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推逢寤語 醫(yī)林瑣語
《推篷寤語》
云間 李豫亨元薦著
——————————————————————————–
《推篷寤語》序
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又曰:九折肱方能為活人之術(shù)。醫(yī)學(xué)自前清季年,由不工商者廁身其間,荒落益不堪言。華洋交通,東西醫(yī)輸入,文秀之士始留心科學(xué),本格致而旁及醫(yī)術(shù)。搜古籍,研新術(shù),雖他族有一日千里之勢,我岐黃家學(xué)亦群競發(fā)明,以與相抗衡。往往內(nèi)癥經(jīng)他族告絕不理者,經(jīng)我醫(yī)對癥進方,立起沉疴。同社裘君吉生有搜刊醫(yī)書之舉,不佞于無錫孫君文修處見《推蓬寤語》一書,系前明松江李豫亨,字元薦所著,此書原版已毀。先生自幼性耽博覽,始從師好詩,輒學(xué)詩,見祈禱有驗,輒學(xué)祈禱。嘉靖丙申從其父海樓憲副,收大溈寇,多集兵書,輒喜談兵,兼習(xí)韜鈐星遁射弩諸法。自楚歸吳,即捐夙好,專習(xí)舉業(yè),游膠庠間有聲。時文衡山諸公以書畫鳴,輒學(xué)書,旁及古跡名繪,善鑒賞。繼而有以養(yǎng)生說進者,輒喜談養(yǎng)生,搜輯玄家梵莢數(shù)百種,更及于醫(yī)卜星相,莫不窺其奧妙。顧數(shù)奇迄不如志,隆慶庚午始捐舉業(yè),以鴻臚謁選,自蘇赴京,舟行多暇,攄夙昔所知能表見者,匯為《推篷寤語》計九卷,內(nèi)分測微、原教、本術(shù)、還真、訂疑、毗政諸篇。該洽古今,貫穿百家,蘧蘧焉足起人意。末附以往來論學(xué)函牘一卷,共十卷,隆慶辛未秋梓行。不佞因原教、本術(shù)二篇有關(guān)醫(yī)術(shù)摘抄以貢同仁,可見先生當日談醫(yī)之一斑。何今之以醫(yī)名世者墨守一家言,《靈素》諸書既少涉獵,欲其旁通格致,學(xué)究天人,不益戛戛乎其難之哉。詎知百凡學(xué)術(shù),不進即退,勢無中立。將來地軸遷移,空氣變換,寒溫帶冷熱長縮,有違舊序,萬匯在交氣之中呼吸醞釀,病日出而日多,則術(shù)亦宜日進而日精?,F(xiàn)在西醫(yī)霉菌血清電氣療治諸法,較之古人已上一層,再經(jīng)數(shù)十年精益求精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此亦進化之公理也。先生不以醫(yī)名世,而能博學(xué)周知若此,吾儕在醫(yī)界適當學(xué)術(shù)競爭潮流,而不融洽中外之書,以拯斯人疾苦,讀先生遺篇當亦廢然自返矣。是為序。
中華民國七年十月下浣新安古黟王壽芝蘭遠序于江村游六軒
《推篷寤語》自敘
舟之亡所見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舟匪篷,則丹崖碧流在望矣;人匪寐,則開戶發(fā)牖昭如矣。非心目不及也,物翳之也。物翳去,則心光目色朗然暢矣。余夙慕古人奇節(jié)軼行,操鉛槧以干有司之知恒欲,稍稍施用于世,顧性拙命奇,迄不如志,馳逐而不知止久矣。夫余之寐也,歲庚午始捐舉子業(yè),謁天曹選,將從游縉紳先生,以求通余寐焉。掛帆北征時,適春暮,每推篷坐舟次,縱觀淮徐齊魯之風(fēng)物,仰瞻泰山之磅礴,北顧黃河之奔流,蓋天下之大觀幾得其半矣。乃喟然嘆曰:偉哉山川,天其假此以通余之賾賾耶。夫六藝之囿至廣,道德之淵至深,其高達于無上,其卑入于無下,藏若江海,達若康莊,學(xué)者曠然而通,爽然而明,則內(nèi)外之分弗淆,榮辱之情靡忒,即鍾彝竹帛猶且與吾性不相涉入也,況乎挈量進退于咫尺間哉。余自少迄茲,鉆研故紙,泛濫諸家,窮晝夜之力不廢,且濡染先公遺訓(xùn),咨諏先達名言,孜孜惟恐不逮者,歷念余年矣。茲游也,乃因舟中之暇,攄夙昔所知解表見,古今嘉聞懿行可垂世則者,間附己意,形之楮素,累數(shù)百條,總?cè)舾删?。庶幾哉,啟昔之寐而為今之覺乎。雖然昔人有言夢中說夢自以為寤矣,匆匆然與人言之不知其尚寐也。余之寤也,毋乃類此。其方夢也,不自知也。夢之真醒也,不自知也。同余夢者,亦不知也。惟先覺者知之。今學(xué)士大夫高明俊爽,暉映先后,其于道德閫奧,固有神悟而心解矣。余也幸觀泰山之祟高與黃河之縈帶,且仰觀天子宮闕之宏麗矣。而非求如歐陽子之文章與韓文公之才抱,若蘇子所稱者以盡余之大觀,則又烏能自已也。因名曰《推篷寤語》,以俟當世之先覺君子。
時隆慶庚午四月既望云間李豫亨元薦甫
原養(yǎng)生之教
圣人以天地為法象,明人身之安危。天地之氣一歲十二卦,一卦六爻,共七十二爻。半陰半陽,總候三百六十日,陰消陽長,暑往寒來。故十一月復(fù)卦,坤下陽生,井泉即溫。至于正月三陽,陽氣平地,故云內(nèi)陽而外陰。及乎四月,六陽將盡,陰氣下生,則井底寒泉。至于七月,三陰平地,故日外陰而內(nèi)陽也。天地之氣相去八萬四千里,日月周天,動經(jīng)一歲。人于天地,具體而微。心腎之氣相去僅八寸四分,元氣周流止于百刻,故以子為一陽生,午為一陰生,七十二爻半陰半陽,盈虧消息比之天地之氣特倏忽耳。善攝生者,吾之天地陰陽無愆,則榮衛(wèi)周密而六淫無自入矣。
夫人應(yīng)世之術(shù)非必盡廢諸事而后謂之攝養(yǎng)也。特消息否泰而行之藏之,量其才能而負之荷之。若才不逮而強思,力不勝而強,沉憂重恚,悲哀憔悴,喜樂過度,汲汲所欲,戚戚所患,談笑不節(jié),興寢失時,挽弓引弩,沉醉嘔吐,飽食即臥,跳走喘乏,歡呼哭泣,皆為過傷。此古人所戒之節(jié)也。況風(fēng)前月下,竹徑花邊,俯仰傷懷,杯余疏散,或進退維谷而干祿,或沖煙冒癉以求榮,呼吸雜邪,停留寵辱,飲食異味,荏苒暴患,尤不可不知戒焉。
外獲其身如惜干霄之茂樹,勿縱一斧之刃伐傷;內(nèi)獲其行如惜渡海之浮囊,勿容一針之鋒穿破。妙道之士當知二護之法有味哉,其言之也,君子修身慎行必須常存此意始得。
善理家者忘其身,善理國者忘其家,何也?為富不仁則忘其身矣,為天下不顧家則忘其家矣。圣人以肢體為國,以精氣為民,治其身而家無不齊,治其家而國無不理。
因馬念車,因車念蓋,趑趄囁嚅而未決,寤寐驚悸而不安。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兩腎中間白膜。膜內(nèi)一點動氣,大如筋頭,鼓舞變化,開闔周身,熏蒸三焦,消化水谷,外御六淫,內(nèi)當萬慮,晝夜無停,八面受敵。由是神隨物化,氣逐神消,榮衛(wèi)告衰,七竅反常矣。噫,業(yè)識茫茫,安有止極,是在人知足知止耳。
人之始生,其氣日向上升,故齒毀復(fù)出,發(fā)剃更生,志慮聰明日長。及真精既溢之后,其氣日漸下降。初則便溺處毫毛,次則兩脅下毫毛,精神已虧于體矣。又次則兩頰生髭髯,又次則兩頷生髭髯,而精神已虧于首矣。然猶有精血充滿,髭髯毫毛尚黑;迨至中年則精血不能充滿,而頤頰皓素,霜雪滿顛,齒落不生,發(fā)落不出矣。君子見其徵,則知其內(nèi),驗其符,則省其中,而頤體養(yǎng)精,惜氣存神,雖若逐亡猶恐不及,況縱欲以戕生損身以促命乎!
