓別人現(xiàn)證般若空性的意義;第三是自己入定修習般若,這三種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大般若經(jīng)》中也講:這三種因可以產(chǎn)生見道的功德和境界,其中的每一種因都有無量功德。
  宗喀巴大師的《金鬘論》中也說:如果能讓聲聞種性的人受持般若空性,使其于此境界中安住哪怕只有一天,這個功德比令整個三界眾生都獲得聲聞果位的功德還要大。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在密宗部分也講到:安住一剎那空性的功德,也大于為三界眾生賜予慧眼的功德等等。
  上師如意寶以前給大家念過《心經(jīng)》的傳承,有些人也在其他的堪布面前得過這個傳承。以后如果因緣具足,我們應盡心盡力給別人傳授《心經(jīng)》。當然,一方面所講的內容要盡量符合佛經(jīng)經(jīng)義與高僧大德們的密意,這一點很重要,不能隨隨便便地講(大家都知道,連現(xiàn)在世間開會,如果沒有注意而講錯了話,也會犯法的);另一方面要有利他的悲心,然后自己也經(jīng)常安住于般若空性中,如果這樣做,功德是非常大的。如果實在是沒有人愿意聽,就多印一些《心經(jīng)》發(fā)給有緣的眾生,讓他們與《心經(jīng)》結個緣。
  去漢地時,我時常會印一些《心經(jīng)》發(fā)給大家,并囑咐他們多念。在人心渙散、物欲橫流的當今時代,想給外面的世間人講《心經(jīng)》,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曾遭遇過這樣的尷尬場面,有一次,應一些居士的邀請,我到一個城市給大家傳講《心經(jīng)》。在聽課的過程中,他們不但心不定,身體也不定,講的時候我往下面觀察,發(fā)現(xiàn)好多人都是一副麻木的表情,還有一些人中途相繼離開了,我心里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不是自己被冷落的失落,而是看到大家與般若法門缺乏緣分的遺憾。
  在學院講《心經(jīng)》就完全不同了,有這么多大乘根基的人,講法時,大家一直聚精會神地專注聆聽,中間一個人也不會起來亂跑,很多金剛道友也好像安住在一種空性的境界中,對傳講者而言,這真是一種享受。
  過去講《金剛經(jīng)》時,我自己也對《金剛經(jīng)》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凡是見到別人,就千叮嚀、萬囑咐:你要多念《金剛經(jīng)》,多念《金剛經(jīng)》??!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剛經(jīng)》的功德又在逐漸淡忘,現(xiàn)在講《心經(jīng)》,又開始四處宣傳《心經(jīng)》的功德了。
  乙二、(經(jīng)佛認可而遣除懷疑):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從本文一開始,釋迦牟尼佛即安住于甚深光明等持中,當舍利子問完所有的問題,觀世音菩薩講完《心經(jīng)》的所有內容之后,釋迦牟尼佛才從甚深光明的禪定中出定。當然,佛的出、入定本來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但顯現(xiàn)上是佛在這個時候才出定。這就像在一個道場中,有一位大上師什么話也不說,一直坐著,同時下面有一個上師問,另一個上師回答,當全部提問和回答都結束的時候,大上師才開始給大家說話一樣。
  此時,佛從禪定中出定,并開始贊嘆觀世音菩薩:好的好的(善哉善哉),好(善)男子,是這樣,是這樣的(如是如是),不管是詞句還是內容,你說的一點都沒有錯。正像你所說的一樣,大家應該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不僅是我釋迦牟尼佛,包括所有如來,都會對此隨喜的。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以前的內容,全部是佛陀意加持的佛經(jīng),而這一段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佛經(jīng),后面一部分則是佛開許的佛經(jīng)。
  為什么此經(jīng)要由佛陀最后認可呢?有些藏傳佛教的講義認為,這牽涉到幾個理由:其一,如果佛沒有贊嘆的話,舍利子會這樣想:我提出的問題是不是錯了?他心里會有一種疑惑;其二,觀世音菩薩也會有疑惑:佛陀在場時,我雖然宣講了般若波羅蜜多空性,但到底我講得對還是不對?其三,其他的天人、羅剎、夜叉等眾生也會這樣想:剛才舍利子已經(jīng)提出問題,觀世音菩薩也給我們宣說了般若,但觀世音菩薩說得對還是不對呢?如果得到佛陀的認可,舍利子會想:我今天提出的問題這么殊勝,連佛都認可了;觀世音菩薩心里也想:太好了,我今天的回答讓佛陀都高興了,依靠佛陀的加持,我肯定完全說對了;其他眾生也想:今天觀世音菩薩所說的這些話,實際上是佛陀所認可的,佛剛才也說“善哉善哉”,那就跟佛說的沒有任何差別了。
  現(xiàn)在也是一樣,對于有些新法師講的內容,如果上師沒有表態(tài),下面的人就不知道到底對還是不對,如果上師簽字或親口說“對,你講得對”,大家心里才會踏實。以前學院的一些堪布剛開始講法時,也需要得到一些大堪布的認可,如果沒有得到認可,下面的人也會有點疑惑:到底他講的是正法還是非法?堪布自己講的時候,心里也七上八下:到底我講得對還是不對?如果上師如意寶開口說:“你講得很好,講得很好!”,那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懷疑都會遣除,從此以后,這個人的講法就好像跟上師的說法沒有什么差別了,所以,這種認可是必不可少的,從佛教歷史上看,佛陀的這種認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甲三、(隨喜贊嘆):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圣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陀認可之后,負責提問的舍利子,回答問題的觀世音菩薩,以及在場的世間人、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次佛陀說法的時候,都有無量無邊的各種不同形象、不同顏色、不同語言、不同種類的眾生聚集一起)都生起歡喜心,并發(fā)愿依教奉行。(雖然這段文字非常短,但加上這段才是一部完整的經(jīng)。)
  我想,這次傳講《心經(jīng)》,可能也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眾生在聽聞,愿他們也能早日獲得菩提果位!
  《心經(jīng)》是文字般若,為我們指示了一條永斷無明、了脫生死的門路。在這五濁惡世,唯有憑借佛法的大智慧,才能讓我們順利地出離三界。其他任何的世間學問或宗教,都不可能像佛法一樣,能使眾生沉積已久的迷癡、妄想、無明、執(zhí)著蕩然無存,獲得無上的解脫果位。
  般若波羅蜜多是珍貴的,值得用全副精力去學習與修持,我們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學佛因緣。唯有放下一切對三界的留戀,才能打開解脫之門;唯有不計較一切風風雨雨、得得失失、是是非非,才能迅速回到永遠不需要流浪的避風港——涅盤之彼岸。
  如果只是燒香拜佛,求佛賜予世間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就沒有領略到般若的內涵,只是形象上的學佛,而不是真正的學佛。
  現(xiàn)在社會上很多人認為學佛是迷信,當然,確實有些佛教徒是迷信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佛教的真諦所在——心外求法、執(zhí)妄為真。真正的迷信者,就是不懂般若的學佛者與世間人,因為他們迷戀于世間的色相——明明諸法皆為空相,卻誤認為真——無止境地追求,從而造業(yè)受報。不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執(zhí)迷不悟,即使是在更為虛幻的網(wǎng)絡世界里,也是執(zhí)妄成真、不能自拔。
  不久前,天津13歲的少年張瀟藝為了追尋網(wǎng)絡游戲中的英雄朋友,從一棟24層的高樓頂上縱身一跳;山東省德州市的19歲少年張亮亮為了湊足上網(wǎng)費而劫殺打工妹;南京市的一位父親為挽救迷戀網(wǎng)絡游戲的兒子,兩次割腕自殺;武漢的一位母親為了勸說長期沉迷網(wǎng)吧的兒子,以跳江尋死相諫……根據(jù)美國精神病學會的資料,目前至少有6%的網(wǎng)迷患有強制上網(wǎng)癥。
  據(jù)說,在網(wǎng)絡游戲《傳奇》中,一個初學者若要修煉到38級(總級別是50級),花費的上網(wǎng)費用和游戲點卡費用共約4000多元,這還不包括占用的大量時間、精力以及情感的隱形投入。有些玩家在辛辛苦苦升到30多級之后,被黑客用木馬軟件盜取了密碼和賬號,資金、時間和情感的投入一下子“煙消云散”,就像世間人為名利錢財苦苦奔忙操勞,好容易積累了一點財富和榮譽,不料卻遭到盜匪的偷竊,仇家的陷害一樣。
  在眼下炙手可熱的大型網(wǎng)絡游戲《魔獸世界》中,多名玩家因過分迷戀游戲中的虛幻世界而先后意外身亡。生命的脆弱和猝然離去,給所有游戲癡迷者敲響了警鐘,但是,在現(xiàn)實這個虛幻世界中,哪怕有無數(shù)人為其粉身碎骨、肝腸寸斷,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幡然醒悟,放棄這些如幻如夢的世間安樂呢?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但念無常,如救頭燃?!比绻裆缓煤眯扌校煸谑篱g八法上忙忙碌碌——家里的私事,單位的公務,有錢的人忙著怎么花錢,沒錢的人忙著怎么掙錢,空性境界就不可能從天而降!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幾十年的時光一晃而過,我們沒有理由不為將來作打算。如果遇到了甚深般若法門,卻既不愿聽聞,更沒有修持,則像入寶山空手而歸一樣令人惋惜。
  我們應當好好地思考一下,專心修行的時刻已經(jīng)到了,如果不抓緊時間,恐怕就來不及了。學佛最重要的,是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慧。解脫不需要意氣用事,而需要長期的堅持。真正學佛的修行人,不是求佛,而是求自己,不斷地清除自己的無明習氣,時時刻刻與自己的我執(zhí)作斗爭。最后讓我們一起發(fā)愿:但愿依靠般若空性的加持、依靠佛陀和法王如意寶的加持,能使普天下的所有眾生都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四、提問與解答
  1、提問:上師,我這一生都過得十分坎坷,這是不是因為前世造的惡業(yè)太多所導致的呢?
  解答:有些人在自己的人生生涯當中,一直都一帆風順,沒有遭受過什么風風雨雨、艱難波折,而有的人卻是命運多舛、舉步維艱,這都是前世所造業(yè)力的結果。佛經(jīng)里面也說過“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币簿褪钦f,如果想知道自己前世表現(xiàn)如何,看看自己今生的遭遇就可以很容易地推知;如果想知道自己來世的境遇如何,看看自己今生的舉止就可以很容易地得知。今生感覺快樂,是因為前世積善所致;今生多行善業(yè),來世就能更多地感受善果,就會過得很快樂。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困難挫折,決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選擇自殺,佛教徒不是懦弱的,而是堅強的,對于人生的種種不幸,要有直面勇對的膽識和心力,更要有扭轉命運的勇氣和信心,一次不成功,還有下次的機會,只要不放棄,我們就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也可以知道,佛教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任何事情都會因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前世的惡報也許會因現(xiàn)世的某種善業(yè)而消減,我們不相信宿命論,我們只相信因果不虛。
  2、提問:堪布老師,您剛才講到,如果聲音是實有的,那么它們的性質就應當固定不變,但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聲音有不同的感覺,所以聲音就不是實有的。不過,事實上對所有的人來說,盡管每個人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卻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大家都聽到了,或者這個桌子大家都看到了,這又應當如何解釋呢?
  解答:你先不要坐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比如說,如果一個聲音被三個人同時聽到,那么這個聲音究竟是好聽的聲音,還是不好聽的聲音呢?如果三個人的感覺各不相同,那豈不成了三個聲音了,因為一個實有的聲音不會發(fā)生本質上的變化。
  好聽和不好聽,這只是態(tài)度的問題。
  這不是態(tài)度的問題,而是由每個人的業(yè)力所形成的業(yè)感。就像六道眾生同時去看一碗水,有的會看成鐵水,有的會看成膿血,有的會看成住處,有的會看成甘露等等一樣,正因為水不是實有的,才會因觀察者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如果人類一口咬定那是一碗實有的水,其他道的眾生一定會起來反駁,因為他們明明看到的就不是水。同樣,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聲音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聲音也不應該是實有的。
  抉擇聲音的空性,還有其他辦法,比如用時間的長短來分解等等,此處我不多說,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中觀方面的論著。
  3、提問:堪布上師,有一種說法認為,般若可以歸納為《金剛經(jīng)》,《金剛經(jīng)》可以歸納為《心經(jīng)》,而《心經(jīng)》又可以歸納為一個字,那就是“空”,那么,該如何區(qū)分世間、小乘、大乘與密乘的空性呢?
  解答:沒有學過佛法的世間人認為,碗里面一無所有,經(jīng)堂里空無一人,就是所謂的空性;小乘行人認為,僅僅人我不存在,就是佛陀所說的空性;大乘行人認為,一切萬法皆為空性,雖然有如夢如幻的現(xiàn)象,但其本質卻根本不可能存在;密乘認為,一切萬法都是本來清凈的大光明,當然,這種見解比較深奧,大家不一定能夠理解。在一開始,我們可以先將萬法抉擇為中觀所說的空性,這種空性不是僅僅不存在的單空,而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大空性,無論是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這四邊的哪一種情況,實際上都不存在。等到這種見解穩(wěn)固之后,就會對佛法與上師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作為密乘弟子,更要在穩(wěn)固見解的基礎上修持五加行,在修完五加行之后,再去修持密乘,那時就會有手到擒來之感,因為密乘的見解自然而然地就生起了。
  4、提問:堪布,請講一下念佛與觀空的關系,究竟是念佛重要,還是觀空重要呢?
  解答:念佛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一些文化不高、分別念不重的老年人來說,念佛更為重要。在念佛以后,內心可以平靜,罪障也可以消除,修持凈土的人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念佛,肯定能收到殊勝的效果。
  《般若心經(jīng)》講的是空性,是禪宗最為推崇的經(jīng)典,但卻不是禪宗獨有的見解,任何一個大乘佛教的宗派,都應當承認并修持《心經(jīng)》。
  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認為,凈土宗與禪宗是互相矛盾的,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也是水火不容的,坐禪觀空的人,就不能念佛;而念佛的人,又不能觀空性。其實,所有的佛教,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所有的佛教徒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大家不應該把界限劃得如此分明,所有的佛教都是圓融一體的。在念佛的同時,也可以觀修空性,在觀修空性的同時,也可以虔誠地念佛,這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雖然在勝義當中,念佛是空性的,但在世俗當中,念佛卻能夠積累資糧,往生凈土。
  昨天我聽說,這里的工作人員從來不排斥任何一種教法,無論是小乘佛教的比丘,還是藏傳佛教的法師,在這里都能受到同樣的尊重,我聽了十分高興。佛經(jīng)當中也說過,我的出家人再不好,但僅僅以身披袈裟的功德,也理當受到人天的禮敬,更何況依教奉行、嚴持凈戒的出家人呢?
  現(xiàn)在很多人就有這樣的一些想法:“既然我是學禪宗的,就決不能念佛,更不能修持密宗”;或者“我是學密的,密法是最上乘的,凈土宗算什么,禪宗也不過如此……”;或者“密宗出家人是要吃肉的,他們沒有一點菩提心,我可不屑與他們?yōu)槲?!”……總之,只要誰不能接受對方的宗派,就一定要挑出對方的毛病來批駁一番,這就是沒有領會到佛教的真正內涵所引起的。
  很多人所謂的佛教徒并沒有真正地學佛,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時內,要么睡覺、要么玩耍,剩下的時間,也是忙于世間法,既不看佛法的經(jīng)論,更不修持佛法,這樣就不會有什么收獲,在遇到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問題之際,就無法觀空,所有的執(zhí)著,都一下子跑出來了。
  如果我們能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修持,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就一定會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就能真正體會到佛法的博大精深、無所不包的寬闊境界,到那個時候,就不會有這些是是非非的分別,也不會有這些對錯好壞的取舍了。
  注:本講記的內容,是由各地的《心經(jīng)》開示匯集而成。聽法者先后不一,講法者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為了讓各種根基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故保留了很多針對不同人的教言,若有前后矛盾處,敬請諸位諒解!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五、《心經(jīng)》修法
  之前,按照藏傳和漢傳佛教一些高僧大德的教言,我們對《心經(jīng)》的內容作了字面上的簡單介紹,大家應該反復推敲思維,力爭掌握其內容。如果不懂《心經(jīng)》,那么,學習中觀或其他甚深法門,也會有一定的困難。凡是佛教徒,都應該重視這個法門。
  僅僅會念誦,不懂得其意義;或僅僅懂得意義,卻不身體力行其教義也不行。
  現(xiàn)在世間也有一部分人專門從學術的角度探討、研究《心經(jīng)》,但這部分人并沒有真正領悟《心經(jīng)》的含義,也可以說,他們還沒有品嘗到《心經(jīng)》里面所包含的殊勝味道。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這種理論性的研究,就像一些西方哲學一樣,完全是紙上談兵式的探討,并不具有實際的價值?,F(xiàn)在很多世間人對三寶既沒有恭敬心,對佛法也沒有定解,他們學習、探索這些佛法的原因,一方面出于一種個人愛好,另一方面,可能也有想通過這種途徑而獲得名聲、地位、或是財產(chǎn)等目的。
  佛教界也有一些辯論、研討、講說《心經(jīng)》的人,但他們可能也從來沒有思維、修行過其中的真義,因此也無法領略《心經(jīng)》般若空性的教義。有些出家人從出家開始,直至白發(fā)蒼蒼之前一直在辯論,但如果僅僅只是早上辯、晚上辯,每天都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卻從來不去思維為什么沒有,為什么大慈大悲的佛陀要宣說一切萬法——從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間的所有法都不存在的道理?如果從來沒有真正思維并實際修行的話,我們的心相續(xù)中就很難真正體悟到般若空性的教義。
  因此,包括法王如意寶在內的很多大成就者,也嚴厲地遮破了兩種人:一種是每天都耽著在一些詞句糠秕上的人;另一種是什么聞思基礎都沒有,整天只是盲修瞎練的所謂參禪打坐的人。
  作為真正的佛教徒,既要有廣聞博學的智慧,也要有腳踏實地的實踐修持。先在具有法相的善知識面前聽聞《心經(jīng)》教義,聽完后自己要思考其意義,如果沒有思考而僅僅聽聞是不行的;而如果僅僅是思維,又沒有真正修持,也無法得到《心經(jīng)》的精髓。
  就像我們宣傳一個東西如何如何好吃,即使說得再清楚,對一個從來沒有品嘗過這個東西的人而言,仍然無法了知這個東西究竟是如何好吃,只有他自己親口嘗了,才能徹底清楚。同樣的道理,如果通過聞思對般若空性有了正確的認識,也進行了思維,但要了知它的真正味道,就一定要修持。
  當然,由于眾生的根基意樂千差萬別,也有一部分人很難做到廣聞博學,但即便如此,最起碼也應該不離《心經(jīng)》這樣的修法,這一點我們應該能夠做到。
  修持《心經(jīng)》的人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呢?首先是對上師三寶要有虔誠的恭敬心,這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對上師三寶沒有恭敬心,就不可能在自己的心相續(xù)中生起這樣的空性意義。印光大師也說:佛法的所有功德都是依靠恭敬心而獲得的;其次,是對眾生要有大悲心(如果自己的悲心還不足夠,就要經(jīng)常依靠《入菩薩行論》等一些能令自相續(xù)生起菩提心的論典,以培養(yǎng)自相續(xù)中的悲心與菩提心);其三就是空性正見。修持《心經(jīng)》的法器,就是要具備上述三個條件。
  在這個基礎上,還要了解《心經(jīng)》的所有內容,至少要理解經(jīng)文的字面意義。真正修持的時候,按嚴格的要求來講,還要像《經(jīng)莊嚴論》中所講那樣,具備十一種作意、九種助行等等,因為不管修什么禪定,都需要具備這些條件,但如果無法達到這些要求,最起碼也要具足上述三個條件,這是很重要的。
  具足三個條件之后,如果想專門修持,首先需要準備好修持的外緣:
  其一,修行打坐之前,要把里里外外的一切事全部處理完,否則,正在打坐的時候,才想起電爐沒有關、煤氣沒有關,然后馬上從坐墊上站起來,驚慌失措地往外跑,這就很難專心致志地修法。以前噶當派的好多格西都有這樣的教言:在坐禪的過程中,即使是父親死了也不能出門。我們在修行時也應該這樣想:坐禪的時候,不管發(fā)生任何事情,我都絕不分心!
  其二,要定好修持的時間,即安排好每天用多少個小時進行修持,上午修幾座,下午修幾座。
  我以前也講過,如果沒有任何竅訣,光是一早起來就一直什么都不想地坐著,想起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便馬上出定,這種方式并不叫坐禪。真正的坐禪一定要有觀修,比如觀釋迦牟尼佛的身像,觀修菩提心、出離心,或按照以前所得的一些空性或大圓滿的修行方法,或依照上師如意寶或其他上師本來清凈、任運自成的一些教言來修持。
  在《七寶藏》和《上師心滴》中,無垢光尊者也曾有這樣的教言:如果一直修一些無念、不作意的法,最高也就是轉生到無色界。不管坐什么禪,首先應該有一個所緣境,比如,觀修釋迦牟尼佛,就應該把釋迦牟尼佛像作為所緣境;如果修菩提心,就應該將菩提心的修法作為所緣境……坐禪的時候,還是應該按竅訣來修持。
  其三,不管修什么法,自己的佛堂要收拾得整整齊齊,打掃得干干凈凈。
  修《心經(jīng)》時,供臺上要陳設釋迦牟尼佛的唐卡或是佛像,還要供奉《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或其他的般若經(jīng)函,然后擺放一些小佛塔,并在三寶所依前陳設供品,比如五供等等,如果五供不能全部具足,則可以隨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點一些香,供一些清水,供品需要陳設得非常悅意、莊嚴(一般而言,不管陳設什么樣的供品,之前都要把自己的手清洗干凈)。
  所有的準備完成之后,以毗盧七法坐式坐在一個比較舒適的坐墊上,然后開始正式修行:先念皈依偈皈依三寶;然后發(fā)菩提心:我今天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坐禪修空性,并不是為了自己獲得阿羅漢果位、治病或獲得什么名利等等,我修殊勝般若的目的,只是為了利益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
  發(fā)完菩提心之后,就與修其他法門一樣,先吐三次垢氣,觀想無始以來以貪嗔癡為主的所有煩惱障礙全部從自己的鼻孔中排出,然后讓心完全靜下來,并開始想:我今天所修的法,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依靠這個法,我要獲得成就。以前很多高僧大德的《心經(jīng)》修法竅訣里面都是這樣講的,首先要有這樣一種很強烈的作意:我要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成佛,我修持的唯一法門,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然后一直這樣作意,之后又從頭開始,大概觀修一百次左右。如果感到身心疲倦,就可以回向以后出定休息,也可以轉修其他的法。這樣算是一座。
  最開始的一、兩天,不需要思維《心經(jīng)》的意義,而要這樣專門作意,藏傳佛教前輩高僧大德的教言中都是這樣講的。如果每天上午坐五次,下午坐五次,每一座當中都這樣作意一百次,則一天就能作意一千次。這樣的結果,用世間的話來說,就是讓自己的心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之間的感情變得很深,有一種特別相應的加持。
  可能有的人心里會有疑惑:就這樣反反復復地想,到底算不算是坐禪、算不算是修法?。窟@是我們的分別念造成的疑惑。其實,不管以什么樣的意樂對殊勝對境作觀想,都有非常大的功德。也就是說,即便以無分別的念頭對其作意,也有很多功德,甚至以嗔恨心想:唉呀!這個《心經(jīng)》很討厭,這個《心經(jīng)》如何如何不好帶等等,雖然暫時會有不好的報應,但以后這種嗔恨作意也會變成證悟空性的殊勝因緣,《如意寶藏論》與《入行論》中都有這樣的教證。
  這不像我們平時的胡思亂想,比如,今天我吃什么菜啊,買不到菜啊,今天天氣很干,怎么不下雪啊等等的,沒有任何價值的分別念,這些分別念不僅對今生沒有用,對來世也沒有用,但如果以《心經(jīng)》作為對境來作意,就有相當大的功德。
  第二步坐禪的方式,開始還是一樣,先作意 ——我要依靠《心經(jīng)》而成佛,我要修《心經(jīng)》。之后,就思維從緣起直至最后的隨喜贊嘆之間的教義。
  具體如何觀修呢?比如觀修十二處,就是用離一多因、金剛屑因等中觀的觀察法,對這個問題進行思維剖析,從而抉擇出十二處不存在,然后安住于這種境界當中。部分智慧稍高一點的人,可以將《心經(jīng)》的內容從頭到尾觀想一遍,如果自己的智力有限,就觀想其中的部分內容,比如五蘊或十八界等等,將這部分內容反復觀想安住四十至五十次左右,將此作為一座的禪修內容。這一步是最關鍵、最重要的。
  雖然我們平時也聽聞、思維過《心經(jīng)》,但聽聞、思維所得的智慧與修持所得的智慧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現(xiàn)在的聞思任務比較緊,除了一些閉關的人以外,想專門實修恐怕也不大現(xiàn)實,但在聞思的同時,通過剛才的方法一步步去推理,最后就能在自己的相續(xù)中油然而生定解:以五蘊、十八界為主的所有輪涅器情萬法名言中如夢如幻地顯現(xiàn),勝義中遠離一切戲論。在這樣的空性境界中,哪怕只有一剎那的安住,也具有無量的功德。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修持的。
  作為初學者,首先肯定需要以離一多因、金剛屑因、有無生因,或者其他的一些推理來進行觀察,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在觀察所得到的境界中安住。當然,對于從來沒有和空性法門相應,也沒有對空性進行過思維的人來說,剛開始時會有一定的困難。以上是《心經(jīng)》的正行修法。
  很多上師也講: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修是很重要的。比如,上午打坐兩次,每座大概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剛開始時時間不能太長,當自己真正能安住在這樣的空性境界中以后,將時間稍微延長一點也可以。如果感覺有點不舒服,就不能再繼續(xù)修下去,如果強迫自己修,就可能會出現(xiàn)精神錯亂、厭倦修行,或一些其他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思維《心經(jīng)》的功德,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的功德,般若空性的功德等等。這樣憶念一方面可以消除疲勞,另一方面,自己的空性見解也會有所增長。
  修任何一個法,都要與自己的四大相應。在麥彭仁波切、華智仁波切等很多高僧大德的教言中也說,修法時適合自己的心意很重要。如果自己本來身體就不好,還要強迫自己:遇到這樣的空性法門很難得,不管我的心臟如何,即便再痛,我也要使勁修。不但醫(yī)生認為你的做法不對,而且很多上師也不贊同這種做法。
  不管修什么法都不能強迫,強迫的效果不但不好,有時候還會起反作用,所以要張弛有度,一方面有一種精進力,另一方面也要適時地放松。如果覺得不適應,就不能再繼續(xù)修下去,而應該適當?shù)匦菹ⅰ?br />   修持的時候,首先抉擇一切萬法為空性,然后在這樣的空性光明境界中安住。上師如意寶在有些密法教言中講,這樣的安住可能也有兩種:一種是真正的安住,就是不離空性境界的安?。贿€有一種安住,是接近于愚昧、昏迷狀態(tài)的阿賴耶識,在這種狀態(tài)中好像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不是,只是一種迷迷糊糊的,什么分別念也沒有的狀態(tài),這不是什么境界,而是修行過程中的一種歧途,不應該把它作為什么修行的境界來看待。
  在修行中,自始至終都要對般若空性有很大的信心,這個很重要。有時候可能會有實在修不下去的意念,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串習的都是什么都存在——“我”存在,“柱子”存在,“瓶子”也存在,包括形形色色、里里外外的所有法都存在,我們一直都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一下子說這些法全部都沒有,就跟我們原來的串習、心態(tài)不相應,此時,我們首先應該以破除有邊的單空方式來修。
  在專修《心經(jīng)》期間,座間休息的時候,也不能離開讀誦、書寫、供奉、思維、聽受、傳講《心經(jīng)》等善事。
  以上是修《心經(jīng)》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每次觀修圓滿的時候,就要回向:我這次依靠上師三寶的加持,能有觀修《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樣殊勝的因緣,愿以此功德回向三界輪回所有可憐眾生,愿他們早日獲得解脫!
  這個時候心里應該生起更強烈的大悲心,大家也清楚,對三界輪回的眾生而言,不要說這樣甚深的般若空性法門,有些甚至連佛的名號也聽不到。包括有些金剛道友的家鄉(xiāng),也的確算是邊鄙、黑暗、愚癡之地——很多人可能連三寶的名稱都沒有聽到過,甚至還會對三寶生邪見。那里的有些人一看到出家人,就仿佛看到了夜叉或是羅剎。有些道友回家的時候也問過我:“我可不可以在回家時穿在家人的衣服,不然我的家人、親朋好友都會非常不方便?”聽到這種情況,我心里真是說不出的難受。
  所以,在回向時,我們應該祈愿,愿天上地下無量無邊的所有眾生,都能早日依靠般若空性法門獲得成就!
  回向出定以后,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都應該處于如夢如幻的狀態(tài)中,盡量在不離覺性的狀態(tài)中利益眾生。
  修持《心經(jīng)》以后,我們的相續(xù)中應該生起這些功德:一方面對般若法門和整個大乘佛法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另一方面,對可憐眾生也能生起更強烈的悲心:以后有機會,只要對方能接受,哪怕只有一個人,我也一定要把自相續(xù)中對《心經(jīng)》的證悟,以及《心經(jīng)》所宣說的道理講給對方聽。如果這個人能好好地讀誦、受持《心經(jīng)》,我就沒有白來這個人間,我的任務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果目標訂得太大,就不一定能實現(xiàn)。比如,一開始就想:我要一個人度化普天下的所有眾生!這個愿望在短短的一輩子能不能實現(xiàn)就很難說。即使在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中,也有他在因地時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度化一個眾生的公案,所以,我們也應該量力而行。
  有時候我也這樣想:自己的相續(xù)中雖然沒有什么證悟,但對空性法門和三寶的信心應該是千真萬確的,今生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違緣或困難,這種信心都不會被摧毀。除非是自己得了精神病或者是著了魔,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好說,這種時候人的心態(tài)是非常難掌握的,但除此之外,我對三寶的信心,對佛法的正信,不管任何科學家、醫(yī)學家怎樣說,都肯定是不可動搖的。
  在這個寂靜的山溝里聞思將近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之后,才終于在自己的相續(xù)中培養(yǎng)出這樣一個小小的凡夫正見,即便是這樣小小的凡夫正見,恐怕也是很多人所沒有的。在穿著袈裟的出家人當中,也有對三寶、因果半信半疑的人。所以我想,如果能將這個正見傳遞給別人,我就沒有白來這個世界!
  《心經(jīng)》修法就此圓滿。
  索達吉堪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講記 六、《心經(jīng)》要義之辨析
  佛陀二轉法輪所宣講之般若,大略言之有廣般若、中般若、略般若之分。廣狹般若之意義,在《心經(jīng)》里已涵攝無余。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幾句話藏漢文譯本的順序略有不同,此處只就藏文譯本作一辨析)這四句,又是整個《心經(jīng)》精華之要義,若能明了這四句經(jīng)文的意義,也就抓住了般若空性的本質意義。
  下面就對這四句話作一扼要分析:
  首先來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夫根識前所見的色法,圣者見為空性,故名“色即是空”;而圣者所見的空性,凡夫又見為色法,這就成了“空即是色”。這兩句是觀待凡夫與圣者不同的所見分開了二諦,字句意義不是很復雜,比較容易理解。這一觀點為前譯派諸論師共同承認。
  再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與前兩句不同的是,這兩句經(jīng)文是從破除分開二諦的執(zhí)著角度而言的。依照藏文的字面含義,它的直接意義就是——色以外沒有空,空以外亦沒有色。一般而言,若按字面意義直接理解,往往會錯解原文含義,以致產(chǎn)生疑義。
  這里有可能產(chǎn)生的疑難是:若色以外沒有空性,那就說明色和空性是一體性的關系。如果二者關系為一體,那又會產(chǎn)生新的問題——色屬有為法的范疇,難道空也因此成為了有為法嗎?色乃世俗諦,空性不也成了世俗諦嗎?而且色為凡夫根識所見,空性亦應為凡夫根識現(xiàn)量親見等等。
  再者,若空性以外無有色法的話,如果按照上述的理解思路繼續(xù)錯解下去,就會跟著發(fā)難:這樣的話,空性與色法也應成為一體關系,那么請問:圣者見空性時是否也就意味著見到了色法?空性是無為法,與之相應,色法便也成為了無為法;還有,空性屬勝義諦,色法不也同樣歸屬于勝義諦了?
  由此可知,如果想了解這兩句經(jīng)文的真實意義,那就必須遣除這些疑難。
  通過分析這些所謂的疑難點,不難發(fā)現(xiàn)對方的誤解:對“色以外沒有空性”,他以為如果色以外無有空性的話,那空性就變成了色法,因而產(chǎn)生了空性乃有為法,并成為凡夫根識所見等問難。而對于“空以外無色”,他又理解成空性以外色法雖不存在,但色還是以與空性一體的方式而有,所以又產(chǎn)生了圣者見空性時還見到色法等疑難。
  不過,如果根據(jù)第八世噶-瑪-巴的《現(xiàn)證講義》和布頓大師的弟子仁欽華等論師的觀點再做分析的話,這兩句話的意義則可按如下方式進行理解——
  妄心造作而成的色法,本來就不存在,當體即是圣者所見的空性,故云“色以外沒有空”。這句話的所破是對二諦的分開執(zhí)著。執(zhí)著者又是怎樣分開執(zhí)著二諦的呢?——色法在勝義中不存在,世俗中有;或者色法在圣者智慧前不存在,而在凡夫心識前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因為有如此的執(zhí)著,所以以上所述“色以外沒有空”的真實說法,方才能破除有些人對色與空分開執(zhí)著的垢病。
  比如對一個想尋找白色海螺的膽病患者,我們可以直接告訴他:除了你眼前的“黃海螺”以外再沒有另外的白色海螺。如果他一直以為眼前有黃海螺的話,那他又怎么能聽懂這句話的意思呢?如果他了知了“黃海螺”根本就不存在,只是由于自己的膽病才造成這種錯覺,那他就會直接拿起眼前的“黃海螺”,并指認道:這就是白海螺!
  以此比喻可以說明,產(chǎn)生疑難的原因在于:問難者沒能理解“色”在名言中也不存在,也就是說色法在二諦中均不存在。我們應該將上例的比喻表達方式與“色以外無空”的內涵對應起來理解。
  除了圣者所見的空性之外,名言中亦無色法,所以“空性以外沒有色法”,此即是“空不異色”。這也同樣能破除對二諦分開各自的執(zhí)著,就像白色海螺之外無有黃色海螺一樣。
  除了對色法可以上述理論破析外,受、想、行、識等基法以及信心、慈心等道法,還有如所有智、盡所有智等果法,都可以同樣理解。比如內觀心識以抉擇心識的空性本質時,我們可用“心即是空,空即是心,心不異空,空不異心”的方式,推導出心識的空性。其余諸法皆可以此類推。
  我個人以為以上所述之解釋四句的方式與意義(即分開二諦解釋前兩句,以及以破分開二諦之執(zhí)著的方式解釋后兩句),是對這四句話字面意義最直接的表述。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其他論師對這四句話,從不同層面所做的不同解釋,首先論述沃巴活佛的兩個講法。
  沃巴活佛在《見派分別論》中這樣論述道:“色即是空”可破除有邊,因若以勝義理論進行抉擇,色法根本就不存在,故可謂破除了有邊;而“空即是色”又能破無邊——雖說色法本質上并不存在,但因緣假和時又會在凡夫的分別心面前無欺顯現(xiàn),并非如龜毛兔角般何時何地都不顯現(xiàn),因此可謂破除了無邊。
  那么,“色不異空”破的又是哪一邊呢?——破二俱邊!為什么說破的是二俱邊呢?沃巴活佛并沒有詳加說明,但我個人認為,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正如噶-瑪-巴等論師所說的那樣,以色在世俗中也沒有的方式,能破對二諦分開的執(zhí)著,但這并不是直接的破二俱;不過我們可以此類推,既然連色都沒有,那當然也就沒有與色相觀待的空了,如此就能破掉二俱邊。
  同理,“空不異色”能破非二俱邊。“空以外無色”的字句意思,上文已講明,這里活佛為什么又要把“空性之外沒有色法”與破非二俱邊對應起來呢?我個人的看法是,雖說空性遠離四邊,但若將四邊與四句對應宣說的話,破非二俱邊恰好可與“空不異色”相對應。
  除此以外,沃巴活佛還有一種說法,完全可與中觀四步對應起來:顯現(xiàn)是空性(色即是空);空性即緣起(空即是色);色不異空,從字面上理解即為色以外沒有空性,而若與中觀四步對應時,它的所指就成為——緣起即雙運,雙運指無有單獨的色法,也沒有別別的空性,現(xiàn)空皆融入一味法界;空不異色——雙運即離戲,字面含義是說空性之外無色法,對應而言,則指空性遠離一切戲論。這樣的解釋,是為了照顧與四步的對應,故非文字的直接意思,而屬間接含義。
  再來看看大圓滿殊勝祖師布瑪莫扎尊者的化身——堪布阿瓊,在《前行引導文筆記》中對這四句經(jīng)文的另一種理解:“色即是空”是指以空破除有邊;“空即是色”則以顯現(xiàn)破除無邊;“色不異空”以顯現(xiàn)來破有邊;“空不異色”又用空性破除無邊。
  堪布對前兩句的解釋,和上面的幾種觀點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對第三句的解釋,則不能將之理解成如上文所述的色根本無有,而應抉擇為依靠緣起顯現(xiàn)的色法,來破除執(zhí)著實有色法的有邊,如同用緣起理論抉擇空性一樣?!翱詹划惿眲t可理解為以空來破除無邊,因空性并不是指何者亦無,空空如也的斷滅無,而是遠離無邊之義。這一點和第四句直接的字面意義“空以外無有色法”不是很相合,故非字面的直接意思。但堪布對此句的解釋以及對“色不異空”的解釋,卻與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中表達的見解不謀而合:“了知以現(xiàn)除有邊,以空遣除無有邊?!?br />   以上這幾種觀點,都是依照自空派的見解而作的宣說。下面再看一看他空派對這四句又是如何理解的:
  覺囊派祖師達拉那塔尊者在《心經(jīng)注釋》中如是解釋:
  “色即是空”一句中的“色”,指的是如來藏的光明、圓成實性色,并不是凡夫根識前所見之色。這個“色”上沒有遍計、依他起等不清凈法,故謂“色即是空”。不清凈的諸法當然是應該空掉的,但這里的“空”絕不可理解為只是單空。其實,究竟而言,“空”就是光明(達拉那塔尊者在其所著的很多論典中,都表述過這一觀點——我們所認為的遠離四邊的空,只是分別心增益的產(chǎn)物,法界當中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空分),“空”就是圓成實法性色,故曰“空即是色”。這兩句最終要表達的意思是:顯現(xiàn)的一切不清凈法,本性就是遠離戲論的如來藏光明。
  而“色不異空”,則指除了圓成實法性色以外,別無空性。至于“空不異色”,則謂除了空性以外,沒有別別的圓成實法性色。總合這兩句,意思是說,對客塵的空性不能理解成僅僅只是一個單空,而是說空性、光明不是兩個別別獨立的法,它們實乃無二一味、一真圓融。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時輪金剛大疏》中,根據(jù)時輪金剛修法的境界,對這四句話又作了如下的解釋:“色即是空”,“色”指在修六支瑜伽的過程中,瑜伽士境界前出現(xiàn)的如幻如夢的煙、陽焰等空色的顯現(xiàn);“空”指煙等空色是遠離微塵和剎那的自性,這里所“空”的是剎那、微塵法,而不是一切萬法,故“色即是空”。而遠離微塵和剎那的空性,在瑜伽士的修行境界中又顯現(xiàn)為煙等十種空色,因此說“空即是色”。這二句說的是,瑜伽士修證境界中所現(xiàn)的空色,不是凡夫根識前所見的色法。
  再看“色不異空”——因為煙等十種空色是遠離微塵和剎那的自性,空色以外別無空性。而“空不異色”則指空不是如虛空般什么都沒有的空,而是具足殊勝空色相的空性。這種講法和他空宗的講法相似,不同之處在于:他空宗是從如來藏自體的角度進行闡釋的,此處則指在瑜伽士的修證過程中,光明遠離客塵因而從中顯現(xiàn)出清凈色法。前者如太陽,后者恰如太陽的光明。
  全知龍欽巴尊者在《如意寶藏論自釋》中,對這四句著重從內觀瑜伽士的修行角度另有解釋,其說法非常獨特,幾乎從未見諸其他論典。不過,因意義過于艱深,我本人亦很難完全通達,這里只能邊揣摩,邊對之進行較為簡單的表述:
  “色即是空”:色不是指五根識前所現(xiàn)的外境色,而是指第六意識前所顯現(xiàn)的如幻外境之影像,這個影像并不是外境的微塵色法(那么影像的本質又是什么呢?它的本質其實也就是分別心),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說影像雖不是外境,但因緣聚合時,意識可以顯現(xiàn)出外境的明顯影像,所以“空即是色”。這個影像本來是第六意識所現(xiàn)的色法影像,凡夫卻誤認為乃外境自相存在的色法。故前兩句可破除對影像和外境一體的執(zhí)著。
  “色不異空”,影像色以外沒有他體的無實有的外境存在,這里的空是指無實有的外境,并不是指單空;“空不異色”,無實如幻的外境顯現(xiàn)以外亦沒有他體的意識前所現(xiàn)的外境影像色。這兩句能破認為影像色(分別心)和無實外境是別別他體法的執(zhí)著。
  四句總的意思是說,影像色和外境非一、非異。在瑜伽士的修行過程中,每當生起分別念時,我們就可以依靠這種竅訣(分別心和分別心的對境非一非異)進行對治。這里我們需要了知的一點是,許多因明論典中都承許影像的本質就是分別心。如此看來,上文雖表面上在說影像和外境的關系,其實,它所觀察的正是分別心和外境的關系。
  除了自空以外的以上三種解釋,都是從對四句經(jīng)文究竟密意的角度而作的宣說。
  除此之外,印度的陳那論師、西日桑哈、布瑪莫扎等尊者,還分別著有關于《心經(jīng)》的幾種講義,但我從中并未發(fā)現(xiàn)除了上述六種觀點以外,還有其他與之有明顯不同的新說法。
  以上分別引述了自空宗、他空宗以及密宗對《心經(jīng)》中這關鍵四句話的開示,但我們不能一取一舍,或者認為一者正確,一者不正確,這是因為前輩諸大德對《心經(jīng)》的不同宣說乃是從不同的側面——或直接,或間接,或從密意修行角度而作的不同開顯。若對不同的講法都能理解,則可謂已通達了這幾句經(jīng)文的意義。它們雖字句極簡,卻涵攝了顯密見修的關要。我們理當從多角度數(shù)數(shù)思維,如此方能生起定解,而不能僅以字面上的囫圇理解為滿足。
  最后偈曰:
  虛空雖無邊,一穴無遺見。
  世尊廣大教,依此偈可達。
  齊美仁真堪布
  作于色達五明佛學院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一)
  《心經(jīng)》系列自序
  鄙人今將歷年來在美國各地所開示之《般若心經(jīng)》之闡釋文字,匯集成冊,名之為《心經(jīng)系列》,此亦為《佛海樞要》之第一集。本集中包括《心經(jīng)顯說》、《心經(jīng)奧義》、《心經(jīng)奧義析微》、《心經(jīng)與禪密修行》四文。
  此中《心經(jīng)顯說》一文,大抵為依一般傳統(tǒng)所說之義,而解釋《心經(jīng)》之文字與義理。以其理較為明顯易解,且為一般所知,故名之為《心經(jīng)顯說》。
  其二、《心經(jīng)奧義》,此所謂“奧”者,秘奧之義也。是為依于禪門無上法,而開闡《心經(jīng)》中之如來密義,以如來密義甚深秘奧,凡俗不能得窺,故名之為“奧義”;又,《心經(jīng)》之甚深旨趣,乃在隱現(xiàn)此三乘不共之如來密義。若得知見信解于此密語密意,即于如來一切甚深法藏,速得悟入通達。
  其三、《心經(jīng)奧義析微》,此篇為將《心經(jīng)奧義》一文所示者,詳加剖析。茲篇之作者,蓋以有人表示《心經(jīng)奧義》一文,善則善矣,然文字精簡,義理深奧,中下根人無由得窺知解之門,是故再為逐段詳為解析,俾令皆解,名之為“奧義析微”。
  其四、《心經(jīng)與禪密修行》,為闡示如何依于《心經(jīng)》而習禪、修密。蓋《心經(jīng)》法門既已為如來無上法,故為禪中之無上禪,可知矣。《心經(jīng)》中又為隱現(xiàn)如來密義,其末復歸于一密咒,故知《心經(jīng)》實亦為如來法身之秘密境界,所謂“密法”是也。是故依于《心經(jīng)》而修,則習禪甚佳,修密亦勝,禪密并修尤勝;此為即禪即密,即密即禪,別而不別,不別而別,行者心自精進通達而不取著,悉皆成就,疾趨無上菩提,故有斯篇之作。
  愿以此編,與諸同道,速入佛智,同證菩提,令法久住,眾生聞者,同出苦輪,證于無上。
  釋成觀識于美國密西根州遍照寺
  佛歷二五四一年佛歡喜日
 ?。ü痪啪牌吣辏?br />   壹、《心經(jīng)》顯說
  甲、楔子
  壹、《心經(jīng)》顯說——第一節(jié)
  一、我與《心經(jīng)》的一段因緣
  今天與大家講《心經(jīng)》,首先將《心經(jīng)》作一番簡介?!缎慕?jīng)》一般說是六百部《大般若經(jīng)》的精要,而它卻只有二百六十幾個字。我跟《心經(jīng)》有一點點因緣,就是和很多人一樣,在開始學佛的時候,最先接觸的便是《心經(jīng)》:我在高中時,有一位同學,在那時他對佛學就已經(jīng)有很深的接觸,幾乎都快出家了;有一天他介紹我這一部經(jīng),那時他是當場默寫給我的,(因他早就會背了)。接著我也開始背,并找注解本來看,所以這一部經(jīng)是我第一部看的佛經(jīng)。那時候連注解本也看不很懂,再加上所能找到的注解本也都是文言文的,實在看得不甚了了,這是我個人與《心經(jīng)》過去的一段因緣。
  二、《心經(jīng)》的重要性
  自從高中時看了《心經(jīng)》以后,一直到現(xiàn)在,覺得這部經(jīng)實在太重要了,因為它不只是《大般若經(jīng)》的綜要;事實上,它可說是整個佛法的心要。它的重要性在那里呢?
