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614-脾胃論

<篇名>脾胃論
書名:脾胃論
作者:李東垣
朝代:金元
年份:公元1249年[公元年起] 11249

<目錄>

<篇名>序

屬性: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八風(fēng)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謂
水谷入胃,其精氣上注于肺,濁溜于腸胃,飲食不節(jié)而病者也;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
脈,必從足始者也?!秲?nèi)經(jīng)》說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論形氣兩虛,即不及天地之邪,乃
知脾胃不足,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醫(yī)不能辨之者,蓋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變,五
六十日之間,為飲食勞倦所傷而歿者,將百萬人,皆謂由傷寒而歿,后見明之辨內(nèi)外傷及飲
食勞倦傷一論,而后知世醫(yī)之誤。學(xué)術(shù)不明,誤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著論矣,且
懼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著《脾胃論》叮嚀之。上發(fā)二書之微,下祛千載之惑,此書果行
,壬辰藥禍,當無從而作。仁人之言,其意博哉!
\x己酉七月望日遺山元好問序\x

<目錄>卷上

<篇名>脾胃虛實傳變論

屬性:《五臟別論》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
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
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谷入口,
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蛾庩枒?yīng)象大論》云∶
谷氣通于脾。六經(jīng)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
乃能通利?!锻ㄔu虛實論》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
,俱為之病。《經(jīng)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
精于脈。脈氣流經(jīng),經(jīng)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
,留于四臟。氣歸于權(quán)衡,權(quán)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
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
,揆度以為常也。又云∶陰之所和,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
食之,必自裁制,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ǎL有天命?!镀饺藲庀笳摗吩啤萌艘运葹楸荆嗜私^水谷則
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非肝不弦,腎不石也。歷觀諸篇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
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后能滋養(yǎng)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
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內(nèi)經(jīng)》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后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jīng)》中復(fù)申其說。經(jīng)云∶水谷
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
水谷之海有余,則腹?jié)M;水谷之海不足,則饑不受谷食。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
,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jīng)隧也。經(jīng)
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luò)也。又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
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而為血,
以榮四末,內(nèi)注五臟六腑,以應(yīng)刻數(shù)焉。衛(wèi)者,出其悍氣之 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膚
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
津液,化為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圣人諄復(fù)其辭而不憚其
煩者,仁天下后世之心亦倦倦矣。
故夫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鹋c元氣
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調(diào)經(jīng)篇》云∶病生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
怒。又云∶陰虛則內(nèi)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故為內(nèi)熱。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
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圣人著之于經(jīng),謂人以胃
土為本,成文演義,互相發(fā)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讀,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
,而通神明。失之內(nèi)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
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壞都。故蒼天之氣貴清凈,陽氣惡煩
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所奉
,謂脾胃既和,谷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谷氣下流,收藏
令行,故其人夭,病從脾胃生者二也?!读?jié)臟象論》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
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
,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于膽也。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
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余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 ,不一而起矣。病從脾
胃生者三也。經(jīng)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yǎng)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fā),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
從脾胃生者四也。豈特四者,至于經(jīng)論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
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圣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
,且垂戒云,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
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

<目錄>卷上

<篇名>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圖說

屬性:\r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圖說\ps123a1.bmp\r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環(huán)無端,惟脾無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
以生四臟。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應(yīng)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
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戌濕,其本氣平,其
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yīng)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
應(yīng)之。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從其宜,不可定體;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間,順逆?zhèn)髯儾煌?br /> ,溫涼不定,當求責(zé)耳。

<目錄>卷上

<篇名>脾胃勝衰論

屬性: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饑。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
食而瘦?;蛏偈扯?,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
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
夫飲食不節(jié)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
針經(jīng)》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故亦從而病
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其胃不能獨行津
液,故亦從而病焉。
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證。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fā)汗也,為助陽也。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證。此陽氣衰弱,不能生發(fā),不當于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
如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fā)脫落,從黃 建中湯。脈虛而血弱,于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證中加之?;蛘鏆馓撊酰皻舛堂}弱,從四君子湯?;蚩剩蛐”汩]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藥中。
以上五藥,當于本證中隨所兼見證加減。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 ;秋冬,加桂。
不轉(zhuǎn)者,勿加。雖氣不轉(zhuǎn),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濃樸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
于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
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
敢犯也。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
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發(fā)熱,加黃芩;惡寒或腹中覺寒,加桂。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術(shù);自汗,加白術(shù)。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
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復(fù)不能轉(zhuǎn)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加之。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汗多津液竭于上,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
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
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腎中燥熱。
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臟熱者,用錢
氏方中導(dǎo)赤散。
中滿或但腹脹者,加濃樸;氣不順,加橘皮;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
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 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zhuǎn)者,更加甘草一半。
也,血虛則里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
頭痛者,加川芎;苦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
發(fā)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
予平昔調(diào)理脾胃虛弱,于此五藥中加減,如五臟證中互顯一二證,各對證加藥,無不驗
,然終不能使人完復(fù),后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為邪,皆胃氣虛弱之所致也
。法雖根據(jù)證加減,執(zhí)方料病,不根據(jù)《素問》法度耳,是以檢討《素問》《難經(jīng)》及《黃帝針
經(jīng)》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陽氣不足,陰氣有余,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法,隨證用藥治
之。蓋脾胃不足,不同余臟,無定體故也。其治肝、心、肺、腎,有余不足,或補或瀉,惟
益脾胃之藥為切。
經(jīng)云∶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也。至而不至者,謂從
后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來乘脾胃也。脾胃脈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躁悶亂,或四肢發(fā)熱
,或口干舌干咽干。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四
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發(fā)熱也。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
,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病患自以為渴,醫(y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渴燥,而反加
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經(jīng)云∶虛則補其母。當于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者。甘
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
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于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
也。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
,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疰疼痛,蓋濕熱相搏,而風(fēng)熱郁而不得伸,附著于有形也
?;蚨嗯撸L(fēng)熱下陷于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內(nèi)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
之腑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竅開于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四
肢滿閉,轉(zhuǎn)筋,皆肝木火盛而為邪也?;蛏簦蛏?,或生厥,或中風(fēng),或生惡瘡,或作
腎痿,或為上熱下寒,為邪不一,皆風(fēng)熱不得升長,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蛐貪M少氣短氣者,肺主諸氣,五臟
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也?;蚩人院疅嵴?,濕熱乘其內(nèi)也。
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腎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
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一說,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沖三脈盛,火旺
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身,為
腳下隱痛?;蛩侥緞荻蠟檠蹪?,為眵,為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虛而寡于畏也。
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是陽氣不足,陰氣有余,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于陰血中,陰
血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發(fā)升騰之氣也。夫陽氣走空竅者也,
陰氣附形質(zhì)者也,如陰氣附于土,陽氣升于天,則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復(fù)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
制為之使,引苦甘寒藥至頂,而復(fù)入于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
耦者也。(陽分奇,陰分偶。)瀉陰火以諸風(fēng)藥,升發(fā)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于
陰分,末用辛甘溫藥接其升藥,使大發(fā)散于陽分,而令走九竅也。
經(jīng)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入于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jīng),
經(jīng)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
氣升浮也。浮者,陽氣散滿皮毛;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若飲食不節(jié),損其胃
氣,不能克化,散于肝,歸于心,溢于肺,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
是知升發(fā)之氣不行者此也。經(jīng)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病患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于脾,不歸于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
干,是陰氣大盛,其理甚易知也。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
無是則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
白術(shù)(君),人參(臣),甘草(佐),芍藥(佐),黃連(使),黃 (臣),桑白皮(佐)。
諸風(fēng)藥皆是風(fēng)能勝濕也,及諸甘溫藥亦可。
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為不及也。黃連(君),黃柏(臣),生地黃(臣),芍
藥(佐),石膏(佐),知母(佐),黃芩(佐),甘草(佐)。
肝木妄行,胸脅痛,口苦舌干,往來寒熱而嘔,多怒,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zhuǎn)筋,腹
中急痛,此所不勝乘之也。
羌活(佐),防風(fēng)(臣),升麻(使),柴胡(君),獨活(佐),芍藥(臣),甘草(臣),
白術(shù)(佐),茯苓(佐),豬苓、澤瀉(佐),肉桂(臣), 本、川芎、細辛、蔓荊子、白芷、石膏、黃柏
(佐),知母、滑石。
肺金受邪,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氣短、氣上,皮毛不能御寒
,精神少而渴,情慘慘而不樂,皆陽氣不足,陰氣有余,是體有余而用不足也。
人參(君),白
術(shù)(佐),白芍藥(佐),橘皮(臣),青皮(以破滯氣),黃 (臣),桂枝(佐),桔梗(引用),桑白皮(佐),甘草
(諸酸之藥皆可),木香(佐),檳榔、五味子(佐,此三味除客氣)。
腎水反來侮土,所勝者妄行也。作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惡寒者是也。土火復(fù)之,
及三脈為邪,則足不任身,足下痛,不能踐地,骨之無力,喜睡,兩丸冷,腹陰陰而痛,妄
聞妄見,腰脊背胛皆痛。
干姜(君),白術(shù)(臣),蒼術(shù)(佐),附子(佐炮,少許),肉桂(佐去皮,少
許),川烏頭(臣),茯苓(佐),澤瀉(使),豬苓(佐)。
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于心,貫于肺,充實皮毛,散于百脈。脾稟氣
于胃,而灌溉四旁,營養(yǎng)氣血者也。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
,當先于心分補脾之源,蓋土生于火,兼于脾胃中瀉火之亢甚,主生化之源;足陽明為十二經(jīng)之海,主經(jīng)營之氣,
諸經(jīng)皆稟之。言陽明,厥陰與何經(jīng)相并而為病,酌中以用藥,如權(quán)之在衡,在兩則有在兩之中,在斤則有在斤之中
也。所以言此者,發(fā)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
則災(zāi)害立生。假如時在長夏,于長夏之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后之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
名曰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目錄>卷上

<篇名>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屬性:柴胡(一兩五錢) 甘草(炙) 黃 (臣) 蒼術(shù)(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銼碎炒) 羌活(以
上各一兩) 升麻(八錢) 人參(臣) 黃芩(以上各七錢) 黃連(去須,酒制,五錢炒,為臣為佐) 石膏(少
許,長夏微用,過時去之,從權(quán))
上件 咀,每且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早飯后、午飯前,間日服。服藥之時,宜減食,宜美
食。服藥訖,忌語話一二時辰許,及酒、濕面、大料物之類,恐大濕熱之物,復(fù)助火邪而愈損元氣也。亦忌冷水及
寒涼淡滲之物及諸果,恐陽氣不能生旺也。宜溫食及薄滋味,以助陽氣。大抵此法此藥,欲令陽氣升浮耳,若滲泄
淡味,皆為滋陰之味,為大禁也。雖然,亦有從權(quán)而用之者。如見腎火旺及督、任、沖三脈盛,則用黃柏、知母,
酒洗訖,火炒制加之,若分兩則臨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陰氣而為害也。小便亦或澀,當利之,大便澀,當行之,
此亦從權(quán)也,得利,則勿再服。此雖立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則胃氣失所養(yǎng)也,亦當從權(quán)而食之,以滋
胃也。
附∶
……夫飲食人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于心,貫于肺,充實皮毛,散于百脈。脾稟氣于胃,而灌溉四旁,營養(yǎng)
氣血者也。今飲食損胃,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當先于心分補脾之源,蓋土生于火,兼于脾胃
中瀉火之亢甚是先治其標,后治其本也。
且濕熱相合,陽氣日以虛,陽氣虛則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氣下流,并于腎肝,是有秋冬而無
春夏。春主升,夏主浮,在人則肝心應(yīng)之。弱則陰氣盛,故陽氣不得經(jīng)營。經(jīng)云∶陽本根
于陰,惟瀉陰中之火,味薄風(fēng)藥,升發(fā)以伸陽氣,則陰氣不病,陽氣生矣。傳云∶履端于始
,序則不愆,正謂此也。
《四氣調(diào)神大論》云∶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云霧不
精,則上應(yīng)白露不下,在人則緣胃虛,以火乘之。脾為勞倦所傷,勞則氣耗,而心火熾動,
血脈沸騰,則血病,而陽氣不治,陰火乃獨炎上,而走于空竅,以至燎于周身,反用熱藥以
燥脾胃,則謬之謬也。
胃乃脾之剛,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謂也。飲食不節(jié),則胃先病,脾無所稟而后??;勞倦
則脾先病,不能為胃行氣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雖異,所受邪則一也。胃為十二經(jīng)之海,
十二經(jīng)皆稟血氣,滋養(yǎng)于身,脾受胃之稟,行其氣血也。脾胃既虛,十二經(jīng)之邪,不一而出
。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乃本病也。其右關(guān)脈緩而弱,本脈也。而本部本證脈中兼見弦脈
,或見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zhuǎn)筋一二證,此肝之脾胃病也。當于本經(jīng)藥中,加風(fēng)藥以瀉之
。本部本證脈中兼見洪大,或見肌熱,煩熱,面赤而不能食,肌內(nèi)消一二證,此心之脾胃病
也。當于本經(jīng)藥中,加瀉心火之藥。本部本證脈中兼見浮澀,或見氣短、氣上,喘咳、痰盛
,皮澀一二證,此肺之脾胃病也。當于本經(jīng)藥中,兼瀉肺之體,及補氣之藥。本部本證脈中
兼見沉細,或見善恐欠之證,此腎之脾胃病也,當于本經(jīng)藥中,加瀉腎水之浮,及瀉陰火伏
熾之藥。
經(jīng)云∶病有逆從,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不須論之。其下云∶惟有陽明、厥陰,不從
標本,從乎中也。其注者,以陽明在上,中見太陰,厥陰在上,中見少陽為說,予獨謂不然
,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辭,蓋欲人臨病消息,酌中用藥耳,以
手足陽明、厥陰者,中氣也,在卯酉之分,天地之門戶也。春分、秋分,以分陰陽也,中有
水火之異者也,況手厥陰為十二經(jīng)之領(lǐng)袖,主生化之源;足陽明為十二經(jīng)之海,主經(jīng)營之氣
,諸經(jīng)皆稟之。言陽明、厥陰與何經(jīng)相并而為病,酌中以用藥,如權(quán)之在衡,在兩,則有在
兩之中;在斤,則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發(fā)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
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則災(zāi)害立生。假如時在長夏,于長夏之
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后之處方者,當從此法,加時令藥,名曰補脾胃
瀉陰火升陽湯。

