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醫(yī)學(xué)讀書記
<篇名>醫(yī)學(xué)讀書記
書名:醫(yī)學(xué)讀書記
作者:尤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29年
<目錄>
<篇名>徐序
屬性:文中子云∶醫(yī)者,意也;藥者,瀹也。謂先通其意,而后用藥物以疏瀹之也。善哉言乎
理在是矣,而意之通實難。泥一成之見,而欲強人之病以就吾說,其患在固執(zhí);好作聰明,
而不窮究乎古人之成書,是猶兵家之廢陣圖,法吏之廢律令也,其患在不學(xué)。由前之說,在
不能用意;由后之說,在誤于用意。夫然以不學(xué)之人,與不通不識,而又熾以忮同列,競名
利之心,以此用藥,其不致抱薪而救火,持水而投石者幾何哉!語云∶學(xué)書紙費,學(xué)醫(yī)人費
,蓋為此也。尤君在涇,讀書好古士也,而肆其力于醫(yī),于軒岐以下諸書,靡昕夕寒暑,穿
穴幾遍,而以己意條貫之。其間凡有所得,筆之于書,日月既多,卷帙略定。辨五行之生克
,察四氣之溫嚴(yán),審人事之陰陽虛實,與夫藥性之君臣佐使。凡成書之沿誤者,厘而正之;
古人紛紜聚訟者,折而衷之。夫惟多讀古人之書,斯能善用古人之書,不誤于用意,亦不泥
于用意,于長沙氏之旨,庶幾得之,可謂通其意矣。抑吾觀太史公之傳扁鵲也,云長桑君以
禁方盡與之,忽然不見,后遂能生死人,其說近于鬼物,其人不可再得;而其傳淳于意也,
謂得禁方于公乘陽慶,傳黃帝扁鵲脈書五色診病,是多讀書而通于意者。扁鵲吾不得而見之
矣,得見如淳于意者斯可矣。尤君之學(xué)不知于古人何如,然多讀書而通以意,是聞古人之風(fēng)
而興起者,由此書以治病,當(dāng)不貽譏于人費也夫!
\x乾隆四年己未春三月松陵徐大椿靈胎敘\x
<目錄>
<篇名>鮑序
屬性:昔陶元亮自言,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忻然忘食。昌黎進學(xué)解則云∶記事者
其要,積誠生悟。古今人不相遠也,即醫(yī)學(xué)亦何獨不然。吾郡尤在涇先生,讀書好古君子也
,鍵戶潛修,不慕榮利,沉酣典籍,更邃于醫(yī)。其所著《傷寒貫珠集》、《金匱心典》、《
金匱翼》諸書,皆能闡靈蘭之秘,接長沙之源;吸英吐華,鍛年煉月,出其余蘊,成《讀書
記》,簡而精,微而顯,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其足以嘉惠后學(xué)人,法乳所溉,瓣香到今
。夫稚川之論名醫(yī)胚胎良史貞白之撰別錄,輔翼本經(jīng)。方之古人,殆不多讓,無惑乎燼余之
簡,歷久彌新,徑寸之函,先睹為快。吾友謝君桂生,多學(xué)而精醫(yī)理,尤氏諸書,尤其服膺
而深有得者,慨是書鋟版無存,借錄易舛,詳加校正,付剞劂氏,俾稽古之士,讀是記而并
讀先生全書,讀全書而更能融貫古人之書,誠快事也。至先生文學(xué)德望,則諸書序文及家傳
具存,傳中曾述先生句云∶病來希逸春無分,老至淵明酒已捐,椰瓢松塵,揮酒自如,蓋有
出塵之胸襟,乃有濟世之神術(shù),彼挾名利之見者,詎可同日而語耶!抑聞之抱樸子讀道德五
千言,謂當(dāng)一字一拜。吾尤愿讀是記者,字字深思,時時玩索,忻忻然意有所會,陶陶然樂
自無涯。秋水空明,則養(yǎng)生之妙諦也;春風(fēng)和藹,則活人之真詮也。嘻!微先生吾誰與歸?
\x光緒十四年冬月后學(xué)鮑晟謹(jǐn)識\x
<目錄>卷上
<篇名>陽氣陰氣
屬性: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蓋陽之精如日,光明洞達,故養(yǎng)神;陽之柔如春景和暢
日月之行,不違其道;樞機之運,不離其位;陽氣之動,不失其所。故曰∶欲如運樞,
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天氣也;陰氣,地氣也。天氣不治,則地氣上干矣。故曰∶陽氣者閉塞,地氣者
。云霧出于地,而雨露降于天。地氣不治,則天氣不化矣。故曰∶云霧不精,則上應(yīng)白露不
下。蓋天地陰陽,本出一氣,陽失則陰不能獨成,陰失則陽不能獨化,自然之道也。人與天
地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大小腸象地,病則多及上竅。仲景以大黃甘草湯,治食
已即吐。丹溪用吐法,治小便不通。豈非有見于此歟?
<目錄>卷上
<篇名>四氣
屬性:春氣,少陽初升之氣,陽方升而被抑,生氣不達,則臟氣內(nèi)敗,猶木郁則腐也。故曰∶
逆春氣,則少氣不生,肝氣內(nèi)變。
夏為盛長之氣,心為太陽之臟。夏氣不長,則心氣不充,不充則內(nèi)空若洞也。故曰∶逆
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nèi)洞。
秋氣應(yīng)收而反泄,秋真氣不斂,燥反乘之,則清肅之化,轉(zhuǎn)為郁燠之化也。故曰逆秋氣
,則太陰不收,肺氣焦?jié)M。焦?jié)M,猶煩滿也。
冬氣應(yīng)藏而不藏,則少陰之經(jīng)氣不歸,而腎中之臟氣獨沉。左氏所謂亂氣張脈,外強中
干是也。故曰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目錄>卷上
<篇名>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屬性:主氣,應(yīng)節(jié)候而分布,歲以為常者也;客氣,隨司天而遞遷,六期而復(fù)始者也。而主客
加臨,
有相得、不相得之異。如子、午年,初之氣,主厥陰風(fēng)木,客太陽寒水。二之氣,主少陰君
火,客厥陰風(fēng)木∶以水加木,以木加火,母來生子,為相得也。三之氣,主少陽相火,客少
陰君火;四之氣,主太陰濕土,客太陰濕土。以火遇火,以土遇土,主客同氣,為相得也;
五之氣,主陽明燥金,客少陽相火∶以火加金,金畏火制,為不相得也。六之氣,主太陽寒
水,客陽明燥金∶以金加水,金能生水,亦相得也。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矣。其有相得而
亦病者,如水臨金、金臨土、土臨火之屬,以子臨母,以下臨上,所謂不當(dāng)位也,故亦病也
。然須合歲運強弱而論之。如甲子年、歲土太過,三之氣為少陰君火,以火加土,則土益旺
而無制,是雖相得而不相和也。庚子年,歲金太過,五之氣少陽相火,以火加金,金有制
而反和,是雖不相得,而不為病也。又如水臨金、火臨木之屬,設(shè)遇金、木不及之運,則金
得水而清,木得火而明,雖不當(dāng)位,亦不病也。水臨土、木臨火之屬,設(shè)遇木、火太過之運
,則土得火而堅,火得木而燔,雖當(dāng)位,亦病也。更有進者,太過之土,木不能制者,金
反得而泄之;不及之木,水不能滋者,火反得而養(yǎng)之;此天地生成之妙也。欲明運氣之理者
,其可以淺求之耶?
<目錄>卷上
<篇名>天符歲會
屬性:應(yīng)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天,謂司天;歲,謂歲支;曰應(yīng)、曰承,謂歲運
也。
司天行天之氣,歲支行地之氣,歲營運氣交之化,三者其氣不必皆同,而亦有時而同者。如
戊寅、戊申歲,戊為火運,寅、申又為相火,是以歲運而同司天之氣,謂之天符。符者,同
也,同于天也。如甲辰,甲戌歲,甲為土運,辰、戌又為土,是以歲運而同歲支之氣,謂之
歲直。直者,值也,值其歲也。又曰歲會,會者,合也,合于歲也。若己丑、己未歲,歲運
之土,既同天氣,又同歲支,謂之太乙天符,即經(jīng)所謂三氣并合為治也。夫氣同者,其化同
;其氣異者,其化異?;瑒t有相助為虐之害,化異則有互相克賊之憂。然以不及之運,而
得司天歲支之助,則不及之氣轉(zhuǎn)為平氣,而氣反治;若歲運太過,其氣已盛,而復(fù)得司天、
歲支之合,三氣并治,其亢而害物,有不可言喻者矣。故曰∶中執(zhí)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
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目錄>卷上
<篇名>六元正紀(jì)
屬性:《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分列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jì),統(tǒng)論六氣司天在泉之政,可謂詳
且盡
矣。然而驗之于事,合之于時,往往不能相符。且也一年之間,九州之內(nèi),有東南旱干而西
北淫雨者,有西北焦槁而東南大水者,則九州分野,上應(yīng)九宮,為地氣之不齊也。且有宋元
豐四年,歲在辛酉,涸流之紀(jì),而河決大水,則氣化勝復(fù)之異,胡源所謂歲水不及,侮而乘
之
者土也。土不務(wù)德,故以濕勝,寒時則有泉涌河衍涸流生魚,其變?yōu)轶E注,為霖潰,名為少
羽,而實與太宮之歲同者是也。是故五運六氣之理,不可不知也,亦不易知也。而況古今度
數(shù)之有差等,天人感召之有休咎。執(zhí)而泥之,刻舟而求劍者也;廢而棄之,亡筌而求者也。
非沉潛之士,而具圓機之智者,烏足以誤此!
<目錄>卷上
<篇名>《靈》《素》不同
屬性:六節(jié)臟象論云∶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太陰,腎為陰中之少陰,肝為陽中之少陽
。而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陽中之少陰肺也,陽中之太陽心也,陰中之少陽肝也,陰中之太陰
腎也。按《素》以肝為陽者,言其時;《靈》以肝為陰者,言其臟也?!端亍芬苑螢樘?,
腎為少陰者,舉其經(jīng)之名;《靈》以肺為少陰,腎為太陰者,以肺為陰臟而居陽位,腎為陰
臟而居陰位也。二經(jīng)之不同如此。
經(jīng)脈十二,絡(luò)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 ,所過為
原,所行
為經(jīng),所入為合。故本輸篇云∶膀胱出于至陰,為井;溜于通谷,為滎;注于束骨,為 ;
過于京骨,為原;行于昆侖,為經(jīng);入于委中,為合。膽出于竅陰,為井;溜于俠溪,注于
臨泣,為 ;過于丘墟,為原;行于陽輔,為經(jīng);入于陽之陵泉,為合。胃出于厲兌,為井
;溜于內(nèi)庭,為滎;注于陷谷,為 ;過于沖陽,為原;行于解溪,為經(jīng);入于下陵為合。
而《根結(jié)篇》云∶足太陽根起于至陰,溜于京骨,注于昆侖,入于天柱、飛揚。足少陽根起
于竅陰,溜于丘墟,注于陽輔,入于天容。足陽明根起于厲兌,溜于沖陽,注于下陵,入于
人迎、豐隆。是以井、滎、 、原、經(jīng)、合之處,即一經(jīng)所言,而亦有不同如此。
<目錄>卷上
<篇名>《素問》傳寫之誤
屬性: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故圣人傳精神,服天
氣而
通神明。按“傳”,當(dāng)作“?!?,言精神專一,則清凈弗擾,猶蒼天之氣也。老子所謂專氣
致柔;太史公所謂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班氏所謂專精神以輔天年者是也。若作
“傳”,與義難通。王注精神可傳,惟圣人得道者乃能爾。予未知精神如何則傳也?
因于寒、因于暑二節(jié),丹溪重定章句,為是。
脈乍疏乍數(shù)者死,謂氣亂而失常也。又少陽脈至,乍數(shù)、乍疏、乍短、乍長。夫少陽氣
即未
齊,其脈大小不同已耳!何至失其常度耳?按扁鵲陰陽法云∶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長、
乍短。大豈好異而云然哉!