  一言以蔽之,你只要學佛,你就處處離不了《心經(jīng)》!不管你是學那一宗的,你都必須要《心經(jīng)》。你學顯宗、學密宗、學律宗……任何一宗的修行,都一定有《心經(jīng)》。甚至即使你是學凈土宗的也好——對,即使是凈土宗也一樣,雖然現(xiàn)代的凈土宗有些人說是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但還是離不了《心經(jīng)》。再者,各宗種種的法事、作法,在“事”上與在“理”上也都需要《心經(jīng)》:在佛寺的早晚課誦中,早課里有《心經(jīng)》,晚課也有《心經(jīng)》,放蒙山還有《心經(jīng)》……處處都有《心經(jīng)》!真言宗的全軌法本,每一部都要誦《心經(jīng)》——所以,《心經(jīng)》是任何宗派都必須要受持的經(jīng)典——舉要言之,從你初學佛乃至于成佛,都離不了《心經(jīng)》。一切佛法的精要都在這里面,所以甚深微妙,本經(jīng)雖然是發(fā)心學佛的人一開始就學了,中間的人也在學,一直到大菩薩果位的時候還是在學,但是真正能透徹了達此經(jīng)之義理,實在不是很容易的事,若能依此經(jīng)實修,則更加難能稀有。
  以上簡單介紹了一下《心經(jīng)》在“事”上的重要性,也就是作種種的佛事都必須誦《般若心經(jīng)》。至于在“理”上,則它不但是最高深的,而且它從最基礎到最無上的道理都涵蓋了,這怎么說呢?因為佛法中的基礎名相,其它沒有任何一部經(jīng),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包括得這么完整、簡要,并且不讓人覺得繁雜,這是最難能的地方。由于這個原因,所以初學佛的人通常都先學《心經(jīng)》,其道理之一在此。再者,從佛理上來講,《心經(jīng)》所闡示的理不但是最高的,而且還包含了三乘的要理,所以《心經(jīng)》的特點是:既精要、且廣博,又高深,實在不可思議。
  三、譯本
  《心經(jīng)》在《大藏經(jīng)》中總共有七種譯本:
  1、姚秦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jīng)》
  2、唐玄奘三藏法師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3、法月三藏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4、般若三藏與利言三藏共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5、唐智慧輪三藏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6、法戒三藏譯:《般若波羅心經(jīng)》
  7、施護三藏譯:《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
  在這七種譯本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玄奘法師的這個譯本。玄奘法師譯的這部《心經(jīng)》可說是在他譯經(jīng)事業(yè)中的一個異數(shù):因為玄奘法師對于譯經(jīng),一向主張比較忠于原文的譯法,也就是說,他的譯文比較接近“直譯”,雖很忠實,但也因此而常常念起來比較不那么順暢,比較“不像中文”,很容易一看就覺得是翻譯的作品。一般來講,在佛經(jīng)漢譯中,譯筆最流暢的,可說非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莫屬,可是很奇怪,偏偏這一部《心經(jīng)》卻是玄奘法師所譯的最典雅、簡捷、明快、流暢,一點也沒有譯筆的痕跡——好像原文就是中文一樣。連鳩摩羅什法師譯的都不如他,因此可說是沒有人超過他,歷來大家都最喜歡這個本子,所以傳誦最廣。
  四、譯者
  玄奘大師,生于隋文帝開皇二十年(西歷600年),卒于唐文宗麟德元年(西元664年)世壽六十五,留學印度十九年,譯經(jīng)二十年。
  五、《心經(jīng)》“顯說”與《心經(jīng)》“奧義”
  因為我一直覺得這部《般若心經(jīng)》實在很深、很好,所以一直希望有個因緣好好地把它講解一下,今天可說是因緣到了。由于這一部經(jīng)實在是很深、很難,一般人看此經(jīng),常常只是看了很多的名相,至于“理”方面,在經(jīng)文的某些緊要關頭,有些解釋的人偏偏跳過去,或者顧左右而言他,所以讀者還是不容易搞清楚,遍索無解?,F(xiàn)在我們便一起來探究一下。此外還有一點,因為這一部經(jīng)實在是太深,所以,一定是要對因緣與根基成熟的人才能講,因為這里面有很多“如來密義”,我都不輕易講,或者很少講。我曾講了一部《心經(jīng)奧義》,其中所述便是《心經(jīng)》的“密義”,此文曾在《慈云雜志》上發(fā)表過,那一部作品原本是我在康州應幾位信眾之問而講的,然后由弟子整理之后發(fā)表的?!缎慕?jīng)之密義》雖然已經(jīng)著作成文,可是那篇文字很多人說看了之后還是不很懂,所以還是須要再更詳細講解一番。因此,完整的《心經(jīng)》講解應包括兩部份:一、是顯說、二、是密說,所謂密說,亦即所謂“如來密義”——諸位不要以為顯宗就沒有“密”法,其實讓你看不出來的“密”才真是密,就好像詩人寫詩,沒有雕鑿之相,不著斧痕的那一種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若讓你一眼看來十分工巧的作品,通常都不是深刻、偉大的藝術作品;所以這部經(jīng)深就深在這里。像“相宗”——玄奘法師他最擅長的就是“法相宗”、又稱“唯識宗”——看起來令人覺得很深,事實上不見得,只不過名相很多、很繁復,一時間不容易掌握要領,然而一旦把握住了原理之后,就不難精通。而《心經(jīng)》看來簡單,其實深邃無比,與唯識學比起來,《心經(jīng)》中的名相少得很,可是義理卻十分深奧,故稱為“如來密義”。總而言之,《心經(jīng)》所闡示的東西,主要是要靠“悟”的,故其層次相當高,而受持《心經(jīng)》的難處也就在此。
  乙、正釋經(jīng)文
  一、釋經(jīng)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般若”:這兩個字念“ㄅㄛ ㄋㄨㄛˋ(bo nuò)”:老一輩的都念“ㄅㄛ ㄖㄜˇ(bo rě)”,那可說是約定俗成地把“般若”兩字念成字典上所沒有的音,而成為佛法才有的“破音字”,如果照字面以國語念應是“ㄅㄢㄖㄨㄛˋ(ban ruò)”,這就更加離梵音遠了;若是照方言念,或許更接近些,方言中我只會臺灣話,臺語中“般”字念成ㄆㄨㄚ(pua)(ㄉ(d)),“若”則讀如“熱”的音。梵文原文是(praj?a)因為中文沒有相同的音,所以勉強念成ㄖㄜˇ,已經(jīng)算是很接近的了,也有人念成ㄋㄨㄛˋ(nuò),與“諾言”的“諾”字同音,這也很接近梵文原音,但是這兩個中文音都正好只念了原音的一半,若將兩個音合在一起,(也就是將ㄖ音加以鼻音化nazalization,有如西班牙文的ESp?ol中的“?”音,或法文champagna中的“gn”音)才是完整的原音,不過比較而言,念“ㄅㄛㄋㄨㄛˋ(bo nuò)”還是比較接近,“ㄅㄛㄖㄜˇ(bo rě)”則離原音稍遠一點。
  “般若”的意思是“智慧”,然而佛法中的“般若之智”跟一般的“智慧”內涵并不一樣,而且由于“般若之智”有別于世俗的“智慧”,為了不讓人誤會或產(chǎn)生混淆,所以就直接翻譯出它的音,而不譯其義。(玄奘法師提倡且確立了佛經(jīng)漢譯的“五種不譯”的原則:一、秘密不譯,如“陀羅尼”真言咒語的字句,便只音譯,不譯其義;二、多含義不譯,如“薄伽梵”這種名詞因意義太多,不好取舍,故只音譯,不譯其義;三、此無不譯(中國沒有的東西),如“閻浮樹”;四、順古不譯,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生善不譯,如“般若”之意譯較能令人生尊重之感,而“智慧”則比較輕淺,為了令人生敬故,所以不翻其義。)世間的智慧,例如五明(聲明、工巧明、醫(yī)方明、因明、內明),種種工藝、音樂、文學、詩詞、藝術、數(shù)學、物理……等等,這些智慧可以增進世間人生活的充滿——可增進有形的或無形的、物質的或精神的:或身、或心等方面的滿足。然而“世智”因為與染污法(五欲六塵)相應,所以不能夠令人斷煩惱、得解脫。出世間的“般若之智”就是佛所自證及開示的智慧,這種智慧因“不與染法相應”,故是可以令人斷煩惱、得解脫的,所以,“般若之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所以你看,一般世間的有學問、或“有智慧”的人,不管是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乃至于哲學家、思想家,都沒有辦法斷他自己內心中的煩惱,不但不能“斷”,乃至于“降伏”其煩惱都辦不到——進而言之,歷來很多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連自己都瀕于瘋狂邊緣,苦惱無量,不能自解,乃至于自殺的都有——可是這些人都被看作是“有思想的人”或“思想家”呀!然而這些“思想家”因為沒有佛智慧,所以他們對于種種世間現(xiàn)象以及自身、自心也都看不透,因而不能超脫自心的煩惱痛苦,而且常常連自己家里的眷屬都搞不好。猶有進者,有的外道的導師或開山祖師,甚至還被自己的徒弟給出賣了,這種事情在佛法中就不會有,佛法中的祖師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誰能賣得了他——由此可知,世間人的種種智慧,不論是凡夫(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等)的智慧,或外道(各種其它宗教)的智慧,都無法斷自他的煩惱。相對的,佛法的智慧(簡稱“佛智”)便可對治我們心中的種種苦惱,使我們斷煩惱、證解脫、得菩提,這種究竟的智慧便叫“般若智”。以上簡單介紹一下“般若”跟“智慧”的不同。
  ▲“波羅蜜多”:梵文為(pāramit?。┢湟饬x為“到彼岸”,這個詞若以義譯的方式而譯成“到彼岸”,會令人覺得怪怪的,而且也容易引起許多誤解,所以古人就只翻音而不翻義而成為“波羅蜜多”。波羅蜜多、也是“度”的意思,“度”是沒有三點水的“度”,在現(xiàn)代的國文,“度”與“渡”有別,而古時這兩個字是一樣的,這在訓詁學(或“小學”)上稱“同音通假”(音同、義亦同,故可互相通用、假借稱為“同音通假”,中文中有很多這種字詞)。既然“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整個翻成中文,意義就是“智慧到彼岸”,也就是:“乘著智慧的寶筏得到彼岸”。到達什么“彼岸”呢?所謂“彼岸”即是“此岸”之對治,而“此岸”就是生死煩惱的地方,故“彼岸”就是指涅盤菩提,這只是個譬喻,表示一個修行成就的境界,并不是真正有一個“岸”。
  ▲“心經(jīng)”:這個“心”是“心要”,或是“精要”(Essence)的意思,也就是最重要的一個部份(heart—core)?!敖?jīng)”,原文叫“修多羅”(Sutra),修多羅的意義有二:一、貫串,二、契合;貫串什么呢?貫串佛所說的一切法,一切道理都把它貫串起來,才能稱為“經(jīng)”。而“契合”的意思是指“契合道理”與“契合根機”,簡言之即是“契理”與“契機”;這就是說,佛所說的經(jīng)法都有二個特性:第一,它都是契合道理的——佛不會違于道理而說法:第二,契機就是指佛所說的法,一方面既要合于道理,另一方面也要適合現(xiàn)前的聽眾之“機”與“緣”,對什么樣根機的人,就為他說什么樣的法,令他容易領解而依著修行。可是“對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法”,這之中往往會有問題產(chǎn)生,因為與不同根器的人講不同的法,對凡夫來講,便很容易產(chǎn)生前后所說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情況,然而對佛而言就不會有這種現(xiàn)象,因為佛一切所說皆是根據(jù)背后最高的道理而來,所以都不會有沖突,這就難了:一般世間的凡夫講法,如果他對甲說適合于甲的話,對乙說適合于乙的話時,這中間可能就會有所沖突,然而佛所說的法就不會有這種問題,因為講經(jīng)說法有兩大原則:一方面既要契理,另一方面又要契機,而且要兩種性質同時具備才行。所以當我們在閱讀一部經(jīng)時,經(jīng)中所開示的道理我們要知道(此即是“解理”),然而我們又必須要知道,這部經(jīng)佛是對什么樣的對象講的(此即是“知機”),因為對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說法,就好像我們寫文章也是一樣,你要先搞清楚你的讀者是什么樣的讀者,然后才能決定用什么方法去寫,才能夠令他真正的了解、接受。對“上根機”的人,你若講“下根機”的法,他會認為這太簡單了,他根本不想聽,甚或會覺得“你對我講這么簡單的東西,簡直是瞧不起我一樣”,這樣便是“不契機”,即使所講的道理沒有錯,也是不適當;至于對下根機的人,你若講上根機的法,那他根本就聽不懂,所以他也不會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更加不會受用。因此“講經(jīng)”(演說契經(jīng))時,須對什么樣根機的人講什么樣的法,以便“契機”,令他受用,但同時也要合于道理,以達“契理”,令他所解、所修皆趨向菩提,而不是只為一時的“契機”,因而信口胡言、亂扯一通的,乃至講一些與本文沒什么相干且粗俗的事、或笑話,那便有“嘩眾取寵”之過,而非講經(jīng)說法了。因為“修多羅”有此二種契合之義,故有時也翻為“契經(jīng)”。又,“經(jīng)”字,六祖惠能大師解釋作:“徑”,因為佛所說的“經(jīng)”是真正成佛、成菩提之門徑(亦即:佛經(jīng)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這個解釋非常精當。
  綜上所說,此經(jīng)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合起來而言就是:“這是一部佛所開示以大智慧令行者到達彼岸的心要之經(jīng)”。“以智慧到彼岸”的省稱即是“智度”,這就是佛法的精要!現(xiàn)在順便告訴你,佛法是修什么的呢?修學佛法是為了修智慧,因為唯有智慧才能令眾生到生死的彼岸,若沒有智慧是絕對到不了彼岸的——在佛法中若作種種修行,而不修習智慧,是可以得到世間的福報;然而“?!辈⒉荒芰钊说玫骄烤沟慕饷?,甚至也不能令人生起智慧(唯有修智慧才能生起智慧,如是因,如是果),“唯有智慧才能度煩惱、得解脫”,這就是最直捷而重要的道理了。這話說來簡單,然而卻是非常深的:你若能體悟到這其中的真義,就是有大智慧的人。龍樹菩薩為了闡釋共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經(jīng)》,而寫了一部《大智度論》,事實上,他并不是把《大般若經(jīng)》從頭到尾一個字一個字注解的,而是抽樣地把經(jīng)中重要的段落,取出一、二段或幾段,然后把它解釋一下,發(fā)揮一番,以此方式而發(fā)揮《大般若經(jīng)》的精髓。如是,菩薩以其“論述”,來發(fā)揮《大般若經(jīng)》(“大智經(jīng)”)中 “以大智慧度一切煩惱生死”的道理,故稱其論文為《大智度論》。
  以上所講經(jīng)題的意義,是依照一般“顯說”的意義來交代的,至于本經(jīng)經(jīng)題的“奧義”方面,則要等我們講到“《心經(jīng)》奧義”時再講(——以奧義而言,則其意義又不一樣,又更深入了)。
  二、釋譯者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接著講譯經(jīng)者:“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三藏”:就是經(jīng)、律、論三種佛法的寶藏。一切佛法共分為經(jīng)、律、論三種,“經(jīng)”是佛口親宣的;“律”也是佛親口所說的;但是“經(jīng)”有時也有菩薩說的,或是聲聞、大阿羅漢說的,甚至也有諸天所說的,這些經(jīng)文聚集在一起,統(tǒng)稱為“經(jīng)藏”?!奥伞眲t完全是佛所制的,除佛外,他人皆不能制律。但是也有注解律的律疏,也收集在律藏里面。另外,“論藏”中所集的“論”典就是闡揚“經(jīng)”和“律”中的道理的,因為有很多佛所說的法,我們凡夫或根器差的人不能很了解,所以后世的大菩薩就把他發(fā)揮一下,這種發(fā)揮經(jīng)藏與律藏的道理的文字,統(tǒng)稱為“論藏”。后世有些人說:“‘經(jīng)’是講定,‘律’是講戒,‘論’是講慧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為什么呢?因為佛所說的“經(jīng)”里面除了講“定”以外,當然也有“慧”,其實佛“經(jīng)”中,是什么都有:有戒、有定、有慧;若以廣義的“經(jīng)”來說,連“律”也是經(jīng),講戒律的文字稱為“戒經(jīng)”,所以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戒本中都說:“半月半月誦,戒經(jīng)中來”。再者,更嚴重的是:若說佛說的“經(jīng)”只開示“定”,而菩薩與聲聞的“論”才是處理“慧”的,這很明顯的是顛倒說。至于律藏則是專講戒律的沒有錯,但若說“論”就是專講慧學的,這就不對了,而且那樣的說法十分勉強,要強行將“經(jīng)律論”與“戒定慧”來“配對”,實在無此必要;事實上,“論”應該是發(fā)揮與闡釋“經(jīng)”與“律”二藏的。
  (復次,如上所說,若說佛說的“經(jīng)”只闡示“定學”,而菩薩與聲聞所說的“論”反而是專門闡釋“慧學”,這是一種“顛倒說”,為什么呢?因為顛倒了是非與因果。大家都知道:戒定慧三學中,戒定二學是為了智慧,戒與定可說是手段、方法,而智慧才是究竟,怎么佛所說的法變成只是“手段”,而菩薩與聲聞所說的反而變成是究竟的,這不是顛倒是什么?關于這點,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在他們的論文的一開始,都是這么說,而且唐朝三論宗的祖師吉藏大師在他的《百論疏》中,也這么說,請參閱此書,及《中觀論》、《攝大乘論》、《俱舍論》等。不知為何后世的人,要這樣違于佛與菩薩而說,乃至以訛傳訛,講經(jīng)說法的人一講到經(jīng)律論三藏,常常毫不慎思明辨地,就依樣畫葫蘆,而不知這樣會誤導眾生,乃至“非法說法”,是有很大過咎的。
  其次談三藏法師玄奘是怎么樣得到這部經(jīng)的。玄奘法師到西天求法,這個大家都知道,因為《西游記》大家都很熟。事實上,《西游記》是道教的人(吳承恩)不信佛法,寫出一部小說,來諷刺佛法的修行人與佛教的,所以把“三藏法師”寫成一個只會念咒整人、聽小話的膿包:把“悟”到“空”理的人(“悟空”)比喻成猴子;把受持“八戒”的人寫成跟豬一樣;所以不要以為《西游記》是一部佛教的書,是發(fā)揚佛法的:事實上,正好相反,它是諷刺佛法的。(所以佛教徒若演戲或園游會的時候,千萬不要演《西游記》來慶祝佛菩薩圣誕,或扮演“三藏取經(jīng)”,如是則有冒瀆神圣之過。)附及,后來又有人,為了報這“一箭之仇”,就寫了一部《封神榜》來諷刺道教,可是那樣做也沒什么意思:而且,既然學了佛,就不應該再去寫小說。
  話歸正傳。玄奘大師去西天求法,所謂“西天”就是天竺,也就是現(xiàn)在的印度。那時候要到印度,須經(jīng)過很多困難危險的地方,至于什么孫悟空、豬八戒同行,事實上根本都是沒有的、都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據(jù)玄奘大師在其傳記中所寫,他在沙漠中曾經(jīng)遇到一個老人,給他一部經(jīng),是用中文拼音的梵文本,因為那時候他還沒有學梵文,不過以中文字拼出來的梵文本,他還是能念得,只是可能尚不能解其義,(譬如說:“觀自在菩薩”,本子上就寫“阿伐羅只提濕伐洛”),老人授他這部經(jīng),叫他沿路背誦,便可以逢兇化吉。玄奘大師本來是騎馬出關的,也有許多位同志結伴而行,但后來同伴與馬都死了,他便獨自徒步而行,他走在沙漠中,沿路看到許多白骨,他沒有得吃、也沒有得喝,又餓又渴,風沙、烈日難當,接著就力竭而昏倒了?;璧怪八睦镞€一直在念著《心經(jīng)》的原文,雖不懂得經(jīng)文的意思,只是照著拼音背誦?;柽^去之后,他夢見觀世音菩薩手拿凈瓶,到他跟前,在烈日之下,他覺得好像有幾滴露水滴在他身上,不久他便悠悠醒轉,而且所有的渴與累都消失了,于是便再奮力繼續(xù)前行,終于能度過大沙漠而逃過一劫。所以他當時便發(fā)愿:學成歸國后,一定要把《心經(jīng)》翻譯成中文。而且如前所說,這一部經(jīng)是他的譯作中譯筆最好的一部。以上是一些關于玄奘法師翻譯這一部經(jīng)的因緣。據(jù)玄奘法師說:其實那位授經(jīng)給他的老人就是觀世音菩薩,因此是觀世音菩薩親手把這一部經(jīng)授給他的,所以可說是得到觀世音菩薩的親傳與特別的加持,故能譯得這么精妙,而且其風格比之于玄奘大師的其它譯作,都大不相同。以上簡述譯者。接著正釋經(jīng)文:
  壹、《心經(jīng)》顯說——第二節(jié)
  三、釋經(jīng)文
  【觀自在菩薩,】
  有人說: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事實上,依密教而言,兩者并非完全一樣,而是“異體同名”。先解釋“觀自在”,“觀”就是“看”的意思,“看”是用什么看的?是用慧眼看,而不是用凡夫的肉眼,所謂:“慧眼觀世間”,此菩薩修行時,是以慧眼觀這世間的一切法相,而得到自在,所以叫作“觀自在”。梵文叫做Avalokitesvara,你若跟老美講“觀音”(Kuan—Yin),他可能比較知道你在講什么,但你若講“Avalokitesvara”,他反而會搞得一頭霧水。
  “自在”就是“解脫”。有人學佛以后常講:“我現(xiàn)在覺得好自在!”千萬不要隨便這樣講,很容易犯了大妄語罪,都不自知,因為“自在”就是“解脫”;而且“自在”更不是“隨便”:有人以為自在就是瀟灑、隨便、“一切都不甩”——其實大謬不然!“自在”是一切舉止動靜都符合法理,不違法相、然而同時卻能超越法相,不為法縛——“符”而“不縛”:身處于其中,而不為其所縛、不為其所礙,這叫做“自在解脫”。
  “自在”有十種:
  一、命自在——即是壽命自在;亦即菩薩修行至此,已能于壽命得自在,要想隨眾生緣,而示現(xiàn)活多久,就可活多久,無有障礙。
  二、心自在——即“定自在”;亦即菩薩可于一切禪定三昧得自在,可隨心之所欲而出入任何禪定,住任何三昧,以自莊嚴,且加持眾生,無有障礙。
  三、業(yè)自在——謂菩薩于身語意三業(yè)皆得自在,隨于智慧,不隨煩惱而轉,無有障礙。
  四、資具自在——即菩薩于一切自修、教他之資糧、莊嚴具,皆能自在充滿,無有障礙。
  五、受生自在——謂菩薩于受生之時間與處所皆能自在,欲于何道受生,度彼眾生,乃至欲生何佛國土,以供養(yǎng)哪一尊如來,皆能自在而往,無有障礙。
  六、神力自在——菩薩之神通廣大無量,能隨其心之所愿,以其神通力成就不思議事,無有障礙。
  七、愿自在——菩薩于所發(fā)之大愿,皆能自在成就,無有障礙。
  八、解自在——謂菩薩已得勝解成就,善能演說種種妙法,化度有情,無有障礙。
  九、法自在——菩薩于一切法皆得通達證悟,無有障礙。
  十、智自在——菩薩之智慧具足,于一念中能現(xiàn)如來之十力、四無所畏,乃至示現(xiàn)成等正覺,無有障礙。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二)
  觀自在菩薩的“自在”,具體而言,就是指這十種“自在”之義:譬如說:受生自在,他要生在那里就生在那里;要生在那一國就生在那一國;要什么時候出生就什么時候出生。你說你已“自在”了,有沒有辦法如此?生死自在、乃至以神力自在所現(xiàn)的化身自在——要化一個就化一個;要化二個就化二個;要化一百萬個就化一百萬個;要化到那里就化到那里;來去自如。有沒有辦法如此?這比神足通的法力還更高得太多——簡言之,這十種自在是十地及等覺、妙覺的境界。所以,自今起不要再隨便講:“我現(xiàn)在覺得好自在”也不要隨便說某人(不論他是法師或居士)已經(jīng)“生死自在”了。
  再者,“觀自在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差別在于:“觀自在”是所謂的“自受用身”,而“觀世音菩薩”則是“他受用身”,亦即是應化身。觀世音是“尋聲救苦”之義,亦即是“觀世界的音聲而去度脫眾生”之義。譬如,《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如果有人在苦難之中稱念觀世音菩薩之名,他一定會去救你,當然你必須以至誠心稱念圣名,而不能有一點點疑心。我有一個朋友,很喜歡游泳,他在十幾歲時,有一次到新店溪游泳,忽然被漩渦卷到水中去,他很努力想要游出漩渦,可是根本辦不到,只覺身體一直在往下沉,他想:“這下子死定了!”接著,就在幾秒鐘之內,他很快地把他短短的一生中重要的事,幾乎全都回憶過一次——這時不知為什么、他忽然想到他祖母常叫他念觀世音菩薩這件事,于是他就這樣想:既然我現(xiàn)在就要死了,不如念念觀世音菩薩,死后到觀世音菩薩那里去,也好;接著就不省人事了。過一陣子,醒來的時候,發(fā)覺自己并沒有死,躺在河邊沙灘上,他一回想,便覺得:“觀世音菩薩來救了我!”這就是“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會化三十二種應身(應化身),這是菩薩的“他受用身”(他人可以受用之變化身)。而“觀自在”則是“自受用身”,亦即菩薩以智慧觀察、照了世間一切法相,而得自在,這是他自己本身得到自在,只有他自己能受用,他人無法分享,故“觀自在”是菩薩的“自受用法身”。譬如你若得禪定,你在禪定中所得到的法樂,只有你自己能受用,他人絕對受用不到,所以是你“自受用”:以上是講“觀自在菩薩”之義。至于“觀世音菩薩”則是觀世間的音聲而去救苦,因此“觀世音菩薩”即是此菩薩的“他受用身”;亦即,受用的人是誰呢?受用的人是其它眾生,不是觀世音菩薩本身!我們換成另一種名詞你就能比較了解:“觀自在菩薩”可說是此菩薩的“法身”(“法身菩薩”自受法樂),而“觀世音菩薩”則是此菩薩的“應化身”(“應化身菩薩”為應于眾生之心、愿、機、緣而化現(xiàn),令眾生離苦得樂),又如:釋迦牟尼佛是佛之“應化身”,而他的法身叫做“毘盧遮那佛”(又譯作“大日如來”);因此“毘盧遮那佛”是此佛之“自受用身”,而“釋迦牟尼佛”則是此佛之“他受用身”,亦即是應化身,(“應身”與“化身”或“應化身”意義皆同,即“應眾生之所求而化現(xiàn)之身”)?;矸鹚v的法為:四圣諦、八正道、六波羅蜜、十二因緣……等等這些法,令我們受用,所以他是應我們眾生的因緣、根機而來的,故叫“應化身”。而法身佛所講的法,則是佛所自行的境界,皆是無上之法,顯教中如《楞伽經(jīng)》,密教中如《大日經(jīng)》、《金剛頂經(jīng)》等,皆是佛所自住之境界。再則,觀世音菩薩,古代還有一種譯法叫做“光世音菩薩”,也是一樣的意思?!肮狻笔且灾茄壑饷髡樟酥x。
  再者,“觀世音”是“觀世間之音聲”,為什么“音聲”是用“觀”的,而不是用“聞”的?因為一、菩薩已達六根圓通,已能六根互用;二、用耳聞聲,乃是凡夫之六識境界。又,六塵之中,觀世音為何選擇聲塵來修?為何不選色、或香、味等?一、音聲功德最大,障礙最小,詳如《俱舍論》中及《楞嚴經(jīng)》中說。二、音聲最接近于意義,也最能表達意義——故音聲是傳達訊息最重要的工具。三、音樂為音聲之藝術,是一切藝術中最抽象的形式,卻最能感動人心。故音聲對凡夫而言,無所不在:生活、求知、傳達、智慧、感情、育、樂等,都要靠音聲,所以菩薩以音聲修法,以音聲度眾生,具有無量方便。
  “觀自在菩薩”的“菩薩”二字是什么意思呢?菩薩的原文是“菩提薩埵”,(Bodhisattva),“菩提”是“覺”或“覺悟”之義,“薩埵”的意思是“有情”,合起來就是“覺有情”,這有三個意義:一、正在求覺的有情,二、已經(jīng)覺了的有情,三、能令他人覺悟的有情,都叫做“菩提薩埵”。這以英文來講,就是:第一種等于是“進行式”的(現(xiàn)在分詞enlightening)——“正在求覺”的有情;第二種是“完成式”的(過去分詞enlightened)——“已經(jīng)覺悟”的有情(覺悟有程度之別,在此并非指完全開悟的“大徹大悟”);第三種的“覺”則是“及物動詞”(不定詞to enlighten)——“令人覺悟”。這三種意義合起來,簡單一句話,就是一般所說的“上求下化”的人;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這樣的人叫做“覺有情”,即是“菩提薩埵”。中國人很會省略,把“提”跟“埵”兩字省略掉,便成“菩薩”,這就是中國版的“菩提薩埵”,但是這個“漢化”后的名詞,印度人是一定聽不懂的?!捌兴_”古代還有翻譯成“大道心有情”的,因為他是已經(jīng)發(fā)了廣大的道心、大菩提心的有情。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即修行,這里特指心行,在內心里修行,也就是作禪觀。因為坐禪、打坐時是用心在觀,所以叫“心行”?!吧睢?,是很深入之義。菩薩很深入的修行,所以叫做“行深”,而不是很膚淺、表面的?!靶猩畎闳舨_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頓悟:“正當他在很深的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就在那一剎那,當下他即照見了五蘊皆空——就頓時悟了五蘊皆空之義?!痹诖?,最重要的是那“深”字,而“時”字也是很重要的,就是“當下”之義?!罢找姟保窃趺凑盏哪??是用智眼照的。智眼就好像一把手電筒,你若在一個暗室里面,拿著手電筒一照,整個室內便都可看得一清二楚;或者好有一比,你若拿手電筒到防空洞里面一照,那防空洞里就都看得清清楚楚了。防空洞里面都是很潮濕,本來還有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如老鼠、蟑螂、蝙蝠、蟋蟀、螞蟻、娛蚣等,你這么一照,那些動物、昆蟲都會跑掉;你以這樣的譬喻去觀想,便略知“照見”的意義:那“防空洞”比如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因無“智慧之日”照射,所以長年(累劫)黑暗、陰濕、臟亂;這黑暗、陰濕、臟亂比如我們長時不了自心、糊里糊涂、無明覆蓋、心地不凈、惡念垢穢充斥,里面因此藏匿、長養(yǎng)了種種煩惱垢穢,有如防空洞藏匿了老鼠、蟑螂、娛蚣等,這些老鼠、蟑螂等,就比如我們心中的煩惱,他們只有在陰暗無明的地方才能藏身,才能滋長。一旦有一天,行者得了慧眼,而以慧眼的智慧之光一照,這些煩惱垢穢便會無所遁形,頓時走避,剎時間消逝無蹤,因為煩惱怕見光——智慧之光,這就是所謂上智利根大菩薩的“頓斷煩惱”。
  照見“五蘊”,什么是“五蘊”呢?“五蘊”換言之就是“身心”,“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 “蘊”是蘊集、積集(集合)之義;我們眾生把此身看作“一個”東西,且覺得這個東西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金剛經(jīng)》里面稱為“一合相”,就是“一大集合、不可分割”之義。然而佛以智眼照了,觀此身并非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而是可以分析的,最簡單的分法,即是分成“身”與“心”二者。身心再細分,就是“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此中所說的“色”就是“身”,其它四蘊就是“心”。身心或五蘊合在一起就是“我”,或“我相”(我的相狀、相貌)。上一次我回來美國的時候,在飛機上,碰到一位淡江大學的講師,坐在我旁邊,他放棄了已當了五年多的大學教職,要來美國留學。他跟我聊了起來,他說:“我覺得我們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肯定自我?!边@是很流行、“很有思想”的一種說法。我說:“好??!那你怎么界定‘自我’呢?”所以,我們一般眾生都是這樣子:迷迷糊糊、模模糊糊、甚至對于我們最親切的“我”字,也只有一個很模糊的印象或概念,然而一般只要提到“自我”這個詞,都會覺得好莊嚴、好神圣,若說“肯定自我”,則更有如“大憲章”一樣,凜然不可侵犯。不過你若問:“什么是自‘我’?”他卻又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了!那時我就問那位講師說:“你所說的‘我’是指‘身’呢?還是指‘心’呢?還是“身心”兩者合在一起呢?若指‘身’的話,身——念念都在變,無常??!若是指‘心’而言,而心更是無常迅速,剎那不住,在這兩者中間,你實在找不到一個實體。你所說的‘我’,若是指身與心合在一起而言;既然身與心分別都是無常迅速的,則兩個無常念念變遷的東西合在一起,還是無?!粫疅o常’加‘無?!扔谟谐?。須是‘有常’,才有實體可得,既是念念無常,便無實體可得。所以,在身、或心,或身心合在一起,這三者中遍求,實無一個實體可得,亦無一個‘我’可得,因為都念念不住的緣故?!薄P于這點,等一下再詳細講,因為這跟“五蘊皆空”有關系——事實上,那時我是用另一種語言在跟他講“五蘊皆空”之義,雖然他并沒有能夠聽得出來,不過也結了一個法緣。
  關于“一合相”,在此再作一個譬喻:在美國差不多每個人都開車,但并非每個人都對車子很有研究,至少對我來講,那就只是一輛車:引擎蓋打開來,都是機器,我也搞不清那一個機件是干什么的;那一部份壞了,我也弄不清楚,反正車就是車——“車”對我來講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是“不可分割”的,里面的詳細區(qū)分,我實在不清楚,我只有一個模糊的、抽象的總概念:“車”。然而,車對于一個修車匠(Technician)來講,便不是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很“具體”的東西,并且是很確實的,甚至好像是個活的、有生命的東西一樣。對他而言,車子的那一個部份是做什么用的,都清清楚楚,因此他將引擎蓋打開來,那一個是引擎,那一個是分電盤,那一個是發(fā)電機……都一目了然;若有一個部位聲音不對,他一聽就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但是,對一般人來講,大概都沒什么差別。至于我們對于自己此身這部“大機器”——這一輛“肉車”——也是一樣,我們也是模模糊糊的,搞不清楚它各部位在那里,究竟如何運作——惟有以佛慧來觀察,方能對此身心有深入的了解。以佛慧觀察,知此身并非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不但如此,而且還可以清清楚楚地分別、了知身心二者之差別與關連,甚至于知道,以作用來看,此“心”又可分析成“受、想、行、識”四大部分,再進一步則可分為“八識”,乃至分成“五位百法”中所陳述的八種心王、五十一種心所法、及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等。因此凡夫所謂的“我”字,實在可以分成“色”(身)、“心”二法,亦即是物質與精神兩大“集合”,再詳細則可分成五大集合(五蘊);身就是“色蘊”,色蘊又可分為四大及六根;心則可以分成“受、想、行、識”四蘊等,如上所說。為什么把“心”分成四蘊呢?因為心的作用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這四種;事實上,心的“本體”是“識蘊”,“受、想、行”三蘊是心的“用”(作用),而且進而言之,心的各種作用里面,對我們凡夫來講,最親切最親切的莫過于“受”(感受):因為有“受”,所以才有苦、有樂;如果沒有受,就沒有苦樂可言;若能達到?jīng)]有苦樂的話,就得到解脫了——也不用解脫了。因為既然沒有苦樂,解脫什么?所以在一切心行(心的作用)中,“受”最重要。我們眾生這樣一輩子苦苦追求,為的是什么呢?就是為了所謂“追求快樂”,一般小老百姓追求快樂,甚至美國憲法也制定“人人皆有追求快樂的自由”;乃至希臘史多噶派(Stoic)的哲學家亦云:“快樂是最大的善”;甚至在佛法中,所謂的“離苦得樂”,還是講追求快樂,不過佛所說的“快樂”,與世間凡夫及外道所說的“快樂”,名雖同、而義不同;佛所說的快樂是指“涅盤樂”與“菩提樂”,而非吃飯樂、睡覺樂、玩耍樂等等會無常變壞的樂。因為有“受”(Perception)的關系,所以就有種種感受?!笆堋笨煞肿魅N: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故佛法是很微妙、精細的,也是最繁復的,你要多繁復就有多繁復,繁復到把你層層套住,令你跑不掉。“苦受”是什么呢?違逆于情的叫做苦受,某種感受若違背你的心意,就會起一種“苦受”;順于你的欲意的,我們就稱為樂(樂受):還有一種中性的(Neutral)受,是不苦不樂受,又翻成“舍受”,就是有一種感受,并不是苦、也不是樂,謂之“不苦不樂受”。凡夫人為了得到種種“受”(為我所“消受”),所以有種種追求,而此“受”是怎么來的呢?“受”是由“想”而來的——經(jīng)云:“一切‘受’皆由‘想’生”: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之下,你若起“苦想”,就會得到苦受;若起“樂想”,就會得到樂受,所以,“一切受皆由想生”,故“受”是由“想”中來的。譬如:一幅畫,我看了,我想:“嗯!這畫看起來令人覺得很愉快”,若生這種“樂想”,我就會有“樂的感受”,故是由此“樂想”而得“樂受”。又有一種情境,我覺得很苦,譬如:以前我喜歡音樂,乃至于也喜歡某些Rock and Roll(搖滾樂)(有一些,不是全部的)——以前當我聽到那些音樂的時候,就會起一種“樂想”,覺得很快樂,可是我現(xiàn)在如果聽到Rock and Roll的話,只覺得很吵而已,而起一種“苦想”,苦想就會生出一種苦受:同樣是Rock and Roll,我可以生“苦想”,從而生出苦受;也可以生“樂想”,因而生樂受——對于同一件事,而有如是差別的感受,可見“受”是由“想”而來。甚至不只是Rock and Roll而已,幾乎所有的音樂我以前都很喜歡,以前因為喜歡,所以就生種種歡喜之想,生種種“樂想”,因而就得到種種樂受;有時候,我也會聽到音樂時不理它,因此那音樂對我來講,就沒有什么苦樂可言,所以就生“不苦不樂受”。其次,即使你再怎么喜歡音樂,如果你在靜坐的時候,隔壁彈鋼琴,彈得很大聲,那時,那琴聲對你而言,也會變成一種苦!所以一切受皆由想生,而“想”又是怎么生的?一切“想”皆由“行”生。
  “行”是什么?行就是心行(Mental Operation Functioning),一切“心所行”都叫做“行”,換句話說,一切“心的作用”都叫做“行”,我們前面說過:受蘊、想蘊、行蘊三者都是心(或心體)之“用”,然而事實上,一切“心的作用”只要一個“行”字就可全部代表了,一切“心行”都完全包括在這里面,因此嚴格來講,五蘊中的心法應該只要“行蘊”和“識蘊”兩個蘊就夠涵蓋了,“識”是心之“體”,“行”是心之“用”,“識”與“行”已完全包含了心的體與用,然而為什么又要特別標出“受”與“想”而成為五蘊呢?因為“受”和“想”從世間法(俗諦)中來看,跟我們眾生日常生活最有關系,也是在凡夫眾生累劫生死流轉中,具有樞要的地位;從出世間法(真諦)中來看,“受”與“想”也跟我們的修行、出生死、得解脫最有關系。其實五位百法中,所有的心法,除了“識”以外,全部都包括在這“行蘊”里面,行蘊還可分為“心相應行法”和“心不相應行法”——而事實上,“心相應行”與“心不相應行”也都是“行”蘊所攝,所以也都是心的作用?,F(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剛才發(fā)的講義五位百法表,你若真正想要了解所謂“五蘊”,一定要明了這五位百法;換句話說,如果你不了解這百法,就無法真正了解“五蘊”。
  我當初在用功的時候,就為了解決“色受想行識”中的這個“行”字,追求得好苦,到處找資料,到處查,到處問,都追索不出個所以然來,菩薩慈悲,后來總算讓我搞清楚了?!拔逦话俜ā笔鞘裁茨??五位百法乃“一切法也”——一切“世間”以及“出世間”的法,總稱為“一切法”。而“一切法”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法”也就是世間法,“無為法”就是所謂的出世間法。世間的有為法包括: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應法。
  一、心法——指八識。我們這個心體可分成八個區(qū)域、或八種作用與層次,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是感官的,由其觀之作用而生出識別,便成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種識稱為“前五識”。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是“末那識”、第八識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最終的心體——由此最根本的心體出生“前七識”(又稱“七轉識”)。所謂的“心法”也就是“心識”(心體),又稱為“心王”。
  五位百法
  一、心法(8)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有為
  法
  一
  切
  法
  二、心所
  有法(51)
 ?、北樾校?)——作意、觸、受、想、思
 ?、矂e境(5)——欲、勝解、念、定、慧
  ⒊善(11)——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
  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礋溃?)——貪、瞋、癡、慢、疑、惡見
  ⒌隨煩惱(20)——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
  憍、無慚、無愧、掉舉、昏忱、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恫欢ǎ?)——悔、睡、尋、伺
  三、色法
 ?。?1)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四、心不
  相應行法
 ?。?4)
  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
  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shù)、和合性、
  不和合性
  五、無為法
 ?。?)