人之胚胎賴父母精血凝結(jié)而成,及至十月胎完,則父母精血一點也用不著,止做得一個胞胎。其中得父母一點神氣,日漸長大,其精血惡濁之物,日逐翻出。至十月滿足,翻天覆地,應(yīng)地一聲脫胎出世。其父母惡濁之氣還不能盡,又去口血,剃胎發(fā),每月變蒸,輪年疹痘。至七八歲又毀齒更生,然后體氣漸清,知慮漸長,別立乾坤,自成造化。漸至十五六歲,再為父母矣。豈非天地一團至真之氣所成乎!人不自愛惜,淪于夭折,不能延年立命,實為可惜。
人之有身乃天地一點真陽之氣也。是氣也,生于無形無象之先,聚于無極太極之內(nèi)。父母未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未有此身,即有此氣。此氣運行周流六虛,形以之而成,心以之而靈,耳目以之而聰明,元神以之而運行,五行以之而化生。散之則混融無間,聚之則凝結(jié)成形,圣人知此攝動心、止欲念、聚神光、結(jié)正氣,天下泰然將正而定矣。
天下之群實,心莫若虛,應(yīng)天下之群動,心莫若靜。惟虛不為物之所凝,惟靜不為物之所惑。故必窒欲以空其性,懲忿以虛其心。以之修身則無自不得,以之治性則無往不可.寂然太空與道為一。
天地之氣不升則不降,不出則不入。虛管溉滿捻上懸之水固不泄,為無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頓溉不入,為氣不出而不能入也。善養(yǎng)生者能存其神,則氣自裕,神之所至,氣亦隨之而往焉。盈天地間皆氣也。氣不為天地之所盜,則為吾人之所盜,長生久視之術(shù)其要在此。人顧損精以耗其氣,何哉。
墳素之書以心為身中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以此養(yǎng)生則壽,沒齒不殆。主不明則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yǎng)生則殃。圣人以身為國,以心為君,以精氣為民,抱一守中,心不妄用,故精充氣住,戰(zhàn)退百邪,丹田有寶,四大輕安,修之不已,內(nèi)功外行,乃證真仙。
長生之道,莊子一段亦自好看。如云:黃帝問廣成子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日:善哉問。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長生,慎內(nèi)閉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人果能無勞爾形,無搖爾精,長生之道可以無俟外覓。
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朱子以為忝,同吐露還丹。要訣在此,恰不知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竅。法金氣,亦相胥等語,亦是此意,均照人以形相求之,故交互其辭。金不對木,卻以對性,無不對有,卻以對上,神以對德,不以道對,金以對氣,不以木對,恐人泥性情、金木、上下、神氣、道德而求。要之只是鉛汞二字,鉛不下沉,汞不上飛,只是交結(jié)。在吾儒之道,只是懲忿窒欲,鉛汞自結(jié)也。
形以遭全,命以術(shù)延,此二語道盡金丹骨髓。以道全者,只是修性工夫;以術(shù)延者,只是修命工夫。仙歌云:若還修性不修命,總是神仙第一病;若還修命不修丹,萬劫英靈難入圣。如此則修性修命修丹工夫俱不可少,修性之法與二乘坐禪頗同;修命之法只是頃刻結(jié)丹之妙;修丹之法則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然總不過是收拾身心,斂藏神氣二語耳。道雖分三,理致只一。
古詩云:超凡一句絕商量,說破教君笑斷腸,一切順違生死事,莫令厭戀作心王。大抵桑榆之景勞逸不同,勞心者甚于勞力。善為心王者,勞亦如是,逸亦如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弗以有涯之身,供彼無涯之事。
物生于天而養(yǎng)于天,然人為嗜欲所勝,聲色之蠱,勢利之徇,燠寒之觸,情炎于中,形索于外,天始不能司其養(yǎng)矣。圣人作《內(nèi)經(jīng)》數(shù)萬言,或防于未然,或救于已然,無非補天養(yǎng)也。嗚呼!知養(yǎng)生之在我,則知圣人之言當鑒。如迷欲不返,則天且不能如之,何況古人之陳言乎。
血肉之軀未嘗無病,鳥獸亦血肉也,巢居穴處,飽而后已,何以無病。馬牛鷹鷂亦鳥獸也,乃亦有病何也?以鳥獸未嘗受人羈鞠,而馬牛鷹鷂則轡縶在人故耳。夫人勞心勞力,為治人事人之所役使,安得不為諸疾之所侵。覦君子見其始即知其終,善為心王,不為形役,病安從生。
飲食有節(jié),脾土不泄;調(diào)息寡言,肺金自全;恬然無欲,腎水自足;動靜宜敬,心火自定;寵辱不驚,肝木以寧。此得之楊景明先生之傳,云養(yǎng)生家日用之不可廢者,余謂豈獨養(yǎng)生,即躋賢圣亦不過是語矣。
身有毛發(fā)處俱是精之走漏處,頭之有發(fā),精隨上越也;眼之有毛,精隨之視出也;鼻之有毫,精隨氣行也;頤頰之有髭須,精隨口發(fā)也;便溺之有毫毛,精隨液動也。蓋精發(fā)于竅,氣亦從之。其不及隨竅出者,橫溢于旁遂為毛發(fā)耳。此最為一身精神之征,皓素枯槁而不之惜,何哉。
身中六賊,惟眼最緊,身中提防六賊,亦惟眼為最難。故目中一見可欲,則君心為之奔逸,馳驟不可復(fù)制。善提防者就于此處著力,似有根柄?!蛾幏?jīng)》云:機在目。吾儒序克復(fù),首日:非禮勿視。《心經(jīng)》序:眼、耳、鼻、舌、身、意,亦惟以眼為先。蓋三教圣人俱以此為至要。
注列子者日:色盛者驕,力盛者奮,是少壯之時也。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安可能語道。至于斑白則血氣既衰,欲慮柔而體將休矣,故可與語道而行之也。然有循大化而不與化俱者,常不失赤子之心,雖壯而不驕,雖耄而不耗,其于語道無往而不暇矣。今之君子功成名遂,霜雪盈顛,而方且不暇聞道焉,抑又何哉。
眼者神之牖,鼻者氣之戶,尾聞?wù)呔贰H硕嘁晞t神耗,多息則氣虛,頻好內(nèi)則精竭。務(wù)須時時閉目以養(yǎng)神,日逐調(diào)息以養(yǎng)氣,緊閉下元以養(yǎng)精。精充則氣裕,氣裕則神完,道家謂之三寶,又謂之大藥,此非惑于異端之教,實吾儒養(yǎng)生之常理耳。
精存于目則其視明,精存于耳則其聽聰,精留于口則其言當,精集于心則其慮通,故閉四關(guān)則終身無患。又日中欲不出謂之扃,外邪不入謂之閉,中扃外閉何事不節(jié),外閉中扃何事不成。合文子之二語觀之,人何可不愛精而遠欲耶。