<目錄>卷上

<篇名>肺之脾胃虛論

屬性:脾胃之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jié)痛,口苦舌干,
食無味,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頻數(shù),不嗜食,食不消。兼見肺病,瀝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
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胃,名之曰升陽益胃湯。

<目錄>卷上

<篇名>升陽益胃湯

屬性:黃 (二兩) 半夏(湯洗,此一味脈澀者宜用) 人參(去蘆) 甘草(炙,以上各一兩) 防風(fēng)
(以其秋旺,故以辛溫瀉之) 白芍藥 羌活 獨活(以上各五錢) 橘皮(連瓤,四錢) 茯苓(小
便利、不渴者勿用) 澤瀉(不淋勿用) 柴胡 白術(shù)(以上各三錢) 黃連(二錢)
何故秋旺用人參、白術(shù)、芍藥之類反補肺,為脾胃虛則肺最受病,故因時而補,易為力
上 咀。每服三錢,生姜五片,棗二枚,去核,水一盞,同煎至二盞,去渣,溫
服,早飯、午飯之間服之。禁忌如前。其藥漸加至五錢止。服藥后,如小便罷而病加增劇,
是不宜利小便,當少去茯苓、澤瀉。
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以藥力尚少,胃氣不得轉(zhuǎn)運升發(fā)也。須薄滋味
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也,慎不可淡食,以損藥力,而助邪氣
之降沉也??梢孕∫坌误w,使胃與藥得轉(zhuǎn)運升發(fā),慎勿大勞役,使復(fù)傷。若脾胃得安靜尤
佳。若胃氣少覺強壯,少食果,以助谷藥之力。經(jīng)云∶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者也。

<目錄>卷上

<篇名>君臣佐使法

屬性:《至真要大論》云∶有毒無毒,所治為主。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yīng)臣者為使。一
法,力大者為君。凡藥之所用,皆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氣薄者,為陽中之陰
,氣濃者,為陽中之陽;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味濃者,為陰中之陰。辛、甘、淡中熱者
,為陽中之陽,辛、甘、淡中寒者,為陽中之陰;酸、苦咸之寒者,為陰中之陰,酸、苦、
咸之熱者,為陰中之陽。夫辛、甘、淡、酸、苦、咸,乃味之陰陽,又為地之陰陽也;溫、
涼、寒、熱,乃氣之陰陽,又為天之陰陽也。氣味生成,而陰陽造化之機存焉。一物之內(nèi),
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主對治療,由是而出。假令治表實,麻黃、葛根;表虛,
桂枝、黃 。里實,枳實、大黃;里虛,人參、芍藥。熱者,黃芩、黃連;寒者,干姜、附
君藥,分兩最多,臣藥次之,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于君,君臣有序,相與宣攝,則
可以御邪除病矣。如《傷寒論》云∶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以芍藥之酸,于土中
瀉木為君;飴糖、炙甘草甘溫補脾養(yǎng)胃為臣。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脈弦而腹痛,肉桂大
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姜、棗甘辛溫,發(fā)散陽氣,行于經(jīng)脈皮毛為使。建中之名,于此見
焉。有緩、急、收、散、升、降、浮、沉、澀、滑之類非一,從權(quán)立法于后。
如皮毛肌肉之不伸,無大熱,不能食而渴者,加葛根五錢;燥熱及胃氣上沖,為沖脈
所逆,或作逆氣而里急者,加炒黃柏、知母;覺胸中熱而不渴,加炒黃芩;如胸中結(jié)滯氣澀
,或有熱病者,亦各加之。如食少而小便少者,津液不足也,勿利之,益氣補胃自行矣。
如氣弱氣短者,加人參,只升陽之劑助陽,尤勝加人參;惡熱發(fā)熱而燥渴,脈洪大,白
虎湯主之;或喘者,加人參;如渴不止,寒水石、石膏各等分,少少與之,即錢氏方中甘露
散,主身大熱而小便數(shù),或上飲下溲,此燥熱也;氣燥,加白葵花;血燥,加赤葵花。
如脈弦,只加風(fēng)藥,不可用五苓散;如小便行病增者,此內(nèi)燥津液不能停,當致津液,
加炒黃柏、赤葵花。
如心下痞悶者,加黃連一、黃芩三,減諸甘藥;不能食,心下軟而痞者,甘草瀉心湯則
愈(痞有九種,治有仲景湯五方瀉心湯)。
如喘滿者,加炙濃樸。
如胃虛弱而痞者,加甘草。
如喘而小便不利者,加苦葶藶(小便不利者加之,小便利為禁藥也)。
如氣短氣弱而腹微滿者,不去人參,去甘草,加濃樸,然不若苦味泄之,而不令大便行
如腹微滿而氣不轉(zhuǎn)加之。
中滿者,去甘草,倍黃連,加黃柏,更加三味,五苓散少許。
此病雖宜升宜汗,如汗多亡陽,加黃 。
四肢煩熱肌熱,與羌活、柴胡、升麻、葛根、甘草
如鼻流清涕惡風(fēng),或項、背、脊背強痛,羌活、防風(fēng)、甘草等分,黃 加倍,臨臥服之。
如有大熱,脈洪大,加苦寒劑而熱不退者,加石膏;如脾胃中熱,加炒黃連、甘草。
凡治此病脈數(shù)者,當用黃柏,或少加黃連,以柴胡、蒼術(shù)、黃 、甘草,更加升麻,得
汗出則脈必下,乃火郁則發(fā)之也。
如證退而脈數(shù)不退,不洪大而疾有力者,多減苦藥,加石膏。如大便軟或泄者,加桔梗
,食后服之。此藥若誤用,則其害非細,用者當斟酌,旋旋加之。如食少者,不可用石膏。
石膏善能去脈數(shù)疾,病退脈數(shù)不退者,不可治也。如不大渴,亦不可用。如脈弦而數(shù)者,此
陰氣也,風(fēng)藥升陽以發(fā)火郁,則脈數(shù)峻退矣。以上五法,加減未盡,特以明大概耳。

<目錄>卷上

<篇名>分經(jīng)隨病制方

屬性:《脈經(jīng)》云∶風(fēng)寒汗出,肩背痛,中風(fēng),小便數(shù)而欠者,風(fēng)熱乘其肺,使肺氣郁甚也,
當瀉風(fēng)熱,以通氣防風(fēng)湯主之。

<目錄>卷上

<篇名>通氣防風(fēng)湯

屬性:柴胡 升麻 黃 (以上各一錢) 羌活 防風(fēng) 橘皮 人參 甘草(以上各五分) 本(三分
青皮 白豆蔻仁 黃柏(以上各二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后。氣盛者,宜服;
面白脫色,氣短者,勿服。
如小便遺失者,肺氣虛也,宜安臥養(yǎng)氣,禁勞役,以黃 、人參之類補之;不愈,當責(zé)
有熱,加黃柏、生地黃。
如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郁而不行,以風(fēng)藥散之。
如脊痛

<目錄>卷上

<篇名>羌活勝濕湯

屬性:羌活 獨活(以上各一錢) 甘草(炙) 本 防風(fēng)(以上各五分) 蔓荊子(三分) 川芎(二分)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后。
如身重,腰沉沉然,乃經(jīng)中有濕熱也,更加黃柏一錢,附子半錢,蒼術(shù)二錢。
如腿腳沉重?zé)o力者,加酒洗漢
如臥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
合病也
如大便后有白膿,或只便白膿
者,因勞役氣虛,傷大腸也,以黃 人參湯補之;如里急頻見者,血虛也,更加當歸。
如肺
少許。
如甚則交兩手而瞀者,真氣大虛也,若氣短,加黃 、五味子、人參;氣盛,加五味
子、人參、黃芩、荊芥穗;冬月,去荊芥穗,加草豆蔻仁。
如嗌痛頷腫,脈洪大,面赤者,
如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 、肘、臂外后廉痛,面
赤,脈洪大者,以羌活、防風(fēng)、甘草、 本,通其經(jīng)血,加黃芩、黃連消其腫,以人參、黃
益其元氣而瀉其火邪;如脈緊者,寒也,或面白善嚏,或面色惡,皆寒也,亦加羌活等四
味,當瀉足太陽,不用連、芩,少加附子以通其脈;面色惡,多悲恐者,更加桂、附。
如便白膿,少有滑,頻見汗衣者,氣脫,加附子皮,甚則加米殼;如氣澀者,只以甘藥補氣,當
安臥不語,以養(yǎng)其氣。

<目錄>卷上

<篇名>用藥宜禁論

屬性:凡治病服藥,必知時禁、經(jīng)禁、病禁、藥禁。夫時禁者,必本四時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
象萬物之發(fā)生,耕
耨科斫,使陽氣之郁者易達也。夏宜汗,象萬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萬物之收成,推
陳致新,而使陽氣易收也。冬周密,象萬物之閉藏,使陽氣不動也。經(jīng)云∶夫四時陰陽者,
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逆其根,伐其本,壞其真矣。又云∶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
涼,用寒遠寒,無翼其勝也。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龍,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黃,
不失氣宜。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有病則從權(quán),過則更之。
經(jīng)禁者,足太陽膀胱經(jīng)為諸陽之首,行于背,表之表,風(fēng)寒所傷則宜汗,傳入本則宜利
小便;若下之太早,必變證百出,此一禁也。足陽明胃經(jīng),行身之前,主腹?jié)M脹,大便難,
宜下之,蓋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發(fā)汗、利小便,為重損津液,此二禁也。足少陽膽
經(jīng),行身之側(cè),在太陽、陽明之間,病則往來寒熱,口苦胸脅痛,只宜和解;且膽者、無
出無入,又主發(fā)生之氣,下則犯太陽,汗則犯陽明,利小便則使生發(fā)之氣反陷入陰中,此三
禁也。三陰非胃實不當下,為三陰無傳,本須胃實得下也。分經(jīng)用藥,有所據(jù)焉。
病禁者,如陽氣不足,陰氣有余之病,則凡飲食及藥,忌助陰瀉陽。諸淡食及淡味之藥
,瀉升發(fā)以助收斂也;諸苦藥皆沉,瀉陽氣之散??;諸姜、附、官桂辛熱之藥,及濕面、酒
、大料物之類,助火而瀉元氣;生冷、硬物損陽氣,皆所當禁也。如陰火欲衰而退,以三焦
元氣未盛,必口淡淡,如咸物亦所當禁。
藥禁者,如胃氣不行,內(nèi)亡津液而干涸,求湯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干也,非溫勝也
,乃血病也。當以辛酸益之,而淡滲五苓之類,則所當禁也。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發(fā)汗
。咽痛禁發(fā)汗利小便,若大便快利,不得更利。大便秘澀,以當歸、桃仁、麻子仁、郁李仁
、皂角仁,和血潤腸,如燥藥則所當禁者。吐多不得復(fù)吐;如吐而大便虛輒者,此土氣壅滯
,以姜、橘之屬宣之;吐而大便不通,則利大便,上藥則所當禁也。諸病惡瘡,及小兒 后
,大便實者,亦當下之,而姜、橘之類,則所當禁也。又如脈弦而服平胃散,脈緩而服黃
建中湯,乃實實虛虛,皆所當禁也。人稟天之濕化而生胃也,胃之與濕,其名雖二,其實一
也。濕能滋養(yǎng)于胃,胃濕有余,亦當瀉濕之太過也。胃之不足,惟濕物能滋養(yǎng)。仲景云∶胃
勝思湯餅,而胃虛食湯餅者,往往增劇,濕能助火,火旺郁而不通主大熱。初病火旺不可食
,以助火也。察其時,辨其經(jīng),審其病,而后用藥,四者不失其宜,則善矣。

<目錄>卷上

<篇名>《內(nèi)經(jīng)》、仲景所說脾胃

屬性:著議處方已詳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無所考據(jù),復(fù)以《黃帝內(nèi)經(jīng)》、仲景所說脾胃
者列于下。
《太陰陽明論》云∶太陰陽明為表里,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異位
,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nèi),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愿聞其異狀也?
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nèi)。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fēng)虛邪者
,陽受之,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
則身熱不得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腹?jié)M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故喉主天氣
,咽主地氣。故陽受風(fēng)氣,陰受濕氣。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
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于風(fēng)者,上
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jīng),必因于脾,乃
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
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獨主于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
主時也。
《陰陽應(yīng)象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
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jié),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队駲C真臟論
》曰∶脾大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又《通評虛實論》
曰∶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調(diào)經(jīng)論》曰∶形有余,則腹脹,經(jīng)溲不利,不
足,則四肢不用。
又《氣交變論》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zé)?br /> 冤;甚則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 ,腳下痛,飲發(fā),中滿食減,四肢不舉。又云∶歲土不
及,風(fēng)乃大行?;魜y,體重腹痛,筋骨繇復(fù),肌肉潤酸,善怒。又云∶咸病寒中,復(fù)則
收政嚴峻,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于脾,民食少失味。又云∶土不
及,四維有埃云,潤澤之化不行,則春有鳴條鼓拆之政;四維發(fā)振拉飄勝之變,則秋有肅殺
霖淫之復(fù)。其眚四維,其臟脾,其病內(nèi)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
《五常政大論》∶土平曰備化,不及曰卑監(jiān)。又云∶其動瘍涌分潰癰腫,其發(fā)濡滯,其
病留滿痞塞,從木化也。其病飧泄。又云∶土太過曰敦阜,其味甘咸酸,其象長夏,其經(jīng)足
太陰陽明。又曰∶其病腹?jié)M,四肢不舉,邪傷脾也。
《經(jīng)脈別論》云∶太陰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
,補陽瀉陰。《臟氣法時論》云∶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
以燥之。又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飽
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 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又
云∶脾病者,身重,善饑,足痿,足不能行,行善 ,腳下痛。虛則腹?jié)M腸鳴,飧泄食不化
血者。《經(jīng)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
淫精于脈。脈
。氣歸于權(quán)衡,權(quán)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
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
常也。
《五常政大論》∶有太過不及,太過者,薄所不勝,乘所勝也。不及者,至而不至,是
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者乘之也。
仲景云∶人受氣于水谷以養(yǎng)神,水谷盡而神去,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營散
,谷消則衛(wèi)亡,營散衛(wèi)亡,神無所根據(jù)。又云∶水入于經(jīng),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脈道乃行。
故血不可不養(yǎng),衛(wèi)不可不溫,血溫衛(wèi)和,營衛(wèi)乃行,得盡天年。

