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篇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書名: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作者:李子毅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錄>卷一
<篇名>活幼指南賦
屬性:小兒方術,號日啞科,口不能言,脈無可施,惟形色以為
憑。竭心思而施治。故善養(yǎng)子者,似類龍以調護,不善養(yǎng)子者,
如舔犢(1)而愛惜。愛之愈勤,害之愈急。乍頭溫而足冷,忽多啼
而不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此小兒方術專門,以補化工之不
及。湯胃脆薄兮,飲食易傷,筋骨柔弱兮,風寒易襲,父母何
知??闯写蟪?2)。重綿厚襖,反助陽以耗陰;流歡放飯,徒敗脾
而損宙。聞異聲,見異物。失于堤防;深其居,簡其出,過于周
密。未期而行立今,喜其長成;無事而嘻笑兮,謂之聰薏。一旦
病生,雙親心戚,不信醫(yī)而信巫,罔求醫(yī)(3)而求鬼,乃人事之弗
修,謂天命之如此。
欲觀氣色,先分部位:左頰(4)兮青龍屬肝;右頰(5)兮今白虎屬
肺。天庭高而離陽心火;地角低而坎陰腎水。鼻在面中,脾通土
氣(6)。觀乎色之所現(xiàn),知其病之所起引(7)。又況脾應乎唇,肺通乎
鼻,舌乃心苗,目為肝液,胃流注于雙頤(8),腎開竅于兩耳,爪
則筋余,而脾為之運,發(fā)則血余,而腎為之主,脾司手足,腎
運(9)牙齒,茍本臟之或衰,即所屬之先憊。能辨形色兮,似挺撞
鐘;若昧朕兆兮,如石投水。
凡觀乎外,可知其內。紅色瑰而熱蒸;青色露而驚悸。如煤
之黑兮,中惡(10)之因。似橘之黃兮,脾虛之謂。白乃疳癆;紫為
熱極(11)。青遮口角,扁鵲難醫(yī);黑掩太陽,盧醫(yī)莫治。年壽赤光
兮,多生膿血,山根青色兮,頻見災危。能察色以知由,豈按圖
而索驥。
朱雀(12)貫于雙瞳兮(13),火入水鄉(xiāng)。青龍(14)續(xù)于四白兮,肝
乘脾胃。泄痢而帶黃者(15)須防,咳嗽而拖藍者可畏。腹痛方殷,
常面青而唇掇。驚風欲發(fā),先頰赤而目瞪?;鸸庋嫜尜猓飧酗L
寒。金氣浮浮兮,中藏癖積。乍黃乍白兮,疳熱連綿;又青又赤
兮,風邪緊急。察之既精,治之得理。鴉聲魚口。枉費心機。肉
折皮干,空勞氣力。
氣色改移,形容變易。氣乏則囪門成坑,血衰則頭毛作穗。
眼生哆目兮,肝風澀目,口流涎沫兮,脾冷滯頤。面目虛浮,
定膨脹而氣喘;眉毛顰蹙,則肚痛以多啼。蛔蛔兮脾胃漸敗,匱
瘡兮肛臟先虧。茍瞑眩而弗療,縱神仙亦何益。
手如數(shù)物兮,驚風將發(fā)!面如涂朱兮,心火已熾。坐臥愛冷
兮,煩熱之攻;伸縮就暖兮,風寒之畏。肚大腳小,脾欲困而成
疳,眼睜(16)口張,勢已危而必斃。弄舌脾熱。解顱腎憊。重舌
木舌,蓋熱積于心脾;哽氣喘氣,實火浮于肝肺。釀宜息露。必
是牙疳。哺露丁奚,多緣食積,唇干作渴,腸鳴自利。夜啼分為
四癥·變蒸周于一歲。心熱欲言而不能,脾虛無時而好睡。病后
失聲者腎怯,咳后失聲者肺痿。肚痛而清水流出者蟲,腹痛而大
便酸臭者積??陬l撮而脾虛,舌長伸而火熾。龜胸是肺火脹于胸
膈。龜背乃腎風入于骨髓。鼻干黑燥兮,火盛金衰,肚大筋青
兮,木強土潰。
丹瘤瘡疥,皆胎毒之流連,吐瀉瘧痢,乃積食之沾滯。不能
吮乳者,熱在心脾;嘗欲俯臥者?;鹫裟c胃。喜視燈火,煩熱在
心,愛吃泥土,疳熱在脾。腹痛寒侵,口瘡熱積。臍風忌于一
臘。火丹畏于周歲。驚自熱來,痢因痰致。吐泄而精神耗者則
危,瘧痢而飲食減者必瘁。
驚本心生,風由肝致。搐分左右兮。證有順逆,藥分補瀉
兮,病有虛實。急驚由于積熱之深,涼泄便宜,慢驚得于大病之
后,溫補為貫。頭搖目竄而氣喘兮,上工莫醫(yī);口禁鼻張而足冷
兮,神丹何濟。閉目者無魂(17),狂叫這多祟(18)。不知吞吐者,
必見閻羅;反加悶亂者,終歸蒿里。既明癥候,須知調理。
胎毒用甘草、黃連,食積用白術、積實。急驚搐掣,以導赤
泄青;慢驚嚷契從,以補中益氣。集巠去疳,備急治積。抱龍丸化
痰鎮(zhèn)驚,胃苓丸補脾開胃。夜啼須退熱清心,哺熱必養(yǎng)血升提。
理中止泄,香連止痢。積熱不除,涼驚丸大有補效(19),沉寒難
療,養(yǎng)脾丸最為密秘。痰火攻兮三黃丸,水谷不化兮一粒丹(20)。
柴芩治瘧,月蟾消痞。潮熱金花,咳嗽玉液。瘡疥者胡麻。丹瘤
著涼膈。吐瀉而渴著,白術可投;煩熱而渴者(21),益元為最。
斑疹兮消毒,腹痛兮脾積。衄血,咳血者茅花,重舌、木舌者針
刺。口瘡不愈者洗心,腹脹不食者平胃。五拗(22)治喘,四苓利
水。退黃消腫,胃苓加減以堪行;破積安蟲,集巠從容而可治。
大抵嬰兒,易為虛實,謂理最取其平,補瀉無過其劑,尤忌巴
牛,勿多金石。辛熱走氣以耗陰,苦寒敗陽而損胃。如逢食積,解
之不可或遲;若遇虛贏,補之尤為至急。才少俄延,便成勞斃。
注:
(l)舔犢: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抵犢”。
(2)大弛: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太弛”。
(3)求醫(yī):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求藥”。
(4)原書注:左頰即左顴骨。
(5)原書注:右頰即右顴骨。
(6)脾通土氣: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脾土通氣”。
(7)知其病之所起: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知乎病之所
起”。
(8)原書注:雙頤即頰之兩旁。
(9)腎運: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腎連”。
(l0)原書注:中惡即病之極。
(11)熱極: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熱急”。
(12)原書注:朱雀即心經,心屬火。
(13)原書注:瞳仁屬水,火入水鄉(xiāng),即火克水。
(14)原書注:青龍即肝經,肝屬木。四白屬脾。
(15)泄痢而常黃者: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痢而帶陽
者”·
(l6)眼睜: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眼撐’。
(l7)無魂:有的抄本為”神疲”。
(18)多祟:有的抄本為”驚悸”。
(19)補效: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神效”。有的手抄本為
“功效”。
(20)一粒丹:山東秦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金丹一粒”。
(21)煩熱而渴者:漢陽鶴謂張伯琮校定版為”煩渴而熱者”。
(22)五拗:編者注,即三拗湯加生石膏,茶葉。
<目錄>卷一
<篇名>慈幼敬心賦
屬性:醫(yī)門治例,幼科最難。腸胃脆而多傷乳食,筋骨嫩而易感風
寒。易虛易實兮,變如反掌;或補或泄兮,貴若轉丸。咸多泄
腎,酸甚扶肝。苦入心而寒涼損胃,辛走肺而燥熱傷元。欲求中
正。無過平甘?;虿№氂?1)瞑眩兮,勿犯其毒;且從治于權宜兮,
但取其能。中病即已,救本為先。茍誤投于湯藥,即便致于損
殘。此上工誓于活人,而良醫(yī)驗于折耾(2)!
嘗聞法無一定,但占癥候;醫(yī)不三世,勿服湯丸。病者詳于
擇術,醫(yī)者務于救痊。視疾若己,見利勿貪。先察運氣兮,陽明
妙契;次觀形色兮,順逆了然。春夏陽而苦寒可用,在夫人之勇
健;秋冬陰而辛溫可參,相其人之勞疳。既溫反補,以寒再宣,
七神離散,五臟虧崩。雖留心于方脈兮,何補于世;反致人于傷
夭兮,獲罪于天。是故胎疾兮急于解毒,食積兮利在消疳。治分
二法,效可十全。襁褓未寧,但調其母;匍匐不快,當固其元。
悲夫,腸胃中和,豈堪藥石;微乎,氣血稚弱,以漸發(fā)生。治非
得已。病有卒然。如護風燭,心常凜凜;若惜掌珠,意惟拳拳。
醫(yī)可補乎司命,應無忝于家傳。
且如病則熱起,熱則驚生?;蛑螣嵋詿?,或攻熱以寒。熱在
表而柴葛解肌可飲,熱在里而芩連消毒急煎。積熱無如集圣;虛
熱妙以調元。要在識夫脈色,不可妄投湯丸,貽終身之痼疾,促
嬰兒之壽元(3)。輕以變重,功不補患。徒委命于氣數(shù),不詳審乎
簡編。前車既覆,后轍猶然。魂魄游于郊野,哭聲達于洲泉。識
此之故,是誰之衍?磋夫!渡蟻駕橋,放雀解樊。況伊萬物之靈,
匪值一蟲之賤,不知謹密,遽爾輕捐(4)。推惻隱之良心,如見入
井;考圣賢之遺訓,如弗及泉。居易虛險,因蹶知便。證隨百
出,治無一偏。調變(5)造化,保養(yǎng)真元。善攻不如善守,宜急不
若宜緩。種杏成林,踵當年之董奉;植橘名井,見今日之蘇耽。
奈何瀉久變痢,積久成疳,瘧久生癖,驚久成癰。未至留連兮。
攻之宜速;已見沉苛兮,治之且緩。腸胃閉塞兮,急泄而已;氣
血虛贏兮,急補而安。外毒急攻,毌令入腹;表邪急解,毌令再
傳。余則緩而調理,??旨倍?若藥下咽,猶防其過,治或
中病,勿張其能(6)。知者常慮一失,死者不可復全。與其悔于已
誤,孰若謹于未然。欲求魚兔,當守蹄筌(7)。茍多方而治病。宜
三復于斯言!
(1)須于:校注者注,應為”須臾”。
(2)拆纮: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拆纮”。。
(3)壽元: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壽年”。
(4)輕捐: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輕泛”。
(5)調變: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變調”。
(6)勿張其能:有的手抄本作”勿強其能”。
(7)蹄筌: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蹄笙”。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總治法
屬性:面赤發(fā)熟服涼驚,黃白發(fā)熱用胃苓。身熱便閉三黃下,瘦弱
發(fā)熱集圣靈。變蒸發(fā)熱用拿法,驚風導赤吞泄青。泄瀉胃苓用一
粒,熱泄玉露散同行。寒泄理中丸可服,泄渴白術散生津。痢疾
保和同香連。瘧疾養(yǎng)脾瘧自平;咳嗽玉液降痰氣,浮腫胃苓引燈
心。蒼疥胡麻丸最好,養(yǎng)脾最是保孩嬰?;紫x寸白用集圣,臨時
用藥細叮囑。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初生臍風
屬性:初生三五日,大便血嘗來。黑色為胎糞,鮮紅實可哀。初生
便嘔吐,跑漿蓄(1)胃中。物盡吐自止,不止便為兇。
小兒初生十日內,少乳多啼常噴嚏。急看喉中有珠泡,手法
刮去免擾慮。
不看撮臍風,撮臍糞少通。急用解毒藥(2),便下得從容。便閉
肚膨脹,口緊咬唇青,時時手足掣,臍風枉用心。
腹脹不便名鎖肚,口緊不乳是噤風。目直叫哭盤腸吊,天
釣(3)身仰似角弓。初生芽兒有此病,父母歡喜一場空。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變蒸
屬性:小兒初生多變蒸,三十二日細推論。如蠶之眠添智能,遍身
發(fā)熱不惺惺。
變蒸休用藥,三日自然安;外感惺惺散,傷食保和丸。
惺惺散內用人參,甘桔川芎白茯苓,細辛少許天花粉,防風
白術九味行。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胎疾
屬性:胎熱甘草黃連湯。胎寒去連加桂方;胎黃甘草加茵陳,胎驚
辰砂一味良;胎瘦胎肥浴體法,胎怯五軟用地黃。此是家傳真口
訣。兒孫記誦莫遺忘。
肝色多青心赤紅,脾黃肺白腎黑同。黃白疳虛黑中惡,赤紅
是熱青驚風。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五臟部位
屬性:五臟有外候,不離正面間,耳乃腎之竅,兩眼原屬肝。鼻孔
肺為主,脾唇心舌尖。
左頰屬木肝生風,右頰屬金肺位同。額為心火賅為腎,準頭
鼻土位居中。
<目錄>卷二
<篇名>五臟外癥
屬性:肝主風兮目直視,悶亂叫哭不安寧。心主熱兮不得眠,驚悸
飲水口舌干。脾主困兮多好睡,吐泄(4)瘦弱病成疳。肺主氣兮多
咳嗽,皮干發(fā)枯喘綿綿。腎主虛兮胎氣弱,小兒腎弱養(yǎng)應難。
<目錄>卷二
<篇名>看小兒虎口紋
屬性:今人專看虎口紋,風關氣關命關分。風關病輕氣關重,命關
若過死將臨。青筋紅熱黑勢惡,直輕斜曲重看云。
<目錄>卷二
<篇名>脈法
屬性:小兒一指分三位,息數(shù)須將六至看,七至八至數(shù)為熱。三至
四至遲虛寒。堅實平和無病斷,細小沉遲有病春。
按全嬰等書云:小兒三歲已(5)前,虎口第一指上寅卯關有脈
弦(6)見者,可驗病狀(7)。男左女右,視之脈弦。從寅關起不至卯
關者,病易治;若連于卯關者,病難治;如寅連卯,卯過辰關者,
十難救一。若脈弦小或短者,病可治。宜參視之(8)。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夜啼
屬性:啼哭直視熱在肝,泄清一服及時安。啼哭面斥熱在心,導赤
麥冬效如神。面赤四逆腹中痛,益黃散用姜湯送。夜夜見燈多拗
哭,父母矯愛多不足。
<目錄>卷二
<篇名>驚風
屬性:急癥驚風面赤背,目多直視不回晴。手足搐掣牙關緊,只怕
昏昏再(9)不醒。
驚來掐人中,虎口拿總筋。泄青吞導赤,調理治涼驚??谘?br />
若喝斜,看他左右偏,太陽頰下穴(10),一焠自然安。
面色黃白神氣弱,昏睡眼閉口不合??诒菤饫涫肿憷洌@
搐掣時時作。
慢驚不可醫(yī),調元急補脾。漸醒能食吉。常昏不乳危。
<目錄>卷二
<篇名>吐瀉
屬性:吐瀉(ll)之病面皮黃,有寒有熱有食傷。面紅熱渴難謂理,手
足寒時急補陽。
吐瀉常治法,胃苓一粒丹。脾積去食積,理中補虛寒。吐瀉
多傷食,益黃散最宜。看他病咯退,胃苓再補脾。泄瀉常如是,
消積功十全。
泄瀉作渴白術散,人參白術秩婁甘,木香千葛霍香葉,常與
服之真格言。
瀉甚烏梅加入,熱甚知母門冬,虛須甘草炙用,隨癥用藥不
同。
<目錄>卷二
<篇名>痢疾
屬性:赤白皆是熱,眉頭常被腹中疼。身熱脈大難得退,脈小
身涼容易安。
痢癥多因積,先下木香丸,保和消滯積,止痢用香連。痢疾
若不食。噤口痢必殘。急用香連散,能食保平安。
<目錄>卷二
<篇名>小兒瘧疾
屬性:瘧疾之色多黃黑,病至作寒又作熱,早瘧日來容易退,晚虐
間日(12)治宜急。
初瘧要吐痰,斬鬼及常山。久瘧不可截,養(yǎng)脾功十全
<目錄>卷二
<篇名>咳嗽
屬性:形寒(13)飲冷即傷肺,咳嗽病來多痰氣。面青氣促怕生驚,
面白胸高還不吉。
初咳要發(fā)表,五拗并九寶。氣實葶厲宜,肺虛阿膠好。嘗服
玉液丸,桔梗同甘草。
五拗用麻黃,杏仁甘草強。石膏臘茶葉,發(fā)汗是奇方。
九寶蘇葉配麻黃(14),薄荷陳皮杏桂良,大腹桑白同國老(15),
烏梅加入細參詳。
<目錄>卷二
<篇名>疳癆
屬性:面色黃白是疳癆,肚大頸細頭發(fā)焦,折乳傷食大病后,只伯
時時熱來潮。
疳癆(16)無多法,集圣初如神。面色轉紅活,相間服胃苓。
潮熱如不退,只防作慢驚。
<目錄>卷二
<篇名>傷食
屬性:傷食發(fā)熱面赤紅,惡心腹脹痛時攻,露身伯熱不恩食,癥與
傷寒大不同。
傷食宜調解,藿香散最宜,保和同與服,病退再養(yǎng)脾。若是
成驚搐,惟有下為奇。
傷食發(fā)熱用藿香,蘇葉香附樸陳蒼,半夏黃連甘草曲,茯苓
引子用生姜。
<目錄>卷二
<篇名>傷風
屬性:傷風發(fā)熱面色赤,煩悶不困不思食,喜人煨抱畏風寒,作渴
便秘(17)里必實。
惡寒病在表,敗毒拿法好。里實三黃丸,驚來瀉(18)青時。
敗毒(19)發(fā)表用羌防,升麻柴葛解肌良(20),前胡積殼甘草桔,
蘇葉人參用成湯(21)。
<目錄>卷二
<篇名>浮腫
屬性:小兒浮腫因風濕,久瘧脾虛亦有之。上身主風下主濕,養(yǎng)脾
一法少人知。
遍身著浮腫,胃苓丸里求。避風行浴法,切莫用牽牛。
肚大有青筋,燈火叉處燒(22),內服集圣丸,胃苓宜相兼。
<目錄>卷二
<篇名>口瘡
屬性:小兒鵝口瘡,白屑珠礬良。赤瘡姜連散。洗心是奇方。
洗心散內用麻黃,荊芥薄荷赤芍當,白術將軍同國老,臨時
煎服入生姜。
牙根爛成瘡,走馬疳可防。出血又作臭,蚊蛤散宜良。
小兒口流涎,滯頤脾虛寒。益黃加蒼術,不治必成疳。
<目錄>卷二
<篇名>疥瘡
屬性:遍身疥瘡是何因,血熱由來胎毒成。痛癢不安多夜哭,切莫
入腹命歸冥。
疥瘡不宜搽,胡麻丸最佳。入腹宜解毒,驚來莫治他。
<目錄>卷二
<篇名>染癥
屬性:小兒吃泥土。脾熱用瀉(23)黃,集圣相間服,疳成不可當。
小兒合面睡,原來熱在心。只用導赤散,瀉(24)心與涼驚。
小兒多白尿(25),落地如米泔。胃苓鹽湯送,數(shù)服解擾煎。
小兒大便清(26),邪熱在肝經。只用瀉(27)青丸,此法效如神。
小兒糞焦黃,邪熱在脾鄉(xiāng)。誰知瀉(28)黃散,端的是奇方。
<目錄>卷二
<篇名>五臟外癥
屬性:吐瀉瘧痢病在脾,驚風心肝兩經為??人韵≡诜?,發(fā)稀
骨軟腎元虧。
<目錄>卷二
<篇名>五軟病癥
屬性:如小兒五軟,有胎元(29)不足軟者,有大病后軟者,有誤(30)服
涼藥軟者。胎或稟軟者,地黃丸主之;大病后軟者,參苓白術丸主
之;誤服涼藥軟者,加味八味地黃丸主之。
以上三癥,若不急治,有傷真元,久則成痿,以至不可治者
多矣。
注:
(1)蓄:原書為畜。校注者改。
(2)解毒藥: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解毒散”。
(3)天釣: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天吊”。
(4)泄: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瀉”。
(5)已:古與”以”通。下同。
(6)古纮與”弦”通。下同。
(7)可驗病狀: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可驗病伏”。
(8)宜參視之: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宜參觀之”。
(9)再: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睡”。
(10)頰下穴: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頰了穴”。
(11)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l2)間日: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間來”。
(13)形寒: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行寒”。
(14)麻黃: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麻脈黃”。
(15)國老:甘草的別名。
(16)疳癆:原書為”疳癥”,校注者改。
(17)便秘: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便閉”。
(18)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19)敗毒: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牛正”。
(20)解肌良: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解肌涼”。
(21)蘇葉人參用成湯: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殼葉苓芩始成湯”。
(22)叉處燒: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叉處焠”。校注者
注:叉處即”虎口”。
(23).(24).(27)、(28)、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25)白尿: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白溺”。
(26)大便清: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大便青”。
(29)胎元,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胎稟”。
(30)悟:古與誤同,下同。
12
<目錄>卷三
<篇名>水鏡訣
屬性:夫陰陽運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竅四肢,乃五臟六腑。部位
各分,順逆難明。若憑寸口之浮沈,必乃橫亡于孩子。須明虎
口,辨別三關,參詳用藥,必無差誤。未至三歲,只(1)看虎口,
男左女右,從第二指第一節(jié)名風關,若脈見,初交病;第二節(jié)為
氣關,脈見,則難治;第三節(jié)為命關,脈見,則死。又當辨其色,
若三關青,四足驚,三關赤,水驚;三關黑。人驚。紫色泄痢!