孔子日: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夫斗者非特斗狠,才有勝心即自傷和。學(xué)未明而傲,養(yǎng)未成而驕,志不行則郁而病矣。自暴自棄,言不及義而狂矣。大抵血氣盛旺之時難以制抑。凡事當先知心是吾之靈明主人。一切好欲欺侮凌奪肆恣者,是血氣所使。倘犯刑名災(zāi)害,則是靈明主人自受苦辱也,嘗作此想者自然漸成調(diào)伏。
男子八歲而陽精生,十六歲而陽精泄,八八六十四而陽精竭。女子七歲而癸水生,十四歲而癸水降,七七四十九而癸水竭。余嘗驗之,男子之壽多阻于六十四歲之外,稍有不謹多生腫脹風(fēng)痹諸疾,多損壽元,故日人生七十古來稀。女子之壽多阻于四十九歲之外,稍有不謹則多生崩淋中脘諸疾,亦多損壽元。男子能過六十八九,女子能過五十三四,則可躋上壽無難。故知命者于此耗竭之時尤宜加謹,此真人鬼關(guān)捩也。
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fā)暗,驚怖為狂,憂悲焦心,疾乃成積。人能除此五者即合于神明。五藏寧,思慮平,耳目聰明,筋骨勁強,疏達而不悖,堅強而不匱。
人生類以眠臥為宴息,飲食為頤養(yǎng),不知睡臥最不可嗜,禪家以為六欲之首,嗜臥則損神氣。飲食亦不可過多,飲食最能抑塞,陽氣不能上升,將以養(yǎng)生,實以殘生也。君子夙興夜寐,常使清明在躬,淡餐少食,常使腸胃清虛,則神氣周流,陰陽得位,此最養(yǎng)生之大要。若肄志{因縟,恣啖濃鮮,殊非調(diào)護之宜矣。
張南軒《攝生四要》云:少思以養(yǎng)神,少欲以養(yǎng)精,少勞以養(yǎng)力,少言以養(yǎng)氣。竊謂此四少人不能久持耳,若久久行之則精氣神自充,雖不煉養(yǎng)而煉養(yǎng)在其中。若自少而至無,至于無思、無欲、無勞、無言,此又向上一著,久久不已可證天仙,天何思何欲何勞何言。
九華真妃日:眼者身之鏡,耳者體之牖,視多則鏡昏,聽眾則牖閉;面者神之庭,發(fā)者腦之華,心悲則面焦,腦減則發(fā)素;精者體之神,明者身之寶,勞多則精散,營競則明消。彼其所言,磨鏡之石,決牖之術(shù),童面之經(jīng),還白之法,益精之道,不過是寶精裕氣耳。故日上品上藥,神與氣精。
邢和叔言:吾曹常須愛養(yǎng)精力,精力不稍足則倦,倦所臨事皆勉強而無誠意,接賓客言語尚可見,況臨大事乎。大抵能慎保始終者,卻疾延年,老當益壯,雖有貧富之異,而榮衛(wèi)沖融,四時若春,比之抱病而富且貴,已為霄壤之隔矣。況能進之不已,則非常人所可知也。
《青州錄事》參軍麻希憲,年九十余致仕。唐太宗問攝生術(shù),對日:臣無他術(shù),惟是少情寡欲節(jié)聲色薄滋味而已。唐柳公度年八十有強力,人問其術(shù),對日:平生未嘗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以元氣佐喜怒。宋呂許公為相,問服食之法于任恭惠公,公日:不曉養(yǎng)生之術(shù),但中年因讀《文選》有悟耳,謂石蘊玉而山輝,水含珠而川媚,許公深以為然。觀此三說則養(yǎng)生之道可以懸解,若夫煉服食以冀長生,此則方士之妄談,高明之士慎弗惑焉。
唐同州刺史孟詵致仕歸伊陽,年雖晚暮志力如壯,嘗謂所親日:若能保身養(yǎng)性者,常須善言莫離口,良藥莫離手。竊謂善言不離口,則德崇而德厚;良藥不離手,則病去而身康,固長久之術(shù)也。然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物療身病,又當法療心病,不尤為愈哉。
國朝道林蔣先生,偶抱贏疾。歲乙亥病益甚噦血,幾不起,先生乃謝醫(yī)藥,借寓道林寺一室。只以一力自隨閉目,跌足默坐,澄心常達,晝夜不就枕席。一日忽香津滿頰,一片虛白,炯炯見前,冷然有省之間而沉疴已溘然去體矣。先生嘗日:某讀關(guān)洛諸書,見得萬物一體,未敢自信。直到三十二三歲,因病去寺中靜坐,將怕死與戀老母念頭一齊斷卻,如此半年余,一旦忽覺此心洞然,宇宙渾屬一身,呼吸痛癢毫無間隔。
宋晁文元公名迥,字明遠。天資純至,年過四十登第始娶。得煉氣服形之法,謝事燕居,獨處道院,不治他務(wù)。戒家人無輒有請,惟二膳有時而進,既畢即撤,若祭享然。其言日:辯不如訥,語不如默,動不如靜,忙不如閑。又云:清勝于濁,靜勝于動,忘勝于思,默勝于語,性勝于情,五勝習(xí)熟乃入道之漸門也。晚年耳中聞聲,自言如樂中簧,以為學(xué)道靈應(yīng)之驗。享年八十四而卒。
宣和中,一兵偶為車轢蹩,不能行。遇一道人傳以少藥,步履如初。兵大感激,遍游天下,訪求其人,少致謝忱。一日復(fù)遇于途,哭泣拜謝。道人日:吾施恩于人多矣,誰如子者,授以秘訣,兵遂得道。文中聞之,詣兵問道。兵日:清靜是道,簡易為上。文中頓若有省。噫,知清靜之為道,與簡易之為道,何俟他求。
王邦叔侍紫陽,為弟子,凡九年。因至羅浮,語及丹訣。紫陽日:自太極既分之后,一點靈光,人人有分,賢不加多,愚不加少。盍去靜室中,思我此語,有所覺,即急來。邦叔靜思至夜,紫陽詣其室,叩門。邦叔趨而出迎,紫陽笑日:吾一尋汝便見爾,兩日尋他不得。遂滅所執(zhí)之燭而退。邦叔大窘,坐至五更大悟,通體汗流。待旦,以頌呈紫陽:月照長江風(fēng)浪息,魚龍遁跡水天平。個中誰唱真仙子,聲滿虛空萬籟清。紫陽問曰:誰唱誰聽。邦叔遂答一詩:莫問誰,莫問誰,一聲高了一聲低,阿誰唱,阿誰聽,橫豎大干說不盡。先生有意度迷徒,急撞靈臺安寶鏡;鏡明澄靜萬緣空,百萬絲條處處通;斗轉(zhuǎn)星移人睡定,覺來紅日正當中。紫陽遂出金丹圖傳之邦叔,止羅浮,二十年坐化。
附胎育
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古之制也。今人以病男贏女為不及而畢姻,或男女病患新瘥以吉日之迫而結(jié)婚。病蛾無能繭之蠶,破蕊無結(jié)實之果。少年子女,三關(guān)情逸,五神志蕩,房中分外,業(yè)種成胎,或侏儒不振,或巨首瞠目,雖具人形,實無聰慧。其次學(xué)道行淫,執(zhí)法無戒,咤鬼驅(qū)神,產(chǎn)男生女,望望不似,余實見之,每為憐憫。
受娠之后,始終無犯,則胎氣真純。忽有靈光入夢,或有瑞氣相憑,而生圣賢君子,是以古今史傳分明。五祖山誡禪師慕蘇老泉,而為東坡學(xué)士;武夷丹士投真漆匠之家,而產(chǎn)西山先生;嵩道者受史衛(wèi)王之供,而出嵩之丞相。凡投胎奪舍之靈,常有神童茂異之士。故胎教之法使孕婦常觀良金美玉瑚璉之器,山川名畫之祥;又聽講誦經(jīng)史傳集,而使秀氣入胎。欲其生而知之是乃仁術(shù)也。投胎奪舍之說吾儒所無,胎教之法自不可少。
本醫(yī)藥之術(shù)
形不足者補之以味,精不足者補之以氣,二語乃《醫(yī)門要旨》所謂。補之以味,如甘溫補脾,咸寒補腎之類,人皆知之。若補之以氣,人多不解。藥物有味有氣,如氣清則入首,氣濁則入足,氣陽則上升,氣陰則下降,氣香則竄入腠理,氣重則滲入血脈之類是已。雖然醫(yī)者天下之神術(shù)也,必與藥品輕重深淺濃淡厚薄冥會默契,然后投之所向,無不如意。若即按方處治未有不誤者也。