<目錄>卷中

<篇名>氣運衰旺圖說

屬性:天地互為體用四說 察病神機
濕、胃、化;熱、小腸、長;風(fēng)、膽、生,皆陷下不足,先補則∶黃 、人參、甘草、當
歸身、柴胡、升麻,乃辛甘發(fā)散,以助春夏生長之用也。
土、脾、形;火、心、神;木、肝、血;皆大盛,上乘生長之氣,后瀉則∶甘草梢子之甘
寒,瀉火形于肺,逆于胸中,傷氣者也。黃芩之苦寒,以泄胸中之熱,喘氣上奔者也。紅花
以破惡血,已用黃芩大補腎水,益肺之氣,瀉血中火燥者也。
寒,膀胱,藏氣,燥,大腸,收氣 皆大旺,后瀉則∶黃 之甘溫,止自汗,實表虛
,使不受寒邪。當歸之辛溫,能潤燥,更加桃仁以通幽門閉塞,利其陰路,除大便之難燥者
也。
水、腎、精;金、肺、氣;皆虛衰不足,先補則∶黃柏之苦寒,降濕熱為痿,乘于腎,
救足膝無力,亦除陰汗、陰痿,而益精。其草梢子、黃芩補肺氣,泄陰火之下行,肺苦氣上
逆,急食苦以泄之也。
此初受熱中常治之法也,非權(quán)也。權(quán)者,臨病制宜之謂也。常道,病則反常矣。春夏,
乃天之用也,是地之體也。秋冬,乃天之體也,是地之用也。此天地之常道,既病反常也。
,自不聞其音,語聲清響如鐘。
春夏地之體,人亦應(yīng)之,食罷,皮肉筋骨血脈皆滑利,屈伸柔和,而骨剛力盛,用力不
乏。

<目錄>卷中

<篇名>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屬性:古之至人,窮于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nèi)外經(jīng)》,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
人受水谷之氣以生,所謂清氣、營氣、運氣、衛(wèi)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
谷之海,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若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既脾胃氣衰,元氣
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
,下焦胞絡(luò)之火,元氣之賊也?;鹋c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于腎,陰
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
膚不任風(fēng)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沖,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脾胃之氣
下流,使谷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wèi),則不任風(fēng)寒,乃生寒熱,此
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
然而與外感風(fēng)寒所得之證,頗同而實異,內(nèi)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fēng)寒,乃傷其形;
傷其外為有余,有余者瀉之,傷其內(nèi)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nèi)傷不足之病,茍誤認作外感有
余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然則奈何?惟當以辛甘溫
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經(jīng)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又云∶溫能除大熱
,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脾胃之證,始得則熱中,今立治始得之證。

<目錄>卷中

<篇名>補中益氣湯

屬性:黃 (病甚,勞役熱者一錢) 甘草(以上各五分,炙) 人參(去節(jié),三分,有嗽去之。)
以上
當歸身(三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脈) 橘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以導(dǎo)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乃可,若獨用瀉脾胃) 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
氣上騰而復(fù)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 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氣,行少陽之氣上升) 白術(shù)
(三分,降胃中熱,利腰臍間血) 上件藥 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
渣,食遠,稍熱服。如傷之重者,不過二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以權(quán)立加減法治之。
如惡寒冷痛者,加去皮中桂一分或三分(桂心是也)。
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藥二味中更加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
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如天涼時惡熱而痛,于已加白芍藥、甘草、黃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時腹痛,去芍藥,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頭痛,加蔓荊子二分或三分。
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頂痛腦痛,加 本三分或五分。
如苦痛者,加細辛二分,華陰者。諸頭痛者,并用此四味足矣;如頭上有熱,則此不能治,
別以清空膏主之。
如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
桂(去皮)二分或三分?!秲?nèi)經(jīng)》所說少腹痛,皆寒證,從復(fù)法相報中來也。經(jīng)云∶大勝必大
復(fù),從熱病中變而作也,非傷寒厥陰之證也(仲景以抵當湯并丸主之,乃血結(jié)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氣壅滯,加青皮二分;如氣促,少氣者,去之。
如身有疼痛者,濕,若身重者,亦濕,加去桂五苓散一錢。
如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fēng)、 本根,以上各五分,升麻、
蒼術(shù)以上各一錢,勿用五苓,所以然者,為風(fēng)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如病去,勿再
服,以諸風(fēng)之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故也。
如大便秘澀,加當歸梢一錢;閉澀不行者,煎
成正藥,先用一口,調(diào)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得行則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變兇證也;
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宜加去根節(jié)麻黃五
分;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麥門冬
(去心)二分或三分;如舌上白滑苔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參三分或
二分,并五味子、麥門冬各等分,救肺受火邪也;如病患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一分或三分
;如不能食,心下痞,勿加黃連;如脅下痛,或脅下急縮,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
上一方加減,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jié),始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末傳為寒中,則不可用
也,蓋甘酸適足益其病爾,如黃 、人參、甘草、芍藥、五味子之類也。
今詳《內(nèi)經(jīng)》、《針經(jīng)》熱中寒中之證列于下。
《調(diào)經(jīng)論》云∶血并于陽,氣并于陰,乃為炅中。血并于上,氣并于下,心煩惋善怒。
又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
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曰內(nèi)熱。陰盛生內(nèi)寒,厥氣上逆,寒氣積于胸
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寒獨留則血凝泣;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
曰寒中。
先病熱中證者,沖脈之火附二陰之里,傳之督脈;督脈者,第二十一椎下長強穴是
也。與足太陽膀胱寒氣為附經(jīng)督脈,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馬,其勢不可遏。太陽
寒氣,細細如線,逆太陽寒氣上行,沖頂入額,下鼻尖,入手太陽于胸中,手太陽者,丙,
熱氣也;足膀胱者,壬,寒氣也。壬能克丙,寒熱逆于胸中,故脈盛大。其手太陽小腸熱氣
不能交入膀胱經(jīng)者,故十一經(jīng)之盛氣積于胸中,故其脈盛大。其膀胱逆行,盛之極,子能
令母實,手陽明大腸經(jīng),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氣挾子之勢,故脈澀而大便不通。以
此言脈盛大以澀者,手陽明大腸脈也。
《黃帝針經(jīng)》∶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
里以補之。
若見此病中一證,皆大寒,禁用諸甘酸藥,上已明之矣。

<目錄>卷中

<篇名>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病制方

屬性: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
不足,兩腳痿軟,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陽氣將旺,復(fù)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故或
熱厥而陰虛,或寒厥而氣虛??诓恢叮恐辛锘穑曃颣T KT 無所見。小便頻數(shù)
,大便難而結(jié)秘。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或急縮。臍下周遭,如繩束之急,甚則如刀刺,腹
難舒伸。胸中閉塞,時顯嘔噦,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強。腰、背、胛眼皆痛,頭痛時作
。食不下,或食入即飽,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陰氣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氣之熱助本病
也,乃庚大腸,辛肺金為熱所乘而作。當先助元氣,理治庚辛之不足,黃 人參湯主之。

<目錄>卷中

<篇名>黃人參湯

屬性:黃 (一錢,如自汗過多,更加一錢) 升麻(六分) 人參(去蘆) 橘皮(不去白) 麥門冬(
去心) 蒼術(shù)(無汗更加五分) 白術(shù)(以上各五分) 黃柏(酒洗,以救水之源) 炒曲(以上三
分) 當歸身(酒洗) 炙甘草(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九個)
上件同 咀。都和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遠或空心服之。忌
酒、濕面、大料物之類,及過食冷物。
如心下痞悶,加黃連二分或三分;如胃脘當心痛,減大寒藥,加草豆蔻仁五分;如脅下
痛或縮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如頭痛,目中溜火,加黃連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如頭痛
,目不清利,上壅上熱,加蔓荊子、川芎以上各三分, 本、生地黃以上各二分,細辛一分
;如氣短,精神如夢寐之間,困乏無力,加五味子九個;如大便澀滯,隔一二日不見者,致
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潤也,加當歸身、生地黃、麻子仁泥以上各五分,桃
仁三枚(湯泡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藥勿再服。
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別藥,
如不利者,非血結(jié)血秘而不通也,是熱則生風(fēng),其病患必顯風(fēng)證,單血
藥不可復(fù)加之,止常服黃 人參湯藥,只用羌活、防風(fēng)以上各五錢,二味, 咀,
以水四盞,煎至二盞,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
如胸中氣滯,加
青皮皮用清香可愛者一分或二分,并去白橘皮倍之,去其邪氣。此病本元氣不足,惟當補
元氣,不當瀉之;如氣滯大甚,或補藥大過,或病患心下有憂滯郁結(jié)之事,更加木香、縮砂仁
以上各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與正藥同煎;如腹痛不惡寒者,加白芍藥五分,黃芩二
分,卻減五味子。
夫脾胃虛弱,過六七月間,河漲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甚則四肢痿軟
,行步不正,腳欹,眼黑欲倒,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
上源,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不令汗大泄也。汗泄甚則亡津液,亡津液則七神無所根據(jù)。經(jīng)云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津者,庚大腸所主,三伏之義,為庚金受囚也。
若亡津液,汗大泄,濕令亢甚,則清肅之氣亡,燥金受囚,風(fēng)木無可以制,故風(fēng)濕相搏
,骨節(jié)煩疼,一身盡痛,亢則害,承乃制是也。孫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
庚大腸,益五臟之元氣。
壬膀胱之寒已絕于巳,癸腎水已絕于午,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
。圣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
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生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之苦寒
,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
當此之時,無病之人,亦或有二證,或避暑熱,納涼于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
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jié)疼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屋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
氣不得伸越,世多以大順散主之是也。若行人或農(nóng)夫,于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
必苦頭痛,發(fā)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
肺氣,蒼術(shù)白虎湯主之。潔古云∶動而得之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者,陰證,當發(fā)
散也。中熱者,陽證,為熱傷元氣,非形體受病也。
若虛損脾胃,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將理失所,違時伐化,必困乏無力,懶語氣短,
氣弱氣促,似喘非喘,骨乏無力,其形如夢寐,朦朦如煙霧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
若風(fēng)犯汗眼,皮膚必搐,項筋皮枯毛焦,身體皆重,肢節(jié)時有煩疼,或一身盡痛,或渴
或不渴,或小便黃澀,此風(fēng)濕相搏也。
頭痛或頭重,上熱壅盛,口鼻氣短氣促,身心煩亂,有不樂生之意,情思慘凄,此陰勝
陽之極也。病甚,則傳腎肝為痿厥。厥者,四肢如在火中,為熱厥;四肢寒冷者,為寒厥。
寒厥則腹中有寒,熱厥則腹中有熱,為脾主四肢故也。若肌肉濡潰,痹而不仁,傳力肉痿誣
。證中皆有肺疾,用藥之人,當以此調(diào)之。氣上沖胸,皆厥證也。痿者,四肢痿軟而無力也
,其心煩冤不止。厥者,氣逆也,甚則大逆,故曰厥逆。其厥痿多相須也,于前已立黃 人
參五味子麥門冬湯中,每服加白茯苓二分、澤瀉四分,豬苓、白術(shù)以上各一分。如小便快
利,不黃澀者,只加澤瀉二分,與二術(shù)上下分消其濕。
如行步不正,腳膝痿弱,兩足欹側(cè)者,已中痿邪,加酒洗黃柏、知母三分或五分,
令二足涌出氣力矣。
如汗大泄者,津脫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枚,炒黃柏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
,當以意斟酌;若防食則止,候食進,則再服。三里、氣街,以三棱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
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濕面。
夫痿者,濕熱乘腎肝也,當急去之。不然,則下焦元氣竭盡而成軟癱,必腰下不能動,
心煩冤而不止也。若身重減,氣不短,小便如常,及濕熱之令退時,或所增之病氣退者,不
用五味子、澤瀉、茯苓、豬苓、黃柏、知母、蒼術(shù)、白術(shù)之藥,只根據(jù)本病中證候加減。常服
藥亦須用酒黃柏二分或三分,如更時令,清燥之氣大行,卻加辛溫瀉之。若濕氣勝,風(fēng)證不
退,眩運麻木不已,除風(fēng)濕羌活湯主之。

<目錄>卷中

<篇名>除風(fēng)濕羌活湯

屬性:羌活(一兩) 防風(fēng)(去蘆) 蒼術(shù)(酒浸,去皮) 黃 (以上各一錢) 升麻(七分) 炙甘草 獨
活柴胡(以上各五分) 川芎(去頭痛) 黃柏 橘皮 本(以上各三分) 澤瀉(去須,一分) 豬
苓(去黑皮) 茯苓(以上各二分) 黃連(去須,一分)
上 咀。每服秤三錢或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量虛實施用。
如有不盡證候,根據(jù)加減法用之。
夫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澀,其證∶四肢滿悶,肢節(jié)煩疼,難以屈伸,身體
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懶倦,口失滋味,腹難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數(shù),或上飲下
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見血,見白膿,胸滿短氣
,膈咽不通,或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鳴耳聾,目中流火,視物昏花, 肉紅
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嗜臥無力,不思飲食,調(diào)中益氣湯主之。