黃色雷驚。三關脈通度,是急驚之癥,必死,余病可治。或青或
紅,有紋如線一直者。是乳食傷脾及發(fā)熱驚;左右一樣者,是驚
與積齊發(fā)。有三條,或散是肺生風痰,或似拘蛤聲,有育是傷寒
及嗽,如紅火是瀉,有黑相兼主下痢。紅多白痢·黑多是赤痢;
有紫相兼加渴不虛?;⒖诿}紋亂,乃氣不和也。蓋脈紋見有色(2)
著,曰黃、紅、紫、青、黑,由其病甚。色能加變。如黃紅之
色,紅盛作紫;紅紫之色,紫盛作青,紫青之色,青盛作黑;青
黑之色,至于純黑之色者,不可治矣。又當辨,長珠形,主夾積
傷滯,肚腹疼痛,寒熱,飲食不化,來蛇形,主中腕不和,積氣
攻刺,臟腑不寧,干嘔。去蛇形,脾虛冷積泄瀉;神困多睡。弓
反里形,主感寒熱邪氣,頭目昏重,心神驚悸、倦怠,四肢稍
冷,小便赤色。弓反外形,主痰熱,心神恍惚。作熱,夾驚夾
食,風癰證候。錀形、主邪熱,痰盛生風,發(fā)搐驚風。魚骨形,
主驚痰熱。水字形,主驚,積熱煩躁,心神迷悶,夜啼痰盛,口
噤搐攘弱。針形,主心肺受熱,熱極生風,驚悸煩悶,神困不食,
痰盛搐弱。透關射指,主驚。風、痰、熱四癥,皆聚在胸膈不散。
透關射指,主驚風惡侯,受驚傳入經絡,風熱發(fā)生,十死一生,
難治。此十三位形脈,悉有輕重,查其病根,則詳其癥。
<目錄>卷三
<篇名>指掌形圖
屬性:虎口者,叉手處是也。
三關者,二指三節(jié)是也。
風關,第一節(jié)寅位是也。
氣關,第二節(jié)卯位是也。
命關,第三節(jié)辰位是也。
辰關,指頭上節(jié)。
卯關,指中節(jié)。
1.風關(寅位) 2.氣關(卯位) 3.命關(辰位) 4.虎口
男以左手測看之。女以右手測看之。
圖:指掌圖形
寅關,指下節(jié)。
命關死候。
氣關病深。
風關易治。
末關命門。
中關氣候。
初關風侯。
凡嬰兒生下一月至三歲以前,須著虎口脈次指,辰節(jié)為命
關,次氣關,次風關。所渭初得風關,病猶可,傳入氣命,病難
存(3)。湯氏云:小兒初生至五歲,血氣未定,呼吸至數(shù)太過,必
辨虎口脈色,方可察病之的實。男驗左手,女驗右手。蓋取左手
屬陽。男以陽為主,右手屬陰,女以陰為主。然男女一身均具此
陰陽,左右兩手亦當參驗。左手之紋,病應心肝;右手之紋,病
應肺脾。知此捎息,又得變通之意。驚風初得,紋出虎口?;蛟?br />
初關,多是紅色。傳至中關,色赤而紫。看病又傳過,其色紫
青,病勢深重;其色青黑而紋亂者,病深重。若見純黑,危惡不
治。大抵紅者風熱輕,赤者風熱甚,紫者驚熱,青者驚積。青赤
相半,驚積風熱俱有,主急驚風。青而淡紫,伸縮來去,主慢驚
風?;蜃舷怠G嘞?、黑系,隱隱相染(4),似出不出,主慢脾風。
脈紋從寅關起,不至卯關者,病易治。若連卯關者,有病難治。
如寅關連卯關,侵過辰關者,十難救一。若脈紋小或短者,看病
不妨。如紋勢彎曲入里者,病勢雖重而癥順,猶可用力。紋勢灣(5)
反出外,骎骎靠于指甲者,斷不可回。其有三關紋,如流珠流
來,三五點相連,或形于面,或形于身,危惡尤甚。
<目錄>卷三
<篇名>入門候歌三百
屬性:五指稍頭冷,驚來不可安。若逢中指熱,必定是傷寒。
中指獨自冷,麻痘癥相傳。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細看。
初起寅關淺,紋侵過卯深。生枝終不治,辰位實難禁。
<目錄>卷三
<篇名>辨虎口指脈紋訣
屬性:氣紋黃盛作紅,紅盛作紫,紫盛作青,青盛變黑,純黑則難
治矣。
黃色無形者。即安樂脈(6)也。紅若無形,亦安寧脈。止有
前數(shù)樣形者,即病之脈。次第而變,初作一點,于氣多紅,脈至風
關,其病危急,純黑分明,不可療治。
左有紅紋似線形。定知發(fā)熱又兼驚。右有雙紋如左狀,脾傷
驚積一齊生。紋頭有似三叉樣,肺氣生痰夜作聲。青赤應是傷寒
癥,只是空紅泄定生。
又 歌
虎口亂紋多,須知氣不和。色青驚積聚,下乳泄如何。
青即慢驚發(fā),入掌內釣多,三關忽通過,此侯必沉苛。
指上辨青紋,認是四足驚。虎口脈青色,是豬犬馬驚。
黑色因水撲(7),赤色火人驚(8),紫色多成瀉(9),黃色是雷
驚(10),曲反風還盛(11),彎弓食上蒸(12)。但看叉手處,方可辨其
形。
凡小兒三歲以上有病,深重危急者,指甲口鼻多作黑色。蓋
兒脈絕神困(13)。癥候惡極,雖有良藥,斷斷乎不可保矣(14)。
額、印堂、山根論歌
額紅大熱燥,青色有肝風。印堂青色見,人驚火則紅。
山根青隱隱(15),驚遭是兩重,若還斯處赤,泄燥定相攻。
<目錄>卷三
<篇名>年壽論歌
屬性:年上微黃為正色,若平更陷夭(16)難禁。忽有黑色痢疾侯,
藿亂吐瀉(17)黃色深。
<目錄>卷三
<篇名>鼻準論歌
屬性:鼻準微黃赤白平,深黃燥黑死難生。人中短縮吐因痢,青黑
驚風盡死形(18)。
<目錄>卷三
<篇名>正口論歌
屬性:正口常紅號曰平(19),燥干脾熱積黃生。白主失血黑繞口。
唇反黑侯蛔必傾(20)。
<目錄>卷三
<篇名>承漿、兩眉論歌
屬性:承漿青色食時驚,黃多吐逆痢紅形。煩躁夜啼青色吉,久
病(21)眉紅死癥真。
<目錄>卷三
<篇名>兩眼論歌
屬性:白睛青色有肝風,若是黃時有積攻。或見黑睛黃色現(xiàn),傷寒
病癥此其宗。
<目錄>卷三
<篇名>風池、氣池、兩頤論歌
屬性:風氣兩池黃吐逆,煩躁啼哭色鮮紅。更有兩頤胚樣赤,肺家
客熱此非空。
<目錄>卷三
<篇名>兩太陽論歌
屬性:太陽青色驚方始,紅色赤淋萌孽起。要知死癥是如何,青色
從玆生入耳。
<目錄>卷三
<篇名>兩臉論歌
屬性:兩臉黃為痰實咽,青色客忤紅風熱。傷寒赤色紅主淋,二色
諸詳分兩頰。
<目錄>卷三
<篇名>兩頤、金匱、風門論歌
屬性:吐蟲青色滯頤黃,一色頤間兩自詳。風門黑疝(22),青驚水,
紋青金匱主驚狂。
<目錄>卷三
<篇名>觀形察色總論
屬性:凡看小兒疾病,先觀形色,而切脈次之。蓋面部氣總見,而五
位青色者,驚積不散,欲發(fā)風侯,五位紅色者,痰積壅盛,驚悸不
寧;五位黃色者,食積歛傷,疳候痞癖;五位白色者,肺氣不實,
滑泄吐痢,五位黑色者,臟腑欲絕,為疾危惡。面青、眼青肝之
病,面赤心之病,面白肺之病,面黃脾之病,面黑腎之病。先別
其五臟,各有所主。次者。稟受盈虧,胎氣虛實,陰陽二癥,補過
泄多,當救其失。兼五臟六腑,表里各有相應。若能辨其標本,
則神圣工巧矣。
<目錄>卷三
<篇名>五位所屬
屬性:心為額,南方火。脾為鼻,中央土。腎為賅,北方水。肺為
右頰,西方金。肝為左頰,東方木。
命門部位圖
<目錄>卷三
<篇名>部位歌
屬性:中庭與天庭,司空及印堂,額角方廣處,有病定存亡。
青黑諒風怒,體和滑澤光。不可陷兼損,唇黑最難當。
青甚須憂急。昏黯亦堪傷。此是命門地,醫(yī)師妙較量。
觀形察色西江月
凡觀小兒形色,青筋肝熱生風,兩腮紅赤熱相攻,黃色脾虛
取用。黑氣腹疼中惡,白為疳瘦生蟲,如逢兩目赤重重(23),此是
南柯一夢。
要識小兒癥候,但將外貌推求,黃浮肌削痞湛隈瘤,唇撮面青
痛楚。吐舌唇焦內熱,昏昏好睡脾枯,手掀足摯是驚由,疳疾青筋
大肚。
眼角哆生肝熱,口邊涎出脾寒,頭毛稀豎血將干,胞腫脾家
濕顯。鼻孔(24)黑焦肺熱,耳輪枯燥腎傳,胸高氣促肺炎炎,熱憊
窗門腫陷。
小兒精神忽減,面皮黃白無常,必因乳食內成傷,生冷油膩
阻擋。或致湯嗚泄痢,或為瘧疾難當,忽煞膨脹漸贏尪,癖積蟲疳
四樣。
小兒面皮紅赤,兩腿恰似涂朱,風寒外感事何如,潮熱無時
來去?;蜃黧@風癥治,或為斑毒驅除,口干啼哭目如珠,睡困昏昏
不乳。
小兒病形各樣,慢懲眼力消詳,懷中畏縮(25)怕風涼(26),合
面睡時熱癉(37)。夜啼熱煩腹痛,目直驚搐須防,長吁短氣(28)熱
中藏,痰喘上沖火旺。
要辨小兒死癥,囪門陷下成坑,喉中拽鋸氣和痰,目閉(29)無
神拘管??诖窖例l粉白,手足怡似冰寒,鴉聲口緊眼常翻,不乳遺
尿悶亂。
<目錄>卷三
<篇名>小兒脈法
屬性:小兒一歲以上,可以看脈。以六至為平和,七至八至為實
熱,三至四至為遲,為虛弱。
西江 月
小兒尋常脈候,一息六至平和,七至八至熱生多,三四虛寒
病作。九十連來雀啄,一二動指沉苛(30)。微虛緊數(shù)不差訛,補
瀉(31)分明用藥。
身熱脈浮可汗,身寒脈細休攻,喘咳緊數(shù)藥無功,腫脹細微
堪痛。泄痢沉遲易愈,痘出洪數(shù)宜從。若還吐扭怕浮洪,腹疼沉微
拈弄。
<目錄>卷三
<篇名>小兒治法
屬性:如足脛熱,兩腮紅,煩渴不止,頭面好露,揚手擲足,大便
閉,小便黃,身壯熱,不退,此宜涼解。不可服熱補之藥。
如足脛冷,面晃白,吐瀉(32)不止,肚腹作痛,身常偎人(33),
眼珠青,口中冷氣,潮熟往來不定,此宜溫補,不可服涼利之藥。
西江 月
小兒不宜熱藥,兩腮俱帶緋紅,手足狀熱火烘烘,六脈浮洪
亂動。小便赤黃又澀,大便閉結難通。掀衣飲水喜當風,煩渴鼻流
血涌。
小兒不宜涼藥,面皮晃白無精,四肢厥冷似寒冰,六脈浮微
隱隱(34)。吃乳不消嘔吐,糞如鴨屎頻頻,神虛腹痛(35)眼珠青,
病久成疳諸癥。
小兒純陽之體,陰陽(36)不可偏傷,常帶三分饑與涼,此個
孩兒易養(yǎng)。大抵脾常不足,有余肝氣須防,不寒不熱藥為良,切忌
妄行盂浪(37)。
小兒何為難治,古今號曰啞科,脈無可視如之何,口不能言
病作。父母時時驚伯,醫(yī)人試驗誠多,從容對癥用方藥,有甚難為
捉摸。
凡小兒一歲以下有病者,多是胎毒,只宜解毒(38)危急,小
兒二歲以上有病者,多是食積,只宜消積補脾而己。其余癥治方
略,詳載各門之下,故不重述。
注:
(1)只: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廠為”止”。
(2)有色: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五色”。
(3)病難存: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定難陳”。
(4)或紫系、青系、黑系隱隱相染: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或紫絲、
青絲、黑絲泛泛相染”。
(5)灣: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弓”。
(6)安樂脈: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失樂脈”。
(7)黑色田水撲:原書注,黑脈見者,因撲跌在水起。
(8)赤色火人驚:原書注,赤脈見,是人驚,或跌在火而起。
(9)紫色多成瀉:原書注,紫脈見者,主泄痢。
(l0)黃色是雷驚:原書注·黃脈見者,因大雷聲,著嚇。
(11)曲反風還盛:原書注,曲是傷寒,并有干熱。
(12)彎弓食上蒸:原書注,曲外是傷寒,曲內是傷食。
(l3)蓋兒脈絕神困: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蓋氣絕神困”。
(14)雖有良藥,斷斷乎不可保矣: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雖有良
醫(yī),斷不可保”。
(15)隱隱: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泛泛”。
(16)夭: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天”。
(17)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18)青黑驚風盡死形: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唇反黑侯
蛔必傾”。
(19)日平: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白平”。
(20)唇反黑侯蛔必傾: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 “青黑驚風
盡死形”。
(21)久?。簼h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火病”。
(22)黑疝: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黑散”。
(23)赤重重: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赤肘疼”。
(24)鼻孔: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鼻吼”。
(25)畏縮: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猥縮”。
(26)風涼: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風寒”。
(27)熱瘴: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熱障”。
(28)短氣: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短嘆”。
(29)目閉: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關閉”。
(30)沉苛: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成苛”。
(3l),(32)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33)偎人: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猥人”。
(34)隱隱: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泛泛”。
(35)腹痛: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腹疼”。
(36)陰陽: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陽純”。
(37)孟浪: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猛狼”。
(38)解毒: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解散”。
<目錄>卷四
<篇名>胎毒門
屬性:凡小兒在月內有病者,皆胎毒也,并治其母。
小兒月內,腸胃甚佹,氣血未充,若有微疾,不可妄施補
瀉,恐臟腑一傷,將貽患終身,或致夭命矣,可不戒哉!如不得
已而用湯丸,毌伐天和,中病即止,又不可過劑也。乳母服藥,
必別擇乳母,而后可補可泄也。若蓐母(1)自乳,又不可亂投湯
藥,蓋產后之婦,氣血甚虛,有補無瀉。茍兒有熱病,而用涼
藥,則犯產后之禁,必害其母;如用溫補,則反加小兒之熱,又
害其子。醫(yī)者人之司命,而可妄為乎?必須盟斟酌謹慎,勿損陰德。
凡小兒才生即死者,急看兒口中懸癰愕上,必有泡塞住,即以
手指摘破其泡,速以軟絹拭血令凈,若血入咽即死。
凡小兒初生氣絕不能啼者,必因難產,或因冒寒所致。急以
綿絮重裹其兒,抱于懷中,不可便斷臍帶。卻把胞衣置鋾(2)中,
向炭火上煮之,又作油炷點著,于臍帶上往來燎之,須臾熱氣由
臍中入腹,便能啼,方可洗浴斷帶。若不如此急救之,而先斷帶
者,多死不治。
凡小兒初生下,被寒風所吹。鼻塞,服藥不得者,用天南星
為末。生姜自然汁謂成膏,貼囪門上,自愈。
凡小兒生后,或月內,或百日 氣急喘滿,目閉眼赤哆多,
神困呵欠,遍身壯熱,小便赤澀,大便不通,時復驚煩,此胎熱也。
因母平日嗜食辛甘熱物,貪服暖藥而致,用涼驚丸,黃連解毒湯
治之。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黃連解毒湯
屬性:黃連、甘草、木通、生地、薄菏(少許),連翹,川芎,
陳皮、燈心(三根),水煎服。
小兒生后,覺口冷腹熱,腸滑泄瀉,昏昏多眠,或夜多啼,
此胎寒也。因母喜焰生冷,或外感多服涼藥,致傷胎氣。理中丸、
勻氣散治之。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勻氣散
屬性:桔梗、陳皮各二錢,砂仁五分,茴香(炒)五分,生姜
(炮)二分,粉草(炙)四分,加木香二分。共為細末,每
服一字,棗湯調下。
凡小兒生下浮胖,遍身紅色,滿月以后,漸漸瘦弱,五心煩
熱,此名胎肥,又有生下,面無晶光,身無血色,目無精彩,肌
肉消削,此名胎怯。并內服八物湯,外用沐浴法。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八物湯
屬性:當歸、川芎、生地、白芍(炒)、人參、白術、甘草、
白茯苓各等分,姜棗引,水煎服。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沐浴法
屬性:天麻、蝎梢、朱砂各五分,白帆三錢,青黛二錢。
麝香少許,鳥稍蛇內(酒浸燒為末)三錢。共研為細末,
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連葉一握。同煎十沸,待溫熱
沐之,慎勿沐背。
凡小兒生下,遍身面目皆黃,狀如金色,身上壯熱,大便不
通,小便如梔子汁,乳食不思,皆(3)胎黃也。因乳母受熱,而傳
于胎,用地黃湯治之。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地黃湯
屬性:生地、赤芍,天花粉、赤茯、川芎、當歸、豬苓,
澤瀉、木通,甘革、茵陳各等分。水煎溫服。
凡小兒生后,壯熱翻眼,握拳咬牙,身腰強直,涎潮嘔
吐,搐掣驚啼,腮縮囪開,或頰赤面青眼合,更胎風眼合,不可誤作
慢脾風。妄用湯藥。要視其眉間氣色,若紅赤鮮碧者可治,若黯
黑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紋曲入里者可治,出外者不治。此因妊婦
調養(yǎng)(4)乖常,飲酒嗜肉,忿怒驚撲,母有所融,胎必感之;或外
挾風邪,有傷于胎,故子乘母氣,生下即病。以至圣保命丹,金
銀,燈心湯下。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至圣保命丹
屬性:治小兒驚風內釣,腹痛(5)堅硬,睡不安,夜多啼哭,急慢驚
風,眼目上視,手足搐掣,不省人事者,服之即效。
全蝎(去毒)十四個,防風二錢。白附子(煨)一錢,
南星(炮用牛膽制)、蟬退(去毒)、僵蠶(炒去毒),天麻
各二錢,辰砂(另研)一錢,麝香五分。右為末,揉糯米
飯丸,如黃豆大,金箔為衣,每一丸,鉤藤燈心湯磨下。
有熱加牛黃、腦子、硼砂。
又方
加羌活二錢,此藥常服,鎮(zhèn)心化痰。
袖珍方云
胎驚治法,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調氣,貼囪門。甚則
以朱銀丸利之。面青拳搐者,宜服保命丹、鉤藤散、全蝎散。初
生嬰兒,難以用藥,凡有此侯,急取豬乳,細研辰砂、牛黃。麝香
各少許,調抹入口中即愈矣。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全蝎散
屬性:治胎驚困、諸困(6)。
全蝎一個,琥珀、辰砂各少許,麥冬湯調下一字。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獨活湯
屬性:治胎驚,發(fā)散風邪。
羌活。獨活各二錢,檳榔、天麻、麻黃(去節(jié)),甘草
各一錢。右銼散,每股一錢,自術煎,內加天南星末,
蜜調貼囪門上。
幾小兒生下,大便三五日不通者,此名鎖肚。胎中受熟,熱毒
壅盛,結于肛門,閉而不通,無復滋潤。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
吸咂兒前后心,并臍下手足共七處,凡四五次;再用輕粉五分,
蜜少許,溫水化開,時時少許服之。以通為度。如更不通,即是肛
門內合。或以金簪透而通之,須刺入二寸,以香油和蜜納入孔中。
糞出為快也。若肚脹不乳,呻吟聲至于七日,難可望生矣。
凡小兒生下,即不吮乳,此由拭口不凈,穢物入腹。致令腹
滿氣短,不能吮乳;或有嘔吐,乳不得下;或胎中受寒,令兒腹痛
不乳,此則多啼矣。以木香散治之。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木香散
屬性:木香、甘草、茯苓、干姜、木爪、丁香、陳皮各等
分,共為細末,每用一字,水煎綿兼,滴與食之。
臍風者,由斷臍之后,被水濕風冷之氣所乘,流入心脾,令腹
脹臍腫,四肢強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則發(fā)為風搐,若臍
邊青腫,撮口不開者,是為內搐,不治。爪甲黑者,死。
撮口者,由胎氣挾熱,兼風邪入臍,流入心脾二經,故令舌
強唇青,口撮喘急,啼聲不出,不乳。若口出白沫,四肢冷者,
不治。最為急侯,一臘之內尤甚。
噤風者,眼閉口噤。啼聲漸少,吮乳不得,口注白沫,大小
便皆不通。亦由胎中受熱,熱毒流入心脾,故形于喉舌間也。
以上三癥,其名雖異,受病則一。初生七日之內,得此癥者
多死。若不急救,坐以待斃,良可憫焉!