春脈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王氏謂“忘”當(dāng)作“怒”,是。
解脈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KT KT 然,時遺溲。又云∶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
狀,
善怒。詳本篇備舉諸經(jīng)腰痛,乃獨遺帶脈,而重出解脈。按帶脈起于少腹之側(cè),季脅之下,
環(huán)身一周,如束帶然。則此所謂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者,自是帶脈為病。云解脈者,傳
寫之誤也。
血溫身熱者死。按∶“溫”當(dāng)作“溢”。夫血寒則凝而不流,熱則沸而不寧,溫則血之
常也
。身雖熱,何遽至死,惟血既流溢,復(fù)見身熱,則陽過亢而陰受逼,有不盡不已之勢,故死
。今人失血之后,轉(zhuǎn)增身熱、咳嗽者,往往致死,概可見矣。
立而暑解,治其骸關(guān)?!笆罱狻碑?dāng)是“骨解”,言骨散墮如解也?!肮恰迸c“暑”相似
,傳寫之誤也。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jīng)脈未盛,絡(luò)脈調(diào)勻,氣血未亂,故
乃可
診有過之脈。按營衛(wèi)生會篇云∶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夫陰方盡,何云未動?陽氣方受,
何云未散?疑是“陽氣未動,陰氣未散”?!皠印敝^盛之著,“散”謂衰之極也。
<目錄>卷上
<篇名>《甲乙》之誤
屬性:《素問》曰∶陰氣盛于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又曰∶陽氣盛于上,則下氣重上而邪
氣逆
,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此二段乃岐伯分答黃帝問厥,或令人腹?jié)M,或令人昏不知
人二語之辭。所謂陰氣者,下氣也。下氣而盛于上,則下反無氣矣;無氣則不化,故腹脹滿
也。所謂下氣者,即陰氣也。陽氣上盛,則陰氣上奔,陰從陽之義也。邪氣亦即陰氣,以其
失正而上奔,即為邪氣。邪氣亦即陰氣,以其失正而上奔,即為邪氣。邪氣既逆,陽氣乃亂
。氣治則明,亂則昏,故不知人也?!都滓医?jīng)》削“陽氣盛于上”五字,而增“腹?jié)M”二字
于“下虛則腹脹滿”之下,“則下氣重上”之上。林氏云∶當(dāng)從《甲乙》,謂未有陰氣盛于
上,而又陽氣盛于上者。二公并未體認分答語辭,故其言如此,殆所謂習(xí)而弗察者耶!
心脈搏堅而長,當(dāng)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dāng)消環(huán)自己。按“搏堅而長”者,太過
之脈
。心象火,而脈縈舌;心火有余,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败浂ⅰ闭?,不足之脈。心者生之
本,神之處;心不足則精神為消,如卑 、遺亡、恐懼之類是也?!碍h(huán)自己”者,言經(jīng)氣以
次相傳,如環(huán)一周,復(fù)至其本位,而氣自復(fù),病自已也。診要經(jīng)終論云∶刺中心者,環(huán)死。
義與此同?!碍h(huán)自已”者,經(jīng)盡氣復(fù)則生;“環(huán)死”者,經(jīng)盡氣絕則死也。《甲乙經(jīng)》“環(huán)
”作“渴”,非。
推而外之,內(nèi)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nèi)之,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下而不上,頭項
痛也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甲乙經(jīng)》“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
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非。蓋“上而不下”者,上盛而下虛,下虛則下無氣,故腰足
冷;“下而不上”者,有降而無升,不升則上不榮,故頭項痛也。經(jīng)文前二段是有余之病,
故受病處脈自著;后二段是不足之病,故當(dāng)病之處脈反衰。按之至骨而脈氣少,為腰脊痛而
身有痹者,亦不足之診也。經(jīng)文虛實互舉,深切診要,自當(dāng)從古。
<目錄>卷上
<篇名>王注之誤
屬性:《素問》曰∶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濃;味過于辛,經(jīng)脈沮弛,精神乃央。注云
∶苦
性堅燥,又養(yǎng)脾胃,故脾氣不濡,胃氣強濃;辛性潤澤,散養(yǎng)于筋,故令筋緩脈潤,精神長
久。按經(jīng)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以五臟資生于味,而味過反傷
五臟。此所謂“脾氣不濡,胃氣乃濃”者,由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胃亦不能輸其精氣于
脾也;胃不輸,脾不行,則津液獨滯于胃,而胃乃濃?!皾狻豹q滯也,寧強濃之足言哉?“
沮”,消沮也。“弛”,懈弛也。由辛散太過,而血氣消沮,筋脈懈弛,精氣衰及其半也,
豈潤澤長久之謂哉?以過為正,以傷為益,誤矣!誤矣!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精明者,兩目之精光也。注云∶明堂左右近目之穴,非是。下文
云∶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然則非目中之精明而何?
肺脈軟而散者,當(dāng)病灌汗,至今不復(fù)散發(fā)也?!肮嗪埂闭?,汗出淋漓,如以水灌之。謂
肺氣
衰弱,故散而不收也。至秋肺金司令之時,其氣自收,其汗自斂,而不復(fù)散發(fā)也。非寒水灌
洗,皮密無汗之謂也。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fā)左,女子發(fā)右。不喑、舌轉(zhuǎn)
可治
,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死。王注云∶“從”謂男子發(fā)左,女子發(fā)右也。然則經(jīng)文何必
更出“其從者”三字?按《玉版論要》云∶男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本
文蓋謂男子發(fā)左,女子發(fā)右,于法為逆,然不喑、舌轉(zhuǎn),則受邪輕,故證雖逆,而猶可治;
若男子發(fā)右,女子發(fā)左,于法為從,然喑則受邪重,證雖從,必三歲乃起也,設(shè)逆而邪重者
,必死不治。從而邪微者,奚待三歲而后起哉?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蓋西北寒束于外,而陽聚于內(nèi),故宜散而
寒;東南陽泄于外,而陰伏于內(nèi),故宜收而溫。非食冷、食熱之謂也。
<目錄>卷上
<篇名>心欲軟腎欲堅
屬性: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蓋心于象為離,腎于象為坎??仓?br />
在內(nèi)
,以剛健而行之于外,故欲堅;離之明在外,當(dāng)柔順而養(yǎng)之于中,故欲軟。軟者,必以咸;
堅者,必以苦。咸從水化,苦從火化也。夫坎水潤下,愈下則陷矣,故以行為尚。《易》曰
∶行有尚吉,往有功也。離火炎上,愈上則焚矣,故以蓄為吉?!兑住吩弧秒x利貞亨,畜牝
牛吉也。然則所以堅之、軟之者,固欲其水上、火上,而成心腎交通之妙歟!
<目錄>卷上
<篇名>三陽在頭三陰在手
屬性:三陽外感,診在人迎;人迎者,結(jié)喉兩旁動脈,故曰三陽在頭。三陰內(nèi)傷,診在氣口;
氣口即寸口也,故曰三陰在手。
<目錄>卷上
<篇名>脾氣外絕
屬性: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言脾虛氣下,不為胃行精氣,而與大腸
驅(qū)糟粕也。人有不能食而數(shù)便利者,非脾去胃歸陽明之故歟!
<目錄>卷上
<篇名>勞風(fēng)
屬性:勞風(fēng)法在肺下。其為病也,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fēng)而振寒。治之奈何?曰∶以救俯
仰,
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或
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矣。讀此,可悟傷風(fēng)不解成癆之故。勞風(fēng)者,既勞而又受風(fēng)
也。勞則火起于上,而風(fēng)又乘之,風(fēng)火相搏,氣湊于上,故云法在肺下也。肺主氣而司呼吸
,風(fēng)熱在肺,其液必結(jié),其氣必壅,是以俯仰皆不順利,故曰當(dāng)救俯仰也。救俯仰者,即利
肺氣、散邪氣之謂乎?然邪氣之散與否,在平正氣之盛與衰。若陽氣旺而精氣引者,三日,
次五日,又次七日,則青黃之涕從咳而出,出則風(fēng)熱俱去,而肺無恙矣。設(shè)不出,則風(fēng)火留
積肺中而肺傷,肺傷則喘咳聲嘶,漸及五臟,而虛勞之病成矣。今人治勞,日用滋養(yǎng)而不少
益者,非以邪氣未出之故歟?而久留之邪,補之固無益,清之亦不解,虛勞病之所以難治也
。
再按《脈解篇》云∶太陽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勞風(fēng)之病,火在
上而風(fēng)乘之,風(fēng)、火皆陽也;風(fēng)性善行,火性炎上,非所謂陽氣大上而爭者乎?
<目錄>卷上
<篇名>結(jié)陽結(jié)陰
屬性:結(jié)陽者,腫四肢;結(jié)陰者,便血一升,再結(jié)二升,三結(jié)三升。結(jié)陽,陽聚而實也。四肢
者,
諸陽之本。陽實,則四肢腫也。結(jié)陰,陰氣凝聚,不與陽氣相通也。夫陽所以舉陰氣者也,
陰無陽而獨,則不復(fù)周流四布,有墜而下出耳!再結(jié)、三結(jié),謂二陰、三陰并結(jié)不解,結(jié)愈
甚者,下愈多也。
<目錄>卷上
<篇名>胃脘癰
屬性:人病胃脘癰者,診當(dāng)候胃脈。其脈當(dāng)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
迎者
,胃脈也。逆而甚,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按人迎在頭,趺陽在足,皆胃脈
也。云當(dāng)候胃脈者,謂趺陽也。趺陽脈不必沉且細,而今沉且細者,氣逆于上,而下乃虛,
下虛則沉細也。人迎甚盛者,氣逆于上則上盛,上盛故人迎甚盛。夫氣聚于上而熱不行,胃
脘壅遏,得不蓄積為癰耶?
<目錄>卷上
<篇名>腸覃石瘕
屬性:覃,延也, 肉蔓延,與腸相著。瘕,假也,假血成形,積于胞中。血積易去,故曰可
導(dǎo)而下; 肉漸大,則消之非易,故曰狀如懷子,久者離歲。
<目錄>卷上
<篇名>肺消
屬性:心移寒于肺,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居上焦,而司氣化。肺熱則不肅
,不
肅則水不下;肺寒則氣不化,不化則水不布。不特所飲之水直趨而下,且并身中所有之津,
盡從下趨之勢,有降無升,生氣乃息,故曰∶“飲一溲二,死不治?!?/p>
<目錄>卷上
<篇名>四維相代
屬性:四維,四肢也。相代,相繼為腫也。四肢為諸陽所實之處,相繼為腫者,氣餒而行不齊
也,故曰“陽氣乃竭”。
<目錄>卷上
<篇名>四肢不舉
屬性:玉機真臟論云∶脾脈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靈樞》本神
篇云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實則腹脹、涇溲不利。蓋脾虛則營衛(wèi)涸竭,不能行其氣于四肢,而為
之不舉;脾實則營衛(wèi)遏絕,亦不能行其氣于四肢,而為之不舉。九竅亦然。兩經(jīng)互言之者,
所以窮其變也。
<目錄>卷上
<篇名>折髀
屬性: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dāng)病折髀。胃土太過,而火復(fù)益之,腑陽獨盛,臟陰受傷,則
髀痛如折也。
<目錄>卷上
<篇名>水液渾濁
屬性:水液混濁,有脾經(jīng)谷氣不化,濕熱下流;亦有因肺金氣衰,而便液停凝。蓋肺司州都之
氣化,中氣不足,則溲便為之變。未可執(zhí)其“皆屬于熱”之一語而施治也。
<目錄>卷上
<篇名>厥
屬性: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里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故有風(fēng)熱小恙
,而
亦面赤、足冷者。如是則解外之邪,必靖內(nèi)之氣,設(shè)徒與表藥,真陽隨越,故曰表里刺之,
飲之服湯。
<目錄>卷上
<篇名>煎厥
屬性:煎厥,即熱厥也?;鹌扔谙?,氣逆于上,為厥逆而熱煩也。潰潰乎若壞都, 乎不可
止者,言其精神散敗,若土之崩,若水之放,而不可復(fù)收之、掩之也。
<目錄>卷上
<篇名>氣泄
屬性:心脈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氣泄者,氣隨便失。脾腸之病,即氣利
也,乃火不足,而土受病也。
<目錄>卷上
<篇名>瘧
屬性:瘧脈緩大虛,調(diào)以甘藥。凡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出必已。故初病脈不出者
,多是氣血壅遏所致,無用張皇,遽投溫補,亦致敗事。
<目錄>卷上
<篇名>氣痹精少皆能生寒
屬性: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是人多痹氣也。又腎者水也,而生于骨
,
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是故氣痹、精少,皆能生寒,不必謂其定責(zé)陽虛也。
<目錄>卷上
<篇名>刺久病
屬性:刺久病者,深內(nèi)而久留之,間日而復(fù)取之,必先調(diào)其左右,去其血脈。愚謂此刺道也,
可通
藥之用矣。以其病久入深,故必深內(nèi);以其陰氣難得,故必久留。間日者,休其氣也。調(diào)其
左右,去其血脈者,調(diào)其未病之處,使血脈流通也。以丸藥攻其病,以甘藥養(yǎng)其正,且進
且止,毋速其效,以平為期,藥之道盡矣。
<目錄>卷中
<篇名>風(fēng)寒營衛(wèi)之辨
屬性:風(fēng)為陽邪而上行,衛(wèi)為陽氣而主外,以陽從陽,其氣必浮,故曰“陽浮者熱自發(fā)”。陽
得風(fēng)而反強,陰無邪而反弱,以弱從強,其氣必餒,故曰“陰弱者汗自出”。
傷寒發(fā)熱者,陽氣被郁而不伸也;中風(fēng)發(fā)熱者,陽氣被引而外浮也。郁者必發(fā)之,浮者
不徒解散而已。此桂枝湯所以兼陰陽、通合散為劑也。
仲景衛(wèi)強營弱之說,不過發(fā)明所以發(fā)熱、汗出之故。后人不察、遂有風(fēng)并于衛(wèi),衛(wèi)實而
營虛
;寒中于營,營實而衛(wèi)虛之辨。不知邪氣之來,自皮毛而至肌肉,無論中風(fēng)、傷寒,未有不
及于衛(wèi)者,甚者乃并傷于營耳!郭白云所謂涉衛(wèi)中營者是也。衛(wèi)病而營和,則汗自出;營與
衛(wèi)俱病,則無汗矣。無汗必發(fā)其汗,麻黃湯所以去表實而發(fā)邪氣也;有汗不可更發(fā)汗,桂枝
湯所以助表氣而逐邪氣也。學(xué)人但分病證之有汗、無汗,以嚴(yán)麻黃、桂枝之用,不必執(zhí)營衛(wèi)
之孰虛孰實,以證傷寒、中風(fēng)之殊。且無汗為表實,何云衛(wèi)虛?麻黃之去實,寧獨遺衛(wèi)?能不
膠于俗說者,斯為豪杰之士。營衛(wèi)本是和諧,衛(wèi)受邪而反強,榮無邪而覺弱,邪正不同,強
弱異等,雖欲和諧,不可得矣,故曰營氣和者外不諧。
傷寒分立三綱∶桂枝主風(fēng)傷衛(wèi),麻黃主寒傷營,大青龍主風(fēng)寒兩傷營衛(wèi)。其說始于叔微
許氏
,而成于中行方氏、嘉言喻氏。以愚觀之,桂枝主風(fēng)傷衛(wèi)則是,麻黃主寒傷營則非。蓋有衛(wèi)
病而營不病者,未有營病而衛(wèi)不病者也。至于大青龍證,其立方之旨,因煩躁而獨加石膏。
王文祿所謂風(fēng)寒并重,而閉熱于經(jīng),故加石膏于發(fā)散藥中者是也。若不過風(fēng)寒并發(fā),則麻黃
、桂枝已足勝其任矣,何必更須石膏哉?