醫(yī)之用藥猶將之用兵,熱之攻寒,寒之攻熱,此正治也。因寒攻寒,因熱攻熱,此因治也。子虛者補其母,母虛者益其子,培東耗西,增水抑火,或治標以救急,或治本以湔緩,譬如兵法聲東擊西,奔左備右,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沖其虛,避其實,擊其惰,遠其銳,兵無常勢,醫(yī)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將能因病變化而取效者謂之神醫(yī)。
醫(yī)者,意也。其術(shù)不盡于藥石,故古人有泥丸蓑草可以濟人之語。蘇耽橘井食葉飲泉即愈,豈專藥石也。此在醫(yī)者有恒能,真心濟世,不逐聲利之間,則雖祝由可以已病。以我正氣,卻彼邪氣,德行所積,隨施隨驗,固非常理可測。若只專計刀錐之利,己心不正,安能卻邪。雖已試之方珍異之藥或未必驗,此蓋有神明助手其間,非可擯之為妄語也。
士大夫小小疾患不可輕用艾火針熨,此二法雖古人有之,但士夫有疾不能靜養(yǎng),多接見賓客,酬應(yīng)世務(wù)。心火不寧,嗜欲多熾,不能已病,反致增疾。止須倍加頤養(yǎng),不以外物縈心,止聲色以清耳目,戒淫佚以養(yǎng)性情。茍非深痼之病,未有不已者也。
病有五:一日稟受之病,與生均生者是也;二日果報之病,伯牛之癩袁盎之瘡是也;三日六淫之病,風(fēng)寒暑濕燥火,外邪所侵者是也;四日七情之病,喜怒哀樂憂恐思者是也;五日金瘡}顫撲,外傷者是也。外傷等證顯而易曉,七情者責當在誰?六淫則亦以此而召之耳。果報之病前生今世所作,亦莫非我,若覺之,早釋冤解結(jié),庶幾全生。其與生俱生之病,抑亦父母之源流,其可盡除,務(wù)在以時消息之而已。
后漢郭玉謂療貴人有四難:自用意而不任醫(yī),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jié)安閑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余以為此四病貴人果有之。然貴人之遇醫(yī)亦有四難:遠地相召,素不曾試,一難也;稍涉毒味,不敢輕用,二難也,尊高臨之,醫(yī)不能盡意,三難也;專任仆妾烹煮失宜,四難也。以此言之,貴人不可輕易于致病,尤須慎于服藥。如夫子所謂某未達,不敢嘗焉,然后可。
醫(yī)家乘人之危,古經(jīng)比之殺人。古經(jīng)云:不恤緩急,妄索事分,殺人也;不問有無,必欲多得,殺人也;懶惰睡眠,輕視人命,殺人也;辨察不明,用藥差誤,殺人也;見不即治,俄至增劇,殺人也。有此五失,挾術(shù)殺人甚于挺刃。昔陳景仁妻張氏有微疾,醫(yī)誤投血隔之藥,遂致不起,既死,魂神蕩越。一日因景仁出郊,遂合為一,恍忽如狂,獨歌獨笑,終其身。觀此,臨人病患可不慎夫。
火食之人未有一生無病者,少壯之人病猶未覺,年高之人病乘其所甚而現(xiàn),精神不能支而衰,病及之矣,此其積非一日之故也。每見年華既邁,不任其病患之苦,必欲決去以為快。不知病根,有生一病之所現(xiàn),即一藏之受損,乃汲汲焉求以醫(yī)藥草木之末療治之。不知臟腑已不如昔,病患白不全祛,況寒涼溫熱之味,解表下里之藥亂攻妄投,真精愈耗。何如養(yǎng)氣存神寶精,病以漸除,反有過于服餌之效,知命之士味之。
古今名醫(yī)惟東垣為圣,其處方治病藥品極多,譬如韓信用兵多多益善。他如張子和之汗吐下三法多宜于北,近日朱丹溪補陰諸方多宜于南,自有醫(yī)以來名士不數(shù)數(shù)也。近醫(yī)書充棟,多被庸工剽掠前書,妄著論辨;類集諸方,玉石并載。一遇病患,盲不能辨,宜用何藥何方,人命至重,非以供庸工之嘗試也。嗟乎,三代以還豈獨圣學(xué)不能復(fù)明,即如小道亦未有可觀者焉。
人生病患乃得于父母稟受之初者,其終當有何疾,亦是定數(shù)。家有一仆,其母五旬余患膈咽而終,其仆五旬余亦患膈咽而終,如其母之疾。其母受胎后二十年而有是病,其子經(jīng)五十年而后有是病,則其母未病之先,而其子之病源已受是氣于結(jié)胎之時矣,豈非一定之數(shù)乎。今人得末疾而汲汲求療于草木之粗,祈禱之末,其亦不知受病之源者矣。
草木滋味原與人身精神本非同類,止是藉其寒溫甘苦性氣救偏補敝耳,然又視其人物質(zhì)稟,乃可奏功。假如牛馬有病氣質(zhì)頑鈍,止取藥滓雜煮啖之其病可療。村夫野氓生平不曾服藥,氣質(zhì)粗蠢,茍遇病患,止須庸醫(yī)稍稍品劑其病亦已。至城市中之人病已難瘥,及貴室宦家氣稟既已清淑,藥品卒不易應(yīng),雖用上醫(yī)處劑,稱量分銖,猶不易冀其全效也。若稍遇沉疴臥榻之病,則岌岌乎殆矣。
人之脈氣不同,不可一類而推。長人脈長,短人脈短,瘦人脈露,肥人脈深,性褊急者脈弦浮,性明快者脈流利,兇狠者脈勁實,慈祥者脈和緩,不攝之人病輕脈重,有養(yǎng)之士病重脈輕,忠厚之脈往來調(diào)暢,詭譎之脈乍浮乍沉,其余素稟暴變之不同,又有不可盡舉者,要在指外盈虛消息之耳。
蜀人通真子注叔和《脈經(jīng)》已行于世,而其道未行,遂歷湖漢江浙亦未有目之者,及至淮之邵伯鎮(zhèn),旅于僧舍,亦無聞于人,又將轉(zhuǎn)而之他。主僧聞之日:子若不設(shè)肆,誰則知之。市有寺屋,吾給子具,請試為之。既而醫(yī)道大行,家產(chǎn)豐足。一日主僧將化,召其前來密語日:子前生在此鋪街鑿井,今享此報,更宜積德。言訖而化。
神農(nóng)氏遍嘗百草,盡知草木甘苦寒溫,立法攻治百病。后世醫(yī)家相沿為衣食計,承襲差誤,殺人之害多于生人之功。余見粗工不識身中升降之理,腠理啟閉之度,妄施針藥,致失人命,殊為可惜。士君子須知病前自防之戒,兢兢調(diào)適,茍罹小患必須頤神養(yǎng)氣,靜心固精,俟其自復(fù)可以萬全。若輕用藥餌,縱得小效,所傷必多。藥無補法,不可輕信。惟有汗吐下三法推陳致新,差為得理,尤須慎而用之。
遠在千萬里之外,可以數(shù)測,近在一身之內(nèi),不可以理推,何以故?天地之遠,中國之外,按歷象據(jù)圖藉可盡知。若一身之中,心肝脾肺腎之五藏,膀胱小腸膽大腸三焦之五腑位置則可知矣。若其中所以運行,所以溉注,以生吾人者今之醫(yī)流雖度量揣摩萬端,終不知也。昔列子稱工人偃師所造倡者,歌舞合節(jié),千變?nèi)f化,惟意所適,皆傳會革木膠膝白黑丹青之屬。所為內(nèi)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jié)皮毛齒發(fā)無不畢具。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見,廢其腎則足不能步。若偃師者非知造化之所為乎。嗚呼,惟如是,然后知吾身中之所以運行,而惜乎偃師之不再生也。