但見小兒噴嚏多啼,身熱不乳,急看兒上愕,有小泡子如粟
米大,或以指甲,或以挖耳。輕輕刮去,以綿絹纏指,蘊溫水拭
凈其血,勿令下咽,即便安妥,不必服藥,誠良方也。
凡小兒牙關緊急,已成撮口驚搐者,先用撮風散以開其關,
次用控痰散以吐其痰,然后用益脾散和胃,保命丹祛驚,即愈。若
手足攣拳,口噤不開者,不治。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撮風散
屬性:金腳蜈蚣(炙,令毒不明),全蝎(炒,去毒)五個,直
僵蠶(炒,去嘴),麝香(少許)。共為末,每用一字,以豬乳
和之,攪勻。以綿絹醮清入口中即開,或用金銀簪挑亦
可。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控痰散
屬性:蝎尾,銅青各五分,朱砂一錢,膩粉一錢,麝香少
許萬共為求,每服一字,臘茶清化下,吐出風痰。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益脾散
屬性:白茯苓,草果(煨),木香、甘草,陳皮,厚樸(炙)、
蘇子各等分,共為細末,每服五分,姜棗煎湯,細細服
之。
亦有熱在胸膛,伸縮無時,呃呃作聲,弩脹其氣,以致臍突
浮腫。此非斷臍使之然也,但散其血即愈,加減龍膽湯主之。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加減龍膽湯
屬性:膽草、前胡、黃芩、防風,麥冬、桔梗、赤芍、茯
苓、甘草、大黃(煨,減半)。水煎服,得下便止。
亦有肚脹青筋,吊暢卵疝,內氣引痛而撮口者,皆腸官郁結
不通致之,治法貴乎疏利,紫霜丸量而與之,一粒金丹猶妙。
<目錄>卷四\胎毒門
<篇名>紫霜丸
屬性:伐赭石(醋淬七次)、赤石脂各一兩,杏仁(去皮尖)
五十粒,巴豆(去殼、心,去油)三十粒。先將杏仁、巴豆
研如泥,后入二石和勻,浸蒸餅丸,如粟米大。百日者三
丸,周歲者五丸。請兒肥怯加減,徹利為度。
凡臍中出汗不干者,用龍骨五分,黃柏一錢,枯帆
二分半,為末敷之。
西 江 月
小兒初生病癥,許多名狀難同,胎驚撮口與臍風,寒熱肥瘦
黃腫。嘔吐昏昏不乳,臍間血水溶溶,未曾滿月病多兇,好似風中
燭弄(7)。
最是臍風可畏,三朝八日為殃,初時噴嚏似風傷,啼哭時時
噪嚷。急看口中上愕,刮除白泡中央,展揩惡血細端詳,莫使下咽
為上。
若是不知此法,致令泡落兒吞,忽然腹脹滿膨澎,臍腫青筋
雜亂。撮口昏昏不乳,目蹬又緊牙關,啼聲不出命歸天,勸取衣棺
早辦。
胎黃狀如金色,身熱大便難通,小便黃赤色朦朧,少乳時時
舌弄。此癥傳來無毒,脾胃濕熱相攻,涼驚涼血解重重。保養(yǎng)胎元
兼用。
外有胎肥胎瘦,此為稟賦虛盈,父精母血必多虧,兒子不充
元氣。此個甚難調理,愚夫不曉支持,一朝有病致傾危,卻把命來
抵對。
生下時時吐奶,不思乳食昏沉,此由穢物下咽門,拭洗未能
潔凈。會懨中間阻隔,太倉上口留凝,豁痰順氣藥通神,炮制生姜
作引。
生下突然腹脹,臍中血水淋漓,斷臍將息失調宜;客水邪風
侵入。外用灰礬粘貼,速令干較為奇,若還撮口哭聲稀,縱有靈丹
莫治。
小兒生下數(shù)日,睡中啼哭多驚,此因母氣失和平。常因七情
為病。以致胎胞氣逆,痰涎流入脾心,治須順氣更清神,鎮(zhèn)墜痰涎
始定。
胎熱遍身如火,發(fā)斑丹毒風瘡,神昏腹痛又驚彰,大小便難
哭嚷。此是母貪煎炒,溫經暖藥乖方,急須解毒令清涼,甘草黃連
為上。
胎寒生來吐瀉(6)。大便滑溜多清,腹中疼痛哭聲頻,面色青
黃不定。平日母喜生冷。寒邪傳入胞經,治宜丸散用甘溫,可保
嬰兒性命。
要識小兒治法,方為得業(yè)專門,半周一歲病何因,胎毒單單
見癥。自后飲食漸減,肥甘之變須明,此時脾胃病多尋,消食養(yǎng)脾
法定。
胎病要行涼解,無如甘草黃連,若加脾弱病相卷,參術陳皮
有驗。巴豆牽牛丁桂,砒硫白汞青鉛,俱傷正氣損真元,誤了孩兒
命短。
<目錄>卷四
<篇名>變蒸門
屬性:變蒸者,此小兒正病也。蓋變者異也,每變畢,性情即異于
前。何者?長生臟腑之意也。蒸者,蒸蒸然熱也,萬物生于春而
長于夏者,以陽主生長,其于人也亦然(9)。故變蒸足,始及成人,
氣血充實,骨肉堅牢也。小幾此癥,譬如蠶之有眠,龍之脫骨,
虎之轉爪。而變化同也。故每三十二日有變蒸,至五百七十六日,
大小變蒸足矣。輕則發(fā)熱微汗,其狀似驚;重則壯熱。脈亂而
數(shù)?;蚝够驘?,啼哭燥渴。輕者五日解,其侯與傷寒相似;亦有
變蒸之余感寒邪者。但變蒸則耳冷,上唇發(fā)泡如濁珠,若寒邪傳
之,別寒熱交爭而腹痛,啼哭之聲,旦夜不停。治此之法,輕者
不須服藥,重者以平和飲子微表之。熱甚便結,以紫霜丸微利
之。若吐瀉不乳多啼者,調氣散治之。
<目錄>卷四\變蒸門
<篇名>平和飲子
屬性:人參五分,白茯(去皮)一錢,甘草五分,升麻(煨)
五分,稟受弱者。加白術一錢,肥實者不用,水煎服。
<目錄>卷四\變蒸門
<篇名>調氣散
屬性:木香、香附、厚樸(炙)、人參,陳皮,藿香,
炙草。姜棗引,水煎服。
凡小兒初生,有用黃連、甘草以下胎糞者。若兒壯實者,稟胎
足固無所損,若稟胎怯弱者,受此寒涼之劑,不生異癥者鮮矣。
如有里癥郁結,壅閉不通者,欲下胎毒,只用淡豆豉濃煎湯
與之,五七口其毒自下,又能助養(yǎng)脾胃,真奇方也。
凡小兒當變蒸之時,不熱不驚,別生他癥,是為暗變,此受
胎氣壯實故也。
凡小兒初生,多有灸百會穴者,取其可以截風也。殊不知地
有南北,人有勇怯,北人用灸固宜。南人用之,無益而有害也。
凡小兒初生下。有身體破裂者必死!陰囊白者必死;陰不起
者必死;無糞門者必死;股間無肉者必死;哭如鴨聲者必死。周
歲之間,顱骨開解,齒未生,手足攣縮,膝如鶴節(jié),身體瘦弱,長
大不能行立者,此皆胎氣不足者也,多夭。若筋實則多力!骨實
則行早;血實則形瘦多發(fā);肉實則少病;精實則伶俐多語笑,不
怕寒暑;步氣實則少發(fā)而體肥。此皆受稟胎氣之有余也,多壽(10)。
西 江 月
小兒變蒸何以。三十二日為期,精神改變異常時,發(fā)熱蒸蒸
昏睡?;蛴鲲L寒外感,或兼乳食傷脾,留連苦楚莫差池,好把湯丸
調治。
大抵六十四日,初生腎與膀恍,再生心火與小腸,肝膽第三
長養(yǎng),肺與大腸居四,脾胃五次消詳,三焦胞絡不同鄉(xiāng),只為有名
無狀。
小兒變生智能,自然發(fā)熱如蒸,昏昏不語(11)欠醒醒,恰似蠶
眠相應。醫(yī)者不須妄治,父母何必憂驚,三日之后自和平,只怕
別生形癥。
若遇風寒外感,惺惺散子堪行,內傷乳食不安寧。保和養(yǎng)脾
兼進??人詤⑻K飲子,吐瀉(12)理中最靈,驚來搐擎用瀉(13)青,
異赤亦宜選進。
<目錄>卷四
<篇名>驚風門
屬性:凡小兒因聞非常之聲,見異類之物,或為爭斗推跌,或大小
禽獸之類致驚,其神氣結于心而痰生焉。痰壅氣逆,遂成搐溺。
口眼歪斜,口吐涎沫,一時即醒,如常無事。或一日一發(fā),或間
日再發(fā),或三五日一發(fā),或半年一發(fā),一年一發(fā)。若不急治,變
成瘤疾,而為終身之痼病也。治法當先利痰順氣,后用清心安神。
風者,或因外感風寒,或內傷飲食,以致熱生痰,痰壅發(fā)
搐,口眼歪斜,手足牽動,氣喘涎潮。口吐涎沫,發(fā)過略醒。潮
熱不退。須臾復發(fā)。治法當先瀉(15)火開痰,后用安神清熱。
驚風有二,有急有慢。急驚風為實為熱,當涼驚瀉(16)火;
慢驚風為虛為寒,當用溫補。不可一概(17)混治,以致殺人。
急驚風。小兒元氣素實,或因恐怖,或因風,或因飲食而
發(fā),要審明白,詳察癥侯。而施治法。
如曾因恐怖而成驚者,其癥發(fā)過即如常,若無他癥,先以利
痰丸順氣開痰,后用安神丸調之。
如曾因風寒而成者,其癥發(fā)過略醒,須臾復發(fā)。輕者,只用
導赤散吞下瀉青丸,以清心肝之火,后以抱龍丸治痰,保命丹除
風,緩緩調之。
如曾因傷飲食而成者,其癥發(fā)過略醒,醒多啼哭,須臾復
發(fā),不思乳食。先用陳皮麥芽湯吞下五色丸,推去食積,則痰自
降。后用辰砂五苓散治之。
凡治急驚風,除飲食一癥外,不可遽用下藥,必先間其大小
便如何。若小便清,大便通利,其邪在表,只用導赤散加防風,
或瀉青丸去大黃加全蝎作湯服之。去表中之寒邪,其風自退。后
以辰砂五苓散謂之,不可犯麝香,恐引邪入里。若小便赤澀,大便
閉結,此邪在里,可用五色丸下之。后用抱龍丸、保命丹調之。
凡急驚發(fā)時,牙關緊閉不醒著,急用艾炷灸兩手大指頭少商
穴(在甲旁),合而灸之,即醒,而后施治法。
凡急驚風,痰氣喘急者,用定喘湯加竹瀝治之。痰涎壅塞(18)
不開者,可用吐法。
凡病退后潮熱不退者,此脾虛熱也,四君子湯加炒干姜治
之。若小便赤,大便硬,兩腮紅,足脛熱者,此余邪未盡,不可作
虛看。用涼驚丸。薄荷燈心煎湯吞下調之而愈。
凡病退后,睡眠不醒者,此心脾二經之邪熱未盡去也,安神
九治之。
凡小兒但有潮熱,觀其兩頰若赤,目上視者,必作驚風也。
當先以導赤散,加燈心,薄荷以去其熱。次用抱龍丸以安其神,
則風自不作矣。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利痰丸
屬性:南星(牛膽者)r-錢,枳殼(麩炒)二錢,陳皮(去白)
一錢,大黃二錢,牽牛頭末二錢。共為末,皂角煮水為
丸,燈心湯吞下。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安神丸
屬性:黃連(去毛)二錢,石菖蒲二錢,遠志<去心)二錢,
歸身二錢,麥冬(去心)二錢,茯苓二錢,山梔子二錢。
共為末,煉蜜為丸。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導赤散
屬性:生地、木通、甘草。加竹葉(七皮),水煎服。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五色丸
屬性:黃芩二錢。大黃二錢,黃連二錢。共為末,分作五
份,滴水為丸。一份青黛為衣,名青丸子;一份朱砂為
衣,名紅丸子;一份輕粉為衣,名白丸子;一份皂角燒灰
存性研末為衣,名黑丸子,一份雄黃為衣,名黃丸子。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瀉青丸
屬性:歸身、川芎、大黃(煨)、羌活、防風,桅子仁、膽草
各等分,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捂桐子大,竹葉湯
下,此瀉肝火之藥也。如發(fā)熱,去大黃,如全蝎、僵蠶
(炒),竹葉引,水煎極。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辰砂五苓散
屬性:豬苓、澤瀉、赤茯苓、白術、官桂,燈心引,
煎,調辰砂服之。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定喘湯
屬性:陳皮(去白),南星(制)。梔子仁、軟石膏、杏仁
泥,薄荷葉、赤服苓。右銼細,水煎,入竹瀝服之。
吐法
用土牛膝根,取自然汁灌入口中,其涎自吐。
灸法
先以兩手大指相合,于甲側縫中處,燒三壯;又以兩手中指
相合,于甲側縫中心燒一、二壯。即醒者可治,不知痛者不治。
祖轉治驚風,先以雄黃解毒丸利去痰熱,后用涼驚丸退火,
再用保命丹、安神丸調之而安。
發(fā)急驚風之對。手撮,目閉,口張,囪陷,魚口,氣促急,
吐沫,噴藥,昏睡不語不啼,口禁絕,不飲食。遺尿失屎,面赤
如朱,此皆不治之癥。
凡慢驚風,小兒胎稟素弱,又多疾病,或大吐大瀉,或久瘧
痢,誤服吐下之藥,皆致精神虛耗,漸成搐弱,十無一全。如元
神虛弱,又逢恐怖而成慢驚者,其癥發(fā)過即如常。但多啼哭,睡
中不寧,不可妄用利痰之藥。先以青州白丸子,加青礞石以去其
痰,次服安神丸,以四君子湯送下。如因吐瀉大病之后,手足逆
冷昏睡,目睛微露,而無搐掣者,此欲成慢驚癥也。急溫補之,
四君子湯加熟附子一片,愈后以集圣丸調之。
凡吐瀉(19)大病之后,已成慢驚風者,其癥口目牽引。手足搐
掣,以醒脾散驅風醒脾。風退,以參苓白術散為丸服之。
凡慢驚風痰氣壅塞者,不可妄用通利之藥,只以青州白丸子
加青礞石治之。
凡慢驚風不醒不退者,灸百會、三里,男左女右乳下。
凡慢驚風已退,或有余熟。不喜飲食,先服四君子湯一、二
劑,后以集圣丸調之。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青州白丸子
屬性:半夏(炮),川烏(去皮尖)各五錢,南星二錢,白附
子五分。共為末,以絹袋盛之,用水擺盡為度,放磁器
內,日曬夜露,一日一換其水,換水必攪數(shù)轉,侯知玉
片,再研細;又用青礞石一錢。另研紐,以焰硝五分。同
石末入銅鍋內,鍛通紅,硝盡為度,令冷,入上藥和勻,
以糯米粉打糊為九,以薄荷湯入技謂進下,其痰自墜。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調元湯
屬性:黃祗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二分半,白芍五分,
水煎服。《內經》云:”熱淫于內,以甘瀉之。以酸收之。”
此之謂也。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醒脾散
屬性:人參、全蝎、白附子、天麻、甘草(炙)、白茯苓,
木香,白術、石菖蒲、蓮肉。水一盅,姜棗引,煎服。有
熱者去木香。
凡治驚風,不可妄用辛香之劑,寒涼之藥,蓋辛香能竄元氣。
寒涼反傷脾胃也。
凡小兒夜啼哭,目睛上視,日間略定者,此內釣也。蓋因受
寒氣,腹中作痛,以至痛極目定。以燈心燒灰,調滾水化下理中
丸,痛止病退。
如小兒日夜啼哭,目睹物不轉,身后仰者,此外釣也。蓋食
積作痛,其身強直,而目亦定,以灶心土泡滾水,送下丁香脾積
丸,病退痛止。
如小兒忽然氣急涎響,口眼如常,手足不搐,身無熱者,此乍
感風寒,肺經受邪也。用芎蝎散一服即退。
如小兒腹脹喘滿,胸膈氣急,兩脅扇動,陷下作坑,兩鼻竅
張,悶亂,咳嗽作渴,聲嘎,涎痰壅塞,大小便閉,此馬脾風
也。若不急救,或不識癥,死在旦夕。宜先用牛黃奪命散下之,
后用白虎湯平之。
如小兒兩手輪指。目略直視。此白虎癥也。但身不熱,手足
不掣,宜向本年白鹿方取土泡湯,吞蘇合香丸。
如小兒口吐黃自沫,面色變易,喘急腹病。反側掣搐,其狀
似驚,但眼不上竄,此由精神睡弱,外感客氣,卒暴觸杵。名客
杵癥。先視其口中上阨左右,有小腫泡,急摘破之。更以蘇合香丸
姜湯化下,外以降香。皂角二味燒薰!次用淡豆豉三合,水浸濕
搗爛為允,如雞子大,磨兒囪上及兩足心各五、六遍,次摩臍心
良久,拍開有毛,即擲之。
如小兒久咳,腹脹作喘,胸高氣逆。目睛上視,手足牽引,
此名龜胸,熱癥也。但身無熱,以葶藶丸治之(方見咳嗽門)。
以上之癥。俱與驚相似。不可一例施治。誤者,恐傷其命。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芎蝎散
屬性:川芎、華援各一錢,蝎梢二分,細辛一分,半夏
(酒浸一宿,湯泡七次,焙干)一分。共為末,熱湯調
服,或薄荷湯化下亦可。
<目錄>卷四\驚風門
<篇名>牛黃奪命散
屬性:白牽牛、黑丑(各半生半熟取頭)五分。大黃,枳殼
各一錢。共為末,冷漿水調下。涎多者,加密少許。
如小兒痘疹驚搐者,只用導赤散調辰砂末一服,不可妄用涼
驚丸,抱龍丸,保命丸等藥。
西江 月
小兒驚風癥侯,須分急慢根由,急因實熱泄中求,慢是虛寒
溫補。急為風寒食積,慢是久病綢繆,如斯辨認不差謬,才顯神
功妙手。
急驚卒然大熱,因而熱則生風。痰涎哽塞角張弓,口眼歪斜
沉重。先使嚏驚妙散,后用導赤疏通,合灸少商與中沖,瀉青涼驚
選用。
若遇風寒外感,先須發(fā)汗為宜,瀉青丸子作湯醫(yī),加上蝎蠶
二味。果是內傷飲食,又當解利相隨,三黃五色任施為,積去熱除
驚止。
慢驚先由久病。精神漸減脾虛,厭厭沉困氣長吁,口眼張開
不乳。搐弱時時舉發(fā),四肢逆冷何如,理中附子急驅除。不差艾灸
左乳(20)。
要認驚風死癥,面如紅粉涂搽,口張涎出緊關牙。目直氣粗
聲啞。喉內響似拽鋸,毛端汗如珠下,目瞪眼小不須夸,大叫悶亂
尤怕。
搐掣乍作乍止,痰氣無了無休,昏昏鼾睡喚難蘇,乳食不知
吞吐。屎尿遺時少覺,四肢僵直難收,啼聲不出汗如油,縱有靈丹
難救。
小兒驚風咳嗽,人人當作風哮,大黃白黑二牽牛,人參分兩
勻用。四味俱研為末,蜜水調和稀稠,灌將一字下咽喉,免得胡針
亂灸。
兩指伸縮名為搐,十指開合弱之形(21)。掣則連身常跳起,
顫而四體動搖鈴。身仰向后為反癥,手如挽弓引狀成。怒目覷高
是竄樣,睛露不活是斯真。
<目錄>卷四
<篇名>嘔吐門
屬性:聲物俱有曰嘔,無聲有物曰吐。有聲無物曰干嘔。其癥有
三,有寒、有熱、有食積。
寒吐者,吐時少而出物多,此胃受寒也。以理中丸治之,或用
胃苓丸,以煨姜湯送下。寒吐,食不化,惡食。
熱吐者,吐時多而出物少,此胃有熱也。以二陳湯加黃連、
煨姜治之。熱吐,食化,不惡食。
食積吐者,要分三焦,明白俱惡食。如食即吐者,此積在上
焦胃口也,宜用淡鹽湯吞一小盅,后以鵝翎毛掃喉中,令其吐盡
舊積。后以二陳湯加干姜(煨)、神曲(炒)、麥芽(炒)、砂仁治
之。如食入之時而吐者,此積在中焦,下口過小腸上口處也,先
以丁香脾積丸通去舊積,后以二陳湯加消導藥治之。如早食晚吐,
晚食早吐者,此積在下焦,小腸下口過大腸上口處也,先以丁香
脾積丸下之,后以二陳湯加消導藥治之。
<目錄>卷四\嘔吐門
<篇名>消導藥
屬性:神曲、麥芽(炒)、砂仁、香附子之類。
如嘔吐久而諸藥不納者,此胃口壯火,關格之病,用理中
湯,以童便。豬膽汁同炒,煎服即安。
如嘔吐蛔蟲者,以理中丸加烏梅一個,附子一小片,黃柏,
川椒一服,即愈。
凡嘔吐后瘦弱者,只以集圣丸謂之。
<目錄>卷四\嘔吐門
<篇名>理中湯
屬性:此藥桂熱,所以治寒。
人參、甘草(炙),干姜(炒)、白術。水一盅煎
服。若為丸,共為末,煉蜜臨時為丸,滾水送下。
如諸吐不納藥者,此陰盛拒陽也,必加童便,豬膽汁者,取童
便味酸咸性寒,膽汁味苦性寒,以和理中湯服,則陰體漸消,陽
性乃發(fā)。故(內經)曰:”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謂也。
<目錄>卷四\嘔吐門
<篇名>二陳湯
屬性:此藥性平,寒熱通用。
陳皮,半夏(姜汁泡七次),白茯苓、甘草。生姜三
片引,水一盅前服。若嘔吐加白術、煨干姜,此二味嘔
吐必用之藥也。挾熱而吐者,加煨干姜、炒黃連。如傷食
加神曲。炒麥芽,砂仁、香附子,山楂。此五味消導必
用之藥。
祖?zhèn)髦螄I吐,只用胃苓丸,煨干姜煎湯吞治之,不問寒熱。
凡吐不止,服藥無效加煩悶者,不治,吐不止,目上竄。頭
后仰者,不治。
西江 月
嘔吐病原不一,治者要辨根由,嘔則聲物一時有,有物無聲
曰吐。更有有聲無物,此名噦而干嘔,又當辨癥藥分投,有甚難為
措手。
冷吐乳食不化,腹脹喘急無時,面白眼慢氣多吁,吐有夾食
清水。此因風寒入胃,或食生冷傷虧。抑傷宿乳胃中虛,不納乳食
吐出。
熱吐唇紅面赤,乳食入而雖消,吐物黃色遍身燒,大熱渴多
煩躁。此因暑氣在胃,或食熱物煎熬,胃氣因熱不和調,氣逆遂成
吐了。
積吐如何分曉,眼胞浮面微黃,足冷肚熱異尋常。晝輕夜重
魔瘴。宿冷滯在脾胃,故吐黃酸水漿,或吐酸餿氣難當(22),此
傷宿食形狀。
小兒傷乳吐者,形癥更要消詳,乳才哺后吐浪蕩,或少停而
吐止。此因乳食無度,脾氣弱不能當,速將空乳令兒嘗,乳節(jié)吐止
為上。
吐癥既分明白,治法猶貴精微,冷吐理中湯最宜,熱吐五苓
去桂。積吐九轉靈應,下后積術調之,傷乳而吐藥方奇,三棱散子
為最。
嘔吐乳食不納,任是湯藥難嘗,此謂陰盛隔孤陽,時醫(yī)卻無
主張。參術煨姜熟附,烏梅童便尤良,豬膽同入慢消詳,此法應如
影響。
吐嘔諸藥不納。我有絕勝奇方,定吐飲子妙非常。半夏官桂
二樣,生姜獨宜多取,甘草少用為良,根據(jù)方制造水煎嘗,仍用生
姜為上。
一等蛔蟲吐出,此為蛔多厥陰,烏梅丸子效如神,一服蛔安
吐定。又有咳而吐者,化痰順氣須明,如常嘔吐只胃苓,湯用生
姜作引。
嘔吐不止之癥,分明說與醫(yī)人,如服正藥俱無靈,更加煩躁
亂悶。嘔吐只是不止;目睛上竄須危,頭往上仰魄如飛,只好安
排后事。
再附惡心一癥,有痰有熱有虛,三癥生姜通用之。藥宜隨癥
區(qū)處。若是胃中有熱,二陳加上苓連,姜汁炒過共同煎,各用一錢
最驗。
<目錄>卷四
<篇名>瀉泄門
屬性:泄瀉皆屬于濕,其癥有五,治法以分利,升提為主。
如泄瀉清白,或不思食,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胱白,
作渴者,此寒濕也。其癥多得于冬,以五苓散作引,吞化理中丸
即止。如寒甚不止著,理中湯加附子一片,即效。
如泄瀉注成黃水者,或渴或不渴,此風濕也。其癥多得于
春,五苓散加防風、羌活、蒼術治之。
如泄瀉清水,腹中無痛者,此純濕也。以胃苓湯治之。
如泄瀉腸滑不止著,此濕傷元氣下陷也。宜升提之。四君子
湯加升麻、防風、烏梅治之?;蛴盟木訙滔缕呶度舛罐⑼?。
如泄瀉酸臭,腹痛,面黃帶熱,不喜飲食者,此食積也。先以
丁香脾積丸推去其積,后以桑圣丸調之。
如泄瀉日久,目無神氣,口略張,四肢冷,好睡者,以四君
子湯調之,多服有效。甚者,加熟附子一片,煨姜服之。
如泄瀉日久,身熱不退,只以調元湯治之。此虛熱也,不可
妄用寒涼之藥。甚者,加干姜即效。
凡久泄后。人事黃弱著,以集圣丸調之。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五苓散
屬性:入膀恍,腎經。
豬苓(去皮)、澤瀉、白術、赤茯苓、官桂。此分利
陰陽之藥也,水一盅煎服。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理中丸
屬性:人參、白術、甘草(炙)、干姜,加砂仁、藿香、