  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
  無為法
  【注】本表“心所有法”之次序系根據(jù)《唯識三十論》及《成唯識論》。
  二、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種,這些法是“屬于”(belonging to)“心法”的,所以才叫作“心所有法”;為什么說是“屬于”(belonging to)呢?因為這些法是屬于“心體的”作用,故稱“心所有”,例如“光”是屬于“燈”體的作用而稱為“燈光”(或“燈之光”)一樣。我們若用五蘊來表示“五位”,則:心法就是“識蘊”,心所有法就是“行蘊”,色法就是“色蘊”,心不相應行法也是“行蘊”;而“受”與“想”是在心所有法的第一項“遍行”——“觸、作意、受、想、思”里面,因此可知“受”與“想”二蘊也是屬于“心所有法的”,所以也是“行蘊”所攝。雖然在“五位百法”里面你找不到“行蘊”這個詞(因為“五蘊”與“百法”是兩種不同的分類),而其實“行蘊”就是包括了第二項的“心所有法”與第四項的“心不相應行法”,也就是五十一法加上二十四法總共七十五法,這整個都是行蘊,五蘊中的“識蘊”是百法中的第一項“心法”,受蘊及想蘊是“行蘊”下面的一個“小法”而已——它雖然小,可是,它影響眾生的“生死”與“涅盤”卻是舉足輕重的,因為眾生貪愛虛妄的感受,所以會有種種追求:追求眼根的樂“受”,追求耳根的樂“受”,追求鼻根、舌根的樂“受”,以及追求身根的樂“受”,由于追求種種的覺“受”,故有生死輪回——所以“受”即是造成眾生生死之主因。“受”雖然是造成眾生生死之主因,可是它在整個心行中,已經(jīng)是在末端了,故也是屬于“果”;那么,我們將末求本,來推究一下:這個“果”之前的“因”是什么呢?“受”的上面就是“想”——“受”由“想”生。而“想”是怎么來的呢?“想”是屬于“行”(心行)的,亦即是行蘊。這么一看就知道,“五位百法”其實就是比較詳細地闡發(fā)與分析“五蘊”的。有一部論典叫《大乘廣五蘊論》,里面就是以五蘊來講解“百法”,很值得研讀。那什么叫“百法”呢?百法就是《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千多種法,世親菩薩把它簡化成一百法,就是這五位百法:因為一千多法對一般凡夫來講,實在是太多了,不容易解、悟、受持。我們現(xiàn)在末法時代,大家都求生凈土,求生凈土干什么呢?經(jīng)中說:花開見佛“悟無生”的時候,就能證得“百法明門”,也就是:那時候就能真正悟了百法。此外,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悟了百法:你可以求生兜率凈土,去親近彌勒菩薩,請他老人家教你五位百法,兜率凈土比較近一點,不過有的人又害怕,因為兜率凈土是在我們娑婆世界里的六欲天中,離這么近,而且將來還要再下來,太麻煩也太危險了,干脆就去西方凈土比較好,遠一點——要留學的話,就干脆跑遠一點。
  我們現(xiàn)在再把“五蘊”簡單復習一下:我們凡夫所見到的人的“人相”或我的“我相”,若用佛智把它判別一下,就分成身心兩個成分,亦即是精神與物質兩部分,這兩大集合又可分成五大集合——色、受、想、行、識。而“色”或“身”又可分成“眼、耳、鼻、舌、身”五根。為什么這五根之身只說一個“色”字呢?因為,比較而言,要度這個“身”比較容易,要度這個“心”比較困難;“心”之所以比較不好度,因為第一、萬法由心造,心是生死之本;第二心比較復雜、微妙,所以佛就以其智慧把這個“心”再分析得更細微、更清楚一點,比較容易修治它。
  【照見五蘊皆空,】
  “空”字梵文是(Sunyata)(舜若多),這個字可以說是佛法里面最難解的一個字,早課的“楞嚴偈”里,“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此“舜若多性”就是“空性”。什么叫做“舜若多”呢?我們中文把它翻成“空”,是一種方便的譯法,事實上,應該把“空”字當作一個“專有名詞”,它有特殊的意義,千萬不要把它當“普通名詞”作“空蕩蕩”的意思來解,若把“空”字翻成英文的Emptiness的話,老美跟老英準會莫名其妙,絕對不能翻成Empty或Emptiness;若翻成“Void”,還比較類近。再說,什么叫做“空”呢?“空”的全義應是“無自性空”或“無自性”、或者“空無自性”都可以——“空”其實就是“無自性”的代表或省稱。又,什么叫“無自性”呢?無自性即是“無我性”。希臘原子論哲學家德膜克里特斯(Democritus)曾說:“當我把我的右腳伸到河里面去,然后抽出來,再放進去的時候,第二次放進去的那只腳,已經(jīng)不是前面的那只腳;第二次放進去的河水,也已不是同樣的河水?!边@跟佛法所說的“一切法剎那剎那變滅”相近。我們剛剛講我在飛機上跟那位準留學生的談話中,我曾說:“你說要肯定自我,那‘自我’的‘我’字,你是指‘身’,還是‘心’呢?”如果是指“身”,則你說要“肯定自我”,便是要肯定這個“身”——然而此“身”有什么好肯定的呢?因為它已經(jīng)在這里了,肯定是在這里了,還要肯定什么?不須再肯定;頭上安頭,床上架床——這是禪宗頓法的論辨。再從一般佛法來論:你實在沒有辦法肯定這個身,因為此身是由一些物質所構成的,其中的電子、質子、中子每一秒鐘都在跑動、都在變化,因此你無法令它“定”住不動,甚至在極短的一剎那中,叫它“定”住不動——Stop!,或Wait a minute!——都辦不到。如果真能令它們停在那里一下下,縱使只有剎那頃,你便有辦法“抓”得住它(Catch it),而可以指陳出來:“諾,你看!這個就是‘我’的‘身相’?!薄驗椤拔蚁唷笨梢苑譃椤吧硐唷迸c“心相”兩種:但它一定要定住不動,才能夠抓得住,也才能指陳(indicate)出來——然而正當你在指陳說:“這就是‘我’”的那一剎那,那個“我”已經(jīng)又變了,又與你原先所指陳的“相”不一樣了,你原先指陳的那個“我相”,早已不在了,所以你實在沒辦法在任何一剎那中指出說:“這一個就是‘我’!”再者,你若說:“這一個就是‘我’?!本o接著它就變了樣,原先的“我”,不見了,卻出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我”,如此就變成好像有兩個“我”(過去那一剎那的“我”,與當下現(xiàn)前的“我”),乃至有三個“我”(再加未來之“我”),或無數(shù)個“我”,甚至每一剎那都各有一個“我相”,所以你若要“肯定自我”,到底要肯定哪一個“我”?因此從“我”的“身相”來看,你實在無法肯定它。以上是談“我”的“身相”。
  至于“心相”也是一樣,我的“心相”也實在無從肯定。凡夫之心,剎那剎那變滅不定。同上述之理,你可以指陳出說:“這就是我的心相”嗎?你實在無法把它固定下來,而指陳說:“這就是‘我’的‘心相’”,因為正當你如是指陳的時候,那一剎那又過去了,心相也隨之而變。綜上所述,也就是說:“‘身相’和‘心相’兩者,沒有一個固定的自體(Entity)——沒有一個固定的實體可得?!币驗樯砼c心都沒有一個固定的、不動的、不壞的“自體”可得——這一種狀態(tài),佛便把它稱為“空”,故“空”又可稱為“無自性”或“無自性空”。既然找不出身相的“自性”,那么我們的“身相”(或“我相”)到底是什么屬性?心相也是一樣,到底是什么屬性?如果我們更進一步說:是“性惡”呢?還是“性善”呢?或是“可善可惡”?或是“不善不惡”?或是“亦善亦惡”?或是以上皆是?或是以上皆非?如果以佛的智慧來看,這些都是“言說戲論”,因為“自性”無有定相。正如法國啟蒙主義的盧梭,他在他的自傳懺悔錄中自述說:“我慷慨起來的時候,我??梢粩S干金;但如果我小氣起來的時候,我會變成一毛不拔……”等等。其實人的個性中,就是有很多自相沖突的品質,這些品質?;ハ鄾_突、自相矛盾,顯得十分紛亂、茫無頭緒可尋,所以很難講那個人是絕對什么樣子的人,實在沒有辦法定說,故性善、性惡,乃至于唯心論、唯物論、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等等論說,以佛眼觀之,也都是凡夫的言說戲論,佛法里面知道根本不須去辯論這些問題——為什么?因為你怎么講都可以;你不那么講也可以——都沒關系;因為都與事實的真相無關,都是愚夫妄想分別,攀緣附會,依于無始言說戲論習氣,而產(chǎn)生如是等種種戲論言說。所以,凡夫辯得口沫橫飛,即使你辯贏了,也絲毫無助益于降伏你自心中的一點點煩惱,或得生死解脫!所以,綜上所說“身”“心”二法,乃至于世間一切法,都沒有自性可得,因為一切“性”都是由“想”而成,然而眾生之“想”,念念不定,故其性亦如是,無有定性。
  其次,“空性”是指什么?是指一切法都沒有一個“自性”可說,乃至于世間的一切學說(如性善說、性惡說、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唯心論、唯物論、原子論等),也都是由于心行中的“想蘊”造成的,因此也是無自性的。若某事、某物沒有一個固定的性質可以指陳或確說,我們便把這種“性”叫作“空性”,這是一般所講的空性。還有,佛為什么開示這種空性呢?你要曉得,佛說“一切法”是為了要度“一切心”,為了要度眾生,他不是沒有緣故而說的,他也不是為了要炫耀說:“我很會說話,我辯才無礙。”也不是要故作驚人之語,讓你欽佩他,不是這樣子的。佛之所以開示“空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眾生從無始來,心里都執(zhí)著每一樣東西都有個自性,因此而不得解脫,例如:“我”有一個“我性”,“悟”有一個“悟性”,每一樣東西我們都執(zhí)著它有一個“性”質,但是以佛智來看,這些物之“性”實在都不是彼物本身所有的,而都是我們眾生依心想而賦予它們的,因此,此“性”實是在于我們自心,而不在于物。再者,我們由心想而賦予種種物性后,又更進一步于外執(zhí)著此“性”、于內執(zhí)著此“想”,故由一事而進一步成為內外雙重系縛。因此可知所謂“性”實是自心妄現(xiàn),故須了達一切法實無一個固定的自性可得——請注意“可得”這兩個字,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自性可得,所以就不去“得”,不去得就不會去執(zhí)著,不去執(zhí)著就會放手,放手就得輕松,放手輕松以后,如果是已達大菩薩果位者,就立刻能任運自在,也就自在無礙,達“自他”、“物我”都沒有障礙的境界。故佛之所以說“空性”,不是沒有因緣而說的——是為了令眾生悟法性、證解脫而說的。
  另外,“空”是相對于“有”的。因此,在比較低的層次來講,“空”是屬于“對治門”,以其為對治“有”之病,對治眾生對種種境界(“有”)的貪著。這不單是對凡夫眾生而言,乃至也可對治二乘行人對于涅盤與禪寂的貪著。因為我們眾生執(zhí)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界都是有自性可得,故貪取其“性”,而二乘則執(zhí)著涅盤的寂靜之性,而貪取之。這里所說的“可得”是什么?是指“可讓我受用”,因為肯定這“色聲香味觸法”具有自體性,因為有自體性,故我可以取得到;我在取得而且受用之后,便生一種感受,而且那個“感受”我確定也一樣是有自性可得,不管是苦受、樂受都是有自性可得。若能信解了達佛所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就不會去貪取任何物、及貪取任何受。然而眾生,都不能見此“無自性”之空性,故不離貪著,若離六塵貪著,即離凡夫位,而入賢圣流。然而并非圣賢就能完全離一切貪著,因為像二乘之人,他離了“色聲香味觸”等世間的貪著以后,卻又執(zhí)著有涅盤可得,因此涅盤也變成有自性;因為有自性,涅盤就好像變成了一樣東西,是可以取得的一樣,因此二乘人才會取著涅盤。唯有大乘菩薩的智慧方能照見,連涅盤亦無自性可得,故連涅盤亦不住,是故“不取生死,不住涅盤”就是大菩薩的境界?!缎慕?jīng)》是大菩薩的法門,乃至于諸佛成佛也是依此法門,其道理在此。
  壹、心經(jīng)顯說——第三節(jié)
  【度一切苦厄?!?br />   “度”與“渡”同音同義;度過、度脫之義。不過這只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譬如你劃船,從此岸渡到彼岸一樣,也就是橫渡(Traverse)的意思,它的抽象意義就是“超越”(Tranecend)。如此說來,“度一切苦厄”,就是超越一切苦厄。
  “苦厄”代表一切苦,“厄”是指災難,什么是災難呢?
  一、最大的災難就是生死輪回。
  二、其次有“九橫”,此為種種橫死,都是災難?!端帋熃?jīng)》中即講有此九橫。
  三、佛法中又有“八難”。
  現(xiàn)在首先講“苦”,苦有二大類:一類是八苦,一類是三苦?!鞍丝唷本褪牵荷唷⒗峡?、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以下解釋“八苦”:
  1、生苦
  “生”是一種苦,但是我們眾生通常都把生當作是一種“快樂”,所以佛說:“眾生顛倒”,以苦為樂,即是此義。“生”有什么苦呢?生人家的人(母親)很苦,被生的嬰兒也很苦。母親之苦顯而易見:十月懷胎、害喜、行動不便……等,還有,須多吃營養(yǎng)品,一個人要吃兩個人受用的份量,所以就很累?。∷?、坐、臥、都諸多不便。還有,母親最苦的時候是臨盆之苦,也不知道會死還是會活,尤其是以前,難產(chǎn)很多,即使現(xiàn)在還是有難產(chǎn)之事。再者,母親很擔心孩子生出來時,能不能五官完整、四肢俱全?以前的人,孩子剛一出生,母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檢查看他二十個指頭是不是都完整的?看有沒有兔唇?眼睛、鼻子、耳朵……六根有沒有俱全?很害怕缺了一兩件,故“生”人者是很苦的。其次,依科學家的實驗與統(tǒng)計,人的“痛”感,若依最高為十級來講,則分娩時的“產(chǎn)痛”是十級的痛,其它的痛受的強度,都沒有這么大——人間唯有生產(chǎn)最痛!至于被生的孩子有什么苦?若不是佛開示,我們都不會有此智慧了解到——孩子實在很苦:十個月被關禁閉,昏天暗地的,“氣候”又陰濕,又悶熱;母親如果是沒有什么特殊嗜好的人,則還好,如果是有特殊嗜好的,如喝酒、抽煙……那可慘了:胎兒天天抽二手煙,喝二手酒、不抽也要嗆、不喝也會醉:母親醉熏熏,他也跟著醉,至于如果母親常吸大麻、吃麻醉劑、或鎮(zhèn)定劑,胎兒就倒霉了。還有,母親如果喝滾燙的東西時,佛云:此時胎兒有如在熱地獄里一樣;母親如果喝冰冷的東西的時候,胎兒便有若身在寒冰地獄一般。母親如果走動稍快時,胎兒就像受到地震一樣。還有,最嚴重的是,有的人懷了孕以后還行房,佛說,那時胎兒有如萬針穿身一般痛苦!所以如果是佛教徒的話,應該懷了孕以后,以慈悲故,就不要再行房!懷孕以后不行房的好處,以下是我在家時的一位同修的親身經(jīng)歷:那時我住在達拉斯(美國德州之大城),有一位同修女眾,她很信佛,而且非常篤信佛所教示的“孕后不行房”這一條開示,她并且常誦《地藏經(jīng)》。她說她到了要分娩之前的十分鐘,才從停車場悠哉游哉地走進醫(yī)院,進了病房才躺下來三分鐘后,孩子就生出來了,她說:“好像大個便一樣,一點痛苦都沒有”。而且生出來的時候,醫(yī)生好訝異地說:“這孩子怎么這樣干凈?。 币驗橐话愫⒆觿偵鰜頃r,都是血肉模糊,亂七八糟,很難看,而且全身表皮都是皺巴巴的;然而那個孩子就不是這樣,身上一點血塊都沒有,并且皮膚光潤光潤的,這就是因為她沒有行房,所以沒把孩子的環(huán)境污染了,孩子的本身也沒被糟蹋折磨。至于生產(chǎn)的過程很快,而且母子都沒有經(jīng)歷什么痛苦,就生下來,這一點是跟誦《地藏經(jīng)》有關系。生的時候母親固然痛苦,孩子也很痛苦!他要從一個很窄的門——比他的頭、身體都窄的門——擠出來,那是比在臺灣考大學還要難。孩子出來以后,會哭一聲,有些哲學家就講了很多原因;而佛說那是因為溫度不對,母體體內很熱,而外面空氣較冷,孩子一出來驟然碰到冷空氣很難過,他沒有辦法表達,就只有哭了。所以應知,“生”實是一個巨大的苦難,其中毫無樂趣可言,而我們眾生顛倒,卻一直把生當作一種快樂,還拼命地慶祝、恭喜!每年還要辦慶生會,慶祝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殊不知那一刻才是生死大難的時候。有一些不信佛的人猶能知生日那一天是“母難日”,其實應是“母子受難日”,所以,那一天其實應該好好的在佛前懺悔,誦經(jīng)禮佛,作如是念:“我怎么這么糟糕,又來了?!惫誓且惶觳灰I大蛋糕,更不要吃豬腳面線,應該是要難過的,而不是大肆歡慶的,因此佛教徒不應作慶生會,反而應該好好受持八關齋戒一天,好好的禁語、禁足,修行一整天,看看能不能早點離生死苦,證得佛果菩提,這樣才是佛弟子,受持佛法。
  2、老苦
  以上談“生”苦。接下來談“老苦”。老,是件很苦的事,這沒問題,很容易了解。老了以后,身體衰弱,多病,因為這部機器用了幾十年,也磨得差不多了;老了,“身”衰退了,“心”也因為積的業(yè)障太多了,所以便有所謂記憶力減退等等的現(xiàn)象,其實那根本不是記憶力減退,是因為里面的垃圾(業(yè))太多了,所以運轉不靈光,而且新的東西都灌不進去了,所以學新東西比較慢;凡夫之人不解,便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記憶力減退”。然而如果是念佛的人,就不會有這種問題。尤其現(xiàn)在有很多所謂的“老人癡呆癥”,精勤念佛、修行佛法的人就不會犯老人癡呆癥。因為念佛可以消業(yè)障,故心中的“業(yè)”不會積得那么多,不會多到遮蓋心中之明,令人變成癡呆,甚至也不會變成“老蕃”。事實證明,大多數(shù)念佛的老人家,常常都能一直保持耳聰目明。所以依我所知,唯一可以避免老人癡呆癥的方法,就是念佛、學佛。再者,如果經(jīng)常拜佛的話,筋骨也不會老化:人老化時最明顯的征狀,就是膝蓋及腰骨彎不下去:而拜佛一定要彎腰,也要彎膝蓋,所以拜佛之人骨頭關節(jié)不易老化——拜佛的老人家,雖然年紀大了,也仍筋骨柔軟,如果再加上打坐,則更是常常精神奕奕。因此學佛的人其身、心都不容易老。其次,老了還有一種苦惱就是“寂寞”:子女都長大了,各自成家立業(yè)去了,丟下年老的爹娘;然而學佛的人就不太會寂寞,因為你能到道場去,有師父、同修,可以共同砥勵道業(yè),而且天天念佛、念經(jīng)、作功課都忙不過來了,哪還有時間寂寞?所以學佛最好,可度“老苦”,可度老時之身苦與心苦。
  3、病苦
  生病當然很苦,這不消說,而人一生中總要生些病,如果不幸的話,有的人還經(jīng)年纏綿病塌,當藥罐子,那真是很痛苦。有的人則一生要被開刀好幾次,在生死邊緣掙扎多次。然而病苦卻是誰也逃不了的。
  4、死苦
  死是很苦的:然而有的人又生顛倒見、邪見,說:“死了最好,你看他死時的樣子,好安祥!”其實大謬不然:人臨死的時候,神識必須要離開這身體,而神識是遍布全身的,要抽離的時候,是從每一根毛孔、每根神經(jīng)、每個細胞、纖維里面抽拔出來,然后才走得掉的。佛說:“神識抽離身體時,也是跟萬箭穿心一樣的痛苦?!辈徽f別的,你有沒有拔過牙?一顆牙只有一根神經(jīng):光是一顆牙出問題,就令人痛得要命,而且拔牙前還得打麻藥,否則無法忍受,更何況神識要從全身幾千萬根的神經(jīng)中抽離出來,你說痛不痛?人臨死前,除了肉體上的痛苦及掙扎外,還有心理上的恐懼、怖畏、以及貪愛、舍不得,放不下親人、眷屬、事業(yè)、責任、家財、田產(chǎn)等,所以死實在是一件唯有痛苦,而毫無一點快樂的事;因此若說死是快樂,則是愚癡的人顛倒之見。
  5、愛別離苦
  相愛相悅的人要分別,這是件很痛苦的事,然而人生之中, “生離”或“死別”之事總是難免,因此人生處處有苦惱。我們眾生所愛之物很多,然而我們所最愛的,莫過于我們自己這個色身,因此佛所說的“愛別離苦”,主要的是指:我們此生壽命欲盡之時,必須舍去此“愛得不得了的”身體所產(chǎn)生的痛苦。
  6、怨憎會苦
  討厭的人卻偏偏要聚會在一起,冤家路窄,這的確是非??嗟囊患?。而我們眾生最怨憎的莫過于墮于三惡道,成為三惡道之身,因此佛所說的“怨憎會苦”主要也是指此而言,而不只是指你碰到你討厭的人。
  7、所求不得苦
  你所要求取的,常常很不容易得到,這種苦也是相當惱人的;不管是求愛情、求名、求利、求學位、求功名利祿……求不到的時候,實在是好苦??!常常令人熱血賁張、緊張兮兮,飯不思、茶不飲,輾轉反側。而在這世間,我們一定都會有所追求,但所追求的卻偏偏常不易得到滿足,所以一定會有“所求不得苦”。佛道難求,修行難有成就,涅盤難證,菩提難得,因此佛所謂的“所求不得苦”主要亦是指此而言。
  8、五陰熾盛苦
  這是八苦中的最后一項,此為總說“一切苦”,故一切苦都叫做“五陰熾盛苦”,或稱“五盛陰苦”。五陰是什么?五陰就是五蘊,最古的翻譯稱為“五陰”(“陰”也是“集”之義),因為一切苦都是這五蘊所產(chǎn)生的,事實上,眾生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運轉(working),生、住、異、滅,十分劇烈,以致會產(chǎn)生種種苦,總稱之為五陰熾盛苦。色身方面例如冷、熱、饑、渴、失眠等等,心方面的苦如:煩悶、焦燥、焦慮、擔憂、懊惱、失望、絕望、嫉妒、憤恨、緊張、畏懼等等這些由生理及心理(精神)所產(chǎn)生的苦,都是五陰熾盛苦。此外,生、老、病、死這四種苦很明顯地,也都是五蘊的變化現(xiàn)象,至于“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也都是依五蘊身心而說,故都是屬于“五陰熾盛苦”。為何說“熾盛”?以貪愛執(zhí)取熾盛,故生熱惱,名為苦。若得涅盤、菩提、般若、禪定,則如得甘露,便得清涼,止息熱惱,五陰不熾燃,便得離苦。
  以上所談的是八苦,此外還有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
  1、苦苦
  一種東西其本性就是苦的,謂之苦苦,例如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所求不得等這些事,其本性就是苦的,稱為“苦苦”。此外,如:失敗、受傷、貧窮、低賤等也都是“苦苦”。
  2、壞苦
  有些事物本身原來并不苦,然而因為它可樂的時間不能持久,它會改變、變壞、或消逝,因而變成一種苦,這種由于改變而成為我們的苦惱的,稱為“壞苦”。例如:得到東西時固然很快樂,但失去時就很苦;然有“得”一定有“失”,失去所得的東西,而產(chǎn)生的苦便是“壞苦”。好的東西變壞時、相愛的人移情別戀、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龐大的事業(yè)破產(chǎn)了,都是“壞苦”。
  3、行苦
  行苦即變遷不定,也就是“無常”所產(chǎn)生的逼惱之苦。因為世間一切法都變動不居,令人無法把握,為其所捉弄,這種苦叫做“行苦”,而“行苦”其實是包括一切苦的,因為一切苦都是由無常之行而起。
  因此總說世間一切法,處處都是令人生苦惱的!只有得到般若大智,才能夠度脫這一切苦厄。以上是解釋“苦”,接下來講“厄”。
  “厄”是什么?厄就是災難,世間有水難、火難、空難、船難……等等,這些災難,叫做“厄”。自然而生的叫做“苦”,不是自然而生的,也就是accident(意外事件),謂之“厄”?!端帋熃?jīng)》中講有“九橫”:一、得病無醫(yī),二、王法誅戮,三、非人奪精氣,四、火焚,五、水溺,六、惡獸啖,七、墮崖,八、毒藥咒咀,九、饑渴所困。另外,佛法中有“八難”,亦屬于厄難,因為眾生由于造種種惡業(yè),而戚生種種障難,不得見佛,不聞正法。八難是:
  一、在地獄難——受苦
  二、在畜生難——受苦
  三、在餓鬼難——受苦
  四、在常壽天難——受樂
  五、在北俱盧洲難——受樂
  六、聾盲瘖啞難——身殘
  七、世智辯聰難——我慢妄想
  八、佛前佛后難——不見佛、不聞法
  這“八難”都是依學佛修行而說的。眾生依業(yè)所受的報身,太苦不能修,太樂也不好修行,時間不對(佛前佛后)修行正法也困難。是故,能得人身、有正知見、又得善知識教授,修行如來正法,這種因緣實在甚為難得。
  現(xiàn)在來解說一下如何以般若之觀智“超越”五蘊、或超越一切痛苦之義。以靜坐盤腿來說,盤腿會不會痛?初學者都會很痛。但你有沒有去觀察過那個“痛”,還是只是“很投入”,而把全心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個“痛”上?若是那樣的話,則會痛上加痛的!你若不要那么投入于痛受中(整個心為痛苦所吸引、占據(jù)),而想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這個道理,便可立刻減少痛苦。其次,痛的時候就抽身出來,正眼來“觀”那個痛,以一種有如科學家的精神,拿著顯微鏡仔細觀察、尋找:“痛在那里?痛是在身?還是在心?或是在腿?若是在身,而身是物,本無知覺,怎會覺得痛?故知“痛在身”實為虛妄。若說痛是在心,而盤起來的卻是腿,心又不盤腿,怎會說“盤者在腿、痛者是心”?故知兩皆虛妄。以痛處全身求之不可得,故知“痛處”虛妄,“痛處”虛妄不可得故,“痛受”也就一樣是虛妄不可得,如是觀了,即能超越“痛受”,如此即“度”了痛受之苦?!薄罢找娢逄N皆空,度一切苦厄”,因為以智眼觀察覺了一切五蘊法皆空,故能超越一切苦厄。“五蘊”其實也就代表了一切法,如上所說:“五蘊皆空”換句話說也就是“身心皆空”。以上經(jīng)文整個來講,即是:“觀自在菩薩在很努力、且深入地修行大智慧的時候(大智慧到彼岸),當下就照見、徹悟了身心都沒有自性,因此而度脫、超越了一切苦厄?!?br />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三)
  壹、心經(jīng)顯說——第四節(jié)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一段是最有名,也是最難解釋的,你我有緣,也算是你們有福氣,都不保留的,講給你們聽?!吧崂印奔词巧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吧崂笔躯j的意思,“子”是中文,兒子之義,亦稱鹙子,因為他母親叫舍利(鹙),他是舍利的兒子,所以稱為舍利子(鹙子),以母之名為名。舍利弗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很聰明——這句話有點矛盾,對不對?舍利弗的家族是婆羅門種,也就是印度種姓社會中最高階層之人,(印度人把修行者看作是最高貴的,比帝王——剎帝利——還高貴),他母親是位有學問之人,他母親的哥哥,也就是舍利弗的舅舅(摩訶俱絺羅,中文義為“大膝”,又稱長爪梵志),也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婆羅門。舍利弗的母親有點像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一樣,是位才女,常常跟舍利弗的舅舅辯論,不過每次都辯輸她哥哥;然而自從懷了舍利弗以后,舍利弗的舅舅就忽然再也辯不過舍利弗的母親了,舍利弗的舅舅心理很納悶:奇怪她以前都辯輸我,現(xiàn)在怎么都辯贏我呢?——哦!她懷孕了!可見這孩子一定是很聰明的人,因為這孩子懷在母親身體里,由于他的智慧的影響,乃至令他母親都變得聰明了!這還得了!他還沒出世就這么厲害,一旦他出世以后,我這個舅舅怎么辦?于是,趁舍利弗還沒出世之前,大膝就趕快去拼命修行。順便講一下,我有一位同修,他在電腦公司上班,他有一位老美同事,非常喜歡吃一種Sauerkraut(美國式的腌小黃瓜,味道很酸),他吃Sauerkraut的方式,幾乎跟我們磕瓜子一樣,當作零嘴來吃,很是特別。他每次吃Sauerkraut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瞇起眼來,贊說:It’s heaventy!“此樂如在天上”)。他跟我這位同修說:當年他母親懷他的時候,不知如何忽然變得很喜歡吃Sauerkraut,然而等生下他以后,他母親就不再喜歡吃了,而且更奇妙的是,還沒有懷孕之前,他母親從來也沒有喜歡吃Sauerkraut過;生了他之后,也不再吃了??墒牵麉s從小就喜歡吃Sauerkraut,樂此不疲。由此可見,業(yè)力這東西實在是不可思議呀,甚至還會感染到別人:所以,舍利弗的大智慧在他還沒有出生,就已經(jīng)顯示出來了,乃至于影響到他母親。
  “舍利子”在這里,修辭學上稱為“呼格”(appostrophe),也就是“稱呼”之義,亦即當面直呼某人之名。在本經(jīng)中舍利弗是“當機”,所謂“當機”就是在講經(jīng)會場上,佛以他為大眾之代表,作為宣講的最直接之“對象”,就好像這一部經(jīng)佛主要是對他講的一般,這時,他就被稱為是本經(jīng)的“當機”。此外,經(jīng)文中在“舍利子”的前面,若加上“何以故”三個字,則更容易明白什么原故?前面是說觀自在菩薩在修行大智慧的時候,就悟了五蘊身心都是空無自性,而度脫了一切苦難,這是大前題;然后再說為什么呢?此時佛喊了一下“舍利子”,這等于是佛問“舍利子,為什么呢?”然后再自釋其原因:“因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是一切佛法的最深的總原理,就是:色不異于空,空也不異于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法的本性如是,故觀自在菩薩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吧划惪?,空不異色”,就是色和空are not different(并非不一樣)。下面又接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豈不是重復嗎?并非如此,因為這是從形式邏輯來看的。(在此插入一句話,諸位須知,在西洋及印度哲學及宗教中,都很講究“邏輯”一門,所有的思辯,都必須合乎邏輯,且有很嚴謹?shù)囊?guī)律及形式,論說之人絕不可不遵守,佛法也一樣遵守這些邏輯規(guī)矩來作論說,而佛法中的邏輯學稱為“因明學”;《心經(jīng)》中這段經(jīng)文,就是依照因明學的方式來提出立論的。有心者可研究一下因明學,則更能通達佛理。)從論理學來看,“非不同”(“is not different”)并不等于“就是”(“is”),亦即:“is not different”,≠“is”,換句話說,“不是不一樣”并不等于“一樣”(“not different”≠“the same”),邏輯上,為了陳述的表現(xiàn)正確且嚴密,避免曖昧、模糊不清,所以必須要這樣換個方式再敘述一下。雖然在一般人日常的語言看來好像是差不多的,可是在邏輯上而言,不能當成是一樣的。因為在這兩種陳述相輔相成之下,便令整個立論嚴密完整(有如密不通風),無懈可擊,因此第二個陳述是絕對必要的。所以,“色和空不是不一樣的,空和色也不是不一樣”;又,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再進一步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從“消極”方面來說:消極而言,它們“并不是兩回事”。然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更進一步從“積極”方面來講,“其實它們是同樣的東西”。
  我現(xiàn)在來作個譬喻。例如:我在圓形的白板上畫一個紅色的同心圓,另外再畫一個等直徑紅色的同心圓,又畫一個藍色的同心圓,于是白板上就有三個同心圓。我說:紅色的圓代表“色”,藍色的圓代表“空”。然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換句話說,“紅色的同心圓”實不異于“藍色的同心圓”,而“藍色的同心圓”也不異于“紅色的同心圓”;其實更進一步講,“紅色的同心圓”就是“藍色的同心圓”,而“藍色的同心圓”也就是“紅色的同心圓”。為什么?因為等直徑、等圓周、等面積,而且同在一平面上,所以是“不異”,故是“一樣”。這樣講你們可能稍微懂了一點。我現(xiàn)在再作一個譬喻,你若不能了解下面這個譬喻,則這一段經(jīng)文根本無法通達,會變成只是一個玄之又玄的“玄學”。不過我現(xiàn)在一講,你們可能馬上就懂了:這一個圓形白板代表真如本性,“色”和“空”都是在真如本性上所畫出來的兩個“同心圓”,所以“真如本性”、及“空”與“色”,三者皆等直徑、等圓周、等面積、同在一平面上(等直徑、等圓周、等面積,是指“內涵”相同,在同一平面上,義指“本體”相同),是故不同而同,但也同而不同。這樣有趣味吧?夠深嗎?很深且又很有趣味。你如果不了這個是真如本性的話,你再怎么說,也都是言說戲論,辯來辯去,還是搞不清楚,等到我們講“心經(jīng)奧義”的時候,再更詳細地發(fā)揮、闡釋。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句經(jīng)文是簡化(省略)的說法,若把它完整地陳述出來,則有如這樣:“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br />   你看他(玄奘法師)翻譯得多漂亮:“受想行識,亦復如是?!?br />   真是神來之筆!今天先講到這里。請合掌念回向偈:“愿消三障諸煩惱……。”
  壹、心經(jīng)顯說——第五節(jié)
  今天繼續(xù)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昨天講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先簡單復習一下,因為也許有人昨天沒有來,前面一段沒有聽到。
  “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羅蜜多”是到彼岸或度彼岸。全句即“大智慧到彼岸”之義。
  “心經(jīng)”:“心”是心要;“經(jīng)”是貫串或門徑。
  “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尊菩薩,同體異名;前者為法身之名,后者為應化身之名。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在深深地修行“智慧到彼岸”之法門的時候,忽然徹悟了,而以智眼照見了身心五蘊都是空無自性(無自性空),因此而能夠超越一切的苦難、苦災厄。
  “舍利子”:這句話是佛說的,其意涵:“舍利子,為什么呢?”佛在經(jīng)文一開始先像講故事一般地作了一個陳述,講述過去已發(fā)生的一段事實,然后再回到現(xiàn)前來,問舍利弗。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就是舍利子,是同樣的意思,“舍利弗”完全是翻譯梵文的音,“弗”即是“子”的意思,“子”是翻譯它的意思。世尊在此呼舍利弗,可以等于表示如下的意思:“舍利弗,為什么呢?為什么觀自在菩薩照見身心五蘊都是空無自性的時候,能夠度一切苦厄呢?”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即是世尊回答為何“行深般若”之后能“度一切苦厄”之原因(或原理)。因為色和空是無異(沒有不同),空和色也是無異,更進一步說,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因此可說是“色空一如”。不但是“色空一如”,受、想、行、識也是一樣,因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那么受、想、行、識也是一樣,即是表示:受空一如、想空一如、行空一如、識空一如。
  整個陳述起來,在“受蘊”方面即是: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在“想蘊”上: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在“行蘊”上: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蘊”也是一樣: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整個的陳述玄奘大師就用“亦復如是”簡單概括了。
  【舍利子,】
  “舍利子”:這是以下另外一個陳述。
  【是諸法空相:】
  這個也常常很不易解,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很理想的解釋,我現(xiàn)在試著詮釋一下:“是諸法空相”也就是這一切法空之相,“空”有一個形狀,雖然是空,但是它還是有一個相狀,佛在此即是說:“現(xiàn)在我們來嘗試描述一下這個觀自在菩薩所證到的“空”的相狀——也就是試著申論一下“空”的樣子是如何呢?”在經(jīng)文中的“是諸法空相”的“相”字下面,應該打個冒號(colon兩點:)表示總起下文,下面的經(jīng)文即是解釋此空理之相狀。這“空理”長得什么樣子呢?請看: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br />   這三個對子,可以用引號把它括起來。這就是“諸法空”的“相狀”,換言之,諸法的無自性空,其相狀是什么樣呢?即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爆F(xiàn)在來解釋這三個對子:
  “不生不滅”:“生滅”就是有為的相狀、或生死的相狀,生滅即是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間法,亦是無常法,法若“無?!?,就表示有生有滅——若無生無滅,便非無常?!吧鷾纭敝x換個說法,就是“來去”:生就是“來”,死(滅)就是“去”。我們在這個世間出生,便是“來”,我們死掉的時候,就是“去”,因此,“有來有去”即是“有生有滅”,此即是世間法。然而諸法無自性空的相狀,是沒有“生”沒有“滅”的,也就是“沒有來也沒有去”,究竟無來去,這些(“不生不滅”等)指的都是究竟之法性,而不是表面上所現(xiàn)的相。
  “不垢不凈”:這一切法空之相狀,其中除了沒有真正的生、滅之外,你不能說它是污濁、垢染的,或是清凈的,因為諸法的空相,是離于清凈或垢染的。
  “不增不減”:茲舉個例子來解釋此句。我們現(xiàn)在不是在學佛嗎?學佛之后,你試自問:“我獲得(增加)了什么東西呢?”你或許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在諸法究竟的空相之中——沒有什么增加,也沒有什么減少。有句話說:“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其義即是:即使在圣人之中也沒有增加,在凡夫而言也沒有減少。那是指什么呢?那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于凡于圣都無增損:修道、悟時成圣,于彼成圣之際,其真如本性并無任何增加;在凡夫位愚迷之時,其真如本性也未曾減少。
  我在前面已經(jīng)點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根本指的就是“真如本性”,唯有“真如本性”才能夠具如是的功能、如是的相狀,所以在《般若心經(jīng)》里講的“空”,根本可以和“真如本性”畫一個等號(equivalent),指的是真如本性而言。如果有生有滅,那是無常法,有染有凈,也還不是最高的;有增有減,也非是究竟的——唯有真如本性才能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我們可以回顧《六祖法寶壇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在大悟的時候,講了一個偈子:“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昂纹凇奔词且环NSurprise“想不到”之義:真想不到真如本性是本來就沒有生滅!真想不到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凈無染的,但是,因為凡夫迷的關系,所以見有生滅、有染凈,因此,才會跟有生滅、染凈的有為法相應,因此墮于生死。然而這些都是無上法,講的都是最高的東西,若不能作如是解,則即使作無量言說揣測,也還是茫然。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又是另一個陳述(statement),前面所說的“是諸法空相”,乃指這一切法空的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有這樣的性能,故說“空”中無“色”,亦即,在這空無自性之中,你找不到“色”的自體性。
  “無受想行識”,即無受、無想、無行、無識,也就是講沒有五蘊——色、受、想、行、識。因為諸法空是不生不滅,所以它里面就沒有這些受想行識;所謂的“無”,是指“究竟無”,并非“幻相無”。讀到這里,你可能又是一頭霧水,怎么會無受想行識呢?明明是有,怎么會沒有呢?現(xiàn)在我再作個譬喻以說明之。例如:晚上的時候,你拿一盆水,在月亮下放著,你看到空中有一個月亮,盆里也會有一個月亮,然而盆里到底有沒有一個月亮呢?沒有??墒悄忝髅骺吹脚枥镉幸粋€月亮,而空中的月亮有沒有跑到盆里面來呢?沒有。空中之月實在沒有跑到盆里,但是你還是明明可以在盆里看到月亮!如果把盆里的水攪一攪或是晃一晃,盆里的水就蕩漾不定了,此時你還能看到月亮嗎?便看不清了。所以,盆里的月亮是“因緣生法”,即是:因緣而生的,但實在是“生而不生”。這里的“因緣”是指什么?那“因緣”就是:你要拿一個盆,里面要裝著水,而且要端到戶外、放在月亮下,不能放在屋里,如果放在屋里的話,還是看不到月,而且那盆水還不能晃動,水面要是平靜的,若有如是種種因緣具足和合之下,你才可以在盆里看到月亮??墒窃铝撩髅鞑]有從天上來到這盆里,我們清醒的時候,知道盆里實沒有月亮,但是我們糊涂的時候,例如喝醉時,恐怕就會像李白一樣,到水中去撈月了。然而因為有種種因緣會合而確能成就了“盆里有個月亮顯現(xiàn)”這件事,可是在那當下,盆里面也沒有“實在的月亮”;雖然盆里并沒有實月,然而我們還是因為種種因緣會合,而可以在盆中看到月。
  因此,盆里有沒有月?你說:“有”,這是對的;
  又對同樣的問題:“盆里面有沒有月”?你若答說:“沒有”,也是對的。
  然而,反過來說,盆里面有沒有月?你若說:“有”——這是錯的!