名醫(yī)用硝黃冷水治痘瘡毒氣太過者,不可見其用藥,相背而惑之。有一種毒痘證,頭面遍身渾如朱砂,始出即成一片,不分個數(shù),悶亂煩躁,大便鮮血日夜無度。又見一種毒痘,出至十二三日,口鼻閉塞,氣無出路,耳眼亦然,漸次口鼻清血黯水進然而出。此二者固為死癥,如敢以硝黃下之,則或可回生,倘一疑慮則禍不旋踵矣。余有慧女出痘患如前癥,頓至不救,至今惜之,因見此論殊有理,筆記以惠來者。
萬病解毒丹藥品具載方書,余嘗見藩府所制,藥味真正,構(gòu)藏篋笥中,每遇奇疾莫不應(yīng)手而瘥。嘗謂仕宦遇美藥,如豬腰子、三七、血竭、阿魏、花蕊石、蚺、蟾諸品,必謹藏之,伺一用著處,轉(zhuǎn)死回生,一壺千金也。閉門著方書雖非大臣盛業(yè),然知醫(yī)豈非人子之有事哉。
養(yǎng)生主論云:予嘗從士大夫游洛間,每聞諸公稱一人善治背瘡者,嘆其不遇,其說神異。忽日有一人同一方士來投予之別墅,托宿數(shù)日。云:善治背瘡,詢之即其人也。問其方唯唯然,自言某師遇仙得傳此草,雖六月間,以手探之亦如冰雪。一日至墅外,忽自咄咄而報日,門前幸有此仙草,遂鄭重付祝于余。余嘆而諾之,日:此即射干也。方士日:某昔貨藥淮西,適值官司拿醫(yī)出征,遠竄入八百里山場內(nèi),遇一老姥,年一二百歲。自謂金亡避兵來此,元完顏氏醫(yī)姥也。傳以此草并壽星散專治惡瘡,救人無數(shù)。并著其方地扁竹散,射干為末。射千即俗名地扁竹也,原花園中之物,葉如良姜,根如竹鞭,其色初開,如金之狀。又:一味,每用小錢抄末三字許,溫酒調(diào)服。病在上即微吐,在下即微瀉。予用濟人其功如神。仍用膏藥收口。壽星散專治惡瘡?fù)床豢僧斦?,摻之不痛,不痛摻之即知痛。大南星一味為末。右一味,如背瘡大痛者,遍摻于上即得安臥;不知痛者,摻之至于知痛即可治也。
瘍醫(yī)公孫知叔,賦性慈慧,記聞詳博,深明百藥之性味,創(chuàng)造丹砂、雄黃、礬石、磁石、石膽為五毒之劑。其說蓋取丹砂養(yǎng)血而益心,雄黃長肉而補脾,礬石理脂膏而助肺,磁石通骨液而壯腎,石膽治筋而滋肝,外療瘡瘍之五證,內(nèi)應(yīng)五臟。拘之以黃鍪,熟之以火候,藥成敷瘍,無不神效。一人須有疽生,一夕決潰,勢甚危殆,以前藥敷之,應(yīng)手而瘥。此方今醫(yī)書未知載否,世亦罕用,予謹識之,以俟深知醫(yī)理者取焉。
醫(yī)方之用有驗于一方,而不驗于他方;有效于一用,而不效于再用;有應(yīng)于一人,而不應(yīng)于他人;有行于一年而不行于他年,為南北異氣,深淺異病,貴賤異位,司天異宜也。善醫(yī)者明于天地之機,陰陽之變,尊卑之位,臟腑之因,其庶乎,其得之矣。雖然醫(yī)一也,用于彼則驗,用于我則不驗,用于前則驗,用于后則不驗,何故?由人之德行,由人之福量,救人之真誠與不真誠耳?!锻品赍徽Z》終
跋《寤語》后
昔華胥子既夢寤,而以其言質(zhì)之天倪生也。天倪生日:若今夢耶,寧向者之非寤乎。華胥子惘然失,疑其為囈語也。此昔人蕉鹿之辨,喻真于至道者,夢與覺兩忘之也。予讀亭子中條所著《寤語》,該洽古今,罔羅前聞,貫穿百家,遘逢焉足起人意者,信李子寤矣。困假其言以寤世耶,予強夫世之難寤也。被懵于見聞為牛胥之徒者,安知不以李子為囈語耶。雖然啟蒙發(fā)聵在李子則既寤矣,乃若真于至道而夢覺兩忘得之言。詮之外者,世亦安得天倪生而質(zhì)之。
云壽病童估聲樹跋
中醫(yī)瑰寶苑
醫(yī) 林 瑣 語
——————————————————————————–
1、醫(yī)之為道,莫過于不使病大,不使病大,莫過于有病即治,可以保富貴,可以別貧賤。
2、小而至于以草取嚏,真不足道矣,而此法出于《內(nèi)經(jīng)》。
3、《傷寒論》曰:服桂枝湯不解,先刺風(fēng)池、風(fēng)府。(風(fēng)池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入耳者是。風(fēng)府在項上發(fā)際大筋宛宛中者是。)否則,以三指密排,在腦后發(fā)際橫擦之至兩耳旁,令徉熱,亦可去風(fēng)。
4、喉閉不能進湯飲,以手橫搦其頸皮,一手灌藥。蓋頸皮從橫里緊,喉皮即從豎里開。此法余有所受,曾一再試之果驗。
5、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無法下藥,必先以水浸烏梅肉令軟,將青布包箸頭蘸擦之,得涎流,牙便開。
6、上牙屬胃,下牙屬大腸,煎熬爆炙,蘊熱于腸胃,牙必受病耳。時以石膏五錢、元明粉三錢,膽礬錢半,共末,每晨盥漱后,用牙刷蘸擦,可使齒力堅強。
7、老年人牙落,食物必吐其渣,可免停滯。
8、《內(nèi)經(jīng)》云:“圣人避風(fēng),如避矢石?!鄙賶褧r不信也,年老而后信之。
9、東坡一生常食茯苓,在飲酒者尤宜效之。
10、樓英曰:“飲酒而頭汗出者,血證也。頭汗而額上偏多者,額屬心部,亦血證也?!贝藶榈脑u。
11、眉棱骨痛,服白芷即解,是處即攢竹穴也。
12、張從正《儒門事親》云:養(yǎng)生之與攻病,本自不同。今人以補劑療病,宜乎不效。
13、趙養(yǎng)葵《醫(yī)貫》云:食填太陰名曰食厥,下部有脈上部無脈,不吐即死。如腸腹絞痛,手不可按,更不可下。凡下血積必用桃仁、紅花。下水積必用甘遂、牽牛。下水中之血積必用水蛭、虻蟲。趙固以六味丸統(tǒng)治百病者,尚有此說,益可見治之不獨貴補矣。
14、張從正曰:郁之成也,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導(dǎo)而去之,若強補而留之,留即不去,遂成五積。
15、咳每由于風(fēng)寒,必能盡力祛風(fēng),佐以消導(dǎo),初起色白而薄,其味咸??壬鮿t腹皮引痛,非水泛為痰也。漸愈則痰漸厚,色漸轉(zhuǎn)黃,其咳雖至一兩月,不可服滋膩藥。
16、失血遺精,人皆謂是十成勞病矣,然必有所因,只從《內(nèi)經(jīng)》“先其所因,伏其所主”二語,無不愈者,一用補劑,病不去矣。
17、汗為人身之寶,夏日一閉汗即病,人每言寒則無汗,不知熱甚亦無汗,凡服石膏以取汗者,即為此也。
18、附子為北方玄武真神,坐鎮(zhèn)水邪,力能行水,用附子者,非獨用以助陽,實用以破陰,故為水寒而外見熱象者,先以一二劑試之,無熱即當改用附子,非忽以為熱而用寒藥,忽以為寒而用熱藥也。
19、凡身骨節(jié)酸楚,一用羌活、獨活,當日而止,是極有驗。
20、太陽病之脈,有陽浮而陰弱者,陽謂寸脈,陰謂尺脈也,言病在上而不在下也,不可以陰弱為陰虛。
21、按摩一科,失傳久矣,此法實不可少。
22、《難經(jīng)》手三陽之脈,受風(fēng)寒伏留而不去,名厥頭痛,非厥陰頭痛之謂。
23、“真頭痛,手足青至節(jié),死不治?!惫湃饲嗲逋ㄓ?,謂清冷也。真心痛,手足青至節(jié),亦不治,皆手足冷也。
24、三公坐而論道,圣君賢相之事也。姚際恒乃謂《素問》言多穿鑿,且以黃帝與岐伯對問為荒誕。其隘甚矣。
25、姚又云:“《本草》漢志無之,漢平帝詔天下舉通方術(shù)本草者,本草之名始見于此?!逼降奂仍t舉知本草者,則漢以前之早有《本草》可知矣。而又曰:“此必東漢人作也?!眲t平帝乃詔舉后漢時能知本草者耶?