烏梅、附子、豬苓、澤瀉。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玉露散
屬性:此藥性寒,所以治熱。
寒水石、滑石各一兩,甘草五錢。共為末,每服一
錢,冷水調下,或用此藥煎湯吞理中丸。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胃苓湯
屬性:蒼術、厚樸、豬苓,澤瀉、白術、白茯苓、甘草、
陳皮、官桂。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四君子湯
屬性:此藥性溫,可以補元氣之不足。
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水一盅,姜三片,棗二
枚,水煎溫服。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肉豆蔻丸
屬性:此藥性溫而澀,所以止滑也。
內蔻(面煨)五錢,赤石脂七錢五分,廣木香二錢,
砂仁二錢,枯礬七分半,白龍骨五錢,訶子肉五錢。共
為末,水糊為丸,陳米湯送下。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白術散
屬性:此治渴之圣藥也。
人參、白術、白茯苓、木香、藿香葉、甘草各一
兩,干葛二錢。共為粗末,每用一、二錢,姜三片引,
水煎極。袖珍方:非干葛,乃干姜也。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調元湯
屬性:此治虛熱之圣藥也。
黃祗、人參、甘草。如熱不退,加干姜即效。
如身熱手足寒者,加熟附一片,煎服。
祖轉治泄瀉不止,不問寒熱,只用胃苓丸,兼一粒金丹。以
車前草同炒米煎湯服之。
凡久瀉(23)不止,精神美好,面赤唇紅者,不治。
凡久瀉(24)不止,作渴不休者不治。
凡久瀉(25)不止,脈沉細,遍身皮冷,不思乳食,泄滑不止
者,不治。
凡久瀉(26)不止,又成驚搐者,不治。
凡久瀉(27)不止,變成赤白痢疾者,不治。
凡久瀉(28)不止,大肉消瘦者,不治。
凡久瀉(29)不止,大孔如竹筒不收閉者,不治。
凡泄瀉(30)不問輕重,只要飲食如常,不生他癥著,不難于治
而易愈。
西 江 月
泄瀉秘傳治法,等閑不語時人,如今傳授救兒嬰,以積心田
一頃(31)。初次且行淡滲,溫中以次施行,三升四塞救兒嬰,此方
古今永定。
泄瀉如何發(fā)作?只因水谷無分,所以淡滲法先行,小便長而
泄定?;佘嚽俺嘬颍藚仔g豬苓,甘草澤瀉與砂仁,姜棗煎來
作引。
淡滲行而又泄,須防谷氣中虛,溫中丸散不須拘,斷要一時
泄住。白術人參砂藿,炙姜炙草根據(jù)書,烏梅熟附澤瀉豬,引用生姜
作主。
溫中若還不效,中氣下陷須提,人參白術與黃祗,甘草干姜
炙取。澤瀉豬苓赤茯,升麻熟時烏梅,柴胡白芍與當歸,引用姜棗
休棄。
以此升提未止,只因腸滑難收。塞用通用更何優(yōu),擊其指
歸(32)可救。參術炙姜炙草,烏梅粟殼相扶,升麻訶子芍歸求,
姜棗同煎溫服。
法盡泄還不止。其間吉少兇多,假饒父母不奈何,要你醫(yī)時
休錯。參術附陳姜棗,砂仁豆寇粟河,干蟾蘆薈木香和,赤石醋丸
服可。
泄瀉時常作渴,白術散子如仙,人參白術木香兼,干葛藿香
葉片,甘草茯苓七味,烏梅加上同煎,臨時再用伏龍肝,此法千
金不換。
泄瀉如常治法,不須別用心機,只將黑姜(33)胃苓醫(yī),三服自
然停息。如此不能取效,根據(jù)前四法支持,吾將心法教人知,才顯
明醫(yī)三世。
五六月間泄瀉,其中寒少熱多,理中丸子救沉苛,玉露散子
真可。不效四苓作引,同吞理中調和,自然泄止莫磋跎,活得人多
念我。
夏月人多泄瀉,腹疼頻熱相攻,豬苓澤瀉茯苓同,甘草干姜
炙用。白術黃連滑石,人參砂藿溫中,升麻提氣妙無窮,更把烏梅
煎送。
泄瀉癥雖各別,大要總因濕成,風寒水濕中人身,乳食過傷
為病。此由中氣不足,脾胃積滯惟深,以致氣脈不調勻,故成泄瀉
之癥。
人皆知有泄瀉,當分泄瀉原根,冷則滑泄故無聲,熱則腸結
為病。故致里急后重,如水注下有聲,此名瀉癥熱緣因,下面條
陳(34)病癥。
細詳冷瀉病癥,腹中卻似雷鳴,注下清白水之形,面白肚疼
等癥。甚者四肢厥逆,此由兒溺寒侵,寒氣在腹刺攻人,故令兒患
此癥。
熱泄色多黃赤,小便不利心煩,口燥作渴定咽干,食乳必粗
可驗。此由腸胃挾熱,冷風乘入其間,熱氣相搏(35)不安然,所以
兒有此患。
冷熱不均泄瀉,瀉色赤白不常,或水或谷病為殃,小兒如何
抵當。此由先冷后熱,先熱復被冷傷,腸胃宿虛虧中臟,冷熱交攻
勻當。
更有傷食而泄,腹痛乳食不思,面黃寒熱異常時,糞多酸臭
氣味。此由乳食過度,以致脾胃傷虧,遂成泄瀉病孩提,小兒多有
此疾。
又有一般暑泄,多于暑熱之時,亦宜寒熱癥中推,庶好斟酌
用劑。若或瀉穣赤白,腹大青筋發(fā)稀,或吃泥土出蛔時,此為疳泄
之疾。
又見泄多背色,亦或發(fā)熱有時,睡臥不安忽驚悸,乃是驚泄
之勢。此是脾受肝克,速宜及早醫(yī)之,若變脾風瘓瘋時,就是神仙
費力。
泄瀉注成黃水,或渴不渴殊途,此在風濕癥中求,多病春天
時侯。如或瀉下清水。腹中不作痛楚,此是純濕病之由,病傳陰
雨之侯(36]。
泄瀉腸滑不止,濕傷元氣陷虛,藥宜升舉救兒軀,才得醫(yī)理
妙處。如或泄瀉日久,身熱仍舊不除,此為日久氣多虛,調元湯劑
宜服。
丹溪治泄之法。瀉水腹無痛疼,此癥因受濕分明。四苓二術
當增。飲食入胃不住,宿谷不化猶存,此則氣虛病之根,參術升麻
芍并。
腹內痛甚而瀉,瀉后痛減覺輕。此在食積癥中尋,神曲大黃
推滲。一痛一泄成障,泄火更見腸鳴,火癥分明用四苓,加上芩通
尤勝。
大端泄瀉諸癥,治法條貫分明,醫(yī)人最要細詳論,尤貴根據(jù)方
對癥,調治只根據(jù)前法,澀藥切莫先行,若然胡亂敗章程,反變痢膿
重癥。
泄瀉不知癥候,許久不止堪擾,精神美好渴無休,面赤唇紅
消瘦。脈理若見沉細,滑泄不乳煩愁,變痢赤白或驚搐,大孔如
簡不救。
<目錄>卷四\瀉泄門
<篇名>辨癥歌
屬性:便黃因內熱,紅赤黑同看。綠白青皆冷,積滯氣臭酸(37)。
久瀉四肢癱,才驚睡不安。熱疳毛作穗,涎嗽定傷寒。
肝冷傳脾臭綠青,焦黃脾土熱之形。肺腸寒色膿粘白,赤熱
因心腎熱成。
身熱發(fā)厥歌(久泄多虛熱)
氣虛多發(fā)厥,血虛須作熱。氣血若俱虛,身熱手足厥。
<目錄>卷四
<篇名>吐瀉門
屬性:吐瀉名曰霍亂,其癥有三:有寒、有熱,有食積。
凡上吐下瀉,兩腮紅赤,遍身熱,口作渴,吐泄時多而出物
少者,此屬于熱。用五苓散煨干姜治之,或用煨姜湯澄冷調服益
元散,神效。
凡上吐下瀉,面胱白,足冷。腹痛,多啼哭,不作渴,吐瀉
時少而出物多者,此屬于寒,用理中湯治之。甚者,加附子烏梅
效。以上二癥,皆不阻乳食。
凡吐瀉出物酸臭,面黃,不喜飲食,腹常作痛者,此食積
也。以丁香脾積丸推去其積,后以集圣丸調之。
凡吐瀉久,身瘦作熱者,只用集圣丸治之。
祖?zhèn)髦瓮聻a,不問寒熱虛實,只用胃苓丸,煨姜湯送下,即
安。
益元散(又名六一散,又名天水散)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為細未,或煎服,或冷水調
服。
凡吐瀉不止,作渴不休者,不治。加驚搐者,不治??谏嗌?br />
瘡,手足冷,身熱,此陰降陽升。脾氣中絕者,不治。
西江 月
大凡男女吐瀉,陰陽順逆當明,男逢瀉甚下無陰,女子吐多
不應。出物多而數(shù)少,此為寒盛相侵。如逢物少數(shù)頻頻,火盛細加
體認。
吐瀉若是同見,此名霍亂陰陽,只用一劑理中湯,上吐下瀉
了當。服此若還不效,再加熱附煨姜,烏梅作引是良方,莫與俗人
夸獎。
吐瀉時時作渴,諸般湯藥無靈,飲湯飲水腹膨膨,束手坐觀
死癥。急用伏龍飲子,時時與吃調停;須臾吐止火邪寧,才與理
中對癥。
吐瀉分為三癥,食積、寒、熱當知,面黃糞臭惡乳食,此癥
方為食積。若是身熱作渴。宜為熱癥袪除,面白身寒腹痛時,正
是虛寒之疾。
食積宜行轉取,靈應去積為宜,如逢熱癥又何如,益元五苓
為主。寒癥理中可用,甚加附子烏梅,寒熱總用胃苓奇,吞用干姜
煎水。
<目錄>卷四
<篇名>痢疾門
屬性:痢疾不問赤白,皆屬濕熱,或以赤為熱。白為寒者。非也,
亦有食積而成者。其治法有補有泄。赤白濕熱皆有,但熱癥腹
痛,濕癥腹不痛。
凡痢有赤,此濕熱傷在血分,從小腸中來也。以四物湯加黃
連。黃芩、黃柏治之。
凡痢有白者,此濕熱在氣分,從大腸中來也。以四君子湯加
黃連、蒼術治之。
凡赤白相雜者,此血氣俱傷。以八物湯加黃連、黃芩、黃
柏、蒼術、滑石治之。以上三癥,有后重者,俱加檳榔,枳實。
凡治痢疾,不問赤白。但初起之時,里急后重,腹中脹痛
者,先用三黃丸。大承氣湯下之,后用香連丸調之。
凡痢赤白日久,人事虛弱,原未經下者,若下之,則人事
虛,而不可損其不足;若不下。則積未去而難愈。只用保和丸,
連服數(shù)次,俟腹止痛為度,后以香連丸調之。
凡治痢不可妄用巴豆、牽牛,只用三黃丸穩(wěn)當。
凡痢有鮮血者,用清血丸,以車前草、陳米煎湯送下。
凡痢有白涎,久不止者,用固腸丸,以陳米飲送下。
凡暑月痢純血著,以益元散、炒過滑石,加紅曲為丸,陳米
飲送下。
凡赤白痢脫肛者,此氣下陷也。宜升提之,和中丸以升麻湯
吞之。
凡赤白痢嘔吐不食者。此名噤口痢,用木香則失之溫,用山
藥則失之閉,只以參苓白術散,石菖蒲末,陳米飲調下,胸次
一開,自然思食。
凡痢止后,身熱不退,或人事瘦弱者,只用集圣丸調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芍藥湯
屬性: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后重自除。
白芍二錢,歸尾、黃連、黃芩各一錢。大黃七分,
甘草。檳榔、木香、桂心各五分。右細切作一服,水碗
半,煎一碗,空心服。如病初后重急迫者,倍加大黃,
如芒硝一錢。若痞滿氣不宣通者,加枳實一錢,服之自
愈。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四物湯
屬性: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加黃連、黃芩。黃柏。
水煎溫服。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四君子湯(見泄瀉門)
屬性:加黃連、黃芩、蒼術,水煎服。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八物湯(見胎毒門)
屬性:加黃連,黃芩、黃柏、蒼術,滑石,積殼,檳榔。
水煎,空心溫服。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三黃丸
屬性: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為末,神曲糊丸,木
香、檳榔湯送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大承氣湯
屬性:此通腸去積之藥。
枳殼、厚樸、大黃,芒硝,甘草,加檳榔,水煎服。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保和丸
屬性:凡食積脾胃虛者,用此藥。
山楂肉一兩,神曲(炒),半夏、白茯苓,陳皮、萊
菔子。連翹各五錢,麥芽(炒)一兩,甘草三錢。共為
末,蒸餅和丸,如粟米大,米飲送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清血丸
屬性:愧子(炒)、荊芥穗、積殼(麩炒)。側柏葉(醋炒)各
等分,為末,米醋糊丸,陳米湯送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固腸九(即二根丸)
屬性:紅椿樹根白皮、白椿樹根白皮各等分,為末,米糊
丸,陳米飲送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清六丸
屬性:即益元散加紅曲是也,血痢者此方主之。
滑石(炒)一兩,甘草二錢半,紅曲(去殼炒)五錢,
共為末,米糊丸,陳米湯送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和中丸
屬性:黃連(炒)、凍皮各五錢半,澤瀉、車前子、白茯
苓、山藥、白術、木香、石蓮肉、肉豆蔻(面包火煨),
干姜(炒)、人參各二錢。共為末,醋糊丸,陳米飲送
下。如脫肛者,升麻湯送下。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參苓白術散
屬性:此藥性平,補助脾胃之藥也。
人參、白術、白茯苓、山藥、白扁豆(姜汁炒)、甘
草。桔梗、意苡仁、石蓮肉各一兩,加石菖蒲一兩。共為
末,陳米湯化服。
祖?zhèn)髦瘟。翰粏柍喟?,只用保和丸,香連丸調之。
凡痢日久,大熱、大渴不退者,不治。
凡痢日久,六脈洪數(shù),面赤身熱者,不治。
凡痢日久,作渴不止者,不治。
凡痢日久,嘔吐不食,服藥無效者,不治。
凡痢日久不止,下紫血成塊者,不治。
凡痢日久,下黑水,如屋漏塵水者,不治。
凡痢日久。大肉瘦削折者,不治。
凡痢日久,脫肛出寸余者,不治。
凡痢日久,轉作驚搐者,不治。
凡痢變作泄瀉,飲食如常者,易治。
西江 月
痢疾古名滯下,食積濕熱相參,腸鳴腹痛不能安,里急后重
無遍。赤乃小腸火盛,白自大腸邪傳,愚醫(yī)以白作寒看,辛熱亂行
丸散。
治痢無過二法,河間秘訣流傳,行氣積血術中仙,管取十全
無變。氣行后重自止,血和下痢自安,寒涼淡滲禁辛甘,不怕年深
日遠。
凡痢先行通藥,黃連枳實檳榔,多加酒蒸過大黃,或用三黃
推蕩(38)。若是虛人忌此,且從消導(39)推詳。保和丸子是仙方,
只要認病停當。
下后病除里急,再將赤白消詳,赤痢無過剪紅方,白痢固腸
穩(wěn)當。赤白相兼不愈。香連丸子高強,術精鄉(xiāng)郡把名揚,奪取錦纏
頭上。
若遇時行痢疾,排門一樣無差,頭疼身痛慢吁磋,疫癘氣行
須怕。先用人參敗毒,次將承氣推車,然后察脈看減加,虛實分明
調他。
痢久前法不止。氣陷腸滑無停,急將涼藥與提升,固澀兼行
甚穩(wěn)。參術升麻歸芍,烏梅粟殼連芩,干姜訶子赤茯苓,粳米陳皮
作引。
記得痢癥藥品,解毒梔子芩連,大黃芒硝可推陳,木香陳皮
痛定。檳榔積殼后重,升麻柴胡提升,固腸粟殼訶梅靈,澤瀉豬苓
水順。
痢疾不治數(shù)癥。脈若洪大須防,禁口不食吐水漿,大熱煩渴
腹脹。大孔不收魄戶(40),糞如塵黑爪櫰。面紅唇赤陷眉眶,氣
急悶亂危樣。
小兒肛頭脫出,此由泄痢深沉,氣虛下陷不能升,冷熱不知
相并。里急后重難便,用力太過傷神,以致肛出冷寒乘,不得收
返而進。
要識脫肛癥治,養(yǎng)血和氣為宜,川芎白芷與當歸,白芍人參
赤石?;弊由剿幧徣?,龍骨五倍相隨,細研五倍作丸子(41),仍
用米湯吞吃。
內服湯丸取效,外用諸藥扶持,粱上倒掛壁塵灰,鱉頭燒灰
研細,鼠糞共末艾捻,入桶用火燃之。人坐其上令熏宜,頃刻肛
頭收入。
前法若還不效,田螺取搗為泥,樸硝大黃共和之,捶膏敷上
即愈。不效再用搽藥,熊膽冰片堪題,鵝膽調搽病即除,此法醫(yī)人
牢記。
導氣苓連共木香,大黃歸芍殼檳榔。痢下膿血時無度,管取
一服即安康。
<目錄>卷四\痢疾門
<篇名>治脫肛浴法
屬性:用陳艾煎水,以陳壁土研細,入艾水澄過渣,
以艾水溫浴之,俟收入為度。外用熨法。
熨法
用麥面以好米醋和成簿餅,敷在臍上,將艾薄薄鋪
于餅上,燃之。
注:
(1)原書注:蓐母,生兒之母,謂之曰蓐。
(2)鋾:陶器,溫器也。
(3)皆: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此”。
(4)調養(yǎng):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調食”。
(5)腹痛: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腹肚”。
(6)?。荷綎|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驚”。
(7)燭弄: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竹弄”。
(8)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9)其于人也亦然: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將于人也赤
然”。
(10)此皆受稟胎氣之有余也,多壽: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此皆堂
梟胎氣之有余也,主多壽”。
(11)不語: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不乳”。
(12)(13)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14)驚風門:原書注,驚自是驚,風自是風,要分別明白,不可混治。
(15),(16),(19)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l7)概: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側”。
(18)壅塞: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涌塞”。
(20)左乳:原書注,即期門穴也,小兒乳下一指。
(21)兩指伸縮名為搐,十指開合弱之形: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
“兩指開合似發(fā)搐,十指伸縮弱之形”。
(22)氣難當: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氣味香”。
(23)(24)(25)(26)(27)(28)(29)(30)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31)如今傳授救兒嬰,似積心田一頃: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如今傳授與子孫,勝似良田萬頃”。
(32)指歸: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惰歸”。
(33)黑姜: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黑藥”。
(34)條陳: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條成”。
(35)相搏: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相傳”。
(36)之侯: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之后;
(37)積滯氣臭酸: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疳肥食臭酸”。
(38)推蕩: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推湯”。
(39)消導: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通藥”。
(40)魄戶: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梟口”。
(41)作丸子: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丸子兒”。
<目錄>卷五
<篇名>瘧疾
屬性:瘧疾治法有二,新瘧先截后補,久瘧先補后截。
凡瘧要分早晚治之,如上半日發(fā)者,此邪在陽分氣位也,先用
平胃散加常山(1)、草果截之。后用平瘧?zhàn)B脾丸,調理而安。如下半
日發(fā)者,此邪在陰分血位也,輕者以四物湯加桂枝、桃仁、紅
花,發(fā)出血中寒邪。甚者,以小柴胡湯加升麻、當歸提到陽分,
然后以小柴胡湯加常山、草果截之。略愈,以平瘧?zhàn)B脾丸調之而
安。
如瘧來寒多熱少者,以平胃散加常山、桂枝,草果仁截之;
熱多寒少者,以白虎湯加常山、草果。青皮截之,寒熱相半者,
用小柴胡湯加常山、草果截之。后以平瘧?zhàn)B啤丸調之。如大人以
補中益氣湯調之。以上數(shù)癥,皆先截后補也。
如久瘧連綿不退者,或二、三日一次,其邪已深,不可妄用
截藥,只以平瘧?zhàn)B脾丸調之。有汗要無汗,無汗要有汗,其瘧易
退。再要避風寒,禁雞魚。冷水,無不安者。如犯禁戒,雖九轉
靈丹,亦難治也。
凡瘧后轉作痢疾著,此癥多得于夏末秋初,因內有伏陰,多傷
生冷故也。當從(2)虛治,不可妄用通利之藥。如平常下痢者,以
香連丸,米湯送下。
如瘧痢并作著,以平瘧?zhàn)B脾丸。橘皮和中丸相間服之。
如瘧后遍身浮腫者。此因汗后受風故也。以胃苓丸加五加
皮、大腹皮,燈心、長流水煎湯治之,大兒加減胃苓湯治之。外用
浴法,于日當午時,向避風處,以溫水拂拭遍身,略睡一時,以
被蓋之,微汗為度。每日根據(jù)此行之,其法甚效。
如瘧后腹脹,或喘或不喘者,此因內傷生冷。脾肺俱病故
也。蓋脾主脹,喘屬肺,以塌氣丸消脹,以葶藶丸定喘治之。后
以集圣丸調之。
如瘧后腹中有痞著,此瘧母也。因多食冷水所致。亦有熱而
成者,治以月蟾丸主之。
凡瘧后形體黃瘦者,只以集圣丸調之。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平胃散