<目錄>卷中

<篇名>調(diào)中益氣湯

屬性:黃 (一錢) 人參(去蘆頭,有嗽者去之) 甘草 蒼術(shù)(以上各五分) 柴胡(一味為上氣不
足,胃氣與脾氣下溜,乃補上氣,從陰引陽也)
橘皮(如腹中氣不得運轉(zhuǎn),更加一分) 升
麻(以上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件銼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帶熱,宿食消盡服之。寧
心絕思,藥必神效,蓋病在四肢血脈,空腹在旦是也。
如時頭熱躁,是下元陰火蒸蒸發(fā)也,加真生地黃二分、黃柏三分,無此證則去之。
如大
便虛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血虛血澀也,加當歸身三分;如身體沉重,雖
小便數(shù)多,亦加茯苓二分,蒼術(shù)一錢,澤瀉五分,黃柏三分,時暫從權(quán)而祛濕也,不可常用
,兼足太陰已病,其脈亦絡(luò)于心中,故顯濕熱相合而煩亂;如胃氣不和,加湯洗半夏五分,
生姜三片;有嗽,加生姜,生地黃二分,以制半夏之毒;如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
太陰脾所作也;如兼躁熱,加黃柏、生地黃以上各二分;如無以上證,只服前藥;如夏月,
須加白芍藥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惡熱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藥五分,生黃芩
二分。
如惡寒腹中痛,加中桂三分,去黃芩,謂之桂枝芍藥湯,亦于芍藥湯中加之同煎;如冬
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大寒之藥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許制之。
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沖脈所逆,并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內(nèi)經(jīng)》曰
∶逆氣上行,滿脈去形,明七神昏絕,離去其形而死矣,其證∶氣上沖咽不得息,而喘急有
音,不得臥,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五分,湯洗去苦,觀厥氣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證,為
大熱也,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宜以酒黃連、酒黃柏、酒知母各等分,為細末,熱
湯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湯送下,空心服。仍多飲熱湯,服畢少時,便以美飲食
壓之,使不令胃中留停,直至下元,以瀉沖脈之邪也。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虛勞七
損證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
如時上見寒熱,病四時也,又或?qū)⒗?br /> 不如法,或酒食過多,或辛熱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熱大寒之處益其病,當臨
時制宜,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此從權(quán)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難治矣。
《黃帝針經(jīng)》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
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宜以入腎肝下焦之藥,引甘多辛少之藥,使升發(fā)脾胃之氣,又從
而去其邪氣于腠理皮毛也。又云∶視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繆刺瀉其經(jīng)絡(luò)之壅者,為血
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后治他病。

<目錄>卷中

<篇名>長夏濕熱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氣湯論

屬性:《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娥粽摗吩啤糜兴h行勞倦,逢大
熱而渴,渴則陽氣內(nèi)伐,內(nèi)伐則熱舍于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
足不任身,發(fā)為骨痿。故《下經(jīng)》曰∶骨痿者,生于大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
故治痿獨取于陽明。
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于動作,胸滿氣促
,肢節(jié)沉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數(shù),大便溏而頻,或痢出黃如糜
,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
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
治之。
《內(nèi)經(jīng)》曰∶陽氣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炅則氣泄。今暑邪干衛(wèi),故身熱自汗,以黃 甘
溫補之為君;人參、橘皮、當歸、甘草,甘微溫,補中益氣為臣;蒼術(shù)、白術(shù)、澤瀉,滲
利而除濕,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熱,又以風(fēng)勝濕也。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
曲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黃柏苦辛寒,借甘味瀉熱補水
虛者滋其化源;以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于庚金為佐。名曰清暑益
氣湯。

<目錄>卷中

<篇名>清暑益氣湯

屬性:黃 (汗少減五分) 蒼術(shù)(泔浸,去皮) 升麻(以上各一錢) 人參(去蘆) 澤瀉 神曲(
炒黃) 橘皮 白術(shù)(以上各五分) 麥門冬(去心) 當歸身 炙甘草(以上各三分) 青皮(去白,
二分半) 黃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 葛根(二分) 五味子(九枚)
上件同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食遠。劑之多少
,臨病斟酌。
此病皆由飲食勞倦,損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藥中犯澤瀉、豬苓、茯苓、燈心、
通草、木通,淡滲利小便之類,皆從時令之旺氣,以瀉脾胃之客邪,而補金水之不及也。此
正方已是從權(quán)而立之,若于無時病濕熱脾旺之證,或小便已數(shù),腎肝不受邪者誤用之,必大
瀉真陰,竟絕腎水,先損其兩目也,復(fù)立變證加減法于后。
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發(fā),陽氣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當歸和血
,少用黃柏以益真陰。
脾胃不足之證,須少用升麻,乃足陽明、太陰引經(jīng)之藥也。使行陽道,自脾胃中右遷,
少陽行春令,生萬化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諸經(jīng)右遷,生發(fā)陰陽之氣,以滋春之和氣也

脾虛,緣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氣受邪,為熱所傷,必須用黃 最多,甘草次之
,人參又次之,三者皆甘溫之陽藥也。脾始虛,肺氣先絕,故用黃 之甘溫,以益皮毛之氣
,而閉腠理,不令自汗而損其元氣也。上喘氣短懶語,須用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用炙
甘草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甘草最少,恐資滿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虛,腹中
急縮,腹皮急縮者,卻宜多用之。經(jīng)云∶急者緩之。若從權(quán),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遷之邪
堅盛,卒不肯退,反致項上及腎尻肉消而反行陰道,故使引之以行陽道,使清氣之出地,上
遷而上行,以和陰陽之氣也。若中滿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如口干嗌干者,加干
葛。
脾胃既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發(fā)之氣,營血大虧,營氣伏于地中,陰火熾盛,日
漸煎熬,血氣虧少;且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yǎng),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 ;
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是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干,亂于胸中,使周身血逆
行而亂?!秲?nèi)經(jīng)》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故當加辛溫、甘溫之劑生陽,陽生則陰長。已
有甘溫三味之論?;蛟弧酶蕼睾文苌?,又非血藥也?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
能生陰血也。更加當歸和血。又宜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蓋甘寒瀉熱火,火減則心氣得平而
安也。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蓋將補腎水,使腎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
陽氣矣。
如氣浮心亂,則以朱砂安神丸鎮(zhèn)固之。得煩減,勿再服,以防瀉陽氣之反陷也。如心下
痞,亦少加黃連。氣亂于胸,為清濁相干,故以橘皮理之,又能助陽氣之升而散滯氣,又助
諸甘辛為用也。
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可從權(quán)加蒼術(shù)、白術(shù)、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濕氣大勝,
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復(fù)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
,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藥也。

<目錄>卷中

<篇名>隨時加減用藥法

屬性:濁氣在陽,亂于胸中,則 滿閉塞,大便不通。夏月宜少加酒洗黃柏大苦寒之味,
冬月宜加吳茱萸大辛苦熱之藥以從權(quán),乃隨時用藥,以泄?jié)釟庵唤狄?。借用大寒之氣于?br /> 味中,故曰甘寒瀉熱火也。亦須用發(fā)散寒氣,辛溫之劑多,黃柏少也。
清氣在陰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fā)陽氣,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氣
之升,不令飧泄也。
堵塞咽喉,陽氣不得出者曰塞;陰氣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間,
令諸經(jīng)不行,則口開、目瞪、氣欲絕。當先用辛甘氣味俱陽之藥,引胃氣以治其本,加堵塞
之藥以瀉其標也。寒月陰氣大助陰邪于外,于正藥內(nèi)加吳茱萸,大熱大辛苦之味,以瀉陰
寒之氣。暑月陽盛,則于正藥中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瀉陰火之上逆;或以
消痞丸合滋腎丸。滋腎丸者,黃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蚋渣S連別作丸,二藥
七八十丸,空心約宿食消盡服之,待少時,以美食壓之,不令胃中停留也。
如食少不饑,加炒曲;如食已心下痞,別服橘皮枳術(shù)丸;如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
下痞,加甘草、黃連、柴胡;如腹中氣上逆者,是沖脈逆也,加黃柏三分,黃連一分半以泄
之;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黃連、桃仁,少加大黃、當歸身;如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
藥、黃連;如心下痞,腹脹,加五味子、白芍藥、縮砂仁;如天寒,少加干姜或中桂;如心
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黃連;如心下痞,嘔逆者,加黃連、生姜、橘皮;如冬月,不加黃
連,少入丁香、藿香葉;如口干嗌干,加五味子、葛根;如脅下急或痛甚,俱加柴胡、甘
草;如胸中滿悶郁郁然,加橘紅、青皮,木香少許;如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
頭痛,加半夏五分,生姜二分或三分;如腹中或周身間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如
噦,加五味子多,益智少;如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陳皮、木香,
此三味為定法;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黃連;如秋月,氣澀滯
,食不下,更加檳榔、草豆蔻仁、縮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
皮少,陳皮多,更加風(fēng)藥,以退其寒覆其上;如初春猶寒,更少加辛熱,以補春氣之不足,
以為風(fēng)藥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如脈弦者,見風(fēng)動之證,以風(fēng)藥通之;如脈澀,覺
氣澀滯者,加當歸身、天門冬、木香、青皮、陳皮。有寒者,加桂枝、黃 ;如胸中窒
塞,或氣閉悶亂者,肺氣澀滯而不行,宜破滯氣,青皮、陳皮,少加木香、檳榔;如冬月,
加吳茱萸、人參,或胸中窒塞,閉悶不通者,為外寒所遏,使呼出之氣不得伸故也,必
寸口脈弦,或微緊,乃胸中大寒也,若加之以舌上有白苔滑者,乃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明矣
。丹田有熱者,必尻臀冷,前陰間冷汗,兩丸冷,是邪氣乘其本,而正氣走于經(jīng)脈中也。遇
寒,則必作陰陰而痛,以此辨丹田中伏火也。加黃柏、生地黃,勿誤作寒證治之。如秋冬天
氣寒涼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類;如發(fā)熱,或捫之而肌表熱者,此表證也
,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亦能得微汗則涼矣;如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腎肝中
伏濕熱,少加黃柏,空心服之,不愈,更增黃柏,加漢防己五分,則腳膝中氣力如故也;
如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如少氣不足以息者,服正藥二三服;氣猶
短促者,為膈上及表間有寒所遏,當引陽氣上伸,加羌活、獨活, 本最少,升麻多,柴胡
次之,黃 加倍。

<目錄>卷中

<篇名>腸下血論

屬性:《太陰陽明論》云∶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
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 。夫腸 者,為水谷與血另作一派,如HT 桶
涌出也。今時值長夏,濕熱大盛,正當客氣勝而主氣弱也,故腸 之病甚,以涼血地黃
湯主之。

<目錄>卷中

<篇名>涼血地黃湯

屬性:黃柏(去皮,銼,炒) 知母(銼,炒,以上各一錢) 青皮(不去皮穣) 槐子(炒) 熟地黃
當歸(以上各五分)
上件 咀。都作一服,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如小便澀,臍下悶,
當下之;如有傳變,隨證加減∶如腹中動搖有水聲,而小便不調(diào)者,停飲也,診顯何臟之脈
,以去水飲藥瀉之;假令脈洪大,用瀉火利小便藥之類是也;如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
,不可用淡滲之藥止之,乃胃中元氣少故也,與七味白術(shù)散補之;如發(fā)熱惡熱,煩躁,大渴
不止,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兼目痛鼻干者,非白虎湯證也,此血虛發(fā)
躁,當以黃 一兩、當歸身二錢, 咀,水煎服;如大便閉塞,或里急后重,數(shù)至圊而
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慎勿利之,利之則必致病重,反郁結(jié)而不通也,以升陽除
濕防風(fēng)湯舉其陽,則陰氣自降矣。

<目錄>卷中

<篇名>升陽除濕防風(fēng)湯

屬性:蒼術(shù)(泔浸,去皮凈,四兩) 防風(fēng)(二錢) 白術(shù) 白茯苓 白芍藥(以上各一錢)
上件 咀。除蒼術(shù)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盞,納諸藥,同煎至一大盞,去
渣,稍熱服,空心食前。
如此證飧泄不禁,以此藥導(dǎo)其濕;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風(fēng)藥升陽,蒼術(shù)益胃去濕;脈實
,脹,閉塞不通,從權(quán)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復(fù)以升陽湯助其陽,或便以升陽
湯中加下泄藥。

<目錄>卷中

<篇名>脾胃虛不可妄用吐藥論

屬性:《六元政紀論》云∶木郁則達之者,蓋木性當動蕩軒舉,是其本體,今乃郁于地中,無
所施為,即是風(fēng)失其性。人身有木郁之證者,當開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風(fēng)木,是木郁則
達之之義也。又說,木郁達之者,蓋謂木初失其性,郁于地中,今既開發(fā),行于天上,是發(fā)
而不郁也,是木復(fù)其性也,有余也;有余則兼其所勝,脾土受邪,見之于木郁達之條下,不
止此一驗也。又厥陰司天,亦風(fēng)木旺也,厥陰之勝,亦風(fēng)木旺也,俱是脾胃受邪,見于上條
,其說一同?;蛘卟晃颉澳居暨_之”四字之義,反作“木郁治之”,重實其實,脾胃又受木
制,又復(fù)其木,正謂補有余而損不足也。既脾胃之氣先已不足,豈不因此而重絕乎!
再明胸中窒塞當吐,氣口三倍大于人迎,是食傷太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
,不吐則死。以其下部無脈,知其木郁在下也,塞道不行,而肝氣下絕矣。兼肺金主塞而不
降,為物所隔,金能克木,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上者因而越之。仲景云∶實煩以瓜
蒂散吐之;如經(jīng)汗下,謂之虛煩,又名懊 ,煩躁不得眠,知其木郁也,以梔子豉湯吐
之。昧者將膈咽不通,上支兩脅,腹脹,胃虛不足,乃濁氣在上則生 脹之病吐之。況
胃虛必怒,風(fēng)木已來乘陵胃中,《內(nèi)經(jīng)》以鐵落鎮(zhèn)墜之,豈可反吐,助其風(fēng)木之邪?不主吐
而吐,其差舛如天地之懸隔。大抵胸中窒塞,煩悶不止者,宜吐之耳。