寒邪閉皮毛而郁陽氣,是以發(fā)熱而汗不出。麻黃、杏仁開肺氣、發(fā)腠理。若桂枝、甘草
,為
辛甘發(fā)散之用也。風(fēng)邪不能外閉陽氣,而反內(nèi)擾陰氣,是以其汗自出。用芍藥者,所以救其
營也。書謂風(fēng)邪傷衛(wèi),營未受病,與芍藥以安營者,尚隔一層。
<目錄>卷中
<篇名>寒邪六經(jīng)俱受不必定自太陽
屬性:傷寒傳經(jīng)次第,先太陽,次陽明,次少陽,次太陰,次少陰,次厥陰,此其常也。然而
風(fēng)寒
之邪,亦有徑中陽明者。仲景云∶陽明中風(fēng),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發(fā)熱,惡寒,脈浮
而緊。又少陽中風(fēng),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是也。不獨陽明、少陽為然,即三陰
亦有之。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少陰初受寒邪之癥也。太陰中風(fēng),四肢煩疼,
陽微陰澀而長者,太陰初受風(fēng)邪之癥也。厥陰中風(fēng),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此厥陰初
受風(fēng)邪之脈也。此三者,又與三陰直中不同。直中者,病在臟,此則病在經(jīng)也。是以六經(jīng)皆
能自受風(fēng)寒,何必盡從太陽傳入;即從太陽傳入,亦不必循經(jīng)遞進。海藏言之最詳,茲不重
述。
傷寒傳足不傳手者,寒邪中人,先著皮膚,而足太陽膀胱之脈,在最外一層,故先入之
;稍
深則去皮膚而入肌肉,肌肉為足陽陰之分,故次入之;又稍深則在軀殼之內(nèi),臟腑之外?而
足少陽之脈,正當(dāng)半表半里之間,故又次入之。迨去表而之里,離陽而入陰,則三陰者,太
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邪氣入之,先太陰,次少陰,次厥陰也。合而言之,陽主
表而陰主里,表為腑而里五臟,故邪氣在表,則足三陽受之,在里則足三陰受之也。手之三
陽,雖亦主表,而太陽小腸、少陽三焦、陽明大腸,并從手至于頭,位偏而脈短,不若足經(jīng)
之自下行上,綱維一身也。手之三陰,雖亦主里,然太陰肺、少陰心、厥陰胞絡(luò),并處上焦
,不若肝、脾、腎之實居陰位也。是故手三陽經(jīng)雖陽,而脈絀于表,惟足三陽為獨主陽之表
;手三陰臟雖陰,而位不處陰,惟足三陰為獨主陰之里。傷寒之邪,所以恒在足而不在手歟
!發(fā)明所謂傷寒止傷西北,而不傷東南,亦穿鑿之語。夫邪氣侵淫,自足及手者有之。如《
玉機》所謂足經(jīng)實,手經(jīng)虛,故能冤熱。潔古所謂壬病傳丙、丙病傳丁者是也。然非汗下差
誤,或七情勞倦之故,焉有傳及手經(jīng)者哉?
<目錄>卷中
<篇名>陽結(jié)陰結(jié)
屬性:脈浮而數(shù),能食,不大便者,名曰陽結(jié),十七日當(dāng)?。幻}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
便反
硬,名曰陰結(jié),十四日當(dāng)劇。蓋天人之氣,十五日一更,更則結(jié)者當(dāng)解,設(shè)不解,其病則劇
。云十七日者,陽結(jié)能食,故過期;十四日者,陰結(jié)不能食,故不及期也。成氏過結(jié)再傳之
說,失之泥矣。
<目錄>卷中
<篇名>縱橫
屬性:傷寒,腹?jié)M,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傷寒,發(fā)熱,嗇嗇
惡寒
,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按腹?jié)M、譫語
,其脈當(dāng)實沉,而反浮緊,此非里實,乃肝邪乘脾,氣窒而實也;發(fā)熱,惡寒,病為在表,
其證本不當(dāng)渴,而反大渴,此非內(nèi)熱,乃肝邪乘肺,氣郁而燥也。以里無熱,不能消水,故
腹?jié)M,而汗出便利,則肺氣已行,故愈。二者俱瀉肝邪則愈,設(shè)不知而攻其實熱,則誤矣。
此病機之變,不可不審也。
<目錄>卷中
<篇名>戰(zhàn)栗
屬性:邪氣入,正氣抑,則??;正氣復(fù),邪氣退,則汗出而愈矣。然邪猶未強而未即服,正猶
微而未即勝,此所以戰(zhàn)也。
邪氣外與正爭,則為戰(zhàn);內(nèi)與正爭,則為栗。栗者,心內(nèi)鼓栗。經(jīng)曰∶陰中于邪,必內(nèi)
栗也
。若戰(zhàn),則但肢體戰(zhàn)搖而已。戰(zhàn)者,正氣勝,則有得汗而解者;栗者,內(nèi)氣虛,不能御邪,
遂成厥脫也。
<目錄>卷中
<篇名>熱入血室
屬性:熱入血室三條,其旨不同。第一條,是血舍空而熱乃入者,空則熱不得聚,而游其部,
故胸
脅滿。第二條,是熱邪與血俱結(jié)于血室者,血結(jié)亦能作寒熱,柴胡亦能去血結(jié),不獨和解之
謂矣。第三條,是熱邪入而結(jié),經(jīng)尚行者,經(jīng)行則熱亦行而不得留,故必自愈,無犯胃氣及
上二焦,病在血而不在氣,在下而不在上也。若誅伐無過,變證隨出,烏能自愈耶?
<目錄>卷中
<篇名>圊血
屬性: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者,陽之盛也;尺中自澀者,陰之虛也。以陽加陰,必圊膿血。
少陰熱在膀胱而便血者,臟邪還腑,血去熱出,當(dāng)愈;強發(fā)少陰汗而動血者,熱邪內(nèi)迫
,血去陰竭,多死。
<目錄>卷中
<篇名>吐利煩躁四逆
屬性: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為陰極而陽絕也;少陰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為陰盛而陽爭也。病癥則同,而辨之于爭與絕之間,蓋亦微矣。
<目錄>卷中
<篇名>亡陽無陽
屬性:亡陽,陽不守也;無陽,陽之弱也。陽亡者,藩籬已徹,故汗出不止;陽弱者,施化無
權(quán),故不能作汗。
<目錄>卷中
<篇名>絕陽
屬性:陽為津液之源,津液為陽之根。汗出過多,胃氣生熱,津液竭矣。陽氣雖存,根本則離
,故曰絕陽。
<目錄>卷中
<篇名>厥
屬性: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按本論云∶脈陽盛則促,則手足厥逆。而脈促者,非
陽之虛,乃陽不通也;灸之,所以引陽外通。若厥而脈微者,則必更以四逆溫之。
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jié)在胸中。胸中,陽也,陽實氣于四肢。邪結(jié)胸中,其陽
不布
,則手足無氣而厥冷。胸邪最高,高者因而越之,故曰當(dāng)吐之,宜瓜蒂散。脈促者,陽結(jié)不
通,故宜引其陽;脈緊者陽為邪遏,故須吐其邪。二者皆與陽虛厥逆不同。
脈微而厥者,陽之虛也,宜四逆輩;脈細而厥者,血虛不營于四末也,宜酸甘辛藥溫之
、潤之、行之,當(dāng)歸四逆是也。
<目錄>卷中
<篇名>厥熱
屬性:傷寒先厥者,寒邪乍中,陽氣暴折也;后熱者,陽氣漸復(fù),陰邪將卻也。五日厥,熱亦
五日
者,陰勝陽復(fù)之常也。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謂有勝則有復(fù),勝之甚者,其復(fù)
亦甚。非以外厥之微甚,卜里熱之淺深也。
傷寒前厥而后熱者,其病多吉,陽復(fù)而陰剝也;前熱而后厥者,其病多兇,陰進而陽退
也。
厥四日,熱反三日,即顯陽微之機,不待復(fù)厥,至五日而知其病之進也;熱四日,厥反
三日即顯陰負之兆,不待復(fù)熱,至五日而知其病之必愈也。
<目錄>卷中
<篇名>三陰下癥
屬性:太陰,有桂枝加大黃湯下之一癥;少陰,有大承氣急下三癥;厥陰,有小承氣下之一癥
。夫
邪入三陰,病已深矣,其幸而不死者,其邪仍從陽而出耳!張季明所謂太陰脾經(jīng),溫燥不行
,亦當(dāng)溫利自陽明出,如桂枝加大黃是也;少陰腎經(jīng),雖用附子,復(fù)使麻黃,厥陰肝經(jīng)用桂
枝,則知少陰亦自太陽出,厥陰亦自少陽出;及其太陽、少陽郁閉不行,則當(dāng)自陽明出。故
三陰皆有下癥也。
<目錄>卷中
<篇名>桂枝湯
屬性:風(fēng)之為氣,能動陽氣而泄津液,所以發(fā)熱、汗自出,與傷寒之發(fā)熱、無汗不同。此用桂
枝外
發(fā)邪氣,即以芍藥內(nèi)安津液;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藥之酸,足以安內(nèi);生姜
、大棗甘辛相合,亦助正氣去邪之用。蓋以肌解而邪不去,故不用麻黃發(fā)表,而以桂枝助陽
以為表;以其汗出而營自和,故不用石膏之清里,而用芍藥斂陰以為里。此桂枝湯之所以大
異于麻黃、大青龍也。
<目錄>卷中
<篇名>麻黃湯
屬性:寒邪傷人陽氣,郁而成熱,皮膚閉而成實,麻黃輕以去實,辛以發(fā)陽氣,溫以散寒氣。
杏仁佐麻黃通肺氣,使腠理開泄,王好古謂其為治衛(wèi)實之藥者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
枝、甘草雖以佐之,實監(jiān)制之耳!東垣云∶麻黃湯是陽經(jīng)衛(wèi)藥也,開腠理使陽氣申泄,此藥
為衛(wèi)實也。
<目錄>卷中
<篇名>大小青龍湯
屬性:大青龍治風(fēng)寒外壅,而閉熱于經(jīng)者;小青龍治風(fēng)寒外壅,而伏飲于內(nèi)者。夫熱郁于經(jīng),
而不
用石膏,汗為熱隔,寧有能發(fā)之者乎?飲伏于內(nèi),而不用姜、夏,邪與飲摶,寧有能散之者
乎?其芍藥、五味,不特靖逆氣而安肺氣,抑且制麻、桂、姜、辛之勢,使不相 而相就,
以成內(nèi)外協(xié)濟之功也。
<目錄>卷中
<篇名>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屬性: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
湯主
之。按此所謂陽者,乃心之陽,蓋即神也。火氣通于心,神被迫而不收,與發(fā)汗亡陽者不同
。發(fā)汗者,動其腎,則厥逆、筋惕肉 ,故當(dāng)用四逆;被火者,傷其心,則驚狂、起臥不安
,故當(dāng)用龍、牡。其去芍藥,加蜀漆者,蓋欲甘辛急復(fù)心陽,而不須酸味更益營氣也。與發(fā)
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同。蜀漆即常山苗,味辛,能去胸
中邪結(jié)氣。此癥火氣內(nèi)逼心包,故須以逐邪而安正耳!