屬性:此治濕養(yǎng)脾之藥也。
蒼術(米泔漫炒)一錢二分,厚樸(姜汁炒)一錢,陳皮
二錢,甘草一錢,加常山三錢,草果三錢。姜棗引。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四物湯(凡痢疾門)
屬性:此藥性平,治血不足之圣藥也。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桂枝湯
屬性:此發(fā)散風邪之要藥也。
桂枝,赤芍,甘草,姜棗引。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小柴胡湯
屬性:此半表半里之藥也。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五分,半夏七分,人參七分,
甘草五分,加山梔、丹皮,名加味小柴胡湯,姜棗引。
心中飽悶,加桔梗、枳殼。痞清加黃連、枳實??诳始?br />
知母,石膏。內熱盛。錯語心煩,不得眠者,合解毒
湯。
白虎湯
此藥性寒,所以治熱也。
石膏五錢。知毌二錢,粳米一勺 甘草七分,水煎
服。
以上諸方,截瘧必用常山、草果者,蓋此二味,乃治瘧必用
之藥也。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補中益氣湯
屬性:此補中氣不足之圣藥也。
黃祗、人參、甘草、柴胡、升麻、白術、當歸、陳
皮,水煎,姜棗引。有汗用白術,無汗用蒼術,治瘧加
青皮。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加減胃苓湯
屬性:此滲利之圣藥也。
豬苓、澤瀉,赤茯苓、白術、官桂、五加皮、蒼術、
陳皮、厚樸,甘草、木通、大腹皮,防風、生姜皮,燈
心、姜引,取順流水煎服。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瘧?zhàn)B脾丸
屬性:歸身、人參、陳皮(去瓢)各一錢,黃芩二,草果
仁一錢,南星(炮)一錢,白術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
柴胡一錢五分,甘草(炙)五分。共為末,米糊丸,如黍
米大,竹葉、炒米湯下。一方加常山、黃祗,鱉甲(醋炙
黃色)。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月蟾丸
屬性:木香、人參、黃祗、當歸。桔梗、使君子肉、黃
連、山棱(炮)、枳實、莪術(煨)、鱉甲(炙)、苦棟根皮、
干蟾(燒存性)、訶子肉、夜明砂。綠礬各等分,共為末,
醋糊丸,陳米湯下。
祖?zhèn)髦委懼ǎ阂詳毓淼そ刂杠咄枵{之。常用平胃散,加
常山。草果為末,每服一字,于臨發(fā)日五更,用桃柳枝七根,煎
湯調服。
<目錄>卷五\瘧疾
<篇名>治大人瘧疾方
屬性:人參五分,常山(酒炒)三分,檳榔三分,草果仁四
分,綠至粉(炒),甘草(炙),貝母三分,青皮五分,水
煎服。
又方
常山、檳榔(一個)、當歸,蒼術、甘草、陳皮,先
一服,用酒擂細,滾酒泡極。如不效,將桃枝七根,燈
心七根,水煎二、三滾,露一宿,發(fā)日五更溫服。禁生
冷雞魚發(fā)物。
西 江 月
瘧疾來時潮(3),內傷外感生痰,初時截法似神仙,不可養(yǎng)
虎遺患。外感小柴飲子,內傷平胃為先,內加草果與常山,桃枝為
引最驗(4)。
截后才調脾胃,只消清瘧?zhàn)B脾(5),袪邪補正作良醫(yī),不讓仲
陽錢氏。瘧久若成痞塊,面黃腹?jié)M消肌,月蟾巢圣是根基,此個方
兒密記。
如是小兒久瘧(6),或于午后來潮,叉如間日又三朝,截法不
宜急暴。只用養(yǎng)脾清瘧,相兼集圣和調,神丹斬鬼莫輕饒,發(fā)日五
更分曉。
瘧痢如逢并作,其間吉兇須知,大端飲食要如時,胃氣完全
可治。若是不思乳食,強將脾胃扶持,胃苓丸子莫差弛,間以香連
止痢。
久瘧多成壞癥,脾焦肚大青筋,頸干腳細減元神,飲食全然
不進。面目虛浮怯弱,四肢無力難行,不須醫(yī)治枉勞心,九死一生
危病。
七律
平瘧?zhàn)B脾用人參,白術陳皮當歸身,茯苓厚樸姜汁炒,蒼術
五錢米水浸。粉草半夏浸七次,青皮柴胡與黃芩,常山草果二錢
半,鱉甲三錢,效如神。
<目錄>卷五
<篇名>發(fā)熱門
屬性:小兒凡病有熱,癥既不同,治亦多異,須分虛實,不可妄用
汗下也。
傷風發(fā)熱,其癥汗出,身熱,呵欠,目赤澀,多睡,惡風喘
急,此因解脫受風所致。宜疏風解肌退熱,先服柴葛解肌湯,發(fā)
去風邪,熱退之時,再服涼驚丸,以防內熱。
傷寒發(fā)熱。其癥無汗,身熱,呵欠,煩悶,項急,面赤,喘
急,惡寒,口中氣熱,此因解脫受寒所致。宜發(fā)散寒邪,退熱鎮(zhèn)
驚,先服惺惺散,發(fā)去寒邪,后用涼驚丸,以防內熱。
以上二癥,如小兒稟賦原實者(7),可用涼驚丸,若虛祛者,不
如只用胃苓丸,甚效。
如傷風寒發(fā)熱,又吐瀉者,不可發(fā)散,此脾睡怯也。只以五
苓散吞理中丸,甚效。
傷熱發(fā)熱,多得于夏,其癥身熱,自汗。作渴,昏睡,手足
俱熱。此因天氣已熱,包裹太厚,重受其熱也。先以白虎湯調益
元散,以解其熱;次服調元生脈散,以補正氣。
傷暑發(fā)熱,亦多得于夏,其癥身熱,自汗,作渴,昏睡,手足
冷。此由陰室中貪涼大過所致。服調元生脈散,補其元氣;次服
四君子湯,以防吐瀉之病。
如夏月汗出當風,以致身熱,渾身自汗不止者,此名暑風。
四君子湯加麻黃根、黃祈以去風,次以益元散以去熱。
傷食發(fā)熱,其癥手心、肚腹尤熱,噎氣吐乳,大便酸臭,或腹
疼多啼,飽脹喘急,不思乳食。此因飲食過度所傷,宜先用利藥
去其積,用丁香脾積丸,復以集圣丸調之。
如傷食己久,日漸黃瘦,無時作熱者,不可下之,輕者保和
丸,重者集圣丸,百無一失。
痘疹發(fā)熱,其癥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煩悶,乍熱乍涼,
咳嗽噴嚏,手足指冷,驚怖多睡。此由時行痘疹,各相傳染,宜
清熱解毒。惟痘疹宜參蘇飲加木香,麻痘宜用荊防敗毒散,不可
妄施汗下,恐生變癥。若變蒸發(fā)熱,此小兒常癥,不須服藥 (見
本門)。
潮熱者,當分二癥,有時間發(fā)熱,過時即退 ,來日根據(jù)時復
發(fā),其狀如瘧,此肺熱也;有早晚發(fā)熱,每日兩度,如潮水之應
期者,此胃熱也。蓋因感觸邪氣,以致血脈凝滯,不得流通,若
不治之,變?yōu)轶@疳者多矣。肺熱地骨皮散主之,胃熱三黃丸下之。
如虛熱者,用集圣丸調之。
驚熱者,遍身發(fā)熱,面青自汗。心悸不寧,脈數(shù)煩躁,顛叫
恍惚;此心熱也。以涼驚丸退熱,安神丸定心。
夜熱者,但夜發(fā)晝退,此血虛癥也。以人參當歸散治之,更兼
抱龍丸,以防作搐。
余熱者,傷寒汗后,而熱又來,乃表里俱虛,氣不歸元,陽
浮于外,不可再用寒涼之藥,古人戒之。當和胃氣,使陽氣收
斂,其熱自退,人參蒼術主之。甚者,四君子湯加炒干姜,即效。
疳熱者,形色黃瘦,食不長肉,骨蒸盜汗,泄瀉無常。肚大
腳小。此多得于大病之后,失于將息,又或傷飽失饑,用集圣丸
調理。
壯熱者,一向熱而不已,由氣血壅實,五臟生熱,郁蒸于
內。則睡臥不安。精神恍惚;薰發(fā)于外,則表里俱熱,燥急喘
粗,甚則發(fā)驚癰。先以導赤散,泄青丸以治其熱;后以抱龍丸鎮(zhèn)
其驚。如實熱,大小便秘(8)者,三黃丸下之。
煩熱者,心躁不安,五心煩熱,四肢溫壯,小便赤色。宜導
赤散加麥冬、山梔仁治之,再以涼驚丸,撤其余邪。
積熱者,頰赤口瘡,大小便赤澀,此表里俱實?;騼葌?br />
面,煎傳熱藥峻補;外因厚綿爐火所侵,皆能生熱,此內外蘊積
之熱也,非食積。先以三黃丸下之,后以涼驚丸調之。
虛熱者,或因汗下太過,津液虛耗;或因大病之后,元氣受
傷,皆能生熱。其癥困倦少力,面色青白。虛汗自出,神慢噓氣
軟弱,手足厥冷。此氣血俱虛,氣虛兩發(fā)厥,血虛則發(fā)熱也。四
君子湯加炒干姜,甚者加熟附子一片,待熱少退,以涼驚丸調之。
客熱者,陽邪干于心也。心若受邪,則熱形于額,故先起于
頭面而身熱,恍惚多驚,聞聲則恐。此由五氣虛而邪氣勝,故與
之交爭。發(fā)熱無時,進退不定,如客之往來。先以導赤散去其
邪,后以涼驚丸調之。
癖熱者,由乳食不消。伏結于中,致成癖塊,以生內熱,薰灼
于外。集圣丸主之。
瘧熱者,寒熱往來。有頭痛汗出者,有嘔吐不食,憎寒壯熱
作濁者,有遍身疼痛者或吐瀉者。癥既百出,病非一端。頭疼汗出
及遍身疼者,小柴胡湯加蒼術、羌活治之;腹痛者,脾積丸下之;
作渴者,白術散治之;吐瀉者,理中湯治之。后用平瘧?zhàn)B脾丸調
之。
血熱者,每日巳午時發(fā)熱,遇夜則涼,此心熱也。輕者導赤
散,重者四順飲治之。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柴葛解肌湯
屬性:柴胡、干葛、黃芩,桂技、赤芍、人參、甘草,竹葉
七皮,姜棗引。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惺惺散
屬性: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桔梗,天花粉,細辛、
防風、川芎,加麻黃、薄荷葉,姜引。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調元生脈散
屬性:黃芩、人參、麥冬、甘草、五味子,水煎服。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參蘇飲
屬性:人參、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殼,干葛、前
胡、木香、蘇葉、陳皮。姜棗引。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防風敗毒散
屬性:生地、防風、連翹、升麻、荊芥穗、牛蒡子。玄
參、酒柏,人參、桔梗、甘草,水煎服。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地骨皮散
屬性:知母、柴胡、甘草(炙)、地骨皮、赤茯苓,半夏,
姜三片引,水煎服。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人參當歸散
屬性:人參、歸身,生地黃、地骨皮,柴胡、甘草,生姜
引。
<目錄>卷五\發(fā)熱門
<篇名>四順散
屬性:解小兒膈熱
當歸、大黃(酒蒸)、赤芍、甘草,水煎服。
祖?zhèn)髦伟l(fā)熱,不間其癥,脾胃虛弱者,以胃苓丸、竹葉,炒
米湯吞下;元氣虛者。以涼驚丸、竹葉、薄荷、燈心湯送下。隨
癥用引。
西 江 月
小兒病則生熱,須知得病根苗。風寒外感熱來潮,飲食內傷
煩躁。吐泄瘧痢瘡疥,變蒸痘疹如燒,骨蒸體熱漸成癆,謂治般般
分曉。
若是風寒外感,面紅又惡風寒,惺惺散子妙難言,有咳參蘇
效驗。飲食內傷可下,三黃脾積相添,再加集圣保平安,莫使脾
虛難轉。
吐泄胃苓最妙,赤白痢用香連,瘧家平瘧解邪先(9)瘡疥胡
麻丸散。變蒸小兒常病。不須妄用湯丸,如逢痘疹別科傳,集圣
專調疳軟。
治熱汗下休錯,誤汗誤下傷人,應汗而下痞滿侵,應下而汗
驚定。只為不明表里,致令兒命早傾,果難捉摸且因循,藥用胃苓
集圣。
<目錄>卷五
<篇名>哮喘門
屬性:哮喘之癥有二,不離痰火。
有卒感風寒而得者,有曾傷鹽水而得者,有傷醋湯而得者,
至天陰則發(fā),連綿不已。輕則用五虎湯一帖,重則葶藶丸治之。
此皆一時急解之法,若要斷根,常服五圣丹,外用灸法。
<目錄>卷五\哮喘門
<篇名>五圣丹
屬性:天南星(煨)一兩,半夏(泡七次),陳皮(去白鹽水拌)
一兩,甘草四錢,杏仁四十九粒(另研)。先以南星,半夏
二味研末,姜汁、皂角汁拌勻和作餅。又將甘草。陳皮
研末,取竹瀝一碗,以藥和成餅子;培干,又浸濕,又
焙干,以竹瀝盡為度。再研杏仁泥,蒸蜜和為九。臨時
噙化一丸,以薄荷湯送下。
<目錄>卷五\哮喘門
<篇名>灸法
屬性:取心穴(在背上)、足三里穴,各三壯,仍禁酸成辛熱之物。
西 江 月
哮喘癥雖有二,皆由痰火中藏,或被風寒襲外方,內被鹽水
醋嗆。亦有乳嗆而得,致令攻腠為殃,用藥調理法雖良,斷根灸法
為上。
哮喘多成宿疾,天陰欲雨連綿,治時發(fā)表及行痰,九寶時常
靈驗。表邪未除五虎,里實葶藶為先,不須砒時作成丸,誤了孩兒
命短。
<目錄>卷五
<篇名>咳嗽門
屬性:咳嗽治法有三、有發(fā)汗,有下泄,有清補。
如初起挾風寒外感者,輕則蘇沉九寶湯,重則五虎場,一帖
即效。
如咳久,身熱喘急,此肺中伏火也,以葶藶丸利之。
如咳久肺虛,連綿不已,即當補肺,阿膠散主之。
如咳久連聲不已,口鼻出血者,茅根湯主之。
如夏月得咳嗽者,以加味白虎湯治之。不可汗下 (方見瘧
門)。
如咳痰甚者,以利痰丸主之(方見驚門)。
如咳久成龜胸者,以葶藶丸主之。
如咳嗽吐血者,二陳湯加姜汁主之。
如咳嗽咽痛聲嘎者。以甘桔湯主之。
<目錄>卷五\咳嗽門
<篇名>蘇沉丸寶湯
屬性:此發(fā)散之藥也。
桑白皮(去赤)、甘草,大腹皮、官桂、陳皮、蘇葉、
麻黃(不去節(jié))、烏梅(一個)、薄荷葉、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姜引,水煎服,微汗為度。
<目錄>卷五\咳嗽門
<篇名>五虎湯
屬性:此發(fā)散之上藥也。
麻黃七分,杏仁一錢,甘草四分,細茶(炒)七分,
白石膏一錢五分;水煎服,發(fā)汗禁風。
<目錄>卷五\咳嗽門
<篇名>葶藶丸
屬性:泄肺喘,通水道。
甜葶藶(略炒)、黑牽牛(炒),杏人(去皮尖,炒),漢
防己。各等分,共為末,然后入杏仁泥和之,棗肉同搗為
丸。淡姜湯送下。
<目錄>卷五\咳嗽門
<篇名>阿膠散
屬性:定喘,消痰,止嗽,此補肺之藥也。
牛蒡子、甘草、杏仁,馬兜苓、阿膠(粉炒成珠)、糯
米,水煎服。
<目錄>卷五\咳嗽門
<篇名>茅根湯
屬性:陳皮(去白)、半夏(炒)、茯苓、甘草、天冬(去心)、
杏仁泥、片芩、梔子、貝母、知母、石膏、瓜萎霜。生
地、桔梗,水煎,取茅根自然汁和服。
凡咳嗽日久,面青而光,其氣喘促,哽氣時多出聲,唇白如
練,此肝氣旺而肺氣絕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喉舌生瘡,其聲嘎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胸高而喘,肩與肚脅俱動,加驚搐者,不治。
凡咳嗽日久,潮熱喘急,一咳之時,面青黑,目上竄,血從
口鼻長出者,此木火旺盛而肺已絕,不治。
凡咳嗽日久,面白,唇青,目閉(10)悶亂,頭搖手擺者,此
肺氣將絕,不治。
西 江 月
小兒或病咳嗽,醫(yī)家癥要分明,咳為有傷于肺經,嗽則脾家
病癥。有聲無痰是咳,無聲有痰嗽真,時乎咳嗽病同臨。有聲有
痰一定。
小兒傷風咳嗽,其癥身熱憎寒,自汗躁煩不安然,日夜嗽聲
無遍。時常鼻流清涕,咽喉不利痰涎。脈浮頭痛癥多端,治則宜
乎發(fā)汗。
咳激或傷寒癥,此因飲冷形寒,冬月坐臥濕地間,抑被冷風
吹犯。其癥脈緊無汗,煩躁不渴惡寒,治宜發(fā)散汗為先,藥用參
蘇飲驗。
若是咳嗽傷熱,其癥面赤躁煩。飲水不止膈咽干,咳睡稠粘
癥現(xiàn)。甚則急喘而嗽,痰涎必生喉咽,潮熱手足或冰寒,小兒多有
此患。
咳嗽若患火癥,決然咯唾血膿,甚者七竅血流通,此是肺熱
火動。若吐青綠白水,胃冷停飲相攻,嗽吐痰涎乳食中,宿滯不
消取用。
要知治嗽大法,根據(jù)時認癥扶持,春天外感疲無疑,夏是炎上
火氣,秋則肺傷濕熱,冬為風冷相隨,相時而動作良醫(yī),對癥根據(jù)方
用劑。
大抵實者當下,虛則補藥為宜,寒者溫散藥中推,熱癥清涼
為貴。風則尤當發(fā)散,停痰消逐宜施(11),初間(12)止?jié)吨?br />
總要化痰順氣。
肺乃五臟華蓋。皮毛易感風寒,初醫(yī)發(fā)汗最為先。杏仁麻黃
最驗。薄荷石膏甘草,黃芩桔梗人參,前胡枳殼臘茶煎,一服諸
風發(fā)散。
久咳不宜發(fā)汗,化痰順氣為宜,潤下玉液有神奇,不效再行
湯劑。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草芩梔,前胡薄荷杏仁泥,有熱石
膏堪取。
久咳痰壅發(fā)熱,看他二便何如,若還清利是中虛,只用抱龍
區(qū)處;如果秘結實熱,葶藶五色驅除,要分虛實不須拘,此是小
兒命主。
久咳連聲出血,清金降火為佳,芩連甘桔款冬花,知貝二冬
多下,去白陳皮積殼,前胡地骨霜瓜。茯苓玄參茅根加,此個方
兒無價。
大凡咳嗽治法,必須清化痰涎,化痰順氣最為先,氣順痰行
咳減。順氣陳皮枳殼,化痰半夏天南,黃芩梔子火邪干,桔梗茯
苓開滲。
虛咳時加作熱,面黃氣短無神,當歸陳皮心。白茯苓,梔子黃芩
桔梗,知貝前胡天麥,甘草枳殼人參,更加黃柏炒如神,煎同生
姜作引。
久咳連聲不已,面青目竄常吁,胸高肩息汗如珠,臉白唇青
背屈,骨瘦如柴潮熱,鼻干發(fā)燥神虛,啞嘎驚搐不須拘,縱有靈
丹無處。
<目錄>卷五\咳嗽門
<篇名>蝦蟆瘴論癥治歌
屬性:咳嗽小雞嗚,痰多吐血淋,升麻湯一劑,管叫得安寧。
<目錄>卷五
<篇名>心,腹痛門
屬性:心腹痛有六:有寒,有熱,有食,有積,有蟲,有霍亂。
凡小兒外感風寒,內傷冷物,胃氣當心而痛,啼哭悶絕,手足
冷,或吐或不吐,以熱手按摩則止者,用草豆蔻丸主之。
幾小兒受寒,連腹疼痛,叫哭不寧,手足冷,汗出,或泄或
不泄。得熱稍定,以理中湯主之。
幾小兒腹痛,無時舉發(fā)者,此積痛也。不可數(shù)下,下則氣傷
而難愈,以集圣丸調之。
凡小兒飲食之后,卒然腹痛,此傷食也。須問其平日,曾有
此疾否?若原無此疾,作傷食看,以丁香脾積丸利去所傷之食,
用原傷之物,煎湯送下。后以集圣丸調之。若原有此疾,當作積
論。
幾小兒心腹疼痛,嘈雜,口吐清水,面黃肌瘦,得食即止,
肚饑又作嘈雜痛,此蟲痛也。先用雄黃解毒丸,苦楝根白皮煎湯
吞下,追去其蟲,后用集圣丸調之。如元氣弱者,不可下,只用
集圣丸主之。
凡小兒晝則無事,夜則啼哭,此腹痛也。蓋腹屬陰,痛主寒,
遇夜則發(fā),陰寒盛也。以理中丸,燈心燒灰煎湯下。
<目錄>卷五\心,腹痛門
<篇名>草豆蔻丸
屬性:草豆蔻(面包煨去油)一錢,陳皮六錢,澤瀉,半夏
各一錢,桃仁(去皮尖)七粒,麥芽(炒)二錢半,神曲
(炒)、柴胡、姜黃各四錢,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白
湯下。
<目錄>卷五\心,腹痛門
<篇名>丁香脾積丸
屬性:丁香、良姜(醋炙)各五錢,木香、巴豆霜、三棱(煨),
莪術各三錢,青皮 (醋浸去白)五錢,皂角(燒存性)二
錢,百草霜四錢,共為末,醋糊丸。有積,茴香湯下。傷
食,原物湯下。水瀉者,甘草湯下。
祖?zhèn)髦胃雇矗荷跽?,解霉丸下之,輕者,脾積丸下之。
凡小兒心腹痛急甚者,面青,手足冷,指甲青,目上竄,悶
亂煩躁,狂言邪語,噴藥喘急者。皆不治。
西 江 月
凡遇小兒腹痛,必須察認原由,面黃腹痛食中求,臉白蛔
蟲(13)作楚。指冷面青寒痛,三種(14),啼哭無休?;驕鼗蛳滤幭?br />
投,不可臨時差謬。
積痛先行脾積,養(yǎng)脾以次調和,蟲家別用取蟲科,集圣勤勤
服可;寒痛理中最妙,茱萸湯引宜多;無時腹病又如何,集圣妙如
利藥。
積痛有時發(fā)作,面黃腹脹難痊,丁香脾積下當先,后用養(yǎng)脾
調緩。蒼白青陳曲麥,茴香莪術三棱,砂仁靈脂木香兼,枳實黃連
川棟。
蟲痛時時作楚,面白清水長流,檳榔蘆薈與糖球,君子蕪荑
練(15)肉,白術木香靈脂,黃連辰砂莪縮,青陳干蟾(16)與麥曲,
蟲去痛除是福。
<目錄>卷五
<篇名>疝氣門
屬性:疝氣初得屬寒,久則屬火。
凡小腹疼痛,外腎腫硬者,此名疝氣。蓋由小兒久坐濕地,
以致寒氣內侵于腎而得,所以小腹刺痛,外腎腫硬。但左為偏
墜,右為膀胱。輕者內服五苓散加茴香、川棟(17)子。橘核、檳
榔,少加木通。屢試屢效。甚者加附子一片,即效。后服茱萸內
消丸調之。外用敷藥及薰洗法。
凡小兒佳急多啼,有傷于脾肝,以致睪丸腫大下墜者,小腹
不痛,但外囊浮大,汨汨有聲。此宜二陳湯去甘草,加海藻、尾
布、荔技核、小茴香、川棟(18)子,為末,順流水調服,更以瀉青
丸,去大黃加青皮,相間服之。
敷藥
用蚯蚓糞,不拘多少,為細末,以蔥汁調敷腫
處,一日一換,以消為度。
薰法
用鮮蔥捶研細。煎百沸湯,入鹽少許,以瓶盛之,
令小兒正坐其上,蒸其腫處,待水溫洗之。后加敷藥。
灸法
牽小兒陰莖,向胯側比之,盡處是穴,左則取左,
右則取右,并灸三陰交穴,各三壯。
祖?zhèn)髦涡吼逇馄珘?,用茱萸內消丸,外用敷藥?br />
西 江 月
疝氣如何而得,下焦熱結膀胱,腎囊腫大似茄樣,左右墜難
抵擋。內服茱萸丸子,外用龍土蔥湯,待他痛止腎消囊,再灸兩邊
胯上。
我有得傳妙法,橘核木香沉香,茴香大小用相當,食鹽故紙
為上。巴豆少炒川棟(19),去巴取棟(20)如常,研為細末酒調嘗,
一服汗淋停當。
<目錄>卷五
<篇名>浮腫門
屬性:浮腫治法,開鬼門者,發(fā)汗也,潔凈府者,利小便也。
凡小兒面目遍身浮腫者,或因胎稟虛弱,卒冒風濕,或因瘧
疾汗后,不曾禁風,皆成此癥。輕者用胃苓丸治之,重者可用加
減胃苓湯治之。
凡小兒浮腫,又加喘急者。此脾傳肺也,當專治脾而兼治
肺,日服加減胃苓湯,夜服葶藶丸。如先喘急而后面目浮腫者,
此肺傳脾也,當專治肺而兼治脾,日服葶藶丸,夜服胃苓湯加麻
黃、杏仁。如先浮腫而后腹脹者,此表邪傳里也,只以加減胃苓
湯主之。
凡浮腫,不可妄用汗下,更不宜闌大戩、甘遂、牽牛之類,
以傷元氣。
<目錄>卷五\浮腫門
<篇名>加減胃苓湯
屬性:陳皮、蒼術、厚樸(姜汁炒)、甘草、豬苓、赤茯
苓、澤瀉、木通、白術、官桂、滑石,防己、五加皮、