  再問,“盆里有沒有月?”你說:“沒有”——也是錯的!
  盆里有月,是對的,沒有錯啊!你看到盆里有月,由于此表象所現(xiàn)之月乃因緣生法,此時你所看到的是因緣所生之幻法;然而盆里沒有月,也是對的,沒錯,“究竟無月”,注意這個“究竟”二字,我們不看那個幻相,因為盆里所現(xiàn)的相——是因緣生法、即是幻相,無實;所以,以究竟來講,ultimately是沒有月的,那個“究竟”即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字:本來是沒有的:“本來”是什么意思呢?“本來”是禪宗的話,禪語的“本來”不是originally的意思,不是指“以前沒有”,而是“從本以來”就沒有,用英文就很容易解釋,since或ever since,是從本以來就沒有:不只是現(xiàn)在沒有,而是以前沒有,將來也不會有;since就有這個意思,其動詞要用完成式,那完成式是包括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際。所以,從本以來,那個盆里面,根本究竟沒有月亮的實體可得,但是,因為種種因緣和合,而生出月的“影像”來,然而“實月”還是沒有的,可是雖然沒有,看來卻像有??!這就是所謂的“諸法不可思議”之處: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因諸法具如是性,所以才會令愚癡不解法性的眾生迷惑顛倒。
  再講一個一般人都沒有注意到,諸法不可思議的奧妙之處。就化學而言,我們從初中就知道:H2+O2→2H2O,我們把它視為當然,一定是這樣子,毫無疑問的。為什么?因為實驗如此;可是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H2+O2→(變成)2H2O,即是水,而原來H2(氫)的“性”和O2(氧)的“性”以及“相”都變了!都完全不一樣,好像都失去了?有沒有注意到,“氫”H2和“氧”O(jiān)2各自本來的性及相都失去了,而變成了“水”性和“水”相。因為氫氣(H2)本來的性是能夠“自燃”,而氧氣(O2)本來的性是能夠“助燃”;但是水的性就完全不一樣,而且正好相反:水性非但不自燃,也不助燃——而且還可“滅燃”!這豈不是太奇妙了嗎?再反過來說,氫加氧變成水以后,H2和O2的性與相都沒有了,甚至于轉變成完全相反的性質之物,它們的本性與本相都完全失去了,而且變成完全相反性質的東西??墒呛芷婀?,當你把水電解以后,它又會回復原狀,氫還是氫,氧還是氧!又恢復其各自的本來性相。但是請問:在還沒電解以前,氫和氧各自之性跑到哪里去了?藏在哪里?電解之后,氫氧各自之本性,又從哪里跑回來?能回答這問題嗎?
  因此,氫氧之本性在和合成水之后,有沒有失去呢?——可說是“失而不失,不失而失”,很奇妙,是不是?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法都是如是奧妙“不可思議”,有如幻化,所以,經(jīng)中說:眾生界“不可思議”,佛界“不可思議”,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皆“不可思議”,這就是禪宗最深的一個道理。然而,我們眾生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我們都喜歡“思議”,我們如果沒把事情“想通”的話,一定很苦惱,或很懊惱,而且非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可。可是很奇怪,有些人問到某個程度,覺得可以了,就信受了;有的人則須問得多些,有的人問得少,有的人甚至問到砂鍋都已經(jīng)打破了,不但打破而且還打碎了,他還是想不通,還是不能信受,這種就是“鐵齒”的人。因此,唯有大根器、善根、智慧具足的人,才能直接頓入不思議境界,凡夫的這些種種思議、推理的過程對他來講,都是rubbish,garbage(垃圾),他都不需要,而直接一門頓超,當下離言,頓入不思議境界,頓然了達“諸法如是故”或“法爾如是”的甚深不可思議境界。
  “頓入不思議”就是放棄一切凡夫、世間、外道的思惟和議論。“思”即是思惟,“議”即是議論。所謂“思惟”是什么呢?思惟——是第六意識的功能,第六意識的功能主要是“分別”(Differentiate),分別一切性相等。我們之所以能夠發(fā)表言論、陳述種種意見,主要是依第六意識的功能;但是,我們種種的邪見、妄想……等等,也都是依于第六意識的運作,所以,我們在念佛、打坐的時候會打妄想,也是因為第六意識的關系;如來說種種法,主要也都是為了破除我們的第六意識之妄想、分別,讓我們不要墮在凡夫依于六識的妄想言思議說境界,而入如來境界。
  在《法華經(jīng)》里,佛說:“諸佛智慧無量,而三千大千世界的諸大菩薩以及聲聞、緣覺集起來共思惟、思議——如來之智慧,都不能測知?!狈鹩终f:“不能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思議?!彼裕U門有句話——“當下放下”。其義謂“當下放下一切言說戲論,不復思議,如是即能契入如來圣智?!?br />   《心經(jīng)》里面講,“是故空中無色”,因為諸法之本相——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所以,諸法空之相,是沒有色受想行識。然而應該加一段話——雖然沒有色受想行識,但是也因為有種種因緣的關系,而現(xiàn)出有色受想行識的幻相;雖然現(xiàn)出色受想行識,然而因為皆是因緣生法的關系,所以仍然是幻化不實;所謂如幻者,是如幻而“有”,亦如幻而“空”。例如:盆里的月亮是“如幻而有”;但是因為如幻,所以其“有”也是空無自性可得的——所以盆中的月相,也是“如幻而空”。因此,色受想行識,在法性的“空”中,是畢竟無的:亦即,以究竟”而言,是沒有的。無“色受想行識”,是講五蘊空無自性,為總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空,下面則是再分別詳細講:
  壹、心經(jīng)顯說——第六節(jié)
  【無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為何稱此六法為“根”?因為此六法是眾生“生死之根本”,故稱之為“根”。在菩薩摩訶薩(大菩薩)證入了諸法的空相之后,在這諸法實相的空相之中,照見眾生所依持的有為的六根,也是有如幻化的:也是“如幻而有,如幻而空”。所以說,于此諸法空相之中,也究竟實“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實無自性可得,眼耳鼻舌身意亦是如幻如化。
  【無色聲香味觸法】
  “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為何稱為六塵?因為此六法有如塵垢,能覆蓋我們的“心鏡”與“心日”,令失其本明之性,而成“無明”。故稱之為“六塵”。
  六塵亦如幻而有,如幻而空。所以于真如空性之中,實“無色聲香味觸法”之自體性可得。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里是講“十八界”亦空無自性。但經(jīng)文只提十八界的第一項(眼界)及最后一項(意識界)為代表,中間省略了十六項?!笆私纭笔牵骸傲奔印傲鶋m”加“六識”。六根和六塵上面已說過。六識即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之名只在六根之下加一“識”字,因為六識是依六根而起,故其名亦與六根同。十八界是什么意思?“界”就是界限、范疇(Realm or Domain)之義。十八界就是十八個界限、或十八種范疇。佛在總說“一切法”的時候,便常講“十八界”,此六根與六識是有情界之法,而六塵則是無情界之法。再者,六根加六識又合稱為“十二入”或“十二處”,為何稱為“入”呢?因為外在的一切法都是從這十二個孔道,進入我們有情的身心,所以稱之為“十二入”?!笆帯奔词侵肝覀冇星閿z受、領納外塵,以及消受這外塵之“處”,都在這十二個地方,故稱為“十二處”。有情界的“十二入”再加上無情界的“六塵”,即是十八界。又,此有情界、無情界合在一起的十八界即是代表“一切法”,故總說一切法的時候,就簡稱為“十八界”。十八界為:
  十八界
  六根界
  眼界、
  耳界、
  鼻界、
  舌界、
  身界、
  意界。
  六塵界
  色界、
  聲界、
  香界、
  味界、
  觸界、
  法界。
  六識界
  眼色識界、
  耳聲識界、
  鼻香識界、
  舌味識界、
  身觸識界、
  意法識界。
  因此,“六根界”加上“六塵界”,再加上“六識界”,合在一起就是“十八界”,表示一切法有十八個范圍,或范疇。
  綜上所說,此段經(jīng)文之義為:“不僅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無自性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無自性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無自性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亦無自性空;連六根、六塵、六識三者和合而成的“十八界”其中一一法,亦皆無自性空;不但其一一法各別是無自性空,其總合之相,也仍是無自性空?!?br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br />   這一段是指連“十二因緣法”亦無自性空。十八界屬于世間法——不但凡夫境界的十八界是無自性空:連一切法的生滅之總原理(十二因緣法)中的“生滅門”,以及依十二因緣而證圣道的“還滅門”也都是空無自性的。
  “十二因緣法”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一大苦聚?!蔽覀兂Uf:“佛法是講因果的”,而佛所說的“因果法”是很深的道理跟智慧,這因果法是出于那里?即是出于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即是十二種“因”和“緣”,此十二法形成一個循環(huán),輪回不斷,彷佛一個圓形一樣,有始有終,亦無終無始。這“有始有終”亦“無始無終”的現(xiàn)象,好有一比,例如數(shù)學家以圓規(guī)畫一個圓,然后分析此圓之圓周是由無量的點構成,在這無數(shù)的點之中,一定有一個點是當初畫時的起點;但是也可說沒有起點,為什么呢?因為你已找不到這個起點了。然而當時在畫的時候,必定是從某個點開始畫起,所以說,必定有一個起點,也有一個終點(有始有終);但是,也已無法指陳出何者為起點,何者為終點(無始無終)。這正好說明了十二因緣:眾生的生死、煩惱,就像這個圓一樣,最初必然有一個開始;因有開始,故亦有個結束,有頭有尾,有因有果,但是也已無法指陳何者是因,何者是果——因復為果,果又成因,因又成果,果再成因……,好像一個環(huán)環(huán)(Link)一樣:
  “無明緣行”的“緣”是什么意義?“緣”在此處是及物動詞,其義為“以……為緣,而有……”;因此“無明緣行”這句話用白話來說,即是“以無明為緣,而有行”?!盁o明”是什么意思?無明是一種狀態(tài),當眾生心中產(chǎn)生愚癡、不明道理的時候,此狀態(tài)即稱為“無明”。而“無明”一產(chǎn)生的時候,馬上就會有“行”接著生起,“行”即是行蘊之“行”——指心行、亦即是心的作用。因為一念愚癡(惑)產(chǎn)生時,這個心就開始動,故稱“無明心動”;以佛智來看,我們心會動,都是因為無明的關系,一切的動都是“妄動”,我們沒事兒的時候,身或心都要動它一動。例如:小孩子,教他靜靜的坐著,那是沒辦法的事,他會受不了的,那是因為他心中無始以來所積集無明業(yè)力的關系,令他一定要動,要叫他不動,比死還難過——其實我們大人也差不多:沒辦法坐著,身心一動不動。
  其次,“緣”的意義,也是條件,因為無明的關系,以無明為緣(為條件),所以得到一個結果,就是“行”。接著講“行緣識”,因為有“心行”的關系,表示心開始活動,開始運轉,于是就有“識”產(chǎn)生,換句話說,心動之后即生“識”,此識即為本識(“阿賴耶識”),接著又據(jù)阿賴耶識生出“前七識”,又稱為“七轉識”?!白R”即是分別、識別、了別之義。例如:你在街上看到一樣東西時,只是粗略地知道其為何物,尚未對它有任何價值判斷,然而由于無始的業(yè)習力之故,你會在一剎那之間,馬上會去分析、研判它,那時候就是開始所謂的“起分別”了;起先光是看,沒有用心去分辨,是不會去分別外物的美貌、高下等價值的,因此,一定要“用心”(起心行),而這“心”一“行”就有“識”之了別作用產(chǎn)生。其次,“識緣名色”有“識別”產(chǎn)生以后,就會有名色,“名”就是精神,“色”即是物質,亦即:因為有分別產(chǎn)生,所以有“精神”和“物質”兩種對立之法產(chǎn)生。接著,“名色緣六入”,精神和物質之對立產(chǎn)生之后,就有“六入”生起,六入即是“眼、耳、鼻、舌、身、意”,亦稱六根。然后,“六入緣觸”,六根生起以后,以六根為緣,就會有“觸”產(chǎn)生?!坝|”就是和外界的六塵接觸。
  “觸緣受”,六根接觸六塵以后,以此為緣,就會有感受之果產(chǎn)生。“受緣愛”,有感受以后,(以受為緣)就會產(chǎn)生種種貪愛?!皭劬壢 保a(chǎn)生貪愛以后,(以貪愛為緣)就會想要把它抓取來?!叭【売小?,取來以后,就占有、擁有。“有緣生、老死”,擁有以后,以此為緣就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一大苦聚”之果生起。以上簡單扼要說明了眾生生死煩惱的整個循環(huán)(cycle)。
  更進一步說,生命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這個色身叫“前陰身”,人死掉以后,就稱為“中陰身”,再去投胎以后叫“后陰身”?!瓣帯奔词俏尻帯⑽逄N之義;“中陰身”即人死后還沒有去投胎之前,七七四十九日之間的生命狀態(tài),中陰身雖然沒有與我們一樣的這種色體,但是它還是一種“色法”,并不是純然精神的存在,而且它還是有知覺,也還是有種種的苦惱、恐懼、期待……等。在中陰身還沒有去投胎之前,它完全由業(yè)識所驅使,由于無明心動的關系,它又會去投胎,(假如它不墮入鬼道的話),到了該投胎時,它就會去投胎,其實去投胎就是所謂的“無明緣行”所產(chǎn)生的動作?!靶小币嗍恰耙庵尽敝x,(所謂“求生意志”),以有此“心行”產(chǎn)生,它就會想要去投胎,入母胎之際,即由本識(指第八識——阿賴耶識)與父精母卵和合在一起成為所謂的“受精卵”,然后生出七轉識。識有了,漸漸的,頭、腳……等身分都漸漸成形,那就是“名色”。本來中陰身只有神(識)而已,現(xiàn)在身心支分都有了,“名色”就成就了。有了名色以后,漸漸就產(chǎn)生,所謂羯邏藍位,第七天以后,開始產(chǎn)生六根(亦即“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六入緣“觸”,因為和母體有所接觸,就是一種觸,有觸就有“受”,有受就有“愛”,因為有所受——苦受、樂受……,就會有貪愛產(chǎn)生,有貪愛就會有“取”、“有”……等等,這是在母體中就會有的現(xiàn)象與過程,這便是眾生生命的發(fā)生之源起(origin)與過程,亦是“十二因緣法”,或“十二有支”,因為總共有十二項,十二有支的“有”就是“有法”,也就是因緣法、生滅法。
  眾生界雖然有這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等,這整個過程,但是在諸法的“畢竟空”、“無自性”之中,實在也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盁o無明”是指十二因緣中的“生滅門”空,而本經(jīng)此處,即以“無明”一項,代表了“無明緣行、行緣識……”等十二有支整個過程,所謂“順因緣門”或“生滅門”,亦即是順著無常的因緣,而隨順流轉生死;然而如果你修行佛法的話,就是反方向而行,即是“無明盡”,所謂“逆因緣門”,亦是“解脫門”。十二有支的“逆因緣門”,若整個說出來,應是:“以無明盡故行盡,以行盡故識盡,以識盡故名色盡,以名色盡故六入盡,以六入盡故觸盡,以觸盡故受盡,以受盡故愛盡,以愛盡故取盡,以取盡故有盡,以有盡故生盡,以生盡故老死盡?!倍窘?jīng)此處就以第一句“無明盡”代表整個的還滅門:“以無明盡故行盡……”。而“亦無無明盡”,即是說:十二有支的還滅門亦空。
  以前不學佛時,“愛、取、有”,所以會有“生老病死”;現(xiàn)在開始修行,要怎么修呢?若依十二有支來修,首先,修“不有”,即是不擁有、不占有任何一法。要怎么修不占有呢?就要修“不取”,你如果要“取”的話,一定會“有”。可是“不取”又要怎么修呢?那就要修行“不愛”,不愛是指不貪愛,以不貪愛才能夠真正“不取”。而不貪愛,要怎么修呢?那就必須修“諸受無實,諸受虛妄”,體入種種感 “受”都是虛妄的。如果看破“受”是虛妄之后,自然不會去貪愛。然而你又要怎樣才能看破“受”是虛妄的呢?那就須要去觀察,去參這個“受”乃是由“觸”而來的,追根究底,進而參“觸”也是虛妄的。怎么修呢?等我們談“心經(jīng)與禪密修行”時再詳細講。
  “逆因緣門”,即是解脫門,就是一步一步返回去修,往上解脫,本來生出來時,是從種子到根、莖、花、果,然而我們要修時,則須從未而本,先從花、果、莖、根(現(xiàn)行),漸次修到“種子”,最后才連根拔起。此處所謂的“根”、“種子”就是指無明,“無明種子”在我們業(yè)識的深處,要修到最后才能連根拔起——“連根拔起”的意思是轉變業(yè)識?,F(xiàn)在開始起修的時候,只能修最外圍、最粗顯的身口二業(yè),漸漸的由外而內,再修到心識的前六識,斷“分別我執(zhí)”,由末而本,如是漸次修到第七識,再分斷“俱生我執(zhí)”,如此一路修下去,最后才達本識(第八識),因為那個“本”是很深的,沒有辦法一下子觸及。例如:除野草,野草如果很高的話,很難一下子連根拔起,要先砍掉一些,然后再慢慢治它的根。
  依“逆因緣門”而修到最后一項時,亦即是修到最初的“無明緣行”,而證到“無明本來也是無自性”,便是證了“無無明”,第一個“無”是沒有(Without)的意思,第二個“無”和“明”字是連在一起的,是一個專詞:“無明”,又稱為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義即:不但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無明盡”即是我們藉著修行之力把“無明”惑都滅盡了。若見諸法空相,則見連這“斷惑”之事也是空無自性。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盡”即滅也;“老死盡”就是修到“老死”都滅掉了,也就是超脫,然而超脫了以后,看到也實無超脫之事,這稱為“無老死盡”。換句話說,例如已證到了解脫以后,認為“這就是解脫”,那樣便“還是沒有解脫”!因為那便還是“被解脫所縛住”,所以沒有真正究竟解脫;若證到解脫了,又再更進一步,照見“其實也沒有所謂解脫這回事”,這就更高了,這才是真正解脫、大解脫了,亦即是所謂“無余涅盤”、或“大般涅盤”。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十二因緣法,修十二因緣的人,謂之“緣覺乘”,亦即是以修行十二因緣,觀察世間這“十二因緣”而得到覺悟的人,稱為“緣覺”。緣覺乘這“緣”字,即是指這“十二因緣”。
  壹、心經(jīng)顯說——第七節(jié)
  【無苦集滅道】
  這是聲聞乘人所證的境界,即是四圣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何謂“圣諦”呢?“諦”就是“真理”之義。這真理是圣人所證,圣人是指佛,因為是佛所證的真理,故謂之圣諦。所以,“四圣諦”即是圣人所證的四種真理。
  一、苦諦
  “苦”是什么呢?“苦”即是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因為一切世間都不離此種種苦,所以世間不管你多么富有,也會有這種種苦;不管你多么貧賤,也是有這種種苦:不管你學識多么高,也是有這種種苦,學識多么低,也一樣有這種種苦;不論你子孫多么的隆盛,會有這種種苦;即使沒有子孫,也一樣有這種種苦;盡管你活的多長壽,會有這種種苦,多么短壽,也照樣有這種種苦——世間上每個人都一定會碰到這些苦事,因為這是世間一切眾生必然遭遇的現(xiàn)象,此亦即是眾生界的“共業(yè)”。有這八種問題——八苦,所以佛說:“人生即是苦?!盩here is no escape.(逃不掉的。)上從最尊貴的帝王、大臣,下至士、農(nóng)、工、商,甚至奴、仆、娼、優(yōu)等,沒有一個人能夠幸免、而離于這八種苦:再怎么有錢、有權、有名、有位、有勢,也沒有用,還是一樣有這八種苦:然而有財、位、權、勢的人,會不會比較少受一點?以及,相反的,無財、位、權、勢的人,其所受苦會較多或較少一點嗎?這并沒有必然的關系;有財位權勢的人照樣有生、老、病、死苦,以及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五陰熾盛苦,不一定較多或較少。舉例而言,如:生病、產(chǎn)難……等,有錢人會不會有?老、死之苦,有錢人會不會有?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有錢人會不會有愛別離苦?會有的,例如:有錢人也會因離婚、出國、出差……等而受“愛別離”之苦;有錢人會不會有怨憎會苦?一樣有的,如:情敵、政敵、商界之敵……等等一大堆;有錢人會有“所求不得苦”嗎?也是會有的,有句俗話說:“人欲節(jié)節(jié)高于天,愈是有錢愈愛錢”!什么是“所求不得苦”?例如:你們現(xiàn)在讀書求學位,求到之時固然很好,但是,還沒求到的時候,現(xiàn)在不是很苦嘛!——其實是:不但還沒求到的時候很苦,連正在求的時候也很苦,而且得到的時候也不見得快樂到哪里去,那快樂也不見得能持續(xù)多久!因為當你得到的時候,通常都會覺得“也不過如此”!所以,拿破侖亦因為如此,才會遭到最后的失敗——因為永遠沒辦法滿足,永遠有所求;而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拿破侖”,永遠不會滿足,故永遠有所追求,也永遠有“所求不得苦”。又如:一個資產(chǎn)數(shù)十億的大企業(yè)家,他的錢夠不夠多?其實不夠多,他必須還要再多,他若不繼續(xù)不斷增多的話,他就會“死掉”——業(yè)績沒有成長,企業(yè)就會完蛋。我們缺的是小錢,他是缺大錢,因此他可能比我們更苦。
  除此以外,五陰熾盛苦的饑、渴、寒、熱、淫欲……等,這些生理上的苦惱,有錢人會不會有呢?不管你多有錢,照樣會有饑、渴、寒、熱、淫欲等的苦惱,沒有錢的人當然也會有的;因此世間一切的人,都會有這些苦惱。
  佛所說的苦,不是假想所生的苦,不是“拜倫式”或“雪萊式”的那種苦——非騷士墨客“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那種苦。佛所說之苦,是實實在在的,就在我們周遭、身邊,乃至我們自己身上,天天、時時都在發(fā)生的;我們身在其中,然而我們卻常常忘掉,或沒有注意到,也沒有想到過,甚至常不知不覺;直至到佛提出來以后,才想到、且認為極有道理。順便講一下,佛教不是“悲觀”的,世間也沒有所謂悲觀,或是樂觀;“悲觀”或“樂觀”也都是凡夫妄想分別的詞語;因為真是有八苦這些問題,而佛法是在闡釋與解決這些最實際、最迫切的問題的,事實上,這些才是世間人最須要立刻解決的問題——不要因為聽到佛說“人生即是苦”,就馬上產(chǎn)生“佛教是悲觀消極的”這種愚癡的想法,佛法不但不是所謂的悲觀消極,反而正好是最積極的:因為只有佛法才能不逃避這些問題,而去正視它、面對它、了解它,進而解決它。
  聲聞乘四圣諦的第一個圣諦——苦圣諦,即是指以上所說的八苦,因此佛說:“人生即是苦?!边@是佛深入觀察、體驗人生世相以后,而得到的結論;因為佛體驗出人生即是苦,為要解決此苦,因此佛便去修道,以求能解決一切眾生生老病死等苦之方。然而,苦諦只是“果”(結果),至于此苦是怎么來的呢?諸苦生起之“因”是什么?諸苦生起之因便是“集諦”。
  二、集諦
  “集”即是聚集之義(assemble),亦即是十二因緣,眾生的苦從那里來?根本上是從“無明緣行”……一直到“愛、取、有”,乃至生老病死,這十二因緣來的。換句話說,若了解十二因緣,就能知道眾生的苦是怎么來的。所以,苦是“果”,集是“因”,集諦就是講眾苦生起的原因;因為諸法的生因不會只有一個,所謂“法不孤起,眾緣和合而生”,所以諸苦生起之因也一定不只一個,而是由眾緣積集和合而起,故稱“苦生起之因”為“集”諦。故集諦是指出有情眾生的境界——眾苦的發(fā)生、以及受到苦報的結果,要怎么才能超脫這些呢?佛說:你若想超脫于此,就要達到“滅諦”的境界。
  三、滅諦
  “滅諦”,即是滅苦之義,把所有的苦都滅掉,滅生、老、病、死苦,滅愛別離苦,滅怨憎會苦,滅五陰熾盛苦……等,超越這些苦的總結果就是“滅諦”之境界。“滅”又稱為涅盤,涅盤(梵文Nirvana)即是滅煩惱、生死之義,而不是死掉的意思,有人誤以為佛涅盤是佛死掉了,其實是寂滅之義。然而要怎樣才能達到滅煩惱、生死的境界呢?那就要修證“道諦”了。
  四、道諦
  “道諦”,是指八圣道、或八正道,或稱“八圣道分”。八正道的“道”即方法之義,八種修道的方法,讓你身語意三業(yè)都能夠是正確、無偏、無缺失的,謂之八正道。八正道即是:正見、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思惟、正精進、正定、正念。說明如下:
 ?、闭姡骸耙姟奔粗?、觀念,學佛修行,知見要正確無偏差,稱為具有“正知見”,這在修行菩提來講是最重要的;有一些學佛者,因為知見、觀念不確不當,所以,其所修的都不對。正知見是八正道之主體。正知見其實就是智慧,因為最高的正知見就是“佛知、佛見”,而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悟入佛的知見,而離于凡外邪小的知見。因此八正道首先標出“正見”,其深義在此。是故,我們學佛,事實上,是以“正見”為始,也是以“正見”為終:亦即開始時便要依佛所開示的正知見去修行,最后也是為了要親證此正知見——悟入佛之知見:“入佛知見”即是成佛。
 ?、舱Z:即言語要正確無失,不作一切非理、非法、惡濁之語。要如法而語,若為人說法,必須不違佛所說,乃至無一字違于佛說,不可非法說法,法說非法。
 ?、痴龢I(yè):指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三業(yè)都是正當而無缺失的。
  ⒋正命:指謀生所做的事業(yè)、職業(yè)要正當。例如:不能以殺為業(yè),而自活命、以盜為業(yè)而活命、以淫為業(yè)、以妄語為業(yè)而活命等……來做為職業(yè);以殺盜淫妄等為業(yè),都是不正當?shù)模Q為“邪命”。修行者應清凈身、語、意三業(yè),且依正法而活命,離于一切不正之活命方式。
 ?、嫡嘉杭此嘉┮?,才能增長圣智。此處所說的思惟,特指在禪定中所修的“慧觀”而言,而非一般的思考。二乘行人在禪定中,應依法思惟“苦集滅道”四圣諦理,如此才能增長道力與道心,而成就圣智,若如是思惟者,方是正思惟,若思惟其它,例如思惟世間法或外道法,即是“不正思惟”,不正思惟便違佛教。
  ⒍正精進:即努力、用功。精進要正當,才能速證菩提,乃至成佛。例如努力而一心修定,思惟四圣諦,即是“正精進”,若是精進修外道法、或努力營求世間法,求名聞利養(yǎng),便是“不正精進”。
 ?、氛ǎ盒薅U定要正當,才能修得對,要修佛的無漏清凈之禪定,不可雜修外道的禪定。例如:有的人打坐時,兼練氣功、或修“精氣神”、或修“氣脈”、冷、熱等,或有人觀“靜”、觀丹田等,皆是雜修、盲修,皆非佛之正定。佛之正定為依四念處修,或修五停心觀(不凈觀、數(shù)息觀、因緣觀、慈心觀、念佛觀)等,方是正觀、正定。修習正觀、正定方能斷惑、證真。
 ?、刚睿骸澳睢奔茨铑^之義?!罢睢奔词悄钅钪g都要正當。又有譯成“正慧”,即智慧要是正當?shù)?,因為外道之人有邪慧、而世間之人有世智辯聰。
  綜上所說,總說八正道,即是開始的第一項的“正見”,依正見起修,中間的“正語、正業(yè)、正命”三項為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中所修持的;其次“正念、正精進、正定”三項為在禪定中修習的。此中,正念一項,即是指修行“四諦觀”的要則,即須念念皆正,念念皆在正法之中,不離佛之圣諦正法,方稱“正念”。若以表解來顯示,即為:
  (表略)…
  《法華經(jīng)》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xiàn)于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亦即,為了要開示眾生正知見——佛的知見,令眾生能夠悟入佛的知見;因此,一切修行都是為了證入“正知”、“正見”。“佛知佛見”即是佛自身所證的智慧境界。
  眾生的知見大都有所偏差,因而要修學佛法,修到最后,方能證得佛之最正知見,即所謂“正遍知”,亦即是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表二即顯示:依正知見而修戒定道,即得正念之慧。)但是,開始修的時候,即必須知見要正,只是善根尚未成熟而已;學佛的難處就是在這里:一開始時就必須要具正知見,否則的話,會走岔路,或是走彎道、繞冤枉路,浪費功夫,乃至誤入歧途,不可自拔。
  其次談這八正道的修行時所取之相。如果依二乘的修法,主要都是在打坐(禪定)中修的,并不是我們平常所講的所謂“在行住坐臥中修”。當然,這八正道你也可以把它當作表面的意思,但是事實上四圣諦主要還是要在打坐中精進地修“四諦觀”的。進一步而言,其實一切佛法中所說的“修行”,主要都是指在打坐中修,若說是在行、住、坐、臥中修,那是方便的輔修,正修則必定是指于禪定中修。不但成佛時是坐在金剛座上修成,連由凡到圣,由欲界定到色界定,由色界定到無色界定,由無色界定入滅受想定,由外凡位到內凡位,由小乘之初果到二果、三果、四果,以及菩薩從初住至十地的修證,都是在定中修,在定中成就。為什么?若不入定,即是散亂心,散亂心不可能證無漏道,而斷有漏的煩惱,而成就無漏的智慧與法體?;蛘咴俑M一步講,若無打坐,就沒有佛法了,而只有“相似佛法”,為什么?因為你若不打坐,心是散亂的,所以你所修的法,都是“與散亂心相應”,而不是“與定心相應”,一定要與定心相應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也才能深入契合清凈之法性,因此我們末法時期所修也多是以散亂心在修行,如“散心念佛”等等。
  散亂心就好像波浪起伏不定一樣,念念變滅,念念遷謝,因此學佛的人常會覺得:“昨天明明修得好好的,今天一覺睡醒,怎么就都不見了,乃至無蹤無影?”