<目錄>卷中
<篇名>五苓豬苓
屬性:五苓、豬苓,并治脈浮,發(fā)熱,渴而小便不利之癥。然五苓則加桂枝、白術(shù),而治太陽
;豬
苓則加滑石、阿膠,而治陽明。蓋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太陽為表之表,其受邪也,可以熱
發(fā),可以辛散;陽明為表之里,其氣難泄,其熱易蓄,其發(fā)散攻取,自與太陽不同。是以五
苓散加甘辛溫藥,假陽氣以行水;豬苓湯加甘咸寒藥,假陰氣以利水也。
<目錄>卷中
<篇名>瀉心諸湯
屬性:傷寒下后,心下滿而不痛者,為痞,半夏瀉心湯主之。蓋客邪內(nèi)陷,既不可從汗泄;而
痞不
實,又不可從下奪。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結(jié);芩、連之苦,能泄其滿。熱其所以泄
、散者,雖藥之能,而實胃氣之使也。此用人參、甘草者,非以下后中傷,故以益氣而助其
能耶!
甘草瀉心、生姜瀉心,雖同為治痞之劑,而生姜瀉心意在胃中不和,故加辛溫以和胃;
甘草瀉心意在下利不止與客氣上逆,故不欲人參之增氣,而須甘草之安中也。
大黃黃連瀉心腸,治傷寒汗下后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guān)上浮者。成氏云∶此虛熱也,
與大
黃、黃連以導(dǎo)其虛熱。按成氏所謂虛熱者,對燥屎而言也。蓋邪熱入里,與糟粕相結(jié),則為
實熱;不與糟粕相結(jié),則為虛熱;非陰虛、陽虛之謂。本方以大黃、黃連為劑,而不用枳、
樸等藥者,蓋以泄熱,非以蕩實熱也。
<目錄>卷中
<篇名>白通四逆
屬性:白通、四逆,俱用姜、附,俱為扶陽抑陰之劑。而白通意在通陽,故用蔥白,凡厥而下
利脈
微者用之;四逆意在救里,故用甘草,凡厥而清谷不止者用之。若通脈四逆,則進而從陽,
以收外散之熱;白通加人尿豬膽汁,則退而就陰,以去格拒之寒也。
<目錄>卷中
<篇名>麻杏甘石湯
屬性: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其邪不在經(jīng)腠,而在肺中,故非桂枝所能發(fā)。麻、杏辛甘,入肺
散邪
氣;肺被邪郁而生熱,石膏辛寒,入肺除熱氣;甘草甘溫,安中氣,且以助其散邪清熱之用
。乃肺臟邪氣發(fā)喘之的劑也。
<目錄>卷中
<篇名>飲證類傷寒
屬性: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云云。按此非傷寒癥,乃屬飲家也?!督饏T》云
;膈
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得之?dāng)?shù)十日,醫(y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義。又云∶其人振
振身 動者,必有伏飲。又云∶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是也。成氏以為里虛氣逆,與
此藥和經(jīng)、益陽、散氣,恐未切當(dāng)。
病如桂枝癥,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
寒也
,當(dāng)吐之,宜瓜蒂散。寒,謂寒飲,非寒邪也。此亦痰飲類傷寒癥。《活人書》云∶痰飲之
為病,能令人增寒發(fā)熱,狀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耳!
<目錄>卷中
<篇名>簡誤
屬性: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疑是汗少則熱愈,汗多則便難。太陽篇云∶脈陽微而汗出少
者,
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fā)其汗出多者,為亦太過,太過為陽絕于里,亡
津液,大便因硬也。成氏謂汗少則邪熱不盡,又走其津液者,非。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shè)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
者,
與麻黃湯。謂脈但浮而不細,嗜臥者,邪猶在外,宜麻黃湯;脈浮細,不嗜臥,而胸滿、脅
痛者,邪又在少陽,宜小柴胡湯。非外已解,而又和之、發(fā)之之謂也。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癥仍在,此當(dāng)發(fā)其汗。服藥已
微除
,其人發(fā)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按“麻黃湯
主之”句,當(dāng)在“此當(dāng)發(fā)其汗”下。謂服麻黃湯已,病雖未除,而又發(fā)煩,目瞑;劇者,陽
邪上盛,必將衄血而后解。非既衄血,而又以麻黃湯發(fā)之也。然亦須審微、甚而處之。若其
欲衄而血不流,雖衄而邪不解者,則仍宜發(fā)汗。仲景云∶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致衄者,
麻黃湯主之是也。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按陽明篇云∶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
煩,
背微惡寒者,白虎湯主之。厥陰篇云∶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審此,本
文當(dāng)作里有熱,表有寒;表寒即手足厥、背惡寒之謂。蓋傳寫之誤,不必曲為之解也。
癥象陽旦一條,蓋即前條之意,而設(shè)為問答,中間語意殊無倫次,豈后人之文耶?昔人
讀《考工記》,謂不類于周官。余于此條亦云。
下利清谷,汗出,必脹滿者,傷其陽而氣不行。成氏謂亡津液者,非也。
寒實結(jié)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當(dāng)作寒實結(jié)胸,無熱證者,與三
物白散。舊本必有誤也。既已寒實,何可更用栝蔞、黃連寒藥耶?
<目錄>卷中
<篇名>傷寒雜論
屬性:太陽病,初服桂枝湯而反煩者,陽邪痹于陽而不散也,故先刺風(fēng)池、風(fēng)府,以通其痹。
陽邪被抑而未服者,仍當(dāng)從陽因而去之。此桂枝湯去芍藥之意。
病在陽而反下之,邪氣被抑而未復(fù),正氣方虛而不振,是以其脈多促。然當(dāng)辨其仍在表
者,
則純以辛甘發(fā)之,桂枝去芍藥湯是也;辨其兼入里者,則并以苦寒清之,葛根黃芩黃連湯是
也。
余寇未平,復(fù)合為亂;余邪未凈,復(fù)集為病。傷寒發(fā)汗解,半日許復(fù)煩是也。
大下之下之后,復(fù)發(fā)汗三條,均是汗、下之后。然小便不利者,傷其陰也;振寒脈微細
者,
陰陽俱傷也;晝?nèi)諢┰瓴坏门P者,傷陽而不傷陰也。于此見病變之不同。發(fā)汗則動經(jīng)者,無
邪可發(fā),而反動其經(jīng)氣也。余謂此條為飲癥者,未必謬也。
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者,是動其經(jīng)氣也。但陽脈微者,先汗之而解;但陰脈微者,
下之而解,逐堅攻瑕之法。
喘而汗出,有陽氣虛脫者,亦有熱氣內(nèi)迫者。太陽病下之,下利,脈促,喘而汗出,葛
根黃連黃芩湯主之是也。
利水、逐血,為熱入膀胱兩大法門。利水厘清、溫,五苓、豬苓是也;逐血辨微、甚,
桃仁承氣、抵當(dāng)湯丸是也。
青龍湯主散表寒,而兼清里熱,故麻黃多于石膏;麻杏甘石主清肺熱,而兼散肺邪,故
石膏
多于麻黃。桂枝湯主散表邪,故桂枝倍芍藥,而益生姜之辛;建中湯主立中氣,故芍藥倍桂
枝,而益飴糖之甘。品味相同,而君臣異用,表里、補泄,因之各異矣。
太陽轉(zhuǎn)入陽明,其端有二∶一者汗出不徹,邪氣不服而傳。曰∶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
,汗
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也。一者汗出過多,胃中干燥而傳。曰∶太陽病,若發(fā)汗、若吐、若
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zhuǎn)屬陽明也。
經(jīng)邪不能聚,故傳入腑,則聚而不傳。經(jīng)邪未變,故惡寒;入腑,則變熱而不寒。曰∶
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fù)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入腑癥也。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氣內(nèi)蒸而津不從也。
痞癥表未解者,宜先解表,不可便治其痞。若兼下利不止者,則不拘此例,宜合表里而
并治
。太陽病外癥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
湯主之是也。
陽明津涸,舌干口燥者,不足慮也;若并亡其陽,則殆矣。少陰陽虛,汗出而厥者,不
足慮
也;若并傷其陰,則危矣。是以陽明燥渴,能飲冷者生,不能飲者死;少陰厥逆,舌不干者
生,干者死。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邪自本而之標(biāo),自臟而入腑也,雖便血可治。
<目錄>卷下
<篇名>制方用藥必本升降浮沉之理
屬性:《易》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故上下升降而氣乃和。古人制方用藥,一
本升
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熱補瀉之跡者,宋元以來,東垣一人而已。蓋四時之氣,春升、夏浮、
秋降、冬沉,而人身之氣,莫不由之。然升降浮沉者,氣也,其所以升降浮沉者,人之中,
猶天之樞也。今人饑飽、勞役,損傷中氣,于是當(dāng)升者不得升,當(dāng)降者不得降,而發(fā)熱、困
倦、喘促、痞塞等癥見矣。夫內(nèi)傷之熱,非寒可清;氣陷之痞,非攻可去。惟陰陽一通,而
寒熱自已;上下一交,而痞隔都損。此東垣之學(xué),所以能為舉其大歟!李頻湖曰∶升降浮沉
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故春宜辛溫,夏宜辛熱,長夏宜甘苦辛溫,秋宜酸溫,冬宜苦寒
。愚謂升降浮沉則順之者,所以順天時之氣也;寒熱溫涼則逆之者,所以救氣化之過也。李
氏辛甘酸苦之用是已,若春宜溫、夏宜熱、冬宜寒之謂,是助之也,豈逆之謂哉!
<目錄>卷下
<篇名>五行問答
屬性:客曰∶五行生克之說,非圣人之言也,秦漢術(shù)士之所偽撰也。余曰∶于何據(jù)也?曰∶《
易》
言八卦,而未及五行,《洪范》言五行,而未及生克,是以知其為無據(jù)之言也。曰∶子曷不
觀諸河圖、洛書乎?河圖之?dāng)?shù)∶一、六居下,水也;二、七居上,火也;三、八居左,木也
;四、九居右,金也;五、十居中,土也。洛書之?dāng)?shù)∶戴九、履一。一,水之生數(shù)也;一之
右七,七,火之成數(shù)也;七之右為九,九,金之成數(shù)也;九之右為三,三,木之成數(shù)也;五
居于中,五,土之成數(shù)也。夫河圖逆而左旋,以次相生;洛書順而右轉(zhuǎn),以次相克??苏叻?br />
順,生者反逆,此造化之妙也。且河圖左旋相生,而其對待則皆相克;洛書右轉(zhuǎn)相克,而其
對待則皆相生。是以生機恒寓于消落之中,而生氣每藏于盛長之內(nèi)。生而無克,則有進無退
而氣易盡;克而無生,則消者不長而機以窮。生也克也,天地自然之理,莫如其然,而不得
不然者也。子又何疑焉?
曰∶河圖、洛書,古未必有此,亦秦漢人所撰,以神其說者乎!曰∶《易》不云乎,河
出圖
,洛出書。圣人則之,何子之不察也?且五行生克,天地之?dāng)?shù)也;河圖、洛書、亦天地之?dāng)?shù)
也。未有圖、書以前,天地之?dāng)?shù),昭然已備;即圖、書至今不出,而圖、書之象,昭然亦備
。圖、書可假,天地之?dāng)?shù)不可假也。夏之暑,肇于春之溫,冬之寒,始于秋之涼,氣之默運
然也;一陽轉(zhuǎn)而土膏僭動,天氣肅而海水西盛,杲日出而霜露立消,涼風(fēng)至而萬木凋落,象
之顯呈也。而又何疑于圖焉?
曰∶水生于天者也,豈生于金乎?方諸取水,月為水母,月亦生于金乎?水生木,未有木
生于
江湖波濤者!水輔土以生木,而專歸之水可乎?曰∶天者,干之體也;月者,金之精也;坤也
者,萬物皆致養(yǎng)焉。五行皆不能離土而生,獨木然也哉!