生姜皮。因喘而致者,加麻黃、杏仁,桑白皮。腹脹
者,加大腹皮、木香、檳榔、蘇梗,去甘草。氣虛者,
加人參,燈心引,順取長流水煎,溫服。
浴法
于午時煎蔥百沸湯,避風處浴之。蓋覆,喀取微
汗,日日根據(jù)此訣行甚效。
祖?zhèn)髦胃∧[:只用胃苓丸,用長流水,五加皮、燈心煎湯
吞,外用浴法。
凡浮腫氣促,面黑,脈微細,不飲食著,不治
西 江 月
小兒病患浮腫,或因胎氣贏虛,卒冒風濕外邪欺,以致澤身
腫起;又或諸病汗下,脾虛又被風吹,遂爾浮腫堪憂慮(21),癥
別輕重用劑。
輕用胃苓丸子,重則加減堪行,再用浴法保安寧,此法古今
永定。不可太施汗下。太補亦不宜行,能根據(jù)方法救孩嬰,方可稱為
司命。
大抵浮腫治法,鬼門凈府須知,木通防己五加皮,蘇葉車前
滑石。滲濕四苓飲子,補脾平胃須宜,燈心長流水煎之,每日清晨
早吃。
要識浮腫死癥,氣促面黑須擾,脈微細小不堪謀,飲食不飧
難救。臍翻糞如羊屎,泰山倒了難扶,忽生大喘肺經虛,縱有靈
丹何救。
<目錄>卷五
<篇名>脹滿門
屬性:脹滿專屬于肺,有虛脹,積脹,熱脹,寒脹。
虛脹者,或因吐泄,或誤服下藥,致成脹滿著,此宜補中調
氣,利小便,以四君子湯去甘草,加厚樸、陳皮、蒼術。木香、木
通治之。蓋中滿忌甘草,所以去之,若厚補乃脹滿必用之藥。
積脹者,腹中原有食積結糞,小便黃,腹時作痛,微喘脈
實,時時飲水,又不能食者,可下。用丁香脾積丸,下后,以集圣
丸調之。
如脾胃素弱,不能消導運化,傷食作脹者,先補脾,四君子
湯去甘草,加厚樸。陳皮、砂仁,后以脾積丸下之。后又補脾,
集圣丸主之。輕者,只以保和丸調之。
熱脹者,渾身壯熱,面赤煩躁,大便秘,此因胎稟素厚,誤服
藥而致者,急以三黃丸下之。不通者,用膽導法,下后,以胃苓丸
調之。
寒脹者,因寒積郁結而脹,手足厥冷,面青氣急。先以塌氣
丸治之,后以胃苓丸調之。
凡脹滿喘急,除寒脹一癥,其余俱以葶藶丸治之。
亦有遍身瘡疥,因淋洗涂搽,逼毒歸內而腹脹者,輕則敗毒
散治之,重則解毒丸下之,瘡出脹消而愈。如面青黑,氣上急,
手足冷,目直視,或目閉嘔乳者,皆不可治。
<目錄>卷五\脹滿門
<篇名>塌氣丸
屬性:胡椒一兩,蝎梢(去毒)五錢,共為末,面糊丸,陳米
飲下。一方加夢卜子,名褐丸子。
<目錄>卷五\脹滿門
<篇名>敗毒散
屬性:荊芥、防風、連翹、枳殼、升麻,薄荷葉、羌活、
獨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銀花、黃苓,川芎、甘
草、山梔子,上腫加蔥三莖,下腫加燈心一握,姜三片
引。水煎服。
凡腫脹,大小便不通,嘔吐者,不治。臍突背平者,不治。
凡腹脹喘急,氣長出,目閉,不食者,不治。
凡腹脹喘促,驚搐,悶亂者,不治。
祖?zhèn)髦蚊洕M,以解毒丸下之,胃苓丸調之。
西江 月
腹脹名為惡癥,寒熱虛實分明,忽然飽悶勢猙獰,傷食熱家
體認。吐泄脹而寒取,大便秘而實因,四肢浮腫濕家尋,痞瘧久成
虛病。
傷食脹而急下,下后還用保和,若是寒脹理中可,塌氣神方
不錯。秘結三黃葶藶,木香順氣宜多,胃苓又是濕家科,痞瘧月
蟾堪妥。
實證悶亂喘滿,治宜白餅靈丹,其癥氣喘作虛看,溫藥補養(yǎng)
方驗。二術參苓厚樸,陳皮木香當參,更加木通利小便,此藥虛癥
可咽。
凡治小兒虛脹,先服塌氣神方,不愈食積腹中藏,糞結小便
黃樣。但覺時間微喘,飲水能食如常,脈浮而實下為良,下后再
宜補養(yǎng)。
大抵腹脹急癥,背平臍突多兇,二便秘結下難通,反吐水漿
堪痛。氣喘脹家常病,只愁目閉疲癃,面浮腳細黑筋叢,集圣丸子
妙用。
小兒腹脹多因食,山楂曲麥術青陳,甘草砂仁同入內,寒加
茱藿熱加芩。
小兒患腹脹,紫蘿葛陳甘,食少加白術,煎服自然安。
<目錄>卷五
<篇名>黃疸門
屬性:黃疸不必分五樣,總是濕熱。
凡小兒身皮目皆黃者,黃病。身痛背強,大小便澀,一身面
目指爪俱皆黃,小便如屋漏塵水色,著物皆黃,渴者,難治,此
黃疸也。其癥多得于大病之后,以茯苓滲濕湯主之。
如小兒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后身微黃者,胃熱也,加減
瀉黃散主之。
如面黃腹大,吐食而渴者,脾疳也,集圣丸主之。
又有自生而身黃者,胎疸也,地黃湯主之。若淡黃兼白者,
胃怯,白術散主之。
如夏月身體蒸熱,胸膈煩滿,皮膚似橘。白晴亦黃,筋骨痿
弱,不能行立著,脾胃郁熱也,加減瀉黃散主之。
通治黃疸,茵陳五苓散尤穩(wěn)。
如吐瀉黃疸,三棱湯主之。
<目錄>卷五\黃疸門
<篇名>茯苓滲濕湯
屬性:白茯苓,澤瀉、茵陳、豬苓、黃苓、黃連、梔子、
防己,白術、蒼術、陳皮、枳殼,水煎,徐徐溫服。
<目錄>卷五\黃疸門
<篇名>加減瀉黃散
屬性:黃連、茵陳各五錢,黃柏、黃苓各三錢,茯苓、梔子
各三錢,澤瀉二錢,水煎服。
<目錄>卷五\黃疸門
<篇名>三棱湯
屬性:三棱、莪術、青皮、陳皮、神曲、麥芽、甘草、黃連
白術、茯苓,傷食吐瀉加山楂,時氣吐瀉加滑石,發(fā)熱
吐瀉加薄荷,水煎服。
祖?zhèn)髦吸S疸:以胃苓丸一料,加茵陳末五錢,同為丸。用竹
葉、燈心、車前子,煎湯吞服。
凡發(fā)黃大渴不止,面黑,鼻氣冷。寸口無脈者,不可治。
<目錄>卷五
<篇名>諸汗門
屬性:汗者心之所藏,在內為血,在外為汗。
小兒氣血嫩弱,膚腠未密,若厚衣太暖,薰蒸臟腑。臟腑生
熱,熱搏于心,故液不能自藏。而額汗出也。額屬心木位(23),
宜收斂心氣,團參湯主之,此虛汗也。
如大病后,氣血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fā)過之
后,身涼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yōu)楣钦麴岚A,黃?固真
湯主之。
如睡中汗出。不睡則無汗,乃睡濃也。醒覺則止,而不復出
汗,亦是心虛,此盜汗也。宜斂心氣,團參湯主之。
如睡中遍身汗出,醒覺時久不干,此積癥盜汗、脾冷所致,
益黃散主之。
如病困,睡中身體汗流,此因陽虛所致,黃?固真湯主之。
如脾虛泄瀉,自汗后遍身冷,又汗出有時,遇泄則無,未泄
則有,此為大虛證,急當補脾,宜理中湯加熟附子,待泄止,又
以黃?固真湯主之。
凡自汗,上至胸,下至臍,此胃氣虛也,當補胃,四君子湯
加黃?治之。
如肺虛自汗,其癥右臉色胱白,脈按之無力,蓋因久咳嗽連
聲不已,以致肺氣上壅,故令汗出。以四君子湯加麥冬,此益母救
子之義也。
如慢驚自汗,遍身俱有,其冷如冰,此危癥也,大補湯加熟
附子一片治之。
如傷風作熱自汗著,宜救表解肌,以柴葛解肌湯主之。
如無時冷汗出,發(fā)根如頭珠,面顏上減減然,此為驚風,宜抱
龍丸、四君子湯,加麻黃根治之。
凡小兒自汗,上至頭,下至項,謂之六陽虛汗,不須治之自
愈。
凡小兒傷寒汗出,至頸而止者,此欲發(fā)黃,茵陳湯主之。
凡諸汗癥,服前藥不止者,俱加牡蠣、蛤粉,或止汗散調
之。如有實熱在內,煩躁汗出不止,三黃丸下之。
<目錄>卷五\諸汗門
<篇名>團參湯
屬性:人參、當歸各三錢,雄豬心一個切三片,每藥二錢,
豬心一片,井水盅半,煎一鐘,食前溫服。
<目錄>卷五\諸汗門
<篇名>黃?固真湯
屬性:黃?、人參、白術、甘草(炙)、當歸,麥冬、水煎
服。
<目錄>卷五\諸汗門
<篇名>益黃散
屬性: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粉草(炙)各五錢。丁香
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未周歲者,只服五分,水煎。
如感寒吐泄,加姜棗。
<目錄>卷五\諸汗門
<篇名>大補湯
屬性:當歸、人參、黃?、白芍、生地、甘草(炙)、白
術、白茯苓、川芎(加附子去苓芎),浮小麥一撮為引,水
煎服。
<目錄>卷五\諸汗門
<篇名>止汗散
屬性:以敗蒲扇燒灰,燈心湯調下,或酒調亦可。
<目錄>卷五
<篇名>夜啼門
屬性:夜啼之癥有四:驚啼,熱煩啼,腹痛啼,神不安啼。
驚啼者,邪熱乘于心也。當養(yǎng)心,以導赤散加燈心退心熱,
以安神丸定心效。
熱煩啼者,其哭無淚,見燈則喜而止,以導赤散加麥冬、梔子
仁治之。
腹痛啼者,脾臟冷而痛也,面青而光。以溫中藥調理中氣,
益黃散治之。
神不安啼者,睡中忽覺自哭,以安神丸,燈心燒灰,調湯吞
服。
又有拂其性而拗哭者,要審明白,不可妄投藥丸。
祖?zhèn)髦我固洌阂灾潦ケC?,燈心灰調湯下,甚效。
西 江 月
小兒夜啼四癥,忤驚肚痛心煩,如逢拗哭忤家言,睡中忽啼
驚見。肚痛手足厥冷,腰曲口氣冰寒,心熱煩躁不安眠,其癥面
赤腹暖。
既辨夜啼癥候,其間治法須明,分明傳授與人間,只得心誠
求遍。忤驚安神丸子,理中專治脾疼,涼驚錠子治心煩,總用燈花
妙散。
燈花散
用燈花七枚,辰砂一分,研末。燈草湯吞。
<目錄>卷五
<篇名>疳癥門
屬性:丁奚者,手足極細。項小骨高,尻削體痿,腹大臍突,號哭
胸陷,骨蒸潮熱是也。哺露者,虛熱往來,頭骨分開,翻食吐
蟲,煩渴嘔噦是也。丁奚,哺露,皆因脾胃久虛,不能化水谷,
以致精神減損,無以榮其氣,故肌肉消削,腎氣不足,復為冷風
所傷,故骨枯露也。
小兒十五歲以上為疳,十五歲以下,其癥為癆,此皆氣血虛
憊,腸胃受傷致之,同出而異名也。蓋小兒易虛易實,凡病久則
成疳。用藥乖方,飲食過度,將息失宜,俱成疳癥。俱用集圣丸加
減治之。
小兒臟腑矯嫩,飽則易傷,飲食失常,不為疳者鮮矣?;蛐?br />
兒失乳,粥飯?zhí)?,耗傷神氣,則疳之根生。故乳食稍多,過飽
無度,則疳因傷得。恣食肥甘粘膩,生冷咸酸,以滯中腕,則疳
因積生。
或乳母睡臥,寒暖失其調理,飲食乖常,喜怒房勞。即與兒
乳,則疳因母患,傳氣而入,以致脾胃一傷,諸臟皆弱。但見目
澀,或生白膜,唇赤身黃,喜臥冷地,愛吃泥土,泄痢無常,肚腹
脹滿,耳鼻生瘡,頭發(fā)作穗,腳弱項小,極瘦飲水,潮熱進退,
皆其癥也。以集圣丸本方調之,兼服參苓白術丸,百無一失。
有因大病,妄投吐利之藥,以致胃虛而亡津液,內發(fā)虛熱,
外消肌肉者,以集圣丸去莪術、青皮,加人參、白術治之。
有因熱病不退,以致津液枯燥者。集圣丸去砂仁、莪術,加
龍膽草治之。
有因吐瀉(25)下利而成疳者,集圣丸去青皮。莪術,加白術、
肉豆蔻、訶子治之;亦兼服參苓白術丸治之。
有因久瘧不退而成疳者,集圣丸加鱉甲治之。
有因食積而成疳兼腹痛者,集圣丸去歸、芎,加川棟(26)子
肉、小茴香、三棱治之。
有因蟲痛而成疳者,本方去歸、芎,加白蕪荑、川棟子(27),
肉治之。
有因脾胃久虛,不能運轉,以榮其氣,或胎中受毒,臟腑血
少,以致手足極細,項小骨高,尻削體瘦,若前丁奚、哺露之癥
者,以集圣丸、參苓白術丸治之。
有因乳母恣食五辛,酒面炙博,致令小兒日則煩渴飲水,乳
食不進,夜則渴止,此名疳渴。以集圣丸去莪術、砂仁,加人
參。白術治之,兼服人參麥冬散治之。
凡疳癥,熱者,虛中之熱,冷者,虛中之冷。治熱不可用
涼,治冷不可用溫。尤不可妄施汗下,以致殺人。
凡小兒略見黃瘦作熱,肚大腹痛,不思乳食者,即服五疳消
積丸,或集圣丸治之。
凡治疳癥,不必細分五疳,但虛則補之,熱者清之,冷則溫
之,吐則治吐,痢則治痢,積則治積,蟲則治蟲,不出集圣丸加
減用之,屢試有驗。
亦有辜疳(28)者,腦后項邊有核,如彈子大,按之則動,軟而
不動(29),久則肢體癰瘡,便痢膿血,壯熱贏瘦,頭露骨是也。
凡見此癥,速破其核,有蟲如米粉,膏藥貼之,內服集圣丸調治。
<目錄>卷五\疳癥門
<篇名>集圣丸
屬性:蘆薈(焙干)、五靈脂(炒)、夜明砂(淘去灰沙焙干)、
縮砂仁、木香、陳皮(去白)、莪術、使君肉各二錢,黃
連、川芎(酒洗炒)。干蟾(30)(炙)各二錢,當歸一錢半,
青皮二錢。因于虛者,加人參二錢,白術三錢,去莪術、
青皮、五靈脂。因于熱者,加龍膽草三錢,去砂仁、莪
術。因于瘧者,加鱉甲(炙焦)三錢。因于吐泄下痢者,
加白術二錢,內豆蔻(煨)、訶子肉各一錢五分。去青皮、
莪術。因積痛者,加三棱(煨)、川棟子肉、小茴香(炒)
各二錢,去當歸、川芎。因于蟲者,加蕪荑一錢五分,
川棟肉二錢,去當歸、川芎。因于渴者,加人參、白術
各二錢,去莪術、砂仁。右為末,用雄豬膽二個取汁,
和面糊為丸,米飲送下。
<目錄>卷五\疳癥門
<篇名>參苓白術丸
屬性: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山藥,白扁豆、桔
梗、薏米。蓮肉各一錢,加歸身一錢五分,川芎七分,
共為末。神曲糊丸,米飲送下。
<目錄>卷五\疳癥門
<篇名>人參麥冬散
屬性:人參、白術、麥冬、黃連、甘草、干葛、柴胡,竹葉
引。
<目錄>卷五\疳癥門
<篇名>五疳消積丸
屬性:使君子肉(炒)五錢,麥芽(炒)、陳皮。神曲、山楂
肉、白蕪荑、黃連,膽草各等分,右為末,陳米飯為丸,
米飲送下。
西 江 月
小兒疳癆又險,愚夫不識根苗,面無血色發(fā)球焦,肚大頸干
腳小。吐瀉時時舉發(fā)。似瘧非瘧來潮,吃泥弄舌滯頤交,不治休嗟
命夭。
小兒傷食脾胃,疳癆煩熱虛贏,黃連蘆薈解蒸危,莪術縮青
去積,當歸川芎養(yǎng)血,夜砂君子攻蛔,干蟾(31)木香五靈脂,粟米
糊丸為最。
<目錄>卷五
<篇名>大、小便門
屬性:凡小兒有病,或熱腹痛,或驚,大小便不通者,此癥極危,
看虛實,急通利之。
如小兒形實熱甚,內服三黃丸,外用貼臍法,即通。
如小兒形怯,不可下者,用熨臍法、膽導法,即通。
如用上法不通,又加腹脹氣喘,多哭,悶亂,目上視,手足
冷者。不可治也。
凡小便不通者,有陰陽二癥。陰閉者,冷濕乘虛入里,因而
不通,五苓散加南木香為末,空心鹽湯調服。外用炒鹽熨臍即
通。陽閉者,因暴熱所逼,澀而不通。輕者,五苓散加前子。
燈心治之。重者,以木通散,外用熨臍法即通。
小便淋澀者,蓋小腸為受盛之腑,氣通于膀胱,膀胱者,為津
液之府。氣通于腎,小腸受氣,客于膀胱,銷爍腎水,水道澀而
不利,故小便澀痛也。先以八正散泄去其熱,次以香芎丸調之。
不論五淋,治法皆同。
小便出血者,熱之極也。蓋心生血,于小腸相合,熱甚則失
其常道,故不流滲入于胞,故小便血出也。以導赤散。加蒲黃
未,空心時,燈心湯送下。
小便出白者。初出微赤,良久澄白,如米泔狀。此由乳哺失
節(jié),有傷于脾,致令清濁不分而色白也。久則成疳,以分清飲主
之。
祖?zhèn)髦涡”悖喊咨缑足镎?,以胃苓丸溫鹽湯下。
小便不禁,此腎與膀胱俱虛,而冷氣乘之,故不能制其尿出
而不禁,謂之遺尿。睡里自出者,謂之尿床。俱以雞腸散治,更
以地黃丸調之。
凡大小便不通者,有虛有熱。虛者,津液不足,大腸干澀而
秘結,內服通幽湯,甚者,用導法。
熱著,臟腑積熱,內有燥糞。其腹必痛,或作渴,內服三黃
丸,外用導法。
大便下血者,是大腸中有積熱也。因恣食酒面,炙博熱物,
流入心肺二經(32),血熱妄行,滲入腸中,故大便下血。久則臟
毒,無時下血。黃連丸主之。
凡小兒初生七日之內,大小便有血者,此胎毒也。不可用他
藥,只以生地黃取自然汁,入蜜少許和勻,溫服之,自愈。
凡小兒非月內大小便有血者,此積熱在心肺二經。熱積于心,
故小便出血,熱積于肺 ,故大腸出血。三黃解毒湯主之。
若小兒出痘疹之時,大小便出血者,此熱毒內攻,臟腑俱
壞,乃危癥也。難救。
凡小兒常時糞后出血不止者,此名野雞痢,地榆丸主之。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木通散
屬性:木通、萹蓄、大黃、瞿麥、滑石、赤茯苓、梔仁、
條苓。車前子。甘草梢。燈心引。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八正散
屬性:滑石、瞿麥、大黃、木通、萹蓄、車前子、山梔
仁。甘草梢,加黃柏,燈心引。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香穹丸
屬性:番附、川芎。赤茯苓各五錢,海金砂、滑石各一
錢,積殼、譯瀉、石葦、檳榔各三錢。共為末,糯米粥
糊丸,麥冬湯送下。
如小便澀痛者,取長流急處順水,用火微溫,入鹽
少許調勻,空心服。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分清飲
屬性:益智仁、白萆薢、石菖蒲、鳥藥,加茯苓各等分,
共為末,燈心引,水煎服。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雞腸散
屬性:雞腸(燒存性,男用雄,女用雌)、牡蠣(鍛)、白茯
苓、桑螵蛸(微炒)各五錢,內桂、龍骨各二錢半,共為
粗末,姜棗湯服。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地黃丸
屬性:熟地(酒浸焙)八錢,山茱萸肉,山藥各四錢,澤
瀉、丹皮、白茯苓各五錢,共為末。煉蜜為丸,溫水空
心服。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通幽湯
屬性:生地、升麻、桃仁泥、歸身、甘草、紅花、麻仁(炒)、
加大黃、水煎,調檳榔末服。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黃連丸
屬性:黃連五錢,槐子(炒)、側柏葉(炒)、枳殼、荊芥穗
各三錢,地榆三錢,脫肛者加猥皮(炙)三錢,共為末,
醋糊丸,陳米飲送下。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三黃解毒湯
屬性:黃連、黃芩、黃柏。紅花、木通、大黃、生地、歸
身、甘草,水煎服。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地榆丸
屬性:防風、烏梅肉、枳殼、阿膠、甘草(炙)、荊芥穗、
黃連、生地、當歸身、槐花、白術、伏龍肝,加地榆。
水和丸、陳米飲下。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貼臍法
屬性:用田螺大者,捶爛貼臍下,能開結熱。
熨臍法
用連根蔥一根,不洗去泥土,生姜一片,淡豆豉二
十一粒,鹽二匙,同研捶作餅,放銚子上烘熱,餅掩臍
中,以厚綿絮系定,良久氣通自利,不然再換。
<目錄>卷五\大、小便門
<篇名>膽導法
屬性:用豬膽大者一個,將鵝毛簡截去兩頭,一頭插入膽
中,用線扎定,不令移動,著口吹氣入膽內,又以線作
活套子扎定其氣,將鵝毛簡向內納入谷道中,取出活套,
埋膽汁入腹中,須臾氣通自利。
西 江 月
大便不通癥候,有虛有實不同,虛為津液少流通,腸澀不能
傳送。內服通幽湯劑,外法貼導疏通,若是熱癥腹中疼,屎燥三黃
可用。
若是傷食癥侯,腹中必作痛疼,面黃便秘實難禁,藥用九轉
靈應。大便若是下血,大腸積熱之因,連槐殼柏榆榔荊,脫肛猬
皮加增。
糞后時常出血,地榆丸子高強,防風枳殼與生黃,地榆當歸
為上。烏梅甘草訶子,黃連荊芥同行,伏龍槐花白術當,米醋為
丸吞放。
小便不通癥治,陰閉陽閉須知,陰為風冷入乘虛。五苓木香
加入,又加靈砂為末。空心鹽湯吞之,外用鹽炒熨其臍,熱氣流通
罔滯。
陽閉暴熱所逼,其癥唇赤面紅,便如點滴血鮮流,五苓車前
加用?;蛴眉艏t[33]散子,重者八正木通,外用熨臍法即通,活幼
之功可頌。
又有濕痰下墜,其兒體胖身肥,喉中有痰面微紅,小便落地
停注。其形渾如米泔,此癥不可胡為,二陳湯內增蒼術,木通升麻
加入。
初出有微紅色,良久澄白如泔,此由乳食損脾元,清濁不分
癥現(xiàn)。治用分清飲子,或用胃苓湯丸,補脾化滯法為先,脾實方除
此患。
凡治小便不通,涼藥不可多施,若用田螺貼其臍,逼寒入腹
難出。宜用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相隨,再加車前與滑石,升麻芩通
并入。
大小二便俱閉,此癥果是兇危。先通大便最為宜,小便自然
通利。藥用九轉靈應,車前煎水調之,此般治法實為奇,醫(yī)者銘心
牢記。
大小二便下血,心肺積熱相攻,三黃解毒有神功,黃連黃芩
相共。黃柏紅花生地,大黃甘草木通,當歸只可用其身,白水煎
湯相送。
<目錄>卷五
<篇名>頭項門
屬性:小兒之央,四時要涼,但見頭熱,即有病生,可預服抱龍丸。
小兒頭囪腫大,青筋暴露者,此臍熱也,瀉清丸主之。頭囪
腫起者,此因熱在內,其氣上沖,故而腫起。宜退熱疏風,瀉青
丸、抱龍丸主之。
小兒無病,忽頸軟者,此肝熱有風也,瀉清丸主之。
囪門下陷者,此因久病,臟腑虛弱;氣不上行,故下陷如坑,
參苓白術丸主之。已成疳者,集圣丸主之。
囪門開而不合者。此腎氣有虧,名日解顱,乃惡病也。宜內
服地黃丸,外用封囪法。
久病之后,其頸軟者,此天柱骨倒也,乃危癥也。當大補氣
血,八物湯主之,以姜蠶末調服。
小兒生下便頸軟者,此胎氣不足,地黃丸主之。
<目錄>卷五\頭項門
<篇名>封囪法
屬性:用大南星征炮為末,米醋調涂絹帛上,烘熱貼之,
以合為度。
<目錄>卷五
<篇名>目病門
屬性:黑珠屬肝,白珠屬肺,瞳仁屬腎,兩角屬心,兩胞屬脾。
目內赤者,心經積熱上攻,導赤散加黃連、防風(方見驚門)。
祖?zhèn)髦涡耗砍嗾?,以涼驚丸,菊花煎湯下。
目內黃者,脾熱也,瀉黃散主之。目胞腫者,同治。
目連扎者[34],肝有風也。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風。目屬
肝,風入目,上下左右如風吹,兒不能任,故連扎也。用瀉青丸
主之(方見驚風門)。
目直視者,肝有熱也。熱入于目,障其筋脈,目之兩角俱
系,不能轉視,故目直也。俱用瀉青丸主之。
凡小兒初生,其目閉者,此胎熱也。內連服生地黃湯,外用
膽草煎水洗目上,一日七次,恐緩則損目。
小兒生下,眼胞赤爛者,此因生時洗拭不凈,以致穢污漬兩
角中,故兩胞赤爛,至長不瘥。真金散主之。
小兒久嗽,其目兩眶紫黑,如物傷損,白球紅赤如血,謂之
血眼。內服玉液丸,外用貼法。
小兒生下日久之后,目不見物者,謂之雀目,此肝虛也。用
地黃丸治之,以豬羊肝吞壓。
小兒痘疹之后,目內有膜者,以谷精散主之。
小兒熱病,其目羞明喜暗者,此風熱也。宜解風熟,以清陽