  這是因為你修行時的心是散亂的,所以“法”所能達到的深度,只在你的心浮面,只在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層面上,甚至還達不到第六意識,因為心中還是不住地在妄想、分別而不為法所熏染。然而要怎么修行呢?平常我們凡夫所依據(jù)的都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以及五塵(色聲香味觸),這些都是波動不定的;我們更依于前五識而起第六意識,于是又更令心動蕩不定,更加妄想、分別。我們凡夫所修,通常只能達到前五識的境界,至于第六識則已是二乘所修斷的境界。第七識——末那識是“我執(zhí)中心”,這是菩薩所修斷的境界,因為菩薩才能真正破我執(zhí),俱生的“我執(zhí)中心”一破,即是無“我相”,當然是要先入禪定才能深入、明見此妄識,而照破之,因為入禪定,心才得靜止,善法才進得去,否則心的表面動蕩不定,就把善法阻止在外面,進不去了。至于第八識——阿賴耶識,則是大菩薩成佛所修的境界,菩薩摩訶薩轉業(yè)識為清凈識,將第八業(yè)識的無明之業(yè)習整個轉掉,變成智慧,而成就“大圓鏡智”。所以,如果學佛而不靜坐,還只是五根表面上的修行,無法真正斷惑證真,故可說只是稍微結緣、熏習、長養(yǎng)善根而已。然而靜坐是否就是真正在修行?那可就不一定了,要看怎么坐,須有方法才行。而佛教禪定止觀法門是很深奧的,不只是盤腿就可以了。
  佛法講的“正精進”,是指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勤行精進,因此可說是幾乎整個夜里都在靜坐:那么白天做什么呢?睡大覺嗎?連晚上都精進不息了,白天怎么可以睡大覺,所以如果坐個二、三十分鐘,就受不了,要動一動的話,怎么成呢?那是道心還沒有生起,須努力精進。
  現(xiàn)在解釋完了“四諦”,話歸正題,回到“心經(jīng)”上面。這段心經(jīng)說:“無苦集滅道”,即是說二乘境界的苦集滅道四諦,也都是無自性空,分別言之,即是:“苦圣諦無自性空、集圣諦無自性空、滅圣諦無自性空、道圣諦也是無自性空”,因皆是一真如心所現(xiàn)之境界故。
  【無智亦無得】
  這有二義,一、是指小乘修行人所得的圣智與道果;二、是指大乘菩薩行者修行所得之圣智與道果。先說小乘的境界。證了苦集滅道四諦以后,即得到圣智,小乘修行八正道,得到“八忍、八智”之圣智,八忍八智合稱“十六心”,是小乘所證到之十六種智慧。這是在修苦集滅道時之觀法——苦諦觀、集諦觀、滅諦觀、道諦觀,修這些觀行成就時,便生起八忍八智十六心,“十六心”生起時即能依之而斷三界之三毒煩惱,而度三界之生死苦,證“得”圣道解脫?!缎慕?jīng)》上說:小乘所修得的十六心智慧,以及所得到的圣道、解脫、涅盤也是無自性空。
  “亦無得”,“得”是特指小乘人所證得之四道果及涅盤。小乘所證有四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初果須陀洹:又稱“預流”或“入流”,“入流”即是入圣人之流。證到初果的圣人,七次往返生于天上人間,即證到阿羅漢果。
  二果斯陀含:又稱“一來”,即是再來此欲界受生一次做人,就能證到阿羅漢果。
  三果阿那含:又名“不來”,因三果的圣人不須再到此人間來受生,而于此生報盡時,便化生于色界的“無頂天”(阿迦尼吒天)繼續(xù)修行,而在那里證得阿羅漢道。
  四果阿羅漢:證了四果之圣人,便已經(jīng)了脫生死,不再來三界受生,這一生是最后身,此身報盡,即入涅盤。
  其次,“無智亦無得”,同時也指大乘菩薩所修證到的智慧與所得的果位,大乘菩薩修行有五十三階位,三賢十圣,階階地地皆是菩薩之果位,皆是有所證得之賢圣。
  而《般若心經(jīng)》在此總說“無智亦無得”即是說:不但小乘所證的八忍八智的十六心與四雙八輩等皆無自性空,連大乘菩薩所修行的諸波羅蜜、四無量心,及三賢十圣種種道果階位也皆是空無自性,唯是一真如所現(xiàn)。
  壹、心經(jīng)顯說——第八節(jié)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br />   承上而言,從“以無所得故”開始,是講菩薩的究竟境界。菩薩的究竟境界是:“因為于理上究竟無所得故,所以于一切事也實無所得”,這樣即是畢竟無所得,實在沒有得到什么。
  “無所得”的境界很深,很難體會,而且要智慧開了,得正解,乃至“勝解”,才不會錯解佛義,否則反而墮入斷滅空的邪見,變成誹謗正法?,F(xiàn)在舉一個很普通的例子而言,例如我們在座的各位這一生都還算過得不錯,能到美國來留學,乃至拿到種種學位,得種種榮譽,照古人的說法,可算是已成就了一點“功名”,雖然不一定有什么利祿,不過已經(jīng)很不錯,很有福報了。然而等到將來我們臨命終時,我們都知道我們什么都沒有,這一切的功名利祿什么都帶不走,唯有帶著業(yè)識而去;這種狀況簡言之,即是“無所得”,什么也得不到,有如幻化泡影。
  順便提一下,你最好能常常作如是思惟:“我這一世要走的時候,能不能沒有遺憾的,而且至少有一點點安慰的走?”如果真能沒有遺憾而且有點安慰地走,那不是因為你拿到多高的學位,或發(fā)了多大的財,也不是因你的子孫多么好、多么多——而是你在這一輩子畢竟也做了一些對他人有益的事!因為功名利祿都是為“你自己”的,對于未來臨命終時,你能不能沒有遺憾、尚且有些微安慰,甚至能沒有絲毫恐懼、怖畏地走,這完全要看你所做的事中,包含了多少利他的功德而定:有幾分功德就會得幾分安慰,離幾分恐怖——面對死亡的時候,過去所作的功德善事,小至于布施給孤兒院、供養(yǎng)三寶,鋪橋造路等有漏之功德,大至于精進持戒,修六度、四攝,成就自他,這些都是讓你能夠在人生的最后一刻,真正覺得有點安慰,而令你離于生死恐怖的事,其它的事,都靠不住。所以,此生行有余力,就應努力的修些功德、積些德,俗話說:“多做一些積陰德的事?!彼^“陰德”是做了而不求人知的事,因為如果欲求人知,就會有可能只是為了讓別人知道——為求名聞恭敬,乃至利養(yǎng)——而做,那種事做來,不但是否能成就功德或福德,是一個問題,有時可能還是在造罪。所以修功德應不求人知,雖然也未必要“偷偷地”修,或“怕人知道”。
  “菩提薩埵”,此乃直譯,簡稱菩薩。義為“大道心有情”,或上求下化之人。詳細的解釋,如前所說。
  “究竟涅盤”,成就究竟(ultimate)的涅盤,即完完全全滅掉煩惱之義,亦即是“無余依涅盤”。此為菩薩摩訶薩成就法性生身的境界?!熬烤埂痹诖藶榧拔飫釉~。
  現(xiàn)在回過頭來總說一次這一大段經(jīng)文之大義:“觀自在菩薩在修證甚深般若時,以智眼照見了五蘊身心皆是空無自性等等,乃至修證到一切凡夫境界的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乃至于緣覺境界的十二因緣,聲聞境界的四圣諦之圣智、道果,乃至菩薩境界的階地果位,全都是無自性空,因此無有少法可得;由于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于是依循著般若波羅蜜多而自修教他,所以便能達到心無睪礙的境界;因為心無睪礙的關系,所以心中便無任何恐懼怖畏,因此而遠離一切的顛倒夢想,(“顛倒”是指凡夫,“夢想”是指二乘,其實,凡夫、二乘都是顛倒、也都是夢想,因為凡夫有四倒(“四種顛倒”——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凈計凈),而二乘雖是圣人,但不究竟,也有四倒。)因為遠離了一切顛倒夢想,故能完完全全地滅掉煩惱,達到無上大涅盤的境界?!?br />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這一句話修行般若的人應常常憶持不忘,因為這是菩薩境界,且是最高的境界,然而“無所得”,并不是說不修不學,什么都不會,而口說“無所得”,相反的,反而是一定要有修有證,而且已通達一切法,達到最高的修證境界,但又不自以為高,才會證得“無所得”的極理。因此,大家在看了這一篇經(jīng)文以后,千萬不要把經(jīng)文隨便變成口頭禪,開口、閉口都“啊,無所得,隨便啦!”——那反而是“有所得”,得了什么呢?得了“隨便”!而隨便即是放逸,放逸即是煩惱,在五位百法中,放逸本身就是一種煩惱,稱為“隨煩惱”。有愚人,聽聞了此經(jīng),不解經(jīng)義,望文生義,以為“既然無所得,那我就不用修了”,他這一不修,就變成懈怠、成就散亂心、放逸行等,于是就墮為“取非法相”的大愚夫——這樣他還以為他是在修“般若”、“無所得”呢!也自以為很“自在”、很“灑脫”——其實自己已經(jīng)錯解佛義,舍修佛法,墮于凡夫法及外道邪見,并起懈怠、放逸等煩惱法,遠離般若、正見,心離佛法而“得”凡夫、外道法,都不自知!六祖大師說:“修即圣人,不修即凡夫”,其語重心長處,亦在此。
  怎樣才能真正無所得,必須真正完全明了十二有支,且依十二有支的“逆因緣門”去修。無所得的“得”與十二有支中“愛取有”的“有”支是一樣的:因為有“有”,所以有“得”,“得”即是“有”;而“有”是從“取”來的,換句話說,也就是說:“得”即是從“取”來;因此欲要“不得”,就須先要“不取”,不要空喊“無所得”,這么一喊會變成口號。怎么修才能真正“無所得”呢?須先修“無所取”,欲無所取則須修“無所愛”,即是不貪愛;不但“不愛”,還要“不憎”,因為“不愛”以后,常常會生起憎厭之心,那樣反而成為類似小乘的“厭離”,便成非菩薩道。所以要“不愛不憎”方是佛菩薩所行中道。如果能如是修行,才是真正的在修“無所得”——即使只偏了一點點,不是正好在零度(不負不正)的“不愛不憎、不取不舍”的中道上,便還是“有所得”,所以要修得這個心,如同禪門所說的譬喻:“一絲不掛”,此譬喻之義為“里面不含一粒沙子”一樣,好的也好,壞的也好,什么都不取不舍,才是真正的“無所得”。然而,也因為慈悲的關系,而應修一切善法,廣積一切功德,利益一切眾生,方能成就無上菩提。因此千萬不要太輕易地喊“無所得”,充其量變成小乘人,但小乘人還是要求自度的,何況你光喊“無所得”,又放逸、又懈怠,即會變成大凡夫、外道,且還造了妄語罪,因為實在還沒有“無所得”,你還是在“得”——得什么?得放逸、懈怠等染法,得凡夫的貪愛、無明等,以及得外道的邪見。
  綜上所說,因為“無所得”的關系,菩提薩埵觀察法界中凡夫與圣人的境界,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境界,都明了覺知沒有一點點法(“無有少法”可以得,實在沒有一點點法可以讓自己真正把捉、取得、而擁為已有,這叫做“無所得”的境界;所以,菩提薩埵依這種“大智慧到彼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是故其心中毫無罣礙,由于沒有罣礙的關系,也就沒有恐怖。附帶講到,“無有恐怖”要怎么修?你會不會有恐怖?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些恐怖心,依現(xiàn)代心理學來說,平常人每個人都會有“恐懼感”,恐懼什么呢?對于人生、對于事業(yè)、對于修行、對于學業(yè)、對于職業(yè)、對于功名、利祿(利益)、對于前途、對于愛情……等,各方面都有些恐懼感;為什么會有恐懼感?因為心有貪愛,若心不貪愛,就不會恐懼,所以這是很深的,而且正好打在每個人心上,好像每個人都挨了一巴掌;所以學生怕考試考不過,博士班學生怕preliminary不過,怕論文寫不出來,怕教授為難;修行人怕修不好、有的怕不能生凈土,法師怕信徒不來、怕道場經(jīng)費不足、怕徒弟跑掉……,種種恐怖,就是心有貪愛,有貪愛即有罣礙,有罣礙便有恐怖,有恐怖就會心生顛倒、作種種夢想,乃至于會做惡夢,令心生病,令身生病,身心具乏。唯有菩薩摩訶薩依于般若正智,方能遠離這一切顛倒夢想,達到究竟的涅盤。因為一切凡夫、二乘的境界都是心生顛倒的夢想,凡夫的境界是什么?凡夫的境界乃是對于一切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五欲、六塵境界生貪愛心——凡夫是貪著“有”;而二乘是貪著“空”,都是沒有超脫;唯有菩薩不著空、也不貪著有,不貪凡夫的境界(不?。膊回澏说木辰纾ú簧幔?,因此才能夠真正的超離世出世間,但是,離而不離;因為菩薩還是依于悲愿而度眾生,憐愍眾生迷惑而不得解脫,因此勤修一切佛法、廣積無量福智,于一切法皆得了達證悟,以為度生之資,這便是菩薩心廣如海的境界。下面則是講菩薩成佛。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四)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即過去世、現(xiàn)在世、和未來世。
  “阿耨多羅”,即無上之義。
  “三藐三菩提”,即正等正覺之義?!叭笔欠g音,是“正”的意思,“三藐”,即正等之義;“菩提”,即覺也,“三菩提”,即正覺之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是Anatana-samyak-sambodhi,即無上正等正覺之義。亦即是佛菩提,或稱為無上菩提、大菩提;簡言之,即是成佛、成正覺。
  現(xiàn)在、過去、未來的一切佛,都是依照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觀一切法都沒有少法可以得到,究竟沒有實自體性,好像水中月一樣,若要在水中撈月,正如學李白——可是我們都是李白??!不要忘掉,我們也都是“醉仙”,所以,我們都在水中撈月——然而三世諸佛皆如實了知“六道之水”中無“月”,亦如實了知以水之因緣而有月,因此也隨眾生緣,而如幻生出一切妙法,度化眾生。
  綜上而言:“三世諸佛,因為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所以得證無上正等正覺。三世諸佛,過去在因地菩薩位的時候,因為依靠般若波羅蜜多,方能成佛”,因此這一句話,是指菩薩成佛。然而上面那一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即是大菩薩之義;在怎么樣的情況之下,凡夫能夠轉凡成圣、成為大菩薩呢?“以無所得故”,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才能成為菩薩摩訶薩;復次,因為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轉凡夫為二乘——次轉二乘為菩薩——再轉菩薩成大菩薩——最后轉大菩薩成佛。如此步步升進諸地、諸位,都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br />   以上所說是顯教的法,這里所講的是密教的法,所以,《心經(jīng)》到最后為由顯入密,顯密合流。
  “咒”,是中文(漢語),梵文是“陀羅尼”(Dharani)“陀羅尼”是總持之義,而總持的意思是什么呢?因為佛所證的智慧太多太多,又太深太廣,所以沒有辦法以一句話涵蓋盡了,因此證到最后,即以一句話來代表佛所證的一切法之菁華,如同濃縮的果汁(concentrated juice)一樣,但因為太過于濃縮、精要,所以就變成像“密語”一樣,因為其中深藏“如來密義”;因此,陀羅尼稱為“總持”,又稱為“真言”(真實不虛之語言)。然而中文把“陀羅尼”一詞翻成“咒”具有什么意義?中文本來就有“咒”這個字,因為中國土產(chǎn)的宗教——道教,古代即有咒,其實一切外道亦都有咒,此與打坐有關系,無論佛法、外道都有修禪定。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修行人都一樣,入禪定以后,由于心清凈,攝心專一,所以那時說出任何一句話來,那句話就具有威力,尤其是那一句話若是一種愿、或祈愿,則更別有一種力量在其中,那就是所謂的“咒語”。例如某人說:“我要咒他死”(意即:我一心一意祈愿他死)。若其心很專注,而且用心很切,(因為心是有“心力”的),便會很奇妙地產(chǎn)生一種力量,此力量可影響到別人。然而佛法的咒與其它外道不同之處在于:佛法的咒皆是善咒,而外道的咒則有很多是惡咒;佛法里的咒既皆是善咒,所以都不會害人,反而都是為了成就眾生的善心、善愿,甚至于令眾生成就大智慧、大菩提。換句話說,所謂咒者,即是將某些佛或菩薩所修的成果之菁華和神髓,都攝涵在那短短的字句里,那短短的字句便稱為某尊佛或某菩薩的“咒”。觀世音菩薩自證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口彌(彌)哞”,即是把他所修證的成果都攝在這六字里面,且這六個字,每一字可度一道,六字即可度六道眾生。
  “真言”,即真實不虛的語言。一切密教的真言一定要有阿阇梨?zhèn)鞒胁趴梢阅钫b,如果沒有師親傳,自己私念謂之盜法,亦是犯“三味耶戒”,其罪很重。在佛法里,有兩種法不可無師而擅自修學,即出家戒法和真言密法——出家戒法,在家人不可聽聞、讀誦,乃至即使已出了家,而未受大戒之人不可盜看、盜聽比丘戒、比丘尼戒。若為居士時盜看僧戒,便遮其出家(不許出家)。又,有些人在報章雜志上發(fā)表文章,取材自律部、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那是害很多人犯禁。又,最近常有短期出家,如果是女眾,受過短期出家后,一旦還俗,便不能再真正出家了。因為佛制女眾一生只能出家一次,還俗后便不能再出家。同樣的,真言密法必須要有師父,而且若沒有合格的密教阿阇梨面?zhèn)?,便不能念咒,也不能私結手?。ㄋ追Q“打手印”)。手印不要亂打,若亂打的話,護法神就會來打你,你會成就無量惡法,來世便會到第十八層去報到,以犯密部律儀故,果報很重。戒法與密法必須有師傅承,這是佛制的,且有很深的原因如來制這些戒。此外,要持咒的人,亦必須要持不妄語戒,如果一邊口說妄語,一邊持咒,那個咒即無效,即使是從阿阇梨那里學來的也沒用;而且要持咒之前,先要凈身,至少要先刷牙漱口,口要干凈,持咒才能生效。
  “大神咒”:“神”是神妙,“大”是無上之義。是指此咒有無上不可思議神通妙用之義。
  “大明咒”:是此咒有無上威力,能破無明,故稱“大明”。
  “無上咒、無等等咒”:“無上”譯成英文為Supreme(至高無上),“無等”是無與倫比(unequalled),“等等”兩個字重疊,表強調之義,即沒有任何咒語能與它勢均力敵,威力相等的意思。亦即:“極高極高”之義。
  由于“般若波羅蜜多”有大威力,它可以轉凡夫成為二乘圣人,轉二乘圣人為菩薩,再轉菩薩為大菩薩,復轉大菩薩成佛。有如此的大威力,所以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妙的咒語,神妙的真言,亦是能夠破除無明的真實語言,甚至沒有任何咒語可與它威力相等,并且能拔除一切苦,其威力真實而不虛妄。
  綜上所說,心清凈之人所說的真實語言,便是咒語,并非一定要佛菩薩講的咒語才是咒語;當然心惡的人,他以惡心講出來的話,也可能變成咒語的;像我們平常不善不惡的人,講出來的話,大都沒什么威力;因此要努力修行,三業(yè)所作才有大善力量,成就自他兩利的大善事業(yè)。當然我們要修變成大好人,令所持善咒成驗,而不要修學惡咒想害人、整人,變成毛道、惡人。
  從前,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佛法剛傳人中國沒多久,有一位大師,名叫佛圖騰,他有神通,他在后晉石虎軍中,其城被圍,晉王石虎去請問他:“怎么辦?城外圍兵幾十萬人?!彼磳ν跽f:“叫全城的人,徹夜齊聲一起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如是即可?!眹跣攀埽唇虈她R聲一起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直不斷地念了一日一夜。到了半夜的時候,忽然,滿城四圍通天光明有如火焰,城外的圍兵注意到,忽然看到很多兵將,好像天兵天將一樣,從空而降,嚇得他們都跑掉了,于是城圍就解了。因此,此時光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句話,就如同咒語一樣,有大威力。為什么呢?因為這是諸佛最大的法,有大威德,故諸天鬼神皆得崇敬。也因此佛寺每天作早課的時候,都要稱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br />   算是有緣,我教你們念,你們就可以念了,我教的是梵音:(Gate)。我教你,但是你不能教人,因為你不是師父,你如果也是阿阇梨的話,也可以教人。咒語是有意義的,不過咒語的全部意義,乃至真實意義,不只是字面上的意義而已,更何況還有許多言外之義及“如來密義”——也就是因為有“如來密義”,故稱為“密咒”。
  “揭諦揭諦”,揭諦是“度”的意思。
  “波羅揭諦”,疾速度去之義。
  “波羅僧揭諦”,大眾疾速度到彼岸之義。
  “菩提薩婆訶”,菩提成就。
  全咒大義即是:“度呀!度呀!大眾疾速度到彼岸,令菩提成就!”趕快度,但是如果修行怕吃苦的話,就“沒法度”了!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講于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蓮光學佛社”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八日校訂于臺北“大毘盧寺”
  貳、《心經(jīng)》奧義
  六祖大師說:“離體說相,是為相說。”因此,諸佛之法,應不離本體而說;本體即本性,亦即如來藏體、妙真如性。修一切法,亦皆應如是——不離本體。六祖大師大悟之后,五祖大師對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行者修習此般若波羅蜜門,亦當如是,識達本心。是故嘗試闡發(fā)此經(jīng)深妙之義如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一般都說《心經(jīng)》是《大般若經(jīng)》的“心要”,故稱為“心經(jīng)”,此為一解。不過這可說只是表面上的意義;若更深一層說,亦可解作:一切眾生有種種心,在此種種心之中,有一種心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此,“般若波羅蜜多”與“心”,兩個詞要作一氣讀,因為它們已形成一個“專有名詞”。)又因為本經(jīng)之主旨在于闡發(fā)此甚深之“般若波羅蜜多心”故簡稱之為“心經(jīng)”。此“心”與黃蘗大師《傳心法要》所欲傳述的“心”是一樣的。此“般若波羅蜜多心”即是三世佛心,亦是一切眾生之本心,亦即是達摩祖師“直指人心”之心,而非謂他心。此心亦即是《楞嚴經(jīng)》所說的“本妙覺心”,亦是《圓覺經(jīng)》所說的“凈圓覺”,亦是《大般涅盤經(jīng)》所說的“佛性”,亦是六祖所說的“本性”,亦是《起信論》與《楞伽經(jīng)》所說的“真如”。又,這“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是一切眾生本自有之,故非從外來,非修而得,不修亦不能悟得,以不修即迷故;迷之,則凡圣相隔,三界立、十法界成。故六祖大師說;“不修即凡夫,修即圣人?!币虼耍私?jīng)所明即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實相,非如有些人所誤解的“空”門。以“空”是對治門,對治“有”病故。若是對治門處,則非究竟了義。若不從此處見,則于本經(jīng)處隔礙不通。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為何五蘊皆空?以諸法一相;一相故非實有種種相,是故五蘊皆成一相,非有五種差別相。所謂“五蘊相”者,“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如是五相皆非實有,但是“一如”所現(xiàn),如空中華、水中月。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要從本性來看,且須契會如來藏深意,方能了得觀自在菩薩所證之意,不復妄想!“不異”與“即”就是非一、非異。“色”與“空”二者非一非異,受、想、行、識亦復與“空”非一非異,以色與空皆以如來藏“本性”為其本體,非不同體,故“非異”;然而本性起用,能顯萬象差別,故“非一”:性本不差,其相有別,色與空之本性,本無差別,皆是一如所現(xiàn);然其表相,則現(xiàn)有別。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段經(jīng)文是解釋什么是“空”的最究竟意義。因此可知,觀自在菩薩所說的“空”,不是別的,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是觀自在菩薩給“空”下的定義:離于生滅,無有染凈,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其體虛寂一相,用即遍一切處,這是什么?這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觀自在菩薩所照見的,不是“什么都沒有”的外道凡夫之斷滅空,或小乘壓制一切令不起的偏空,或分析空,而是這不變而能隨緣、隨緣而能不變的妙真如性,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試想以偏空智,或以斷滅空,如何能證阿耨菩提?所以“五蘊皆空”是指“五蘊”皆是本妙明心所顯之相,如虛空華,非有非無,非不有無,離于有無,這才是離于四句的圣諦第一義大空;以如是故,故能究竟無垢無凈,不增不減等。是故乃至下面的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間一切法,也皆是“空如來藏性”之用,因此轉“空如來藏”為“不空如來藏”,而起“無作意”大用。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由于已證入如來藏本性,所以了了知見如來藏空性之中,實無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可得。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如來藏本性之中亦無六根、六塵之實法可得。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空如來藏中亦無十八界之實法可得。以上為破凡夫執(zhí)著,令離凡夫所行境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如來藏性中亦無十二因緣之生滅門,乃至無還滅門之實法可得。此為破緣覺乘之執(zhí)著,令離緣覺乘所行境界。
  【“無苦集滅道”】:如來藏中無有四諦之實法可得,皆如空華,此為破聲聞所行境界。
  【“無智亦無得”】:此為破權教菩薩之執(zhí)著。若仍有少法可得者,則仍不與如來藏真性相應,以眼中仍有少微塵——遮障智眼故!以已破權教菩薩境界故,至此即三乘皆離,并皆化城,唯一佛乘。無“智”,這個“智”是指無上智,“得”是指“得”菩提,亦無一法稱為菩提之可得。
  【“以無所得故”】:這“無所得”三個字,可說三世諸佛如來所證最高的智慧之精華,如來以此無上金剛智,而破九法界一切無明執(zhí)著,回超三世,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斷二死,究竟超過一切世出世間,故稱無上士、天人師、佛。
  如來一切教諭:不論顯、密、性、相諸法,其究竟,皆悉歸入此無上甚深法門,故此經(jīng)之“般若波羅蜜多心”者,即是“三世佛心”,亦即是“無所得心”;《金剛經(jīng)》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贝思词茄裕阂詿o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菩提。
  有愚人不解,以為佛經(jīng)說“無所得”,于是他便不再精進學佛,甚至不再修行,而落斷滅空見,更墮于愚癡煩惱深淵。因為他認為:“既然無所得嘛,我還修什么?!”他不但不再修行,甚至還更進一步,再回到五欲六塵中去打轉,而且反而自以為是在修最高的“無所得”呢!殊不知他這樣復墮五欲六塵,固然不能證得出世佛慧,卻因此而“得”了世間染法!所以他這樣還是“有所得”,并非無所得。
  是故當知,佛說此甚深“無所得”傳心要門,是為大根器、根熟眾生,于遍修眾妙法門,廣積無量智慧福德之后,令之上上增進,頓入如來無上廣大覺海,故勸令不執(zhí)、不取所修所積福德智慧,是故言下頓忘能所,頓契如如。因此,此“無所得”法門甚深不可思議,不是對未修、初學、或淺根、薄福、少智之人而說,乃是對上上根人且廣積?;壑硕f。莫錯會佛意,若錯解如來真實義而錯用心,不但不能得益,反而妄肇大禍。
  又,此“無所得”甚深心法,應如何修?此有二門,一是漸修門,二是頓悟門。先說一、漸修門——若中下根人,福慧未充,須先修此門:若欲無所得,必先“無所取”。如何修“無所取”?若欲無所取,必先“無所求”。如何修無所求?須知有所求即是貪。欲無所求,必須心不攀緣,即“無所緣”。如何修“無所緣”?若欲無所緣,須心不往外馳,須心常起正念。如何能心常正念?欲心常正念,須常修六念,念念不斷,久之即能正念常得現(xiàn)前。正念得現(xiàn)前之后,復以正智觀此正念唯心所現(xiàn),而不執(zhí)不取,知念如幻,幻體亦真,則頓入無有少法可得、究竟清凈界域。以上是漸修門。二、頓悟門——至于福智圓熟之大根人,若一念心通,體入真如,頓見本性,則頓了無有少法可得,頓覺了諸法究竟本自清凈、平等、不動、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是為頓根人之所修。
  復次當知,此“無所得”,并非要把所修集之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拋棄,才叫無所得,而只是不執(zhí)著、不貪著、不矜、不夸、不求其果報;以不執(zhí)、不貪、不矜、不夸故,故能“有而無礙”,是名得而不得、不得而得,運用萬端而無罣礙。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這“菩提薩埵”即是指實教一乘的菩薩摩訶薩。從上面以來,此大菩薩歷觀凡夫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緣覺十二緣、聲聞四諦、乃至權教菩薩之“智”與“得”,這樣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先從凡夫法開始起觀,(亦即起修觀行),漸漸修行到聲聞、緣覺之法,然后再修大乘權教之法,最后再修一乘實法——其實不是這樣:這是因為經(jīng)文行文之次第,有時空的限制,不得不如是。其實是:此大菩薩,一開始就以甚深般若之智,遍觀世出世間一切法,所謂一念三千,無有漸次,因此,這是頓門:頓觀、頓修、頓證、頓悟;而不是從凡夫法開始修,漸修到小乘、大乘、佛乘。有人于法不了,而倡言學佛必須從小乘開始修起,這是不正確的,應依個人根器而定。若大乘根人,你堅持教他小乘法,則會令他于小乘法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壞其大乘根性,如是則以后大乘心便很難發(fā)起,故是不當。觀世音菩薩法門大都是頓教法門,以頓根之人,根性力用大,所以能一體遍觀諸法,此非小機者能知能行。
  【“心無罣礙”】:心中不著一點塵,如實知見無有少法可立可破,故無罣礙。
  【“無有恐怖”】:此即無有凡夫之恐怖,無有二乘之恐怖,亦無有權教菩薩之恐怖。簡言之,即:無有凡、外、權、小之恐怖;詳而言之,即:
 ?。ㄒ唬o有凡夫之恐怖:無有凡夫得失五欲六塵之恐怖,生于三惡道、八難之恐怖,得禪失禪、得定失定之恐怖。
 ?。ǘo有二乘之恐怖:無有二乘能不能得證四雙八輩道果之恐怖,能不能出離三界、離分段生死之恐怖。
 ?。ㄈo有權教菩薩之恐怖:無有能不能證菩薩智、斷無明惑、離變異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來智之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總說凡外權小之“得”與“失”,皆為自心不覺、顛倒之夢想,以此“倒想”如夢,非有非無,故稱“夢想”,若了知一切賢圣,凡外權小,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現(xiàn)、如來藏自性之用,則頓從此夢中覺了!
  【“究竟涅盤”】:以無凡、外、權、小之一切顛倒夢想,簡言之,即塵沙惑盡,無明心息,故涅盤現(xiàn)前,全體即是涅盤真境,此為等覺與妙覺菩薩之境界。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但菩薩從初發(fā)心開始,即依此甚深般若之智觀一切法,而速能證得圓明寂照之無上大涅盤,即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亦是依此般若大智,而得作佛,此表因中所修與果地所證不異。是故,此如來藏般若真智實為一切諸佛菩薩所依,乃能離于凡、外、權、小,三乘一切境界,而頓入一佛乘,乘如來寶筏而度一切眾生之苦厄!(“度一切苦厄”是指自度度他。苦厄,通指凡、外、權、小一切迷中之苦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薩婆訶”】:此甚深般若法門,非凡、外、權、小境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乃至其究竟則離言說相,心行處滅,世間言語有時而窮,故此般若波羅蜜門,以如來神咒總結之?!爸洹闭?,陀羅尼,是總持之義,總持一切法也。以諸佛菩薩所證境界,甚深不可思議,故經(jīng)末常以一神咒總持此一法,或一切法,普令眾生由聞持此神咒故,得疾入如來所證真如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又以此神咒故,禪法、密法、顯宗、密宗即在此離于言思而會通。
  一九八六年初講于美國·達拉斯“楞伽精舍”
  一九九○年十二月校訂于美國·克里夫蘭“大慧精舍”
  一九九一年刊載于臺北《慈云雜志》十月號
  叁、《心經(jīng)》奧義析微
  甲、引言
  今天我們來講《心經(jīng)》的奧義。上次我們已經(jīng)講過《心經(jīng)》的“顯說”,大概是照一般的說法來解釋《心經(jīng)》。《心經(jīng)奧義》則是我在《慈云雜志》上發(fā)表過的文章。今天就依著這個本子來詳細闡明《心經(jīng)》的奧義。
  【奧義】
  六祖大師說:“離體說相,是為相說?!币虼耍T佛之法,應不離本體而說;本體即本性,亦即如來藏體、妙真如性,修一切法,亦應皆如是——不離本體。
  【析微】
  “離體說相”的“體”是指本體而言。“相說”即是著相之說。如果離開本體來解說一切法相,則一切說法也都變成了著相之說、或取相之說。因此,說一切諸佛之法,皆應不離本體而說。這里所謂的本體,即是指“本性”而言,也就是“如來藏”之體、本妙“真如”之性。不但說一切法時不可離本體而說,我們在修學一切佛法時,也應如此——不可離本體、本性而修。
  【奧義】
  六祖大師大悟之后,五祖大師對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毙姓咝迣W此般若波羅蜜門,亦當如是,識達本心。是故嘗試闡發(fā)此經(jīng)深妙之義如下:
  【析微】
  一切修行都有一個根本,這個根本即是“本心”,它是你修行的一個目標,如果沒有抓住這個目標——抓住你的“本心”——你再怎么學也都沒用。譬如我們以前在小學作文章時常說:船要有舵,若是沒有舵,則會失去方向,到時你會漂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所以,學法就必須要“識本心”,所謂“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保ㄒ姟斗鹫f四十二章經(jīng)》)若能真正了知自己本心的話,就是“大丈夫”、“天人師”、或“佛”了。行者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法門,就應當先識達本心。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也是屬于般若波羅蜜門,所以在此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奧義解釋如下。
  乙、釋經(jīng)題
  【奧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一般都說《心經(jīng)》是《大般若經(jīng)》的“心要”,故稱為《心經(jīng)》,此為一解。不過這可說只是表面上的意義;若更深一層說,亦可解作:一切眾生有種種心,在此種種心之中,有一種心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此,“般若波羅蜜多”與“心”,兩個詞要做一氣讀,因為它們已形成一個“專有名詞”。)又因為本經(jīng)之主旨在于闡發(fā)此甚深之“般若波羅蜜多心”故簡稱之為《心經(jīng)》。
  【析微】
  一般認為《心經(jīng)》之所以稱為“心”經(jīng),是因為它是《大般若經(jīng)》的“心要”,這是一種解釋。不過,這種說法只是“顯說”,也就是表面上的意思。若是其更深密的意義,則應將“般若波羅蜜多心”視為一個專詞。因為眾生有種種不同的心,而“般若波羅蜜多心”即是在這許多不同的心之中,其中的一種心。所以此處“般若波羅蜜多心”是一個專有名詞,必須連在一起讀。由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主要目的是在闡發(fā)此甚深微妙之“般若波羅蜜多心”,因而簡稱為《心經(jīng)》。所以《心經(jīng)》中的“心”字,在這里是個名詞,并非形容詞。以顯說而言,一心”是個形容詞,是“精要的(essential)”之義。從奧義而言,則是名詞,指“般若波羅蜜多心”。
  【奧義】
  此“心”與黃蘗大師《傳心法要》所欲傳述的“心”是一樣的。此“般若波羅蜜多心”即是三世佛心,亦是一切眾生之本心,亦即是達摩祖師“直指人心”之心,而非謂他心。此心亦即是《楞嚴經(jīng)》所說的“本妙覺心”,亦是《圓覺經(jīng)》所說的“凈圓覺”,亦是《大般涅盤經(jīng)》所說的“佛性”,亦是六祖所說的“本性”,亦是《起信論》與《楞伽經(jīng)》所說的“真如”。
  【析微】
  此處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心”,就是《傳心法要》的“心”、諸佛“以心印心”的“心”、“直指人心”之“心”、“三世佛心”之“心”、“眾生本心”之“心”、“本妙覺心”之“心”。此“心”也稱為“凈圓覺”、“佛性”、“本性”、“真如”,這些都是用不同的詞來講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方便、不同的境界來描述同一件事情。所言雖不同,所指則是一。
  【奧義】
  又,這“般若波羅蜜多心”因是一切眾生本自有之,故非從外來,非修而得,不修亦不能悟得,以不修即迷故;迷之,則凡圣相隔,三界立、十法界成。故六祖大師說;“不修即凡夫,修即圣人。”
  【析微】
  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是一切眾生本來就具有的心,因為眾生自己本來就有,所以不是從外面得來的,也不是因為修行而有的。如果本來沒有,你再怎么修也都不會有。如果說它是從外得來的,那就變成了外道——“心外見道”,而且“從外取道”故稱“外道”——而佛法是“自心證道”,所以它是心內之法,是本自有之、本來具足的。這般若波羅蜜多心雖然不是“修”便可以得到的,但是你若“不修”,更是不能悟得。就好像金山中的金礦,你雖挖了出來,但不去提煉,它也還不能發(fā)出金子的作用,那還只是一塊礦石而已。但是金子是在金礦中本來就有的,如果那礦石中本來沒有金子的話,任憑你如何開采、如何提煉,你也煉不出半絲金子來。猶如想要“蒸沙成飯”、“磨磚成鏡”,縱經(jīng)塵劫,終不能得(見《楞嚴經(jīng)》)。所以必定要“本自有之”,才能夠由于修而顯現(xiàn)出來。金子之性在金礦中本來就有,所以你才能提煉得出金子來。眾生也是如此:因為我們本來就有寶貴的真如本性(金性)在,所以才能夠修習成佛(提煉出金子)。只不過我們的真如本性目前被煩惱惑之繩纏縛住了,《楞伽經(jīng)》稱之為“煩惱垢布所纏”——煩惱好像是一塊又臟又臭又長的裹腳布一樣,把真如本性給裹住了,令我們的真如本性顯現(xiàn)不出來。如今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離纏”,是要悟得顯現(xiàn)我們本來的真心——“般若波羅蜜多心”。如果不修,則永在迷位,迷就是凡夫,一迷則“凡”與“圣”便相隔離、相對立。凡、圣一隔,則欲、色、無色三界就自然建立起來,法界之六凡(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四圣(佛、菩薩、聲聞、圓(緣)覺四種圣人)也因此形成。所以六祖大師說:如果不修的話,則永遠是個大凡夫;如果修的話,就能當圣人,就有機會成圣人,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但終究是會成為圣人的。此處所說的“修即圣人”,并非指馬上就可成為圣人,而是指你若修,當來必定成圣,這也是一種授記。
  【奧義】
  因此,此經(jīng)所明即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實相,非如有些人所誤解的“空”門。以“空”是對治門,對治“有”病故。若是對治門處,則非究竟了義。若不從此處見,則于本經(jīng)處隔礙不通。
  【析微】
  “了義”即是究竟的意思?!傲恕笔峭耆?、通達之意?!傲x”是道理之意。所以通達最高的道理叫做“了義”。不能通達最高的道理則是“不了義”。佛說的經(jīng)有兩種:一種是了義經(jīng)、一種是不了義經(jīng)。了義經(jīng)換個詞來說,就是究竟的實法、實教,不了義經(jīng)即是所謂的權法、權教。“權”就是方便、權便之義。方便,并非就是假的,莫錯會義,它還是真的(法門),只不過與實教法門比起來,它的層次不一樣、境界的高低不一樣罷了。若以三乘佛法來配,實教即是一佛乘,權教是其余的三乘法,包括菩薩、聲聞、圓覺,此三乘皆是佛的慈悲方便攝受,也就是所謂的方便法門。而此方便法門并不是隨便說的(方便不是隨便),更非是虛妄的(佛語諦實不虛),它是一個確實的方法,讓眾生能一步一步地往上升,就像上階梯一樣。因為眾生無法一步登天,所以佛才設下此等方便之階梯,讓我們雖然慢慢地,但也能上得去。所以你若不能頓悟的話,就須修所謂的方便法門。其實,以究竟實義言,頓悟的法門也是一種方便。以最究竟的意義來說,一切法皆是如來薩婆若海中依本愿力所流露出的方便。為什么呢?因為在真正最完全究竟的實相中,根本無有言說。一旦有言說,則皆落入方便之中。而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所要闡述的,乃是究竟了義的第一義諦實相(所謂“第一義諦”,即是最高的道理。),而非方便法門——非是像有些人所說的“空”門。許多人誤以為《心經(jīng)》是講“空”的,所以開口閉口都談“空”,這是不正確的。如果你認為《心經(jīng)》只是在講普通的“空”的話,你可試著從頭往下看經(jīng)文,不須看多少,你很快就會被“卡”在那里(Getstuck),弄得進退不得,不知如何解釋才好,好像碰到了一則則的謎語一般。為什么說本經(jīng)所欲闡明的不是“空”門呢?因為“空”是個對治法門,是用來對治“有”病的。所謂“對治”(cure),是對癥治療之意,“有”病,是“著有”之病。法有兩邊,一邊是“有”,一邊是“空”,你若是著“有”,則落入“有”這一邊,而患“有”病。若是著“空”,則落入“空”這一邊,而患“空”病。一般的凡夫皆是著“有”,貪著世間的一切,認為真實而有——有色、有聲、有香、有味、有觸、有法。“有”是“有形相”的意思。由于世人皆貪著一切有形相的東西,所以如來開示“空無自性”的道理來對治這個“有”病,令我們了知內外之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根本就空無自性可得。既然沒有自性可得,便不再對它起貪著之心;不貪著,就能解脫了。所以,如來說空無自性,目的不是在“它”?色聲香味觸等外法,而是在我“自心”。也就是說,如來講“空”是為了令我們的心得解脫,心解脫了以后,管“它”是空、是有,都沒有什么關系了——“空”與“有”也都不相妨礙了;“空”與“有”既不相妨礙,便入“空有無礙門”,空有無礙門一入,就是入法界性,或簡稱“入法界”,而“入法界”即是普賢境界,即是華嚴境界。所以,這是如來的秘密(所謂“如來密語密義”)!在此一句為你道破。
  “空”既然是用來治療“有”病的對治法門,自然它只是個方便法門,而非究竟了義。因為“對治”就是表示有“病”,有病當然就不可能是究竟的,其目的只是為了要治病而已,病治好了,就不必再繼續(xù)服“空”藥了。所以佛在《大般若經(jīng)》及《金剛經(jīng)》中說:“我說法如筏喻”。譬如我們乘筏或乘船渡河,既到彼岸,即應舍筏登岸才對,不應貪著此筏甚好,能渡我過河,對我有大功用,所以到岸以后,就背著筏一起上岸,而且扛著它東奔西跑。如來所說的“法”就像渡水用的“筏”一樣。“筏”能渡、能過河,得至彼岸;“法”能度自心過“生滅河”,得至涅盤彼岸。既至河之彼岸,即不應再貪戀不舍此“筏”;同樣的,既至涅盤彼岸,即不應再貪著不舍“法”,因為涅盤之中是沒有“法”的,亦即:無有一法可得。若不舍“法”,便不能入涅盤境界。但是我們眾生學了法以后,常會覺得佛這個“法”太好、太妙了,于是就緊抓著“法”不放——本來是貪世間上的“有”,后來,因為修如來的“法”而舍世間上的諸有,最后就變成貪著如來的“法”了,這就是“著法”——為法所縛。所以《圓覺經(jīng)》上說:菩薩修行,“不為法縛,不求法脫?!边@“空”之法、或“空”之筏,既是對治方便法門,而非究竟了義,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并不是講“空”的,至此已相當明顯了。行者若不從此處正觀《心經(jīng)》,于解經(jīng)時,便會處處隔礙不通。
  丙、釋經(jīng)文