曰∶岱石出火,漢井出煙,是土生火也;海中陰晦,波如火燃,是水生火也;火熱而水
干,
是火反克水也;水沖而土潰,是水反克土也;叢灶燎原,火亦克木;鋤圊耜田,金亦克土。
生克之道,不亦亂而無序乎?曰∶河圖、洛書,水上,火下,木東,金西;天地之位,前南
,后北,左東,右西。其序秩然而不可紊亂者也。其序秩然不可紊亂,則其生、其克,亦循
序旋轉(zhuǎn)而不可紊亂者也。若深井有火,高原出泉,則二氣相更之妙耳!火燃水干,水沖土潰
,則盛衰勝復(fù)之常耳!是以窮五行之變則可,以為是即五行之事則不可也。且所謂相克者,
不過制其太過,而使歸于平,非斬絕滅竭之謂也。又以抑其浮盛,而使還于根,以為生發(fā)之
兆,雖相克而實相成也。若金斫、土掩、火燃、水沖,此立盡之?dāng)?shù),豈足語造化生成之妙哉
!
<目錄>卷下
<篇名>通一子雜論辨
屬性:君火凝命于心,為十二官稟命之生;相火一位于命門,一寄于三焦,為十二經(jīng)生氣之原
。由
是神機不息,而造化成焉,此千古不易之道也。而通一子之言,總言大體,則相火寄在命門
;析言職守,則臟腑各有君相。若然,則二十官有十二君相矣!五臟六腑將亂而自用,心君
不
其守府乎?曰∶凡以心之神,肺之氣,脾胃之倉廩,肝膽之謀勇,腎之伎巧變化,皆發(fā)見之
神奇,使無君相,何以能此?不知心、肺、脾、肝、胃、膽、腎之能變化出入者,皆稟心之
君火以為主,命門、三焦之相火以為用,猶庶司百職,共稟大君之命而效成于下,豈一臟有
一君相之謂哉?即爾謂臟腑各有相可矣,而謂臟腑各有君可乎?夫立言所以明道,若此者求之
太深,出之反晦,亦賢知之過也。
元氣是生來便有,此氣漸長漸消,為一生盛衰之本。元精者與氣俱來,亦漸長漸消,而
為元
氣之偶。元神者,元氣、元精之靈者也,能變化往來,而為精氣之主也。景岳謂無形之火,
神機是也,亦曰元氣;無形之水,天癸是也,又曰元精。元精、元氣,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
。以神為火,以氣為神,以精為無形,以精、氣為神所化,語殊未瑩。
丹溪之治吞酸,必以黃連為君,而以吳茱萸佐之;治心腹痛癥,謂宜倍用山梔,而以炒
干姜
佐之。夫既謂其熱,寒之可也,何又并用如此?余謂丹溪所治吞酸、心腹痛,并皆火熱郁結(jié)
之病?;馃釀t宜清,郁結(jié)則宜散,茱萸、干姜,蓋資其散,不資其熱也;且既曰佐矣,則所
用無多,自無掣肘矛盾之虞,而有相助為理之益。屢試屢驗,不可廢也。
曰∶頭、目、口齒、咽喉等癥,方書悉云風(fēng)熱,多以升降并用,逆從兼施,獨不慮升者
礙降
,降者礙升乎?從者礙逆,逆者礙從乎?以愚所見,風(fēng)熱交熾之癥,多有挾身中之陰火上從,
而為面赤、足冷者。古方之升降并用者,所以散其外,且以安其內(nèi)也。若升而無降,則有躁
煩、厥逆之變;降而無升,則有瞀悶、喘逆之憂。不可不知也!
丹溪之所謂陽有余、陰不足者,就血與氣言之也;景岳之所謂陽不足、陰有余者,就神
與形言之也。形神切于攝養(yǎng),氣血切于治要,各成一說而已矣。
痢之為病,氣閉于下,而火復(fù)迫之,是以腹痛里急、糟粕不出而便腸垢也。其源皆由于
暑濕,
與瘧病俱發(fā)于夏秋。蓋傷于經(jīng)絡(luò)則成瘧,而入于腸臟則為痢也。經(jīng)絡(luò)之邪,可散而愈,故治
宜辛苦溫之藥;腸臟之熱非清不愈,故治宜辛苦寒之藥。亦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之意。
河間之主用清寒,蓋亦有見于此。景岳不審痢病之所從來,而以五臟五行為說,謂惟心可言
火,其余則均不可言火。此但足資辨論而已,豈足補于治要哉!
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jié)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
而復(fù)
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蓋結(jié)脈止而即還,不失至數(shù),但少差池耳!代脈止而
不還,越期乃還,有此絕而彼來代之意。此余之所親歷有如是者也。而景岳云∶凡見忽大、
忽小、乍遲、乍數(shù),更變不常者,均謂之代。似此倫亂舊法,未足多也。
上、下、來、去、至、止六字,景岳因滑氏之言,而復(fù)傳其蘊。而來、去二義,尤為精
切。
曰∶風(fēng)之與寒,本為同氣,但風(fēng)邪淺而寒邪深,淺屬陽而深屬陰耳!此言最為明了。
今時皆合并病之名,語詳則理確。
曰∶氣虛于中,不能達表,非補其氣,肌能解乎?血虛于里,不能化液,非補其血,汗
能生
乎?又有火盛而水涸于經(jīng)者,譬如干鍋赤裂,潤自何來?但加以水,則郁蒸沛然,而氣化四達
。又曰∶或發(fā)表,或微解,或溫散,或涼散,或補中托里,而為不散之散,或補陰助陰,或
為云蒸雨化之散。此公于發(fā)表一法,獨能得其精奧,故其言之盡而無敝、確而可守如此。
口眼歪斜之病,按仲景云,絡(luò)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
氣引
邪, 僻不遂;及前賢針灸膏摩之法,俱云左歪治右,右歪治左。以余所見,凡手廢在左者
,則口眼歪于右;廢在右者,則口眼歪于左。大法散邪養(yǎng)血,往往獲愈,若純施補,則留連
轉(zhuǎn)劇。而景岳乃云以藥治者,左右皆宜從補;以艾治者,當(dāng)從其急處而灸之。余常謂景岳之
學(xué),得于推測者,此類是也。
中風(fēng)者,風(fēng)從外入,天地之邪氣也;類中風(fēng)者,風(fēng)自內(nèi)生,肝臟之厥氣也。肝之生氣暴
而病
速,肝氣即厥,諸氣從之,諸液又從之;諸氣化火,諸液化痰,輻湊上焦,流溢經(jīng)絡(luò),如風(fēng)
雨之驟至,如潮汐之乍涌,而不可擋也。豈特如景岳所謂氣血虛而已哉?昔賢于此癥,或云
火,或云痰,或云氣虛。三者誠俱有之,余惜其終屬模糊,而未中肯綮也。
補下治下制以急,大承氣之無甘草,腎氣丸之有苓、澤,蓋謂此也。左歸、右歸二飲,
亦仿
腎氣之意,乃去澤瀉之咸,而加甘草之甘,既減下趨之勢,更與緩中之權(quán),雖與之歸,其可
得乎哉?
補中益氣用 、術(shù),其意在求陽也,故加升、柴以引之;補陰益氣用地、藥,其意在求
陰也
,而亦用升、柴,是將之燕而越其指也?;蛟魂帤獗刭Y陽氣而后升,則是附子、桂心之任,
而非升、柴之輕脫所得而與者已。若謂陰虛而邪留者設(shè),則是古方柴胡四物之例,以為補陰
散邪則可,以為補陰益氣則不可也。
柴胡等飲六方,分溫、涼、脾、胃、血氣、邪氣六法,頗盡表法之變。但不得以柴胡一
味印定眼目,學(xué)人善師其意可也。
景岳五福飲,于八物湯中去茯苓、川芎之通,芍藥之?dāng)z,僅參、術(shù)、歸、地、草五味,
則呆鈍不靈矣。而云五臟俱補,既無向?qū)В质Ыy(tǒng)御,未足法也。
土具沖和之德,而為生物之本。沖和者,不燥、不濕、不冷、不熱,乃能化生萬物。是
以濕
土宜燥,燥土宜潤,使歸于平也。熟地之補脾,蓋補脾之陰耳!若濕勝者,非所宜也。要知
熟地入腎,則補腎陰;入脾,則補脾陰。景岳乃謂地黃是太陽、陽明之藥,則泥而不通矣。
一陰、二陰等煎,蓋即天一、地二諸數(shù)而明其方,故五陰煎為補脾陰之劑,方中不宜更
雜白
術(shù)、扁豆、蓮肉。蓋白術(shù)燥脾濕,扁豆、蓮肉益脾氣,而不能長脾陰也。二陰煎即導(dǎo)赤散加
麥冬、棗仁、元參、黃連清潤之品,殊覺有力。
<目錄>卷下
<篇名>喻氏春溫論辨
屬性:喻氏論春溫,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為一例;以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為一例;以既
傷于
寒,又不藏精,為一例。愚按《金匱》云∶大邪中表,小邪中里。大邪漫風(fēng),雖大而力微;
小邪戶牖隙風(fēng),雖小而氣銳。以其銳也,故深入在里;以其小也,故藏而不覺。冬傷于寒者
,冬時所受之寒,本自小而不大,而又以不能蟄藏之故,邪氣得以深伏于里;伏之既久,寒
變?yōu)闊幔链喝藲馍?,邪氣與之俱出,則發(fā)熱而渴。是以冬傷于寒者,春月溫病之由;而
冬不藏精者,又冬時受寒之源耳!嘉言所分三例,其實不過一端,而強為區(qū)畫,辭愈煩而理
愈晦矣。
寒毒藏于肌膚,此叔和之謬說也。喻氏亦云冬傷于寒,藏于肌膚,感春月之溫氣而始發(fā)
。肌
膚,陽明胃之所主也。愚意肌膚非能藏之地,陽明亦無受寒不發(fā)之理,惟少陰為陰,寒邪亦
為
陰,以陰遇陰,故得藏而不發(fā)。是以傷寒之邪,自太陽遞入三陰;溫病之邪,自少陰傳出三
陽。豈肌膚與胃之云乎哉?
喻氏云∶仲景治溫癥,凡用表藥,皆以桂枝湯,以示微發(fā)于不發(fā)之意。又云∶溫病二三
日間
,當(dāng)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深入腎中,領(lǐng)出外邪,則重者愈矣。此喻氏之臆
說,非仲景之舊章也。蓋溫邪非發(fā)散可愈,即有表癥,亦豈辛溫可發(fā)?且桂枝湯為傷寒表病
而里和者設(shè),溫癥邪從里發(fā),而表且未病,若用桂枝,適足以助溫邪而留病氣。又溫病伏寒
變熱,少陰之精已被劫奪,更用辛、附,是絕其本而資之脫也。即曰少陰本寒標(biāo)熱,邪入其
界,非溫不散,然而溫病之發(fā),寒已變熱,其欲出之勢,有不待引之而自甚者。其不能出者
,必皆陰精已涸者也,不然寧有不出者耶?喻氏強引經(jīng)文,傅會己意,自誤誤人,不容不辨!
喻氏云∶冬傷于寒者,太陽膀胱主之;冬不藏精者,少陰腎經(jīng)主之。與兩感傷癥中,一
日太
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煩渴而滿之例,纖毫不差。愚謂溫病有新舊合邪,
而
無表里兩感。蓋溫病是伏氣所發(fā),少陰有伏氣,太陽而亦能伏氣者,未必然也。不能伏,則
感而即發(fā),乃是傷寒,而終非溫病矣。
喻氏云∶少陰為陰臟而少血,所以強逼少陰汗者,重則血從耳、目、口、鼻出,而厥竭
可虞
;輕亦小便不利,而枯涸可待。余每用桂枝,必加生地,以匡芍藥之不逮,功效歷歷可紀(jì)。
此論最善,可以稍補前言之失。蓋溫病之發(fā),陰氣先傷,設(shè)有當(dāng)行解散者,必兼滋陰清熱之
品參其間,昔賢于蔥豉湯加童便,梔豉湯中加生地、麥冬,亦此意也。
又曰∶今人見熱勝煩枯之癥。而不敢用附子者,惡其以熱助熱也。孰知不藏精之人,腎
中陽
氣不鼓,津液不得上升,故枯燥外見。才用附子助陽,則陰精上交于陽位,如釜底加薪,則
釜中之氣水上騰,而潤澤有立至者。數(shù)語亦有至理,惟于溫病不能無弊。蓋陰凝之枯燥,與
陰竭之枯燥,霄壤懸殊,萬一誤投,死生立判,不可不細審也!