<目錄>卷中

<篇名>安養(yǎng)心神調(diào)治脾胃論

屬性:《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宮,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懼,皆損
元氣。夫陰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滯,七情不安故也。心脈者,神之舍,心君不寧,化而為火
,火者,七神之賊也。故曰陰火太盛,經(jīng)營之氣,不能頤養(yǎng)于神,乃脈病也。神無所養(yǎng),津
液不行,不能生血脈也。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脈者神之舍。若
心生凝滯,七神離形,而脈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調(diào)和脾胃,使心無凝滯,或生歡
忻,或逢喜事,或天氣暄和,居溫和之處,或食滋味,或眼前見欲受事,則慧然如無病矣,
蓋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

<目錄>卷中

<篇名>凡治病當問其所便

屬性:《黃帝針經(jīng)》云∶中熱消瘴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饑,
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脹;腸中熱,胃中寒,則脹而且泄。非獨腸中熱則泄,胃中寒傳化亦泄。
胃欲熱飲,腸欲寒飲,雖好惡不同,春夏先治標,秋冬先治本。衣服,寒無凄愴,暑無
出汗;熱無灼灼,寒無愴愴,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此規(guī)矩法度,乃常道也,正理也,揆度也,當臨事制宜。以反常合變耳。

<目錄>卷中

<篇名>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論

屬性: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wèi)氣逆行,清濁相干
,亂于胸中,是為大 。故氣亂于心,則煩心密嘿, 首靜伏。亂于肺,則 仰喘喝,
按手以呼。亂于腸胃,則為霍亂。亂于臂脛,則為四厥。亂于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
《大法》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又法云∶在經(jīng)者,宜發(fā)之。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
黃帝曰∶愿聞其道。岐伯曰∶氣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神門、大陵)。
滋以化源,補以甘溫,瀉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輕劑,同精導(dǎo)氣
,使復(fù)其本位。
氣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陰榮,足少陰輸(魚際并太淵輸)。
太陰以苦甘寒。乃亂于胸中之氣,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導(dǎo)濕熱;若善多涕,
從權(quán)治以辛熱。仍引胃氣前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溪。
氣在于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三里)。
因足太陰虛者,于募穴中導(dǎo)引之于血中。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
稟者,于足陽明胃之募穴中引導(dǎo)之。如氣逆上而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fù)始。
氣在于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榮、輸(通谷深,束骨深)。
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dǎo)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
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導(dǎo)去之。如用藥,于太陽引經(jīng)藥中,少加苦寒、甘寒
以導(dǎo)去之,清涼為之輔佐及使。
氣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后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二間、三間深取之,內(nèi)庭、陷
谷深取之)。
視其足、臂之血絡(luò)盡取之,后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上之者
,出也,去也。皆陰火有余,陽氣不足,伏匿于地中者。血,營也,當從陰引陽,先于地中
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dǎo)氣同精之法。
黃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dǎo)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余不
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目錄>卷中

<篇名>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屬性:《陰陽應(yīng)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xiāng)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fēng)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臟 ,是人之受天外客
邪。亦有二說∶中于陽則流于經(jīng)。此病始于外寒,絡(luò)歸外熱,故以治風(fēng)寒之邪,治其各臟之
;非止風(fēng)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
以除之。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fēng)者,有風(fēng)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 ;中濕者,治在胃
;中燥者,治在大腸 。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瀉在背之腑 。若病久傳變,有虛有
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只治在背腑 。
另有上熱下寒。經(jīng)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luò)脈經(jīng)隧之血。若陰中火旺,
上騰于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luò),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
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luò)經(jīng)隧之邪,勿誤
也。
陽病在陰者,病從陰引陽,是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飲食失節(jié),及勞役形
質(zhì),陰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陽氣,是
五陽之氣先絕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陰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憂、恐,
為五賊所傷,而后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jié)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
,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
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又曰
∶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余,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
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若錯補四末之 ,錯瀉四末之余,錯瀉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
說,況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 ,豈有生者乎?興言及此,寒心徹骨!
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于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
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目錄>卷中

<篇名>三焦元氣衰旺

屬性:《黃帝針經(jīng)》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瞑。中氣不
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 ,補足外踝下留之。
此三元真氣衰憊,皆由脾胃先虛,而氣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憂、恐
,危亡速矣。

<目錄>卷下

<篇名>大腸小腸五臟皆屬于胃胃虛則俱病論

屬性:《黃帝針經(jīng)》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
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
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于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jié),胃氣不及,大腸
、小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內(nèi)經(jīng)》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
胃弱不以滋養(yǎng)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圣人混言腸
胃之所生也?;蛟弧米又^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jù)乎?予應(yīng)之曰∶《玉機真臟論》云∶脾不及
,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谷之氣于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臟;
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于臟腑,故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之不
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何也?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
脾不受胃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
,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何止于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十五絡(luò)、四肢,皆不得營
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目錄>卷下

<篇名>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

屬性: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谷氣也,榮氣也,運氣
也,生氣也,清氣也,衛(wèi)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
,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
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shù),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況陽明
胃土,右燥左熱,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與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宮變化為血也
。脈者,血之府也,血亡則七神何根據(jù),百脈皆從此中變來也。眾之百病,莫大于中風(fēng),有汗
則風(fēng)邪客之,無汗則陽氣固密,腠理閉拒,諸邪不能傷也。
或曰∶經(jīng)言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又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腸胃之所生也。請析而解之?答曰
∶夫脾者,陰土也,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者,陽土也,主動而不息。陽氣在于地下,
乃能生化萬物。故五運在上,六氣在下。其脾長一尺,掩太倉,太倉者,胃之上口也。脾受
胃稟,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胃者,十二經(jīng)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則萬化安,病則萬化
危。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稟受氣于六腑,六腑受氣于胃。六腑者,在天為風(fēng)、寒、暑
、濕、燥、火,此無形之氣也。胃氣和平,榮氣上升,始生溫?zé)?。濕熱者,春夏也,行?br /> 二十五度。六陽升散之極,下而生陰,陰降則下行為秋冬,行陰道,為寒涼也。胃既受病,
不能滋養(yǎng),故六腑之氣已絕,致陽道不行,陰火上行。五臟之氣,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養(yǎng)
皮膚血脈筋骨,故言五臟之氣已絕于外,是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稟受,而氣后絕矣。肺
本收下,又主五氣,氣絕則下流,與脾土疊于下焦,故曰重強。胃氣既病則下溜。經(jīng)云∶濕
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曰五臟不
和,則九竅不通。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積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
四肢,曰清陽發(fā)腠理者也。脾胃既為陰火所乘,谷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
利。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jīng)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
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矣。勞役動作,飲食饑飽,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雖不變易他疾
,已損其天年,更加之針灸用藥差誤,欲不夭枉得乎?

<目錄>卷下

<篇名>胃虛臟腑經(jīng)絡(luò)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

屬性:夫脾胃虛,則濕土之氣溜于臍下,腎與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腎為陰火,二者俱弱,潤
澤之氣不行。大腸者,庚也,燥氣也,主津;小腸者,丙也,熱氣也,主液。此皆屬胃,胃
虛則無所受氣而亦虛,津液不濡,睡覺口燥咽干,而皮毛不澤也。甲膽,風(fēng)也,溫也,主生
化周身之血氣;丙小腸,熱也,主長養(yǎng)周身之陽氣。亦皆稟氣于胃,則能浮散也,升發(fā)也;
胃虛則膽及小腸溫?zé)嵘L之氣俱不足,伏留于有形血脈之中,為熱病,為中風(fēng),其為病不可
勝紀,青、赤、黃、白、黑五腑皆滯。三焦者,乃下焦元氣生發(fā)之根蒂,為火乘之,是六腑
之氣俱衰也。腑者,腑庫之腑,包含五臟及形質(zhì)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氣,外無所主,內(nèi)有
所受。感天之風(fēng)氣而生甲膽,感暑氣而生丙小腸,感濕化而生戊胃,感燥氣而生庚大腸,感
寒氣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氣而生三焦,此實父氣,無形也。風(fēng)、寒、暑、濕、燥、火,乃
溫、熱、寒、涼之別稱也,行陽二十五度,右遷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虛也,皆由脾胃之弱

以五臟論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熱中,脈洪大而煩悶。《難經(jīng)》云∶脾病,當臍有
動氣,按之牢若痛。動氣,筑筑然堅牢,如有積而硬,若似痛也,甚則亦大痛,有是則脾虛
病也,無則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虧弱也。且心火大盛,左
遷入于肝木之分,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其脈洪大而弦,時緩,或為眩運戰(zhàn)搖,或為麻木不
仁,此皆風(fēng)也。脾病,體重即痛,為痛痹,為寒痹,為諸濕痹,為痿軟失力,為大疽大癰。
若以辛熱助邪,則為熱病,為中風(fēng),其變不可勝紀。木旺營運,北越左遷,入地助其腎水,
水得子助,入脾為痰涎,自入為唾,入肝為淚,入肺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當先于
陰分補其陽氣升騰,行其陽道而走空竅,次加寒水之藥降其陰火,黃柏、黃連之類是也。先
補其陽,后瀉其陰,脾胃俱旺而復(fù)于中焦之本位,則陰陽氣平矣。火曰炎上,水曰潤下,今
言腎主五液,上至頭,出于空竅,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癇者,涎沫出于
口,冷汗出于身,清涕出于鼻,皆陽蹺、陰蹺、督、沖四脈之邪上行,腎水不任煎熬,沸騰
上行為之也。此奇邪為病,不系五行陰陽十二經(jīng)所拘,當從督、沖、二蹺、四穴中奇邪之法
治之。
五臟外有所主,內(nèi)無所受。謂無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及各空竅是也
;若胃氣一虛,脾無所稟受,則四臟經(jīng)絡(luò)皆病。況脾全藉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
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目錄>卷下

<篇名>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屬性:夫飲食勞役皆自汗,乃足陽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故汗出小便數(shù)也。邪之大者,莫若
中風(fēng)。風(fēng)者,百病之長,善行而數(shù)變。雖然,無虛邪,則風(fēng)雨寒不能獨傷人,必先中虛邪,
然后賊邪得入矣。至于痿、厥逆,皆由汗出而得之也。且冬陽氣伏藏于水土之下,如非常泄
精,陽氣已竭,則春令從何而得,萬化俱失所矣。在人則飲食勞役,汗下時出,諸病遂生。
予所以諄諄如此者,蓋亦欲人知所慎也。

<目錄>卷下

<篇名>忽肥忽瘦論

屬性:《黃帝針經(jīng)》云∶寒熱少氣,血上下行。夫氣虛不能寒,血虛不能熱,血氣俱虛,不能
寒熱。而胃虛不能上行,則肺氣無所養(yǎng),故少氣;衛(wèi)氣既虛,不能寒也。下行乘腎肝助火為
毒,則陰分氣衰血虧,故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者,足陽明胃之脈衰,則沖脈并陽明之脈,上
行于陽分,逆行七十二度,脈之火大旺,逆陽明脈中,血上行,其血沖滿于上;若火時退伏
于下,則血下行,故言血上下行,俗謂之忽肥忽瘦者是也。經(jīng)曰∶熱傷氣。又曰∶壯火食氣
。故脾胃虛而火勝,則必少氣,不能衛(wèi)護皮毛,通貫上焦之氣而短少也。陰分血虧,陽分氣
削,陰陽之分,周身血氣俱少,不能寒熱,故言寒熱也?!鹅`樞經(jīng)》云∶上焦開發(fā),宣五谷
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此則胃氣平而上行也。

<目錄>卷下

<篇名>天地陰陽生殺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間論

屬性:《陰陽應(yīng)象論》云∶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然歲以春為首,正,正也;寅,引
也。少陽之氣始于泉下,引陰升而在天地人之上,即天之分,百谷草木皆甲坼于此時也。至
立夏少陰之火熾于太虛,則草木盛茂,垂枝布菜。乃陽之用,陰之體,此所謂天以陽生陰長
。經(jīng)言歲半以前,天氣主之,在乎升浮也。至秋而太陰之運,初自天而下逐,陰降而徹地,
則金振燥令,風(fēng)厲霜飛,品物咸殞,其枝獨存,若乎毫毛。至冬則少陰之氣復(fù)伏于泉下,水
冰地坼,萬類周密。陰之用,陽之體也,此所謂地以陽殺陰藏。經(jīng)言歲半以后,地氣主之,
在乎降沉也。至于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洌,此則正氣之序也。故曰∶履
端于始,序則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環(huán)無端,運化萬物,其實一氣也。
設(shè)或陰陽錯綜,勝復(fù)之變,自此而起。萬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
準繩陰陽。蓋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yǎng)周身,
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
也。若夫順四時之氣,起居有時,以避寒暑,飲食有節(jié),及不暴喜怒,以頤神志,常欲四時
均平,而無偏勝則安。不然,損傷脾胃,真氣下溜,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無春夏,
乃生長之用,陷于殞殺之氣,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于此求之,則知履端之義
矣。

<目錄>卷下

<篇名>陰陽壽夭論

屬性:《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夫陰精所奉者,上奉于陽,謂春
夏生長之氣也;陽精所降者,下降于陰,謂秋冬收藏之氣也。且如地之伏陰,其精遇春而
變動,升騰于上,即曰生發(fā)之氣;升極而浮,即曰蕃秀之氣,此六氣右遷于天,乃天之清陽
也。陽主生,故壽。天之元陽,其精遇秋而退,降墜于下,乃為收斂殞殺之氣;降極而沉,
是為閉藏之氣,此五運左遷入地,乃地之濁陰也。陰主殺,故夭。根于外者,名曰氣立,氣
止則化絕。根于內(nèi)者,名曰神機,神去則機息。皆不升而降也。地氣者,人之脾胃也,脾主
五臟之氣,腎主五臟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長,皆從胃
中出也。故動止飲食,各得其所,必清必凈,不令損胃之元氣,下乘腎肝,及行秋冬殞殺之
令,則亦合于天數(shù)耳。