  【奧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為何五蘊皆空?以諸法一相;一相故非實有種種相,是故五蘊皆成一相,非有五種差別相。所謂“五蘊相”者,“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如是五相皆非實有,但是“一如”所現(xiàn),如空中華、水中月。
  【析微】
  以前那篇《心經(jīng)顯說》主要是在解釋“是什么?”(What?),亦即“經(jīng)文所說是什么意思?”(What does it mean?)而這篇《心經(jīng)奧義析微》,則完全是在解釋“為什么?”(Why?),亦即“經(jīng)上為什么這樣說?(Why is it said so?),以探討其深一層的道理。為什么五蘊皆是空?因為一切諸法就只有一個相,由于都屬同一個相,所以諸法所現(xiàn)的種種不同之外相皆非真實,故此五蘊亦同為一相,并非有五種不同之差別相。所謂的“五蘊相”是指“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五者。然此色受想行識五種相,都不是真實而有的,它們全是由“一個真如”所現(xiàn)出來的,所以這五種相就有如空中之花、水中之月一樣虛妄。
  “空中華”一詞主要出自《楞嚴經(jīng)》?!独銍澜?jīng)》說:有一個人好端端地沒事,突然忽發(fā)奇想、興起迷惑,就用手去揑自己的眼睛,揑了之后,眼一花,便于虛空之中見有種種花,而這空中之花只有揑眼的人自己才看得到,別人都看不到。為什么?因為空實無花!雖然空中實在是“沒有花”,但它卻也不妨礙“有花”出現(xiàn),只要是有“揑目”的因緣,就會于空中見花。然而縱使你于虛空中見有花,但是空體本身不壞——虛空之體絲毫不為所見之空花所染。相同的,你雖于水中見月,但此水卻絲毫沒有被月亮所染——水上并沒有真正印個月亮在那兒,永遠退不掉。由此而知,空中的花,那個花本身,與水中有月,那個月的本身,都是因緣如幻所生,本無實體,雖無實體,但亦如幻而現(xiàn)——空花、水月雖非真花、真月(本無實體),但揑目的人確實見空有花,水中確實也有月亮的形相(如幻而現(xiàn))?!氨緹o實體”是其“性”、“如幻而現(xiàn)”是其“相”,在此“性”與“相”二者并沒有互相妨礙,這即是修行最難的一部份——性相融合無礙。佛所說的一切法可分作兩部份;一種是性學、或性宗,一種是相學、或相宗。一般而言,如果行者不善學的話,性、相二宗就會變成敵體而相對立、彼此隔隔不入,互相攻擊;但是如果學得好,應該是性、相兩樣都能通達。兩者皆通達之后,再把它們二者合在一起、而且相攝相入,才能夠建立一切法真正的實相。所以,空中無花——空中本是一大虛空,無實花可得——這是它的實相,也是它的“性”。所謂實相,就是指其“性”??罩须m然沒有實花之性,但是它也能由于種種因緣而產(chǎn)生妄花之相,亦即空中實沒有花性,但空中卻能由種種虛妄因緣而現(xiàn)出花相來。究此“花相”有還是沒有呢?答:沒有。再問一次,“花相”有沒有?答;有!所以禪宗行人常說:“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即是指此。你可去好好地參一參,深深地參一參!參這個,當然要打坐嘍。打坐,腿是會痛的!“腿痛”有沒有?有!“腿痛”有沒有?沒有!所以性與相要融合,而且要合并在一起看才圓滿。又,我們再舉一個最現(xiàn)成的例子:你們看這塊白板上有沒有字?有字!可是板上也實在沒有字!如果板上真的有字,這字一定是擦不掉的,因為這字既屬于板有,除非把板子打碎,否則無法去掉此字。若板上的字是可以擦得掉的話,就不是真有字,為什么?字非白板本有故,才擦得掉。字雖不是板所本有,但以因緣故,板上還是現(xiàn)有字相。什么因緣呢?你們要看,我要寫——為了寫給你們看,讓你們能聽得明白,你們又準備了筆,把白板安置在我旁邊,我再拿起筆,用手寫上去,由此種種因緣皆具足故,板上才“有”字出現(xiàn)。所以這個“有”(有字),完全是因緣而有。所謂“因緣而有,因緣而空”。因為字是由于有因有緣的關系才出現(xiàn),不是本來就有的。也正因為是因緣具足才有字,此“有”非是真有,故說:以因緣故而現(xiàn)有,以因緣故有亦空。何以如此說?因為因緣就是幻化,因緣就是和合,和合而成的東西皆無自體,其性是空,只不過暫時假合而現(xiàn)有幻相而已。所以古德常說;“有而非有,非有而有?!保闳舨荒苌钊肓私膺@句話的意思,它就只是句口頭禪。)昨天有人問什么是禪?這就是禪!這種禪,你不打坐也不能悟得,若善根不具足,雖打坐也不一定能悟得。
  【奧義】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要從本性來看,且須契會如來藏深意,方能了得觀自在菩薩所證之意,不復妄想!“不異”與“即”就是非一、非異?!吧迸c“空”二者非一非異,受、想、行、識亦復與“空”非一非異,以色與空皆以如來藏“本性”為其本體,非不同體,故“非異”;然而本性起用,能顯萬象差別,故“非一”:性本不差,其相有別,色與空之本性,本無差別,皆是一如所現(xiàn);然其表相,則現(xiàn)有別。
  【析微】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心經(jīng)》中難倒天下多少有學識人的一個句子。有一位佛學家寫了一本書,書的上卷已經(jīng)出版,在上卷里他講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已經(jīng)解釋得差不多了,但難的是下面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碰到這句話,他說:“這句話很深,我等下卷再來解釋?!苯Y果我等了好久,下卷一直都沒出來。這句話一定要從本性來看,而且你必須能契會“如來藏”之甚深道理,才能悟得觀自在菩薩所證的意思。悟得觀自在菩薩所證之意后,就能遠離顛倒而不會再有妄想了。句中之“不異”與“即”就是印度邏輯學(因明學)里所講的“非一、非異”?!胺且弧笔遣煌囊馑?,不同就是“異”?!胺钱悺笔窍嗤囊馑?,相同就是“即”?!吧划惪?,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色”與“空”兩者非一、又非異,也就是:二者也同、也不同——表面不同,實際相同。同樣的,“受”與“空”非一非異,想、行、識與“空”亦皆非一非異。為什么說“色”與“空”實際上是相同(非異)的呢?因為“色”的本體即是如來藏“本性”,而“空”的本體也是如來藏“本性”,“色”與“空”的本體既然是同一體——根本是同一樣東西——故說“色”“空”二者,無二無別(非異)。譬如有一白色的圓形板子,我延著這塊圓板的周圍劃上兩個同心圓,一為紅色、一為黑色,再加上原板白色的圓周,如是共有三個同心圓——白圓、紅圓、黑圓。在此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三個同心圓是“非一非異”——不是一個,但也沒什么不同。進一步說,你若說它們“是一個”,這也是不對的;你說“不是一個”,也是錯的。又,你說它們“是一個”是對的;你說“不是一個”,也是對的。到底答案是什么呢?那就要看你怎么講了,那就要看對方的知見如何了。所以,你若悟了的話,你怎么說就怎么對。如果沒悟的話,你怎么說就怎么錯——不管你怎么說,禪師都有辦法睹住你的口,讓你欲說無話(沒話可講),通常接著就是給你一棒——因為你沒悟了,沒有通,他為了要給你“打通”所以才來個當頭棒喝。何以說這三個同心圓沒什么不同(非異)呢?因為它們三個等直徑、等半徑、等圓周、等面積、等圓心,故是相同。何以說它們非一?因為白圓、紅圓、黑圓顯然是三個不同的圓,故是有別。所以說這三個圓“同而不同,不同而同”,是“非一”、也是“非異”。在這個例子中,白色的板子代表“如來藏”,紅色的圓代表“色”,黑色的圓代表“空”?!叭鐏聿亍钡牡览砗苌?,它是可以無相而現(xiàn)有相的——如來藏有如空體一樣,它上面可以顯色法。然而“空”在這里也變成是一種“有相”。在“顯說”里面,“空”是什么都沒有的意思,但在“奧密之義”里面,“空”是也屬于“有”。為什么?因為“空”本身就是一個字、或是一個概念。當你心中有一個概念存在時,那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有”。所以“空”也就是“有”,是“有”的一種。它并非什么都沒有,而是有一個概念存在、也有一個字、也有一個思想,它甚至還有一個相貌存在。當我們一講到“空”的時候,心中就會浮現(xiàn)出一片“空”的“樣子”。由是而知,“空”是屬于一種“有”,或者再進一步說:“空”差不多也是屬于“色”的一種了。如果你懂得這一點,就能看得懂《楞嚴經(jīng)》上所說的“晦昧為空”那一句話——由于心思一糊涂,晦昧為空,因此而造成三千大干世界?!翱铡奔热灰彩且环N微細“色”,“色”與“空”又都是一如所現(xiàn),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的意思是說:“色”與“空”因為都是一如所現(xiàn),所以它們是一樣的。譬如波浪,有大有小,大浪小浪雖然不同,其實它們都是海水。我們以大浪來表示“色”,小浪來表示“空”。海水即是“如來藏體”,它是一種水性。如果沒有水,就不會有浪;只要有水,就一定會有浪。因為海水永遠不會平靜無波、完全沒有波浪的——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湖——例如五大湖,甚或其它再小的湖,也都一定會有微波蕩漾,乃至于漣漪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這些浪、微波、漣漪是怎么來的呢?是由于風的因緣而來——風吹水面就會造成波浪,所謂由風鼓浪。在這個例子中,大浪就是“色”,小浪是“空”,水是“真如本性”。大浪小浪皆是水。我們用等量代換即可知:“色”與“空”皆是“真如本性”、“如來藏體”。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得更詳細一點,我們見浪有大小——微波、小浪、大浪、甚至濤天巨浪——這種種不同的浪,都是我們心所生的分別,其實不管小浪還是大浪,浪的本體皆同為水。小浪的水與大浪的水是沒有差別的,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浪本無差別,是我們“見”有差別——“見”,有分別之意,由于我們的心去分別它,它才從無差別變成有差別,而事實上,大浪、小浪,它的本體都是水,而水體無別。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鸵陨厦嫠e之同心圓的例子來說;紅色同心圓(色)就是黑色同心圓(空),也就是白色同心圓(真如)。又,大浪(色)就是小浪(空),就是水(真如)。同理,“色”就是“空”,就是“真如”。故說“色”與“空”二者“非異”。
  “色”與“空”同為“真如本性”,沒有差別。真如本性雖然空無一物,無有差別,但是當它起作用時,便能顯出種種萬象之差別,故說“非一”,就好像盆中的水能現(xiàn)出天上的月亮一樣——水能將外物影現(xiàn)其中,這是水的作用,真如的作用亦如是:“性本不差,其相有別”——一切法的性,本來是沒有差別的,但其所現(xiàn)的相,卻都是有差別的。因為它所現(xiàn)出的相有差別,它的作用自然也就有差別了。舉例來說,同樣一塊九九九純金,一個匠師把它造成一尊佛像,我們看了便會肅然起敬;另一個匠師則把它打造成一個淫女,或男女交媾的形像,我們看了不但不會肅然起敬,反而有不堪入目的感覺,甚至讓人起淫穢之心??墒墙鹱佑袥]有差別呢?金子是一樣的!金性不變,但因其形體有差,亦即,所現(xiàn)之相有差別,所以它所起的功用也就不一樣了——同一塊金子,能引起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你絕對決對不會把一個男女交媾的像放在你的佛堂上拜,除非你是顛倒,如某些愚癡顛倒之人。同樣的,“色”與“空”這兩樣東西的本性,本來是沒有差別的,因為它們都是由同一個真如本性所變現(xiàn)出來的,但是它們的表相卻現(xiàn)有差別。因其表相現(xiàn)有差別,所以其作用也有種種差別。因此世間的一切染(污染)、凈(清凈),智(智慧)、愚(愚癡)都現(xiàn)出有所不同,然而智慧與愚癡也都是同一個心識——如來藏——所現(xiàn)出來的相。佛菩薩因為已證得這個境界,所以能夠不舍本愿、不舍大悲來度化眾生。因為佛菩薩看到這一切皆是真如,所以我們都有希望成佛,否則,如果我們都實在是朽木,佛菩薩就根本不用來度我們了——朽木不可雕也,無有希望故。
  【奧義】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浚哼@段經(jīng)文是解釋什么是“空”的最究竟意義。因此可知,觀自在菩薩所說的“空”,不是別的,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就是觀自在菩薩給“空”下的定義:離于生滅,無有染凈,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其體虛寂一相,用即遍一切處,這是什么?這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析微】
  此處所說最究竟意義的“空”,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專有名詞來看,而不是我們中文的“空”字。中文中的“空”是空空洞洞、什么都沒有的意思。然而這里所說的“空”,則是一個專門名詞,且已經(jīng)遠離了它本來的意思。觀自在菩薩所證得的“諸法空相”,這一切法空的相狀到底是什么呢?我來嘗試把它描繪一下,那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便是觀自在菩薩給“空”下的定義。也就是說:“空”的境界如何呢?就是離于生滅、沒有染凈、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的境界,它的本體是虛寂無相的,應用之時則能遍一切處。這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見《楞嚴經(jīng)》:“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奧義】
  所以觀自在菩薩所照見的,不是“什么都沒有”的外道凡夫之斷滅空,或小乘壓制一切令不起的偏空,或分析空,而是這不變而能隨緣、隨緣而能不變的妙真如性,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析微】
  觀自在菩薩所照見的諸法“空”相,非是斷滅空、非是偏空、非是分析空,而是妙真如性?!皵鄿缈铡笔峭獾兰胺卜蛩鶊?zhí)“什么都沒有”的空?!捌铡笔切〕诵姓邏褐屏R心,令暫不起,而將其視為是涅盤境界的空(事實上只是壓制住而已,并沒有完全斷掉)?!胺治隹铡笔欠治鲆晃?,見其喪失原貌而達成“空”的理論。譬如將一個電扇拆開后,只見葉片、馬達等各在一處,電扇原來的形貌已不復存在,不但沒有電扇的“樣子”或“相狀”(體),而且也沒有電扇之“用”(功用),因為電扇的本體己被拆散,所以說電扇是空的。一切可以分析開來的東西也是如此,因為它可以分析開,所以它是空的,它沒有一個自性,必須把所有的零件湊在一起,它才有自性。一切法的自性亦皆如此,就好像是“借來的”(borrowed)一樣——是“借”來的,而不是本來就有的。譬如一輛車子,必須要有個車體、有引擎、馬達等種種的零件拼起來,才構成一輛車。若把這些零件都拆開來,就不成一輛車了——不可再稱它為“車”。所以這輛“車”的“性”其實是“借”來的,是由種種東西湊起來才有的,也就是說,“車性”是由各處張羅零件,然后再把這些零件拼揍起來才有的,所以“車性”不是本來就具有的,也不是不可破壞的。如果是“本來具有”,而且“不可破壞”,才能叫做“本性”。本來沒有,而且可以因為拆開就變沒有了(會毀滅的),這便不是本性。進一步說,凡是會因為種種因緣、時間、空間、人為、事情等而改變的,會隨因緣而變化的,就不能稱為“本性”。所謂“本性”,就應該是離于因緣的——它不會受因緣所影響、不會受時、空所影響,也就是,不會因時間、地點、人事、風俗、語言、習慣、人種等種種的差別而有變化,這才叫做“本性”。“分析空”是把東西分開來變成沒有,而說它是“空”。這是解釋“空”的一種權法,也可說是顯說里面最低層次(low level)的一種解釋“空”的方法。而觀自在菩薩所證的“空”則是最高層次的空——是這不變而能隨緣、隨緣而能不變的妙真如性?!安蛔冸S緣、隨緣不變”是真如本性的妙用。它能夠隨緣,但是本身并沒改變,(仍舊不離真如)。它永遠不變,但又能隨緣而變現(xiàn)。所以這“隨緣”與“不變”二者是要合在一起說的?!半S緣”是我們常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墒俏覀円?,當我們喊“隨緣”的時候,還必須加上一句“不變”才行。如果只是一味地“隨緣”的話,那就隨緣而墮落下去了,或是隨緣而造惡去了——因為隨緣是隨著因緣而改變的意思。然而“隨緣”的最高意義則是要我們隨緣行善、隨緣修道,也就是說,不管在什么樣的因緣之下,我都在修道——隨外在的因緣改變,而我修道照常不變——這才叫真正的“隨緣”(隨緣而不變)。舉個例子來說:不管再怎么吵,我都可以讀書,或是:不管人多、人少,有人、沒人,我都可以讀書,這才是真能讀書。有的人要人多時,大家一起共修,他才能讀書;有的人要有搖滾樂(Rock—n—Roll)當背景才能讀書;有的人要放古典音樂才能讀書;有的人要在旁邊放個電視機才能讀書,雖然讀書時他并不看電視;有的人喜歡在咖啡廳讀書;有的人要在圖書館才能讀書??墒钦嬲钅茏x書的人,應是無論什么地方,他都可以讀書,如果把“讀書”二字改成“修行”,而還能這樣,那就是真能善用真如本性了——真能“隨緣而不變”;不管因緣如何變,地點如何變,我讀書不變、或是我修道不變。此處所言真如本性永遠“不變”,是指盡管人、事、時、地等起種種變化,而真如本性的“本性”不起任何變化,它永遠是那個樣子,絲毫沒有變化。所謂“沒有變化”,是“不著”、“不染”的意思。在此我打個比方:【此時師父將投影機的開關打開,并且在投影機上放了一張教學用的投影膠片(transparency)】你們看這投影機所投射的螢幕(屏幕)上面有沒有字?有字。可是你仔細看螢幕(屏幕)上真的有字嗎?其實沒有字。螢幕(屏幕)雖沒有字,但還是可以現(xiàn)出字來。螢幕(屏幕)本身是白色的,雖然由于種種因緣的關系而現(xiàn)出有字,但是這些字實在從來也沒有染在白色的螢幕(屏幕)上而退不掉,當因緣失去的時候,這些字就會消失,而螢幕(屏幕)依舊是純白如故。是什么因緣令字消失呢?【此時師父將投影機的照射燈關掉】燈一關掉,螢幕(屏幕)上就沒有字了,【此時師父又將投影機的燈打開】燈一打開,螢幕(屏幕)上又有字了。【此時師父將投影膠片(transparency)抽掉】若把投影膠片拿走,螢幕(屏幕)上又沒字了?!敬藭r師父將一張空白的投影膠片放在投影機上】,放一張空白的投影膠片,螢幕(屏幕)也還是沒字?!杂蟹N種的因緣可令螢幕(屏幕)有字出現(xiàn),雖以因緣而有字,但是那些字從來也沒能染在螢幕(屏幕)上面。這里“螢幕(屏幕)”就代表我們的本心、本性。我們雖從無始劫來造作了種種罪惡,而令結業(yè)之罪垢附在我們的本心上面,可是這些“業(yè)”實在從來也沒有跟本心真的和合在一起、永遠去不掉。它不像美國西部的牛仔(cow boy)一樣把印“烙”在牛身上成為永久的標幟。這些“業(yè)”從來也沒有“烙”在我們的本心本性上過。因為我們的本心本性是“本自清凈”、“從來不染”的,是“不染、不著”的。以此緣故,我們才有可能可以恢復自己的本心、本性。如果“業(yè)”真的有“烙”在本心上,或本心真的有被業(yè)所“染著”的話,那任你再怎么洗,也洗不干凈,至少還是會有一點痕跡存在——也就是說,永遠也沒辦法真正的成佛,你或許可以因修行而稍微變好一點點,但沒辦法真正地完全清凈無染。為什么呢?因為,已經(jīng)“染”了,就不可能再成“不染”;然而因為從來實在沒有真染,所以才可能讓它“不染”——“染”既不實,不染即是“其實”!真如本性既然一向清凈、從沒染著,當然就“沒有真的變化”了。觀自在菩薩因為體證到五蘊、乃至一切諸法皆是妙真如性之用——其本性皆本自清凈無染(不變),卻能隨緣現(xiàn)出一切若染、若凈之相;雖然隨緣現(xiàn)出種種相、種種業(yè),但其實不變其清凈之本性——以是緣故,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乃至得成無上正等正覺。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凡夫位時,碰到染緣,就造惡事,在賢圣位時,碰到凈緣,就能造善事,現(xiàn)出一個真正修道人的樣子,這都是真如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原因。
  【奧義】
  試想以偏空智,或以斷滅空,如何能證得阿耨菩提?所以“五蘊皆空”是指“五蘊”皆是本妙明心所顯之相,如虛空華,非有非無,非不有無,離于有無,這才是離于四句的圣諦第一義大空;以如是故,故能究竟無垢無凈,不增不減等。是故乃至下面的十二入、十八界,以及世出世間一切法,也皆是“空如來藏性”之用,因此轉“空如來藏”為“不空如來藏”,而起無作意大用。
  【析微】
  《大般若經(jīng)》講十八空,其中最后一個空就是“第一義諦大空”,“第一義諦大空”相當于“如來藏”。“四句”是分別諸法為“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種不同之論。此處是說因為“五蘊”皆是如來藏所顯之相,離于四句之言說戲論而屬第一義大空,所以五蘊才能如前面所舉螢幕(屏幕)的比喻一樣,究竟“無垢無凈”、“不增不減”。不但五蘊如此,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世出世間一切法也都是如此——皆是“如來藏性”之用。如來藏依其功用而言,可分為兩種:
  一是“空如來藏”,一是“不空如來藏”。前面說的不變隨緣是“不空如來藏”,隨緣不變是“空如來藏”。何以隨緣不變是空如來藏呢?因為雖然表面隨緣變化,但它并沒真的改變,因為沒變,所以是空的,因此這種如來藏之用稱為“空如來藏”。何以不變隨緣是“不空如來藏”呢?雖然它從來也沒變,但它還是能隨因緣而變現(xiàn)一切法,因為隨緣變現(xiàn),所以不是空的,因此這種如來藏之用稱為“不空如來藏”。(這個名詞本身就是密宗的詞,密宗才講“不空”。)因此“五蘊”乃至一切法其實就是如來藏起無作意大用而將“空如來藏”轉為“不空如來藏”罷了?!盁o作意”即“不思議”之意——不必去想就自然而然能起那種作用。就好像我們練習得很好以后,已經(jīng)十分熟練,熟得不用去思想,即自然能做出來一樣。
  【奧義】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由于已證入如來藏本性,所以了了知見如來藏空性之中,實無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可得。
  【析微】
  再回到前面所舉螢幕(屏幕)的例子,從螢幕(屏幕)上看,如來藏(螢幕(屏幕))本身實在沒有色、受、想、行、識可得,因為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是因緣妄動而已,當因緣滅去時,它也就沒有了,所以真實而言,是沒有五蘊之實相的。
  【奧義】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如來藏本性之中亦無六根、六塵之實法可得。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空如來藏中亦無十八界之實法可得。以上為破凡夫執(zhí)著,令離凡夫所行境界。
  【析微】
  眼、耳、鼻、舌、身、意為內“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塵”,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則產(chǎn)生“十八界”。這些皆是“因緣法”,而非“實法”,故說在空如來藏中,這些因緣法皆不可得,皆非真實。因為根、塵、識為一切凡夫所執(zhí),為破凡夫境界故,故說如來藏性中無有六根、六塵、十二處、十八界之實法可得。
  【奧義】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在如來藏性中亦無十二因緣之生滅門,乃至無還滅門之實法可得。此為破緣覺乘之執(zhí)著,令離緣覺乘所行境界。
  【析微】
  十二因緣之“生滅門”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等。十二因緣之“還滅門”為: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滅,是為還滅門。緣覺乘行者執(zhí)實有世間之十二因緣“生滅門”,及有“還滅門”可出離世間之生死,為破此執(zhí)故,故說在如來藏性中無有十二因緣之生滅門可得,亦無有還滅門可得。為什么呢?因為這些都是因緣法,而非是實法。此處之經(jīng)文漸轉增進,從凡夫到緣覺、聲聞,漸次一一擊破。
  【奧義】
  【“無苦集滅道”,】:如來藏中無有四諦之實法可得,皆如空華,此為破聲聞所行境界。
  【析微】
  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聲聞行人之四圣諦法。此之四諦在如來藏中猶如空華,實不可得。所以如來藏中不但沒有凡夫的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乃至于緣覺乘的十二因緣、及聲聞乘的四諦,都非實法。也就是說,凡圣一切境界皆是空華。
  【奧義】
  【“無智亦無得”】:此為破權教菩薩之執(zhí)著。若仍有少法可得者,則仍不與如來藏真性相應,以眼中仍有少微塵?遮障智眼故!以已破權教菩薩境界故,至此即三乘皆離,并皆化城,唯一佛乘。無“智”,這個“智”是指無上智,“得”是指“得”菩提,亦無一法稱為菩提之可得。
  【析微】
  “教”有權教、實教兩種。實教是最究竟的,凡不是最究竟的,都屬權教。一般也有“宗門”與“教下”之說。“宗門”是指禪宗,“教下”指其它一切所有的宗派。因為禪宗的教法是直指人心,直達本性之源頭,而其它的教下都必須依靠文字言說來慢慢引導。這并非是說禪宗就不須文字言說,只不過禪宗不這么依靠經(jīng)典的文字,雖然經(jīng)典還是須要研讀的。
  因為權教菩薩還一心想要修證、想要得無上菩提(如是“菩提”好像是從外面得來的一樣),為了要破權教菩薩的這種執(zhí)著——有一切種智可得、有無上菩提可證——所以此處指出:如來藏性中實無有一切種智可求,也沒有無上菩提可得。因為若有即使少如微塵之法可得的話,也會造成障礙,而與如來藏之真性不能相應。
  “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與權教菩薩。此三者皆是如來的方便,引導眾生上上增進。如《法華經(jīng)》所言,三乘并皆化城,非是實有。離此三乘,唯有一佛乘才是真實、究竟。
  【奧義】
  【“以無所得故”】:這“無所得”三個字,可說三世諸佛如來所證最高的智慧之精華,如來以此無上金剛智,而破九法界一切無明執(zhí)著,回超三世,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斷二死,究竟超過一切世出世間,故稱無上士、天人師、佛。
  如來一切教諭:不論顯、密、性、相諸法,其究竟,皆悉歸入此無上甚深法門,故此經(jīng)之“般若波羅蜜多心”者,即是“三世佛心”,亦即是“無所得心”;《金剛經(jīng)》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贝思词茄裕阂詿o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菩提。
  【析微】
  “九法界”是佛以下之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修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九者,連佛在內總為十法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簡稱無上菩提。它是佛所證之最究竟的菩提,有別于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
  “二死”是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與“變異生死”。分段生死是六道凡夫所受之生死,這種生死是一生一生的受,一輩子為“一段”。凡夫所造的業(yè)要分很多段來受,才能報盡,(通常造一個業(yè),要很多次受生才能報盡)因為是一段一段地受,所以叫“分段生死”。變異生死是已離分段生死之二乘及菩薩所受之生死。一般所說的“出三界”即是離“分段生死”之意。雖然不再受分段生死,但其微細的生死之相還是存在——因為第八識阿賴耶是不會消失滅去的。不但第八阿賴耶識在,第七識也還在——因為還有微細的我執(zhí)在。既然有微細的我執(zhí),就會有微細的生死相存在,所以他們還是有剎那剎那的微細生死相,因為這種生死是非常微細的變化,所以稱為“變異生死”。又,凡夫的體質粗,他們的體質則很微細,變粗相為細相,雖然微細,但還是有生死之相,故稱“變異生死”?變成不一樣的生死,亦即:把生死之相變得很微細。凡夫有“分段生死”,二乘與菩薩有“變異生死”,只有佛才超脫了這兩種生死,故說佛“永斷二死”。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又叫做無“四相”,也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什么是“我相”呢?有我執(zhí)、我見,即是有我相。“我”本無相,但以“我執(zhí)、我見”為相。離開我執(zhí)、我見,就沒有我相可得了?!拔覉?zhí)”較粗、“我見”較細,“我執(zhí)”是根據(jù)“我見”而來的——因為我們先有“我見”,然后再去執(zhí)著這個“我見”,因此才產(chǎn)生“我執(zhí)”。所以“我見”又比“我執(zhí)”更深、更微細些,“我執(zhí)”則比較粗顯。如果只破“我執(zhí)”,而沒破“我見”,則不能完全、究竟地破除“我相”?!拔覉?zhí)”與“我見”一破,“我相”自然就破了,因為它失去了本體——我相是以我執(zhí)、我見為其本體的。以深義而言,我相就是我執(zhí)、我見。另外,以淺義而言,我相就是我們執(zhí)著自己的相貌為“我”,對自己種種的優(yōu)點、缺點,深深愛著,例如我們常會有一些小毛病,自己不但不覺得它不好,而且還覺得它滿可愛的,這就是一種執(zhí)著我相。又,我們對自己的長相也是一樣,即使自己長得并不怎么英俊蕭灑,可是在鏡子里面看自己時,也總覺得長得“還不錯!”,這就是著我相,是對表面的“身相”之執(zhí)著。
  “我相”存在的話,就一定有“人相”。人相有兩種意思:第一是指“眾生”之人相,第二是指人稱代名詞中的“你”與“他”二者,也就是與“我”對立的意思。“我”是內在的,除了“我”以外,其它的都是外在的,都是“人相”。亦即:除了“我相”以外,都是“人相”。在此處“我相”與“人相”是指“自”“他”的對立?!叭讼唷钡牡谝粋€意思是:凡是“人”都有一種共相(唯識學上稱“眾同分”),這種“人”的共相就稱為“人相”。以淺義而言,“我相”是指對自身表面的執(zhí)著,“人相”則是指與其它眾生道相對比較時而言,例如畜生道就有畜生相,人道就有“人”的樣子,而我們人就喜歡“人”的樣子,總以“人”的樣子為尊為貴,這就叫做著“人相”。但是以深而言,“人相”是指除了“我”以外,其它的全是他“人”。這兩種都是對人相的執(zhí)著。
  “眾生相”亦有兩種意思。以淺義而言,與“人”道相對的其它有情界、或其他道的眾生:天、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些就稱為“眾生相”,我們對這些其它的眾生,也會產(chǎn)生愛、憎等種種執(zhí)著,這就是對眾生相的執(zhí)著?!氨娚唷钡牧硪粋€意思是:我們“人”也是屬于“眾生”的一種,所以對整個眾生界也會產(chǎn)生貪愛,這也是著“眾生相”。又,與“我相”相對的單數(shù)是“人相”,與“我相”相對的復數(shù)則是“眾生相”。
  “壽者相”,玄奘大師在《大般若經(jīng)》中翻為“壽命相”。一切有情都有壽命,而且都希望有較長的壽命,這種對壽命的貪著稱為著“壽者相”。
  破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之貪著后能達到什么樣的境界呢?首先我們先要了解:《金剛經(jīng)》是佛對什么樣的人講的?把誰是“當機”弄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知道,《金剛經(jīng)》的“當機”是大菩薩,佛是為了教大菩薩如何修行、如何度化眾生而講的,不是對初機學佛的人講的,所以經(jīng)中須菩提問:“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彼越饎偨?jīng)是在教大菩薩已經(jīng)發(fā)了大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后的修法。一般的人恐怕連“菩提心”是什么都還不太清楚,更別說“發(fā)”菩提心了。發(fā)菩提心是很深的,一個人如果真的發(fā)了大菩提心,為了求法、修法、弘法,他可以粉身碎骨、在所不惜,這就是發(fā)了菩提心之相。所以《金剛經(jīng)》法門是發(fā)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后,怎么樣住、怎么樣降伏其心的法門?!督饎偨?jīng)》并不是講空理的,這點要弄清楚,它是講大菩薩自度、度眾的方法。大菩薩要如何自度度眾呢?他必須降伏四種相:降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破了“我相”,就不再有我執(zhí)、我見。破了“人相”,對“人”的外表相貌(APPEARANCE)就不再有執(zhí)著,對人我之際也不會有執(zhí)著了。破了“眾生相”,則對眾生界的一切貪愛就沒有了,“眾生相”一降伏,才能乘愿再來、隨緣受生——不一定要到那一道去,六道中那一道有因緣,他就到那一道去受生、去度化眾生。這一輩子當豬、下一輩子當狗、當羊,再下一輩子當人,都是可能的事。如果當狗的話,大概也是做狗王,這樣才能度眾生,當貓的話,一定是“貓王”了,(所以“貓王”一叫,全世界都聽到,不但聽到,還又聽又搖!一笑)。所以《金剛經(jīng)》法門是菩薩摩訶薩修的,菩薩摩訶薩降伏了“眾生相”之后,才能做到“恒順眾生”,普賢十大愿中第九項“恒順眾生”即是指此隨緣受生之意——隨順眾生而受生、而度化眾生?!昂沩槺娚辈⒉皇且话闳怂`解的永遠順從他人之意,例如,你的朋友跟你說:“老哥,我們去喝點酒吧!”于是你想:“我雖然學佛,但是佛說應恒順眾生,所以可以跟他去?!被蛘撸闩笥汛蚵閷⑷币?,邀你去搓八圈,你說:“我雖學佛,但為了恒順眾生,沒關系,我也去搓一搓?!比欢@并不是普賢十大愿的“恒順眾生”。所謂“恒順眾生”,應該是:“順著眾生的因緣,他是畜生相,我為了要度他,就順著他,也生為畜生相,跟他一樣。為什么呢?因為順著他的因緣才能度得了他”,這就與“同事攝”有關系了。菩薩降伏了眾生相以后,最后還要破“壽者相”,這是最深、最難(降伏)的一個。為什么呢?壽命有長短、而一切眾生皆貪戀壽命,希望活得久長。但是菩薩降伏了壽者相以后,對壽命便“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了,所以活的長命也好、短命也好,只要是能度眾生就好。例如你要度羊,羊的壽命能活多久,你就跟著它活多久,也不在乎長命或是短命。若生為人,人壽現(xiàn)在通常是七、八十歲,那你就跟著他活七、八十歲。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活到八十歲,正好是最恰當、最理想的年齡(perfect age)。為什么呢?因為他已經(jīng)到達了人中之上壽,所以外道不能毀謗他說;“修得這么好還短命!”;可是他也沒活到一百多歲,而讓惡心人毀謗他“貪生怕死”,這就是恒順眾生、來去自如、已經(jīng)破了四相。
  “眾生相”與前面說的“我相”也是有相互關連的。本來菩薩早已修得“相好莊嚴”了,但是因為他破了我相,所以他不一定會現(xiàn)出他的“相好莊嚴”之本相,當他投生別道,或者在人道中的落后地區(qū)時,他也會現(xiàn)出那一帶人的下劣之相——以無我相故。所以這四相其實都是相關的——“我相”與“人相”有相互關連,“人相”跟“眾生相”有關連,“眾生相”當然跟“壽者相”有關連?!拔蚁唷笔撬南嗟拈_始,而“壽者相”是四相的總結。“壽者相”可說是眾生福德的高潮(den umont),如果福德昌盛,則壽命延長,例如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就是因為他修了無量福德,所以得以壽命無量。此處的壽命無量,不但指其色身壽命無量,而且也是指“慧命”無量。
  《金剛經(jīng)》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蔽?、人、眾生、壽者這四相都破除了以后,還照樣修一切善法,這就跟《楞伽經(jīng)》上的偈子是一樣的意思,《楞伽經(jīng)》云:“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智不得有無”即是《金剛經(jīng)》的亡四相,“而興大悲心”即是具修一切善法,這樣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即,才有資格證無上菩提。如果墮于任何一邊——“空”邊或是“有”邊——都無法證菩提。這意思也就是說:以“無所得心”,具修一切善法,則能得無上菩提。所謂無所得,一是指“究竟無所得”,二是指“不為自己得任何一法”。這里是“性”上無得,并不是“相”上無得,“相”上還是有得的,如果“相”上都無得的話,那就沒有“成佛”這件事了。因為成佛是“八相成道”,要成佛還是得具足八種相;若以密宗而言,就得“五相成身”,所以顯密兩宗都有成佛之相,成佛后的“相好莊嚴”也都是“相”,所以不能沒有相,沒有相是不能成就任何一法的。所以不貪著任何“相”,但也“不怕”有相,而拒斥任何相;若因修學“無相法”,而對任何相都很敏感、都懼如草繩,甚至忌諱一切有相,深怕落于有相,則是不善修學而矯枉過正,而有惡取空、斷滅空之虞。
  【奧義】
  有愚人不解,以為佛經(jīng)說“無所得”,于是他便不再精進學佛,甚至不再修行,而落斷滅空見,更墮于愚癡煩惱深淵。因為他認為:“既然無所得嘛,我還修什么?!”他不但不再修行,甚至還更進一步,再回到五欲六塵中去打轉,而且反而自以為是在修最高的“無所得”呢!殊不知他這樣復墮五欲六塵,固然不能證得出世佛慧,卻因此而“得”了世間染法!所以他這樣還是“有所得”,并非無所得。是故當知,佛說此甚深“無所得”傳心要門,是為大根器、根熟眾生,于遍修眾妙法門,廣積無量智慧福德之后,令之上上增進,頓入如來無上廣大覺海,故勸令不執(zhí)、不取所修所積福德智慧,是故言下頓忘能所,頓契如如。因此,此“無所得”法門甚深不可思議,不是對未修、初學、或淺根、薄福、少智之人而說,乃是對上上根人且廣積?;壑硕f。莫錯會佛意,若錯解如來真實義而錯用心,不但不能得益,反而妄肇大禍。
  【析微】
  本段指出有些人誤解佛意,以為“無所得”就是不得果報、或不受果報之意,因此落入斷滅空。例如有些人受了五戒以后,還是照樣喝酒,人家問起時,他便回答說;“我是無所得呀,一切皆空嘛!你不知道嗎?四大皆空!四大皆空!”殊不知,“無所得”乃是諸佛甚深的傳心法門,是為上上根器人所說的,令他們聞此“無所得”法門之后,能“頓忘能所,頓契如如”。初機或小根小智之人,豈能契會“無所得”之甚深義理,不但不能契入,反而曲解如來真實義,而招致來生無量之苦惱??刹簧骱?!
  “能所”是能修、所修,或能證、所證,或能得、所得之意?!澳堋笔侵髟~,“所”是受詞,一個是主,一個是客。所以,“有能所”就是有能修的人、有所修的法,或有能證的人、有所證的法,或有能得道的人、有所得的道,這叫做“有能所”。有“能所”的缺點何在?其缺點在于:有能所,就是“我相”還沒破除。這個“能”造者就是“我”——即有我相;如此,不但“我相”存在,而且還有“愛、取、有”——既然有所修、所證、所得之法,就表示對法有愛、有取、有有;又,有“能所”的話,即有能愛、所愛,能取、所取,能得、所得,故非是究竟。一定要先斷了“能所”之心,才可能契入真如。
  “頓契如如”中的“如”就是真如。為何重復兩個“如”呢?因為內法也如、外法也如,故稱“如如”。“如如”是清凈、平等、不動之意。
  【奧義】
  又,此“無所得”甚深心法,應如何修?此有二門,一是漸修門,二是頓悟門。先說一、漸修門——若中下根人,?;畚闯?,須先修此門:若欲無所得,必先“無所取”。如何修“無所取”?若欲無所取,必先“無所求”。如何修無所求?須知有所求即是貪。欲無所求,必須心不攀緣,即“無所緣”。如何修“無所緣”?若欲無所緣,須心不往外馳,須心常起正念。如何能心常正念?欲心常正念,須常修六念,念念不斷,久之即能正念常得現(xiàn)前。正念得現(xiàn)前之后,復以正智觀此正念唯心所現(xiàn),而不執(zhí)不取,知念如幻,幻體亦真,則頓入無有少法可得、究竟清凈界域。以上是漸修門。
  【析微】
  因為“無所得”甚深、甚難,對?;凵形淳咦愠錆M的中下根人來說,必須一步一步地循序漸進而修,便可漸次而入其甚深之妙義。欲達“無所得”,先要能夠做到“無所取”——不取任何一法。欲達“無所取”,則又必須先能做到“無所求”。這就越來越具體、明顯了,要有真工夫才能做得到,不是嘴巴一喊就能做到的。很多人都會喊“無所得”,可是叫他“無所求”時,他就被嚇倒了。我們應如何修“無所求呢”?首先要能了知:有所求就是貪,而且不管你求什么,“有求皆苦”,即使“求自己”——所謂求好心切——也是很苦的;“求他人”,當然更是件苦事。這里的“求”是期望之意。例如你期望你的妻子、或期望你的兒女要學好,都是件苦事。為什么苦呢?因為你所期求的一定是比較高的標準(standard),若是你的期望標準比較低,那你根本就不用期求了;若是同樣的標準,他目前的情況已經(jīng)達到了你的標準,你當然也不用再期求了。所以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說:你如果真正愛的話,就要愛他目前的樣子(To love him as he is.)——他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你就這樣愛他,否則便談不上是愛他。一般人的做法卻是:因為我愛他,所以我希望他好,于是就想把他“改造”(remode)一下,再重造(reconstruct)一個你心目中所構想好的他,像耶和華造人一樣,耶經(jīng)上說:耶和華是以他自己的形像造人(此非深著我相歟?)。不但先生要以自己的形像來改造她的“妻子”——造一個跟自己完完全全一樣的配對(Counterpart),“妻子”也同樣想以她自己的形像來改造她先生,而且夫妻兩人對自己的下一代也是如此。所以,每個人都想當上帝(play the God),所以都有無窮的苦惱。唯有真正解了真理之后,才能“無所期求”。接著,如何才能達到“無所求”呢?這就必須要心不攀緣才行,也就是“心無所緣”。“心不攀緣”要怎么修呢?除了打坐以外,恐怕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因為平常我們的心太散亂、太粗躁,所以你根本觀察不到你自心的“攀緣相”,只有在靜坐的時候,你才可能看得比較清楚——在靜坐中當你的心的“觸角”稍微伸出去時,你就能覺知它在攀緣了。當然這也要你的慧眼開了以后,才能看得到,平常的人也還是糊里糊涂的,等你修到某一個境界之后,你就會知道所謂心的“攀緣相”是什么了。所謂“攀緣”,其實就是一種“動相”,當心往外動、要去攀取的時候,就叫做“攀緣”:攀搭外緣。
  如果要做到心不攀緣、不外馳,必須令心常起正念。想要心常正念,就須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而且要修到念念不間斷,這樣久而久之,則能夠常住于正念。這時再以正智慧觀察這個“正念”但是唯心所現(xiàn)。因為觀察到“唯心所現(xiàn)”,所以就能不執(zhí)不取,了知念念皆幻,而此幻體也是真如本性所現(xiàn),既然都是真如本體所現(xiàn),那還要求什么?得什么?如是就能頓入無有少法可得,而達究竟清凈境界。以上是漸修而入無所得的法門。
  【奧義】
  二、頓悟門——至于福智圓熟之大根人,若一念心通,體入真如,頓見本性,則頓了無有少法可得,頓覺了諸法究竟本自清凈、平等、不動、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是為頓根人之所修。
  【析微】
  頓悟門是上上根人一念心通,頓見本性、頓入實法,而了實無一法可得?!邦D悟”一事當然是有的,但是一般人都是先漸修,然后有朝一日,因緣成熟,就忽然悟了。雖然先漸修,等你悟了的時候,也是稱為“頓悟”,只不過你在頓悟之前多了一段漸修。至于“悟”本身,則一定都是頓悟的。悟是沒有漸悟的;就好像你打開電燈的開關,亮了就是立刻亮了(頓時亮了起來),不亮就是不亮;當它亮時,決不是“漸漸”亮起來——那樣慢慢才亮的電燈大概很少見。我在很久以前看黃蘗大師的《傳心法要》,那時我看經(jīng)常常都是通宵看的,(不是故意要通宵,這跟考大專聯(lián)考或研究所不一樣,我是看得不忍罷手,所以就一直看下去了。)當我看到某一個地方時,哇!真是歡喜得不得了,等我整個看完之后,大法喜七日七夜不散,而且在那七日七夜當中,一點煩惱都沒有。
  【奧義】
  復次當知,此“無所得”,并非要把所修集之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拋棄,才叫無所得,而只是不執(zhí)著、不貪著、不矜、不夸、不求其果報;以不執(zhí)、不貪、不矜、不夸故,故能“有而無礙”,是名得而不得、不得而得,運用萬端而無罣礙。
  【析微】
  所謂“無所得”并非是什么都不要,才叫無所得,假如你說:“為了修無所得,我什么都不要了——經(jīng)書也不看了,佛也不要念了,一切都拋棄了,這就是無所得?!蹦遣⒉皇菬o所得,那是惡取空、斷滅空?!皭喝】铡笔且詯褐姸】找娭猓芰钊藟櫲霐鄿缫?。所謂“斷滅”是指因果斷滅而言,也就是破壞因果——因果律整個破壞以后,便令人無法修行,不修行則永遠墮入生死輪回之中,這就是斷滅見可怕之處。
  問:惡取空就是斷滅空的話,那么阿羅漢所證的無我的空,與斷滅空有什么差別?