<目錄>卷下
<篇名>柯氏《傷寒論翼》辨
屬性:柯氏云∶仲景之書,撰同《素問》?!镀げ空摗吩啤藐栔魍猓幹鲀?nèi)。故仲景以三陽主
外,
三陰主內(nèi)。又曰∶在陽者主內(nèi),在陰者主出,以滲于內(nèi)。故仲景又以陽明主內(nèi)。少陰亦有反
發(fā)熱者,故仲景于表劑中用附子,是因其滲也。又曰∶少陰之陰,名曰樞儒,其入于經(jīng)也
,從
陽部注于經(jīng);其出者,從陰內(nèi)注于骨。故仲景制麻黃附子湯,治發(fā)熱,脈沉,無里癥者,是
從陽部注經(jīng)之意也;制附子湯,治身體骨節(jié)痛,手足寒,背惡寒,脈沉者,是從陰內(nèi)注于骨
之義也。按《內(nèi)經(jīng)》所謂陽主外,陰主內(nèi)者,是言陽明之陽,以陽明為陽之闔,故出則從陽
而
主外,入則從陰而主內(nèi)也。所謂在陽者主內(nèi),在陰者主外,以滲于內(nèi)者,是言少陽之陽,以
少陽為樞為機之地,故在陽者其用反從陰而主內(nèi),在陰者其用反從陽而主出,以滲于內(nèi)。滲
于內(nèi),如便液之屬,蓋從內(nèi)出外之意也。少
陰亦樞機之地,故其入者反從陽而注于經(jīng),其出者反從陰內(nèi)注于骨也。此《皮部論》之義,
柯氏似此援引,未盡的確。
柯氏援地理兵法,喻病邪之淺深,方藥之大小,可謂深切著明。而于兵法又多精義,非
好為夸大者可比。張千秋口陳烏桓兵事,了如指掌,非達識經(jīng)事,不能如此。
柯氏因陰陽十脈,而立對待正看六法,曲盡其變,幾無遁形矣。
太陽膀胱之經(jīng),起于足小趾,循股上行,至頭,為三陽之表。而寒邪傷人,多自表入,
故太
陽得先受邪,有頭項強痛、背疼等癥。而柯氏云∶心為太陽,故得外統(tǒng)一身之氣血,內(nèi)行臟
腑之經(jīng)隧;若膀胱位列下焦,為州都之官,所藏津液,必待上焦之氣化而后出,何能外司營
衛(wèi),為諸陽主氣哉?又曰∶傷寒最多心病,以心當(dāng)太陽之位也。心為君主,寒為陰邪,君火
不足,寒氣得以傷之,所以名為大病。按少陰心經(jīng),起于手小指,循臂上行,入缺盆,注心
中。今傷寒初病,不聞有是經(jīng)所生癥者,而邪入心經(jīng),變不復(fù)見頭項強痛等癥。夫心以為太
陽之位,則不應(yīng)無太陽之癥,以心為一身之主,不得易膀胱之位;況仲景所謂太陽者,只就
經(jīng)脈而言,自表邪傳經(jīng)入里,熱結(jié)膀胱,乃始及于腑??率系湮槐霸谙?,不得為都會之
地,而不思其經(jīng)絡(luò)所過,實為一身之表邪!徇尊卑之名,忘經(jīng)野之實,亦何取焉?且傷寒雖曰
大病,未必便是死癥。若寒邪犯心,水來克火之說,自是寒邪直入心臟之病,而非大概傷寒
在表之病矣。必如其說,則傷寒之病,十無一生,雖救療之不及,而何有延至十?dāng)?shù)日之久哉
?
且以心當(dāng)太陽之位,則太陽隨經(jīng)入里之邪,將直犯君主,而何以仍歸膀胱,為小便不利,為
結(jié)血不行?炫新說而變舊章,智者之過也,道其不明矣夫!
膀胱有下口而無上口,處大腸、小腸交接之間,即闌門也。闌門者,泌別水谷之處,氣
通命
門。人之水谷入胃,以次傳入小腸,斯時雖已熟腐,而清濁猶未分也;至于闌門,而得命門
之火,薰蒸分布,于是水液滲入膀胱,糟粕下入大腸。入大腸者,以漸而下;入膀胱者,滿
而后瀉??率夏酥^膀胱有上口而無下口,能入而不能出,必待太陽氣化,而溺始出。非也。
果爾,則胞中之水,其滲已多,而猶未溺之時,更于何處可蓄耶?且《內(nèi)經(jīng)》所謂氣化則能
出者,亦非太陽之氣化,乃肺經(jīng)之氣化也。肺經(jīng)之氣化,則膀胱之氣亦化,滿而后出,虛而
復(fù)受;不然,雖滿不能出也。是以膀胱雖主津液,而非命門之火蒸之,則不能入;非肺金之
氣化,則不能出。不入,則溏瀉之病生;不出,則癃閉之病作矣。
<目錄>卷下
<篇名>宣明人參白術(shù)散方論
屬性:宣明人參白術(shù)散,治遍身燥濕相搏,玄府致密,遂致忪悸,發(fā)渴,飲食減少,不為肌膚
。方
以人參、甘草,甘以益虛也;生地黃潤以滋燥;石膏、黃芩、滑石,寒以除熱也;白術(shù)、茯
苓,燥以除濕也。而意特在濕熱,故白術(shù)、滑石、石膏數(shù)獨多焉。其用參、地、甘草者,熱
積則真氣消,濕聚則堅燥生也。尤妙在薄荷、藿香以行表氣,縮砂仁以行里氣,表里氣通,
而后溫可行,熱可去,此畫龍點睛法也。白術(shù)湯方論,與此略同,學(xué)人宜究心焉。
<目錄>卷下
<篇名>柴胡梅連散羅氏秦艽鱉甲散方論
屬性:風(fēng)勞骨蒸,久而咳嗽吐血,脈來弦數(shù)者,柴胡梅連散主之。蓋邪氣既久積于表里之間而
不退,非
可一汗而去者,故用柴胡之辛散,必兼烏梅之酸收;而久積之風(fēng)內(nèi)蘊骨髓者,已變風(fēng)之體而
為
熱,則宜用胡黃連之苦寒以清之。然兵無向?qū)t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新病且然
,況伏邪乎?故膽以合膽,髓以合骨,薤白之通陽,童便之通怕,而表里肌骨之邪,庶盡出
歟!
羅氏秦艽鱉甲散,與柴胡梅連同意,亦治風(fēng)勞骨蒸肌熱之癥。然減前胡之泄氣,而加當(dāng)
歸
之和血,去黃連之苦寒,而用青蒿之辛涼,氣味為較和矣。久病之人,未必不宜緩法也。
<目錄>卷下
<篇名>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湯方合論
屬性:陽虛者,氣多陷而不舉,故補中益氣多用參、 、術(shù)、草,甘溫益氣,而以升、柴辛平
助以
上升;陰虛者,氣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黃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藥,味濃體重者,補陰益
精
,而以茯苓、澤瀉之甘淡助之下降。氣陷者多滯,陳皮之辛所以和滯氣;氣浮者多熱,牡丹
之寒所以清浮熱。然六味之有苓、澤,猶補中之有升、柴也;補中之有陳皮,猶六味之有丹
皮也。其參、 、歸、術(shù)、甘草,猶地黃、茱萸、山藥也。法雖不同而理可通也。
<目錄>卷下
<篇名>歸脾湯方論
屬性:歸脾湯兼補心脾,而意專治脾。觀于甘溫補養(yǎng)藥中,而加木香醒脾行氣,可以見矣。龍
眼、
遠志,雖曰補火,實以培土。蓋欲使心火下通脾土,而脾益治,五臟受氣以其所生也,故曰
歸脾。
<目錄>卷下
<篇名>鳳髓丹方論
屬性:鳳髓丹為太陰濕熱下注,少陰遺濁者設(shè)。黃柏苦能燥濕,寒能除熱,故以為君,濕熱易
成壅
滯,砂仁之辛香可以利之;脾邪不獨傷腎,亦且自傷,炙甘草之甘溫可以益之。然諸治濕熱
藥不用,而獨取黃柏、砂仁者,以其氣味兼通少陰也。
<目錄>卷下
<篇名>小投杯湯方論
屬性:上氣有熱者,麻杏甘石湯;無熱者,小投杯湯,蓋即麻杏甘石而以桂心易石膏。同一通
肺下氣,而寒溫易用,法斯備矣。
<目錄>卷下
<篇名>清暑益氣湯清燥湯合論
屬性:清暑益氣湯,蓋謂其人元氣本虛,而又傷于暑濕,脾得濕而不行,肺得暑而不肅,以致
四肢
倦怠,精神短少,懶于動作,胸氣短促,不思飲食,脈浮緩而遲者設(shè)。故用人參、黃 、白
術(shù)、甘草、歸身,甘溫氣味,以補中益氣;蒼術(shù)、黃柏、澤瀉,以除濕熱;升麻、葛根,以
除客熱;而肺喜清肅,得熱則煩,故以麥冬、五味清而收之;脾喜疏通,得濕則壅,故以炒
曲
、青皮、陳皮溫而行之。此正治脾肺氣虛而受暑濕,若體實脈盛,或雖虛而不甚,及津
涸煩渴多火者,則不可混投也。清燥湯亦治長夏濕熱蒸人,氣體困倦,腰足痿軟之癥,故比
清暑益氣多黃連、茯苓、豬苓、柴胡,無澤瀉、葛根、青皮,則清利之力差多,疏滯之力差
少。是名清燥,清以降逆,燥以勝濕也。
<目錄>卷下
<篇名>方法余論
屬性:治外感,必知邪氣之變態(tài);治內(nèi)傷,必知臟腑之情性。治六淫之病,如逐外寇,攻其客
,毋
傷及其主,主弱則客不退矣;治七情之病,如撫亂民,暴其罪,必兼矜其情,情失則亂不正
矣。
營道者,知其雄,守其雌;制方者,知其奇,守其正。
攻除陳積之藥,可峻而不可 ,宜專而不宜泛; 則急過病所,泛則搏擊罕中,由是堅壘
如故,而破殘已多,豈徒無益而已哉?