26、《傷寒論》清谷之清,與清便之清,皆即圊字,圊即溷也。圊,《唐韻》七情切;《集韻》親迎切,并音清?!墩f文》廁:清也。大徐曰:廁古謂之清,言污穢常當清除也。溷,《說文》:廁也;《唐韻》、《集韻》并胡困切;《集韻》蒼經(jīng)切,音青。
27、陰陽五行俱主歲遠而言,十干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巳辛癸為陰;角徵宮商羽,五太為陽,五少為陰,此言陰陽也。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此言五行也。不明乎此,則云以火為丙,以水為癸者矣。
28、太陽病誤下則成熱實結(jié)胸;太陰病誤下則成寒實結(jié)胸。誤下之后,邪即內(nèi)陷,陷則成實,理有固然。但在今則唯有誤補而成實者,亦知誤下尚可成實乎?
29、旋復(fù)代赭湯,治噫氣不除。噫以聲言。此不曰聲而曰氣者,即《論語》“出辭氣”之氣,謂噫出有食氣也。
30、鞕,魚孟切。音硬。
31、白虎湯治氣分實熱,桃仁承氣湯治血分實熱,亦有可用犀角地黃湯者,若以犀角代石膏用,則氣血不分矣。
32、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皆謂亡津液也。陽明主津液所生病。
33、病之必問而后知之者,要須以不問為高。
34、少陽病用柴胡而汗出者,乃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故汗自出耳。非柴胡能發(fā)汗也。升葛亦然。
35、“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十九字作一句讀。此時之吐已下斷,可真作吐已下斷觀耶?
36、四逆者,冷過肘膝也。手足厥冷,何可得謂之四逆?
37、雞子黃走血分,故心煩不臥者宜之。其白走氣分,故言聲不出者宜之。
38、傷寒病用白散方,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是指巴豆言也。今則移之于大黃矣,試思服大黃而利不止,尚可吃冷粥乎?
39、讀《傷寒論》須著意于治水之劑,大青龍湯清內(nèi)擾之煩亂,故治表寒里熱;小青龍治內(nèi)蓄之水氣,故治表熱里寒。小青龍入太陽,治陽水之病,真武湯入少陰,治陰水之病,而五苓散、十棗湯、陷胸丸皆是。
40、古二陳湯本為六物,以治久咳,后人以之移治新嗽,乃去生姜、烏梅而為四味,此方之生姜、烏梅,即小青龍之干姜、五味子也,于四獸飲見之。
41、小柴胡湯為開通表里之劑,其旋復(fù)花湯,諸瀉心湯,與夫黃連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皆開通上下之劑。
42、都粱丸是白芷。舉卿古拜散是荊芥。
43、六味丸者,本以酸苦甘辛咸淡之六味得名,非以六物為言也。
45、扁鵲玉壺丸,只用硫黃一味。
46、天王補心丹之桔梗,歸脾丸之木香,七味白術(shù)散之葛根,玉屏風(fēng)散之防風(fēng),俱不可少,若去之則非本方之義矣。
47、牛黃清心丸,以萬氏一方為最穩(wěn)。其方用西牛黃二分五厘,鏡面辰砂一錢五分,黃連五錢,黃芩三錢,山梔三錢,郁金二錢,為末。丸如黍大,每服七八丸,如果溫邪內(nèi)陷包絡(luò),亦非此不能透入也。
48、腎者胃之關(guān)也,關(guān)門不開,故聚水而從其類,東垣所制通關(guān)丸,用黃柏、知母各一兩,肉桂半之,最合。亦名滋腎丸。
49、舌為心之外候,其色當赤,而有時白如積粉者,白為肺金之色,反加心火之上,是為侮其所勝。
50、逍遙散本是八物,柴、歸、三白各一錢,甘草五分,外尚有煨姜一片,薄荷五分,人皆忽之。其丹皮、山梔各一錢,則薛立齋于八物外所加也。
51、婦人臨產(chǎn)為穩(wěn)婆傷損,小水淋漓,以補脬散一方最妙。脬即婦人膀胱也。其方用生黃絲絹剪碎一尺,白丹皮連根一錢,白芨磨濃汁亦一錢,最妙。
52、敗醬草一味,能化膿為水。治瘍方中加入皂角刺三分,穿山甲三片,能引諸藥至于病結(jié)之所。
53、腦漏、鼻淵等證,唯用白芷一兩,辛夷仁、薄荷葉各五錢,蒼耳仁炒去皮二錢五分,最能清風(fēng)火之在巔頂者。
54、《經(jīng)脈別論》曰:一陰一陽結(jié),謂之喉痹。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厥陰之上,風(fēng)氣主之,少陽之上,火氣主之。宗此以治,思過半矣。
55、銀柴胡、胡黃連、青蒿子、左秦艽,功專骨蒸勞熱。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56、洞泄即是水泄,用白蒺藜、野大蒜、蘿卜莢、薺菜花四味,各三錢,煎服立效。以治水泄不止者最妙,此先母記得是家傳方也。
57、畫眉膏為小兒斷乳,法極有驗。方用:雄黃、雌黃、辰砂、麝香各二分,輕粉一分,山梔一個,共研為末,待小兒睡熟時,用麻油調(diào)擦兩眉毛上,即不思乳,此后無憋弊。如能于伏斷日如法用之猶合。
58、凡宜升之陽與宜補之陽異。凡宜補之陰與滋陰之藥味,一誤于不講陽郁,一誤于不講陰氣。
59、泄瀉有開首即宜溫中者,與痢不同。
60、東坡云:“我有病狀,必盡情告醫(yī),使其胸中了然。然后診脈,則疑似不能惑也。我本愈病,豈以困醫(yī)為事哉?!苯穸幸圆粏栣t(yī)為高者矣。
61、王海藏曰:病人拱默,惟令切脈,試其知否。夫寒熱虛實,此可以脈知之,然一脈管數(shù)十證,得病之由不可以脈知之。如傷于食,可由脈知之,可所傷何物,豈現(xiàn)于脈?故醫(yī)者不可以不問,病者不可以不說。
62、《內(nèi)經(jīng)素問》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以前書,《傷寒論》無論全不全,總可就其用法以治今人病。姚首源以《素問》為穿鑿,以《傷寒論》為駁雜,均入諸偽書之列,不自知其與病人為仇也。
63、重病以領(lǐng)出死關(guān),引入生路為事,病在關(guān)內(nèi),變端百出,一離此關(guān),病雖未愈,無死機矣。
64、書本不載接方,以接方之無定也。然醫(yī)全在接方上見本領(lǐng),此必臨證多而后能之。
65、病有本不是一劑可愈者,用藥亦不必重。病有必恃此一劑見功者,用藥則不可輕。
66、胃脘痛一證,莫神于游山方,草果、延胡索、五靈脂、沒藥四味,亦名手拈散。
67、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以行濕。
68、陳修園曰:肝膽為發(fā)溫之原,陽明為成溫之藪。
69、俗云:老來身體,如歷年記其逢節(jié)發(fā)病也,此何故,蓋此每交大節(jié),皆為風(fēng)寒營衛(wèi)交替之時,此時用藥,即當因所見之病而順以去之,若一用補,則留病不去,病即因此而甚,故逢節(jié)發(fā)病斷不可補。
70、病之自汗出者,即為有汗,屬之病,仍以解肌得汗,方為去病之汗。
71、治風(fēng)傷汗□陽病,當著意于水。治中風(fēng)病當著意于火。
72、寒熱溫涼自是四種,溫與熱異,涼與寒亦殊,不得以溫藥即名之為熱藥,以涼藥取名之為寒藥。
73、《千金方翼》為《傷寒論》原源。
74、《傷寒論注》以成氏為最先?!督饏T注》以趙以德為最先。
75、世間□郁病最多,達、發(fā)、奪、泄者,皆治郁之法。
76目疾迎風(fēng)下淚,責其有火,即心熱則汗,腎熱則溲之理,蓋楓磷火于目,皮毛斂閉,郁其經(jīng)陽,遂生里熱,陽并于上,即五火獨發(fā)之例也,安得不熱蒸而淚流乎?即羞明怕日,拳毛倒睫,亦無不因于火。
77、鼠婦即《詩》所謂“〖蟲伊〗□在室”,水濕所生蟲也。
78、水濕之病,多見于太陰,脾水流濕也。火燥之病,多見于陽明,胃火就燥也。
79、太陰為三陰,故三陰瘧者,太陰瘧也。丹溪以發(fā)于子午卯酉日者為少陰,發(fā)于寅申巳亥日者為厥陰瘧,發(fā)于辰戊丑未日者為太陰瘧,恐有不然。
80、周慎齋曰:陽氣足則陰氣盡化為血,陽氣不足,則陰氣盡化為火。
81、自汗盜汗皆虛證也。陽虛則自汗,陰虛則盜汗。陽虛之汗必寒,陰虛之汗必熱。然陽明實熱之時,亦有自汗、盜汗者。
82、消渴病者,津液病也。上消以天花粉為神品;中消朽木煎湯,取腐可勝焦之義;下消飲繅絲湯代茶,并□半夏。
83、善忘屬畜血證最多。
84、麻木兩證,當分氣血,氣虛則麻,血虛則木。
85、癲癇兩證當分水火,癲為陽病,火之病也;癇為陰病,水之病也,痰聚即是水病。癇屬陰水為病也,水即是痰,痰盛有火。結(jié)于心胸之間,或因小勞,或因少睡,即猝然眩仆,有似中風(fēng),病發(fā)聲或口作六畜聲,將醒則吐涎沫。共有五癇,一以開痰解結(jié)為治,脈虛者可治,實則死。
86、病七日以上,行其經(jīng)盡,欲再作經(jīng)者,針足陽明,不預(yù)針太編輯,故病至三陰,從無再傳太陽之理,但轉(zhuǎn)屬陽明耳。
87、白虎湯行陽明內(nèi)蒸之熱,非解陽明外見之熱也,故但有表熱不用石膏。
88、數(shù)脈有二,非熱盛即虛極。遲脈亦有二,寒者固遲,而熱極亦能遲,實非遲,乃伏而不動耳。
89、未汗惡寒者,邪盛而表實;已汗惡寒者,邪退而表虛。汗出之后,大邪都既散,不得更有惡寒者矣,汗后而更惡寒,非虛乎?