  答:阿羅漢所證的空叫“偏空”——偏一邊的空。阿羅漢并不謗因果,也不壞因果。在《大般若經(jīng)》及其它許多經(jīng)里都說:菩薩修行不壞相——不壞因果之相。舉例來說,初機學佛常有這樣的疑問(初機學佛的人問的問題常常都是很深的問題,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佛菩薩既然有如此大的威神之力,可以加持眾生,令大家都開悟,那為什么佛菩薩不幫我們全部都加持一下,讓我們全部都成佛,多好!”因為世間一切皆有因果,佛是已經(jīng)斷除了我見、我相的人,所以佛不會像六欲天的神(God)一樣,認為自己能變化神通、主宰一切,于是便依自己的我見,而說自己能創(chuàng)造萬物等等。佛沒有這種想法,佛所作的只是引導眾生自己修行、自己成佛;這是一點,另外一點是:如果佛以神力加持眾生,令眾生立刻都全部成佛,那也只是剎那成佛而已,因為沒有任何他人能轉眾生的業(yè)習,那是無始劫來所累積的業(yè)習,若是他力能變,也是一下子而已,不能經(jīng)久、永恒。密宗的加持也是一樣,有些病你加持以后就會好,但是有些病是你加持以后還要自己修才行,自己若不修也還是不行。又,在《海倫凱勒傳》里,海倫凱勒的老師沙利文小姐將海倫凱勒“抓”來吃飯,但她一下就跑掉了,沙利文老師又把她抓回來吃飯,她一下又跑掉了。同樣的,若佛把眾生“抓”到正道上去,如果眾生并沒有主動想要改變他自己的業(yè)力的話,他終究還是要跑掉的,不會長久住于正道——因為他心里面沒有改變。因此,若要眾生改變行業(yè),則必須是自心自度才行。佛可以引導你,亦可加持你,但那力量終有個限度,沒有辦法完完全全地改造你,這樣才能不壞因果。小乘的偏空也沒壞因果,只不過是小乘行人自己落于空見,所謂沉空滯寂而已,說的更明白點,也就是懶惰(lazy),懶惰的原因是由于沒有發(fā)大悲心。因為沒有大悲心,所以雖看到眾生受苦,也無動于衷。自己畢業(yè)了,自己沒問題了(I’m OK),于是對大家說聲再見(bye-bye),便離去。阿羅漢的入涅盤便是這樣。所謂“涅盤”只是他的分段生死結束了,變異生死還是在的,他便在那兒自享其成了(enjoy himself),至于眾生的沉淪痛苦,他可以不管,你看這樣的心有多狠。這就是佛之所以說二乘之人是“燃芽敗種”的原因。雖然《法華經(jīng)》中說二乘也畢竟成佛,但那是二十萬劫以后的事。一劫就有好幾千萬億年,而在這二十萬劫中,我們不知要到閻羅王那兒去報到多少次了,枉受生死沉淪不知多少次,一尊大阿羅漢如果能發(fā)心的話,你想他能度多少人!所以小乘行人非但沉空滯寂,更可說是忘恩負義了,不知要報佛恩。報佛恩的唯一方法就是以他所得的法度眾生,因為佛唯一不能放心的就是眾生,佛有如校長,但校長不能每一科目都教,他需要很多教授(professors),他也需要很多副教授、助教(assistant)等,所以大菩薩、小菩薩都是需要的,可是你一畢業(yè)就走了,眾生就沒有人照顧了。大乘、小乘最大的差別就在這里——度眾生的悲愿。如果沒有佛菩薩的悲愿,就不會有佛法,沒有佛法,眾生就無法脫離沉淪,所以度眾生的悲心是最重要的一點。有人問:小乘國家的法師也是有說法、也是有度眾生??!沒錯,那是因為他還沒出輪回,等他一旦能出輪回的時候,他就立刻走了。這里所謂的“悲愿”是說即使他得道了,他還要再來,也就是:不舍眾生。
  所謂“無所得”并不是要你把所應修或已修得的一切智慧、福德全部拋棄不修、不要,而是要你對自己所修的一切智慧福德全不執(zhí)著、不貪著、不驕矜、不自夸、不求果報。《金剛經(jīng)》上佛說:“諸菩薩不受福德?!表毱刑釂枺骸霸坪纹兴_不受福德?!狈鹫f;“菩薩所做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庇幸粋€人看了以后嚇了一跳,跑來問我說:“菩薩受不受福德?”我就依經(jīng)而回答說:“不受”。他也嚇一跳地說:“您也這么說呀!”事實上,菩薩是應該不受福德的,這個“不受”是“不貪愛”的意思——菩薩不是為了要求福德而修行的。惟因對己之所修不執(zhí)、不貪、不矜、不夸,所以能“有而無礙”——雖然擁有,但也沒有罣礙。菩薩成佛,不是光是無所得就可以成佛的,如果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拋棄,經(jīng)也不看,也不打坐、也不念佛,這樣是成不了佛的——成佛必須廣積無量的福德,亦即是以無量的功德而得成佛、而得作佛,并非光有抽象的道理即可,而是要有具體的事實才行——菩薩摩詞薩廣積無量頑德、廣度無量眾生已,然后方成佛道。
  因為菩薩擁有無量福德智慧而不為其所礙,所以稱為“得而不得、不得而得”。因為“得而不得、不得而得”,所以能夠運用萬端而無有罣礙。
  【奧義】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這“菩提薩埵”即是指實教一乘的菩薩摩訶薩。從上面以來,此大菩薩歷觀凡夫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緣覺十二緣、聲聞四諦、乃至權教菩薩之“智”與“得”,這樣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先從凡夫法開始起觀,(亦即起修觀行),漸漸修行到聲聞、緣覺之法,然后再修大乘權教之法,最后再修一乘實法——其實不是這樣:這是因為經(jīng)文行文之次第,有時空的限制,不得不如是。其實是:此大菩薩,一開始就以甚深般若之智,遍觀世出世間一切法,所謂一念三千,無有漸次,因此,這是頓門:頓觀、頓修、頓證、頓悟;而不是從凡夫法開始修,漸修到小乘、大乘、佛乘。有人于法不了,而倡言學佛必須要從小乘開始修起,這是不正確的,應依個人根器而定。若大乘根人,你堅持教他小乘法,則會令他于小乘法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壞其大乘根性,如是則以后大乘心便很難發(fā)起,故是不當。觀世音菩薩法門大都是頓教法門,以頓根之人,根性力用大,所以能一體遍觀諸法,此非小機者能知能行。
  【析微】
  此段指出菩薩摩訶薩的修行并非是先從二乘的聲聞四諦修起,進而修緣覺十二因緣,然后再修大乘權教之法,最后才入一乘實法,而是一開始就依甚深般若之智遍觀世出世間一切法,亦即天臺宗所謂的“一念三千”,以其根器大故,不為小法所拘泥。最近有些佛學家主張:“學佛一定要從小乘開始修起,因為小乘是大乘的基礎。”這是不正確的;而且是顛倒說。為什么呢?因為大乘才是小乘的基礎,若沒有佛的大乘,哪有小乘?曾經(jīng)有法師到中南半島去訪問,就跟當?shù)氐男〕朔◣熮q“自度度他”這個問題,知道他們一般的法師都主張要“先求自度”——他說我們大乘著重度他,但“你要度他,也要先能自度才行啊!”他們可能是怕自己站不住腳,所以才說要先求自度。事實上,大乘也是要自度的,所謂“自度度他”是大乘,“自求了脫”是小乘。小乘人只發(fā)“自求度脫”的愿,但不發(fā)“廣度眾生”的大愿。大乘則先發(fā)度無量眾生之大愿,以此大愿為基礎,然后再去修行。這也跟釋迦牟尼佛所行是符合的。釋迦太子出四城門,觀見眾生有生老病死之苦,為了度脫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苦,他才出家學道。所以他的出家修道,是為了要度一切眾生苦,而不是為了度他自己一個人。如果只是為了度他自己一個人的話,他恐怕受不了那么多苦,因為還有“我相”在。而這“我相”會令你很tense(繃得緊緊的),因為已經(jīng)很tense(緊繃著的關系),你就無法容受那么大的苦。可是當你把“我相”放開來,你所修是為了一切眾生界時,因為你的心胸很廣大,所以你所能容受的,自然也就很廣大——乃至無量無邊。你如果發(fā)了像普賢菩薩那樣的大愿、或地藏菩薩大愿那樣廣大的愿力,那么這一點小小的苦算什么呢?再大的苦也能忍受??墒钱斈阒粸樽约旱臅r候,那你若坐了五分鐘,腿痛得要死,就要馬上把腿松下來了,如此小苦都吃不了,那談得上什么大苦。所以,若是只求自度,吃了一點點苦就會說;“唉,沒關系啦!這樣就可以了!”于是很容易就滿足,很容易就放棄目標,或降低標準。所以必須要有大愿的支持才行,這個愿就是“悲愿”,也就是“菩提愿”。
  由此可知,學佛并不是人人都必須先從小乘開始學,要先學大乘還是小乘,應視個人根器之大小、及有沒有發(fā)廣大悲愿而定。因本經(jīng)是為頓根人說的,以其根機大故,所以能依甚深般若而一體遍觀諸法——你看《心經(jīng)》時,就好像看電腦打出來的一連串的menu(選單)一樣,整個都列了出來,呈現(xiàn)在眼前,讓你能一體遍觀——這不是小根機的人所能了解,所能做得到的。
  【奧義】
  【“心無罣礙”】:心中不著一點塵,如實知見無有少法可立可破,故無罣礙。
  【析微】
  心中若還存有一點點任何東西,都會有罣礙。然大菩薩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中一塵不染、如實了知沒有少法可建立、可獲得,乃至無可破除,(因本既無立,則無法可破),所以無有罣礙。
  【奧義】
  【“無有恐怖”】:此即無有凡夫之恐怖,無有二乘之恐怖,亦無有權教菩薩之恐怖。簡言之,即:無有凡、外、權、小之恐怖;詳而言之,即:
 ?。ㄒ唬o有凡夫之恐怖:無有凡夫得失五欲六塵之恐怖,生于三惡道、八難之恐怖,得禪失禪、得定失定之恐怖。
 ?。ǘo有二乘之恐怖:無有二乘能不能得證四雙八輩道果之恐怖,能不能出離三界、離分段生死之恐怖。
 ?。ㄈo有權教菩薩之恐怖:無有能不能證菩薩智、斷無明惑、離變異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來智之恐怖。
  【析微】
  菩薩摩訶薩由于心中已無有任何罣礙,所以能無有一切恐怖??植揽煞譃槿悾环卜虻目植?、二乘的恐怖、及權教菩薩的恐怖。凡夫的恐怖包括得到五欲、失去五欲;得到六塵、失去六塵;得到名利、失去名利;喪失人道之身、墮三惡道身;得禪定、失禪定等種種患得患失的恐怖。
  二乘的恐怖包括能不能證道果——四雙八輩;能不能出生死輪回,能不能證得:
  (一)初果:須陀洹 (二)初果向:須陀洹向
 ?。ㄈ┒核雇雍? (四)二果向:斯陀含向
  (五)三果:阿那含 (六)三果向:阿那含向
 ?。ㄆ撸┧墓喊⒘_漢 (八)四果向:阿羅漢向
  證得此四向、四果的八種圣人,稱為“八輩”?!跋颉笔勤呄颍╰oward)的意思。在得“須陀洹果”之前,有一個果位叫“須陀洹向”,這是向著須陀還果之因位,用英文講就是。pre-的意思,例如:“初果”叫Firsr Fruition的話,“初果向”就叫pre-First Fruition,就像我們先上pre-med(醫(yī)學院的先修班),然后再上medical school(醫(yī)學院)一樣,小乘行人先得“須陀洹向”,然后再進而得“須陀洹果”。所以得果的次第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一向加上一果,合為一雙,總共有四向四果,故稱“四雙”;總共有八種圣人,故稱“八輩”。
  權教菩薩的恐怖包括能不能得菩薩的道種智、能不能斷無明惑、能不能離變異生死,乃至能不能得如來之一切種智。如是等種種凡、外、權、小之恐怖,都是住于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摩訶薩所沒有的。
  【奧義】
  【“遠離顛倒夢想”】:總說凡外權小之“得”與“失”,皆為自心不覺、顛倒之夢想,以此“倒想”如夢,非有非無,故稱“夢想”,若了知一切賢圣,凡外權小,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現(xiàn)、如來藏自性之用,則頓從此夢中覺了!
  【析微】
  因為菩薩身、口、意業(yè)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行,心住“正”念,口說“正”語、身行“正”行,了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現(xiàn),皆是如來藏自性之用,所以能遠離凡外權小一切不正之顛倒夢想。
  【奧義】
  【“究竟涅盤”】:以無凡、外、權、小之一切顛倒夢想,簡言之,即塵沙惑盡,無明心息,故涅盤現(xiàn)前,全體即是涅盤真境,此為等覺與妙覺菩薩之境界。
  【析微】
  顛倒夢想既已遠離,則不再有“塵沙惑”與“無明惑”。無明滅盡之后,涅盤真境即便現(xiàn)前,此時內外一切世出世法,無非皆是涅盤真境,故說“究竟涅盤”?!熬烤鼓P”是等覺菩薩與妙覺菩薩的境界。
  “塵沙惑”可障礙菩薩度眾生。菩薩欲教化眾生,必須通達如塵如沙、無量無數(shù)之法門,若不通達,則不能自在地教化眾生,以心中劣慧未除,故不能度此塵沙惑,成為菩薩度眾修真之一大障礙。
  “無明惑”則為迷于如來藏根本理體之惑,可障礙菩薩使不得入于中道實相。
  問:涅盤不是佛的境界嗎?何以說是等覺、妙覺菩薩的境界呢?
  答:等覺、妙覺菩薩已跟佛是一樣的,只是還沒有加冕(灌頂)入于佛位而已。所以經(jīng)上說:等覺如佛。
  【奧義】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但菩薩從初發(fā)心開始,即依此甚深般若之智觀一切法,而速能證得圓明寂照之無上大涅盤,即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亦是依此般若大智,而得作佛,此表因中所修與果地所證不異。是故,此如來藏般若真智,實為一切諸佛菩薩所依,乃能離于凡、外、權、小,三乘一切境界,而頓入一佛乘,乘如來寶筏而度一切眾生之苦厄!(“度一切苦厄”是指自度度他??喽颍ㄖ阜?、外、權、小一切迷中之苦厄。)
  【析微】
  前面說在因地修行的菩薩以依此甚深般若,故能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乃至究竟證得圓明寂照之無上大涅盤。此段則說在果地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是依此甚深般若大智,故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菩薩因地所修與佛果所證是一般無二的。佛與菩薩皆是依此如來藏般若真智,而得出離三乘,入一佛乘,而得度自己及眾生之一切苦厄。
  【奧義】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薩婆訶”】:此甚深般若法門,非凡、外、權、小境界,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乃至其究竟則離言說相,心行處滅,世間言語有時而窮,故此般若波羅蜜門,以如來神咒總結之?!爸洹闭?,陀羅尼,是總持之義,總持一切法也。以諸佛菩薩所證境界,甚深不可思議,故經(jīng)末常以一神咒總持此一法,或一切法,普令眾生由聞持此神咒故,得疾入如來所證真如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又以此神咒故,禪法、密法、顯宗、密宗即在此離于言思而會通。
  【析微】
  由于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不是凡夫、外道、小乘、及權教菩薩的境界,它不可以凡外權小的智慧來測知,也不可以意識(第六識)來分別,甚至它的究竟處,根本是離于言說之相——沒辦法用言語道說——一切心行到此也都使不上了,所以如來最后便以一“般若神咒”總持此甚深般若波羅蜜門。“咒”即是“總持”之意,亦即將一切法全都攝持在這里面。因為諸佛菩薩所證之甚深境界,非是凡夫或小根人所能知、能解,是故諸佛如來特設此方便,用一神咒來總持這個法門,令眾生由聞持此神咒之因緣,速能入于如來所證之真如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不止是密宗的經(jīng)典里有神咒,即使是顯宗的經(jīng)典,也常常用咒來總持那個法門,所以佛法中顯與密實在無法完完全全分離,你沒辦法說這純是顯宗、這純是密宗,或這純是性宗,這純是相宗,諸法不是這樣隔絕孤立不通的。諸佛說法,常顯中有密,密中有顯,或相中有性,性中亦有相,只是成份比率的配搭,依當機而有不同而已。法實相通,不相隔礙,不相排斥,只是眾生自心愚癡不通,反于如來所說法門,自生執(zhí)著,而互相是非,真乃愚不可及也。又,此經(jīng)末之般若神咒,另一個密義是:將禪法與密法(顯與密)在此結合,令顯宗與密宗二者在此離言說而會通。
  又,經(jīng)末所加,如來親口盛贊之陀羅尼(密咒),此有三層密義:
  其一為密示一切諸法皆為一相。若顯若密,會歸一相,并無二法,是為不二法門;
  其二為令久習甚深般若之菩薩摩訶薩,于法斷除法執(zhí),法執(zhí)斷盡,速泛如來大覺智海;
  其三為密示諸佛無上甚深法門,究竟皆入如來自住之不可思議秘密境界,非有言說、非不言說。諸菩薩摩訶薩修習諸如來甚深般若之后,亦應如是入住于如來秘密陀羅尼境界。
  ——一九九二年講于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五)
  肆、《心經(jīng)》與禪密修行
  一、《心經(jīng)》與習禪
  這一節(jié)我們來講《心經(jīng)》與禪密之修行,探討如何以《般若心經(jīng)》來作為習禪與修密的修行法門。其實如法研習《心經(jīng)》就是一系列的“思惟修”,而“思惟修”就是“禪”,故研習《心經(jīng)》亦即是在修習一系列的“禪觀”。所以整篇《心經(jīng)》就是一整套的禪觀法門,學者須常依經(jīng)作如是觀,如是思惟、如是熏修、如是自省、以期如是自覺。既要做一系列的禪觀,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把全經(jīng)的主要觀法再細細地思惟一番。
  首先先點出菩薩起修的總觀?!坝^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边@一段是“總觀”。以下是解釋它的原因,何以故?為何得如此?“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解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何能“照見五蘊皆空”,且能因而“度一切苦厄”的總原因。更進一步說,此總原因是由于“色空一如、受空一如、想空一如、行空一如、識空一如”。因此才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亦由于此觀行成就,方能“度一切苦厄”。此處所要思惟觀察的,主要就是這個。
  上面是觀察觀自在菩薩如何修證“五蘊”以及“空”本皆一如,而度一切苦厄。所謂“度一切苦厄”,就是解脫世間及出世間的一切系縛。以下是解釋色空一如的原理,也就是空如來藏的本性。“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边@就是指空如來藏之性。在此再次回過頭來,闡述一下觀自在菩薩如何能照見五蘊皆空?!笆枪士罩袩o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边@就是觀自在菩薩如何能照見五蘊皆空的原因。不但如此,更由此總原理,進而觀察內外根塵(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的凡夫境界皆是如來藏之所幻化。連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的境界也是空如來藏之所變現(xiàn)。“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钡酱藶橹梗沁@部經(jīng)的高潮?!叭乐T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边@句話則是全經(jīng)高潮以后的收尾。有如交響樂曲,到最后時,樂器一陣猛烈齊奏,也就是所謂的Coda,然后結束全曲。這一段經(jīng)文也是幾乎以同樣的方式,將全經(jīng)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接下來的一段經(jīng)文可說等于是交響樂中的“變奏曲”?!肮手闳舨_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一直到全經(jīng)完,這一段可說是全經(jīng)的“變奏曲”。在這一段變奏里,經(jīng)文的話鋒一轉,即“由禪入密”。參禪參到最后是“入不思議境界”,或說“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或是“入如來秘密境界”。至于如何是“密”呢?密也者,究其義,其實也是“不思議”。因為是“如來不可思議秘密境界”,所以是“密”。以其不可思議,故此經(jīng)由“禪”轉入于“密”,而入于如來所自證自行自住之秘密境界。這已經(jīng)暗示了一切修行的次第與旨趣了:由顯入密?!按竺髦洹敝盍x為:諸佛甚深般若,能轉眾生之無明為“明”,如此一來,更是名符其實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明言之,也就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轉識為覺。“能除一切苦”在此處可說有如音樂中的“主題重現(xiàn)”。因為在本經(jīng)一開始的時候,經(jīng)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敝械摹岸纫磺锌喽颉迸c此處的“能除一切苦”有如首尾呼應:經(jīng)文經(jīng)過一番鋪敘開展,最后還是回到開始時的命題,這也是全經(jīng)的主題或主旨(此主題是——為要“度一切苦厄”)。
  把整個的觀法瀏覽過一遍后,我們再來看看如何起修。這可以分兩部份來談,一是禪,另一是密。在禪的部份,我們以“A”表示總括的原理;以“B”表示個別的技巧。在《金剛經(jīng)》里,須菩提問:“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霸坪螒。坪谓捣湫摹本褪菃枺骸霸趺崔k?”。這“住”與“降”就是《金剛經(jīng)》的兩大法門。《心經(jīng)》所闡發(fā)的,也不外乎是這二大法門。至于佛如何作答呢?“菩薩摩訶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痹诮?jīng)文中“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之后,接著應該有個冒號(:),表示“要如是住”,這是指依以下所說的法門而住。
  A、總原則:
 ?。ㄒ唬┍仨毎l(fā)心。發(fā)什么心呢?答:須發(fā)兩種心,一、須發(fā)欲作般若禪觀之心,及二、發(fā)“無上菩提心”。你要修行之前,一定要先發(fā)心。無論修任何法都必須發(fā)心。修習《心經(jīng)》所須發(fā)的心,與修其它經(jīng)所須發(fā)的心不同之處在于:修《心經(jīng)》所須發(fā)的心,必須具備為了次第如實作禪觀的初發(fā)心;以及欲求頓悟無上道之心。
 ?。ǘ┤缋硭嘉┙?jīng)義,以便對于全經(jīng)之大義明了無疑。說“如理思惟”,是說要依佛理來思惟,不是自己胡思亂想、攀緣附會之妄想分別,那就不能說是“如理思惟”。
  (三)納法于心,不忘不失。將經(jīng)文及法門都吸收在心里,不時或忘,念茲在茲。
  (四)依經(jīng)文的次第,一一真實深入觀察其中理相、事相,及教、行、果等相。
  (五)滅惡增善。深入觀察之后,以此觀察力在自心中確實滅惡及生善。
 ?。﹫A修其心。如何圓修呢?就是進一步“調心”。以“滅惡生善”所生道力,進而調柔其心、降伏其心、增長其心、堅固其心,恒住善法及第一義諦,此時必須堅修調柔、降伏、增長、堅固四法,悉令通達。
  (七)把握全經(jīng)的主旨與精神——亦即是“總持”般若之旨,以上所修為“別”,此時所修為“總”,務須“見樹亦見林”,達法總相,故并非片面或局部的,是故此時須以“總相觀”之法門深入、趨進、趣向、契入全經(jīng)法門之鑰。
  B、個別之技巧:
  (一)常自思惟“諸法一如”四字,并令此義理之念?,F(xiàn)在前,不復妄想分別,乃至于不復妄想分別“空”與“有”。而依“諸法一如”之智光照見“空”、“有”二相,了然不生。
  (二)如實修行“不貪著自身自心”,若起貪著,于如是處如實訶責、降伏自心,令住正見。我們都是因為貪著自身自心之相,所以才自障自隔于圣道。若真正發(fā)心依《心經(jīng)》而修,就不應再貪著自身心相,須離身心的貪著,方能真與般若相應。若離身心貪著、方能真“無有恐怖”,乃至不怕死,亦不怕鬼。很多人既怕死、又怕鬼,即是取相、著相之人,與般若斷不能相應。此處所說的“怕死”與“怕鬼”只是一切“恐懼”的代表——代表一般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很多的“恐懼感”及“不安全感”。若真離身心貪著,即除一切恐懼,習禪者必須如是修。尤其是修習般若《心經(jīng)》法門的人,更應該不貪著身心才對。若是半夜走暗路,心生恐怖時,把《心經(jīng)》念一遍,恐怖即除,亦不會有事。倘于無意中有什么事令你起雞皮疙瘩時,立即誦《心經(jīng)》,便得安穩(wěn)無事。為什么呢?因為此經(jīng)法門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之故。經(jīng)文念完之后,繼續(xù)念般若波羅蜜多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备靡园踩粺o事。
 ?。ㄈ╉氹x六塵的貪著。若要如實依《心經(jīng)》而修,不但要內離自身心的貪著,還須速離對外“六塵”的貪著。此非言說所及,必須真正努力去做。說食不飽,般若亦如是,習般若必須有堅實的身語意三業(yè)支持,才不架空,如樹無根。
 ?。ㄋ模樗匐x貪著,應勤觀“觸”。此處的“觸”指的是“根塵相接”,而非一般所泛指之有形物體的相碰觸。唯識學上說:“根塵相觸,而生‘識’”。此為何義?現(xiàn)在教你們觀察一種現(xiàn)象,以便了解此義。大家都看過電視;當你在看電視的時候,眼睛注視著電視螢幕上的形象,此時由于根塵相接,就有所了知。然而你仔細去體察一下:“此時到底是我這眼根去就那畫面呢”?還是“外塵的畫面跑進我眼睛里呢”?抑或是“我的眼根與電視的畫面兩者各走一半路程,而在中途相遇呢?”。到底是那一種情況才對?第一種狀況所陳述的命題是:“眼根就塵”,指的是“眼根”往外緣,跑到電視上去,然后“取”其相,入眼根,因此你才能吸收、領納螢幕上的色塵于心,更進而了別其色。第二命題是色塵主動來入于“眼根”之中。指色塵自己跑到我的眼睛里去,不是我的眼根去執(zhí)取它,才領納其色的。第三種命題為:根塵于中途相會,不是“根”主動,也不是“塵”主動,而是一種“互動”的作用。這三種狀況中到底是那一個才對呢?請詳細參究參究。如是仔細觀察思惟,然后抉擇,這就是在修習“觀觸”,看根塵二者如何“觸”(encounter);如果沒有“觸”——根塵二者沒有碰到一塊兒——一切有情對一切境界定然無所了知。更進一步而言,“觸”是一切生死輪回的根本,以有“觸”故生“受”,有覺“受”故有“愛”,有“愛”故生執(zhí)“取”,以有“執(zhí)取”,故生擁“有”之心,于是乎在三界中輪轉不息。
  參過了“觸”,接下來我們再來參“受”。這是更加實際的觀察。盤著腿時,久了覺得腿痛?,F(xiàn)在大家把腿盤起來試試看。有人盤腿盤不起來,因為筋骨太硬或太胖了。初學者盤腿多半會痛、會麻,此時可作如是觀察:這是“誰”在痛呢?若是“腿”在痛,腿怎么會覺得痛?如果身中沒有“心”的作用,腿即如同“無情物”,應是無知覺的,怎么會痛?這么一來,你再一想:既然不是“腿”在痛,那么便是“心”在痛嘍?如果這樣說的話,只有一半是對的。因為痛的時候,心會往上抽,(事實上是,腿痛極了時,全身都會往上抽;雙手會往上抬,雙腕、雙肩都往上收,小肚橫隔膜也往上往內收縮到心上去,)這更令人覺得好像是心在痛。不過若說真是心在痛,然而盤起來的卻是“腿”,并不是“心”在盤,心既沒盤,怎么心會痛?所以應該只是腿疼,而且雙“腿”與“心”的距離又那么遠,怎么會“此盤而彼痛”?其中關聯(lián)何在?所以若說是“心在痛”,是不對的。然而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腿若無心,腿不自痛;若說心痛,而心無盤”,參一參看,到底是“誰”在痛?怎么會痛?痛如何起?又“痛在何處?”“痛有常?”“痛受無常?”“痛受如何是有常?如何是無常?”若痛受無常,無常即無有體,既無有體,便應不覺痛;若痛有常,應常痛(一直在痛,從頭痛到尾,且從頭到尾一真樣痛,不增不減,亦不會中斷而有時不痛。然而痛實有增減,有時亦因心專注于他處而中斷(不痛),或痛的強度減少,有時亦會因心取著而增強“痛度”。)是故“痛觸”(痛受)非有常、非無常,非有體,亦非無體。因緣和合,幻生幻滅。行者如是自參究、自觀察、自了知,即是依《心經(jīng)》之般若波羅蜜門,修習禪觀,亦即是“以般若入禪”。
 ?。ㄎ澹╇x于對內根外塵之貪著之后,更須進而修習于一切法“不愛不憎”、“不取不有”,以期頓入中道第一義諦。這是最為困難的,然而不是做不到的;若有大愿力,則不足為難。
 ?。┮孕蘖暋安粣鄄辉鳌庇械?、有根、增長、堅固,故能真正發(fā)起修習“無所求”、“無所依”。這部經(jīng)最高的道理是“無所得”,然而“無所得”是與無上正等正覺相應的“無上智”,如是稀有難得的智慧是不會憑空而降的,須先修習“無所求”及“無所依”,于“無所求”、“無所依”得正住堅固后,“無所得”之智方得發(fā)起,如是即可入如來“自覺圣智”。
  以上所說,欲習般若禪者,皆須如實修學,方得有成,否則般若與禪,只是言說,亦成戲論。
  二、《心經(jīng)》與修密
  接著講《心經(jīng)》中“密”法的修行:
  A、《心經(jīng)》與密軌及密教觀想之關系
  上次曾講過,不管是在顯宗或在密宗里,不論是作什么功課,都要用到《心經(jīng)》。在密宗的法本,一開始通常都要誦《心經(jīng)》。法本中間,在“散念誦”之前則有“字輪觀”:“字輪觀”是要觀兩套字輪:“A、BVA、BRA、BHA、BKA、FKA、BHA、BRA、BVA、BA”;“AM、BVAM、BRAM、BHAM、BKAM、FKAM、BHAM、BRAM、BVAM、BAM”。觀:AM字諸法本不生故,VAM字言說不可得也;VAM字言說不可得故,RAM字染凈不可得也;RAM字染凈不可得故,HAM字因業(yè)不可得也;HAM字因業(yè)不可得故,KAM字等空不可得也。再反過來觀:KAM字等空不可得故,HAM字因業(yè)不可得也;HAM字因業(yè)不可得故,RAM字染凈不可得也;RAM字染凈不可得故,VAM字言說不可得;VAM字言說不可得故,AM字諸法本不生也。這就是“字輪觀”。還有一個“阿字觀”?!鞍ⅰ弊?,其意乃諸法本不生。我剛才所講的:“AM字諸法本不生故,VAM字言說不可得也……”等等,其中都有個“不可得”,所以都要觀這些悉檀字母所代表之法“不可得”,而這“不可得”即是《般若心經(jīng)》的神髓。由此可知,修密法不管儀軌的架構(事相)來講,或所欲修證的極理來講,都離不開《心經(jīng)》。
  B、持咒:
  再者,除了上述以外,若要以修密的方法來修《般若心經(jīng)》法門,另一種方法就是持誦“般若波羅蜜多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痹僬撸种湟绾纬帜??
  一、咒音要正確,每個字都須念得正確無誤。
  二、念咒聲量之大小,與誦經(jīng)不同,誦經(jīng)可高聲誦,但念咒只須自己念自己聽到即可。
  三、有四種念誦方法:
 ?、币袈暷钫b:以一般的聲量來念的念誦法。
  ⒉金剛念誦:又稱“金剛持”。此種誦法,誦時聲音要小,不是如“音聲念誦”那樣大聲,而是有如耳語一般。
 ?、橙聊钫b:即是“心念”,唇與舌皆不動,而只于心中默念。
  ⒋蓮花念誦:舌頭微動,嘴唇不動的念誦法。
  一般作功課時,先用“音聲念誦”法持誦。等心比較定時則可以用“金剛念誦法”。“三昧念誦法”則比較少用,而于靜坐修密觀時,就可用“三昧念誦法”。
  例如先念咒,兩三千遍,以咒力及念力攝心不散亂后,再口不出聲,但心中繼續(xù)“默念”彼咒;此時所用的即是“三昧念誦法”。那么“蓮花念誦法”在什么時候用?例如在佛堂有其它的人,你很想誦咒,又怕打擾別人,但心又不夠靜,尚未靜到能用“三昧念誦法”地步,此時就可只舌頭微動地念,若有若無,因此就是幾乎沒有什么“氣”發(fā)出來,此時的好處是:容易攝心,又不打擾他人。
  四、持咒最重要的是須滿遍數(shù)。
  這要先發(fā)愿。例如發(fā)愿持十萬遍或一百萬遍。通常十萬遍是發(fā)愿起碼的遍數(shù)。
  亦可以發(fā)廿萬、三十萬、四十萬,乃至于到九十萬、一百萬。專持一個咒,十萬遍還是嫌少了一點,通常至少要持到四十萬遍才夠。
  五、以三密加持的方式來持咒。何謂“三密”?
 ?。ㄒ唬吧砻堋保核^“身密”就是手結印契(結手?。?。然而結印必須經(jīng)過有正傳、合格的阿阇梨灌頂、親傳,才能修學;而且結印時,不可讓沒修此法的人看到。最好無論任何時候結手印,都依法用布蓋起來,通常修法時著縵衣,以縵衣覆之,出家眾則以袈裟覆蓋。禁止當眾擅結手印,否則即犯密法之 “三昧耶戒”,這是很重的罪。“三昧耶戒”包括:不當眾擅結手印、若自非阿阇梨,不可把自己學過的真言及手印擅自教人——再強調一次:倘若不是有阿阇梨資格的人,就不夠資格教人密法(“阿阇梨”的職位是密教的“教師資格”)——沒有教師資格而私自任教的人是“黑市教師”,那就犯了三昧耶戒。
  (二)“語密”:即是口持密咒;持法如前所說。
 ?。ㄈ耙饷堋保杭词且庾饔^想,主要是作“本尊觀”。對于修《般若心經(jīng)》的人而言,其本尊即是觀自在菩薩?!坝^自在菩薩”所現(xiàn)法相便可以“圣觀音”(盤坐蓮花上者)來觀。是故修“密”,須一邊念咒,一邊觀想本尊(觀世音菩薩)。
  觀想菩薩有四種觀法:
 ?、庇^本尊在行者面前。 ⒉觀本尊在行者頂上,結跏趺坐。
 ?、秤^本尊在行者心中。 ⒋觀本尊與行者合而為一。
  因為大家尚未入密壇受灌頂,所以這一部份就簡單介紹到此為止。修行方法大約如是,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去修證。至于要正式修密,還須正式拜阿阇梨為師,如法修行,不可師心自用,閉門造車,盲修瞎練。與其如是而有種種大過——且未蒙其益,先受其害——還不如不修:要修就要好好如法修。
  ★ ★ ★ ★ ★ ★ ★
  某甲問:我曾經(jīng)聽過一位師父的錄音帶。他說念廿一遍的“大輪金剛咒”,就可以念各種密咒及打手印。我就在念了廿一遍大輪金剛咒之后,念大悲咒,而且我又在一本關于大悲咒的書中看到手印圖形,就依樣畫葫蘆,一邊念大悲咒,一邊學打手?。唤Y果覺得全身都起雞皮疙瘩,出了很多問題……。
  師:那是你還有些善根才會有這種反應。后來你還有沒有再繼續(xù)打手???
  某甲:沒有了。自從那次以后……。
  師:就不敢打了,是不是?
  某甲:對。
  師:那是你還有些善根才能如此。你若善根很微薄,你不但還會繼續(xù)打,而且會打得好歡喜?!洞筝喗饎偼恿_尼經(jīng)》里講:若人持誦“大輪金剛陀羅尼”,如入灌頂壇,一切密咒、密軌皆可自學。那種情形是說在末法時期,已經(jīng)都沒有阿阇梨可以教授了,所以佛弟子就可以念“大輪金剛陀羅尼”,以免正法整個都滅絕。這里有兩點必須覺知:第一點,這是佛的慈悲。第二點,“大輪金剛陀羅尼”本身也必須要阿阇梨?zhèn)?,如果都不求師傳授,就私自修學,即是我們所說的“師心自用”及“盲修瞎練”。有一位長老大德會性法師在他的《大藏會閱》中,引民國初年時的密林阿阇梨所著的密教通關這本書上的一句話說:當今有些人看《大輪金剛陀羅尼經(jīng)》時,讀到經(jīng)文中上述那句話,就望文生義,錯以為學密便都可以不用拜師學了,只要把“大輪金剛咒”念廿一遍,即可一切自學。這有如自己生病,自己當醫(yī)生,自己開藥方,自己抓藥,據(jù)密林阿阇梨說:若如此,不吃錯藥而死,已算幸運。這種問題以前就有,于今為烈,目下坊間有許多錄影帶,教人種種密法,教念咒、教結印,而且是成套地教,其中包括教人放蒙山等等,只要花一些錢買帶子,便可一切密法“無師自通”。這些都是胡鬧,想如實修學的人,切勿如是。這種作法是不尊重法,把法當兒戲,而且?guī)熜淖杂?,我慢如山,自己當自己的師父,這便是最大的過錯之處。其次的大過是:不如法修學。附及,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謂“梵音”念咒的錄音帶。對待這些要很謹慎,因為那錄梵音的人,其梵音也不知是從何而來,其正確性非??梢伞H羰呛鷣y修學,鬧出問題來,誰給你負責呢?(前幾年美國有一位居士,出了很多所謂“古梵音楞嚴咒、大悲咒”的小冊子,今年看到他在某雜志上登啟事說:請擁有那些書的人把它銷毀。據(jù)說那個人后來著了魔,到處求醫(yī)。如來密法不可思議,絕不可以胡來。)此外,有的人,弄到一本密教法本,便不分青紅皂白就照著修,那是會出錯的。因為正統(tǒng)密法都是師承、面授的,甚至《大藏經(jīng)》里的密軌,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常將實修與實際的作法隱去或簡化等,因此與實際法本頗為不同;尤其是手印的結法,常有面授之密,不同于一般顯示;所以若是私閱秘藏而圖無師自通,在密教中是絕對行不通的,因此絕不可能學到那些師師相承之秘。這是為了防止不如法修學的人盜法、擅自修學;只有在阿阇梨面?zhèn)鞯臅r候,才會傳與正宗、確切的。所以當你正式學密時,你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也很有意思。不知內情的門外人,在坊間買了幾本有關密法的書,就依樣畫葫蘆地修去,還自以為在“修密”了。實際上差得很遠——再者,大部分坊間買得到的密軌,其編者本身多是“研究者”(密教學術研究家)居多,他本身都沒修過密,所編的書也大都是從《大藏經(jīng)》等書收集起來,編纂而成的,皆非師授,自己更非阿阇梨。這種書錯誤連篇,甚至常錯得很離譜,就如同不是醫(yī)師所編的醫(yī)學或醫(yī)藥治病的書,怎能不誤人?現(xiàn)在講一些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我向來求法,都是謹依如來法教,首先,“盡形供養(yǎng)”,亦即盡己所能,準備豐厚的供養(yǎng),每求一法都是如此:至少準備一些供養(yǎng)金、鮮花、水果等(——這都是我自發(fā)的,并不是阿阇梨有所規(guī)定:在正宗的密法中,傳法是沒有定價的!)如法頂禮、拜師。求到法之后,若在師父處修法,修法之余即勤作務:不管是掃地、抹地、拖地、掃廁所、洗碗等都做,縱然我自己早就在講經(jīng),自己也是道場主持人,還是一樣“有事弟子服其勞”。世上哪有便宜的事:至于念“大輪金剛陀羅尼”,我也會??!更何況我早已正式從阿阇梨處如法學得此真言,我是不是也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到處求法、拜師、學法,甚至遠涉重洋,身入異國(日本),受盡各種苦辛——為什么我不那樣做呢?只為“依如來教故”、“尊重法故”。既然如來這么說,我就盡力這么做,不肯一念欲占小便宜,求“方便”,抄小徑。然而,其結果實是不可思議,修學的效果就是不一樣: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修行是不能貪便宜的??偠灾?,我們既是佛弟子,就要做佛的“孝子”:如來怎么教,你就乖乖學,不要跟佛抬杠,也不要鬧別扭。恒順佛教,調心隨順地學,一步一步如法如實地學,佛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有時如果實在做不來的時候,就承認做不來,而深發(fā)慚愧心、誠心懺悔業(yè)障,千萬不要講一大堆理由護己之短:“唉呀!這個已經(jīng)過時了”,“時代不同了”,“方便嘛!”……等等一大堆合理化的借口,誑惑他人、自欺欺人、自害害人。如果佛法真的會過時,那么這佛法就可以不用學了!因為它還會受時空限制,即表示它并不是普遍的真理,那怎能度人出生死苦輪?那就不學也罷。那樣一來,佛也不是“一切智人”了!而跟其它宗教的教主差不多,只是個凡夫,那就不值得我們這么敬仰了。但是,我堅定地誠信,佛是一切智人,已斷除、超越三界煩惱、永出輪回、證得無上菩提涅盤。因此佛所說法,是超越三世三界、能拔眾生出苦輪的真理。因此我們若做不到,就應承認是自己障重、福薄、智淺做不到,并非佛的標準太高,或是佛法已經(jīng)過時、不符合時代了……等等現(xiàn)代愚夫推托的借口。這樣才能算是修行人,才算是佛弟子。
  最后,關于《般若心經(jīng)》的“密法”,還有一點說明:其實“般若波羅蜜”本身就是個密,不須再更求其密,以其有無上秘密威神力故,如上所說,若光持誦“摩訶般若波羅蜜”一詞,即是在修“密法”,“摩訶般若波羅蜜”即是密咒,本身具足無上功德威力,可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可自息災、增益、敬愛、亦可降伏,如是四悉地,皆可成就。詳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所說,今茲將《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之經(jīng)文,摘錄于后,讓讀者參考、修習,祝各位速得般若正智,速證無上菩提。
  ——一九九二年講于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成觀法師:《心經(jīng)系列》附錄 般若心經(jīng)梵漢對照本 初版三刷跋文——“空義再釋”
  【附錄】“般若波羅蜜”之威神力之一
  佛告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若人軍陣誦般若波羅蜜,若住若出,若失壽命、若被惱害,無有是處。若刀箭向者,終不能傷。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是大咒術、無上咒術。善男子善女人學此咒術,不自念惡、不念他惡、不兩念惡,學是咒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薩婆若智,能觀一切眾生心。”
  ——摘自《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塔品第三》
  【附錄】“般若波羅蜜”之威神力之二
  爾時釋提桓因與四萬天子在會中者,與釋提桓因言:“憍尸迦,應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狈鸶驷屘峄敢颍骸皯x尸迦,汝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若阿修羅生念,欲與忉利諸天共斗,爾時汝當誦念般若波羅蜜,以是因緣故,阿修羅惡心即滅。”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狈鹧裕骸叭缡侨缡牵瑧x尸迦,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何以故?憍尸迦,過去諸佛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諸佛亦因是咒,當?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今十方現(xiàn)在諸佛亦因是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憍尸迦,因是明咒十善道出現(xiàn)于世,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出現(xiàn)于世。因菩薩故,十善道出現(xiàn)于世,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出現(xiàn)于世。若諸佛不出于世,但因菩薩故,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出現(xiàn)于世。譬如月不出時,星宿光明照于世間。如是憍尸迦,世無佛時,所有善行正行皆從菩薩出生。菩薩方便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br />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供養(yǎng)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恭敬、尊重、贊嘆,得是現(xiàn)世福德?!贬屘峄敢虬追鹧裕骸笆雷?,得何等現(xiàn)世福德?”“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毒不能傷,火不能燒,終不橫死。又善男子善女人若官事起,誦念般若波羅蜜,官事即滅。諸求短者,皆不得便。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所護故。復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誦念般若波羅蜜,若至國王、若王子、大臣所,皆歡喜問訊,與共語言。何以故?憍尸迦,般若波羅蜜為慈悲一切眾生故出。是故憍尸迦,諸求短者,皆不得便?!?br />   爾時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來向佛所。釋提桓因作是念:“是諸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來向佛所。我從佛所受般若波羅蜜,今當誦念。是諸外道來至佛所,或能斷說般若波羅蜜。”如是思維已,即誦念從佛所受般若波羅蜜。時諸外道遙見佛,復道而去。舍利弗作是念:“何因緣故,是諸外道見佛而去?!狈鹬崂バ乃?,告舍利弗:“是釋提桓因誦念般若波羅蜜。如是外道,乃無一人有善心者,皆持惡意來求佛短。是故外道各各復道而去?!?br />   爾時惡魔作是念:“今是四眾及欲色界諸天子在佛前坐,其中必有菩薩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當壞亂?!奔椿魉姆N兵向佛所。
  爾時釋提桓因作是念:“魔嚴四兵來至佛所。四種兵相,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之所無有,僑薩羅國波斯匿王亦所無有,諸釋子所無有,諸黎車所無有,今是兵相必是惡魔所作。是魔長夜欲求佛短,惱亂眾生。我當誦念般若波羅蜜?!贬屘峄敢蚣茨b般若波羅蜜。隨其所誦,惡魔稍稍復道而去。
  ——摘自《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明咒品第四》
  【附錄】般若心經(jīng)梵漢對照本
  初版三刷跋文——“空義再釋”
  《心經(jīng)系列》自從一九九七年初版及初版二刷以來,于今已六易寒暑矣。今年(二○○三)六月中,忽蒙美國佛教會沈家楨居士,來函謬贊,并發(fā)心美金一千元以助印此書;以此勝緣,故再發(fā)起本書第三刷之出版。筆者并藉此機緣,再將此千古公案式難題,再一次加以簡釋,冀有心之讀者得于此一目了然。
  此文寫作之緣起,系于本年四月間,斗六云林科技大學有三位副教授來訪,談論佛法。席間,有C君問:請問師父:關于《心經(jīng)》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叫作空?有沒有一簡單扼要的方法,能對初學者解釋清楚?”