<目錄>卷下

<篇名>五臟之氣交變論

屬性:《五臟別論》云∶五氣入鼻,藏于心肺。《難經(jīng)》云∶肺主鼻,鼻和則知香臭。潔古云
∶視聽明而清涼,香臭辨而溫暖。此內(nèi)受天之氣,而外利于九竅也。夫三焦之竅開于喉,出
于鼻。鼻乃肺之竅,此體也;其聞香臭者,用也。心主五臭,舍于鼻。蓋九竅之用,皆稟長
生為近。心,長生于酉,酉者肺,故知臭為心之所用,而聞香臭也。耳者,上通天氣,腎之
竅也,乃腎之體,而為肺之用,蓋肺長生于子,子乃腎之舍而肺居其中,而能聽音聲也。一
說,聲者天之陽,音者天之陰。在地為五律,在人為喉之竅,在口乃三焦之用。肺與心合而
為言出于口也,此口心之竅開于舌為體,三焦于肺為用,又不可不知也。肝之竅通于目,離
為火,能耀光而見物,故分別五色也,肝為之舍。腎主五精,鼻藏氣于心肺,故曰主百脈而
行陽道。經(jīng)云∶脫氣者目盲,脫精者耳聾,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此明耳、目、口、鼻
為清氣所奉于天,而心勞胃損則受邪也。

<目錄>卷下

<篇名>陰陽升降論

屬性:《易》曰∶兩儀生四象,乃天地氣交,八卦是也。在人則清濁之氣皆從脾胃出,榮氣榮
養(yǎng)周身,乃水谷之氣味化之也。
清陽為天(積陽成天。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水谷之精氣也,氣海也,七神也,元
氣也,父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天真。清陽出上竅(耳、目、鼻、口之七竅是也),清中
濁者,榮華腠理。清陽發(fā)腠理(毛竅也),清陽實四肢(真氣充實四肢)。濁陰為地(積陰成地
。云出天氣,雨出地氣。五谷五味之精,是五味之化也。血榮也,維持神明也,血之將會
也,母也),濁中清者,榮養(yǎng)于神(降至中脘而為血,故曰心主血,心藏神)。濁陰出下竅(前
陰膀胱之竅也),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濁陰走五臟(散于五臟之血也,養(yǎng)血脈,潤皮膚、
肌肉、筋者是也,血生肉者此也),濁陰歸六腑(謂毛脈合精,經(jīng)氣歸于腑者是也)。
天氣清靜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
地氣者冒明。云霧不精,則上應(yīng)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
氣不發(fā),風(fēng)雨不節(jié),白露不下,則菀 不榮;賊風(fēng)數(shù)至,豪雨數(shù)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
相失,則未央絕滅。唯圣人從之,故身無苛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此說人之不避大寒傷形,大熱傷氣,四時節(jié)候更改之異氣,及飲食失節(jié),妄作勞役,心
生好惡,皆令元氣不行,氣化為火,乃失生夭折之由耳。

<目錄>卷下

<篇名>調(diào)理脾胃治驗治法用藥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損論

屬性:予病脾胃久衰,視聽半失,此陰盛乘陽,加之氣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脈令虛,多言
之過,皆陽氣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陰中耳。癸卯歲六七月間,淫雨陰寒,逾月不止,時
人多病泄利,濕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予體重、肢節(jié)疼痛,大便泄并下者三,而小便閉塞。
思其治法,按∶《內(nèi)經(jīng)·標本論》∶大小便不利,無問標本,先利大小便。又云∶在下者
,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別之。又云∶治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皆當利其小便,必用淡味滲泄之劑以利之,是其法也。噫!圣人之法,雖布在
方冊,其不盡者,可以求責(zé)耳。今客邪寒濕之淫,從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從以上法度,
用淡滲之劑以除之,病雖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復(fù)益其陰,而重竭其陽氣矣,是陽氣愈削,
而精神愈短矣,是陰重強而陽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謂也。故必用升陽風(fēng)藥即瘥,以羌活、獨
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fēng)根截半錢,炙甘草根截半錢,同 咀,水四中盞,煎至一
盞,去渣,稍熱服。大法云∶濕寒之勝,助風(fēng)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
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病者
,若不達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戊申六月初,樞判白文舉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虛損病,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小
便或黃或白,大便不調(diào),飲食減少,氣短上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復(fù)作
,醫(yī)以瀉肝散下數(shù)行,而前疾增劇。予謂大黃、牽牛,雖除濕熱,而不能走經(jīng)絡(luò)。下咽,不
入肝經(jīng),先入胃中。大黃苦寒,重虛其胃;牽牛其味至辛,能瀉氣,重虛肺本,嗽大作,蓋
標實不去,本虛愈甚。加之適當暑雨之際,素有黃證之人,所以增劇也。此當于脾胃肺之本
臟,瀉外經(jīng)中之濕熱,制清神益氣湯主之而愈。

<目錄>卷下

<篇名>清神益氣湯

屬性:茯苓 升麻(以上各二分) 澤瀉 蒼術(shù) 防風(fēng)(以上各三分) 生姜(五分)
此藥能走經(jīng),除濕熱而不守,故不瀉本臟,補肺與脾胃本中氣之虛弱。
青皮(一分) 橘皮 生甘草 白芍藥
此藥皆能守本而不走經(jīng)。不走經(jīng)者,不滋經(jīng)絡(luò)中邪;守者,能補臟之元氣。
黃柏(一分) 麥門冬 人參(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三分)
此藥去時令浮熱濕蒸
上件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火熾之極,金伏之際,而寒水絕體,于此時也。故急救之以生脈散,除其濕熱,以惡其
太甚。肺欲收,心苦緩,皆酸以收之。心火盛則甘以瀉之,故人參之甘,佐以五味子之酸。
孫思邈云∶夏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是也。麥門冬之微苦寒,能滋水之源于金之位,而
清肅肺氣,又能除火刑金之嗽,而斂其痰邪。復(fù)微加黃柏之苦寒,以為守位,滋水之流,以
鎮(zhèn)墜其浮氣,而除兩足之痿弱也。
范天 之內(nèi),素有脾胃之證,時顯煩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歸,
為寒氣怫郁,悶亂大作,火不得升故也。醫(yī)疑有熱,治以疏風(fēng)丸,大便行而病不減。又疑藥
力小,復(fù)加七八十丸,下兩行,前證仍不減,復(fù)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
,眼黑頭旋,惡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不欲言。心神顛倒,兀兀不止,目不敢開,如在
風(fēng)云中。頭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臥。余謂前證乃胃氣已損,復(fù)下兩次,
則重虛其胃,而痰厥頭痛作矣。制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主之而愈。

<目錄>卷下

<篇名>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屬性:黃柏(二分) 干姜(三分) 天麻 蒼術(shù) 白茯苓 黃 澤瀉 人參(以上各五分) 白術(shù) 炒
曲(以上各一錢) 半夏(湯洗七次) 大麥 面 橘皮(以上各一錢五分)
上件 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帶熱服,食前。此頭痛苦甚,
謂之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旋,風(fēng)虛內(nèi)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為定風(fēng)草
,獨不為風(fēng)所動也。黃 甘溫,瀉火補元氣;人參甘溫,瀉火補中益氣;二術(shù)俱苦甘溫,
除濕補中益氣;澤、苓利小便導(dǎo)濕;橘皮苦溫,益氣調(diào)中升陽;曲消食,蕩胃中滯氣;大麥
面寬中助胃氣;干姜辛熱,以滌中寒;黃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發(fā)躁也。

<目錄>卷下

<篇名>人參芍藥湯

屬性:麥門冬(二分) 當歸身 人參(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藥 黃 (以上各一錢) 五味子(五
上件 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既愈。繼而冬
居曠室,臥熱炕,而吐血數(shù)次。予謂此人久虛弱,附臍有形,而有大熱在內(nèi),上氣不足,陽氣
外虛,當補表之陽氣,瀉里之虛熱。
冬居曠室,衣服復(fù)單薄,是重虛其陽。表有大寒,壅遏里熱,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
口。因思仲景太陽傷寒一證,當以麻黃湯發(fā)汗,而不與之,遂成衄血,卻與之立愈,與此
甚同,因與麻黃人參芍藥湯。

<目錄>卷下

<篇名>麻黃人參芍藥湯

屬性:人參(益三焦元氣不足而實其表也) 麥門冬(以上各三分) 桂枝(以補表虛) 當歸身(和
血養(yǎng)血,各五分) 麻黃(去其外寒) 炙甘草(補其脾)
白芍藥 黃 (以上各一錢) 五味子(二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煮麻黃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盞,入余藥,同煎
至一盞,去渣,熱服,臨臥。

<目錄>卷下

<篇名>升陽散火湯

屬性:治男子婦人四肢發(fā)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發(fā)困,熱如燎,捫之烙手,此病多因
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火郁則發(fā)之。
生甘草(二錢) 防風(fēng)(二錢五分) 炙甘草(三錢) 升麻 葛根 獨活 白芍藥 羌活 人參(以
上各五錢) 柴胡(八錢)
上件 咀。每服秤半兩,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忌寒涼之物,及

<目錄>卷下

<篇名>安胃湯

屬性:治因飲食汗出,日久心中虛,風(fēng)虛邪令人半身不遂,見偏風(fēng)痿痹之證,當先除其汗, 悍之氣,按而收之。
黃連(揀凈,去須) 五味子(去子) 烏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
麻梢(二分)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遠。忌濕面、酒、
五辛、大料物之類。

<目錄>卷下

<篇名>清胃散

屬性:治因服補胃熱藥,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熱,發(fā)大痛,此足陽明別絡(luò)入腦
也。喜寒惡熱,此陽明經(jīng)中熱盛而作也。
真生地黃 當歸身(以上各三分) 牡丹皮(半錢) 黃連(揀凈,六分,如黃連不好,更加二分
;如夏月倍之。大抵黃連臨時,增減無定) 升麻(一錢)
上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目錄>卷下

<篇名>清陽湯

屬性:治口 ,頰腮急緊,胃中火盛,必汗不止而小便數(shù)也。
紅花 酒黃柏 桂枝(以上各一分) 生甘草 蘇木(以上各五分) 炙甘草(一錢) 葛根(一錢五
分) 當歸身 升麻 黃 (以上各二錢)
上件 咀。都作一服,酒三大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渣,稍熱服,食前。服訖,
以火熨摩緊結(jié)處而愈。夫口 筋急者,是筋脈血絡(luò)中大寒,此藥以代燔針劫刺破血以去
其凝結(jié),內(nèi)則泄沖脈之火熾。

<目錄>卷下

<篇名>胃風(fēng)湯

屬性:治虛風(fēng)證,能食,麻木,牙關(guān)急搐,目內(nèi)蠕 ,胃中有風(fēng),獨面腫。
蔓荊子(一分) 干生姜(二分) 草豆蔻 黃柏 羌活 柴胡 本(以上各三分) 麻黃(五分,
不去節(jié)) 當歸身 蒼術(shù) 葛根(以上各一錢) 香白芷(一錢二分) 炙甘草(一錢五分) 升麻(二錢
棗(四枚)
上件銼如麻豆大。分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食后。

<目錄>卷下

<篇名>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屬性:或曰∶濕之與汗,陰乎陽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猶天地之雨也。陰滋
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陰濕寒,下行之地氣也。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甚為寒中。
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濕若中水也。相家有說,土音如居深甕中,言其壅也,遠也,不出
也,其為濕審矣。又知此二者,一為陰寒也?!秲?nèi)經(jīng)》曰∶氣虛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
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終傳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脈
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故以脈氣候之,皆有形無形可見者也。

<目錄>卷下

<篇名>調(diào)衛(wèi)湯

屬性:治濕勝自汗,補衛(wèi)氣虛弱,表虛不任外寒。
蘇木 紅花(以上各一分) 豬苓(二分) 麥門冬(三分) 生地黃(三分) 半夏(湯洗七次) 生黃
芩生甘草 當歸梢(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麻黃根 黃 (以上各一錢) 五味子(七枚)
上 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中風(fēng)證必自汗
,汗多不得重發(fā)汗,故禁麻黃而用根節(jié)也。

<目錄>卷下

<篇名>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屬性: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大腸,故寒涼以救之。
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不能動
,行走不正,兩足欹側(cè)。以清燥湯主之。

<目錄>卷下

<篇名>清燥湯

屬性:黃連(去須) 酒黃柏 柴胡(以上各一分) 麥門冬 當歸身 生地黃 炙甘草 豬苓 曲
(以上各二分) 人參 白茯苓
上 咀,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目錄>卷下

<篇名>助陽和血補氣湯

屬性:治眼發(fā)后,上熱壅,白睛紅,多眵淚,無疼痛而癮澀難開。此服苦寒藥太過,而真氣不
能通九竅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陽和血補氣。
香白芷(二分) 蔓荊子(三分) 炙甘草 當歸身(酒洗) 柴胡(以上各五分) 升麻 防風(fēng)(以
上各七分) 黃 (一錢)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熱服,臨臥。避風(fēng)處睡,忌風(fēng)
寒及食冷物。

<目錄>卷下

<篇名>升陽湯

屬性: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泄瀉,腹中鳴,小便黃。
柴胡 益智仁 當歸身 橘皮(以上各三分) 升麻(六分) 甘草(二錢) 黃 (三錢) 紅花(少許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

<目錄>卷下

<篇名>升陽除濕湯

屬性: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泄瀉無度,小便黃,四肢困弱。
甘草 大麥 面(如胃寒腹鳴者加) 陳皮 豬苓(以上各三分) 澤瀉 益智仁 半夏
防風(fēng) 神曲 升麻 柴胡 羌活(以上各五分) 蒼術(shù)(一錢)
上 咀。作一服,水三大盞,生姜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服。