散火湯主之。
小兒吐瀉后,目有白膜,閉不能開,及無精光者,難治。
<目錄>卷五\目病門
<篇名>瀉黃散
屬性:藿香葉七分,山梔仁一錢,石膏五分,甘草七分
半,防風二錢,右銼細,用蜜拌炒,但微炒為末。水煎
溫服。
<目錄>卷五\目病門
<篇名>真金散
屬性:黃連,黃柏、當歸、赤芍各二錢,杏仁(去皮尖)五
錢,右銼細,用乳汁浸一宿。曬干為末。生地黃汁調一
字,頻頻點眼,以新帛醮荊芥湯洗之。
<目錄>卷五\目病門
<篇名>生地黃湯
屬性:生地黃、赤芍、川芎、當歸、甘草、天花粉,各等
分為末,每少許,燈心湯調服。
<目錄>卷五\目病門
<篇名>貼藥
屬性:用生地黃、黑豆,濕研成膏,貼目上,其血自散。
如血淚既出,腫黑自消。甚妙。
<目錄>卷五\目病門
<篇名>谷精草散
屬性:谷精草一兩,蟬退(去翅足)三錢,蜜蒙花五錢,白
蒺藜(炒去刺)三錢,共為末,每用一錢。取雄豬肝一
兩,竹刀剖開,擦藥于內,以草束定,水煮肝熟,令兒食肝
飲湯。
<目錄>卷五\目病門
<篇名>清陽散火湯
屬性:黃芩、荊芥穗、川芎、防風、薄荷葉、甘草、連翹、
山梔仁、當歸、石膏、羌活,水煎溫服。
小兒驚風。目斜視而不轉睛者,灸風池穴,目左斜,灸右
穴,右斜,灸左穴。
西 江 月
小兒眼目多病,皆因自食酸甘,臟生邪熱炙其肝,沖發(fā)于目
為患?;驗槌嗄[癢痛,或多眵淚遮幔,甚則翳膜掩瞳間,更有睛
盲雀眼。
眼目部分當識,五臟各屬一位,黑珠屬肝白珠肺,瞳仁又屬
腎水。大小兩角雖異,心火是則屬之,上下兩胞屬何如,脾上中
央定位。
目內若見赤色,心經積熱上沖。導赤加連并防風,更有洗心
堪用。又或現(xiàn)出黃色,此為脾熱蒸攻,瀉黃散子有神功,此方又
醫(yī)浮腫。
小兒目患赤痛,難用點藥醫(yī)攻,只將湯藥內疏通,外用敷藥
止痛。湯藥洗心肝散,敷藥田螺連同,二味共研要通融,紙攤貼
之休動。
如或要用點藥,莫將眩藥妄行[35],只把黃連細研勻,將大田
螺水浸,藥末納入螺內,須臾黃水流行(36),蘸水點入眼中存,
熱退涼生痛定。
目痛肝經風熱,瀉肝散是仙方,外用乳洗目清涼,勿使點藥
輕妄。久病目生白膜,肝虛之癥消詳,虛則補母用地黃,養(yǎng)血養(yǎng)
精為上。
<目錄>卷五
<篇名>耳病門
屬性:耳竅屬腎,耳珠前屬少陽。耳病有五,皆由于腎經氣實,熱
氣上沖于耳,遂使津液壅而為膿,為清汁也。亦有因沐浴,水入
耳中,灌為聾耳。內服蔓荊子敢,外用龍骨散搽之。
耳珠前后生瘡,浸淫不愈者,黃藥散主之。
耳旁赤腫者,此熱毒也。若不急治,必成大癰,外用敷毒
散,內服消毒飲。
凡耳暴聾者,此氣閉也,通竅丸主之。
百蟲入耳者,以清油灌之,其蟲即出,又用兩刀兩耳邊
磨。其蟲聞磨刀聲即出。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膿耳方
屬性:用蛇退焙黑存性,研末,吹入耳中甚效。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蔓荊子散
屬性:蔓荊子、甘草、干葛花、升麻、赤芍、前胡、桑白
皮(炒)、木通、麥冬、生地黃、赤茯苓,姜棗引,水煎
服。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龍骨散
屬性:龍骨、白枯礬各三錢、麝香少許,黃丹(鍛)二錢,
胭脂一錢,共為細末,以綿展干膿,用簡吹藥入耳。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黃藥散
屬性:黃柏、白枯礬、海螺蛸、滑石、龍骨,各等分,為
末,濕用干搽,干用豬抽調敷。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敷毒散
屬性:用綠豆粉,不拘多少,或豆研細末,以淡醋調敷腫
處,干則易之。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消毒散
屬性:羌活、防風、黃芩、連翹(去心格)、桔梗、甘草、
人參、川芎、當歸、柴胡,水煎服。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通竅丸
屬性:用磁石一錢為末,麝香五厘,同研成丸,如棗核
大,綿裹之,納耳中。又以銹鐵一塊,熱酒泡過,含口
中,須臾氣即通矣。
西江 月
尋常耳中水出,日久干結難通,雖然辟耳聤不為兇,只恐成膿
堪痛。治在少陌風熱,腎經濕熱同攻,紅綿鱔血可消膿,方子分明
選用。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鼻病門
屬性:鼻為肺之竅,鼻塞者,蓋肺氣不通于竅。然肺主皮毛,風寒
外感,則肺氣壅閉而鼻塞。川芎膏主之。
鼻涕者,肺為風寒所襲,而津液不收,則為鼻涕,細辛散主
之。
齆鼻者,肺受風寒,久而不散,膿涕結聚不開。使不聞香
臭,則成齆矣。萬金膏主之。
以上三癥,皆宜疏利,俱用加味麗澤通氣散。
鼻干者,心脾有熱,上蒸于肺,故津液枯竭而結,當清熱生
津,導赤散吞抱龍丸治之。
如痛已極,鼻干而黑,竅張,長出冷氣者,此肺絕也,必死
之癥。
鼻淵者,流下唾涕,極其腥臭,此膽移熱于腦,又名腦崩,
辛夷散主之。
幾小兒初生,三期五日一臘,忽然鼻塞,不得吮乳,不得呼
吸者,因乳母安臥之時,而不知回避,鼻中出氣,吹著兒囪門,
或因洗浴,用水溫冷,又不避風邪,所以致兒鼻塞,通關散治之。
鼻衄者,是五臟積熱所為也。蓋血隨氣行,今得熱,則熱氣
動而妄行,溢出于鼻也。宜涼血為主,內服加減地黃湯,外用吹
鼻散。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川芎膏
屬性:川芎、細辛、蒿本、白芷、甘草各三錢,龍腦五
分,麝香五分,杏仁(去皮尖)七拉。共為未,煉蜜為丸。
燈心湯化服。如體弱者,綿裹一丸,塞鼻孔中,男左女右。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細辛散
屬性:細辛。前胡、防風、川芎、人參、甘草各等分。為
末,乳香湯調服。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萬金膏
屬性:羌活、川芎、細辛、木通、麻黃、石菖蒲各一錢,
龍腦少許,麝香少許。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加味麗澤通氣散
屬性:羌活、獨活、蒼術。防風,升麻、荊芥穗、葛根。
甘草(炙)、細辛、麻黃、白芷、川芎、木通,姜三片,
棗二扶,蔥白三寸,水煎食后服。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辛荑散
屬性:辛荑仁五錢,蒼耳子(炒)二錢半,白芷一錢,薄荷
葉五分,黃連一錢。共曬干為末,蔥湯調服。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通關散
屬性:香附子、川芎,荊芥穗、僵蠶、細辛、牙皂,共為
末,以蔥白搗成膏,攤絹袖上,烘熱,臨臥對點囪門。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加減地黃湯
屬性:生地、黃芩、梔子仁、赤芍、郁金、茅花引。水煎
入車前草自然汁,細細服之。
<目錄>卷五\耳病門
<篇名>吹鼻散
屬性:山梔仁、亂頭發(fā)(燒灰)。共為末,吹入鼻中
祖?zhèn)髦昔河蒙褴和?,茅花煎湯下?br />
西 江 月
小兒若是鼻塞,風寒各有根由,傷風清涕必長流,干燥傷寒
熱搐,清涕荊防發(fā)散,干燥火熱中求,芩連梔柏可同儔,引用蔥
姜平復。
忽然鼻中衄血,五臟積熱所為;血隨氣上溢于鼻,治用涼血
為主。川芎當歸赤芍,生地黃芩生梔、黃連甘草牡丹皮,柏葉茅
根煎吃。
<目錄>卷五
<篇名>口瘡門
屬性:口者脾之竅,唇內應乎脾。
小兒鵝口者,口內白屑滿舌上,如鵝之口者,此為胎熱,而
心脾最甚,重發(fā)于口也。當內服涼驚丸,外用鵝口中涎,以絹包
手指洗凈,以保命散吹之,此亦名口瘡。
口瘡者,滿口赤瘡,此因胎稟本厚,養(yǎng)育過溫,心脾積熱,
薰蒸于上,以成口瘡。內服涼驚丸,補用地雞[37]擂水,遍涂瘡
上,又以一連散敷之。
以上二癥,如服涼驚丸不效。洗心散如神。
口糜者,滿口生瘡潰爛,乃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
口糜。以導赤散去小腸熱,五苓散去膀胱熱,當以導赤散調五苓
散主之。
口瘡服涼藥不效,乃肝脾氣不足,虛火泛上而無制,用理中
湯治之,外用官桂末吹之。
吐瀉后,口生瘡者,亦是虛火。理中湯主之。
小兒上愕有脹起如懸癰者,此名重愕,由脾胃挾熱,血氣不
能收斂而成此者,用針刺去惡血,內服涼膈散,外用碧雪散吹
之,輕者服涼驚丸。
小兒兩頤流涎浸潰胸前者,此滯頤,蓋涎者脾之液,口為脾
之竅,由脾胃虛冷,不能收斂津液,故涎從口出,而潰于頤者,
宜溫脾丹主之。
小兒口頻撮者,氣不和也。蓋唇應于脾,氣乃肺之所生。脾
虛不能養(yǎng)子。故口頻撮。宜補其母,則氣自和,以異功散主之。
小兒口撮面青多哭者,此臍下痛也,理中湯主之。
初生因臍風口撮,臍腹腫者,不治。
小兒急欲乳吃。而口不吮乳者,此心脾有熱,瀉黃散治之。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保命散(一名朱礬散)
屬性:朱砂、白枯礬各五錢,牙硝五錢,共為細末,搽舌上。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一連散(即瀉心湯)
屬性:黃連為末,蜜水調服。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洗心散
屬性:白術,甘草,當歸、荊芥,加生地。大黃(煨)。麻
黃、赤芍、薄荷葉,生姜引。
碧雪散
蒲黃、 青黛、 硼砂、 火硝、生甘草,各等分為細末,
吹之。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溫脾丹
屬性:木香、 半夏各五錢,生姜一錢,白術一錢,青
皮一錢, 陳皮一錢, 共研末, 粽糊為丸,米飲下。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溫脾丹
屬性:木香、 半夏各五錢,生姜一錢,白術一錢,青
皮一錢, 陳皮一錢, 共研末, 粽糊為丸,米飲下。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溫脾丹
屬性:木香、 半夏各五錢,生姜一錢,白術一錢,青
皮一錢, 陳皮一錢, 共研末, 粽糊為丸,米飲下。
<目錄>卷五\口瘡門
<篇名>溫脾丹
屬性:木香、 半夏各五錢,生姜一錢,白術一錢,青
皮一錢, 陳皮一錢, 共研末, 粽糊為丸,米飲下。
<目錄>卷五\舌病門
<篇名>涼膈散
屬性:連翹、 山梔仁、大黃、 薄荷葉、 黃芩、 甘草、 芒
硝,姜汁少許引。
西 江 月
小兒重舌木舌,心脾蘊熱攻中,舌下生舌兩重重,木舌大硬
腫痛。急用針刺去血,何妨鮮血流紅,枯礬搽上有神功,解熟消風
可用。
<目錄>卷五
<篇名>牙齒門
屬性:上片牙屬胃,下片牙屬大腸,齒屬腎。
凡齒生遲者,腎氣不足也。蓋腎主骨,齒者骨之余。腎不足
則髓虧,髓虧則不能充乎齒,所以齒生遲也。以地黃丸治之。
上下齒床[39]腫者,此陽明實熱也。涼膈散以酒蒸大黃為
君,加知母、石膏、升麻為佐,頻頻含咽。
重齦者,腎臟積熱。附齦腫痛,謂之重齦。以針刺去其血,
用鹽湯洗凈,黃柏末敷之。
小兒多食肉,牙齒臭息不可近者,此陽明有熱也。內服神效
丸,外用姜汁荊瀝含咽。
牙疳者,狀如狐惑,初作臭氣,次則牙齒黑,甚則齦肉爛而
出血,名日宣露。此由腎熱, 氣奔上焦。故以走馬為喻,當速
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牙齒落者,此名崩砂。氣哨痰潮,飲食
減少,則不可治。當內服黃柏丸,外用如圣散敷之。
咬牙者,風熱也。由陽明、大腸二經積熱,熱則生風,故令
相擊而作聲,必于夢中者,蓋動則風散于表,靜則風歸于里也。
宣風散主之。
上唇生瘡,蟲食其臟,曰惑。下唇生瘡,蟲食其肛,曰狐。
出傷寒指掌之言。狐感者,取其進退猶豫之義。
咬牙,惟痘疹中有此者為危,余無大害。亦有因病戰(zhàn)栗,鼓頷
而斗牙者,治其病則自止矣。
牙齒落而不再生者,由于舌舐之故,其肉頑厚,用針刺出
血,以鼠骨散擦之,即生。
文蛤散
治牙疳。
雄黃、枯礬各五分,五倍子二錢,蠶退紙 (燒灰存
性)一錢,共為末,先以米泔水洗凈,以藥搽上,一日
三、四次,以愈為度。
<目錄>卷五\牙齒門
<篇名>蠶退紙散
屬性:治牙疳。
蠶退紙(燒灰)五分,人中白(燒過)五分,紅褐片
(燒灰)五分,白砒(棗肉包燒煙盡,取用)一分,共為
末,搽之。
<目錄>卷五\牙齒門
<篇名>神效丸
屬性:蘭香葉、當歸、藿香葉、木香各一錢,升麻二錢,
生地(酒洗)、甘草各二錢,黃連(酒炒)、砂仁各五錢,
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白湯送下。
<目錄>卷五\牙齒門
<篇名>黃柏丸
屬性:黃柏(半生半炒)為末,煉蜜丸,白湯送下。
<目錄>卷五\牙齒門
<篇名>如圣散
屬性:用婦人尿桶中白垢,刮取鍛盡煙一錢,銅綠二分,
麝香半分,共為末,以臘茶浸米泔水洗凈血后,搽此藥。
宣風散
檳榔二個,陳皮、甘草各兩半,牽牛(半生半炒),
共為末,蜜水調,食前服。
<目錄>卷五\牙齒門
<篇名>鼠骨散
屬性:用雄鼠一只,爛盡肉,取骨研末,加麝香少許,擦
上, 用姜湯漱口。
西江 月
上下牙齦黑爛,齦宣息露堪嗟,敗唇穿鼻落齒牙,迅速呼為
走馬。肉壞咽喉可畏,啼聲漸變啞嘎, 又名狐惑兆非佳, 治螶回
瘡無價[40]。
<目錄>卷五
<篇名>咽喉門
屬性:咽者, 胃腕主納水谷; 喉者,肺管主氣出入,為一身之總要。
若胸膈間蘊積熱毒,致生風痰,壅滯而不散,發(fā)而為咽喉病,名
雖數(shù)種,皆受熱毒,宜速解熱毒, 緩則有難救之患。輕則甘桔
湯,重則化毒湯主之。
如出痘瘡而咽喉痛者,此毒氣上攻也,加減甘桔湯主之。喉中
生瘡,不能吮乳者,化毒湯主之。
小兒為諸骨所哽,骨大難咽者,以鵝羽掃喉吐之。骨小者,
用海上方及祝由科治之, 不治恐傷人。
誤吞麥芒者,取鵝口中涎咽之,即效。
<目錄>卷五\咽喉門
<篇名>甘桔湯
屬性:桔梗、甘草、人參,水煎,細細吞之。
化毒湯
桔梗五錢,薄荷葉、荊芥穗各二錢,甘草二錢半,
樸硝一錢,山豆根一錢半,牙硝、硼砂各二錢半,雄黃、
辰砂各二錢。為細末,吹之,或以水調服。
<目錄>卷五\咽喉門
<篇名>海上方
屬性:用金風花根槌碎,米醋煎,用有嘴瓶盛之。將口銜
瓶嘴,仰面咽之,其骨即出,吞時勿令沾牙[41]。
用玉簪花根亦可,或威靈仙根亦可,俱如前法。
<目錄>卷五\咽喉門
<篇名>祝由科
屬性:用凈水半碗,一氣書龍師火帝七遍,吞水即效。
西江 月
小兒咽喉部位,一身軀命所關,蘊積熱毒膈胸間,致生風痰
不散。病雖數(shù)種各別,治宜去痰為先,后解風熱病斯痊,還有難
救之患。
咽喉若然有疾,治宜認其重輕,輕者甘桔散先行,重則化毒
當進。如或喉腫口噤,開關散子宜薰,喉風急教散通神,吐痰消
腫退病。
如患單雙鵝癥,治者不可胡行,可針之癥要用針,不當針時
要禁。只用薰?jié)B等藥,退后根據(jù)次施行,蟾酥錠子點瘡療,瘡毒自
消可幸。
<目錄>卷五
<篇名>形聲門
屬性:發(fā)乃血之余,腎之苗也。小兒發(fā)久不生,雖生不黑而稀,此
由腎氣衰,則血氣不足之故也,地黃丸主之。
齒乃骨之余,骨者腎所主也。齒久不生,雖生而不齊者,此腎
虛故也, 地黃丸主之。
行遲者, 何也?蓋骨乃髓之所養(yǎng),血氣不充,則髓不滿骨,
故軟弱不能行。此由腎與肝俱虛得之。蓋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早
行;腎主骨,骨弱而不堅。加昧地黃丸主之。
腳細者,稟受不足,氣血不充,故肌肉瘦薄,骨節(jié)俱露,如
鶴之膝,此亦由腎虛,名鶴膝節(jié)。加味地黃丸主之。
小兒大病后,手足痿弱,及驚風后手足痿緩,并宜加減地黃
丸主之。
語遲者,由兒在胎之時,母受驚邪之氣乘心,兒感母氣,心
神不定,不能榮舌,故而語遲。菖蒲丸主之。
凡吐泄及大病之后,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進藥,此外,失
音乃腎怯不能上接于陽也。地黃丸主之。
有卒暴寒冷而聲不出者,此肺風邪也。加味瀉白散主之。
龜胸者,其胸高腫,狀如龜樣,此肺熱也。加減葶藶丸主之。
龜背者,坐臥傴僂,狀如龜背,由客風吹脊入于骨髓, 此癥
多成痼疾。間有灸肺俞二穴(第三椎骨節(jié)下兩旁各寸半)、膈俞穴
(第七骨椎下兩旁各寸半),如此而收功者,然未盡見效也。以積
殼丸主之。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地黃丸
屬性:熟地黃(酒蒸)八錢,山茱萸(去核)、山藥各四錢,
澤瀉、白茯苓、丹皮各三錢,腎弱失音者,加巴戟(去
心)、石菖蒲各三錢,煉蜜為丸,麥冬湯下。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加味地黃丸
屬性:虎脛骨(酒炙)、生地黃、酸棗仁(炒)、辣桂、防
風、白茯苓、當歸。如驚后得前癥者,加姜活,煉蜜為
丸, 白湯下。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菖蒲丸
屬性:人參、石菖蒲、麥冬(去心)、遠志肉(姜汁炒)、川
芎、當歸各三錢,滴乳香、朱砂各一錢。因子驚得者,
加牛膽南星三錢,煉蜜為丸,米飲下。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加減葶藶丸
屬性:大黃(煨)、天冬(去心)、杏仁(去皮尖,另研)、百
合、桑白皮(炒)、木通、甜葶藶(炒)。蜜丸,液白水送下。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囪巔詩(七言)
屬性:乳食不常饑飽起,寒熱積脾氣上沖。致成此癥隨輕重,風熱
相交未易攻[42]。治宜退熱疏風癥,瀉青丸子顯神功。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囪陷詩(七言)
屬性:瀉泄久而氣血虛,不能上沖元氣虧。狗脊炙黃為細末,雞蛋
白調服即愈。藥用參苓白術散,服之此癥頃能除。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滯頤詩(七言)
屬性:脾胃虛寒涎自流,不能收斂漬頤謀。半術姜陳青皮末,一歲
一丸米飲投。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語遲詩(七言)
屬性:受胎母即有驚邪,二氣乘心舌未加[43]。菖蒲茯神參遠志,
麥冬當歸乳香砂。蜜丸粟大吞二十,薄荷湯下可見瘥。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行遲詩(七言)
屬性:肝腎二經俱不足,肝主筋兮腎主骨。若要二經氣血充,加味
地黃能助補。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龜胸詩(五言)
屬性:小兒龜胸癥,肺熱脹如胸。加減葶藶丸,服之有神功。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龜背詩(五言)
屬性:龜背為惡癥,腎風入骨髓。內服積殼丸,炙法宜相繼。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發(fā)齒生遲詩(七言)
屬性:發(fā)久不生生不黑,齒久不生生不齊。腎虛血弱成斯癥,地黃
丸子俱能醫(yī)。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解顱(四言句)
屬性:解顱八物,有熱加連,以綿系束,香附白斂。
<目錄>卷五\形聲門
<篇名>鶴膝(四言句)
屬性:小兒鶴膝,此屬腎虛,地黃加味,服卻無虞。
<目錄>卷五
<篇名>諸瘡門
屬性:小兒初生,遍身生蟲瘡及流水瘡、風瘡,皆胎毒也。切勿搽
藥,恐逼毒入腹,宜服胡麻丸。
凡有誤用搽藥,逼毒入腹,以致腹脹者,解毒丸主之。
凡有頭面遍身生瘡,非干搽藥,忽然自平,加痰喘者,切不
可解利。當以連翹湯治之。以上數(shù)癥,俱是胎毒,不可用灸法。
其有一歲以上,生流水瘡者,此血風瘡也,胡麻丸主之。
痘瘡后,生膿胞瘡者,此痘風瘡也,以胡麻丸治之。
以上二癥,俱是風熱,宜灸風池穴、曲池穴、血海穴、足三
里穴,各灸三壯。
<目錄>卷五\諸瘡門
<篇名>連翹湯
屬性:連翹、人參、川芎、黃蓮、生甘草、陳皮、白芍、
木通,水煎入竹瀝服。
小兒生癰毒腫癤者,旨因氣血凝而熱乘之。內服解毒湯,外用
點藥。如已潰者,內服大補湯,外用紫金錠涂之。
<目錄>卷五\諸瘡門
<篇名>解毒湯
屬性:玄參、連翹、升麻、黃芩、赤芍、當歸、姜活、防
風、生地、甘草、荊芥穗。秘結者,加大黃、木通。
<目錄>卷五\諸瘡門
<篇名>大補湯
屬性:人參、黃?、川芎、連翹、白芷、白茯苓、當歸、
生地、白術、甘草、赤芍,姜棗引。
紫金錠
山慈姑三兩,五倍子三兩,大戟兩半,續(xù)隨子肉一
兩,麝香三錢,雄黃、朱砂各一兩,為末,糯米糊作錠
子, 磨水搽。
貼藥
黃芩、黃連、黃柏各二錢,大黃、蒲黃各三錢,血
竭、乳香各二分,沒藥二分,麝香少許。共為末,
取生姜自然汁。和雞蛋清打勻,調藥貼之。
頭上生軟癤,膿水不干者,用紫金錠搽之,自愈。用單方搽
亦效。
單方
用上好磁器,不拘多少,研為極細末,雞子清調搽。