  我回答說:“首先,這問題決非初學者所能弄清楚的;雖然初發(fā)心的人都讀《心經(jīng)》,但這四句話實非初學者所能理會的,因為這四句話已達空有無礙的地步,非初學者的境界。初發(fā)心人于此經(jīng)文,熏習一些智慧善根是可能的,但要真正理解,恐怕甚難。”
  我當時雖如此說,但隨即一想:我何不試看看,是否能更言簡意賅,更深入淺出,而令初學者亦能一窺此深理,作是念已,我于是作如下之闡釋:
  要了解這四句話,首先須了解“空”之義。而要了解“空”,須知:它是佛法中的“專有名詞”、術語,而非“普通名詞”或形容詞,乃至動詞。換言之,這“空”字,不是平?;蛉粘UZ中的“空”;平常語言的“空”是表示“空無一物”、“空空如也”之義;但佛法中的“空”,卻非如是;佛法的“空”有它特殊的意涵,表示:“無自性”,或“無自體性”,故“空”又稱“無自性空”,“無自體空”,這就是“空”最基本的定義。所以并非“什么都沒有了”叫作“空”。
  其次,什么叫“無自性空”?以佛的智慧來看,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為什么呢?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也就是:諸法都是集眾緣而成;世間沒有一法是由單一元素成就,而能獨立存在的。例如水,須由二氫一氧合成,故水實無水之自性,因“水之自性”是從二氫一氧中“借來的”,故所謂“水性”,并非本有;若是本有之性,應不必靠二氫一氧結合,即本自存在;然而,離于二氫一氧,水之性實不可得。
  又,請再進一步觀察水之性:經(jīng)云:水之性為濕。然而請看水的組成分子!——“氫與氧”:氫與氧之性為:氫能自燃,氧能助燃,然而二者所合成的水,其性卻能熄火——滅燃!是故再深入而言:“水之自性為從其組成份子的氫與氧中來”,這個理論又不對了。再者,氫與氧的自燃與助燃之性,結合成水后,各自又到哪里去了呢?水性卻完全既不自燃、也不助燃;可見,水之性初看似是從氫氧和合中來,然而此亦非然;是故深觀“水之自性從哪里來?”這命題之后,即知:水性既非從“和合”中來,亦非離“和合”而有——水之自性實不可得,因而證知:“水無實自性”的命題得以確立。(即因明所言;“此立量極成”。)
  因此依圣教而言,水本無自性,水性于氫氧和合之前非有,于氫氧和合之后,其水性亦不可說是從和合中生;故水性亦非從和合而有。因此,水之為物、及其自性,端是“因緣法爾,如幻顯現(xiàn)”,并無實自性——“三界一切有為法,悉皆如是:因緣法爾,如幻顯現(xiàn),因緣幻生,因緣幻滅,本不生滅”:三界一切法皆依如是理而顯現(xiàn);如來一切顯、密、性、相,權實圣教,亦皆依如是究竟極理而建立。
  觀察過無情界的水,再以有情之身而言。色、心二法,或色受想行識,此五蘊之和合,稱為“有情身”,然有情身亦是無實自性:因為既是由五蘊合成,而五蘊都各有自性,到底哪一個蘊之自性,才能代表有情身的自性?不可能五個蘊的自性都是有情身之自性,否則一有情身便有五個自性,此理不成。然而,離于五蘊之性,有情身實無自性可得。
  又,所謂“自性”,或“自體性”,即是“我”的代名詞;若有“我”、即有自性;若有“我”,即有自體。那么,什么是“我”?
  “我”,在佛法及宗教或哲學上的意義為:
  一、主宰為我——某物若是“我”、或“我的”(我、我所),“我”便可以作得了主,便可決定一切,包括我身體的生死、存亡、來去。然而,在這世間之中,沒有一樣東西是任何人可以自己主宰的,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家、性命、財產(chǎn)、妻子、兒女,我們都作不了主;甚至連我們自己的身心,我們自己都作不了主——它要喜要悲、要愁、要惱,要病、要死,我們都作不了主;因此佛說:“是心無主”,或“是身無我”,乃至“此身無我”、“一切法皆悉無我?!?br />   二、恒常為我——任何一法,若能常住不壞的,才能稱為“我”,這“我”就是指印度外道所說的“神我”,亦即西洋外道所說的靈魂。外道的神我或靈魂是永恒不變的,因他們說“神我”或靈魂,是梵天或耶和華所創(chuàng)造的;因梵天或神是永恒的,所以其所創(chuàng)造的神我或靈魂,也是永恒不變的。然而佛以一切智觀察一切法實相,而說“一切法皆悉無?!?,沒有一法是恒常不變的;以世間一切法皆無常變滅、剎那剎那生滅,其體不可捉摸、執(zhí)取,故無常即是“體性不可得”,亦是無我,以無“我體”故,亦是無有自體性——如是等現(xiàn)象,總名為“空”。雖然其“性”是空,然其“相”還是因緣如幻而現(xiàn)有!
  三、不可分割名我——外道乃至世間哲學,都將“我”或靈魂,認定為“不可分割的一整體”(an inpisible whole);這不可分割的一整體,即是《金剛經(jīng)》所說的“一合相”;一切萬物雖皆是“一合相”(眾緣和合而成一相),然此“一合相”,實是假相,并無實體,系托眾緣假合而妄現(xiàn)之相。故經(jīng)云:“一合相者,實不可得,而眾生貪著其事?!?br />   總而言之,三乘“空”理,實是:無自性、無自體、無我、無常、因緣、和合等概念的總稱。一切諸法“無自體性”,以無自體性故空;諸法以“因緣起”;“生”由因緣合,“滅”由因緣離,是故緣起性空;諸法性“無?!保詿o常故其體不可執(zhí)、不可取、不可得,是故其體性空;諸法無我,不可自主,以無主、無我故空。
  其次,習般若空慧者,須知“空”是對治門,為對治“有”;以眾生有“有病”(貪著“三有”之?。馂榱疃却瞬?,以脫三有之系縛,故開“空”這帖法藥來對治它。所謂“對治”,即知它不是“究竟”;對治即是“方法”、“手段”之義,不是“目的”。吃藥是“手段、方法”,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為了“治病”,若病已愈,或本來無此病,即不用服此藥。如來正法亦復如是。故佛說:“應知我所說法如筏喻”。因此,“莫把手段當目的”。然而又更須知:“佛所說的法,不是為你一人而說”,因此,即使你很幸運,沒得此病,不需要這帖法藥,也不可輕謗此法門,因為佛說法,不只是為你一人而說,不只是為度你一人;而是為度無量眾生而說此法門。因此,更進一步說,你若真是發(fā)大心人,發(fā)無上心人,你即應發(fā)愿“誓學一切法門,等心修學無量法藥,誓濟無量眾生”。至于于“般若空慧”,你應不作“‘空’是有、還是無?”之分別解。乃至于如來一切智慧法門,亦皆如是。離諸分別愛憎,等心修學。此即是《楞伽經(jīng)》偈所言:“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亦是密契《金剛經(jīng)》所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br />   最后,問;“應如何習‘空’?”
  答;“你若不貪任何一法,空與不空有何干系?有何妨礙?‘空與不空都好,’”——須知,此“空”理就專為度你的“心中貪”而建立;汝心不貪,空有無礙;汝心若貪,空亦礙、有亦礙——學有執(zhí)有、學空計空、乃至成就偏空、頑空、惡取空、斷滅空,且以此等邪見,而貢高我慢、劣慢、邪慢,目空一切——即一切成礙。是故須知:“法是為了心,不是心為法”。學者須勤求一切法,以法照心,如是即是“心地法門”;修習般若空理亦復如是:所謂“行深般若,照見五蘊”,即是此法門之深義也。
  其次,為何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又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旨為何?簡言之,這并非莊子式的“重言”(重復repetition)或強調,而是在體悟的層次不同,及顯示“色空一如”的境界。詳言之,即:
  “色不異空”——破行者之色貪,以起空智,度欲界及色界系之一切苦厄。
  “空不異色”——色貪既破,再起不空智,破空貪,度無色界系之一切苦厄,及度世出世一切空執(zhí),起一切因緣如幻不空妙法,度脫九法界有情之無始苦厄,入本不生滅之大覺一實境界。
  “色即是空”——前二句之“不異”(not disparate from),表色空二者是“同質型”(Homogeneity),是消極的層次,以其用否定詞“不”字來表示。此句用“即是”這肯定詞,來進一步地表示積極的層次:亦即色空二者,不但性質相同(同質),而且是“同體”、“同一”(identical),亦即是同一物、同一體(one and the same),完全無別,即如數(shù)學中之“等號”。前面已說“色空同質”(色不異空),更進一步說“色空同體”,且非“一體兩面”,而是“即色即空”,令舍一切分別,當下觀入“即色而空”,不復思議而斷除色空之微細分別,離于法執(zhí),悟入“不空而空”,大乘不思議“空如來藏”的無上大涅盤境界。有別于二乘之有余依涅盤。
  “空即是色”——復令不厭生死、不住涅盤寂靜、不落偏空、頑空,而開覺“即空是色”、更進一步頓悟“空而不空”之極理,契入大乘最深密無上之“不空如來藏”,即證三世一切如來無上菩提。
  綜上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二句是三乘共法,用以斷除三界色貪,乃至五蘊貪,度脫我苦、生苦,悟入三乘共涅盤解脫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是大乘不共法,以斷除最深微細無明法執(zhí),悟入大乘“空不空如來藏”,證得三世如來無上涅盤菩提道。
  由上可知,法非單向,亦非絕對、敵對、不相容:如色與空非絕對、敵對、不相容:而是互相融攝:“色中有空,空中有色”;乃至,以佛智眼觀之,色空乃不可分,實為一體。
  又,習般若者,不要口但說空,而身語意照樣行惡,作殺盜淫妄、飲酒、食肉,如同外道人:若貪嗔癡慢惡見不斷,不論如何談“空”,亦落于“有”的境界,與空智不相應: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若修行戒定智慧,不貪、不嗔、不癡、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邪見、不兩舌、不惡口等,即與空智相應,速得“人空智”與“法空智”(即“人無我”與“法無我”)。故“空”與“有”是認知與行為的境界問題,非但在口說。
  最后,如何修證契入空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略為提示:
  一、理上觀——深入觀察、思惟一切法之“如空自性”。所謂:“行深般若”。故知一切法不可執(zhí)、不可取、不可得。
  二、事上修——必須實修:“于一切法不愛不憎”;以了知一切法無自性,不可取,不可得;如是覺悟已,是故自離無始以來依于自心無明所生之一切貪愛、攀緣、執(zhí)取、迷戀、執(zhí)著,而起修“不愛不憎”,以不愛不憎故情亡,以情亡故即是“將自己抽離”(detach,disinterest);以將自己從現(xiàn)前情境中抽離、從一切法中抽離,故如《法華經(jīng)·從地涌出口品》中所說:“有菩薩從地涌出,于虛空中住”,此經(jīng)文中所謂“地”者,眾生自本源心地也。以此本源心地,本具佛性、菩薩性,故有“菩薩從地涌出”?!坝砍觥闭?,理事成就,因緣具足,水到渠成,自然而現(xiàn)也。“于虛空中住”者,“虛空”,即是離于空有,不著兩邊,不著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不住一切境之大智也。而此“住”者,即契入、契合、不動也。此即是言:菩提薩埵由久修不愛不憎,速得契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之無上空慧,起世出世之大用。又,以修不愛不憎故,度眾之時,于諸世間無常之事,無有恐懼。凡人皆有恐懼感,或多或少而已;若修菩薩“不愛不憎”悲智雙運深法,即得速入“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之空慧。此即空慧之理事實修法門,以此深自修習,故得以“照見五蘊”無自性空,速度九界一切苦厄。易而言之:“空慧”是可以“作”的,如何作?即修不愛不憎:賢圣以不愛不憎,故見一切法空,度脫自他;愚夫以又愛又憎,故一切法雖本空,亦成“不空”,自纏纏他!此其大要。是為跋。
  以上簡釋般若“空”義了。
  釋成觀跋于臺北·大毘盧寺
  二○○三、七、四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一
  經(jīng)題是一部經(jīng)的濃縮句,如明咒就是一篇文章的濃縮一樣,幾句語言就統(tǒng)御了整個內容,像我們的名字或公司名字,都是代表某人某公司的整體。一部經(jīng)的玄妙奧義都包括在經(jīng)題無遺,這部心經(jīng)也包括了般若經(jīng)六百卷的思想。
  “佛說”這二字,意思是指佛陀所說,無論佛陀曾在某些地方說此經(jīng),或后來佛的弟子將佛所說的六百卷大般若經(jīng)加以綜合濃縮,都是佛陀所說的道理。
  大概是后來統(tǒng)合整理出來之經(jīng),所以有人在翻譯上不附加佛說二字為經(jīng)首,也沒有時間地點,請說或樂說,或常隨眾與結緣眾的標示。但還有人列有六成就,其所列之時間地點等皆是一種象征寓意,查無根據(jù)可稽,當然大般若經(jīng)有六成就,而只此心經(jīng)沒有。
  “摩訶”是“大、多、勝”意思,有最大、最多、最勝等多義,所以往往摩訶不翻,用梵音讀之。
  佛的開悟是與眾不同的,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最圓滿而具足絕對的悟,在佛教中稱佛的悟叫摩訶,是宇宙全體的悟,并非部分或止于人文的悟,是普遍通達世間出世間、平等與差別,絕對正知的徹底之悟。
  凡夫所知的道理有深淺廣狹多少并不是絕對平等,人智都不能超越界限,佛因為其智慧超越世間,所以是殊勝。此方名大般若是意譯,故稱摩訶般若,不名大般若。
  “般若”一般都翻做智慧,是以定慧來樹名的,為使大眾普遍容易了解,就譯成殊勝廣大無限的智慧,這就是佛智。
  凡夫的智慧是出生以后,受父母兄弟、學校老師、社會朋友的人際關系中得來的收藏品,都不盡正確。
  很多學者的論說,一時或被認為是正確,一段時間后常被推翻認為不正確,如某宗教認為萬物是唯一的神所創(chuàng)造,其神好像是歷史人物,這都是錯覺,其實該唯一的神是象征人物,是宇宙大靈,真如法性的人格化。
  然而佛陀的心眼所見,是一種透視宇宙基因動態(tài)的智慧,這種智慧能將現(xiàn)象的法相,透視到甚深微妙處,見到其代謝的無?;顒?,了解諸法與法相的無自性,性空的實有,顯現(xiàn)的妙有,究明了萬物之實相,排除了誤認為的執(zhí)著,體會了現(xiàn)象即實在,即事而真,當相即道的道理,在現(xiàn)象中入于正位的不生不滅之涅盤體,來活現(xiàn)“生其物”佛性,大作夢中佛事,這種佛智叫做般若。
  我們凡夫因為佛智未顯露之前,多為假相所迷,被其所具之生命機能,食、住、自由所驅使,迷著現(xiàn)象之七情六欲,取舍美丑,喚起了貪戀的基因種性,造諸惡業(yè)起了種種的煩惱。如果了悟諸心法也是無自性的幻起法,即當下就消散無蹤,這是“觀照般若”。
  一切現(xiàn)象之認識與執(zhí)著取舍都是心的作用,如一棟樓房,是由聚集了很多材料、石頭、磚塊、鋼筋、木材、砂、水泥、玻璃等等,經(jīng)人工加以砌成,變成房屋,又將之命名別墅,我們認為別墅是實有,但為了某些因素而拆除,房子就都沒有了,別墅的名字都沒有了,所以房子之法相都是無自性的。這些心之認識也是無自性的,無自性是無常住無不變的道理。
  房子蓋起來有美丑,但其原料本來沒有美丑,即是平等。將原料移動另蓋寶塔,原料不變,即平等實相,但塔形與屋形都變了,名也隨之而變,其實此塔與名字也是無自性。不但如此,我們的身心都無自性,從出生以來一直在吸收身外之物成為身體,原來之舊物排出去,不斷地新陳代謝,過去已了不可得,現(xiàn)在剎那變化不止,未來還未到,三際都是了無自性不可得,故名性空,是一種假存在。
  能不斷地聚合成為一個“相”之力量,即是業(yè)力,這業(yè)力是絕對力,離散也是此力,也叫法性羯磨力。法相之原料是佛性真如中之六大理德,理德有原素,如核子、原子,最根本是光,亦名佛光。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二
  由無形而積聚,成了微塵元素,依因緣而構成了世界。如一棵大樹,由基因種子依羯磨力而緣四大物質原素,從小而大,到了數(shù)人成抱這么大的體積,樹是緣生物,里面有有空間,經(jīng)時間聚眾力而成,里頭都空無自性,雖然四大相涉無礙成為樹,樹是假名,微觀看之水分是水分,各種纖維,及其香味都各自立,如一棟建筑物同一體積,然內部沙石是沙石,鋼筋是鋼筋,其他各項都各自立,鐵不涉入磚,石不涉入鐵,到了緣盡分散,各各自立,這是物質不滅論,緣成之物相乃是假立,并無不變之物。
  空中之萬物皆然,法無定相,美丑是心所造,也不是定相。依凡夫眼看來,物之變遷是時間,物之現(xiàn)象是空間,這就是世界。
  深一層看,物之變遷當相即停于當處的時間,昨日之事停于昨日的時間,不能拿到現(xiàn)在來,換言之法住法位,法無去來,依時間遷流看是無常,依法之生起與時間而言諸法常住,也是物不遷論的看法。
  人立于行進的船中看岸,即見岸流,水與船都不流,若人立在岸上即看到船、水都在流。遷流與不遷流是自我的定位之執(zhí)迷。
  依大宇宙全體而言是一實相的活動現(xiàn)象,遷流生滅的過程中就生出時空間的分別,構成一期生命現(xiàn)象。其實這種生滅變遷是幻覺,宇宙體性本然,不生不滅,了解此理趣即是涅盤,涅盤是宇宙當體,宇宙當體即道,道是佛性真如本性之別名。
  萬物未顯現(xiàn)之本體實相是萬物基因未緣之隱態(tài),都沒有凈穢美丑,故名清凈平等,萬物從此平等上起了差別,差別觀念是心之認知,依宇宙本體而言,都是法性基因的作業(yè),沒有什么凈與不凈、美丑的區(qū)別。
  基因不同故平等中有差別,原來差別也是平等,人心的基因業(yè)力不同,取舍力強,你看某物是很美,別人看不一定認同。
  在平等中起差別是自業(yè),不差別是共業(yè)。如花是紅色的,大眾都認同這是共業(yè),你看來不美是自業(yè),取舍各不同。
  人人有貪心是共業(yè),所好之貪不同即是自業(yè)。自業(yè)惱自己,共業(yè)惱眾人,人人制造自私的業(yè)影響自己的命運,大眾制造共業(yè)影響社會。
  小我在大我中生存,共業(yè)也會影響自己,各各制造自業(yè)也都會破壞共存的細胞。
  執(zhí)著這世界是惡濁穢土,祈望脫離這穢土到別的凈土去,這是一種妄想,了解宇宙的實相,創(chuàng)造好的共業(yè),觀照這法界是一味平等而各自努力,與佛性理體入我我入,融合為一來生活即是佛。
  佛性是絕對平等養(yǎng)育萬物而變現(xiàn),我們能得到佛眼智慧,立于正位的大慈大悲大光明,則心物不二而即身成佛,現(xiàn)世即生于常寂光土。
  佛陀他自身體驗出來的真理教示我們,依“觀照般若”的般若去看“實相般若”,佛陀已成為古人,留下來的就是現(xiàn)在的“文字般若”,我們從“文字般若”觀照實相。
  佛陀是大慈悲無私的,已經(jīng)證入正位,他看萬物眾生是佛體,法身大日如來之內容,故教導我們要啟發(fā)般若,般若心眼若開啟,就無處無不是光明世界了。
  佛不是妄語者,不是騙人的愚民教示,我們若先入為主,信仰不正確的神話,執(zhí)著己見不信真理,到了臨終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很多人信仰將要臨終時,某神會來到我們去到不老長生的國土永生,這都是心意識的范疇。
  天庭地獄唯心造,信仰之力確實偉大,信仰錯誤鑄成意識幻影之錯誤,會帶來天淵的苦樂差別,信仰佛土是光明,死后就見到佛之光明,猶豫未決的信仰,臨終時無法證驗到實相。
  凈土教的經(jīng)典原是密教的一部分,是一種意識改造的方法,信者得救,帶業(yè)往生凈土。進一步具足了觀照般若,了解凡所有相即是虛妄,即見實相,實相無相是當相,當相即實相,不必撥水覓波,當下必入正位。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三
  解冰為水是一種徒勞的工夫,執(zhí)于偏空即會沉寂不起大用,執(zhí)于現(xiàn)象即是妄見會墮于凡夫。
  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應以深般若來觀察事理,體認佛說的常住不滅的真理,以融合佛心來生活,以大慈悲之佛德來為社會同胞服務,這就是功德,就是成佛資糧。
  見苦不救,一毛不拔,出言滿口道德,欺騙社會大眾,這是偽君子,面如菩薩心如羅剎,心中一點般若也沒有,可在靜中或睡覺時,捫心自問境界如何?妄想成佛最終不可期的,這是不能欺騙自己的。
  智慧者,智能內觀透視宇宙實相,慧即發(fā)用看一切眾生是理體法身中的同胞,拔苦與樂,智如火,慧如光,有火而無光豈不是死火,有火而有光才是智慧,只有光而不知火,即沒有透視真理的功能,僅止于世上之善人而已。善人不悟真理可以生天受福,然還在生死的幻想中不能成佛。佛是兩足尊,智慧圓滿,無所缺陷者,永遠與眾生同在,佛不離我們,我們也不離佛。若無般若雖處佛國也會呈現(xiàn)地獄的境界,故智慧是學佛人的重要眼目。
  運用三種般若與證道
  般若如前所說有三種的運作,我們不值佛世,已經(jīng)離佛陀出世二千多年了。不能直接親聞佛陀教授,只在記載佛陀所說的道理與修證方法的經(jīng)典上,研究和實踐來體證成佛大道,這些經(jīng)典內容就是依文字來記載,依文字來透視道理就是文字般若。
  這道理是實相,實相是胎藏理德,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會幻出萬物諸法,亦名法性,法性中有諸法與法相基因,名種性。
  種性如在胎內未發(fā)生之時,都是平等的,但當被理體的絕對羯磨力推動時,惡基因出現(xiàn)即呈惡之法,善之基因德性出現(xiàn)時,即呈善之法。
  雖言一切眾生本來平等,但不能善與惡混為一談。生命的內容是食、性、自由,沒有般若之始覺即任自由所欲就會妨礙大眾,沒有般若之判斷故名無明,有般若之判斷故叫明,這些道理佛陀已經(jīng)說得非常詳細,后代記錄留下的就是“文字般若”。
  由文字般若去思維、觀察心之起動,由起動而透視心、宇宙之實相,實相一般而言即止于真如法性一味的平等狀態(tài)。
  若從現(xiàn)象的差別見到本來清凈的實相,即所謂見性,禪宗為此而立名見性成佛,也就是見到無念無作之端的,有如已經(jīng)解冰為水。
  在初機的修行中,從十二因緣之順逆觀,剖析心的狀態(tài),與諸法的流轉,這叫做析空觀。
  還有根機犀利的人,直覺到法性之動態(tài),悟了諸法無常而在常地創(chuàng)造,這叫做體空觀,析空觀與體空觀是遲速頓漸的時間上來說的,結果都是般若力量,這叫“觀照般若”,“觀照般若”當然由般若經(jīng)典而來,見證時之道理是實相,實相就是佛性、法性、理德,證明此道理的智慧就是“實相般若”。
  實相也叫道,是宇宙萬物諸法之源,永恒而不生不滅之理智德性,此德性沒有止境的活動著!為何一味平等而無色聲香味觸諸法的不知名、不知始終、超越思慮、莫名其妙的怪物,能幻出諸法與法相呢?這是積極要求悟道的人所追求的目的。
  無不能生有,若是有就不能成無,若是一味怎能生出千千萬萬味,千千萬萬不同形態(tài),不同聲,不同聲千千萬萬心理諸法都不同,此中之原因甚深微妙,真是言語所不能形容,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已經(jīng)證見體悟了,記載這些道理的經(jīng)典就是《華嚴經(jīng)》,這還是言語所能表達的范疇,其奧底根本不能說出來。后來的祖師們,如龍樹菩薩等也都開悟證實,但無法以言語表達,遂繪于圖面來暗示其中之理趣,這叫做曼荼羅,曼荼羅又叫壇城,其中或有以尊形,或有以標幟,或有以種字來表達宇宙道理。
  壇城即宇宙,也即是我們、萬物之內容,本來心身不二的道理,為容易了解起見,分為理與智來說明,身心不二故,物能生心,心能移物,理方面之理德叫胎藏曼荼羅,精神的智方面叫金剛曼荼羅,繪有城內與城外之人物或種字標幟;城外部分表一般世間,外有鐵圍山,鐵圍山外是三惡道,剛強難調的眾生,被鐵圍山圍著,表示一重障礙不能進入善道,城內有佛菩薩,表一般世間之眾生進入城內就成為菩薩眾,修行證悟即成佛,成佛是轉識成智,將五識轉成五智。
  識是迷界之心理,智是達道正確的本有智德。凡夫本來就具足五智,因為被惡的基因德性所支使,以致迷于現(xiàn)象,智變成了識,若依“文字般若”去做“觀照般若”,以“觀照般若”去證“實相般若”,即成佛。
  曼荼羅中所有的人物、動物、礦物,皆是佛性中之基因德性。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四
  城內是悟,城外是迷,迷悟都是佛性,是屬于心精神而言的,精神智德是物質理體的功德,此功德力是一味的絕對力,如大地普遍養(yǎng)育萬物,如天降雨露普潤萬物之德,沒有分好與壞的差別,這就是法性,是無分別的大慈大悲德性。
  雖然理德無量無邊,都是一味平等,故名大悲胎藏,此圖名為胎藏界曼荼羅。一旦基因被羯磨力(業(yè)力,作業(yè))推動,就千差萬別,萬物各有不同心法與形象的顯現(xiàn)。智者心一發(fā)動就馬上判斷抑惡揚善,進入佛菩薩的樓閣城內,要入此門是非常困難的,這門名心扉,開此心扉之鎖匙是般若。
  以“觀照般若”來判斷分析,一般凡夫的心眼是迷昧懵懂的,出生以來被迷的世間所蒙騙不知實相,迷蒙的眼睛看到麻繩以為是蛇,聽人說蛇會咬人,心理發(fā)生恐慌,若以般若心眼去分析真?zhèn)危筒粫J繩為蛇。
  又以為繩是實有的迷情,若將繩加以剖析,繩即變成三股麻絲所構成,又將每股細分來看,就發(fā)現(xiàn)全數(shù)是麻絲,每條麻絲再拆分,即變成棉絲,又拆開卻變成小花棉,細分下去終成微塵,最后化成無形,這無形就是空,但不是無物,只是肉眼看不見而已,這看不見的物理原素就是物理基因,無形之物理基因無量無邊,每個都具足六大,我們的身體以及萬物都是如此,有是假合,由基因德性緣六大而成物,由物而發(fā)用,此用就是精神,都是心物不二的。
  一般神教說心物各別,視身體為臭皮囊,主張靈魂說,然佛陀已經(jīng)證知正見,不是靈魂論,我們能用般若去觀照則能悟此端的。
  理體的基因德性無量,智體的基因德性也是無量。理體歸納為地水火風四大,加空間空大為五大,智體歸納為四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加上法界的“法界體性智”合為五智。物的基因德性是物的種性,精神的基因德性是心所諸法的“原因”。萬物以至微塵一一皆具此理智之德,然植物為其基因德性所限,精神比不上人類,下等動物也一樣,只具有食、性、自由的生命本能。
  這種構成現(xiàn)象生命的生存欲基因是共同的,每一物都有欲、觸、愛、慢之德性,在植物中最顯著的含羞草,一被觸即葉子就自動收縮,這乃是它的生命機能,這是五智中之“妙觀察智”,不是肉眼,是屬于它的心眼,它能吸收陽光水分、土壤肥料,代謝開花結果等即是“成所作智”,普遍吸收生存是“平等性智”,它能與萬物相處,獨立中互不侵害即是“大圓鏡智”,四智根本都是“法界體性智”的內容。
  如前面所說,麻能成為繩子,都是由基因來緣其他眾多要件組成。麻是麻之基因聚了四大成了麻。麻之現(xiàn)象是組織法,是空的假體,但基因即是常恒之法性中的一個單位,是屬于理。
  麻制成麻絲是人的創(chuàng)造,由人的“成所作智”與法相的功能——絲的用途結合,制成繩子,再由“成所作智”與繩子結合造出用途。用來捆綁東西等,這些物品和用途都是暫時性的顯現(xiàn),根本找不出永遠不滅的實體,其實體即是宇宙理智之德。
  現(xiàn)象都是實在的法性所變,雖然無常但此無常即是生活,生活的好壞與理體無關,好壞是人類于共同生活中來論斷的,如用刀殺人是人群中公約所不許的,與刀毫無關系,用來伐木建房就成為功德了。
  在人類共同生活中擇善而為之,這選擇的功能即“妙觀察智”,應用于現(xiàn)象的特征,但“妙觀察智”是行為的主使者。
  一物四相,水在天人看來是琉璃,鬼看是血河,魚看是宮殿,人看是水。不會游泳的人看是苦海,會游泳的人看是樂園,而這個世界悟的人看來是凈土,迷的人看來是苦海。
  看成苦海的智德功能與看凈土的智德功能基因不同。若深般若的基因智能出來做主時候,就透視了宇宙真理,苦海就變成凈土了。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五
  佛陀教示我們親近善知識,于見聞中喚起善觀的基因德性,透視了真理才能成佛。
  有如家庭、社會、國家,都需慎重選出善于經(jīng)營的人才來運營才能發(fā)達,大家才能善生安樂。選擇的方法請參閱拙著《上帝的選舉》,這種選擇深觀就是般若。
  佛教是生活技術的“心地法門”,選擇改造是一種反省,擇善而后之的切身行為,不是理論再加理論,一種理論文學是不能實現(xiàn)理想的。
  深觀一切萬物,是同一如來體性的顯現(xiàn)物,深一層看,萬物一氣,天地同根,都是同胞兄弟姐妹,有如我們人的身體,都是眾多的肢體關節(jié)組成,有某一機能缺陷就是全身有缺陷,有這種般若智才能發(fā)起本有的胎藏理體中本有的大悲,這大悲是如來德性,不發(fā)大悲不能成佛。
  大悲是愛的擴大,如大地,如虛空,容納萬物而無礙,沒有真正的大悲,無論如何雄辯飾詞來論理、講道德,都不是道德的實行家。
  有人讀了幾本佛書就大談道理,出口就是批評,寫文章互為留難,以為自己是圣人,提高自我身價。他已找不到自己的心了,這那里是般若。
  言教、身教是愛的顯露,將小我即入大我的如來德性,而起如來大悲,就是愛的極致,是即身成佛之端的??慈瞬粚Σ豁樠?,是自私心的現(xiàn)形。將自私擴大為宇宙心,愛萬物,愛眾生,就是愛自己,如果世界上萬物都滅亡了,自己也不能生存,排他思想是罪大惡極的基因德性,毀滅自己的行為。
  令人歡喜是功德,令人討厭是殺生,天道有好生之德,如果沒有般若是無法與道合一的,所以般若不只是理論而是要躬身實踐。
  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翻譯做“到彼岸”。就是到了真善美的生活境界,一切的迷情都開了,煩惱沒有了。從自己實踐體悟了真理,教給家中的眷屬,再由眷屬普及社會,如水面投入了石塊,水波從小而大向四面擴散一樣。
  社會國家人人真善美了,就是凈土世界,把惡濁的世界化為極樂世界是人人有責的,如果你的周圍都是臭氣熏天,即使你的家灑了香水,外來的臭氣還是進來,有什么作用!如果自家鄰居都是善良人群,那么你要外出都不必鎖門,煩惱沒了,安心了。
  到彼岸就是大安心,無煩惱掛礙就是解脫心結,也就是到達理想的美好彼岸。凡夫是不明道理心理自私的人,迷于自私之利益劫奪他人的權利,被人排擠心理發(fā)生煩惱處處不如意,有困難事情無人幫忙,歡樂的心情沒有了,就是苦海此岸,苦海與凈土就在我們面前,在日日的生活中出現(xiàn),不可隔岸觀佛,是遙不可期的。
  若指方立相,希求往生西方,那么西方人要往何方,凈土是心境界,果有其國土,你自己要去,為何不讓你的眷屬先去,你再后去,這是不是自私?你懂得尊重出家?guī)煾?,五體投地膜拜,那么出家人是何等尊貴,為什么你的子女要出家,你都誓死不肯?要他始終做牛做馬去勞碌,是不是矛盾呢?這也是自私心的表露。
  以前有一位臺北來的大居士,來拜訪我,問他來由,他說參過了很多法師,都叫他去山中坐禪,他坐了很多年,意欲見性成佛,我問:你成佛,你的妻子不能成佛留在苦海,你過得去嗎?社會這樣紛亂,你沒有責任嗎?他默然無語,停了一會,他問那么要怎樣才能成佛?
  我說:打破自私就是成佛,他沉思良久,起身然后五體投地頂禮三拜,說:師父非常感謝你的開示,使我茅塞頓開。
  大多數(shù)的人都佛理講得天花亂墜,其實未能付諸實踐,自私不破,夢想神仙。開悟了也是人,凡夫也是人,都是共住在這凡圣同居土,一切唯心造,了悟而實踐才能到彼岸的,到彼岸肉體不死成仙,也不是靈魂成了永遠不變的什么東西,是心意識的凈化,煩惱心變成菩提心而已。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六
  我國自周朝以下,有人創(chuàng)造了神仙說,煉丹服食了以后就會長生不死。周武王的第四代孫,周穆王喜愛旅游而不理國事,當時鄰國進貢了四匹駿馬,日行千里不疲,穆王駕了駿馬走遍天下,游到現(xiàn)在的天山,天山中有一山潭叫做天池,古時名瑤池,天山也出有雪蓮,也有水蜜桃,這地方天氣很冷,是一少數(shù)民族區(qū),有一位女領袖,人稱瑤池金母,也有人叫她西王母,此女領袖住這寒冷地帶,因沒有受到強烈的太陽紫外線刺激,皮膚嫩白保持了青春容貌,傳說她是神仙,不老長生秘方是吃了仙桃所致,穆王駕上山見到西王母,受她招待吃了仙桃,穆王問西王母,我已經(jīng)吃了仙桃了大概可以長生不死吧!西王母說:不斷七情六欲之心是沒法長壽的,穆王說我可以斷,王母說那么可以長生了。穆王回來還是如故縱欲不斷,雖吃了仙桃,到了七十歲仍然死了。
  歷代帝王享受了無限的人生,但怕不能長生不死而苦惱,想盡辦法,四處求取長生不老藥,最著名的是秦始皇、唐太宗和武宗。
  秦始皇廿八年聽方士徐福說,東方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上有仙人居住,并出有長生不死之藥。據(jù)說這是日本群島,日本又名扶桑島,或叫東瀛,臺灣叫南瀛。
  秦始皇命徐福帶領童男童女三千名,乘船前往蓬萊,徐福終于到了日本,即現(xiàn)在的新宮市地方,一去而忘返,當了日本第一代天皇,名神武天皇。新宮地方的山上聽說出有一種長生藥,即天臺烏藥,徐福還吃了長生藥,但徐福到了老了還是死去。
  假如人能不老不死,也不算是到彼岸,如果唐太宗或其他的人可以活到現(xiàn)在不死,又能活到未來永無止境,那么他們已經(jīng)一千多歲了,他的所有子孫也已經(jīng)作古,經(jīng)過一千多年滄桑歲月的流轉,睜眼看他的帝位被人取代,看他子孫一個個不幸死去,豈不傷心,而感覺獲得沒有意義。他是長生不死的,服毒自殺也死不掉,大概會煩得發(fā)狂,這不算到彼岸了。
  波羅蜜多是從煩惱的感受世界,到了知一切無常,不被欲望束縛證悟涅盤當體,空有不二的境地的大安心為指歸的。此雖為解脫,還是自利自私行為,未證到宇宙一體,眾生一人的大悲境界。
  佛是兩足尊,自利利他的,以人溺己溺,人成我成,才算成佛。
  他人饑寒,與他飽暖;他人患病,令他健康;他人煩惱,令他安心,拔苦與樂,才是佛心菩薩心。
  心物是不二的,若能在物質的缺陷中給予救濟,令人安心,這就是凈化社會,化悲哀為歡喜,自他都安心眼前就變成了釋迦凈土。
  成佛的前提是行菩薩道,菩薩以六波羅蜜作為武器去打天下。布施、忍辱是利他,持戒、禪定、智慧是自利,精進是實踐,所以波羅蜜應該是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波羅蜜多的實踐
  六波羅蜜的實踐中,智慧(般若)是最重要的,以智慧來觀照世間和出世間,了悟宇宙實相?!笆篱g一切”是變化虛幻的時空流程,“實相”是本有法性的永恒性,這種隱顯的常的“變化無常涅盤體”的常住性,顯為生,隱為滅。其實生滅、生死、涅盤,皆是假名,不知此理叫迷,迷著“有會變成無”、“得會復失”、“生會變死”,起了煩惱。依佛經(jīng)記載的方法去觀照,就能悟出生死即涅盤,生滅即實相當體了。
  覺悟時迷情一掃而空,如云散月現(xiàn)當空。我未悟時此岸,悟時就是彼岸,悟了的人要趕快去教化他們,使人人都能悟境的彼岸。
  若只有自己到彼岸,而其他都無人到彼岸,你是會孤單無聊的。待有朝一日大家都到了彼岸了,你會被認為是自私的人,而被擠到無地李錐,這就非到高山打瞌睡不可了。
  這種雖然證到羅漢果,卻是佛陀最排斥的人物。所謂羅漢在高山打瞌睡,菩薩落荒草,佛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菩薩在人間的荒草中救度同胞,使他們得到心靈物質的救助,同舟共濟,患難相救,度過安心的境地。眾生度盡就是證了菩提。佛是在世間成就的,若沒有世間,就沒有佛,也不需要佛教了。世間與出世間不二,佛與世間眾生不二。你有了智慧,就即時開始工作活動,內度自己之心中迷昧眾生,外度大地所有的眾生。立下宏大誓愿,度盡煩惱的地獄眾生,就是發(fā)菩提心,要堅固之不可中途退轉,則絕對成佛有余。佛是覺醒迷惑之世間的工作者,故佛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度眾生方法有言教與身教二種,其意要身莊嚴與心莊嚴并具。
  悟光法師:心經(jīng)思想蠡測 七
  五戒中之不殺生是身莊嚴,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是口莊嚴,不貪、不嗔、不癡是心意莊嚴,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體,身口意莊嚴,都會令人信敬,即是身教。
  教示人要清靜身口意即是言教。身教言教要一致,否則就是成了偽善的人,口是心非乃是最大的罪惡。所以持戒是必要的。佛說依戒為師,此是戒波羅蜜。
  看到他人物資上有困難,或精神上感困惑,都予以資濟,這是布施波羅蜜。人能布施自然胸量會寬廣,心如虛空福如虛空,虛空會出萬寶,人心慷慨就能得到福德資糧。
  布施能度慳貪,惠施與人會得到眾人尊重敬愛,自己會覺得愉快,功德就生長了。所以六度萬行“布施”第一。
  在人群中,心抱有救度眾生的行愿,即什么事情都會忍耐,被人所辱,也看他是在迷的眾生,如幼稚的小弟弟,想辦法矯正令他開悟,若無其事,即是無生法忍。普通的忍是極其苦煩的,有如心上插了一刀,真是苦具,但能忍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災。
  忍是會消災解厄的心咒,忍能耐苦,經(jīng)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所以忍到無生法忍,就床位佛菩薩了。
  禪定是平定心之雜亂煩惱,用智慧觀照事相,平定心意,這思維修即是“禪那”。不斷地用功不息,即是“精進”。
  禪定不是一無所知的自我麻醉,如同木石即是灰心滅智之行為。定中出神悠游太空或某些境界,這是心意識作用,仍不離五蘊之范疇。這種境界與凈土的指方立相、帶業(yè)往生相當,也還是好的,然并非心物不二的境界。但比灰心滅智還好,有云:“任你非想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來”。
  轉迷開悟
  六波羅蜜之實踐是轉迷開悟的道具,性命雙修之伎倆,以般若為眼目來引迷入悟,凡夫世間的苦海與極樂凈土是一念之差異。
  迷時如在夢中生活,覺悟時如在醒時的生活,夢中的生活六神無主,全被六欲七情的潛意識支配,心神不定,時空的交錯,記憶的重現(xiàn),感覺的誤認,理智的喪失,由此縱橫交織,幻成世間美丑的畫面,迷界凡夫貪著其事,引起潛在的善惡基因種性,作種種不同事業(yè),自苦身心。
  法界體性之基因種性沒萌芽前是清凈如明月的境界,依各人不同的根塵交織下,出現(xiàn)不同的世界。然后引出不同的善惡好壞作業(yè),作業(yè)是心的行為,身的作業(yè)是心的基因種性所支配的結果。
  如天空的月亮是沒有悲喜之情,而由人的環(huán)境各異而有不同的差別。有人失志或哀考妣,見到明月便感格外凄涼悲哀,而流淚哭泣;有人得到以外的收獲,或親朋好友來訪,在明月下交杯暢飲,就會感受月亮特別美麗,然月亮本體并無改變。這是世間相,迷情的人生。
  又如犯人的監(jiān)獄,因犯罪被監(jiān)禁的人是度日如年苦不堪言,里面的官員即視如天庭樂而無憂。犯人不希望往下去,官員不希望離開,如果上司命他離開,他的生活就無著落了,反而要常住下去才有飯吃。地方相同,心境卻不同,以客觀而言,根本沒有好壞差別,世間萬物無不由心生而生差別的。
  喜怒哀樂之情止于智者,智者即本來具有的四智中之妙觀察智基因德性顯露的人。
  將妙觀察之般若智去看一切事物,即不被自私的情欲蒙蔽本來的清凈世界,這是轉米開悟的方法。妙觀察智不現(xiàn)前,就像云蔽天空不見月亮,不是沒有月亮,月亮是常住的,云是迷情,根本上云無自性,若是像飛機一樣越出云頂,也就是沒有明暗之分了。
  人被迷情掩蓋認假為真,執(zhí)著世間事相自苦身心,這些人生迷情的潛意識凝固,就是五根集來的意識,凡夫不知道就叫做靈魂,即經(jīng)所說的五蘊。

目錄
庄浪县| 蛟河市| 二连浩特市| 阿克| 巴楚县| 乌什县| 洛阳市| 高淳县| 西充县| 南陵县| 讷河市| 桃园县| 双鸭山市| 且末县| 武夷山市| 宁化县| 瓮安县| 乌海市| 社会| 新河县| 平泉县| 岱山县| 江孜县| 关岭| 东兴市| 宁海县| 定州市| 犍为县| 阳朔县| 宁南县| 普格县| 台湾省| 德江县| 石楼县| 灵台县| 古蔺县| 巴楚县| 宜兰市| 平利县| 霞浦县|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