90、病之內(nèi)陷,謂邪向內(nèi)陷,不能從外解也,今則以內(nèi)陷為虛矣。
91、正虛邪實,邪與正爭,故發(fā)戰(zhàn)汗出而解。正不虛,邪未實,邪不與正爭,故不戰(zhàn),汗出而解。邪正俱衰,陰陽自和,故不戰(zhàn)不汗出而解。
92、服桂枝湯,必當先煩,乃汗出而解。服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此煩此振,下□戰(zhàn)汗也,戰(zhàn)而汗出,其病必解,不可疑是加病。
93、陽明病奄然發(fā)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亦是戰(zhàn)汗。
94、未經(jīng)汗下而燥者,為陽盛致燥之陽明,必以撤熱為急。已經(jīng)汗下而燥者,為奪血致燥之陽明,則以滋燥為主,滋陰藥之先后緩急,以此為準。
95、同一嘔也,其發(fā)熱惡寒而嘔者,屬太陽。寒熱往來而嘔主,屬少陽。但發(fā)熱不惡寒而嘔者,屬陽明。故凡嘔當分三陽而治之。其無寒無熱而嘔者,則取諸中焦。
96、病之初傳陽明,尚有營衛(wèi)之分,過此則不論營衛(wèi)矣。
97、古人謂陽氣為陽,而于陽邪亦為陽;于陰氣為陰,而于陰邪亦為陰。
98、頭汗出,為陽郁于表,非陽虛相上也。
99、少陰用麻黃,證皆發(fā)熱無汗《論》中不言無汗者,陰不得有汗,無庸言也。
100、六經(jīng)之病,以證分之,于讀書時先明何經(jīng)作何證,則于臨病時方可知何證為何經(jīng),在病者可□告人□是何經(jīng)病也,故必先讀書而后臨證。
101、陽邪多結(jié)于上,陰邪多結(jié)于下,故上焦之結(jié)多熱,下焦之結(jié)多冷。
102、營衛(wèi)之流行,皆本腎中先天之氣,故曰衛(wèi)氣,營氣,皆以氣言。
103、溫病不惡寒,熱從里生也;中暍汗出惡寒,以暑于表入也。溫病之脈浮而實;中暍則浮而虛,以暑傷氣也。溫病傳變無定;中暍則不傳,不食則死。溫病初起不過欲飲;中暍初起即大渴引飲。溫與暑以此為辨。
104、中暍與傷寒相類,傷寒初起無汗不渴;中暍初起,渴而汗出。中熱與溫病相類,溫病初起渴不惡寒;中暍初起惡寒而渴。
105、同一煩躁也,太陽煩躁用青龍,陽明煩躁用白虎,少陰煩躁用真武。
106、仲景法之者于存津液,夫人而知之矣,其所以存津液者,汗吐下和寒溫之六法也,六法之中,尤以急下存陰為刻不可緩。賤用滋膩之藥,以為可存津液者,適與六法相反,故有病無一治。
107、溫病起于中焦,而或浮越于上焦,波及于下焦,一治其中,則上下皆安。若獨見于上下焦者,便不是溫病。
108、河間有云,古人以百病為雜病,惟傷寒名曰大病。河間論溫者也,故無所謂大病,即是說溫,即是說傷寒中之溫病,故又曰內(nèi)有陰寒者,止為雜病,終不能為汗病也。
109、瘧兼他經(jīng)則有之,未有不涉于少陽者,非獨為少陽病也。
110、凡為醫(yī)者,且先存見病用藥之心,然后再論其見地之明昧,手法之高低,即使當時尚未極高明,他日亦必成良醫(yī)。
111、諺云:“十個醫(yī)十個法”,此言不然,以病者只有一個人也,自當只有一個法。
112、陰盛陽亦脫,不是陽虛而脫也。陽盛陰亦脫,不是陰虛而脫也。
113、姜棗至微者矣,而具扶正達邪之妙。
114、有病瘧而一日輕一日重者,余謂輕日是重日,重日是輕日,必使兩日并重,方得逐日逼輕,已而果然。
115、岐伯曰:“謹熟陰陽,毋與眾謀。”何以陰陽兩端,不可謀之于眾??梢姳娙丝谥兄庩?,非即岐伯意中之陰陽矣,表里寒熱虛實之旨皆然。
116、《內(nèi)經(jīng)》言“熱未已寒病復(fù)歸”句下有言:“寒未已熱病復(fù)歸之?!币庠诜仟氄f一面也。
117、膀胱不利為癃,經(jīng)曰:有癃者一日數(shù)十溲,此與滯下注之里急后重相似,皆為下焦之火郁也,故皆無止?jié)怼?br />
118、病有虛而不可攻者,補中自有攻意,善補陰即所以攻熱,補陽即所以攻寒。若為實證,則不可以作此說。實與誤補,虛而誤攻,其誤同,其禍亦同。
119、運氣之學(xué)壞于馬元素之徒,至以某年生人,以某日得病,當用某藥為言,此丹溪之說也。其后再有程德齋作《傷寒鈐法》以得病日之干支為主,自有此等人,而運氣之說,于是乎不可通矣。
120、《宋史·仁宗本記》:“至和元年正月,碎通天犀和藥以療民疫。嘉8祜五年五月,京師民疫,選醫(yī)給藥以療之?!贝怂^疫,即《說文》皆病之疫,朝廷為之選醫(yī)給藥,必非一人獨病溫矣。
121、嘗見一書有曰:余素不喜用熱藥。夫治寒以熱,治熱以寒,皆治法也。用寒用熱豈有視乎醫(yī)家之愛憎者!