母之與子,氣本相通。母旺則及其子,子旺亦氣感于母。故《刪繁論》云∶肝勞病者,
補心氣以益之。余臟皆然。則不特“虛則補其母”一說已也。
陽與陰反,然無陰則陽不見矣;邪與正反,然無正則邪不顯矣。是以熱病飲沸湯而不知
熱,痿痹手足反無痛者,陰盛而無與陽忤,正衰而不與邪爭也。如是者,多不可治。
木、火有相通之妙,金、水有相涵之益。故不特木能生火,而火亦生木;不特金能生水
,而水亦生金。水之生金,如珠之在淵;火之生木,如花之含日。
<目錄>續(xù)記
<篇名>寸口分診臟腑定位
屬性:脾與胃合,肝與膽合,腎與膀胱合,皆足經(jīng)也。其臟腑皆相根據(jù)附,則其診候亦應(yīng)同在一
部。
如左關(guān)候肝、膽,右關(guān)候脾、胃,左尺候腎與膀胱是已。肺與大腸合,心與小腸合,心包絡(luò)
與三焦合,皆手經(jīng)也。其臟腑不相根據(jù)附,則其診候亦不必同在一部。按《內(nèi)經(jīng)》云∶尺外以
候
腎,尺里以候腹。又云∶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是以大腸當(dāng)候于右尺
之里,小腸當(dāng)候于左尺之里,三焦分立上、中、下三部。如此,則左心、小腸,右肺、大腸
之謬,可不辨而自著矣。
<目錄>續(xù)記
<篇名>古方權(quán)量
屬性:古方湯液分兩,大者每劑二十余兩,小有十余兩,用水六七升或一斗,煮取二三升或五
六升
,并分三服,一日服盡,為劑似乎太重,后世學(xué)人,未敢遵式。按陳無擇《三因方》云∶漢
銅錢質(zhì)如周錢,文曰半兩,則漢方當(dāng)用半兩錢二枚為一兩。且以術(shù)附湯方校,若用漢兩計,
一百八十銖,得開元錢二十二個半重,若分三服,則是今之七錢半重一服。此說最有根據(jù)。
《千金》以古三兩為今一兩,古三升為今一升。仍病其多,不如陳說為是。
<目錄>續(xù)記
<篇名>火齊湯
屬性:倉公治病,恒用火齊湯,而其方不傳。劉宗濃云即古方黃連解毒湯是。未知何據(jù)?按倉
公用
治齊郎中令之涌疝中熱,不得前溲;齊王太后之風(fēng)癉熱客脬,難于大小便,溺赤。則亦清寒
徹?zé)嶂畡┮卜颍?/p>
<目錄>續(xù)記
<篇名>蟯瘕
屬性:蟯瘕為病,腹大,上黃,膚粗,循之戚戚然。上黃,面黃也。蓋即今人蟲蠱之病,腹大
、面黃而肌膚粗澀者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蔥豉湯
屬性:《肘后》云∶傷寒有數(shù)種,庸人卒不能分別,今取一藥兼療者,用蔥白一虎口,豉一升
,水
煮頓服,汗出即愈。按《本草》淡豉,治傷寒時,疾熱病發(fā)汗。元素云∶蔥莖白,通上下陽
氣。合而用之,故能通治數(shù)種傷寒。然其方亦有數(shù)變∶一加葛根三兩;一加升麻三兩;若不
汗,更加麻黃三兩,助之散也。一加米三合,益氣以出汗也。一加童便三升,汗出于陽而生
于陰,火多者宜之也。深師又加烏梅十四枚,葛根半斤,兼治煩滿也?!妒備洝芳尤藚?br />
、萎蕤、羚羊角,治勞風(fēng)項強急痛,四肢煩熱。《千金》加梔子、黃連、黃柏、大黃各半兩
;一加生地、石膏各八兩,生葛四兩,為表里證治之別。以意斟酌,投之輒驗,誠良方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枳實梔子豉湯
屬性:仲景治大病瘥后,勞復(fù)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廣劑加蔥白、粟米、雄鼠糞。范汪加桂
枝、
大黃、麻黃;又方去梔、豉,加甘草、桂心、大黃、芒硝?!肚Ы稹芳邮?、鼠糞。崔氏單
加鼠糞一味?!豆沤皲涷灐芳勇辄S、大黃;一加鼠糞、大黃;一去梔、豉,加鼠糞;一加鼠
糞、麻黃;一去梔子,加甘草、大黃、芒硝。許仁則又加蔥白、生姜、干葛、麥冬、生地。
或主表,或主里,或兼主表里,或兼養(yǎng),或兼滋,或表里與滋養(yǎng)兼施,凡十余變,而梔豉之
法盡矣。
<目錄>續(xù)記
<篇名>咸寒
屬性: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內(nèi)經(jīng)》之旨也。仲景療傷寒,加芒硝于苦寒藥中。文仲又加芒
硝于甘
寒藥中,其方以生麥冬一升,生地黃一升,知母二兩,生姜二兩半,芒硝二兩半,水煮,分
五服,取利為度。由是,而咸寒之用乃廣矣。
<目錄>續(xù)記
<篇名>酸苦涌泄
屬性:院河南治天行熱,解毒多用苦酒、豬膽、生艾汁、苦參、青葙、葶藶之屬?!锻馀_》單
用苦
參一兩,酒煮,并服,取吐如烊膠便愈。張文仲療傷寒、溫病等,三日以上,胸中滿,用苦
酒半升,豬膽一枚,和服,取吐。蓋即《內(nèi)經(jīng)》酸苦涌泄之義。然今人之用此者罕矣。
<目錄>續(xù)記
<篇名>五疰鬼氣
屬性:五疰鬼氣之病,或助正氣以辟之,如蘇合香丸之屬是也;或假鬼氣以引之,如死人枕、
天靈
蓋之屬是也。徐嗣伯、劉大用恒用此法,而嗣伯云∶鬼氣伏而不起,故令人沉滯,得死人
枕,促之魂氣飛越,不得攸附體,故尸疰可瘥。劉氏治婦人因人入廟,為邪鬼所憑,致精采
蕩越,與死人枕煎湯飲之,大瀉數(shù)行而愈。則是死人之枕引鬼氣,或從上越,或從下出,隨
其攸利,與草木氣味升降浮沉,各具一體性者不同。今人亦罕有聞用之者矣。
《千金》療尸疰方∶發(fā)灰、杏仁,熬令紫色,等分,搗如泥,以豬膏和酒服,如桐子三
丸,
日三,神良。愚謂此治血枯經(jīng)絡(luò)澀閉成勞者之良方也,亦即百勞 蟲之意,而氣味和調(diào),可
以無弊,或以桃仁易杏仁,亦得。
<目錄>續(xù)記
<篇名>瘧
屬性:瘧之病,熱氣舍于營,寒氣居于衛(wèi)。寒居于衛(wèi),則束其營之熱,不得外越;熱舍于營
,則阻
其衛(wèi)之寒,不得內(nèi)乘。氣相抑而適相持,是以傷寒易變,而瘧病不遷也。瘧邪不能自發(fā),必
得人之正氣而后發(fā),故曰衛(wèi)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瘧邪外不在皮膚,內(nèi)不在臟腑,是以汗之而不從外泄,下之而不從里出也。
風(fēng)氣常在,瘧有時而休。常在者,其氣舒;蓄而作者,其氣暴,故工不能治其已發(fā)也。
瘧發(fā)已而邪遞淺者,其作日蚤;發(fā)已而復(fù)伏愈深者,其作日晏。日蚤者易已,日晏者難
已。
其始晏而終蚤者,邪氣下行極而之上也。是以瘧病欲愈,一日反二三發(fā),其邪愈淺,輒與衛(wèi)
氣相簿故也。
瘧之為病,邪正分爭,往來不已,有戰(zhàn)之義也。治之必先助其正氣,或急去其邪氣。蓋
正旺
則邪自解,邪去則正亦安也。今有人體虛患瘧,不數(shù)日而作漸晏,勢漸衰,神氣反昏而不可
救,非正虛而邪陷之故歟?
<目錄>續(xù)記
<篇名>陰陽交
屬性:陰陽交之病,古有其名,而無能抉其義者。愚謂“交”非交通之謂,乃錯亂之謂也。陰
陽錯
亂,而不可復(fù)理,攻其陰則陽捍之不得入,攻其陽則陰持之不得通,故曰交者死也。郭白云
所謂即是兩感之病,蓋從汗出而熱不退處悟入。然兩感究竟是陰陽齊病,而非陰陽交病,是
以與先表后里,或表里并治之法,以其未嘗混合為一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崩中下血
屬性:婦人崩中下血,多因濕熱傷脾胃而致。蓋脾統(tǒng)血,傷則失守也。醫(yī)者不知其脾濕,而但
與固脫之劑,血雖止而濕轉(zhuǎn)郁矣。是以崩中之后,多成脹滿、黃病,醫(yī)多不能識此。
<目錄>續(xù)記
<篇名>耳聾治肺鼻塞治心
屬性:古云∶耳聾治肺,肺主聲;鼻塞治心,心主臭。愚謂耳聾治肺者,自是肺經(jīng)風(fēng)熱、痰涎
閉郁
之癥。肺之絡(luò)會于耳中,其氣不通,故令耳聾,故宜治其肺,使氣行則聾愈。夫聲從外入,
非無聲也,有聲而不能入也,而謂肺主聲何哉?其鼻塞治心者,經(jīng)云∶心肺有病,而鼻為之
不利。治心者,蓋以利鼻,豈曰致臭哉?
<目錄>續(xù)記
<篇名>噎膈反胃之辨
屬性:噎膈、反胃,自是二病,世醫(yī)每連稱而并舉之者,丹溪實作之俑也。丹溪曰∶其槁在上
,近
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良
久復(fù)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是以噎膈分上、下二病,而以反胃屬之膈,殊欠分明。愚謂
噎膈之所以反胃者,以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若不噎則并不反矣。其反胃之病,則全不噎
食,或遲或速,自然吐出,與膈病何相干哉?二者病本不同,治法亦異,不可不辨!
<目錄>續(xù)記
<篇名>瀉痢不同
屬性:痢與泄瀉,其病不同,其治亦異。泄瀉多起寒濕,寒則宜溫,濕則宜燥也;痢病多成濕
熱,
熱則宜清,濕則宜得也。雖泄瀉亦有熱癥,然畢竟寒多于熱;痢病亦有寒癥,然畢竟熱多于
寒。是以泄瀉經(jīng)久,必傷胃陽,而腫脹、喘滿之變生;痢病經(jīng)久,必損其陰,而虛煩、痿廢
之疾起。痢病兜澀太早,濕熱流注,多成痛痹;泄瀉疏利或過,中虛不復(fù),多作脾勞。此予
所親歷,非臆說也?;蛟弧脽釀t清而寒則溫是已,均是濕也,或從利,或從燥,何歟?曰∶
寒濕者,寒從濕生,故宜苦溫燥其中;濕熱者,濕從熱化,故宜甘淡利其下。且燥性多熱,
利藥多寒,便利則熱亦自去,中溫則寒與俱消。寒濕必本中虛,不可更行滲利,濕熱郁多成
毒,不宜益以溫燥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溫病風(fēng)溫溫疫濕溫溫毒溫瘧之異
屬性:溫病者,冬月伏寒化熱,至春而發(fā),所謂春時陽氣發(fā),于冬時伏寒者是也。風(fēng)溫者,溫
病而
兼新風(fēng),發(fā)汗已則風(fēng)氣去,而溫氣發(fā),故身灼熱也。溫疫者,溫氣盛而成癘也。濕溫者,溫
氣而兼濕邪,濕能生溫,溫亦生濕也。溫毒者,溫氣發(fā)而不能遽散,怫郁成毒,猶傷寒之有
陽毒、陰毒也。溫瘧者,溫病系在少陽,時作時止,乍進乍退者也。春溫之癥,輕重不同。
舊有冬伏之寒邪,新感春時之風(fēng)氣,其寒從風(fēng)而并于外者輕,其風(fēng)從寒而并于內(nèi)者重矣。并
于內(nèi)者治其內(nèi),毋遺其外;并于外者治其外,毋外其內(nèi)。若舊伏之寒已變?yōu)闊幔写簳r
之風(fēng),風(fēng)熱相激,多成風(fēng)瘧。其引之而隨出者輕,其發(fā)之而轉(zhuǎn)陷者危矣。又有七情、飲飽、
勞倦之人,復(fù)受六氣風(fēng)寒暑濕之邪,若內(nèi)就外而甚于外者,先治其外而后調(diào)其內(nèi);若外就內(nèi)
而甚于內(nèi)者,先治其內(nèi)而后調(diào)其外。王好古云∶治內(nèi)兼外者,不可寒下,若寒下,則經(jīng)邪陷
于內(nèi)矣;治外兼內(nèi)者,不可熱發(fā),若熱發(fā),則益中熱于外矣。又曰∶外重而內(nèi)輕者,先治其
外,后治其內(nèi);若積寒傷冷,脈已從陰,雖有標(biāo)病,不須治標(biāo),獨治內(nèi)也,內(nèi)既得溫,標(biāo)病
不
發(fā)而自愈。何以然?發(fā)表之藥不遠熱也。故曰∶陰癥治本不治表,表本俱得;治標(biāo)不治本,
標(biāo)本俱失。
溫邪之發(fā),陰必先傷,設(shè)有當(dāng)行解散者,必兼滋陰之品于其中。昔人于蔥豉湯中加童便
,于梔豉湯內(nèi)加地黃、麥冬,亦此意也。
溫毒發(fā)班,與傷寒發(fā)斑不同。溫毒之邪,從內(nèi)之外;傷寒之邪,從外入內(nèi)。是以溫毒發(fā)
斑者
,邪氣離里而之表,其癥輕;傷寒發(fā)斑者,邪氣盛于內(nèi)而見于外,其癥重。盛于內(nèi)者,必使
下泄,而后者可去,華元化所謂須要下之,不可留于胃中是也;之于外者,可從表而出之,
郭白云所謂其毒久郁而發(fā),病不在里,故不可下,必隨表癥治之,當(dāng)用藥解肌熱者是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目赤腫痛
屬性:目赤腫痛,人知降火,而不知活血,所以多不得力,只用四物湯,內(nèi)地黃用生,芍藥用
赤,
加酒蒸大黃、赤茯苓、薄荷葉,治之甚妙,此戴復(fù)庵法。余謂目赤腫痛,人知活血,而不知
治痰。脾胃壅滯,積熱生痰,積痰生熱,輾轉(zhuǎn)相因,氣沖頭目,昏痛不已者,須用半夏、石
菖蒲、黃芩、枳實、茯苓、陳皮,微兼菊花、白蒺藜之屬治之。
<目錄>續(xù)記
<篇名>口糜
屬性:王肯堂治許少薇口糜,謂非干姜不愈,卒如其言。又從子懋 ,亦患此,勢甚危急,欲
飲冷
水,與人參、白術(shù)、干姜各二錢,茯苓、甘草各一錢,煎成冷凍飲料,日數(shù)服,乃已。蓋土溫則
火斂,人多不能知。此所以然者,胃虛食少,腎水之氣逆而乘之,則為寒中,脾胃虛衰之火
被迫上炎,作為口瘡。其癥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手足逆冷,肚腹作痛是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冷勞
屬性:虛勞之人,氣血枯耗,生氣不榮,則內(nèi)生寒冷,張雞峰所謂冷勞者是也。宜建中、復(fù)脈
、八
味腎氣之屬,甘溫辛潤,具生陽化陰之能者治之。亦有邪氣淹滯,經(jīng)絡(luò)瘀郁者,元珠所謂體
虛之人,最易感于邪氣,當(dāng)先和解,微利微下之,次則調(diào)之。醫(yī)不知而遽行補劑,邪氣不解
,往往致死。是故虛勞之治,固不必專以補陰降火為事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熱風(fēng)
屬性:熱風(fēng),熱化為風(fēng)也?;既祟^目昏眩痛,口鼻燥,熱氣出,微惡風(fēng),時時有熱者是也。是
雖辛
涼,不能解之。孟詵云∶患熱風(fēng)人,宜食牛乳,謂其氣味甘寒,而性濡潤,能使肌熱除而風(fēng)
自熄。求之草木,蘆根、蔗漿、梨汁之屬,性味相似,亦《內(nèi)經(jīng)》風(fēng)淫于內(nèi),治以甘寒之旨
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食咸頭汗出
屬性:一人食咸,頭汗如注,食淡則否。診之心脈獨大而搏指,因問曰∶燥欲飲乎?曰∶然。
每晨
起舌必有刺,因悟所以頭汗出者,心火太盛,而水不勝之也。味咸屬水,而能降火,火與水
搏,火盛水微,不能勝之而反外越也。其出于頭者,水本潤下,而火性炎上,水為火激,反
從
其化也。食淡則否者,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陽與陽從,不相激射,故得遂其滲泄
之性而下行也。
<目錄>續(xù)記
<篇名>雜識
屬性:醫(yī)悟融會群經(jīng),貫穿百家,不為名言高論而義理自著,以視夸大其言而不適于用者,奚
啻霄壤!