<目錄>卷下

<篇名>益胃湯

屬性: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惰,躁熱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
色,身體昏悶,口干不喜食冷。
黃 甘草 半夏(以上各二分) 黃芩 柴胡 人參 益智仁 白術(shù)(以上各三分) 當歸梢
陳皮 升麻(以上各五分) 蒼術(shù)(一錢五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飲食失節(jié)、生
冷、硬物、酒、濕面。

<目錄>卷下

<篇名>生姜和中湯

屬性:治食不下,口干虛渴,四肢困倦。
生甘草 炙甘草(以上各一分) 酒黃芩 柴胡 橘皮(以上各二分) 升麻(三分) 人參 葛根
本 白術(shù)(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蒼術(shù)(一錢) 生黃芩(二錢)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盞,生姜五片,棗二枚,劈開,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
服之,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強胃湯

屬性:治因飲食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口淡無味,遇夏雖熱而惡寒,常如飽,不喜食
冷物。
黃柏 甘草(以上各五分) 升麻 柴胡 當歸身 陳皮(以上各一錢) 生姜 曲(以上各一錢
五分) 草豆蔻(二錢) 半夏 人參(以上各三錢) 黃 (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溫胃湯

屬性:專治服寒藥多,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人參 甘草 益智仁 縮砂仁 濃樸(以上各二分) 白豆蔻 干生姜 澤瀉 姜黃(以上各
三分) 黃 陳皮(以上各七分)
上件為極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溫服,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和中丸

屬性:人參 干生姜 橘紅(以上各一錢) 干木瓜(二錢) 炙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不進飲食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食前服。

<目錄>卷下

<篇名>藿香安胃散

屬性: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參(以上各二錢五分) 橘紅(五錢)
上件四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姜一片,同煎至七分,和渣冷服,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異功散

屬性:治脾胃虛冷,腹鳴,腹痛,自利,不思飲食。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甘草 橘皮(以上各五分)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生姜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食前。先用數(shù)服,以正其氣。

<目錄>卷下

<篇名>飲食傷脾論

屬性:《四十九難》曰∶飲食勞倦則傷脾。又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腸 為痔。夫脾
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
痞滿,兀兀欲吐而惡食,或為飧泄,或為腸 ,此胃傷脾亦傷明矣。大抵傷飲傷食,其
治不同。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fā)汗,利小便,以導(dǎo)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
化,或損其谷,此最為妙也,重則方可吐下。今立數(shù)方,區(qū)分類析,以列于后。

<目錄>卷下

<篇名>五苓散

屬性:治煩渴飲水過多,或水入即吐,心中淡淡,停濕在內(nèi),小便不利。
桂(一兩) 茯苓 豬苓 白術(shù)(以上各一兩五錢) 澤瀉(二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diào)服,不拘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如瘀熱在里
,身發(fā)黃膽,濃煎茵陳湯調(diào)下,食前服之。如疸發(fā)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diào)服。

<目錄>卷下

<篇名>論飲酒過傷

屬性:夫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若傷之,止當發(fā)散,汗出則愈矣;其次
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
用牽牛、大黃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以傷元氣,
而復(fù)重瀉之,況亦損腎水,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
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以元氣消耗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酒疸
下之,久久為黑疸。慎不可犯。以葛花解酲湯主之。

<目錄>卷下

<篇名>葛花解酲湯

屬性: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zhàn)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
蓮花青皮(去穣,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 人參(去蘆) 豬苓(去黑皮) 白茯苓(以
上各一錢五分) 神曲(炒黃色) 澤瀉 干生姜 白術(shù)(以上各二錢)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
上為極細末,秤,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diào)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蓋不得已而
用之,豈可恃賴日日飲酒,此方氣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則不損元氣,何者?敵酒病也。

<目錄>卷下

<篇名>枳術(shù)丸

屬性:治痞,消食,強胃。
枳實(麩炒黃色,去穣,一兩) 白術(shù)(二兩)
上同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湯下,無時。
白術(shù)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氣強,不復(fù)傷也。

<目錄>卷下

<篇名>橘皮枳術(shù)丸

屬性:治老幼元氣虛弱,飲食不消,臟腑不調(diào),心下痞悶。
枳實(麩炒,去穣) 橘皮(以上各一兩) 白術(shù)(二兩)
上件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食遠。
夫內(nèi)傷用藥之大法,所貴服之強人胃氣,令胃氣益濃,雖猛食、多食、重食而不傷,此
能用食藥者也。此藥久久益胃氣,令不復(fù)致傷也。

<目錄>卷下

<篇名>半夏枳術(shù)丸

屬性:治因冷食內(nèi)傷。
半夏(湯洗七次,焙干) 枳實(麩炒黃色) 白術(shù)(以上各二兩)
上同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添服不妨,無定法。如熱
湯浸蒸餅為丸亦可。
如食傷,寒熱不調(diào),每服加上二黃丸十丸,白湯下。
更作一方,加澤瀉一兩為丸,有小便淋者用。

<目錄>卷下

<篇名>木香干姜枳術(shù)丸

屬性:破除寒滯氣,消寒飲食。
木香(三錢) 干姜(五錢,炮) 枳實(一兩,炒) 白術(shù)(一兩五錢)
上為極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木香人參生姜枳術(shù)丸

屬性:開胃進食。
干生姜(二錢五分) 木香(三錢) 人參(三錢五分) 陳皮(四錢) 枳實(一兩,炒黃) 白術(shù)(一兩五
上為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食前。忌飽食。

<目錄>卷下

<篇名>和中丸

屬性:治病久虛弱,厭厭不能食,而臟腑或秘或溏,此胃氣虛弱也。常服則和中理氣,消痰去
濕,濃腸胃,進飲食。
木香(二錢五分) 枳實(麩炒) 炙甘草(以上各三錢五分) 檳榔(四錢五分) 陳皮(去白,八錢
半夏(湯洗七次) 濃樸(姜制,以上各一兩) 白術(shù)(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食前或食

<目錄>卷下

<篇名>交泰丸

屬性:升陽氣,瀉陰火,調(diào)營氣,進飲食,助精神,寬腹中,除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沉困懶
干姜(炮制,三分) 巴豆霜(五分) 人參(去蘆) 肉桂(去皮,以上各一錢) 柴胡(去苗) 小
椒(炒去汗并閉目,去子) 白術(shù)(以上各一錢五分) 濃樸(去皮,銼,炒,秋冬加七錢) 酒煮
苦楝 白茯苓 砂仁(以上各三錢) 川烏頭(炮,去皮臍,四錢五分) 知母(四錢,一半炒,一半
酒炒。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 吳茱萸(湯洗七次,五錢) 黃連(去須,秋冬減一錢五
分) 皂角(水洗,煨,去皮弦) 紫菀(去苗,以上各六錢)
上除巴豆霜另入外,同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水送下,量虛

<目錄>卷下

<篇名>三棱消積丸

屬性:治傷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jié)M悶。
丁皮 益智(以上各三錢) 巴豆(炒,和粳,米炒焦黑去米) 茴香(炒) 陳皮 青橘皮(以
上各五錢) 京三棱(炮) 廣術(shù)(炮) 炒曲(以上各七錢)
上件為細末,醋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生姜湯送下,食前。
量虛實加減。得更衣,止后服。

<目錄>卷下

<篇名>備急丸

屬性: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錐刺,及脹滿不快,氣急并治之。
錦紋川大黃(為末) 干姜(炮,為末) 巴豆(先去皮膜心,研如泥霜,出油用霜)
上件三味等分,同一處研勻,煉蜜成劑,臼內(nèi)杵千百下,丸如大豌豆大。夜臥溫水下一
丸;如氣實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計時候服。婦人有孕不可服。如所傷飲食在胸膈間,兀
兀欲吐,反復(fù)悶亂,以物探吐去之。

<目錄>卷下

<篇名>神保丸

屬性: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腎氣痛,脅下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以上各二錢五分) 巴豆(十枚,去皮油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件四味為末,湯浸蒸餅為丸,麻子大,朱砂三錢為衣。每服五丸。如心膈痛,柿蒂、
燈心湯下;如腹痛,柿蒂、煨姜煎湯下;如血痛,炒姜醋湯下;如腎氣痛、脅下痛,茴香酒
下;如大便不通,蜜調(diào)檳榔末一錢下;如氣噎,木香湯下;如宿食不消,茶酒漿飲任下。

<目錄>卷下

<篇名>雄黃圣餅子

屬性:治一切酒食所傷,心腹?jié)M不快。
雄黃(五錢) 巴豆(一百個,去油心膜) 白面(十兩,重羅過)
上件三味,內(nèi)除白面八、九兩,余藥同為細末,共面和勻,用新水和作餅子,如手大,
以漿水煮,煮至浮于水上,漉出,控旋看硬軟,搗作劑,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餅子。每服五
、七餅子。加至十餅、十五餅,嚼破一餅,利一行,二餅利二行,茶酒任下,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蠲飲枳實丸

屬性:逐飲消痰,導(dǎo)滯清膈。
枳實(麥炒,去穣) 半夏(湯洗) 陳皮(去白,以上各二兩) 黑牽牛(八兩,內(nèi)取頭末,三
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湯下。

<目錄>卷下

<篇名>感應(yīng)丸

屬性:治虛中積冷,氣弱有傷,停積胃脘,不能傳化;或因氣傷冷,因饑飽食,飲酒過多,心
下堅滿,兩脅脹痛,心腹大疼,霍亂吐瀉,大便頻,后重遲澀,久痢赤白,膿血相雜,米谷
不消,愈而復(fù)發(fā)。又治中酒,嘔吐痰逆,惡心喜唾,頭旋,胸膈痞悶,四肢倦怠,不欲飲食
。又治妊娠傷冷,新產(chǎn)有傷。若久有積寒,吃熱藥不效者,并悉治之。又治久病形羸,荏苒
歲月,漸致虛弱,面黃肌瘦,飲食或進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積冷,并皆治之。
干姜(炮制,一兩) 南木香(去蘆) 丁香(以上各一兩五錢) 百草霜(二兩) 肉豆蔻(去皮,三
十個) 巴豆(去皮心膜油,研,七十個) 杏仁(一百四十個,湯浸去皮尖,研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余四味搗為細末,卻與三味同拌,研令細,用
好蠟匱和,先將蠟六兩溶化作汁,以重綿濾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銀、石器內(nèi)煮蠟溶
,滾數(shù)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于上,取蠟秤用丸。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于銚內(nèi)熬
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nèi)乘熱拌和前項藥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
兩五錢,同煎煮熟,作汁,和匱藥末成劑,分作小鍵子,以油單紙裹之,旋丸服耳。

<目錄>卷下

<篇名>神應(yīng)丸

屬性: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潼乳酪水所傷,腹痛腸鳴,米谷不化。
丁香 木香(以上各二錢)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以上各五錢) 黃蠟(二錢)
上先將黃蠟用好醋煮去渣穢,將巴豆、杏仁同炒黑煙盡,研如泥;余四味為細末將黃蠟再上火,
春夏入小油五錢,秋冬入小油八錢,溶開,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內(nèi)同攪,旋下丁香、木香
等藥末,研勻,搓作鋌子,油紙裹了旋丸用。如芥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米飲送下,食前,日三服

<目錄>卷下

<篇名>白術(shù)安胃散

屬性:治一切瀉痢,無問膿血相雜,里急窘痛,日夜無度。又治男子小腸氣痛,及婦人臍下虛
冷,并產(chǎn)后兒枕塊痛;亦治產(chǎn)后虛弱,寒熱不止者。
五味子 烏梅(取肉炒干,以上各五錢) 車前子 茯苓 白術(shù)(以上各一兩) 米谷(三兩,去
頂?shù)俜y,醋煮一宿,炒干)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

<目錄>卷下

<篇名>圣餅子

屬性:治瀉痢赤白,臍腹撮痛,久不愈者。
黃丹(二錢) 定粉 舶上硫黃 陀僧(以上各三錢) 輕粉(少許)
上細銼為末,入白面四錢匕,滴水和如指尖大,捻作餅子,陰干。食前溫漿水磨服之,
大便黑色為效。

<目錄>卷下

<篇名>當歸和血散

屬性:治腸 下血,濕毒下血。
川芎(四分) 青皮 槐花 荊芥穗 熟地黃 白術(shù)(以上各六分) 當歸身 升麻(以上各一錢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清米飲湯調(diào)下,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訶梨勒丸

屬性:治休息痢,晝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
訶子(五錢,去核稱) 椿根白皮(一兩) 母丁香(三十個)
上為細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飯湯入醋少許送下,五更,三

<目錄>卷下

<篇名>脾胃損在調(diào)飲食適寒溫

屬性:《十四難》曰∶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又云∶夫脾、胃、大腸、小腸、三焦
、膀胱,倉廩之本,營之所居,名曰器,能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出入者也。若飲食,熱無灼灼,
寒無愴愴,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蝻嬍呈Ч?jié),寒溫不適,所生之病,或溏泄
無度,或心下痞悶,腹脅 脹,口失滋味,四肢困倦,皆傷于脾胃所致而然也。腸胃為
市,無物不受,無物不入,若風(fēng)、寒、暑、濕、燥,一氣偏勝,亦能傷脾損胃,觀證用藥者,宜詳審焉。
脾胃(右關(guān)所主,其脈緩。)如得弦脈,風(fēng)邪所傷。甘草芍藥湯、黃 建中湯之類?;蚋仕?br /> 之劑,皆可用之;洪脈,熱邪所傷。三黃丸、瀉黃散、調(diào)胃承氣湯?;蚋屎畡?,皆可用之
;緩脈,本經(jīng)太過,濕邪所傷。平胃散加白術(shù)、茯苓,五苓散。或除濕滲淡之劑,皆可用之
。澀脈,燥熱所傷。異功散加當歸,四君子湯加熟地黃?;蚋蕼馗蕽欀畡?,皆可用之;沉細
脈,寒邪所傷。益黃散,養(yǎng)胃丸,理中丸,理中湯,如寒甚加附子。甘熱之劑,皆可用之。