122、苦寒伐胃之說,為虛寒者言之也,若實熱證,則非苦寒無以去病而保胃。
123、宋時有竇材者,自稱第三扁鵲,謂仲景但\能治小病,狂詆〖讠其〗之。余謂此真能讀仲景書者,可見人若能用仲景法,方可使病不大也。
124、石膏不可煅,煅則為石灰,性反熱矣。
125、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種之病,則一劑可以回春。此外皆不盡然。
126、七十二種風(fēng),不聞有七十二種治法;三十六中痛,亦不聞有三十六種治法。且曰一方可以通治,則何必有七十二、三十六之分乎?此不過言風(fēng)病、痛病之多耳。
127、刮痧之法,亦妙法也。張景岳有《刮痧新探》。
128、六味地黃丸統(tǒng)治傷寒病,趙養(yǎng)葵《醫(yī)貫》之說也,汪讱庵取以冠《醫(yī)方》之首大誤病人。
129、渴甚而嘔者,必以飲水多之故。嘔甚而渴者,必以津液傷之故。
130、病有初中末三傳,而初中末三傳之期,亦無一定,要不可以不分。
131、春夏溫熱,豈獨用藥之異于冬寒哉!嘗見人家于溫熱亦用重茵復(fù)帳,甚至有以紅氈罩窗者,實大忌也。
132、病以汗解,藥到則自然得之,即冬月正傷寒亦然。乃有在夏之病,亦欲以溫覆取汗,則大不然。
133、病自有宜于寒涼藥者,但不可咨食生冷,惟梨汁、蔗汁、西瓜汁不在此例。
134、甘有淡義,不獨以甜為甘也?!稌罚骸凹诜w作甘”,《禮記》:“甘受和”,皆言淡,故石膏之甘,不同于麥、地。
135、《周禮》:“秋時有瘧寒疾?!辟Z《疏》謂非火□金。
136、張劉李朱為金元四大家,張謂潔古,或曰子和,當以潔古為是。李士材乃以張為仲景,謬甚。
137、世俗所稱傷風(fēng)者,不發(fā)熱,但有咳嗽清涕、鼻塞聲重而已,非《傷寒論》之中風(fēng)也,故不傳變。
138、治咳須分新久,新咳宜泄,久咳宜斂。新咳誤斂,則風(fēng)寒不出,久咳更泄,則肺葉開張,皆足以成醫(yī)怯。新久當以年計,不以月日計。
139、《傷寒論》口中和三字,最應(yīng)著眼,口中和則不燥渴,燥渴則口中不和。一用附子,一用石膏,而以背皆微惡寒,辨之宜審。
140、惡風(fēng)者不必皆惡寒,惡寒者未有不惡風(fēng)。
141、陽明經(jīng)熱,但用膏知;陽明府熱,始用硝黃,以燥屎之有無為辨。
142、《傷寒論》之往來寒熱,,與瘧相似,而實不同。凡瘧當未作之前,已解之后,飲食行動即如平人,以此為辨。
143、問疾禮也,而最累病人,然總不可使與病人多語,甚者不可令至病榻四旁。
144、病加于小愈,故病后之謹慎,當十倍于病前,胃口初開,切忌多食,仲景所以有損谷則愈之訓(xùn)。
145、加病之與病去,外象相似,最宜分別,故衄后無再汗之理,余可以此類推。
146、仲景于熱之自表而里者,曰翕翕發(fā)熱與熱之自里而表者,曰蒸蒸發(fā)熱。翕翕、蒸蒸,即表熱、里熱之分。
147、病一至于陽明,無論風(fēng)寒暑溫,同歸火化,故六因之病,不入陽明,皆無火象。
148、宋人書有以“敦阜之紀”、“敦阜之土”為厚阜者,避光宗名〖忄享〗之諱也,非改經(jīng)文。
149、同一濕也,寒濕可用姜附,濕熱可用黃連。
150、病之始為惡寒之甚者,即為發(fā)熱之機,蓋為人身自有之陽氣為之也。
151、虛有各種之虛,補有各種之補。
152、虛寒之寒,不即是冷。虛熱之熱,不即是火。
153、風(fēng)寒以解表為主,溫熱以清里為主,故傷寒成溫,亦專清里,表謂太陽,里謂陽明,非泛言藏府之表里也。
154、學(xué)醫(yī)自《傷寒論》入手者,始而難,繼而易。自后世諸家入手者,始若甚易,繼則大難矣。
155、六經(jīng)之病要分看,又要合看,總以胸中先有六經(jīng)之病,然后目中乃有六經(jīng)之證。
156、昔人所謂破氣藥者,破氣中之滯者也。昔人所謂票血藥者,破血中之結(jié)者也。氣血既有所滯,非破不可,豈有一用此藥,即將人之氣血而破之乎?
157、病在經(jīng)宜汗,在府宜下,此定法也。乃有謂中府宜汗之,中藏宜下之者,并以脈浮惡風(fēng)寒之明明為中經(jīng)者為中府,大便秘結(jié)之明明中府者為中藏,于是乎經(jīng)之與府,汗之與下,遂無定法,勢必有里實已具而仍用汗,藏真失守而仍用下者矣!
158、世之好言補虛者,每云正氣大旺,則外邪不能侵犯,此□未病者言之則可。若其人即既病也,則外邪已經(jīng)侵犯矣,已有侵犯,則必先去其侵犯,正乃不傷,若仍執(zhí)此說,則邪之不去,有日見其虛而已。
159、案者斷也,必能斷乃可云案。方者法也,必有法乃可云方。
160、《本草從新》于人參、生地下云:“治傷寒瘟疫。”何以傷寒之外只有瘟疫?人參下又云:“庸淺之輩,不察虛實,但見發(fā)熱,動手便攻。”此種句不知何以教人!
161、景岳、石頑皆以溫疫置之雜證,而所論則皆溫熱,以其不知溫熱即是傷寒門中之病,故不于傷寒門中言之,而一作雜證,即不更用傷寒方,所以溫熱無一可活。
162、升發(fā)之藥,有自下升上者,以其邪之下陷也;有自里升表者,以其邪之不達于表也。若一升而即脫者,率不用升法。
163、有小便不通而用升麻者,以為若酒注然,上竅開則下竅自通也。今有以此法言之于大便秘結(jié)者矣。
164、人之因虛而病者,謂之弱證。此外則以無病為虛,有病為實,故趙以德曰:邪在于氣則氣實,邪在于血則血實。
165、醫(yī)者每曰邪在何經(jīng),病家聞一邪字則便以為祟也,乃棄醫(yī)而就巫,有時即祟果憑之。
166、病之初入陽明者,尚有營衛(wèi)之分,故有桂枝、麻黃兩法,過此則不論營衛(wèi),而當不用桂麻矣。
167、葛根之有桂麻者,名葛根湯,葛根之有芩連者,名葛根黃連黃芩他刀,而前人于陽明用葛根芩連湯,或亦有但曰葛根者,明者知其謂有芩連之葛根湯也,昧者則仍視作有桂麻之葛根湯。又以初傳陽明,亦或有宜用桂麻二湯時。于是而于陽明證,遂不能出卓見矣。是知二湯之葛根,亦若青龍、白虎之石膏,其當用白虎石膏時,安得用青龍之石膏耶!
168、孟□有《本事詩》,楊元善有《本事曲》,許學(xué)士因之成《本事方》,余亦欲效其體以紀事,而治驗既多,難以悉載。
169、醫(yī)書有一證示一治法,不言兼證也,尤不能言先作何證,后見何證也。故貴多讀書,尤貴多臨證。
170、士不談五道,則樵夫笑之,何獨于竅道而有道不談道之說耶?
171、閉之與脫,截然兩途。閉者邪氣固束于外,元氣安□在內(nèi)。脫者邪氣大傷其元,元氣不就其邪。脫者瀉之,氣絕即死。閉者補之,邪錮而死。
172、病至舌黑、齒焦、唇裂,莫不以為燥,至于此自應(yīng)純用滋潤藥矣,而仲景于此只用厚樸、枳實之燥,大便一通,其燥即去,一用滋藥,自此不再潤矣。
173、《云笈七簽》引《陰陽應(yīng)象大論》:“冬傷于寒,春必病溫”作“冬傷于汗,春必病溫”。凡《內(nèi)經(jīng)》之言精,皆是言汗,此作“汗”字,正與《金匱真言》稱“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梢曰プC。而《評熱論》所言,“汗者精氣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穀,穀生于精”者,不蓋可見藏于精之為不妄出汗耶?喻嘉言讀書未遍,固無怪其不知精之為汗也。