醫(yī)讀平易簡要,可為中人以下說法,要非熟讀群書,通曉方藥者,不能為此。
正本書辨論古方銖量權(quán)衡,甚為詳悉,以及唐宋醫(yī)局官制醫(yī)書本草湯液脈病,并有卓見
。亦好古博雅之士歟!
韓氏十四藥定經(jīng)因時和解之法,極意分晰,而眉目未清,絕無準(zhǔn)繩,而多所裁制。逞一
己之私意,亂先圣之舊章,不足為后學(xué)法也。
<目錄>
<篇名>跋
屬性:夫治病猶治國也。治國者,必審?fù)爬韥y之事跡,與正治之得失,而后斟之以時,酌之
以勢
,而后從而因革之;治病者,必知前哲察病之機宜,與治療之方法,而后合之氣體,辨之方
土,而從而損益之。蓋未有事不師古,而有濟于今者;亦未有言之無文,而能行之遠者。予
自弱冠,即喜博涉醫(yī)學(xué),自軒岐以迄近代諸書,搜覽之下,凡有所得,或信或疑,輒筆諸簡
,雖所見未廣,而日月既多,卷帙遂成。昔真西山修《讀書記》謂門人曰∶此人君為治之門
,如有用我者,執(zhí)此以往。予之是集,即西山讀書記之意也,執(zhí)此以往,亦可以應(yīng)變無窮矣
。
\x飼鶴山人尤怡識\x
<目錄>
<篇名>附靜香樓醫(yī)案三十一條
屬性:羅氏論虛勞之證,都因邪伏、血郁而得,不獨陰虧一端也。至晚寒熱時減時增,其為陽
陷入陰可知。滋腎生肝,最為合法,略加損益,不必更張可也。
熟地 白芍 丹皮 茯苓 懷藥 柴胡 鱉甲 炙草
真陽氣弱,不榮于筋則陰縮,不固于里則精出,不衛(wèi)于表則汗泄,三者每相因而見。其
病在三陰之樞,非后世方法可治。古方八味丸,專服、久服,當(dāng)有驗也。
眩暈,嘔惡,胸滿,小便短而數(shù),口中干。水虧于下,風(fēng)動于上,飲積于中,病非一端
。
羚羊角 鉤藤 半夏 小生地 天麻 竹茹 廣皮 茯苓
肝陽化風(fēng),逆行脾胃之分,液聚成痰,流走肝膽之絡(luò),左體麻痹、心膈痞悶所由來也。
而風(fēng)
、火性皆上行,故上有火升、氣逆、鼻衄等癥,此得之饑飽勞郁,積久而成,非一朝一夕之
故矣。治法清肝之火,健脾之氣,亦非旦夕可圖也。
羚羊角 橘紅 白術(shù) 枳實 天麻 半夏 茯苓 甘草 麥冬
肺陰不足,肺熱有余,咳則涕出,肌體惡風(fēng),是熱從竅泄,而氣不外護也。他臟雖有病
,宜先治肺。
阿膠 杏仁 貝母 北參 兜鈴 茯苓 炙草 糯米
干嗆無痰,是肝氣沖肺,非肺本病。仍宜治肝,兼滋肝氣可也。
川連 白芍 烏梅 甘草 當(dāng)歸 牡蠣 茯苓
絡(luò)脈空隙,氣必游行作痛。最慮春末夏初,地中陽氣上升,血從氣溢。趁此綢繆,當(dāng)填
精益
髓。蓋陰虛咳嗽,是他臟累及于肺,若治以清涼,不但病不能去,而胃傷食減,立成虛損,
難為力矣。
海參 熟地 金櫻膏 麋角膠 湘蓮肉 北味 萸肉 懷藥 茯神 芡實
即將二膏搗丸。
陰不足而陽有余,肝善逆而肺多郁。脈數(shù),氣喘,咳逆見血,脅痛。治宜滋降,更宜靜
養(yǎng)。不爾,恐其血逆不已也。
小生地 荊炭 白芍 童便 郁金 小薊 藕汁
離經(jīng)之血未凈而郁于內(nèi),寒熱之邪交煽而亂其氣,是以腹?jié)M,嘔泄,寒熱,口燥。治當(dāng)
平其亂氣,導(dǎo)其積血。元氣雖虛,未可驟補也。
丹皮 楂炭 澤蘭 赤芍 郁金 丹參 牛膝 小薊
凡有瘀血之人,其陰已傷,其氣必逆。茲以血紫黑無多,而胸中滿悶,瘀猶未凈也;而
舌絳
無苔,則陰之虧也;嘔吐不已,則氣之逆也。且頭重、足冷,有下虛上脫之虛;惡寒、譫語
,為陽弱氣餒之征。此癥補之不投,攻之不可,殊屬棘手!
人參 茯苓 山漆 吳萸 烏梅 牡蠣 川連 郁金
少陰為陰之樞,內(nèi)司啟閉,虛則失其常矣。宜以法壯其樞,或通或塞,皆非其治。
熟地 杞子 菟絲 茯苓 丹皮 萸肉 懷藥 沙苑
中氣虛寒,得冷即瀉,而又火升、齒衄等癥,古人所謂胸中聚集之殘火,腹內(nèi)積久之沉
寒。此當(dāng)溫補中氣,俾土濃則火自斂。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炙草 干姜 益智仁
肺實于上、腎虛于下、脾困于中之候也。然而實不可攻,姑治其虛;中不可燥,姑溫其
下。且腎為胃關(guān),而火為土母,或有小補,未可知也。
金匱腎氣丸
汗出偏沮,脈來不柔,時自歇止,肝陽有余,而胃陰不足,于是稠痰濁火,擾動于中,
壅滯于外。目前雖尚安和,然古人治未病不治已病,知者見微知著,自當(dāng)加意調(diào)攝為佳。
人參 川斛 南棗 半夏 茯苓 炙草 麥冬 丹皮 小麥
表虛易感風(fēng)邪,里虛易作瀉,上虛則眩,下虛則夢泄。宜玉屏風(fēng)散。
黃 防風(fēng) 白術(shù) 茯苓 牡蠣 炙草
臍中時有濕液腥臭,按脈素大,此少陰有濕熱也。六味能除腎間濕熱,宜加減治之。
六味去山藥,加川柏 萆 車前 女貞
下體失血之余,陰氣必傷,邪乃乘虛直入陰中,挾身中之虛陽而上逆,頭熱、肢冷、咳
嗆、
氣沖,至夜尤甚,皆其驗也。此癥邪少虛多,下虛上實,不與大概時病同法。此愚一偏之見
也,未識高明以為然否?
生地 白芍 茯苓 麥冬 炙草 元參
瘧發(fā)而血上下溢,得之中虛,而邪復(fù)擾之也。血去既多,瘧邪尚熾,中原之?dāng)_猶未已也
。誰
能必其血之不復(fù)來耶?謹(jǐn)按古法中虛血脫之癥,從無獨任血藥之理。而瘧病經(jīng)久,亦必先固
中氣。茲擬理中一法,止血在是,止瘧亦在是,惟高明裁之!
人參 于術(shù) 炮姜 炙草
心者藏之臟,心太勞則神散而心虛,心虛則腎氣乘之,故恐,經(jīng)所謂厥氣上則恐也。是
病始因
心而及腎,繼因腎而心益困矣。經(jīng)云∶心欲軟,腎欲堅。心軟則善下,故軟之必咸;腎堅則
不浮,堅之者必以苦。又云∶高者抑之,散者收之。治心腎神志不收者,法必本乎此。以心
為血臟,腎為精臟;欲神之守,必養(yǎng)其血,欲志之堅,必益其精。則甘潤生陰、質(zhì)量味濃之
品,又足為收神志之地也。
人參 川連 懷藥 天冬 熟地 茯神 五味 牡蠣 萸肉 柏仁 桂心
驟驚恐懼,手足逆冷,少腹氣沖即厥,陽縮,汗出。下元素虧,收攝失 司,宜乎助陽
以補納;第消渴、心悸、忽然腹中空洞,此風(fēng)消肝厥,非桂、附剛劑所宜。
炒黑杞子 舶茴香 當(dāng)歸 桂木 紫石英 白龍骨 細辛
肝陰素虧,風(fēng)溫擾之,發(fā)為痙病,神昏, 齒,螈 不定。法當(dāng)滋養(yǎng)肝陰,以榮筋脈;
清滌痰熱,以安神明者也。若能應(yīng)手,尚可無慮。
羚羊角 茯神 鉤藤 川貝 真阿膠 鮮菖蒲 鮮竹瀝
風(fēng)熱上甚,頭痛不已,如鳥巢高巔,宜射而去之。
制軍 犀角 川芎 細茶
此腎厥心痛,背脹映及腰中。議用許學(xué)士香茸丸。
鹿茸 杞子 沙苑 大茴香 麝香
欠咳脅痛,不能左側(cè)。病在肝,逆在肺,得之情志,難以驟驅(qū)。治法不當(dāng)求肺,而當(dāng)求
肝。
阿膠 白芍 茯苓 丹皮 茜草 炙草 鮑魚湯代水
肝臟失調(diào),侵脾則痛,侮肺則干咳。病從內(nèi)生,非外感客邪之比,是宜內(nèi)和臟氣,不當(dāng)
外奪衛(wèi)氣者也。但脈弱而數(shù),形瘁色槁,上熱下寒,根本已漓,恐難全愈,奈何?
當(dāng)歸建中湯
風(fēng)氣乘虛入于腎絡(luò),腰中痛,引背脅。宜寄生湯,補虛通絡(luò)祛風(fēng)。
生地 當(dāng)歸 黑豆 獨活 懷藥 杜仲 白蒺 炙草 桑寄生
肺之絡(luò)會于耳中。肺受風(fēng)火,久而不清,竅與絡(luò)俱為之閉,所以鼻塞不聞香臭,耳聾、耳鳴
不聞音聲也。茲當(dāng)清通肺氣。
蒼耳 薄荷 桔梗 連翹 辛夷 黃芩 山梔 杏仁 甘草 木通
風(fēng)熱久蓄腦髓,發(fā)為鼻淵,五年不愈。此壅疾也,則宜通,不通則不治。
犀角 蒼耳 黃芩 杏仁 川芎 郁金
寒熱后,邪走手少陰之脈,猝然不語,肩臂牽引不舒。宜以辛通之。
菖蒲 遠志 甘草 木通 當(dāng)歸 丹皮 丹參 茯伸
脾虛生濕,氣為之滯,血為之不守。此與血熱經(jīng)多者不同。
焦術(shù) 澤瀉 白芍 陳皮 炙草 茯苓 川芎 牛角 灰
胎前病子腫,產(chǎn)后四日即大泄,泄已一笑而厥,不省人事,及厥回神清,而右脅前后痛
至今三月余矣。形瘦,脈虛,食少,腹都滿,足漸腫,小便不利。此脾病傳心,心不受邪,
即傳之肝,肝受病而更傳之脾也。此五臟相賊,與六腑食氣水血成脹者不同,所發(fā)補攻遞進
,而絕無一效也。姑擬泄肝和脾法治之。
臺術(shù) 木瓜 廣皮 椒目 茯苓 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