<目錄>卷下

<篇名>胃風(fēng)湯

屬性:治大人小兒,風(fēng)冷乘虛,入客腸胃,水谷不化,泄瀉注下,腹脅虛滿,腸鳴 痛;
血,日夜無度,并宜服之。
人參(去蘆) 白茯苓(去皮) 芎蔻 桂(去粗皮) 當歸(去苗) 白芍藥 白術(shù)(以上各等
上為粗散。每服二錢,以水一大盞,入粟米數(shù)百余粒,同煎至七分,去渣,稍熱服
,空心,食前。小兒量力減之。

<目錄>卷下

<篇名>三黃丸

屬性: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
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即生癰、瘡、痍。
及治五般痔疾,肛門腫痛,或下鮮血。
黃連(去蘆) 黃芩(去蘆) 大黃(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shù)
。小兒積熱,亦宜服之。

<目錄>卷下

<篇名>白術(shù)散

屬性:治虛熱而渴。
人參(去蘆) 白術(shù) 木香 白茯苓(去皮) 藿香葉(去土) 甘草(炒,以上各一兩) 干葛(二兩)
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至五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如飲水者,多煎與之,無時
如不能食而渴,潔古先師倍加葛根;如能食而渴,白虎湯加人參服之。

<目錄>卷下

<篇名>加減平胃散

屬性: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惡心,噫氣
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jié)痛,常多自利,或發(fā)霍亂,及五噎、八痞、
膈氣、反胃。
甘草(銼,炒,二兩) 濃樸(去粗皮,姜制炒香) 陳皮(去白,以上各三兩二錢) 蒼術(shù)(去
粗皮,米泔浸,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干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或去姜、棗,帶熱服,空心、食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常服調(diào)氣暖胃,化宿食,
消痰飲,辟風(fēng)寒冷濕,四時非節(jié)之氣。
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谷不化,食飲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
痞氣,加枳殼、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 、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濃
樸,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濕潤時,加茯苓、澤瀉;如遇有痰涎,加
半夏、陳皮;凡加時,除蒼術(shù)、濃樸外,根據(jù)例加之,如一服五錢,有痰加半夏五分;如嗽,
飲食減少,脈弦細,加當歸、黃 。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
三錢,芒硝二錢,先嚼麩炒桃仁爛,以藥送下。

<目錄>卷下

<篇名>散滯氣湯

屬性:治因憂氣結(jié),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雖食不散,常常有痞氣。
當歸身(二分) 陳皮(三分) 柴胡(四分) 炙甘草(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生姜(五
片) 紅花(少許
上件銼如麻豆大。都和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濕面、

<目錄>卷下

<篇名>通幽湯

屬性:治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塞,氣不得上下,治在幽門閉,大便難,此脾胃初受
熱中,多有此證,名之曰下脘不通。
桃仁泥 紅花(以上各一分) 生地黃 熟地黃(以上各五分) 當歸身 炙甘草 升麻(以上各一錢)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之,食前。

<目錄>卷下

<篇名>潤腸丸

屬性:治飲食勞倦,大便秘澀,或干燥,閉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風(fēng)結(jié)、血秘,皆能閉塞也。
潤燥和血疏風(fēng),自然通利也。
大黃(去皮) 當歸梢 羌活(以上各五錢) 桃仁(湯浸,去皮尖,一兩) 麻子仁(去皮取仁,
一兩二錢五分)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
用白湯送下。

<目錄>卷下

<篇名>導(dǎo)氣除燥湯

屬性:治飲食勞倦,而小便閉塞不通,乃血澀致氣不通而竅澀也。
滑石(炒黃) 茯苓(去皮,以上各二錢) 知母(細銼,酒洗) 澤瀉(以上各三錢) 黃柏(去
皮,四錢,酒洗)
上 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空心。如急,不拘時候

<目錄>卷下

<篇名>丁香茱萸湯

屬性:治胃虛嘔噦吐逆,膈咽不通。
干生姜 黃柏(以
上各二分) 丁香 炙甘草 柴胡 橘皮 半夏(以上各五分) 升麻(七分) 吳茱萸 草豆蔻 黃
人參(以上各一錢) 當歸身(一錢五分) 蒼術(shù)(二錢)
上件銼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冷物。

<目錄>卷下

<篇名>草豆蔻丸

屬性:治脾胃虛而心火乘之,不能滋榮上焦元氣,遇冬腎與膀胱之寒水旺時,子能令母實,致
肺金大腸相輔而來克心乘脾胃,此大復(fù)其仇也。經(jīng)云∶大勝必大復(fù)。故皮毛血脈分肉之間,
元氣已絕于外,又大寒大燥二氣并乘之,則苦惡風(fēng)寒,耳鳴,及腰背相引胸中而痛,鼻息不
通,不聞香臭,額寒腦痛,目時眩,目不欲開。腹中為寒水反乘,痰唾沃沫,食入反出,腹
中常痛,及心胃痛,脅下急縮,有時而痛,腹不能努,大便多瀉而少秘,下氣不絕,或腸鳴
,此脾胃虛之極也。胸中氣亂,心煩不安,而為霍亂之漸。膈咽不通,噎塞,極則有聲,喘
喝閉塞?;蛉贞栔校蚺績?nèi)稍緩,口吸風(fēng)寒則復(fù)作。四肢厥逆,身體沉重,不能轉(zhuǎn)側(cè),頭
不可以回顧,小便溲而時躁。此藥主秋冬寒涼大復(fù)氣之藥也。
澤瀉(一分,小便數(shù)減半) 柴胡(二分或四分,須詳脅痛多少用) 神曲 姜黃(以上各四分)
當歸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以上各六分) 桃仁(湯洗,去皮尖,七分) 白僵蠶 吳茱萸(
湯洗去苦烈味,焙干) 益智仁 黃 陳皮 人參(以上各八分) 半夏(一錢,湯洗七次) 草
豆蔻仁(一錢四分,面裹燒,面熟為度,去皮用仁) 麥 面(炒黃,一錢五分)
上件一十八味,同為細末,桃仁另研如泥,再同細末一處研勻,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熟白湯送下,旋斟酌多少。

<目錄>卷下

<篇名>神圣復(fù)氣湯

屬性:治復(fù)氣乘冬,足太陽寒氣,足少陰腎水之旺。子能令母實,手太陰肺實,反來侮土,火
木受邪。腰背胸膈閉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濁涕不止,或如 肉,不聞
香臭,咳嗽痰沫,上熱如火,下寒如冰。頭作陣痛,目中流火,視物KT KT ,耳鳴耳
聾,頭并口鼻,或惡風(fēng)寒,喜日陽,夜臥不安,常覺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兩脅縮急而
痛,牙齒動搖,不能嚼物,陰汗出,前陰冷,行步欹側(cè),起居艱難,掌中寒,風(fēng)痹麻木,
小便數(shù)而晝多夜頻,而欠,氣短喘喝,少氣不足以息,卒遺失無度。婦人白帶,陰戶中大痛
,牽心而痛,黧黑失色;男子控睪牽心腹,陰陰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小便不調(diào),煩心
霍亂,逆氣里急而腹,皮色白,后出余氣,腹不能努,或腸鳴,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
皆寒水來復(fù),火土之雜也。
黑附子(炮裹,去皮臍) 干姜(炮,為末,以上各三分) 防風(fēng)(銼如豆大) 郁李仁(湯浸
去皮尖,另研如泥) 人參(以上各五分) 當歸身(酒洗,六分) 半夏(湯泡七次) 升麻(銼,以
上各七分) 甘草(銼) 本(以上各八分) 柴胡(銼如豆大) 羌活(銼如豆大,以上各一錢) 白
葵花(五朵,去心細剪入)
上件藥都一服,水五盞,煎至二盞,入∶
橘皮(五分) 草豆蔻仁(面裹燒熟,去皮) 黃 (以上各一錢)
上件入在內(nèi),再煎至一盞,再入下項藥∶
生地黃(二分酒洗) 黃柏(酒浸) 黃連(酒浸) 枳殼(以上各三分)
以上四味,預(yù)一日另用新水浸,又以∶
細辛(二分) 川芎(細末) 蔓荊子(以上各三分)
預(yù)一日用新水半大盞,分作二處浸。此三味并黃柏等煎正藥作一大盞,不去渣,入
此浸者藥,再上火煎至一大盞,去渣,稍熱服,空心。又能治嚙頰、嚙唇、嚙舌,舌根
強硬等證,如神。忌肉湯,宜食肉,不助經(jīng)絡(luò)中火邪也。大抵腎并膀胱經(jīng)中有寒,元氣不足
者,皆宜服之。

<目錄>卷下

<篇名>脾胃將理法

屬性:白粥、粳米、綠豆、小豆、鹽豉之類,皆淡滲利小便,且小便數(shù)不可更利,況大瀉陽氣
,反行陰道。切禁濕面,如食之覺快,勿禁。
藥中不可服澤瀉、豬苓、茯苓、燈心、琥珀、通草、木通、滑石之類,皆行陰道,而瀉
陽道也;如渴,如小便不利,或閉塞不通則服,得利勿再服。
忌大咸,助火邪而瀉腎水真陰;及大辛味,蒜、韭、五辣、醋、大料物、官桂、干姜之類,皆傷元氣。
若服升沉之藥,先一日將理,次日腹空服,服畢更宜將理十日;先三日尤甚,不然則反害也。
夫諸病四時用藥之法,不問所病,或溫或涼,或熱或寒,如春時有疾,于所用藥內(nèi)加清
涼風(fēng)藥;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藥;秋月有疾,加溫氣藥;冬月有疾,加大熱之藥,是不絕生
化之源也。錢仲陽醫(yī)小兒,深得此理?!秲?nèi)經(jīng)》∶必先噦氣,毋伐天和,是為至治。又曰∶
無違時,無伐化。又曰∶無伐生生之氣。皆此常道也。用藥之法,若反其常道,而變生異證
,則當從權(quán)施治。假令病患飲酒,或過食寒,或過食熱,皆可以增病。如此,則以權(quán)衡應(yīng)
變治之。權(quán)變之藥,豈可常用乎。

<目錄>卷下

<篇名>攝養(yǎng)

屬性:忌浴當風(fēng),汗當風(fēng)。須以手摩汗孔合,方許見風(fēng),必?zé)o中風(fēng)中寒之疾。
遇卒風(fēng)暴寒,衣服不能御者,則宜爭努周身之氣以當之,氣弱不能御者病。
如衣薄而氣短,則添衣,于無風(fēng)處居止;氣尚短,則以沸湯一碗熏其口鼻,即不短也。
如久居高屋,或天寒陰濕所遏,令氣短者,亦如前法熏之。
如居周密小室,或大熱而處寒涼氣短,則出就風(fēng)日。凡氣短,皆宜食滋味湯飲,令胃調(diào)和。
或大熱能食而渴,喜寒飲,當從權(quán)以飲之,然不可耽嗜。如冬寒喜熱物,亦根據(jù)時暫食。
睡不安,則宜少食;飽而睡不安,則少行坐。
遇天氣更改,風(fēng)寒陰晦,宜預(yù)避之。大抵宜溫暖,避風(fēng)寒,省語,少勞役為上。

<目錄>卷下

<篇名>遠欲

屬性: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取之輕而棄之重耶!
殘軀六十有五,耳目半失于視聽,百脈沸騰而煩心,身如眾派漂流,瞑目則魂如浪去,神氣
衰于前日,飲食減于囊時,但應(yīng)人事,病皆彌甚,以己之所有,豈止隋候之珠哉!安于淡薄
,少思寡欲,省語以養(yǎng)氣,不妄作勞以養(yǎng)形,虛心以維神,壽夭得失,安之于數(shù),得喪既輕
,血氣自然諧和,邪無所容,病安增劇?茍能持此,亦庶幾于道,可謂得其真趣矣。

<目錄>卷下

<篇名>省言箴

屬性: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
必清必靜,御之以道,可以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予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

<目錄>

<篇名>后序

屬性:黃帝著《內(nèi)經(jīng)》,其憂天下后世,可謂濃且至矣,秦越人述《難經(jīng)》以證之。傷寒為病
最大,仲景廣而論之,為萬世法。至于內(nèi)傷脾胃之病,諸書雖有其說,略而未詳,我東垣先
生,作《內(nèi)外傷辨》《脾胃論》以補之。先生嘗閱《內(nèi)經(jīng)》所論,四時皆以養(yǎng)胃氣為本,宗
氣之道,納谷為寶。蓋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沖和百脈,
頤養(yǎng)神明,利關(guān)節(jié),通九竅,滋志意者也。或因飲食失節(jié),起居不時,妄作勞役,及喜怒悲
愉,傷胃之元氣,使營運之氣減削,不能輸精皮毛經(jīng)絡(luò),故諸邪乘虛而入,則痰動于體、
而成痼疾,致真氣彌然而內(nèi)消也。病之所起,初受熱中,心火乘脾,末傳寒中,腎水反
來侮土,乃立國中末三治,及君臣佐使之制,經(jīng)禁病禁時禁之則,使學(xué)人知此病,用此藥,
因心會通,溯流得源,遠溯軒岐,吻合無間。善乎!魯齊先生之言曰∶東垣先生之學(xué),醫(yī)之
王道也!觀此書則可見矣。
\x至元丙子三月上巳日門生羅天益謹序\x

目錄
普陀区| 阳城县| 无锡市| 沙坪坝区| 宝鸡市| 乐平市| 门源| 南康市| 竹溪县| 大洼县| 沅陵县| 凤城市| 屯留县| 汤原县| 泰州市| 海伦市| 定襄县| 太和县| 上思县| 平果县| 五台县| 上虞市| 南昌县| 光山县| 旌德县| 玛曲县| 松江区| 方正县| 琼海市| 南投市| 宁波市| 鄂伦春自治旗| 抚远县| 孝感市| 云安县| 台中市| 林西县| 商丘市| 巴彦淖尔市| 西平县|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