又方
大積殼一個,去贏,令空磨,令口平,以面糊涂抹
積殼四圍,安貼于癤上,自破。令膿血流盡,先于一邊
以燈草一根通之,癤痊便無痕跡。
又方
用石灰篩過,以雞子清和灰為丸,入炭火燒煉通紅,
如此捶和三次,根據(jù)法鍛煉,取研細,香油調敷。
頸上生核, 腫脹發(fā)熱者,內服連翹丸,外用五倍子為末,淡米
醋調敷,一日二次易之,效。
<目錄>卷五\諸瘡門
<篇名>連翹丸
屬性:連翹、桑白皮、白頭翁、牡丹皮、防風、黃柏、
肉桂、豆豉、獨活、秦艽各五錢,桑螵蛸三錢半。
為末,煉蜜丸,燈心湯下。
西江 月
小兒遍身瘡疥,蟲巢膿血浸淫,此由胎毒內藏深,故有許多
形癥。涼血殺蟲解毒,胡麻丸子通神,切防搽洗毒歸心,腹痛神昏
命盡。
若是要用搽藥,瘙癢無過蛇床,螶蟲作楚用雄黃, 痛腫寒水
為當。不癢須加狗脊,喜鹽湯火硫磺,斑貓同研熟尤良,手擦鼻聞
搽上。
<目錄>卷五
<篇名>丹毒門
屬性:小兒赤游丹毒,雖有十種,皆由心火內盛,熱與血搏?;蚱?br />
于手足,或發(fā)于頭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熱如火,痛不可言,赤
如丹砂,故名丹毒。自腹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入腹者難治。療
此癥者,其法必先用表藥,以解熱毒,方可搽敷。若遽用藥搽,
便氣無所泄,而入于里,傷人者多矣。
小兒丹毒,一歲以上者,易治。未周歲者,難治。
有因驚后而發(fā)丹者,此毒氣由內出外,易治。有先發(fā)丹而后
驚者,此毒氣由外入內者,多死不治。
一從頭項起著,名飛灶丹。
二從頭上起者,名走灶丹。
三從面上起者,名鬼火丹。
四從背上起者,名天火丹。
五從兩手起者,名天灶丹。
六從兩脅起者,名水丹。
七從臍起者,名葫蘆丹。
八從兩腳起者,名野火丹。
九從兩腳背起者,名煙火丹。
十從陰上起者,名胡漏丹。
飛灶丹:先用蔥白取自然汁搽。
走灶丹紅腫痛:用赤小豆末,雞子清調擦。
鬼火丹:用伏龍肝、雞子清調搽。
天火丹:用桑白皮末,羊脂調搽。
天灶丹:用柳木燒灰,水調搽。
水丹:用生鐵銹末,豬油調搽。
葫蘆丹:用檳榔末,米醋調搽。
野火丹:用乳香末,羊脂調搽。
煙火丹:用豬槽下土,清油調搽。
胡漏丹:用屋漏處的土,羊脂調搽。
以上十種丹毒,俱先服防風升麻湯,以解其熱毒。次用蜞針
法,以去其毒血,如無蜞針,用砭針法,然后用救急法。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防風升麻湯
屬性:升麻、防風、山梔仁、甘草、麥冬(去心)、荊
芥穗、木通、葛根、薄荷葉、玄參、連翹、牛蒡子。
便秘者加大黃,水煎服。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蜞針法
屬性:用水蜞[44]數(shù)條,放于紅腫處,令吃出毒血,立愈。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砭針法
屬性:用磁瓦片,打成尖鋒,以筷子夾定扎住,連刺
令出惡血。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急救法
屬性:取灶心對鍋底焦土,研末,以新汲水調搽,干則易之。
小兒丹毒,腹脹,氣喘,悶亂,不乳,反驚搐者,皆不可
治。
小兒生后,百日之內,半歲以上,忽兩眼胞紅暈微起,面青黯
色,夜則煩哭,或臉如胭脂,此因伏熱在內,發(fā)之于外,初則滿
面狀如水痘,腳微紅而不壯,出沒休息無定,次至頸項,赤如丹
砂,名為驚丹[45]。以三解散治之。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三解散
屬性:人參、防風、天麻、郁金、茯神、白附子、大黃、
黃芩、僵蠶、全蝎、枳殼、薄荷葉、粉草、赤芍,燈心
引。
小兒驚風后,風從氣行,血從氣使,毒氣蓄于皮膚,流為腫
毒,多在腮頰、耳根間,成癰成癤,謂之毒風。宜內服當歸百解
散,外用拂毒散敷之。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當歸百解散
屬性:當歸、赤芍、大黃、川芎、升麻、薄荷葉、干葛、
麻黃、黃芩、甘草、枳殼、皂角刺,蔥萎引。
<目錄>卷五\丹毒門
<篇名>拂毒散
屬性:半夏一錢,貝母、大黃、樸硝、五倍子各二錢半。
共為末,淡醋調敷患處,干則易之。
小兒或因跌仆,刀斧破傷皮膚,風邪侵襲傷處,發(fā)此謂之破
傷風。宜內服疏風活血散,外以紫金丹涂之。
疏風活血散
當歸、生地、川芎、赤芍、荊芥、防風、甘草、紅
花、蘇木。水煎服,入酒少許。
西 江 月
小兒赤游丹毒,雖有十種原根,皆由心火熱多深,上下游移
不定,其色澤如丹石,故稱丹毒之名,治法方冊甚分明,全在醫(yī)家
體認。
小兒流丹最毒,十種發(fā)出不同,自上而下莫至胸,上下至腎
可慟,半周之內休見,滿周病此宜攻,蜞針的的有神功,內解外敷
兼用。
內解歸梢赤芍,羌活荊芥防風,升麻甘草地黃通,竹葉玄參
煎用。外用益元敷貼,更加寒水相同,三朝五日急相攻,驚搐靈丹
如夢。
治丹用功次第,從頭一一鋪陳,解表下毒藥先行,次用蜞針
吮進。若是蜞針不便,須臾急用砭針,然后涂藥救孩身,此法前人
已定。
捷法先須解毒,或將利藥疏通,初起涂敷莫胡攻,毒入于里
遏壅。解毒無價散子,防風升麻湯同,利藥靈應有神功,只在醫(yī)人
善用。
經驗治丹妙法,而今說與后人,先將靈應滌病身,下后才施
涂潤。田螺搗餅敷貼,或用水調灶心,又將南星大黃停,芒硝研勻
水浸。
烘熱衣與兒,火丹遂成之。芒硝寒水石,青黛石膏奇。赤痣
因何起,胎中受熱多。原來無大害,不必請醫(yī)和。
<目錄>卷五
<篇名>斑疹、隱疹門
屬性:小兒斑疹,其掀腫于外者,屬少陽相火也,謂之斑。紅點在
皮膚之中不出者,厲少陰君火也,謂之疹。
其癥有陰陽輕重之別,陽斑用托里消熱,化斑涼血,此急治
其標也。陰疹用調中溫胃,其疹自消,此緩則治其本也。大抵安里
之藥多,發(fā)表之藥少,首尾不可妄下。
陽毒者,或發(fā)于面部,或發(fā)于背部,或發(fā)于四肢,極其稠
密,狀如錦紋。紅赤著,胃熱也。紫黑者,胃爛也。一則下之
早,其熱乘虛而入胃,一則下之晚,其胃熱不得發(fā)越,當服消斑
青黛飲。
陰疹者,或出于胸背、手足稀而小者,此由失守之火,聚于
胸中,上薰于肺,傳于皮膚,而成斑點,如蚊蚋蚤虱所咬,而非
錦紋也。宜服理中湯主之,其火自降,其斑自退矣。
斑疹若自吐瀉者,慎勿亂治。因其毒氣,上下皆出,宜調中
氣。若吐瀉之后,遍身發(fā)斑如錦紋者,此熱即乘虛入胃,其癥多得
于夏天,化斑湯主之。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消斑青黛飲
屬性:黃連、甘草、石膏、知母、柴胡、山梔仁、玄參、
升麻、生地、黃芩、人參、青黛,生姜三片,豆豉二十
粒引。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調中湯
屬性:蒼術、陳皮、砂仁、白芍(炒)、甘草(炙)、藿香葉、
桔梗、半夏、白芷、羌活、枳殼、川芎,姜三片引。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化斑湯
屬性:人參、石膏、知母、甘草、水竹葉,粳米引。
如斑紅者易治,黑者難治。
小兒癮疹多屬于脾,以其隱隱在皮膚之間,發(fā)而多癢?;虿?br />
紅者,并風與濕而成也。加味羌活散治之,或加減攻毒散亦效。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加味羌活散
屬性:羌活、前胡、人參、桔梗、甘草、薄荷葉、枳殼、
川芎、天麻、茯苓、蟬退,姜三片引。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加減攻毒散
屬性:羌活、枳殼、前胡、柴胡、當歸、川芎、枳殼、桔
梗、茯苓、人參、甘草、薄荷葉、防風、荊芥、蒼術、
芍藥、生地,姜棗引。
續(xù)諸瘡驗方
小兒眉叢中生瘡,浸淫不干者,名曰鏈銀瘡。用穿
山甲前膊上甲,炙焦為末,入輕粉少許,清油調敷。
凍耳成瘡者,內服防風通圣散,外用鉛粉,以水擂
細,將艾揉爛,焚成烏色,研末敷之。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防風通圣散
屬性:防風、川芎、當歸、薄荷葉、大黃(炒)、山梔仁、
赤芍、麻黃(去節(jié))、連翹、石膏、黃芩、桔梗、滑石、
荊芥、白術、甘草,加干葛,生姜引。
身上生瘡如粟米大,成塊成路極痛者,此名龍纏瘡。用珍
珠、鳳尾草,搗汁搽之。又以渣調清油敷之,效。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又驗方
屬性:取糯米不拘多少,浸脹擂漿,淀粉搽之。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治天泡瘡方
屬性:以韭菜地蚯蚓糞,炒干研撮細末,油調搽。
小兒手足生瘡,瘡頭黑,破流黃水,四畔浮漿極痛者,此名
魚臍瘡。用蛇皮燒存性,研細末,雞蛋清、清油調搽。
陰囊生瘡潰爛,皮脆子欲墜者,此名脆囊癥,乃濕熱也。用
紫蘇葉為末,濕則滲之,干則清油調搽。
又方
用墻中白螺殼子,為末敷之。
凡小兒不論癰毒瘡癤,及無名惡瘡,破傷血出,與諸蟲咬螫
者,并用紫金錠水磨化,內服外涂,效不可言。
有頭頂上生瘡,似流水而非流水者,以遠年鐵磨水搽之,其
效如神。
<目錄>卷五\斑疹、隱疹門
<篇名>又治流水瘡方
屬性:鹽一盅,麥麩一盅,少將水和勻,如彈子大,放炭
火上燒灰存性,如瘡濕則干搽,瘡干以清油調搽之。
注:
[1] 常山:原韋注,五十歲以后體氣衰弱者,不宜妄用。
[2] 當從: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當作”。
[3] 來時潮熱: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痰火發(fā)熱”。
[4] 桃枝為引最驗:山東泰安州李雨沾 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東面桃柳枝
煎。”
[5] 截后才調脾胃,只消清瘧?zhàn)B脾: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前后發(fā)
熱唇膏,只因寒濕傷脾”。
[6] 如是小兒久瘧: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若是產惡疾瘧”。
[7] 原實者: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厚實者”。
[8] 便秘: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便閉”。下同。
[9] 先: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干”。
[10] 目閉: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煩躁”。
[11] 宜施: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為施”。
[12] 初間: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初然”。
[13] 蛔蟲: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疳蟲”。
[14] 三種: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三家”。
[15] 練:系”楝”字之誤。
[16] 干蟾: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干蟬”。
[17] [18] [19] [20] 川楝: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川練”。
[21] 憂慮: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憂虞”。
[22] 蘿卜子:即菜藤子。
[23] 月蟾: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月蟬”。
[24] 心木位: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心本位”。
[25] 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26] [27] 川楝: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川練”。
[28] 辜疳: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無辜疳”。
[29] 腦后項邊有核,如彈子大,按之則濡軟而不動:山東泰安州李雨
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腦后項邊有核如彈子,按之則動,軟而不動”。
[30]、[31] 干蟾: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干蟬”。
[32] 心肺二經: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心肺”。
[33] 剪紅: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煎紅”。
[34] 目連?者: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目連眨者”。
[35] 妄行: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難禁”。
[36] 流行: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瀉傾”。
[37] 地雞:原書注:地雞,即扁蟲,人家房內磚下多有之。
[38] 用藥而弄舌者: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現(xiàn)癥而舌弄者”。
[39] 齒床:原書注:牙齦謂之牙床。齒床即牙床也。
[40] 治螶回瘡無價: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散用如圣無價”。
[41] 原書注:根能脫牙。
[42] 攻: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功”。
[43] 舌未加: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舌底加”。
[44] 水蜞:即螞蟥。
[45] 驚丹: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露丹”。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1.抱龍丸:
屬性:抱者,養(yǎng)也;龍者,純陽之物也。小兒純陽無陰,所以病則
有熱,熱則生風,必用此藥;所以養(yǎng)其陰而濟之,令不太過也。
又青龍位,肝木屬之,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以此藥抑肝扶
脾,乃名抱龍丸。治形實壯熱,昏睡氣粗,或痰盛壅嗽,驚風搐搦。
牛膽南星五錢(臘月取牛膽一個,將南星去皮臍,研
為末,放于牛膽中,陰干備用),天竺黃、辰砂各一錢,
琥珀三分,牛黃二分,麝香半分,珍珠三分,白檀香三
分,枳實、枳殼各三分,共為末,山藥打糊為丸,如黃
豆大,金箔為衣。潮熱,燈心湯化下。驚風,薄荷湯下。
咳嗽,白開水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2.涼驚丸:
屬性:退五臟熱,瀉心肝火,治急驚,解胎毒,如小便黃,大便秘,
丹毒斑疹,衄血,口瘡,并皆治之。
黃連五錢,瀉心火;黃芩五錢,瀉肺火;山梔仁五
錢,瀉肝火;黃柏五錢,瀉腎火;大黃二錢,瀉脾胃
火;龍膽草三錢,瀉膽火;雄黃解毒、辰砂鎮(zhèn)心各二
錢。共為末,水糊丸,如粟米大,竹葉燈心湯下。急驚,
薄荷燈芯湯下。胎熱,竹葉燈芯湯下。衄血,茅花湯下。
丹毒斑疹,升麻湯下。口瘡,水竹葉、薄荷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3.胃苓丸:
屬性:分陰陽,退潮熱,止吐泄,消浮腫、黃疸,調脾胃,止便
濁,小兒常用之藥也。
蒼術(米泔水浸去黑皮,焙干)五錢;陳皮五錢;厚
樸(姜汁炒)五錢;白術五錢;粉草(炙)二錢;豬苓三
錢;澤瀉三錢;白茯苓三錢;草果仁二錢;官桂一錢。
共為末,水糊丸,如粟米大,炒米湯下。嘔吐,煨姜湯
下。調胃,炒米湯下。白濁,鹽湯下。瀉泄,炒米、車
前草湯下。潮熱,水竹葉炒米湯下。浮腫,長流水、燈
心、五加皮湯下。疝氣,茴香湯下。黃疸,加茵陳五
錢,燈心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4.養(yǎng)脾丸:
屬性:治小兒脾胃虛弱,不思乳食,傷食癖積,面色黃,嘔吐瀉
泄,腹痛膨脹,并皆治之。
蒼術(制)五錢,厚樸三錢,陳皮五錢,砂仁二錢,
草果仁二錢,神曲(炒)三錢,益智仁二錢,茯苓三錢,
麥芽(炒)三錢。共為末,酒糊丸,如粟米大,米飲下。
嘔吐,煨姜湯下。脾胃虛弱,米湯下。食積,山楂湯下。
腹痛,茴香湯下。腫脹,蘿卜湯下。寒泄,姜棗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5.胡麻丸:
屬性:治小兒風瘡疥癬。
苦參五錢,何首烏、胡麻仁(炒)、蔓荊子(炒)、威
仙、荊芥穗、白蒺藜(炒、去刺)、牛蒡子(炒)各三錢,
石菖蒲一錢五分,干菊花三錢。共為末,酒糊為丸,如
粟米大,竹葉燈心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6.神芎丸:
屬性:治小兒上焦積熱,驚風壅滯,頭目赤腫,咽閉,大小便赤澀,
及痰喘之癥,并皆治之。
大黃(酒蒸)、黃芩各一錢,黑牽牛頭末、滑石各四錢,
黃連、川芎、薄荷葉各五錢。共為末,滴水為丸,如粟
米大,竹葉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7.玉液丸:
屬性:治風壅,化痰利膈,清頭目煩熱,除咳嗽。
寒水石(火鍛水飛)二兩,半夏(制)一兩,枯礬五錢。
共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姜湯下。感風寒咳嗽,桑
白皮湯下??妊?,茅根湯下。常咳,茶湯下??榷?,
煨姜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8.茱萸內消九:
屬性:治偏墜,膀胱疝氣,及內吊驚,啼哭不止。
山茱萸五錢,桔梗、川芎各三錢,小茴香(炒)五錢,
陳皮、青皮、白蒺藜(炒去刺)、川楝子(去核)各五錢,
食茱萸(炒)、肉桂各三錢,木香二錢,枳實(炒)一錢,
桃仁三錢,大腹皮(酒洗)、海藻、玄胡索(炒)各五錢,
五味子一錢。共為末,酒糊丸,如粟米大,茴香湯下。久
不愈者,鹽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9.香連丸:
屬性:治赤白痢相雜,里急后重。
黃連(吳茱萸炒)五錢,廣木香五錢,石蓮肉三錢。
久痢不止者,加肉豆蔻(面包煨去油)五錢。共為末,醋
糊丸,如粟米大,陳米湯送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10.雄黃解毒丸:
屬性:下痰去熱,追蟲打積。
雄黃一錢另研,郁金三錢,巴豆霜二錢。共為末,
米糊丸,如粟米大。痰涎壅甚,竹葉湯下。積痛,茴香
湯下。纏喉風,滾白水化開吐痰。蟲痛,苦楝子根白皮
湯下。先以雞蛋油煎,空心時,令兒聞之,然后服藥,
必要上半月,謂其蟲之頭向上故也。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11.至圣保命丹:
屬性:治急慢驚風,夜啼,常服清心安神。
全蝎十四個,蟬退(去翅足)一錢,使君子內(煨)五
分,麝香半分,辰砂一錢,天麻二錢,膽星二錢,防風一
錢,僵蠶(炒)二錢,白附子(制)一錢,珍珠五分,金箔
四十張。共為末,粟米粉糊和勻為丸,印成錠子,薄荷
湯磨服。驚風,薄荷燈心湯下,夜啼,燈心燒灰化溫水
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12.一粒丹:
屬性:治小兒水泄。
寒水石二兩,枯礬一兩。共為末,水和丸,如綠豆
大,每服一丸,米湯下。
<目錄>卷五\附:秘傳十三方
<篇名>13.斬鬼丹:
屬性:治小兒大人瘧疾。
黃丹(水飛曬干)一兩,獨蒜(大者)七個,搗爛和丹
為丸,取端午日修合,如綠豆大,勿令婦人、雞犬孝服
見之,每于發(fā)瘧日五更,用桃枝、長流水煎湯,面向東
方服一丸,其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